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7〕1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7年3月15日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能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
为实现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上海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积极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能源清洁化利用以及能源科技装备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时期能源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皖电东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投产,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虹杨输变电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市形成了“四交四直”的市外受电通道结构,完善了以500千伏双环网为基础的城市电网主网架,接受市外来电最高达到1500万千瓦,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以上;临港燃机一期、奉贤南桥能源中心等燃气发电项目相继投产,电力供应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如东-海门-崇明岛天然气输送管道、上海天然气主干管网二期和崇明岛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相继建成通气,累计建成高压天然气管道超过750公里,燃气安全供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石洞口燃气生产和能源储备项目、浦航中转油库二期扩建项目投入使用,油气应急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能源消费增速明显放缓,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需求侧管理等多方面举措,本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明显放缓。
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交通资讯Information展水平显著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智能化水平、运营管理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30年,北京双枢纽机场成熟运营、协调发展、适度竞争,国际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天津、石家庄机场区域航空枢纽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将天津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京津冀地区主要机场与轨道交通有效衔接,打造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空铁联运、协同发展的世界级机场群。
(澎湃新闻,2017-12-18)北京改善绿色出行环境北京改善绿色出行环境::两年治理468km步行自行车系统北京市着力改善绿色出行环境,根据规划,北京市到2020年将完成3200km步行自行车系统的治理工作,其中市管城市道路1600km。
2016年以来,北京城市道路已治理完成965km,市管道路已治理完成468km。
为规范治理工作,北京市下发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编制了《北京市人行道桩设计实施导则》和《北京市自行车道彩铺设计导则》,为提升整治工作水平提供了规范。
一些路段的治理工作效果明显。
例如,针对非机动车道被违规停车占压的问题,在一些道路交叉口停车占压位置和易产生通行冲突的位置增设非机动车护栏,机动车侵占率由原来的18.24%降至6.13%。
对一些有条件的公共汽车站进行后绕式改造。
(新华网,2017-12-20)广州新开通4条地铁线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接驳2017年底,广州地铁九号线、十三号线一期、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四号线南沿线等4条地铁新开线开通运营,直接服务于黄埔区、白云区、南沙区、花都区、增城区。
为完善公共汽车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广州市交通部门组织相关单位提前研究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对地铁十三号线一期和十四号线知识城支线市中心区内的地铁沿线进行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实现新建地铁站与周边主要住宅区、商业圈公交服务空间+时间上的衔接。
主要措施:以轨道交通车站为节点,加强周边社区公共汽车服务覆盖;新开快速接驳线,连接多条轨道交通线并成网;优化站点设置,完善公共汽车、地铁接驳服务;延长服务时间,加强公共汽车、地铁服务对接;完善公共汽车与轨道交通接驳指引;完善轨道交通应急公共汽车接驳。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下达2013年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下达2013年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日期】2013.05.21•【字号】沪规土资综〔2013〕360号•【施行日期】2013.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下达2013年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沪规土资综〔2013〕360号各相关区县规土局: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
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为保障本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现将2013年土地利用计划予以分解下达,并提出有关工作要求,请各区县认真贯彻执行。
一、总体原则2013年本市土地利用计划安排继续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分级管理、确保重点、有序安排”的原则。
一方面,优先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充分保障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以推进集建区外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为核心,以控制新增用地总规模和优化用地结构为主线,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保障本市生态安全。
二、分解下达2013年,本市分解下达区县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总量2200公顷,其中农用地1980公顷(耕地1580公顷),并同步分解下达区县补充耕地计划1820公顷,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400公顷。
各区县应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将用好新增建设用地与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相结合,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三、执行要求2013年区县土地利用计划执行中应贯彻进一步优化新增用地结构、时序和布局,并落实集建区外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化的目标要求。
(一)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新增用地结构区县应引导各行业、各部门有效用好增量土地,促进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
重点保障大型居住社区外围市政配套工程等民生领域项目用地供应,优先安排水利建设、区与区对接道路以及市重大工程的配套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确保医院、学校等社会事业项目落地,支持薄弱村在内的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求。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5.20•【字号】静府发〔2017〕20号•【施行日期】2017.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静府发〔2017〕20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彭浦镇政府:《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已经区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17年5月20日静安区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十三五”规划一、背景情况“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也是静安区服务上海大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
编制“十三五”规划是指导静安区近期发展建设的重要抓手,而城区功能和土地利用规划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主要内容(一)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静安区城区功能发展将围绕“最具引领性的全球城市核心城区”的总目标,着力打造活力城区、和谐城区、美丽城区、国际城区、幸福城区,引领建设中央活力引领区、创新服务引擎区、品质宜居新城区。
