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79b58cb02768e9950e7384b.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材料目录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 (3)一.复习提纲 (3)二.复习题库 (4)(一)单项选择题 (4)(二)判断题 (11)(三)名词解释 (12)(四)简单题 (12)(五)分析题 (12)三.参考答案: (14)(一)单项选择题 (14)(二)判断题 (14)(三)名词解释 (14)(四)简答题 (15)(五)分析题 (17)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 (19)一.复习提纲 (19)二.复习题库 (20)(一)单项选择题 (20)(二)判断题 (24)(三)名词解释 (24)(四)简答题 (24)(五)分析题 (25) (30) (30)二.复习题库 (30)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39)一.复习提纲 (39)二.复习题库 (40)(一)单项选择题 (40)(二)判断题 (46)(三)名词解释 (48)(四)简答题 (48)(五)分析题 (48)三.参考答案: (50)(一)单项选择题 (50)(二)判断题 (50)(三)名词解释 (50)(四)简答题 (51)(五)分析题 (52)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一.复习提纲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了解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2.理解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作用3.了解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1.了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2.理解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第三节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2.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3.理解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1.掌握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了解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人类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eb5b5d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6.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提纲:一、思想道德修养A. 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1. 定义和概念解释2. 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和意义B.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1. 个人修养a.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塑造b. 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升2. 社会修养a. 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b. 文明礼仪和社交能力的提高C. 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 个人层面a. 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b. 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2. 社会层面a. 培育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b. 构建和谐社会和进步文明的必要条件二、法律基础A. 什么是法律基础1. 定义和概念解释2. 法律基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 法律基础的核心内容1. 法律知识a. 法律的分类和体系b. 法律的主要内容和要素2. 法治观念a. 法治的意义和特点b. 法治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C. 法律基础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 个人层面a. 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b. 维护自身权益和公平正义2. 社会层面a. 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b. 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益的需要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A.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共同点1. 都是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 都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B.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相互作用1. 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基础的影响a. 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b. 合法合规的行为准则2. 法律基础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a. 促使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形成b. 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需要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结合点1. 公民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契合2. 法治思维与道德判断的统一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A. 思想道德修养的实践路径1.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培养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文明礼仪和社交能力B. 法律基础的实践方法1. 学习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2.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和公益事业3. 树立合法合规的行为意识和行为准则C.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互动发展1. 在实践中相互促进和完善2. 共同为个人和社会带来福祉和进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234eb3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6.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个人理想、志趣的出发点应该是()。
A.符合祖国的需要和发展B.符合家长的愿望C.符合个人的愿望D.符合亲朋好友的意愿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
”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的想象都能成为现实3、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先进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A.社会制度B.社会道路C.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习近平指出:“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这是说()。
A.大学生要注意扣好第一粒扣子B.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C.只有大学才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D.只要大学时期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后就不会犯错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而奋斗。
A. 生活理想B. 家庭理想C. 职业理想D. 社会理想6、信念一旦形成,()改变。
A.不可B.很难C.不必D.容易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实现可能性的B.必定实现性的C.超越客观性的D.历史必然性的10、下列不属于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是()。
A.良好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B.不断增强自身的能力和本领C.自强不息的精神D.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岗位做贡献11、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试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dca78c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3.png)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考试重点复习资料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1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2 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老师3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的氛围二.大学生活的显著变化1 学习要求的变化2 生活环境的变化3 人际环境的变化4 社会活动的变化三.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四.树立学习新理念1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2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4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五.树立优良学风1 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
2 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谨,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3 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轻信,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创新:就是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和思维。
六.肩负历史新使命1 继往开来,复兴民族伟业2 勇于开拓,创新中华文明3 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进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七.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 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难而上八.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1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类容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九.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用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1.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2.理想不仅受时代的制约,而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3.理想的类型划分: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按理想的时序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思修与法基复习提纲
![思修与法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54b4c2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d.png)
思修与法基复习提纲一、思想道德修养1.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和意义a.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b.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想道德修养的影响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b.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3.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特点与任务a.青年学生的特点b.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任务4.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a.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c.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养成d.社会实践与实际行动的结合二、宪法与法律意识1.宪法的概念与作用a.宪法的定义与特点b.宪法的作用与地位2.法律意识的内涵与重要性a.法律意识的定义与特点b.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与作用3.宪法与法律意识的培养a.宪法与法律意识的涵养b.学习法律知识与案例分析c.参与法律实践与公益活动4.法律文明建设与法治社会构建a.法律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目标b.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与特征5.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行为规范a.法律职业道德的内涵与要求b.法律行为规范的含义与作用三、思修与法基的联动1.思修与法基的关系a.思修与法基的共同点与区别b.思修与法基的互动与影响2.思修与法基的相互促进a.思修对法基的促进作用b.法基对思修的参与价值3.思修与法基的实践应用a.思修与法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b.思修与法基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四、实践案例分析1.民生案例分析a.安全生产案例b.环境保护案例2.司法案例分析a.社会公正案例b.法治建设案例以上是思修与法基复习提纲,通过复习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思修与法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并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的复习提供帮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925d5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e.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4版复习要点一、思想道德修养: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1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1.2历史唯物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人生观、价值观与修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真善美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道德修养与社会公德:-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心理素质与人际关系;-社会公德的内涵与要求。
