机械复制时代内容简介
“机械复制”时代文艺作品对大众文化
“机械复制”时代文艺作品对大众文化一、艺术?复制本雅明从艺术生产技术的角度将20世纪初定名为机械复制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经受了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
对于“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本雅明的理解为:在艺术感知方式变化的背后实际隐藏的是社会变迁的历史信息,机械复制使艺术转向了视觉化和商品化。
运用现代科技传媒为辅助载体,以标准化、商业化、规范化的方式组织艺术生产和消费,并将休闲娱乐、艺术品拍卖和投资等内容纳入其生产体系,形成一种面向社会大众,以艺术审美性和产业性为主要特点的文化形态,并带有明显的商业性、消费性、娱乐性、通俗性、流行性以及后现代主义非理性等特点。
机械复制给我们提供了更为简洁的文化载体,并由此带来艺术观念的变化和文化生产的变迁。
艺术作品的技术复制与传播改编了艺术的权威性,进而从量变到质变改变了艺术作品对于大众文化审美的作用。
文学、艺术性质和存在状态及发展趋势都发生的新的变化,艺术的产业化生产逐步成为艺术生产、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化生产下的艺术产品,不仅是一种商品,同时也具备大众艺术审美构建的功能。
文艺作品是以生活为本源,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形式,经过符号化表现,与其所表征的事物之间建立的是一种主观的意义联系。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或写实或写意地将社会生活表现出来。
文艺作品成为其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文以载道,句无空意,他们以各种文化形式抒发其内心的诉求,或突显他们的不满情绪。
二、文艺?审美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具有超越性,这一超越性源于受众对于文本的审美性的二次理解。
作为文本语法的母体,不断创生出新的含义,其辐射性使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得以存续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读者中,同时也存留在不同的艺术家的互文性文本中。
文化心理结构是人的生理、心理与文化构建起来的一种动态系统。
社会现实通过文化意识性层面的构建表现出来。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
主题: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观点一、介绍本雅明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年7月15日-1940年9月26日)是一位德国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20世纪的文学、哲学、政治以及社会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雅明的著述广泛涉猎文学、哲学、艺术、电影等多个领域,其中尤以其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对当代艺术观念的多元化、复制品的审美意义以及技术变革对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而备受瞩目。
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谓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指通过机械工具进行复制和传播的艺术品,在本雅明看来,这种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与传统手工制作的艺术品有着根本的区别。
在早期的手工制作艺术中,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印刷、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进行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这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被广泛地传播和消费,产生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观念。
三、机械复制艺术作品的观点1. 技术变革对艺术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艺术作品可以被大规模地传播和消费,使得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品味,而是成为了大众化的文化消费。
这从一个侧面改变了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使得艺术与大众生活更加紧密地通联在一起。
2. 复制品的审美意义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并非完全是负面的,他认为复制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和观赏方式也发生了变革,复制品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艺术作品,扩大了艺术的受众裙体,也促进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3. 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与复制性本雅明对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与复制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传统的手工艺术品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而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则更偏向于复制性和传播性。
在他看来,原创性和复制性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二者可以共存。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摘要: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他的代表著作。
通过分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内容,展示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
再从“灵韵”、“机械复制”、“艺术生产”深入解析该文的主要内容。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著作,它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带给艺术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除前言和后记外,正文共有15 小节,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部分。
前言是第一部分,在前言中本雅明不仅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还透露了他的写作目的。
本雅明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研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现代复制技术条件下艺术服务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和方式,用此来反抗法西斯主义利用艺术制造新神话的行为。