树立上海市中央活力区新标杆,建设上海市高能级创新创意引擎,打造高品质、现代宜居的核心城区。
城区土地利用将以存量盘活、高效利用为原则,立足三规合一、规划先行、确保重点,优先保障“一轴三带”重点发展区域的土地需求,为产业能级提升提供空间发展保障;同时兼顾民生公益,重点突破城区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短板。
充分利用土地存量盘活新政策,力争打造上海市城区城市更新转型升级示范区。
(二)核心指标延续并放大原两区已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功能优势和人文优势,通过落实重点项目,形成静安“十三五”城区功能发展和土地利用核心体系。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全面开展2017年违法用地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全面开展2017年违法用地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12.29•【字号】沪规土资执〔2016〕1034号•【施行日期】2016.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关于全面开展2017年违法用地综合整治行动的通知沪规土资执〔2016〕1034号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奉贤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崇明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全面落实《上海市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5-2017)》(沪规土资执〔2015〕281号)的目标任务,根据市政府第三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本市2017年违法用地综合整治行动将2007年以来部卫片执法检查、日常执法巡查和差异数据核查实际存在违法用地作为年度重点整治目标任务。
各区规土局应结合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第三轮(2017年度)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沪综管办发〔2016〕8号)明确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围绕“聚焦重点区域,锁定目标任务,分类滚动处置,全面落实整改”的工作思路,抓紧制定2017年度实施计划方案。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本市2017年违法用地综合整治行动,以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持续用力,打好攻坚战,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滚动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指导,以本市违法用地综合整治(2015-2017)三年行动方案、第三轮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建设用地减量化等重点工作为依据,在2016年数据核查、摸清底数、锁定信息的基础上,将本市2007-2016年实际存在违法用地和44.15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现状差异数据违法用地全部纳入年度综合整治实施计划,加快存量违法用地整改消除进程,补齐土地监管工作短板,依法履行土地执法职责,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切实维护土地市场监管秩序。
上海规划纲要全文上海规划纲要解读.doc
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更新:2018-10-21 00:19:37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开局之年,我们当树立必胜信念,拿出有力举措,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激发创新活力,寻求改革突破,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为此,我们特邀四位学者,围绕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创新社会治理和实现城市更新四个方面,展望上海改革发展图景。
为供给侧改革注入创新探索■陈宪从某种意义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当然,也会涉及社会、生态,甚至文化和政治领域。
因此,供给侧改革进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十三五”主要目标能否如期完成。
需求和供给,乃至总需求和总供给,是经济学的一条主线。
是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决定需求,还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需求决定供给,是迄今为止经济学争论不休的重要命题。
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需求主要是短期运行问题,总量问题;供给则事关中长期增长和发展问题,并与结构问题息息相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就是基于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要求通过深化改革,破解这些矛盾,进而形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形成有利于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新动力。
长期以来,在讨论经济增长,以及决定经济增长的动力时,人们总会纠结于需求与供给这一对关系。
具体地说,就是市场需求导向,企业供给创新,孰为主导?其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二者有着各自发生作用的条件和领域,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需求导向和供给创新的关系上,需求导向是比较纯粹的市场决定,供给创新则是一个创业者、企业家不断试错的过程性活动。
在完全竞争、信息对称的假设下,市场和企业本质上是等同的。
但是实际上,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的常态,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仅成为经济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对象,而且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力量。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4.24•【字号】沪府发〔2017〕24号•【施行日期】2017.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7年4月24日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加快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深化土地资源改革的关键期。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依据“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重”的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一)主要成效1.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实物占补“十二五”期间,出台《关于调整本市耕地开垦费标准的通知》,耕地开垦费标准从2.5万元/亩提高到8万元/亩,耕地价值进一步显现。
全面严格落实实物占补、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共计补充耕地16.6万亩,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目标。
2.实施“五量调控”的基本策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十二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策略,确立了城市有机更新政策机制,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绩效。
“十二五”期末,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4%。
3.着力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年递减,从原来的50平方公里以上降至目前的2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工业仓储用地、市政公用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占比约为23∶46∶31,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进一步向公益民生类项目倾斜。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17•【字号】沪府办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办发〔2021〕2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8月17日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为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升自然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成效(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序推进编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并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制定《关于全面实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意见》《关于建立上海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