6.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积极进取;-诚实守信的内涵;-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法律基础:1.法律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法律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的衔接、适应和反映。
2. socialist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四个基本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3.法律的层级与体系:-国际法与国家法;-立法与行政法规;-法律的等级与适用。
-立法机关及其职能;-法律层级与法律条文的表述方式;5.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法人和自然人的权利与义务的性质与种类;-法人与自然人的权利义务的相互关系。
6.婚姻法与继承法基本规定:-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和禁止行为;-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婚姻法与继承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7.民事责任与救济:-民事权利与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救济的种类与形式;-责任法的构成要件与责任的限制。
8.刑法基本概念与犯罪与刑罚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任务与原则;-刑法犯罪与刑罚的基本概念;-犯罪法与刑法的基本原则。
(完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完整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ab06c32e3f5727a4e96229.png)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课程代码:03706一、简答题1.什么是法律思维? 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当代大学生如何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3.简述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
4.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5.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6.简述我国宪法基本原则。
7.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8.简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基本特征。
9.简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论述题1.什么是家庭美德?联系实际论述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
2.根据社会公德的特点和主要内容,联系实际论述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意义。
3.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4.联系实际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什么要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法律思维?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有: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讲程序的思维方式。
2.当代大学生如何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答:(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3)努力学习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中国的过硬本领。
(5)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中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6)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3.简述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
答: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4.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答:(1)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一致的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的自身条件出发。
(2)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观条件。
(3)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de40066011ca300a6c390e1.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一)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知识框架与重点:1,理想和信念的含义、特征和意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涵、意义与内在关系;3,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4,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5,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中,为什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本章的重点。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确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用这一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的信念,是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前提。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1、意义:核心价值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党思想理论战线的重大创新。
2、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材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d7a29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e.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复习材料一、思想道德修养1.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它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道德是法律的出发点和基础,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
道德要求人们做到超越法律的行为,法律则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强制性规范。
3.何为“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是通过自我反省和修炼,使自己的心灵达到高尚纯洁的境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态。
4.怎样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学会自我约束,克制自己的欲望。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包括爱国、诚实守信、友善乐善等。
-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5.为什么要守法?守法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违法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
同时,守法还是维护社会秩序、公平正义、保护人权的重要途径。
二、法律基础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发布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约束。
2.法律的特点是什么?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公正性、稳定性和制约性等特点。
3.从哪些方面了解一部法律的内容?一部法律的内容可以从法律的法源、立法目的、适用范围、规范对象、权利和义务等方面进行了解。
4.法律如何归类?法律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律、刑法法律、民事法律等。
5.怎样增强法律意识?-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规定。
-遵守法律,始终以法律为准绳行事。
-了解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如法律援助、公益诉讼等。
6.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基本义务包括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环境等。
7.什么是合同?合同是自愿缔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民事活动的基础。
它规定了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8.怎样处理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自愿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e423927bcd126fff7050bd7.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我国婚姻法的首要原则是原则。
2、法是由国家或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3、我国刑罚分为和两大类。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必须坚持以为根据,以为准绳。
5、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损害另一较小的合法权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
6、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处分的权利。
7、学习是同学们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活的中心内容。
养成优良学风,应在、、、上下功夫。
8、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9、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其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0、人生态度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我们应当要持有、、、的人生态度。
二、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哪项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刘某潜入财务室,把保险柜打开一看,巨款早已提走,便失望地离去,其行为是()。
A、不构成犯罪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3、郭峰,男15岁,中学毕业即辍学去做小买卖,每月收入不低于800元,从民法上讲,郭峰()A、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4、陈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甲、妻子乙和两个孩子丙、丁继承,当时乙已经怀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1万元。
胎儿出生后1天死亡,这1万元应当怎样处理?()A、应由甲继承B、由乙继承C、由丙、丁继承D、由甲乙丙丁继承5、按照法人的分类,有限责任公司属于:( )A、企业法人B事业单位法人C、社会团体法人D、机关法人6、王某与赵某素有嫌隙,王某扬言迟早要收拾赵某,并准备了匕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61b6782680203d8cf2f240d.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 》复习材料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0810)1.(绪 P2)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的是【A】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爱国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2.(绪 P2)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C】A.全部内容 B.所有要求 C.本质体现 D.存在基础3.(绪 P3)体现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4.(绪 P4)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的是【A】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政治体系C.社会主义核心经济体系 D.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5.(绪 P5)人的历史使命由现实的人所处社会的所决定。
【A】A.历史条件和社会实际状况 B.经济地位和自身实际状况C.政治地位和社会实际状况 D.文化水平和自身实际状况6.(绪 P5) 规范人们应当如何行为。
【A】A.道德 B.法律 C.纪律 D.法规7.(绪 P8)以下对法律规范的理解正确的是【A】A.法律制约、规范人生 B.法律限制、剥夺人的行动自由C.法律的制定只是为了强制坏人 D.法律规范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8.(绪 P8)以下对道德规范的理解正确的是【C】A.道德规范靠国家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B.道德规范规范人们必须如何行为C.遵守道德规范,对预防违法犯罪有着积极作用 D.一夫一妻制只是一种道德规范9.(绪 P8)以下对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A.遵守道德规范,对预防违法犯罪有着积极作用B.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得以运行的基础C.遵守道德也就等于遵守法律D.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只要遵守法律规范就可以了10.(绪 P10)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表现为的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7b230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6e.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P3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P10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P144.“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5.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P286.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信念具有执着性和多样性。
