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参数要求

合集下载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参数要求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参数要求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参数要求一、整体要求进口品牌,主要用于我院优生遗传实验室临床染色体核型的观察和分析。

二、参数要求1、正置相差显微镜1套,三目镜,4倍、10倍、40倍和100倍物镜各1个。

具备采图相机接口。

2、采图相机1套,连接显微镜和核型分析软件,像素不小于2000万像素。

3、计算机2套,双核CPU,2G内存,500G硬盘,DVD光驱,不小于22寸液晶显示屏,可组建局域网,并未来增配新的计算机。

3、核型分析软件2套。

3.1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对重合、黏连和交叉的染色体进行自动或手动的分割和重新排列,可显示染色体数目,患者信息录入,报告的发出等功能。

3.2具备染色体图像放大缩小、对比度、亮度处理功能,可随意切换、同时显示和编辑不同模块的图像,可对不同软件模块下的图像进行拼接、比较并在同一张报告上输出。

可读取处理外来标准格式图像文件,支持多种标准图像格式导出;3.3系统支持医院LIS和HIS系统的连接,可通过internet传输报告及图像,供货商负责连接费用。

具备数据存储和文件导航功能,可建立医院的病历数据库。

报告系统开放式设定,具备标准模板,并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报告项目和检验项目。

3.4具备系统权限分配与管理功能。

3.5具备清除染色体图像背景所有杂质和污点功能。

可在排列好的核型图上直接修饰各染色单体。

能对染色体进行一键化倒转、任意角度旋转、拉直、放大、标注和彩色涂抹识别操作。

3.6具备单个或全部染色体模式图比对识别功能和二次核型自动识别功能。

3.7具备带纹增强及完善的分析后染色体单体颜色参数再调整功能。

3.8具备在原始图、核型分析图(包括单个异常染色体分析图)进行文字或符号(箭头或线条)注释的功能,文字符号颜色多种可选。

3.9可单独详细分析单个异常的染色体。

具备染色体单体自动排序、配对功能,排队正确率不低于70%。

3.10具备自动或人工干预识别着丝粒位置功能,可手动调节中线和着丝粒的位置。

细胞遗传学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细胞遗传学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细胞遗传学诊断-染 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目录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概述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优缺点及前景展望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实际操作流程 •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案例分享
01
CATALOGUE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概述
图像分析
利用专业软件对染色体核型图像进行分析,识别 和分类染色体的异常结构。
结果解读
根据分析结果解读染色体的异常类型和程度,为 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6
CATALOGUE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案例分享
遗传性疾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案例
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 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检测到21号染 色体多了一条,从而确诊。
胞中的染色体。
1956年,人类首次成功地进行 了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揭示了 染色体异常与遗传性疾病之间的
关系。
此后,随着染色技术的不断改进 和优化,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准确
性和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应用领域
产前诊断
遗传病诊断
通过对孕妇的羊水或绒毛膜样本进行染色 体核型分析,预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 常,降低出生缺陷的风险。
染色体显带处理
染色体显带
通过特定的化学或酶学方法对染色体 进行显带处理,使染色体的结构特征 更加清晰可见。
显带技术
包括G带、C带、Q带和R带等,每种 显带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染色体异常检 测。
荧光原位杂交处理
荧光原位杂交
利用特定的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染色体上的靶序列进行杂交,通过荧光信号的检测 确定染色体的异常。
探针选择

实验一 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一 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一 染色体核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人类正常染色体核型的组成; 2.掌握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各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相对稳定的。

染色体核型:指一个物种所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每一条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如人类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细胞分裂中期是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最典型的时期,通过显微镜摄影,将选取伸展良好,形态清晰,有代表性的细胞分裂相进行高倍拍摄放大,得到照片,该核型可以代表该个体的一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从染色体玻片标本和染色体照片的对比分析,进行染色体分组,并对组内各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和随体有无等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和描述,从而阐明生物的染色体组成,确定其染色体组型,这种过程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染色体组型分析也称核型分析。

染色体长度测定:可在显微镜下用测微尺直接测量或在放大的照片上测量得到。

通常以微米表示。

绝对长度:不稳定,只有相对意义。

相对长度:是每条染色体的绝对长度与正常细胞全部染色体总长度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是稳定的比较可靠的数据。

