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 (1)

合集下载

ISO14001: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解读培训学习PPT课件

ISO14001: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解读培训学习PPT课件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理解要点
A.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与组织环境相关的外部问题的考虑方面可包括: 政治—政治体制类型、经济—可利用的公共资源、金融— 金融体系、竞争—其他当地类似组织的发展目标和理念, 在必要时所采取保持竞争地位的措施、供应链管理、社会、 文化、市场和公共需求、技术、立法、自然。 ——与组织环境相关的内部问题的考虑方面可包括: 组织管理方法和结构、守法、方针、目标和策略、能力和 潜力、信息系统、与内部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管理体系和 标准、组织风格和文化、合同。 ——考虑下列一些信息的来源可以帮助组织确定其环境条 件: 气象,地质,水文,生态信息 与本组织所在地有关的历史灾害信息 可提供的以前的环境审查、评估或评价,如初始环境 评价或生命周期评估报告 境监测数据 环境许可证或许可证申请 环境紧急情况和事故的报告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解读
ISO14001:2015
4.4环境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预期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组织 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 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4.1和4.2获 得的知识。
理解要点
A.4.4环境管理体系 ——主要变化: 1)增加了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出发点“为取得预期 的结果,包括提高其环境绩效”的表述; 2)特地强调了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 作用”的要求; 3)增加了“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 考虑在4.1和4.2中所获得的知识”的要求; 4)弱化了文件化的要求。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P:4/4.3/4.4/5.1/5.2/5.3/6.1.2/6.1.3/6.1.4/6.2.2 /6.2.3/6.2.4 D:7.1/7.2/7.3/7.4/7.5.2/7.5.3/8.1/8.2 C:9.1.1/9.1.2/9.1.3/9.2/9.3 A:10.2/10.3

环境体系培训资料2015版 ppt课件

环境体系培训资料2015版 ppt课件
从获取原材料,或者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到废弃处理的连续的 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注: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既可以包括采购的产 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产品废弃处理和运输服务,如:设计、 制造、运输、包装、最终使用和处置。
3 术语定义(部分)
3.18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 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能。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培训教材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
标准提出了体系性框架和清晰的系统目标 体系性框架包括如下内容: 发展和实施环境方针及目标 识别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导致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 建立体系性的过程,该过程基于组织的实际状况,并考虑了他的重要 环境因素,风险和机遇以及符合性义务 提升组织的环境意识 建立运行控制,来管理其重要环境因素及符合性义务 评估环境绩效,必要时采取措施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如下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消除或者削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来保护环境
缓解外部环境条件对组织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
有助于遵守符合性义务
提升环境绩效
控制和影响组织设计、生产及分配其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运用能够缓 解环境负荷的生命周期的观点来消费和处置
通过实施在环境方面的正确选择,来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使组织获 取经济效益及管理效益
3 术语定义(部分)
3.7 文件化的信息 组织需控制或维持的信息及其载体。 注: ——文件化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或载体,并任何来源 ——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其相关的过程; - 用于组织运行的信息(文件); - 所达成结果的证据(记录)

ISO14001: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培训讲义

ISO14001: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培训讲义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
ISO14001标准产生背景与目的
2
IS0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 引用指南、术语和定义
3
IS014001:2015标准要求
2

IS014001:2015标准产生 背景与目的
3
0引言
0.1产生背景(1.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平衡。 2.严峻的环境形势)
环境管理体系方法可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下列
途径以获得长期成功,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创建可选方 案(向最高管理者提供以下7方面成功的途径):
6
0引言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续)
---预防或减轻有害环境影响以保护环境; ---减轻环境状况对组织的潜在不利影响;
---帮助组织履行合规性义务;
---提升环境绩效; ---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和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
既要满足当代需求而又不要损害满足后代需求的能力,尤 为重要的是实现环境与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平衡。通过平衡可持 续发展的这“三大支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
环境
社会
经济
4
0引言
0.1产生背景(1.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平衡。 2.严峻的环境形势)
随着立法的日趋严格,以及环境污染、资源低效利用、 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 失等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 责任的期望也进一步增强。---严峻的环境形势!
---“可以(may)”表示允许;
---“可能(can)”表示可能性或能力。 标记“备注”的信息旨在帮助理解或使用本文件。第三章使用的 “词条注解”提供关于增补术语信息的附加信息,用于补充术语有关 的资料,其中可能包含了与术语使用相关的规定。 第三章中的术语和定义按照概念上的顺序进行排序,并在文件最 12 后附有依字母顺序的索引表。