P29-30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P488.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P689.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P9010.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P107-10811.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P13212.大学生要引领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P13413.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P13814.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P142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P15416.我国实体法律部门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等。
P15417.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P15818.“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P16419.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
P17420.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P179-180二、单项选择题1.决定了人的本质是( C )。
P9A.只有家庭关系;B.只有法律关系;C.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的共享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37a6936529647d27285250.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选、简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24个字。
3、人担负的重大历史任务和责任是历史使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4、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②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化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③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凝聚力量④有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⑤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5、道德和法律的关系①道德和法律都是人的行为规范②道德规范人们应该如何行为、靠社会舆论,靠人们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力量来起作用。
法律规范人们必须如何行为,靠国家强制保证实施。
③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一方面,社会主义法律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力的保证。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是执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6、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特征:①理想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②理想具有变为现实的可能性。
★7、简述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
比如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
另一方面,它们又是统一的。
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
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
因此,不仅要看到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一面,还要看到它们相一致的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二者的关系,不因为现实中遇到这一矛盾而产生偏颇的思想认识和态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83f18c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3.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理想的含义?答: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的含义?答: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理想与信念的联系?答:理想与信念是紧密联系的,他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通常认为,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人的信念,就是人们所相信的观念和秉持的理念。
追求一种理想,就意味着相信这种理想是正义的并且能够实现,而这种相信本身就是一种信念。
4理想信念的特点?答:第一,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第二,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第三,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
5.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答:首先是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物质生活方面的最求和向往。
其次是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择业和从业的理想最求。
再次是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最后是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
6.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三个作用?答:第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它一确立就使人精神振奋,在复杂的人生境遇中透过迷雾看到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第二,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理想信念能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不为巨大的困难所压倒,而且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7.中国特色共同理想信念的内容?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是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前进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库及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0cad01ed9ad51f11df258.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B)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3.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
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A.虚幻性B.抽象性C.现实性 D.狭隘性4.“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
”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ﻩ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A.人生目的ﻩ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9.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3c62c3195f312b3169a533.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一、单选题1、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是A:友情B:恋爱C:爱情D:婚姻参考答案:C4、公安机关依法对部门治安事件和交通事故的调节属于A:司法调解B:行政调解C:人民调解D:自行和解参考答案:B5、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因具有某种特定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下列选项中属于身份权的是A:配偶权B:姓名权C:肖像权D:名誉权参考答案:A40、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参考答案:A41、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根据该法,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违法社会治安管理,尚不构成犯罪的,由__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A:国家安全机关B: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D:人民检察院参考答案:B44、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依法治国B:执政为民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参考答案:C45、马克思主义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本质而言,法所体现的是A:统治阶级的意志B:当权者个人的意志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D: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参考答案:A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是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爱情关系D:家庭关系参考答案:C47、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其中,国家的根本法是A:宪法B:民法C:刑法D:行政法参考答案:A4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最高层次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D: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参考答案:A49、判断一个人的行为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和基本标准是A:道行品德B:道德规范C:道德意识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B50、和谐社会本质上是A:民主法治社会B:民主法制社会C:政治民主社会D:法律平等社会参考答案:A5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A:人生观B:世界观C:价值观D:自然观参考答案:A52、人生价值的本质是A: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占有C: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D:社会对个人的肯定和支持参考答案:A53、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是A:自卑B:嫉妒C:宽容D:羞怯参考答案:C54、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A:激励功能B:导向功能C:认识功能D:沟通功能参考答案:C55、下列选项中,对集体主义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要求个人随时无条件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C: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参考答案:B56、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基础是A:信仰B:科学C:坚定D:革命参考答案:B57、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是A:热爱自己的国家B: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D: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参考答案:A58、_____的颁行充分体现了我们争取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17页文档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17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e66c46168884868662d63a.png)
2、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3、人生观的体现。(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态度。(认真、务实、乐观、进取) 5、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
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 相统一)
2、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2)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
2、时代精神的内涵。(核心是改革创新)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
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核心是爱国主义
1、什么叫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就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 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最新的 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 会风尚的总和。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 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基
本道德规范和遵纪守法观念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自觉接受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 调发展。
1、社会公德的含义、特征、主要内容。
1)含义: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 的道德准则。它涵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 间的关系。 2)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3)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 纪守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f53693ed4d8d15abf234e0a.png)