第一小节是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人类的复制技术发展历程,从古希腊人的熔铸和压模,到木刻、铜版画、石版画,并阐述了这些复制技术演进的各种意义。
第2~6小节是第三部分,在本部分本雅明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不仅驱散了艺术作品的灵韵,同时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并使得艺术作品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第7~15 小节是第四部分,本部分以电影为例来考察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并论述了电影对当代艺术及社会的影响。
结语部分,针对法西斯主义将美学引入政治生活里,提出共产主义的回应应该是让艺术政治化。
对于这部作品应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理解:一、“灵韵”“灵韵”是本雅明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本雅明在不同时期的很多著作中都对“灵韵”作了阐释,但是由于本雅明的审美理想和政治理想的矛盾等因素导致他对“灵韵”的态度、阐释的角度、内涵都有所不同,因此“灵韵”的含义也变得非常丰富。
1.“灵韵”的含义。
本雅明用“灵韵”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生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是否也能够与机械化生产结合并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呢?本文将探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从机械复制的定义、历史背景、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以及机械复制如何推动艺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机械复制的定义机械复制,即使用机器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过程,通常与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生产相联系。
通过机械复制,可以高效地生产相同或类似的物品,从而满足大众对商品的需求。
二、机械复制的历史背景机械复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人们开始利用机械设备来替代手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新技术对于传统的工艺和手工制作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艺术作品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三、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也开始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
首先,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艺术品的美丽。
其次,机械复制使得艺术品可以迅速传播和推广,进一步增加了艺术品的影响力。
此外,机械复制也促进了艺术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例如摄影和版画等艺术形式的出现。
四、机械复制推动艺术的发展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不仅改变了艺术品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对艺术创意产生了影响。
机械复制的技术手段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例如,艺术家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快速制作原型,通过多次复制和修改来完善作品。
此外,机械复制也激发了艺术家对大众文化和大众审美的兴趣,使得艺术与大众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1 机械复制与雕塑艺术在雕塑艺术中,机械复制技术的应用让艺术家可以快速制作并复制雕塑作品。
机械复制的技术使得雕塑的制作更加高效,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以大规模的方式生产。
例如,康斯坦丁·布朗库塔的作品《思想圆舞曲》就是通过机械复制的方式大规模制作并出售的。
4.2 机械复制与绘画艺术在绘画艺术中,机械复制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文
浅析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摘要:“机械复制”理论是本雅明现代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论题,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本雅明集中阐述了摄影以及电影等兴起的典型现代复制艺术,在艺术复制方式、艺术价值以及艺术接受等方面的转变和革命性意义,同时还将理论研究扩展到大众文化范畴内。
深入理解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对我们理解现代复制艺术和大众文化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本雅明;机械复制;光韵;大众文化瓦尔特·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提出光韵、经验、震惊、艺术生产等一系列概念对现代艺术进行了独特的思考。
他力图使艺术保持政治性和战斗性,其中他的“机械复制”理论是他的现代艺术理论中最富原创性、最为人称道也是最受非议的一部分。
一、机械复制与艺术要全面理解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那就不能忽视他对现代技术中不同复制方式的区分。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首先区分了两种典型的复制方式:手工复制和机械复制。
一般来说,手工复制不仅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而且难度大耗时多,因为手工复制需要掌握相应的艺术技巧,最重要的是手工复制品与原作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使得再精确的复制品都无法超越原作的艺术价值。
但进入机械复制技术时代以后,人们可以对艺术品进行大规模的精确的复制,原作在众多的复制品面前已经逐渐丧失了它的神圣性和神秘性。
现代艺术的发展似乎印证了黑格尔的预言:“我们尽管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日趋于完善,但是艺术的形式已不复是心灵的最高需要了。
我们尽管觉得希腊神像还很优美,天父、基督和玛利亚在艺术里也表现得很庄严完善,但是这都是徒然的,我们不再屈膝膜拜了。
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哲学家认为传统艺术诸如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正在由中心走向边缘,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很难再产生出经典作品。
而本雅明则认为传统艺术的衰落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终结,新的艺术形式如摄影、电影等等在丰富人们视听的同时也同样能创造出经典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