着丝粒的位置:常用Evans 提出的方法,即以染色体的长臂(L )和短臂(S )的比值来表示。

在常规染色的情况下,不可能全部识别每个染色体,因此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和着丝点的位置,可将正常人的染色体分为7组,即A 、B 、C 、D 、E 、F 和G 组,其分布如下:这7组染色体的主要特征如下:A 组:第1,2,3染色体.在染色体中是最大的三对染色体,按长短和着丝点的位置彼此可以分开.B 组:第4、5染色体,具有亚中部着丝点的两对大型染色体,第4比第5稍长些,彼此较难于区分。

C 组:第6、7、8、9、10、11和12染色体。

具亚中部首丝点的中型染色体。

第6、7、8和11染色体的着丝点比第9、10、12染色体的着丝点更近于中央。

组内各染色体的大小也略有不同。

该组内的各染色体较难于配对和确定。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操作规程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1)打开显微镜及调整显微镜光路明暗电源。

OLYMPUS TL4下按钮,顺时针扭动,光路光线变亮;逆时针扭动,光路光线变暗。

扭动载片台上的大按钮,使载玻片在载片台上前后移动;扭动载片台上的小按钮,使载玻片在载片台上左右移动(2)染色体核型制片完成后,放置在物镜下。

先用低倍物镜观测选准视野;然后用高倍物镜,调焦选准视野中有待分析的区域(3)开显示器及电脑主机,双击桌面“植物染色体图像分析”软件。

无需输入密码,直接点击“确定”进入软件界面(4)点击“报告编辑”图标,建立样品档案,手动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例如物种名称、核型类型、实验者、如期和时间等信息(5)手动填写完成,点击“保存报告”图标,报告名称显示为:实验编号+物种中文名+物种拉丁名称(6)点击“图像处理”图标,出现图像处理界面。

界面左上方出现“片1”,则不用点击“增加涂片”图标。

若界面左上方未出现“片1”,点击“增加涂片”图标增加涂片(7)点击“显示/隐藏视频”图标,激活相机,调整焦距,在目镜观测下图像较为清晰时,点击“视频定格”图标,开始图像采集。

界面右下方出现采集的图像(8)对已拍摄好的现有图像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点击右上方“Ⅰ图像”,在下拉菜单中选择“A导入”,找到图像路径,选中图像,点击“打开”,在界面右下方出现有待分析的图像(9)点击“选中任意区域”图标,在图像上画出有待分析的区域(10)点击“剪裁”图标,图像仅显示剪裁区域(11)如果图像显示不佳,点击“P图像处理”中的“R曲线调节”。

调节的原则是“亮度、对比度和清晰度达到最佳状态(12)调节完毕,在“曲线”对话框中先点击“保存”再点击“确定”,最后点击“Ⅰ图像”中的“C保存”,即可保存图像(13)点击“核型分析”,在“C染色体识别”中选中“A轮廓识别”,出现背景阀值对话框。

背景阈值调节的原则:将所有的染色体圈起来,背景干扰最小(非染色体被圈的区域最小)(14)删除染色体(其实不是染色体),删除杂质背景。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人类的46条染色体根据长度递减顺序和着丝粒位置 划分为7个易区分的组,即以字母A~G表示7组染色 体,并决定将副缢痕和随体作为识别染色体的辅助 指标。
核型的表示方法: 正常男性核型:46,XY 正常女性核型:46,XX
非显带的染色体: 染色体标本制作好后,不经处理直接染色,
整条染色体均匀着色(相对于后面的显带染 色体而言)。
显带染色体 非显带染色体
染色体编号(人X染色体)
记述一特定带时,需要写明4 个内容:染色体号,长短臂, 区的号序和带的号序。这些 内容按顺序写,不用间隔或 加标点。如果某一带被再细 分,在原带号数后加一小数 点,编号原则仍按从着丝粒 往臂端序贯编号。如 1p31.2代表一号染色体短 臂3区1带第2亚带
24种全染色体涂染探针先用5种不同的荧光素组合进行不同 的标记,然后将探针混合物与中期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通 过荧光显微镜获得荧光图像进行光谱成像。其结果分为显色 成像和分色成像两部分。前者可于图像获取后即刻评估所有 探针的杂交质量,后者用特定的SKY软件参照每一条染色体 特有的光谱信息特征进行分析。
所呈现的是G带染色后 的带间不着色区,故 又称反带
除G显带、R-显带外还有:
Q-显带:荧光显带,同G显带带纹。
T-显带:末端显带。
C-显带:着丝粒显带。
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前中期染色 体,比中期染色体更伸展,这样观察的分辨 率更高,可显示550~850条带,即高分辨染 色体。
FISH的基本原理是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 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 素分子耦联的单克隆抗体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 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