1.更新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确立成才目标:大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3.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4.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带有时代的烙印,特定阶级的烙印;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他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信念具有多样性,在一定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也有共通之处。
一个人不同的信念之间常常具有内在联系。
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
5.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6.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辩证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3)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7.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应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国家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二、“四有”的内在联系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公民素质的本质要求2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赋予的是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四有”的灵魂,规定着“四有”的性质和方向3有文化,在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异文明成果丰盛和提高自己,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严重意义是什么?(1)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严重意义表现在:1不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不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3不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4不利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5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优良的道德风尚(3)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掌握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健思想武器,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四、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恢复3积极努力,为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出贡献五、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1二者的区别: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应当如何做;法律规范人们行为必须如何做2两者的密切联系: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密不可分、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
道德是维护法律的基础,法律为道德提供法律保障。
第一章坚强科学的理想信念一、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与基本类型特点:1思想性与实践性2时代性和阶级性3多样性与共同性类型: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2职业利益3道德领域4社会领域二、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它们的关系与区别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3(1)联系:理想和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任何信仰都包含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信念是信仰的基本信条,理想是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详尽体现。
(2)区别: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相信,就是信念。
而他们对自身未来发展设想和想象,就是理想。
三、理想信念在人生实践中具有哪些方面严重作用?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四、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有哪些特点?1现实性2科学性3崇高性4健全性3坚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4坚强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六、确立理想信念应该注意的问题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强的信念结合起来2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3学会对例外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1对立: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善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等等。
2统一: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
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会变成新的现实。
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心爱一、怎样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命运和祖国的命运严紧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巨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二、简述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1对祖国的忠诚与心爱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2心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严重内容3心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4心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三、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领导的统一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四、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结合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五、简述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结合奋斗的一面旗帜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3爱国主义是谱写雄壮人生的力量源泉六、在新时期,怎样做一个忠诚坚强的爱国者?1培育爱国感情,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2维护民族结合,促进祖国统一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七、当代大学生应该以臬的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学国义务?1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本领2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结合和统一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一、人生观的含义和基本内容,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众的核心地位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二、为什么要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人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三、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意义1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达到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理的方向四、实现人生价值观的条件和根源途径1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2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严重的主观条件3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源途径五、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遵循胜利交往的基本原则1同等原则2诚信原则3宽饶原则4互助原则(2)掌握胜利交往的方法和艺术1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2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3运用合适的沟通方法(3)1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2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六、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理解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1)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
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的社会价值存在的必要条件3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2)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一项严重的人生实践活动1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源途径2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原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3在当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实践,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宏伟恢复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一、道德的来源、产生条件及其本质是什么?(1)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2)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3)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分外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二、道德的功能、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是什么?(1)调节、认识、教育、评价、导向、激励、辩护、沟通(2)1调节功能(最主要)2认识功能(主要)(3)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加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严重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安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倒退,但总的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
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1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4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康健发展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一致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康健发展的基本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优秀性要求和广博性要求的统一六、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2明荣辨耻,掌握科学内涵3趋荣避耻,贵在践行七、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科学内涵和意义是什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源看法和基本观点。
科学内涵:1以心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结合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厚道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意义:1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严重组成部分3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文化传承性,现实针对性和历史指引性4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道德的光鲜指向,引领风尚八、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2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反映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服务。
3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九、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2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优良品德一、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不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二、多选题道德规范的内容1爱国守法2明礼诚信3结合友好4节约自强5敬业奉献公民生活的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博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爱情特征1同等互爱性2专一排他性3剧烈持久性4结净严肃性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1真挚负责2同等互尊3文明相爱家庭美德内容1尊老爱幼2男女同等3夫妻和睦4节约持家5邻里结合三、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