2015版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1 [兼容模式]

2015版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1 [兼容模式]

5
6
•1
2 标准的主要变化
2.1 重大变化 2.1.1引入了“风险”的概念(6.1.1) 2.1.2 范围 - 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被扩展,包括了对组织的 外部影响(4.3)。 2.1.3 组织环境:这个条款包括理解组织内外部问题所涉及 的要求 以及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的要求, 以及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 2) 2.1.4 领导作用: 加强高层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在组 织的商业策略中贯彻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以确保环境管 理体系获得其预期成果(5.1)。
——保持文件化信息;
•3
5. 领导作用 Leadership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 总则 6.1.2 环境因素 6.1.3 合规性义务 6 1 4 措施的策划 6.1.4 3.2.10 风险 risk 不确定的影响。 注1:影响是对期望偏离—— 正面或负面的; 注2: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 事件后果或事件发生可能性等 相关知识和理解的信息缺失或 部分缺失; 注3:风险通常被描述为潜在 “事件”和“后果”,或其组 合; 注4:风险通常表达为事件的 后果(包含环境变化)及其“ 后果 可能性 可能性”。
2 标准的主要变化
2.2 其它变化: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0 1 2 3 4
ISO 14001:2004
引言 范围 引用标准 术语和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 4.6 管理评审
ISO 14001:2015
0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5 领导作用 6 策划 7 支持 8 运行 9 绩效评价 10 改进

ISO14001:2015标准 培训课件

ISO14001:2015标准 培训课件

管理标准思想平台2 管理标准思想平台3.5相关方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3.12 绩效可测量的结果。

注:——绩效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绩效可以涉及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组织的管理。

5 管理标准思想平台第四章节组织环境8管理标准思想平台4.4环境管理体系组织应建立、实施、维持和持续改进一个环境管理体系,包括与本标准要求相一致所需的过程和它们的相互作用,以增强组织的环境绩效。

组织应在理解其所处环境情况下,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11 管理标准思想平台5.2环境方针高层管理者应在所定义的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方针:a)与之适宜:1)组织的意图;2)组织环境,包括属性、规模和自身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b)建立环境目标提供框架;c)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包括污染预防和组织环境相关的其它特定事项注:对环境保护的其它特定事项承诺可能包括可持续资源使用,气侯变化减弱及适应,生特逆转和生态保护,或其它相关环境事宜(4.1)d)包括遵守合规性责任的承诺;e)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增强环境绩效的承诺环境方针应:——保持文件化的信息;——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流,包括组织控制下的工作人员;——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14 管理标准思想平台6.1策划应对威胁和机遇相关风险的措施6.1.1 总则组织应计划和实施一个满足6.1要求的过程。

在按6.1要求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要素4.1和4.2涉及的事宜。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证明这些过程按策划要求执行。

17管理标准思想平台6.1.4 威胁与机遇相关风险组织应确定与威胁和机遇相关的风险,以确定需求:——为EMS 实现预其结果提供保障;——防止,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潜在的影响组织的外部条件;——达成持续改进。

