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第8课行书知识与赏析

合集下载

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

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

《天下三大行书欣赏课》教学反思
反思重建
1.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较多,时间可能不好分配。

其实行书的特点和发展以及书法作品的赏析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来掌握时间。

2.培养学生体验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主要需要老师的引导。

小结
1.行书特点。

2.“天下三大行书”情况梳理。

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

临摹《天下三大行书》,如时间不充足,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处理。

主要让学生说和做,教师补充。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加深印象。

通过亲身体验,升华情感。

高中美术 书法知识与赏析(共95张PPT)

高中美术 书法知识与赏析(共95张PPT)
甲骨文 、金文、秦篆 特征:笔画单纯。大致是只有直、弧两种
笔画,圆劲细挺是篆书笔画的基本审美特 征。字体略长;章法变化:已奠定了汉字 纵向排列的基本格局。
篆书名作赏析 《墙盘铭》
散氏盘铭
石鼓文
虎符
什么是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 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 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 有“汉隶唐楷”之称。

此摩崖刻字书写较随便,不刻 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
真自然的情趣,为后世书家所
珍爱。
华山庙碑
全称《汉西岳华庙碑》。东汉 延熹八年(165)立, 22行,行 37字。
此碑为著名汉碑之一。其结体 方整匀称,气度典雅,点画俯 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汉 隶中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代表 作品。
明郭宗昌《金石史》称其“结 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 清朱彝尊谓;“汉隶凡三种: 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 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 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 当为汉隶第一品。”
云梦睡虎秦简:是隶书初创于秦的标志性材料。秦隶在 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 包含了篆书的特点。
(二)简朴方正时期--------西汉至东汉 前期隶书 西汉早期隶书多采用实用性用笔, 没有 粗细相间,缺乏墨韵。结字没有要求,在 改秦篆的圆转为方折的同时,产生了破坏 “平衡”的笔画,在文字的最后一笔,出 现所谓的“隼尾”。 到了较为成熟的西汉,将竖画、横画都掺 和“隼尾”,使古隶早期不平衡的结字又 趋于平衡。
遒劲丰润,自名家。 ----宋朱长文《墨池编》
作品:
《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 石》、《玄秘塔碑》、《冯宿碑》、 《神策军碑》。 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必修3第8课笔墨丹青

必修3第8课笔墨丹青

第8 课
笔墨丹青
七、迁移提高
1、通过对绘画艺术作品的分析,联系当时社会实际,指出作品 与社会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了什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一定社会的文化艺术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时代特点,一定 社会的政治经济现实造就了一定社会的文化艺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通过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学习,总结概括古代 绘画艺术的风格特点,体验东方艺术的伟大魅力。
第8课 笔墨丹青 郑板桥- - -扬州八怪-高凤翰
欣赏清朝郑板桥竹石图和高凤 翰自画像,分析作品表达的意 境及其形成的社会原因。 意境: 正直不屈,高风亮节,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原因:清朝统治腐败,文化专制, 文人思想受到压制。
不求形似,注重神似,突出意境,表达思想个性。
具有意境之美、思想之美、历史之美、哲学之美。
『课后巩固』
1、下列绘画内容在战国开始出现的是
A、稚拙线条、简单的色彩图案,将人物、 动物形象的几何图案在地面或墙壁上。
B、开始出现毛笔在绢帛上绘制的帛画。。 C、对现实的理性思考,体现在绘画艺术 作品中。 D、以人物画为主,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 精神实质。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
第8 课
自我测试
笔墨丹青
1.概述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①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是中国绘画起源和初步 发展的阶段;②魏晋隋唐时期,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开 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名家和名作;③宋元 明清时期山水画兴起并发展,绘画更加注重意境。明 清时期出现与正统画风不同的、风格奇特和不拘成法 的画家画派,更加体现文人画的个性特点;④自宋以 后,描绘民间题材的画作和民间绘画发展起来。 2.从课文的介绍中,能否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主要是两个方面:写实与写意的两大风格;不求 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八课 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八课 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书法》《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学习内容分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篇格调清奇的文章,是高一语文的一篇课文,同时也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妙、最富有文化内涵的一种。

对于书法文化的简要了解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

中国书法史上有许多不可多得的传世精品,每幅作品都赋予了书家真挚浓烈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
深入理解中国书法文化的内涵,品鉴著名书法作品《兰亭集序》。

3情感与态度:
欣赏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的艺术美,培养学生提高个人修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兰亭集序》,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