本雅明除了膜拜价值,还有很多价值艺术品的唯一性本真性历史时空的间隔性艺术思想瓦尔特·本雅明还在艺术方面有不凡的建树。
在他的文艺理论研究中,对艺术现代性的思考是他后期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他关于“光晕”(aura)这一概念的阐述。
随着他的著作被整理发表和翻译,他的这一新概念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在本雅明的理论中,“光晕”、“光晕艺术”是其中的核心概念。
综合本雅明的表述,“aura”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它有一种神秘性。
艺术由于其诞生的原始时代与巫术祭仪的紧密关系而具有崇拜价值,“光晕”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崇拜价值内在的神秘性有关。
二是它具有一种模糊性。
“光晕”是一种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感觉,它可以打动你的心灵,使你陷入沉思,但你却很难准确地说出这种感觉是什么,这与“aura”本身的丰富复杂性相关。
三是独一无二性和本真性。
因为艺术品的问世是即时即地的,与创作者本人的艺术思维紧密相关,所以它独一无二。
唯有这种独一无二才能构成艺术品的历史,组成艺术品的原真性。
四是一种不可接近性和膜拜性。
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距离感,鉴赏者只有在理智上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既要设身处地,又要避免物我的完全交融,才能体会到其原真性和独一无二性,才能被其吸引并打动,从而在感觉上生成一种亲切贴近感。
“光晕”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当艺术的独一无二性开启的距离越远时,越会赢得人们的亲近。
可以看出,本雅明的“光晕”理论是囊括哲学、艺术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复杂概念,探究其概念蕴含的美学意义,对于理解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了机械复制手段产生的艺术作品,它的社会意义也是双重的,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
从原理上讲,一件艺术品是可以被复制的;摄影与电影的“机械复制”有一种进步的效果。
在现在这个时代的艺术品中有生命的艺术作品是存在的,而个中复制技术是对原创作品有一定的冲击力,但是这种艺术品本身所带的“光晕”还是会闪射出来。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
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本雅明的技术观——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一、绪论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评论家之一,他对于艺术、文化与技术的关系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其中,他所撰写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被广泛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和深度的著作之一。
本文将通过读解该文章,尝试理解本雅明的技术观,以及对于机械复制艺术作品及其影响的思考。
二、艺术的机械复制时代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中,本雅明首先提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概念,并将其与传统的艺术作品进行了对比。
传统的艺术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原创性和独特性是其最重要的品质,而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则大大削弱了这些品质。
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使得艺术作品的生产过程变得可复制、可大规模生产,并且是匿名的。
这使得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制作过程,而是取决于其真实性和独特性。
三、机械复制对艺术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对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通过大规模的生产和广泛的传播,为艺术作品带来了新的观众和受众。
这使得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和价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次,机械复制的艺术作品使得原作品和复制品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本雅明认为,复制品是原作品的再现,通过复制品,人们可以更加接近艺术作品。
然而,本雅明也指出,与传统艺术作品相比,复制品缺乏真实性和原作品的独特性,这可能会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艺术欣赏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四、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二稿)》中,本雅明将技术视为对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
他指出,技术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制作和传播方式,还影响了艺术的创作,甚至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审美观念。
本雅明认为,技术使得艺术的生产过程变得机械化和标准化,使得艺术家对于原创性和独特性的追求遭受到了挑战。
同时,技术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 观点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观点本雅明是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作家和文化评论家,他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是他对现代社会和技术进步的深刻思考和观点的集结。
在这本书中,本雅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雅明指出机械复制时代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制和传播能力。
在过去,艺术品和文化作品的复制是极其困难和昂贵的,而现在,通过机械复制的技术,任何作品都可以轻松地被复制和传播。
这种复制和传播的能力使得艺术品和文化作品失去了原创性和独特性,变得普遍化和可替代。
本雅明认为,这种机械复制时代带来的普遍化和可替代性,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是一种挑战和威胁。
本雅明关注机械复制时代对于艺术品和文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的改变。
在过去,艺术品和文化作品的价值在于它们的独特性和原创性,而现在,由于机械复制的普及,艺术品和文化作品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和消费价值。
本雅明认为,这种从独特性到市场价值的转变,使得艺术和文化变得商业化和娱乐化,削弱了它们的批判性和反思性。