“十三五”期末,9个郊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各涉农区、镇村庄布局规划和84个涉农乡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镇总体规划、中心城单元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各类各层次规划编制稳步推进。
(二)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编制《上海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报告》,完成农业“三区”划定工作。
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变化情况监测监管。
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进一步规范耕地开垦费征收和使用管理。
持续推进土地整治,增加补充耕地面积。
到2020年5月,全市各类土地整治共计补充耕地14万亩。
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连续变更数据,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规划目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2.28•【字号】沪府〔2019〕20号•【施行日期】2019.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沪府〔2019〕20号市规划资源局、金山区政府:沪规划资源总〔2019〕79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同意《上海市金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金山区总体规划”),具体批复如下:一、金山区是上海南部滨海门户地区和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战略功能区。
金山区总体规划要立足金山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以落实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动力,以功能提升为出发点,以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为核心,注重两规融合,体现多规合一,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全域规划,注重陆海统筹,实施海洋战略,突出公共属性,指导实施建设,推动金山区建设成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
二、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管控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和布局。
到2035年,金山区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2万人左右。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19.3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9万亩;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低于34.7万亩。
到2035年,生态空间面积不小于354.2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0.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原则同意《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原则同意《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5.11•【字号】沪府〔2018〕40号•【施行日期】2018.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原则同意《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的批复沪府〔2018〕40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崇明区人民政府:沪规土资总〔2018〕225号文收悉。
经研究,市政府原则同意《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崇明区总体规划》)。
具体批复如下:一、严格落实底线约束要求。
要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的总体要求,严守人口规模、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严格管控崇明区常住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布局。
到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不超过7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6万人左右。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265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3.5万亩,在确保满足耕地保有量要求的前提下,划定A类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54万亩,衔接粮食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管理要求,实施最严格保护。
到2035年,生态空间面积16185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018.63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06.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二、构建城乡统筹的空间体系。
要立足全域,以城乡建设平衡与自然生态协调为导向,推动生态、城镇、乡村融合发展,从大集中大分散走向相对有效集中,强化生态空间对空间结构和布局的硬约束,形成“三区两带两片”的总体空间结构,构建“核心镇-中心镇-一般镇-小集镇-村落”的城乡体系,以五大城镇圈为抓手统筹三岛资源要素,挖掘空间发展潜力,按照撤并、保护、保留三类方式对乡村地区进行分类指引。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正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31日上海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实现“四个中心”总目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上海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工作是实现“四个率先”总要求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在总结“十一五”期间上海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保护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面对上海城市自身发展转型、筹办举办世博的繁重任务和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上海充分利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整合的契机,通过调控土地供应总量、优化用地结构、完善体制机制等多种措施和途径,着力构建保障和促进上海科学发展的规划和土地管理新机制,不断强化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一)积极探索“两规合一”,充分发挥规划和国土资源“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优化布局”的先导和调控作用编制完成《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并于2010年7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7)
你市关于报请审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远近结合、城乡统筹,注重减量集约、多规合一,符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上海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扩大生态空间、保障农业空间、优化城镇空间。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条件,提升主城区功能等级,完善新城综合功能,促进新市镇协调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形成“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和“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的城乡体系。要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在上海市域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做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覆盖全域。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二、上海是我国直辖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要立足国际国内和本地实际,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切实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更大贡献。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塑造特色风貌,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管理服务,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专家视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解读
