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合集下载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

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龚自珍诗词《己亥杂诗》赏析龚自珍在文学和政治上都颇有成就,多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表达对祖国江河的关爱和对清政府的大胆批判,除了诗歌,在古文上也颇有研究。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二、赏析:《己亥杂诗》共315首。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

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已亥杂诗》赏析

《已亥杂诗》赏析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赏析】一二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笔锋陡转,以落红化泥护花作比,说明自己身虽脱离官场,仍心系国家,形象生动而含蕴沉著。

作者:龚自珍(1792-1841),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

主旨: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更有忠心报国继续服务乡民的信念。

●全文▲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请用第一人称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所呈现的内容:夕阳西下,我怀着无边无际的离愁.挥动马鞭,离京东去, 打算回到那远在天涯的家乡.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请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略作赏析。

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全力。

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什么?这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

作者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古诗龚自珍译文

己亥杂诗古诗龚自珍译文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是一组表达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关注的诗作。

以下是该诗的部分译文:
1. 其五:
- 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译文:离别的愁绪如同无边无际的水波,夕阳斜照下,我挥动马鞭指向远方。

那些凋零的花瓣并非无情之物,它们化作春天的泥土,更加滋养了花朵。

2. 其七:
- 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译文:中国的生机依赖于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万马齐喑(意指众多英才沉默)实在是可悲。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要广泛地降下人才。

龚自珍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呼吁天公(喻指统治者或天道)能够激发社会的活力,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是应该广泛地吸纳和提拔人才,以此来振兴国家。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己亥杂诗原文_译文_诗句赏析经典4篇

己亥杂诗原文_译文_诗句赏析经典4篇

己亥杂诗原文_译文_诗句赏析经典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己亥杂诗原文_译文_诗句赏析经典4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己亥杂诗1到10首原文

己亥杂诗1到10首原文

己亥杂诗1到10首原文己亥杂诗(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
花开满地是春寒。

桃李芬芳香满园,
莺声燕语乐无边。

己亥杂诗(二)
春雨绵绵润芳草,
绿意盎然满山坡。

蝴蝶翩翩舞翠蛾,
花香袭人心欢歌。

己亥杂诗(三)
夏日炎炎骄阳照,
汗水滚滚浸衣襟。

荷叶倩影披翠绿,
蜻蜓翩翩戏水中。

己亥杂诗(四)
秋风瑟瑟吹黄叶,
枫叶红艳似火焰。

稻谷金黄迎丰收,
农人欢歌笑开颜。

己亥杂诗(五)
秋雨绵绵润田园,稻穗丰满喜丰年。

蓝天白云映秋色,丰收带来幸福田。

己亥杂诗(六)
冬日寒风吹雪花,白雪皑皑铺大地。

人们穿越雪原行,寒冷之中展勇敢。

己亥杂诗(七)
冰雪覆盖整座山,寒风凛冽刺骨寒。

松柏挺立抗寒冷,冬日景色别有韵。

己亥杂诗(八)
春风吹绿江南岸,桃李芬芳满园香。

蝴蝶翩翩舞翠蛾,春天的美景无边长。

己亥杂诗(九)
夏日炎炎骄阳照,汗水浸湿衣襟袖。

荷叶倩影披翠绿,
夏天的美景心欢喜。

己亥杂诗(十)
秋风瑟瑟吹黄叶,枫叶红艳如火焰。

收获季节丰收来,秋天的美景心欢颜。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己亥杂诗》译文及注释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注释:①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别京都的距离。

③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④花:比喻国家。

即:到。

《己亥杂诗》赏析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虽然载着“浩荡离愁”,编号: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

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及翻译

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及翻译

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及翻译《己亥杂诗》是清代作者龚自珍(1792-1841)创作一组诗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龚自珍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要是这么大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是像疾风迅雷般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人才。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死气沉沉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当时中国形势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艺术境界。

诗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名句。

作者用奇特想象表现了他热烈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风雷”、新生机,一扫笼罩九州沉闷和迟滞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己亥杂诗全部10首

己亥杂诗全部10首

己亥杂诗全部10首
已亥杂诗一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已亥杂诗二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已亥杂诗三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已亥杂诗四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已亥杂诗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亥杂诗六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已亥杂诗七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已亥杂诗八
别西山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已亥杂诗九
别翠微山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已亥杂诗十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七年级下册已亥杂诗