5学情分析
6重点难点
以“书为心画”的审美主张掌握欣赏书法美的基本方法。

7教学过程
7.1第一学时
导入
学生欣赏视频资料周杰伦歌曲《兰亭序》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刚才我们欣赏了周杰伦的《兰亭序》,兰亭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也是一篇著名的书法作品,王羲之与《兰亭集序》真的像周杰伦所描述的那么浪漫唯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行书艺术概述

行书艺术概述

行书艺术概述一、行书的概念行书,又叫行押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一)行楷敛中求放,以敛为主,因以敛胜,故线条规整,造型端庄规整,易辨易认,近乎楷书,称“行楷”。

如《怀仁集王书圣教序》、陆柬之《文赋》、《麓山寺碑》所示。

(二)行草放中求敛,以放为主,因以放胜,故线条浪漫奔放不羁,结体变化大,不易辨认,几近草书,称“行草”,如王献之《鸭头丸》帖、赵孟頫《雪晴云散》帖等所示。

二、行书的发展行书萌发于两汉,成行于魏晋。

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

南北朝至初唐书坛,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

唐朝中期至宋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

此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

元至明中叶。

无论是赵孟俯还是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

明代晚期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

相传行书为东汉人刘德升所创。

实际上,任何一种书体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还有一个长期孕育、发展的过程。

行书现在民间流行,渐渐约定俗成,为人们承认和接受,后经过刘德升整理、提高,才形成真实的行书体。

晋代是行书的繁盛时期。

王羲之父子集古之大成,精研行书,不仅使行书发展到成熟完美的高度,而且,“遂大行于世”,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这一时期出现了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等行书巨匠。

尤以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开行书先河,被评为“超钟迈张”,其得意之作《兰亭序》更是尽善尽美,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至今任被书界所推崇,作为书法艺术殿堂的精品,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之深。

图1 王献之行书《余杭帖》局部西晋以后,历代都有行书大家出现。

第八讲 行书书法ppt课件

第八讲 行书书法ppt课件

27
欣 赏 章 法
长卷 毛泽东书
书法艺术欣赏
28
欣 赏 章 法
《草书诗卷》 王 铎
书法艺术欣赏
29
希望通过学习,大家 对书法艺术有一个新的认 识
书法艺术欣赏
30
书法艺术欣赏
21
行书的间架结构
结构原则:3、变化
书法艺术欣赏
22
行书的间架结构
结构原则:3、变化
书法艺术欣赏
23
行书的间架结构
结构原则:3、变化
书法艺术欣赏
24
行书的间架结构
结构原则:3、变化
书法艺术欣赏
25
行书的间架结构
结构原则:3、变化
书法艺术欣赏
26


《草书诗卷》 王 铎
书法艺术欣赏
15
行书的学习提示
1、多变性
书法艺术欣赏
16
行书的学习提示
2、连贯性
书法艺术欣赏
17
行书的学习提示
3、省略性
书法艺术欣赏
18
行书的间架结构
特征:灵动多项式姿,圆转便 捷,舒展 洒脱,美观雅致。
书法艺术欣赏
19
行书的间架结构
结构原则:1、险中求稳
书法艺术欣赏
20
行书的间架结构
结构原则:2、呼应
第八讲 行书书 法
欣 赏 行 书
王羲之《兰亭序》
书法艺术欣赏
2
行书的运笔特征
行书运笔是楷书运笔的流动和省 略。是楷书笔法的外化
书法艺术欣赏
3
行书的运笔特征

笔势向下

提锋收笔
笔锋转向上行笔
书法艺术欣赏

行书知识与赏析

行书知识与赏析
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
行书知识与赏识
主讲 容振平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行书的起源及其发 展过程。
▪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行书作品的艺术美, 并从书法艺术作品中体会文学、历史等传统的 文化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增强名族 自豪感。
▪ 3、书法的字体分别有那几种?
2010年6月3日23点12分,经过近70轮竞价,北宋著 名书法家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加 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到了4.368亿元。计82行 407字,按成交价4.368亿元计算,黄庭坚一字值 1073218.6732元人民币。
二、授新:
▪ (1)什么是行书? ▪ 行书又称“行狎书”(xia),介于楷书、草书
立博物馆藏。
文征明--明代
唐寅《落花诗 册》-明
王铎-清代
何绍基-清
(3)、行书的基本特征
▪ 行书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价值。 ▪ A、点画或减或连 ▪ B、结字规整中求变化 ▪ C、行书章法,竖成行而横不成行,布局上
▪ 2、行书成熟于东晋,又以王羲之和王献之 父子最负盛名。王氏父子开创的妍美流便 的行书流派对后世影响巨大。书法史上称 王氏父子为“二王”。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思考与讨论:
▪ 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兰亭序》(唐、冯承素临版或神龙版)是王羲 之47岁时的书作,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 凝。兰亭序》共计三百二十七个字,逸笔天成, 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 安排造作的痕迹。这样的基于资质超群,功臣力 深厚的作品,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确实
是当之无愧的。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 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 温文尔雅”。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八课 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八课 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书法《第八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材分析
“培养中高中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2学情分析
高中生重要的任务是面临高考,书写也是学生时代的重要一环,即使在现在电脑普及的时代,钢笔仍是不可取代的主要书写工具。