52 | “上海2035”解读专家视角:《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解读郑时龄中国科学院 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 所长,教授规也不单单是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力量,还集合了同济规划院、中规院上海分院、地调院等多方力量为上海群策群力。
联合国伊斯坦布尔人居会议提出“安全、健康、幸福、充满希望的城市”,我觉得这样的城市才是满足老百姓基本要求的城市。
上海2035提出打造15分钟生活圈,提出绿地、轨道交通网覆盖率,提出每个10万人以上的新市镇都要通地铁,这些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
但是总规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现在我们意识到城市规划是一个公共政策,要结合两规融合,多规合一,包括城市规划、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一起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实施措施也要仔细落实。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在编制总规,上海2035在编制方式、规划前瞻性,以及城市弹性等方面都能够为其他城市提供一些启示。
编制方式上,很重要的一点是先要有一个对原有总规的评估,然后对新一轮总规进行预评估,明确原来的规划里缺什么,应该补什么。
另外,事先要研究一些课题,将城市中出现的现状及问题研究透彻以后再编制规划。
编制规划的时候,先编一版纲要很重要,从顶层设计看城市到底如何发展,帮助规划师理清思路。
此外这轮上海总规的公众参与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前瞻性方面,上海2035文本里写明立足2020、展望2035、梦圆2050,设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想得更为长远,这也为各地规划院提供了一些经验。
有关城市的弹性、灵活性,一方面是韧性城市的推广,提升城市应对各种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的能力,包括贯彻住建部提出的“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另一方面是空间上的“留白”,这是所有转型发展的城市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人文之城”的建设角度,我对上海文化建设的下一步发展主要有3点建议。
第一要培育城市文化,包括培育城市居民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人”。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沪府发[2016]93号【发布部门】上海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10.28【实施日期】2016.10.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6〕9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6年10月28日上海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也是上海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精神和“三倾斜一深化”的要求,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展望(一)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2015年底,本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城镇化率均达到90%左右,全市农业户籍人口从2010年的157万人下降到2015年的136万人。
受人口自然变动(即出生、死亡)和非自然变动(即动拆迁、就业、就学)两类因素影响,未来本市农业户籍人口仍将持续减少,但下降趋势放缓。
图1:2000年以来本市农业户籍人口和户籍城镇化率变化情况(单位:万人)(二)都市现代农业框架逐步形成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150万亩左右,菜田面积稳定在50万亩。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到“十二五”末,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3%,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8.5万元/人,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规标题】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2017年发布)【发布部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字号】沪府发〔2017〕24号【适用区域】上海市【发布时间】2017-04-24【生效时间】2017-04-24【关键词】环境,土壤与地质环境,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生态保护,资源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7〕2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2017年4月24日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加快转变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和深化土地资源改革的关键期。
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依据“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并重”的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一)主要成效1.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实物占补“十二五”期间,出台《关于调整本市耕地开垦费标准的通知》,耕地开垦费标准从2.5万元/亩提高到8万元/亩,耕地价值进一步显现。
全面严格落实实物占补、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共计补充耕地16.6万亩,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目标。
2.实施“五量调控”的基本策略,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十二五”期间,深入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土地利用策略,确立了城市有机更新政策机制,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绩效。
“十二五”期末,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了34%。
3.着力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十二五”期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年递减,从原来的50平方公里以上降至目前的20平方公里以下,其中,工业仓储用地、市政公用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占比约为23∶46∶31,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进一步向公益民生类项目倾斜。
“十二五”期末,实现浦东新区和各郊区所有经营性用地出让与减量化指标挂钩,全市在推进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4.推进生态网络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空间保护逐步形成中心城以“环、楔、廊、园”为主体,中心城周边地区以近郊绿环、生态间隔带为锚固,市域范围以生态廊道、生态保育区为基底的“环形放射状”的生态网络空间体系。
“十二五”期间,启动首批6个郊野公园试点建设,其中金山廊下郊野公园已率先开园;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期末的12.6%提升至15.0%,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5.稳步推进地面沉降防治,逐年降低沉降速率“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健全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法规体系,出台《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机制;地面沉降分区管控取得初步成效,完成地下水严格限制开采区、限制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建立分区分层地下水和地面沉降控制指标及防治对策;全市年平均地面沉降量由2005年的8.4毫米减少至2015年的5.1毫米,并保持了沉降速率稳中有降的态势。
(二)存在的问题在规模绩效方面,规模调控压力大。
“十二五”期末,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415万人,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未来仍面临较大增长压力;建设用地占全市陆域面积比重已达45%,逼近现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限。
用地绩效存在差距。