他呼吁人们重新思考艺术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回归到原创性和独特性的追求。
本雅明还关注机械复制时代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在机械复制时代,任何个体都可以通过复制和传播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种表达的自由和多样性是一种进步和积极的变化。
然而,本雅明也指出,机械复制时代也带来了疏离和失去身份感的问题。
在大量的复制品和信息的冲击下,个体很容易迷失在大众化的文化中,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雅明认为,面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挑战,个体应该保持批判性和反思性,坚持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观点也引发了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他认为,技术进步和机械复制的能力带来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商业化和市场化。
本雅明呼吁人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要保持对文化的批判性和反思性,不能将文化变成商品和娱乐的工具。
14.2-机械复制
术语解释机械复制(mechanical reproduction)又译“技术性复制”。
瓦尔特·本雅明在1936年发表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解析的重要概念,指现代技术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基本方式及相关特性。
本雅明说:“机械复制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它对仪式的寄生性依赖中解放出来。
被复制的艺术作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为复制而设计的。
例如,人们根据一张照相底片就可以印制很多相片;寻求‘本真的’相片是毫无意义的。
”艺术的机械复制同传统艺术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韵味”的丧失。
本雅明说:“在机械复制时代消亡了的是艺术作品的韵味。
……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物与传统的领域分开。
它通过多重复制,用大量的复制品来替代一个独特的存在。
它允许复制满足处在自身特定情境中的观看者或听者,从而使被复制对象复活。
这两个过程导致了对传统的极度破坏。
”同法兰克福学派其他成员的看法不同,本雅明充分肯定了机械复制的革命性意义。
他认为:“艺术的机械复制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反应。
大众的反应态度从毕加索的油画的反对变成了对卓别林电影的积极反应。
这种积极反应的特点是:大众的视觉和情感享受与专家的定位直接、紧密地融合在一切了。
”他以电影为例,指出:“一部电影中显示的各种行为,比起在绘画中或在舞台上呈现的行为来,可以作精确地多的分析,可以从更多的观点上来分析。
……一方面,电影扩大了我们对于支配我们生活的必然性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能……以特写镜头、空间扩展,使我们确信一个巨大的和不可意料的行动领域;运用慢动作,运动被扩展了。
……让我们比较一下尚未放映影片的屏幕与一幅画的画布。
绘画引起观者注视;观者在画面前可以使自己自在地联想。
他在电影画面前却无法这么做。
他的眼睛刚抓住一个场景,场景就已经变了。
场景无法被逮住。
……大众是一种基质,通过他们对待各种艺术作品的一切传统行为,今天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了。
数量已经变为质量。
大量增加的大批参与者,已在参与的方式上造成了一种改变。
简述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简述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通过对传统和现代艺术手段的对比,集中体现了他对新兴的电影艺术的倡导和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支持。
“光晕”(aura)概念:
“光晕”又可译为“灵晕”,在本雅明那里含义复杂而模糊,同疏离感、膜拜价值、本真性、自律性、独一无二性等都有联系,用来泛指传统艺术的审美特征,传统艺术作品(如一幅名画)具有当时当地性,即在它诞生地的独一无二性,这种独一无二性构成环绕作品的灵光圈;
但现代技术如摄影、广告画等却可使作品无限多地复制。
这样,原作的本真性、唯一性与权威性就丧失了,真正的艺术品可能不会被触动,但艺术品存在的质地却一再贬值,环绕它的光晕也就消失了。
机械复制的艺术(现代)与传统艺术的对比:
1、传统艺术作品:特权感、距离感、脱离群众;膜拜价值,“光晕”效应。
2、机械复制艺术(现代艺术):真品和摹本的区分不再有效,本真性的评判标准不再适应,与群众的距离感缩小;具有展示价值。
①绘画与电影的对比:
绘画有距离间隔;静观的理性
电影镜头的动感更有人情共性;蒙太奇手法的震惊效果
②故事与小说的对比:
故事:依照经验来书写,联结着生活和意义,故事具有完整性、详尽性。
小说:现代城市生活常常发生片段的、不连贯的知觉间的冲突,难以有完整的整一经验。
小说以个人阅读为基础,小说与现代都市生活体验方式都是孤独的。
“光晕”无疑是艺术最后的守护神,它对立于感官的训练,把人直接带到过去的记忆之中,沉浸在它的氛围之中。
同时,“光晕”赋予一个对象以“能够回头注视”的能力,从而成为艺术品的无穷无尽的可欣赏性的源泉。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内容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主要内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本雅明时代,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名词解释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名词解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机械复制,简单来说,就是借助机械技术,如印刷术、摄影术、录音录像技术等,大量地、精确地复制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首先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存在形式。
以绘画为例,传统绘画是独一无二的,画家在画布上一笔一笔地创作,每一幅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不可复制的笔触、色彩的微妙变化和画家当时的情感倾注。
然而,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绘画可以被印刷成无数的复制品。
这些复制品在外观上可能与原作极为相似,但却失去了原作的“灵韵”。
什么是“灵韵”呢?就像是我们站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原作面前,那种从历史深处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原作上岁月沉淀的痕迹,画布上颜料的质感,这些都是复制品无法传达的。
机械复制还改变了艺术作品的传播方式。
在过去,艺术作品的传播范围非常有限。
比如古代的雕塑,只有少数人能够在特定的场所,如寺庙、宫殿等看到。
而现在,通过机械复制,雕塑可以被制成各种尺寸的复制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商店甚至是普通人的家中。
摄影作品更是如此,一张拍摄于遥远国度的摄影作品,通过网络和印刷复制,可以瞬间被全世界的人看到。
这使得艺术作品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走向了大众。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感知和接受方式。