干货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干货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干货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遗传学研究特别是在人类染色体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也是用于探明生物遗传与变异,染色体组演化和种属将亲缘关系的基本方法。

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促进正确解读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深度解读一下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及如何来制作一张漂亮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图。

背景知识核型(Karyotype):亦称染色体组型,是指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组的表型,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体细胞具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成为常染色体(2n)表示,与性别直接相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每个配置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用n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形成二倍体细胞。

核型分析:是按照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臂比、次缢痕、随体等形态特征,对生物核内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归类、编号等分析的过程。

核型图:为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将染色体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长短、形态、类型特征规律性排列。

染色体形态分类:着丝点两侧部分称为染色体臂。

如两臂相等,则称为等臂染色体。

如两臂不相等,则分别称为长臂和短臂。

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不同,可将染色体分为中部着丝粒(m)、亚中部着丝粒(sm)、亚端部着丝粒(st)和端部着丝粒(t)等不同形态,部分染色体具有随体和次缢痕。

辨别各对染色体时的常用形态指标是:测量染色体的长度、确定着丝点的位置、副缢痕及随体的有无。

染色体的长度较不固定,受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但一般认为在一个细胞内的各条染色体的伸长和缩短是同比的。

因此,目前一般用相对长度来表示每条染色体的长度。

细胞分裂中期为染色体形态结构最典型的时期,通过选取伸展良好,形态清晰,有代表性细胞分裂相进行高倍拍摄,用于核型分析图片。

实验原理染色体标本制备为核心分析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核型分析。

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不再分裂,但植物血凝素(PHA)可刺激血中的淋巴细胞转化成淋巴母细胞,使其恢复增殖能力。

实验九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九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九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目的】1. 观察测量照片上每条染色体,进行配对排列和剪贴成核型分析图;2.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学习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3. 正确理解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

【实验原理】核型(Karyotype)亦称染色体组型,是指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或染色体组)的表型,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

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

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用n表示。

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

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排队、配对,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型分析(如图1所示)。

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长短、形态、类型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核型分析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⑴ 确定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⑵ 辨析每条染色体的特征。

→图1 人类中期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2n=46)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联结在一起。

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由于着丝粒位置的不同,染色体可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两臂,造成中部着丝粒(m),亚中部着丝粒(sm)、亚端部着丝粒(st)和端部着丝粒(t)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如图2所示)。

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或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核型。

细胞分裂中期是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最典型的时期,通过显微镜摄影,将选取伸展良好,形态清晰,有代表性的细胞分裂相进行高倍拍摄放大,得到用于核型分析的照片。

图2 中期染色体形态及结构1. 分析标准:⑴ 臂比值r(长臂长/短臂长);⑵ 着丝粒指数i[(短臂长/染色体长)×100%](表1);⑶ 相对长度:某条染色体长度占一套单倍体染色体长度总和的百分比:相对长度(%)=(某染色体长度/单套染色体组总长)×100%(植物);或:相对长度(%)=[某染色体长度/(单套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总长]×100%(动物);⑷ 臂比指数(N.F.值):把具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的“V”形染色体计为2个臂,而把具近端和端部着丝粒的“J”或“I”染色体计为1个臂,以此统计核型中总臂数;⑸ 染色体长度比:根据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染色体长/最短染色体长)×100%]。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PPT精选文档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PPT精选文档