2015年,全市单位建设用地GDP为7.9亿元/平方公里,但城郊发展不均衡,中心城区、浦东新区、近郊区、远郊区单位建设用地GDP相对比例为11.6∶3.2∶1.7∶1。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生产用地总量偏大,工业仓储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比重达到27%,远高于同类国际大都市;生活用地结构有待优化,农村宅基地占居住用地总量的比重较高;同时,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比低于同类国际大都市。
在生态环境方面,生态空间接近底线,基本生态网络建设有待加强,外环、郊环、生态间隔带等重要生态空间内现状建设用地比例仍然较高,全市森林覆盖率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有待提升,耕地土壤污染以有机型为主,无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亟需从源头保障农业和食品生产安全。
城市游憩空间严重匮乏,可供居民游玩、休闲、休憩的空间和市民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城市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有待强化,全市年平均地面沉降量已持续多年控制在6毫米以下,但差异沉降现象仍然突出。
二、“十三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形势(一)落实国家战略、促进上海发展,需要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提升城市竞争力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到2040年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长远目标,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对上海提出更高要求。
上海应提高站位,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统筹,提升城市魅力党的十八大确定了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对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都提出明确要求。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要统筹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强化地质环境保护和地面沉降防治,缓解生态保护与城镇建设之间的矛盾,在充分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增强城市软实力的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保障合理用地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综合性城市,提升城市魅力。
(三)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促进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土地资源紧约束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可能的重大事件对土地的需求仍然很大。
上海应改变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走盘活存量、优化发展之路,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的转变倒逼城市发展转型,促进“三产”协同发展和城市功能优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守人口、土地、生态、安全四条底线,积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低效建设用地转型增效,实现土地利用方式改革创新,为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的用地保障。
(二)基本原则1.坚持底线思维。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到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
突出“生态优先”,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后简称“新三线”),加强郊野公园、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领域的生态建设和修复,强化农地复合利用,完善田、林、水协调建设政策,锚固城市生态基底,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2.聚焦结构优化。
突出广域、立体、复合、有机的土地利用新理念,按照扩大生态用地、优化生活用地、控制生产用地的要求,优化“三生”用地结构,保障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水绿交融目标实现。
新增建设用地着力保障基础设施用地和民生、公益类项目用地,重点加强优化存量建设用地的布局、结构和功能,确保“十三五”期间土地供应流量不减少。
3.注重功能提升。
以提高城市功能、活力和品质为目标,积极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有机更新,主要以存量用地的更新利用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需求,倒逼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增长效益提升转变。
强化土地利用综合功能和绩效,将土地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功能指标和要求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
4.强化实施机制。
把握存量规划特征,充分注重各方利益主体诉求,综合考虑利益平衡和引导,围绕规划落地实施,创新土地收储、土地出让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平衡政策机制,强化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策调控保障作用。
在具体政策设计上,强调土地利用绩效提升和利益共享,建立起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四、主要目标和指标“十三五”期间,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总体目标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实施“五量调控”土地利用基本策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资源节约集约、更加注重利益统筹平衡,科学合理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构建空间资源配置合理、利用效能综合全面、运行机制有序高效的土地管理“三位一体”新格局。
具体目标包括:(一)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3185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比重降低到17%左右,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小套型商品住房供应,建立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8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249万亩。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高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倒逼城市发展转型,“十三五”期间,实现低效建设用地减量50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40平方公里;不断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促进土地利用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比“十二五”期末下降20%。
(三)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坚持绿色发展,突出底线约束。
到“十三五”期末,生态用地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不低于50%,全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18%,维持自然湿地面积不减少,耕地质量稳中有升;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1%;全市年平均地面沉降量持续控制在6毫米以下。
五、重点任务(一)优化整合——深化“两规合一”的规划引领结合新一轮总规编制工作,实现区、镇乡层面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合一,并以“新三线”作为“两规合一、多规融合”的空间管控载体予以锁定,优化全市用地结构,锚固市域空间布局。
1.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保障城市粮食和生态安全锁定和聚焦上海的粮食、蔬菜生产空间,落实24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将布局集中、用途稳定、具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粮田、菜地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保护。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探索实施保护区内基本农田增加与保护区外基本农田调整挂钩的联动机制,实现“数量确保、质量可靠、用途稳定、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维护功能,对标国际标准,大力调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施基本农田休耕轮作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对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其他农用地,积极推进农林水复合利用,提高综合生态价值,提升农用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