以前,大众对艺术作品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和仰视的态度,因为艺术作品往往与宗教、贵族等特权阶层联系在一起。
现在,艺术作品无处不在,大众可以随意地接触、评论甚至是恶搞艺术作品。
例如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传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机械复制也对艺术创作本身产生了影响。
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在机械复制的语境下如何进行创作。
一些艺术家开始利用机械复制的技术手段进行创作,如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
他大量地复制一些大众文化中的图像,如罐头、明星头像等,通过这种复制来表达对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思考。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文章标题: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1. 引言本雅明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家和哲学家之一,其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深刻地探讨了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篇重要的艺术理论文章进行全面解读和评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本雅明的思想。
2. 机械复制时代的背景本雅明生活在20世纪初期,正值机械复制技术的兴起。
这一时代,印刷术、摄影术和电影等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作品可以被大规模地复制和传播。
这种变革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实践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发了本雅明对艺术作品本质的思考。
3. 机械复制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打破了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
这种复制的便利性,使得艺术作品脱离了原始的审美体验,变得更加普遍和大众化。
机械复制也使得艺术作品被商业化,失去了原本的神圣性和独立性。
4. 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时代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的时代给艺术作品带来了重要的变革。
艺术作品不再是静止的、永恒的存在,而是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传播。
艺术作品的观看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被观赏和体验。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意义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将艺术带入了大众的生活,使得艺术不再只是少数精英的享受,而是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这种大众化带来了艺术作品的广泛传播和社会影响,也为艺术创作和观念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6.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解读,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所涉及的艺术理论和思想。
机械复制时代给艺术作品带来了重要的变革,同时也引发了对艺术本质和意义的思考。
未来,面对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文化,我们需要更加灵活地理解和应对艺术作品的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7.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进行的深刻思考,不仅带来了对艺术本质的重要启示,也为我们认识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著作,它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带给艺术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除前言和后记外,正文共有15 小节,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部分。
前言是第一部分,在前言中本雅明不仅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还透露了他的写作目的。
本雅明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研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现代复制技术条件下艺术服务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和方式,用此来反抗法西斯主义利用艺术制造新神话的行为。
第一小节是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人类的复制技术发展历程,从古希腊人的熔铸和压模,到木刻、铜版画、石版画,并阐述了这些复制技术演进的各种意义。
第2~6 小节是第三部分,在本部分本雅明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不仅驱散了艺术作品的灵韵,同时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并使得艺术作品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第7~15 小节是第四部分,本部分以电影为例来考察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并论述了电影对当代艺术及社会的影响。
结语部分,针对法西斯主义将美学引入政治生活里,提出共产主义的回应应该是让艺术政治化。
机械复制,简而言之,就是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使用技术对艺术品达到批量生产的效果。
复制艺术活动是古而有之的,收藏家或者艺术家出于对作品的欣赏和对拥有的渴望,继而采用复制的手段来占有它。
而现代工业的发展促使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也使艺术的复制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仅仅是少量的复制,而是大量精细的再制,这是打破传统的,所以在其现之初便受到许多的争论。
本雅明讲到,“艺术作品在原则上总是可复制的,人所制作的东西总是可被仿造的。
”从印刷开始的对文字的机械复制,再到石印术的出现,形象复制成为可能,“这种复制方法第一次不仅使它的产品一如往昔地大批量销入市场,而且以日新月异的形式构造投放到市场。
”而短短的几十年之后,摄影术和电影的发明则再一次产生了对艺术生产方式的变革,本雅明称这两者为“最富有启发意义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并且都反过来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影响。