七年级下册已亥杂诗

七年级下册已亥杂诗七年级下册二十课《己亥杂诗》原文如下: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译文: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己亥杂诗》赏析《己亥杂诗》共315首。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写就巨型组诗。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真可谓“浩荡离愁”。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作者辞官之时拂袖而去的情景。

“白日斜”是说作者带着离愁南归,因为愁绪郁积在胸中,所以感觉上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

“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

从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在傍晚时分,立在马上,面向故乡,翘首以盼,随兴赋诗,百感交集。

此时诗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红护花。

“落红”即落花,全句的本义是说从树上飘落的花瓣并不是无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烂成泥,化作精魂,养育来年的春花。

作者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己亥杂诗》的诗意

《己亥杂诗》的诗意

《己亥杂诗》的诗意《己亥杂诗》的诗意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己亥杂诗》的诗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己亥杂诗》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诗中的“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己亥杂诗》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人材一作:人才)译文: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

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凤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

”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

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

“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

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

”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

《己亥杂诗》古诗赏析【优秀6篇】

《己亥杂诗》古诗赏析【优秀6篇】

《己亥杂诗》古诗赏析【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己亥杂诗》古诗赏析【优秀6篇】龚自珍清代文学家,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6篇《《己亥杂诗》古诗赏析》,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已亥杂诗古诗原文及赏析_唐代龚自珍

已亥杂诗古诗原文及赏析_唐代龚自珍

已亥杂诗古诗原文及赏析_唐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卮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岁,先生续集再编年。

其二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其三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其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予不携眷属傔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赏析《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

诗中的离愁已变成崇高的献身精神,天涯、日暮、落花,已和春泥孕育的未来高度融为一体。

从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把读者带进一种瑰丽的、霞光艳艳的境界。

”《己亥杂诗》其五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杂诗》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

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己亥杂诗》创作背景龚自珍久在京城,冷署闲曹,才高豪迈,遭受时忌,因父亲年逾七旬,又叔父文恭公适任礼部堂上官,例当引避,于是乞养归四月廿三日,辞官南归,离开北京,七月九日抵达杭州家中。

后往苏州府昆山县,料理羽埁山馆,以安顿家小。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诗。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可以关心到有需要的伴侣。

《己亥杂诗》原文:龚自珍(清朝)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简介:《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其次部分。

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际、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给予自己的身世之感;其次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绽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忱和不甘孤独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珍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己亥杂诗》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长,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际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杂诗》解释: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心潮不平。

2、浩荡:无限。

3、吟鞭:诗人的马鞭。

4、东指:东方故里。

5、即:到。

6、天际:指离京都遥远。

7、落红: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8、花:比方国家。

《己亥杂诗》赏析: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

“浩荡”一词,除了说明愁绪之浓,还蕴蓄着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当政者的愤然、对人民生活的担忧等各种简单的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别离愁绪已经充塞天地、浩浩难禁,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诗人此时的心绪,便可想而知。

假如借用词组结构方式分析其中的意蕴,以“离愁”为中心词的话,那么,“浩荡”是“离愁”的定语,而“白日斜”则是“离愁”的补语。

己亥杂诗十首全诗

己亥杂诗十首全诗

己亥杂诗十首全诗
己亥杂诗其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其二)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己亥杂诗其三
房山一角露崚嶒,十二连桥夜有冰。

渐进城南天尺五,回灯不敢梦觚棱。

己亥杂诗·其四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六)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己亥杂诗其七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己亥杂诗(其八)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己亥杂诗其九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己亥杂诗(其十)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已亥杂诗译文

已亥杂诗译文

已亥杂诗译文己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待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暗,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置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写作特色: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倩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己亥杂诗315首原文全部

己亥杂诗315首原文全部

己亥杂诗315首原文全部
己亥杂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作品,共有315首,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诗人对社会、人生、自然等各个方面的思考和抒发。

下面是己亥杂诗315首的原文全部:
己亥杂诗 315首
杨慎
独行杂诗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乱曰:何为其蓄势而不发也?江曰:否则,将以何观其随风之意也?乱曰:何为其负势而不退也?江曰:否则,将以何访其逐流之意也?乱曰:何为其竭力而不穷也?江曰:否则,将以何寻其清源之意也?乱曰:何为其稳稳而不固也?江曰:否则,将以何求其澄澈之意也?乱曰:何为其无以之而不充也?江曰:否则,将以何验其渊源之意也?乱曰:何为其犹疑而不决也?江曰:否则,将以何察其真伪之意也?
独行杂诗