应用
1、基因定位 2、检测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 3、遗传病的诊断和产前诊断
FISH 技术的发展
1、单色FISH 2、多色FISH(24种染色) 3、DNA纤维FISH 4、比较基因组杂交
光谱核型分析技术
SKY(spectral
karyotying)光谱染色体自动核 型分析是一项显微图像处理技术,SKY通过 光谱干涉仪,由高品质CCD获取每一个像素 的干涉图像,形成一个三维的数据库并得到 每个像素的光程差与强度间的对应曲线,该 曲线经傅立叶变换之后得到该像素的光谱, 再经由软件分析之后用分类色来显示图像或 将光谱数据转换成相应的红绿蓝信号后以常 规方式显示。
相对长度=——————————————×100% 22条常染色体+X的总长度
短臂指数 着丝粒指数=————————×100% 该染色体长度

长臂长度 臂率=——————×100% 短臂长度
2.常染色体按长度递减的次序以1~22编号,性 染色体则称X和y序和着丝粒位置 划分为7个易区分的组,即以字母A~G表示7组染色 体,并决定将副缢痕和随体作为识别染色体的辅助 指标。
特点
FISH技术作为非放射性检测体系,具有以下优点:1、 荧光试剂和探针经济、安全;2、探针稳定,一次 标记后可在两年内使用;3、实验周期短、能迅速 得到结果、特异性好、定位准确;4、FISH可定位 长度在1kb的DNA序列,其灵敏度与放射性探针相 当;5、多色FISH通过在同一个核中显示不同的颜 色可同时检测多种序列;6、既可以在玻片上显示 中期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在悬液中显 示间期染色体DNA的结构。 缺点:不能达到100%杂交,特别是在应用较短的 cDNA探针时效率明显下降。
核型的表示方法:

欣谕染色体核型图像分析系统说明书

欣谕染色体核型图像分析系统说明书

染色体分析系统使用说明书上海欣谕仪器有限公司一、系统文件安装1.系统文件安装,将光盘插入,执行安装程序Setup.exe;2 配置文件和加密锁驱动文件安装执行光盘上的INSTALL.EXE 文件,系统自动安装其它配制文件,包括加密锁的设备驱动文件。

执行该文件后,在D:盘产生4个子目录,它们分别是:D:\CHR_IMG;D:\CHR_DAT;D:\CHR_KAR, D:\CHR_BMP。

D:\CHR_IMG 存放获取的原始核型图D:\CHR_DAT;存放处理的中间结果D:\CHR_KAR,存放分析后的核型图D:\CHR_BMP;存放以BMP方式保存的核型图3.加密锁当程序安装完成后,将加密锁插入计算机的USB槽中,系统自动检测发现Senselock_v1.5 的提示信息,按提示,一直按Next>,直至完成。

当程序安装完成后,将加密锁插入计算机的USB槽中。

执行Kar_Lock_Test.exe测试程序,显示:加密锁检验成功!OK!4 图像采集卡安装与测试2.4.1图像采集卡硬件安装关闭计算机电源,打开机箱将图像采集卡插入计算机的任意一个PIC 槽中,保证到位,并用螺丝固定紧。

盖上机箱将数据线一弊端与图像采集卡相连,另一端与显微镜上的摄像机相连。

2.4.1图像采集卡软件安装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启动计算机,当Windows加载完成后,系统将会出现下面的信息提示:出现上图后,点击“下一步(N)>”,立即弹出下一窗口,将查找范围定于:光盘的\V3a_Drv目录下,点击“Saa7146.inf”文件,按打开,即可。

对后面所出现的提示,一律按“下一步(N)>”,直到安装完成。

重新取动计算机,至此,采集卡的驱动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后执行:GRap_test.exe,如果能显示图像,即正确。

二、XY-RS-A B染色体核型自动分系统使用说明(硬件安装部分)本系统针对细胞染色体的G带核型分析,研制了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

核酸序列检测系统技术参数

核酸序列检测系统技术参数

核酸序列检测系统技术参数1*≤50um内径新型24道全自动毛细管电泳系统。

2*采用505nm固态长寿激光光源激发装置,无需散热。

3*检测系统采用低温CCD装置,无机械位移,同时采集所有通道信号4*光栅同步分光装置,更换染料不必更换硬件设备5*可同时进行≥6色荧光实时检测,以满足高通量片段分析应用;6*24小时测序量达984个样品以上,碱基数>492,000,DNA序列分析精度98.5%或以上,测序长度最长可达1000bp以上.7测序试剂可常规做≥8倍稀释,8*电泳操作温度:18℃-70℃,适合进行变性胶电泳的SSCP突变分析。