“字是人的脸面”,因此,从学生时代起开始进行正规的钢笔字训练,将受益终身。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写字的基本结构了解偏旁部首在字中所占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书写汉字和读古诗抒情达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练、读、展、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体验愉悦的书写。

4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偏旁的的讲解、演练、分析,了解字的结构让学生有效掌握书写的规范。

难点:三点水的书写
5教学策略设计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先以偏旁部首教学为主,通过拆字、解字了解字的结构达到书写规范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练字的积极性,通过视频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第八课 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人美版《书法》教案

第八课 清丽流便 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人美版《书法》教案

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人美版《书法》教案行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具有个性化风格的书体之一,表现了书法家在书写中自由、张扬、洒脱的艺术特点。

在这一教案中,我们将会深入了解行书的知识和美学特点,并进行作品赏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书的书写技巧和表现力。

一、行书知识的讲解1. 行书的概述行书又称“行草”,是指在楷书的基础上,以速度快、笔画潇洒为特点的一种字体。

行书以婉转流畅,形势自然为其特色,往往需要书法家运用风格多样的独特技法,表现出他们独具个性的写意和想象力。

2. 行书的起源和发展行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书逐渐发展成为了代表唐宋书风的一种字体。

在明清时期,行书成为了文人书法中最为普及的字体之一,不仅是书法家们赖以表现自己个性风格的优秀书体,也是广大民间写信、签名等日常应用的书写方式。

3. 行书的书写技巧•行书的主要笔画有三个部分:折笔、破笔和钩笔。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书写的速度。

在书写中,要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笔画的书写规范和书写的要领。

•行书的笔画往往是有节奏和变化的,需要书法家以自然流畅的笔画,表现出作品整体的节奏感和章法感。

4. 行书与其他书体的比较与楷书相比,行书字形更加随意自由,笔画更加潇洒流畅。

与草书相比,行书更加工整规范,字形较为稳定。

与其他书体相比,行书具有独特的书写技巧和表现力,能够表现出书法家自由张扬的艺术风格。

二、行书作品的赏析1. 李阳冰《庐山谣帖》image这是唐代李阳冰的一篇楷、行相间的联书,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阳冰的行书流畅自如,一气呵成,笔力大而有力,形象饱满而生动。

他的行书在写意和形式的处理上,兼容并蓄,表现了行书的独特魅力。

2. 王铎《自然山水行书对联》imageimage王铎是明代最具代表性的行书大家之一,他的书法作品和书法理论都对于行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幅《自然山水行书对联》表现了王铎的独特风格,写意洒脱,笔法自然。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中国书画》第八课 方寸之间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中国书画》第八课 方寸之间教案

《方寸之间》教学设计定位篆刻在三千七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流变,在方寸之间幻化万千的审美样式与意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

让学生了解篆刻艺术及其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理解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同时,“书品即人品,治印学做人”,篆刻艺术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值得学生用心体会并在实践练习中感悟金石之美。

教材分析篆刻艺术历史悠久,是用刻刀把汉字刻在金属、玉、石、陶瓷等印材上,蘸上朱色的印泥,钤盖在纸绢之上,形式感强,金石朱色历久弥新。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篆刻基本知识、历史沿革及其篆刻的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深入学习和了解这一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

“基本问题”引领学生探究篆刻艺术浓缩在方寸之间,是如何体现万千气象的?印章的发展及其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情境导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作为凝练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符号,印中包含了哪些深刻的含义?进而驱动学生探究思考篆刻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本课教材的第一部分,呈现了篆刻的基本概念与起源,教材内容既涉及对印章材料的介绍,呈现了其概念与起源,还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印章或篆刻的形式特征与审美体系,为学生简明扼要地呈现了印章艺术的关键内容。