技术·艺术·政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论主题解构
技术·艺术·政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论主题解构技术·艺术·政治——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理论主题解构引言20世纪初,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式。
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沃尔特·本雅明于1936年发表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以其独特的角度对这一时代的艺术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从技术、艺术和政治三个方面对本雅明的理论主题进行解构,旨在深入理解这一经典著作在当代艺术与文化领域的重要意义。
一、技术:机械复制的革命与艺术的变革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对传统艺术形态和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从雕塑、绘画到摄影、电影,艺术创作不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可以大规模复制和传播的。
机械复制的技术特征使艺术品从唯一性向可复制性转变,从而引发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新的文化生产模式的崛起。
同时,技术的介入也导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危机,艺术家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在机械复制时代中找到自身的位置和创作的可能性。
二、艺术: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与原创性的问题本雅明对机械复制的艺术品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失去了原创性和感受性。
在机械化制造的过程中,艺术品的独一无二和与艺术家创作意图的直接联系被削弱。
艺术品的机械复制性使得它们变成了一种消费品,观赏者面对大量的相同作品时,对于艺术品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会大大降低。
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品没有原创性,却具有展示时代特征和历史的潜力,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价值体系。
三、政治:艺术与阶级意识形态的关系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艺术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以及大众传播媒体的出现对于意识形态的扩展和政治宣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艺术在国家社会主义时期被政府利用为宣传工具,而机械复制的艺术品也成为了阶级意识形态的媒介,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传播。
复制技术与艺术——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复制技术与艺术——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复制技术与艺术——浅析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引言20世纪初期,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艺术领域的巨大变革。
德国文化批评家本雅明在他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这一变革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
本文将抛砖引玉,就本雅明的观点以及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解读和思考,探讨复制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艺术革命。
一、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的冲击1.1 复制品的普及和艺术的贬值本雅明指出,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使得艺术品可以轻易被复制和大规模传播,这直接导致了艺术品的价值下降。
他甚至断言,复制品的出现导致现代艺术作品失去了其原创性和独特性,只剩下了“虚影”而非真实的艺术作品。
本雅明对此持有一种悲观态度,认为艺术正逐渐失去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2 艺术作品的消费化和商业化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也导致了艺术作品的消费化和商业化。
本雅明认为,复制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使得艺术走向了商品化的道路,仅仅成为了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
他对这种消费化的艺术格调表示担忧,担心艺术将完全被商业利益所主导。
1.3 艺术对大众的影响与启蒙一方面,本雅明指出机械复制技术使得艺术作品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和触及到大众。
艺术不再局限于少数人的领域,而是成为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本雅明还认为复制技术使得艺术具有了一种启蒙的作用,可以通过艺术作品传达普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
二、本雅明的“原作”和“复制品”概念2.1 “原作”的独特性和真实性本雅明提出了“原作”和“复制品”的概念,并强调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原作”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在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他看来,“原作”代表了艺术品的真实性和独特性,是艺术家的真实创作成果。
2.2 “复制品”的普及和质量与“原作”截然相反,本雅明认为“复制品”是可以被大规模制造和传播的,与艺术家本身并无太大关系。
在他看来,“复制品”正是机械复制技术在艺术领域的体现。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解读摘要:本雅明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他的代表著作。
通过分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内容,展示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
再从“灵韵”、“机械复制”、“艺术生产”深入解析该文的主要内容。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美学家、文艺评论家和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代表著作,它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带给艺术领域的一系列变革。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除前言和后记外,正文共有15 小节,可以分为五个大的部分。