9数据分析所用软件: 基本的测序及片段分析软件。

10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所用计算机工作站,保证结果质量。

11*一块板可同时进行测序和片段分析。

12可96孔和384孔板,96孔快速反应板,八连标准或者快速管兼容,一种管子一种胶可同时进行测序和片段分析,样品可直接从96或者384微孔反应板自动吸取并且上样。

13*可进行大规模STR研究,24小时可分析6万个以上STR基因型。

14*可进行大规模SNP的系列研究,24小时可进行9万个SNP分析。

15*可利用片段分析功能检测大于100bp以上的插入缺失。

可做微卫星不稳定检测(MSI)。

16有适用于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疾病基因定位研究的配套试剂盒。

17*有适用于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的法医配套软件和试剂盒。

18测序软件要求:每一碱基判读均有国际公认的质量评分系统(Phred Q20),精确度达98.5%;真实反映峰高比例,能精确自动辨认杂合子位置,不漏检采用Oracle数据库,满足高通量分析,24小时测序分析达84,000碱基数。

19序列比对、拼接软件:适合于不同生物种类基因组快速检测变异位置、全自动、高通量,无序列数量限制。

自动批处理,可后期编辑,直接兼容Genebank文件格式。

20片段分析软件要求:高速、高通量,每小时可处理5万以上的基因型、可自动剔除干扰峰,不需要人工修正,输出表格简单易懂、采用Oracle数据库,可以大规模搜索和管理数据、有现成六色荧光片段分析参数设置,可方便进行亲子鉴定,连锁分析,SNP分析。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操作规程

染色体核型自动分析系统(1)打开显微镜及调整显微镜光路明暗电源。

OLYMPUS TL4下按钮,顺时针扭动,光路光线变亮;逆时针扭动,光路光线变暗。

扭动载片台上的大按钮,使载玻片在载片台上前后移动;扭动载片台上的小按钮,使载玻片在载片台上左右移动(2)染色体核型制片完成后,放置在物镜下。

先用低倍物镜观测选准视野;然后用高倍物镜,调焦选准视野中有待分析的区域(3)开显示器及电脑主机,双击桌面“植物染色体图像分析”软件。

无需输入密码,直接点击“确定”进入软件界面(4)点击“报告编辑”图标,建立样品档案,手动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例如物种名称、核型类型、实验者、如期和时间等信息(5)手动填写完成,点击“保存报告”图标,报告名称显示为:实验编号+物种中文名+物种拉丁名称(6)点击“图像处理”图标,出现图像处理界面。

界面左上方出现“片1”,则不用点击“增加涂片”图标。

若界面左上方未出现“片1”,点击“增加涂片”图标增加涂片(7)点击“显示/隐藏视频”图标,激活相机,调整焦距,在目镜观测下图像较为清晰时,点击“视频定格”图标,开始图像采集。

界面右下方出现采集的图像(8)对已拍摄好的现有图像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点击右上方“Ⅰ图像”,在下拉菜单中选择“A导入”,找到图像路径,选中图像,点击“打开”,在界面右下方出现有待分析的图像(9)点击“选中任意区域”图标,在图像上画出有待分析的区域(10)点击“剪裁”图标,图像仅显示剪裁区域(11)如果图像显示不佳,点击“P图像处理”中的“R曲线调节”。

调节的原则是“亮度、对比度和清晰度达到最佳状态(12)调节完毕,在“曲线”对话框中先点击“保存”再点击“确定”,最后点击“Ⅰ图像”中的“C保存”,即可保存图像(13)点击“核型分析”,在“C染色体识别”中选中“A轮廓识别”,出现背景阀值对话框。