第二部分中,对篆刻艺术的实用性、象征性与审美功能进行阐述,给出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示例。

第三部分阐述印章的艺术价值,诠释篆刻承载着汉字文化符号的审美意蕴,是中国人在方寸之间对自由的一种精神表达。

本课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选择经典篆刻作品进行赏析,从文化层面深入理解篆刻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全面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对历代篆刻作品进行图像识读,了解篆刻的概念及发展源流;理解篆刻使用不同媒材实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艺术表现形式。

对篆刻“分朱布白”的方法及表现形式进行图像识读,理解篆刻艺术是实用性与审美价值的相得益彰,以形成对不同时代篆刻作品风格特点的审美判断。

粤教版高中美术选修书法:行书

粤教版高中美术选修书法:行书
的一代大家。 赵字的突出特点是处处力追王字。赵孟頫对王字的笔法、结构、行款、格局
都烂熟于胸。他把二王的各种书写习惯清晰化、条理化,总结成规律,在自己的 书写实践中尽力体现,于是赵字便浑身都是“王法”。
元 ·赵孟頫《前赤壁赋》 元 ·赵孟頫《闲居赋》 元 ·赵孟頫《游天冠山诗》
一、解散楷法
楷书有自己的一套笔法系统,即关于起笔、行笔、收笔的各种要求。 行书要求比楷书快捷、流动,同时又需保持楷字的基本笔画和形体轮廓,因而最根本 的出路就在于简化楷书笔法。 与楷书相比,行书舍去了繁难费时的笔法,采取了方便快捷的笔法,舍去了效果滞重 的笔法,采取了形象流动的笔法,从而组织成新的体系,形成了行书的笔法。
行书的名称始见于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一文:“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 行书法,俱学之于刘德升。”
唐代张怀瓘《书断》记载:“行书者,刘德升所作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
流行,故谓之行书。”张怀瓘在其《书议》又云:“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 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明代丰坊在《书诀》中则有更为形象的描述: “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晋 ·王羲之《丧乱帖》
晋 ·王羲之《兰亭序》
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中书令,世称 “王大令”,又与其父并称“二王”。他的行书,在继承家学基础上有所发展 ,主要是用笔外拓,取势洒脱。《地黄汤帖》、《鸭头丸 帖》是王献之行书的代表作。
晋 ·王献之《鸭头丸帖》
晋 ·王献之《地黄汤帖》
唐 ·李邕《李思训碑》拓片
唐 ·李邕《麓山寺碑》拓片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平原太守、鲁郡开国公,世称“颜平原”、“