前言是第一部分,在前言中本雅明不仅交代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还透露了他的写作目的。
本雅明写这篇文章一方面是为了研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现代复制技术条件下艺术服务无产阶级革命的理由和方式,用此来反抗法西斯主义利用艺术制造新神话的行为。
第一小节是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人类的复制技术发展历程,从古希腊人的熔铸和压模,到木刻、铜版画、石版画,并阐述了这些复制技术演进的各种意义。
第2~6小节是第三部分,在本部分本雅明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不仅驱散了艺术作品的灵韵,同时也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并使得艺术作品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第7~15 小节是第四部分,本部分以电影为例来考察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并论述了电影对当代艺术及社会的影响。
结语部分,针对法西斯主义将美学引入政治生活里,提出共产主义的回应应该是让艺术政治化。
对于这部作品应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理解:一、“灵韵”“灵韵”是本雅明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本雅明在不同时期的很多著作中都对“灵韵”作了阐释,但是由于本雅明的审美理想和政治理想的矛盾等因素导致他对“灵韵”的态度、阐释的角度、内涵都有所不同,因此“灵韵”的含义也变得非常丰富。
1.“灵韵”的含义。
本雅明用“灵韵”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简介20世纪最富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中充分注意到摄影的极少数人中的一个。
他的《摄影小史》(1931)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堪称摄影、文化理论的经典著作,也是当今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领域的必读之作。
与他的法兰克福学派同仁阿多诺、霍克海姆对大众文化以及文化工业所持的坚决批判立场不同,本雅明的思想中对于技术对艺术领域的介入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充满了悖论。
他对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的一些辩护性观点和看法也使得他得以特立独行于法兰克福。
在《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着重分析了摄影的出现对现代文明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活动的革命性颠覆。
他认为以摄影(包括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手段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艺术的认知方式,并预言机械复制的手段将最终消解古典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的权利将从“专业人士”手中解放出来,成为普通公众的一般权利。
本雅明在这两本著作中提出的有关“震惊体验”、“ 韵味的消散”、“复制/创造”等概念和观点对现代摄影理论和文化理论影响深远。
江苏人民出版社此次将本雅明的这两本经典著作重新集结出版,并配以精心挑选的插图近百幅,译者王才勇先生的译本更是从德文原著而来,本书的精彩与经典无可怀疑。
目录译者前言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第一稿1.前言2.机械复制3.原真性4.光韵的消失5.礼仪与政治6.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7.摄影8.永恒价值9.摄影与作为艺术的电影10.电影与检测效应11.电影演员评论: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
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
在这里,我主要想谈一下这本书中关于“光韵”这个概念的若干问题。
文中多次出现了“光韵”(Aura)这一词。
这是本雅明独创的艺术概念,用来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同的翻译作品和评论文章中,对“Aura”的翻译经常不同。
我曾经看到有译作“光晕”,有译作“灵韵”或“韵味”等。
这种不同,是由于这个概念本身定义的模糊性所造成的。
本雅明的“光韵”包括许多内容,以本书为例,“光韵”这个概念贯穿了全书,本雅明主要阐述了其三个含义:艺术作品的原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
(一)“光韵”的第一个含义是艺术作品的原真性(Echtheit)。
就像本雅明在书中所说的“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
”①本雅明认为,一件艺术品在它产生的那一刻在那个地方,它就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区别复制品的一个最本质的东西。
手工复制品与之比较就是缺少了这样一种原真性,也就没有其权威性了。
同样的,原真性也是机械复制无论如何达不到的,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怎么高超的一个地步。
但是,技术复制品对艺术品的改造却又大大不同。
在这个问题上,本雅明通过技术复制品与手工复制品、原作的比较分析了两个原因。
首先技术复制比手工复制更加独立于原作。
他在书中举了照相摄影这两个例子来证明。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技术复制有时可以把原作带到一个其本身无法到达的境界。
比如以前人们想欣赏交响乐只能去音乐厅。
唱片的出现,却使交响乐可以离开音乐厅,走入欣赏者的家,便于大家欣赏。
这是一种机械复制艺术的表现。
英国学者约翰•伯格曾经说过:“每一幅画的独特所在曾经是它所处的场所的独特所在的一部分。
某些时候画是可以移动的。
但是,它绝不可能同时在两个地方被人观看”,然而,摄影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却恰恰使之成为可能。
在看到机械复制处于这时代发展的必然阶段的同时,本雅明也看到了“传统的大动荡”。
“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物取代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②本雅明指出,这里所被取代的便是光韵。
本雅明认为这种取代是不可避免的。
他还是以机械复制艺术中最典型的电影艺术为例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电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许许多多艺术品有了摹本,这些摹本使得人们可以更快捷地欣赏艺术,削弱了一些时空上的限制。
但同时,原作的原真性荡然无存。
(二)“光韵”的含义之二是指作为传统艺术基础的膜拜价值(Kultwert)。
本雅明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
图画来自原始人对狩猎的期望,舞蹈是古人祭拜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欧洲,文字最早记载的是神话和宗教的内容。
人类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于自身无法理解的力量的崇拜。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产生基础,在传统艺术观念里,重复或者是雷同向来被人们视为艺术创作中所不齿的,是艺术创造者才能平庸低下或创造力衰退的表现,仿作往往被人们轻蔑地斥之为“赝品”,受尽奚落。