背景阈值调节的原则:将所有的染色体圈起来,背景干扰最小(非染色体被圈的区域最小)(14)删除染色体(其实不是染色体),删除杂质背景。

染色体细胞遗传工作站相关参数配置

染色体细胞遗传工作站相关参数配置

染色体细胞遗传工作站相关参数配置(主要参数打★,不符合为无效标)一、细胞遗传工作站配置要求:★1)进口正置生物显微镜-荧光装置2)三色荧光激发块3)显微镜专用摄像接口,进口单色冷CCD4)国产图像染色体核型分析软件及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软件5)品牌计算机双核CPU/500G硬盘/DVD光驱/2G内存/19”液晶6)EPSON彩色喷墨打印机二、细胞遗传工作站的技术参数1、正置生物显微镜-荧光装置(1台)2、国产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系统性能参数:1.系统操作界面:1.1多语言版本,含全中文软件界面,中英文界面可以即时切换★1.2软件(染色体、FISH软件)模块共用一个软件系统,操作简单、整体性强;1.3全部图标化的功能菜单,方便操作学习;1.4全屏幕同一窗口下多幅图像平铺显示及处理功能;1.5可以全部显示或分类显示不限数量的图像缩略图;1.6随意切换、同时显示和编辑不同模块的图像,可对不同软件模块下的图像进行拼接、比较、在同一张报告上输出;1.7具有实时图像预览功能,可随时修正图像;1.8可以支持多种图像格式:BMP、TIF、JPE、DBD、MDB等图像文件1.9具有可靠的数据备份功能,所有信息均可直接实现光盘刻录、文件转移等备份。

1.10可以跟医院的LIS或HIS系统进行连接,实现数据共享,还可通过internet传输报告及图像。

1.11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报告项目和检验项目,以及报告样张风格。

1.12多方式的数据库查询方式,并且对查询的信息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直接以柱状图、饼状图、直方图、折线图等显示并输出。

1.13多种选择的打印模式,方便研究病例存储。

2.染色体核型分析:2.1共用同一软件平台,操作界面全中文显示,简单整体性强,所有软件模块用同样的窗口格式显示,易于学习,方便操作。

可把异常染色体添加到模式图数据库中,以后自动识别,并指出异常。

2.2全自动图像采集功能,预设采集条件优化,域值设定全部有自动化和手动两种选择。

染色体分析阅片系统技术规格

染色体分析阅片系统技术规格

染色体分析阅片系统技术规格1.全自动染色体核型扫描及分析系统组成1.1.生物显微镜、自动玻片进样平台、染色体扫描分析软件等所有设备都具有CFDA(NMPA)注册证;整套系统支持网络化运行,全部实现网络化操作功能。

1.2.一拖二即一个主机,两个终端。

1.3.后期可以扩展终端,可扩展终端≥4个。

1.4.扫描主机、数据服务器、分析终端的电脑配置要满足未来10年数据存储的要求。

主储存工作站1套:品牌商用机,Windows7 64位专业版以上,内存≥16GB,硬盘≥2T,磁盘阵列存储,32”宽屏LCDO核型分析工作站2套:品牌商用机,Windows7 64位专业版以上, 内存≥8GB,硬盘≥1TB。

1.5.U PS不间断电源。

1.6.细胞遗传室辅助设备: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细胞遗传室所需其它设备。

2.高通量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平台2.1.全自动高级研究型显微镜,电动Z轴;电动记忆载物台升降;透/反光路电动切换;电动物镜转换器;电动调焦;电动光闸;Z轴电动调焦,自动控制摄像头;电控光源光源管理系统:转换物镜时自动光强度调节。

2.2.光学系统:须具有色差、反差双重校正光学系统,即无限远色差、对比度双重矫正光学系统。

针对遗传学研究优化的复消色差光路,提供核型图像捕获时的最高清晰度,从而保证分辨率。

2.3.机身增强图像稳定装置:针对物镜转盘、Z轴调焦和载物台支架等关键部件,使用无震动固定结构,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受震动的影响,并且很长时间内不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确保长时间连续扫描工作时显微镜的稳定性,防止由于外界温度改变造成的光路偏移。

2.4.高性能加强Z轴(High-performance Focus)设计:允许持续的高通量扫描操作,确保在大行程调焦过程中的Z轴步进精度(≤15nm)。

2.5.控制:配有液晶触摸屏显示;集成于显微镜主机机身,可显示照明方式、放大倍率、观察方法、光强度、孔径光栏、视场光栏等参数;实现参数的显示和显示屏触摸操作。

染色体实验室配置

染色体实验室配置

注:后附染色体配套设备表前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近40-50年来,对染色体的研究发展迅速。