埋没人事
人生如梦,一曲终成空。

万事尽从空生,未易如何行。

切莫为贪名夺利,未见人生到。

人生须读苦书,无论名与利。

夫妻恶如鱼与熊掌,坚贞者寥寥。

争让相随,生死相忘。

须知人生最无常,且看未来何如。

谦下能乐,上能容天世之空。

忠则富贵,恕则生荣,俭则悠久,仁则安宁。

如此四者,无论天下,皆有利益。

五年级已亥杂诗

五年级已亥杂诗

五年级已亥杂诗五年级《己亥杂诗》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2、翻译
想要这么大的中国重新变得朝气蓬勃,必须依靠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就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非常让人心痛。

我想劝皇帝能够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恪守一定规格,重用更多的人才。

3、赏析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龚自珍对当时的中国事态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派的统治下,领导者思想被禁锢,人才不被重用,到处都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状。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迅速猛烈的变革。

写出了龚自珍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龚自珍用奇特的想象表达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能够被朝廷重用,期待着改革的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

既揭露出了矛盾、又批判了现实,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充满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愁后的兴奋心 情。
B. 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 也 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 ; ② 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 ; 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 继续为人类造福。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注释
5、赏析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这两句抒情叙事 , 抒写辞官离京时的心境, 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 , 离别是忧伤的 , 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 , 故友如云 , 往事如烟 ; 另一方面 , 离别是轻松愉快的 , 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 , 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 有一番作为。这样 , 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 , 既有“浩荡离愁” , 又 有“吟鞭东指” ; 既有白日西斜 , 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辅相成 , 互为映衬 , 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5. 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 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
一、自学案 1、原诗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2、写作背景:清道光十九年 (1839) 是己亥年 , 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 , 后 又北上迎接眷属 , 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 315 首, 总题为《己亥杂诗》 。这是第五首。 2、作者简介: 龚自珍 (1792 —1841), 字璱 (s è) 人, 号定盦 ( ān), 浙江仁和 ( 今杭州 ) 人 ,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7 岁中举人, 38 岁中进士。曾任 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 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8 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 诗文主张 “更法 ”、 “改图 ”,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 为 “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 300 余篇,诗词近 800 首, 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 315 首。 4、诗意 注解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 , 指吟诗。 〔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 , 自己虽然辞官 , 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 命运。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 离开京城 , 马鞭向东一挥 , 感觉就 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 , 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 化成了春天的泥土 ,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 4)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5)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浩荡离愁 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展开联想 ,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 移情于物 , 借“落花”自喻 , 表现了诗人超 凡脱俗的宽广胸怀。在形象的比喻中 , 融入议论 , 自然而朴实。最后一句 , 表现出
诗人虽然脱离官场 , 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 , 不忘报国之志 , 充分表现了他的壮怀。 6、主旨: 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感情, 表现了诗人 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 ,始终都要 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二、练习案 1. 请发挥想象 , 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 分 )(2019 《考试说明》强调 : 感人的情境 ) 示例 :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 东一指,走向天涯 ( 故乡)。 2.“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句传诵至今 , 历来为人称道。 请谈谈你 的阅读理解。 (2 分)(2019 《考试说明》强调 : 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
4. 请你谈谈名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 怎样的心志 ?(2 分)
答案: 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 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1、结合全诗内容填空。 ( 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离愁,三四句借 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继续忠心报国的志愿(或“志向”)。 ( 2)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 3)“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比喻 诗人自己)。 ( 4)“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 5)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 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 6)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 ( 7)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比,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为国效力的决 心。现在常被用来赞颂牺牲自己,培育新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2.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怎样的复杂心情? 答: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继续忠心报国的 信念。 3. 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答: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 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4. 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答: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 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5. 诗歌中流露了诗人的两种感情:舍与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 ?不想舍的又是 什么 ? 答:诗人想舍的是当朝的黑暗与腐朽,不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6. 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这两句诗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 的前途命运,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指什么?这一句有什么深刻 含义?“落红”指落花,暗指自己辞官。作者以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 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8. 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 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9. 理解性默写。 ( 1)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 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2)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花。 ( 3)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
答: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 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 内容蕴涵哲理, 格调昂 扬向上。
3. 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3 分)
答案: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 愁”。 ( 意思对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