具有新意的独创行为则像纯洁无瑕的水晶一样,受到人们的尊宠和顶礼膜拜。
随着历史和艺术的发展,这一膜拜功能逐渐降低,但他始终伴随着艺术品的制作和欣赏,只是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而已。
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艺术品的可展示性被大大加强,“以致在艺术品两级之内的量变像在原始时代一样会使其本性的质得到突变。
”③本雅明这里的“两级”指的是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
他认为,这两种价值是艺术品本身的两级运动,始终处于此消彼涨的关系之中。
就像原始时代,艺术品主要是用于表达人们对神的膜拜,艺术品的性质就成了一种巫术工具。
现在,人们注重艺术品的可展示性,绝对比重的推重使艺术品成了一种“具有全新功能的创造物”(本雅明语)。
这就是现时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情形。
本雅明对艺术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的论述,实际上是对光韵和机械复制的进一步解释。
他更详尽地从艺术内部矛盾运动的角度,说明了“光韵”的“膜拜价值”这一含义和机械复制给其带来的冲击和后果。
(三)“光韵”的含义三与一和二都有较强的关联,是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之上的,就是审美上的距离感。
本雅明对此下的定义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示。
”④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第一稿中,本雅明还特别强调这是一种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而这种距离感的产生源于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和膜拜价值。
由于作品独一无二,人们不可能亲身处于它的此地此刻,有历史(时间)和位置(空间)的不可完全接近性。
由于欣赏时始终怀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膜拜的心情,就如同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神,这一敬而远之的态度使欣赏者与作品保持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此外,在第十七章谈及达达主义时,“光韵”也出现过一次,不过这时它所代表的时期是整个概念范围。
而在本雅明的其他作品里,对“光韵”也有阐述,特别是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文中,他提出了“光韵”的独立自主性和审美上的非意愿记忆两个含义,,在此就不赘述了。
那么,在当今这“机械复制时代”,“光韵”的最终命运又如何呢?本雅明认为,众多的摹本代替了原作独一无二的存在,从而导致了作为和现代危机对应的人类继往开来的传统的大崩溃,也就是“光韵”的消失。
在本雅明看来,光韵最初是由艺术的某种“礼仪”功能产生的,他说:“最早的艺术品起源于某种仪式——起初是巫术礼仪,后俩是宗教礼仪。
在此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艺术作品那种闪发光韵的存在方式从不能完全与它的礼仪功能分开。
换言之,真正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根源于礼仪中,艺术作品在礼仪中获得了其原始的最初的使用价值”。
⑤本雅明看到,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由艺术”逐渐正步确立起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崇拜传统:艺术以“光韵”感染公众,这使艺术品被视为神圣化的东西。
谈到光韵衰竭的原因,本雅明认为它来自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条件。
那就是现代人类具有强烈的使物品更容易接近的愿望。
就好像他们希望通过掌握每件实物的复制品来克服其独一无二的思想倾向一样。
本雅明在这里其实是运用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概念来审视的。
所罗门指出:“‘光韵’就是商品拜物教——这个用人与物的关系来代替人与人的关系的神秘的面纱。
这个构成革命意识的原动力的异化的消除。
”⑥在这样一个需求下,独一无二性(也就是光韵)与永恒或者说是占有性紧密交叉,就好像暂时性与可重复性在那些复制品中紧密交叉一样。
本雅明认为,是机械复制技术导致了“光韵”消失的必然性。
本雅明似乎相信,技术的发展总是会带来人类语言能力(广义的)的扩展和提升。
而“机械复制艺术”尤其具有解放意义:“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
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品取代了唯一无二的存在。
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去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
……其最强大的代理人就是电影。
”⑦机械复制在人类历史上创造出以无数复制的“摹本”取代“独一无二”(unique)的“原本”的“奇迹”。
对此本雅明的态度是看到了它对“光韵”的侵蚀,但肯定其革命性和时代性意义:“光韵”的消失正是旧传统“崩溃”,“商品拜物教”被取消的前奏。
他认为,正是在成批复制之中,那使艺术成为商品拜物教对象的“光韵”便不再有效,而变成在机械复制时代萎缩的东西。
这种由于技术革命——广义的语言革命而带来的艺术和其他传统秩序的瓦解,正可以赋予艺术以革命功能:“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
……当艺术创作的原真性标准失灵之时,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得到了改变。
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
”⑧本雅明确实看到了科学技术对艺术创作甚至人类精神发展有利的一面。
然而,机械复制给艺术带来的进步因素,并未引起当时人们足够的重视;相反,当时它经常招致人们的误解,甚至不乏某种程度的敌意。
本雅明的密友、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学者阿多尔诺率先对本雅明的复制艺术观作出抵制和反对。
阿多尔诺认为,在以复制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工业中,消费者被满足需求是社会预先规定的,消费者永远只是被规定的需求的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
对于本雅明最为倾心的机械复制艺术――电影,阿多尔诺更是认为它抑制了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和想像力,从而“不可避免地把人们再现为整个社会所需要塑造出来的那种样子”。
⑨在英国,桑切斯.瓦斯克斯承继了批判理论的衣钵,对电影、电视和音乐在内的复制艺术发起全面攻击。
在他看来,以电影为主要代表的复制艺术,使得人们会怠于对世界的认识探求,会扼杀人们的创造才能。
诸如此类的批评我认为有失偏颇,至少批评者没有完全理解本雅明的良苦用心。
他们把创造与复制完全对立了起来,只看到了复制的机械性,却没有看到在其中人们的创造力的体现。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对于“光韵”的消失也是怀有遗憾的心理的。
只是他采取了一种比较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一场必然的历史变化。
其实在当今社会,复制和创造并不抵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