目前由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发现的越来越多,应用染色体诊断疾病,探讨病因和发病机制,合理制定出治疗方案和合理用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推算预后等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对染色体的研究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一个组成部分.染色体制备、分析日益广泛应用,如何正确识别人类染色体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这种想法,编写这本材料,以供学习参考。

由于水平所限错误之处再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开展人类染色体研究的实验工作,应具有一定的条件、设备和器材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

一、实验室实验室的间数、大小应根据从事的研究的内容、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多少,并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安排。

一般包括:1、准备室:为实验主要工作场所,除放置冰箱、烘烤箱、恒温箱、离心机、天平等仪器外,还备有箱厨和其它橱柜放置玻璃器皿、各种日常应用物品。

室中央设有操作台,以供实验操作用。

2、无菌室:为无菌操作室。

应设在实验室靠近最里面的位置,以利于防止空气流通引起污染。

在无菌室外要有缓冲室,室内应装空调、紫外线光源、清洁工作台等设备。

3、研究室:供电脑染色体分析用,并要有显微镜、整理研究资料等用。

二、大型器械1、电热恒温培养箱:最好用隔水式的,用于细胞培养。

2、电热恒温干燥箱:以中型较合适,因为干燥灭菌时的温度要达到160℃,故应购置能升温到300℃的较为安全适用。

3、高压蒸汽灭菌器:以电热恒温式较好。

4、普通冰箱:主要用于短期保存血清、培养液、生理盐水、消化液等各种溶液。

5、低温冰箱:作为培养基、血清等的长期保存,温度达到-40℃即可。

6、离心沉淀机:一般应购置0-4000转/分,最好12管,每管容量为10ml为水平式的。

若自制血清则购置0-4000转/分,4管,每管容量为250-300ml的水平式为好。

7、酸度计:又称为氢离子测定计或PH计,是测定各种溶液酸碱度的必须工具。

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参数

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分析系统参数

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剖析系统设备名称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剖析系统数目1单位项备注技术参数设备:全自动染色体扫描剖析系统设备用途:主要用于染色体核型剖析关于遗传疾病诊疗、优生优育及产前诊疗、白血病诊疗、基因突变检测、肿瘤物理学研究中高效率的达成图解的预办理、读取、分类、储存等繁琐耗时的工作,以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用其可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染色体的剖析判定上,显然减低工作强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提升诊疗正确率。

一、技术参数:1、显微镜装备要求标配全自动研究级正立显微镜。

光路系统:IC2S无穷远光路系统设计,可同时对色差和反差进行两重校订。

透射光光源,应拥有光管理器功能,使变换物镜无需调理光明度。

荧光光路拥有光圈套( Light Trap )技术,能有效除去非焦平面的杂散光。

加强反差型高性能萤石物镜,可同时校订四种颜色色差:10X/ N.A. ≥。

63X/ N.A. ≥。

标配三目分光出口镜座,15° /25 (100:0/0:100) ,垂直翻转图像,可调解。

标配全电动≥ 6 孔物镜转盘,标配物镜数≥ 4 个,所有物镜并可同时安装于物镜转盘。

机身标配触摸屏,以显示和控制显微镜的工作状态,物镜变换,载物台起落,光路控制,分光比率等功能,可经过显微镜触摸屏及人手控制。

机身触摸屏尺寸:对角线≥。

标配目镜 10X/23 mm ,屈光度独立可调。

Z 轴电动起落, Z 轴步进精度≤ 10nm,步进速度≥ 8mm/ 秒;扫描平台 X 、Y 轴挪动精度≤ 1um。

显微镜主机标配自定义按钮≥10 个。

显微镜主机标配TCP/IP , USB ,RS232, CAN , Close loop 接口。

标配染色体剖析专用制冷迅速扫描CCD 数码相机:1.14 .1 物理分辨率:≥ 1360 x 1024 像素 (SXGA) ,单色 CCD1.14 .2 感光片大小:≥ 2/3 英寸。

1.14 .3 满井电子:17,000 e1.14 .4 拍摄速度≥ 15 fps @1360 x 10241.14 .5 曝光时间:从80 μ s 至 270 s1.14 .6 像素点:≤ 6,45 μ m x 6,45 μ m1.14 .7 数码化深度:12 Bit ; GAIN 1 ~161.14 .8 C 型接口2、主要配件全自动染色体自动扫描平台:可同时扫描≥8 张玻片,带控制手柄及自动控制软件一套。