高中美术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

高中美术第八课清丽流便洒脱自然——行书知识与赏析

1.点画或减或连。 简化了楷书点画,灵活 自如书写快捷。
2.结字规整中求变化。
3.章法竖成行而横不成
注重组成部分之间的呼应、 列,讲究行气,注重字与字
平衡、避让、疏密,在整 上下之间,行与行左右之间
体协调中显示单个字的大 的顾盼,布局上显示规整中
小、攲侧变化。
的率意与自然。
《祭侄文稿》笔法纯熟、情感自然,达到了心手两忘见真妙的书法 艺术最高境界;在墨法上“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处理,古今书坛绝 无仅有;作品的挥洒过程犹如血泪灌注,这一不可逆转的“时间性”其 成为“千古绝唱”。
你对机器人写书法有何感想?
行书又称“行狎 书”,是介于楷书和 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 形态。
《兰亭序》 王羲之 (东晋) 24.5*69.9cm (公元353年)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一改汉魏质朴书风,中锋与侧锋穿插变化,开创了妍美的 线条组合;结字大小、正侧、俯仰、前呼后应,顾盼生姿; 章法前松后紧, 在疏朗中加以开阖起伏,整体气韵生动。充分体现了王羲之潇洒俊爽,飘 逸遒美的书法风格,享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
1.书者的生平经历 2.书作创作的背景 3.书法的艺术要素 4.书作的情绪情感众里寻他千, 暮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涯路。1.行书的定义 2.行书的发展 3.行书的基本特征 4.行书的赏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 苏东坡 《黄州寒食诗帖 》
作业:欣赏《黄州寒食诗帖》,写100字观后感!
高中美术第8课行书知识 与赏析
2020/9/25
行书知识与赏析
一、什么是行书
• 行书又称“行狎书”, 是介于楷书、草书之 间的一种字体,既有楷书的平整方正,又 较楷书生动简便。既有草书的流畅便捷, 且不像草书放纵难认,行笔不滞,如行云 流水,故名行书。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过:“楷如立,行如 行,草如奔”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可以说是楷书的 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兰亭序 东晋 王羲之
点画:用笔或藏或露,点画精劲。注重提按顿挫,同 一点画,写法多样。
结体:同一字形,绝不重复,字形时正时侧,错落有 致。字与字之间顾盼生姿,前呼后应。
章法:疏密有致,前松后紧具有手稿的自然随意。
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会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
• 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收放有度,点 画从容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一种 从容不迫,潇洒俊逸的气度,给人以高雅 ,清新,华美,蕴藉的艺术感受。从形质 到神韵均成为后人学习行书的典范。
赵孟頫 《洛神赋》《定武兰亭十三跋》 《韦苏州诗帖》等
文徽明 《赤壁赋》《滕王阁序》等 董其昌 《琵琶行》《古诗十九首》等
洛神赋(局部)赵孟頫
清代早期
强调在行书里柔和篆书、隶书、北碑的东西。
傅 山 《丹风阁记》《集古梅花诗》等 王 铎 《行书诗册》《秋兴诗》
《拟山园帖》等
拟山园诗 王铎
三、行书的基本特征
苏 轼 《洞庭春色赋》《前赤壁赋》 《黄州寒食诗帖》等
黄庭坚 《松风阁诗》《华严疏》 《伏波神祠卷》等
米 芾 《苕溪诗》《蜀素帖》《虹县诗》等 蔡 襄 《自书诗卷》《端明秋署帖》
《尺牍书札》等
蜀素帖(局部) 米芾
松风阁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局部) 黄庭坚 后赤壁赋(局部)苏轼
元明两代
绝大多数书法家都将主要精力花费在对前代大 师及经典作品技巧的学习模仿上。在这种情况下, 书法的发展自然很容易出现技巧程式化和面貌类似 的倾向,只有少数书家够取得超凡脱俗的成功。
王羲之 《兰亭序》《快雪时晴帖》 《散乱帖》等
王献之 《鸭头丸帖》《中秋帖》 《二十九日帖》等
丧乱帖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中秋帖 王献之 二十九日帖 王献之
唐代
楷书的高度成熟和普及,为行书提供了持久和多 样化发展的基础。人们在实路中将楷书技法原则灵 活适用并改造发挥,使个人审美追求得到充分自然 的流露,推动了行书艺术的不断延续和创新。
《中秋帖》东晋 王献之 《韭花帖》五代 杨凝式
二、行书的发展
• 孕育于西汉,产生于东汉,成熟于东晋, 盛极于唐宋,经元明清,繁衍至今。可谓 是高峰迭起,名家辈出。
李柏尺牍
东晋时期
从帝王显贵到普通文人,对书法的喜好都达到 痴迷的程度。通过这些人的倡导和实践,行书这种 日常应用最广泛的书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 产生出一批行书名家和经典作品.
• 点画: 或断或连,灵活自如,书法快捷 。
• 结体: 规整中求变化。讲究各个组成部分 之间的呼应、平衡、避让、疏密。
• 章法: 竖成行而横不成列,注重字与字上 下之间、行与行左右之间的顾盼, 布局上显示规则中的率意与自然。
四、名作赏析
号称“天下三大行书”?
东晋 王羲之 《兰亭序》(雅士超人) 唐代 颜真卿 《祭侄文稿》(至哲贤达) 宋代 苏东坡 《黄州寒食诗帖》(学士才子)
唐代 颜真卿 《祭侄文稿》
妙一、在点何画处密?聚
二、墨色浓重而枯涩。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 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一致。
三、结体的偏于松散,形成了颜体稿书风格。
为什么颜真卿的《祭侄稿》写的那么潦草?
• 这件作品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运笔 迅疾,情绪激动,与其悲愤之情有关。
颜真卿 《祭侄文稿》《争座位稿》 《告伯父稿》等
李 邕 《麓山寺碑》《云麾李思训碑》 《法华寺帖》等
杨凝式 《韭花帖》《神仙起居帖》等 李建中 《土母帖》《同年帖》等
麓山寺碑(局部) 李邕
土母帖(局部)李建中
神仙起居帖 杨凝式
宋代
宋代是行书艺术的又一个高峰期。当时的书法家 不仅人人善写行书,就连写楷书也基本带有行书的意 趣。宋代“尚意书风”最高成就的代表要属“宋四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