全自动染色体扫描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全自动染色体扫描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全自动染色体扫描系统主要技术参数:(一)显微镜部分:1、全自动正置一体化显微镜,转换物镜时自动光强度调节。

2、光学系统:无限远光学系统。

3、所有显微镜参数都量化, 并能被存储和复制。

4、配有液晶触摸屏显示;集成于显微镜主机机身,可显示放大倍率、观察方法、光强度等参数。

5、扫描物镜: NA≥0.30。

6、捕捉图像物镜: NA≥1.25。

7、高速高灵敏度专业显微镜专用CCD数码相机。

(二)扫描软件部分:1、一次性可以自动扫描玻片数量≥80片。

2、调用物镜拍摄用于核型分析的图片,数量多少可自行设定。

3、自动加油功能:油镜下自动滴加镜油,保证镜油能均匀覆盖在玻片表面。

4、扫描主机具备玻片扫描与染色体核型两种功能,除扫描工作之外,也可用于核型分析。

(三)核型分析软件功能:1、核型分析软件系统有中文界面可选,所有的功能模块使用相同的主界面,无需软件间切换。

2、可应用不同的扫描分类器对扫到的分裂相进行自动排序。

3、预览功能:多种中期相分析方式共存,计数染色体数量、直接在中期上标记染色体号和切割排核型根据需要在图廊里自由选择。

4、预览报告界面:可以自动分类统计已计数的、已分析的、已做核型排队的细胞数量,实现实验室的质量电子化数字化控制。

5、染色体自动排队,并可以对已有的分类器进行训练,使之与分析对象更匹配。

具有学习记忆功能;快速交互的染色体和核型编辑功能。

6、可打印中文报告,报告中的图像、数据直接来自数据库。

报告格式可任意编辑。

可以直接在打印机打印,也可以打印为pdf格式文件并存储。

报告单可转化成通用图像文件格式,以便其他系统的调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参数要求
一、整体要求
进口品牌,主要用于我院优生遗传实验室临床染色体核型的观
察和分析。

二、参数要求
1、正置相差显微镜1套,三目镜,4倍、10倍、40倍和100
倍物镜各1个。

具备采图相机接口。

2、采图相机1套,连接显微镜和核型分析软件,像素不小于2000万像素。

3、计算机2套,双核CPU,2G内存,500G硬盘,DVD光驱,
不小于22寸液晶显示屏,可组建局域网,并未来增配新的计算机。

3、核型分析软件2套。

3.1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对重合、黏连和交叉的染色体
进行自动或手动的分割和重新排列,可显示染色体数目,患者信息
录入,报告的发出等功能。

3.2具备染色体图像放大缩小、对比度、亮度处理功能,可随
意切换、同时显示和编辑不同模块的图像,可对不同软件模块下的
图像进行拼接、比较并在同一张报告上输出。

可读取处理外来标准
格式图像文件,支持多种标准图像格式导出;
3.3系统支持医院LIS和HIS系统的连接,可通过internet传
输报告及图像,供货商负责连接费用。

具备数据存储和文件导航功能,可建立医院的病历数据库。

报告系统开放式设定,具备标准模板,并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报告项目和检验项目。

3.4具备系统权限分配与管理功能。

3.5具备清除染色体图像背景所有杂质和污点功能。

可在排列
好的核型图上直接修饰各染色单体。

能对染色体进行一键化倒转、
任意角度旋转、拉直、放大、标注和彩色涂抹识别操作。

3.6具备单个或全部染色体模式图比对识别功能和二次核型自
动识别功能。

3.7具备带纹增强及完善的分析后染色体单体颜色参数再调整
功能。

3.8具备在原始图、核型分析图(包括单个异常染色体分析图)进行文字或符号(箭头或线条)注释的功能,文字符号颜色多种可选。

3.9可单独详细分析单个异常的染色体。

具备染色体单体自动
排序、配对功能,排队正确率不低于70%。

3.10具备自动或人工干预识别着丝粒位置功能,可手动调节中线和着丝粒的位置。

3.11具有培训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