ISO14001:2015最新版本培训ppt课件

ISO14001:2015最新版本培训ppt课件
61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10
62
理解与实施要点
要求:
— 有哪些相关方?
— 有什么期望和要求? (明示的/隐含的)
— 哪些需求和期望成 为合规义务?
影响组织或受组织影响
1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理解与实施要点
1
ISO14001:2015 修订及主要变化
2 3
SC1 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 ISO14004 ISO14005 ISO14006
SC4 环境绩效评价 ISO14031 ISO/TS14033 ISO/DIS14034
7. 支持
— 资源 — 能力 — 信息交流
• 总则 • 内部信息交流 • 外部信息交流
— 文件化信息
• 总则 • 创建和更新
•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 运行
— 运行策划和控制 — 应急准备和响应
9. 绩效评价
—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 总则 • 合规性评价
— 内部审核 — 管理评审
10. 改进
— 总则 — 持续改进
17
70
理解与实施要点
示例:EMS要求融入业务过程
﹡战略目标中考虑EMS期望的成果和环境目标 ﹡战略策划时考虑应对可能影响组织的环境条件 ﹡工作描述中融入环境职责 ﹡部门或员工绩效评价体系中纳入环境绩效参数 ﹡用于环境改进的财务资源纳入正常的会计管理
﹡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风险和机会融入业务风险管理过程 ﹡业务过程策划、产品或服务设计开发纳入环境准则 ﹡过程或活动的运行/操作规程中规定环境要求 ﹡采购或采购过程方面的环境准则 ﹡外部供方评价中的环境绩效要求 ﹡组织经营活动评价中包括环境的合规性评价 ﹡ ------------------------------------------------------------。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含注解培训内容)

ISO14001:2015新版标准(含注解培训内容)

4. 主要条款解读
2 引用标准: 下列参考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引
用的版本适用。 未注明日期的引用,引用的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的应用。 无规 范性引用文件。包括这一条款是为了保持与以前的版本(ISO 14001:1996)的条款编号 相同。
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


1. ISO 14001 产生背景及标准改版计划 2. 重大改变 3. 新版标准条款结构 4. 主要条款解读及应对措施 5. 实施 ISO 14001 常见问题
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
18 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曾经带给人 类无限希望和欣喜,工业化兴起、城 市化发展、科学技术 的进步 使人类 的 生活水平得到飞速提高,人类文明进 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 欣喜,还有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甚 至埋下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 。
新增要求
无对应条 款
4 组织的状况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组织 应(确定)评价和理解 内部 及外部的环境。这些背 景是 与组织的目标相关的并 且影 响组织实现其环境管理 体系 预期的结果/方针承诺。
当设计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 时以上获得的知识应被考虑。
注 参考附录 A
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
的商业策略中贯彻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以确保环境管 理体系获得其预期成果。
ISO 14001 Certification Asia
2. 重大改变
新版标准有以下方面的改变:
• 政策:政策承诺已被拓展,包括支持环境保护。 • 环境因素:本条款从生命周期角度来评估环境因素。 • 环境目标:委员会草案要求要为每个环境目标划定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

0.1背景
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 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通过 平衡这“三大支柱”的可持续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因污染、资源的低效使用、 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 少等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 明度和责任的期望值已发生了变化。 因此,各组织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进 行环境管理,以期为“环境支柱”的可持续性做出贡献。
3. 术语和定义
3.2.5目标 objective 要实现的结果。 注1:目标可能是战略性的、战术性的或运行层面的。 注2:目标可能涉及不同的领域(例如:财务、健康与安全以及环境的目标), 并能够应用于不同层面(例如:战略、组织范围、项目、产品、服务和过程 (3.3.5))。 注3:目标可能以其他方式表达,例如:预期结果、目的、运行准则、环境目标 (3.2.6),或使用其它意思相近的词语,例如:指标等表达。 3.2.6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组织(3.1.4)依据其环境方针(3.1.3)制定的目标(3.2.5)。 3.2.7污染预防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2.4)而采取(或综合采用)过程(3.3.5)、惯例、 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 产生、排放或废弃。 注:污染预防可包括源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 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用、回收、再循环、再生或处理。
3. 术语和定义
3.2.8要求 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 注1:“通常隐含的”是指对组织(3.1.4)和相关方(3.1.6)而 言是惯例或习惯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注2:规定要求指眀示的要求,例如:文件化信息(3.3.2)中规 定的要求。 注3:法律法规要求以外的要求一经组织决定遵守即成为了义务。 3.2.9合规义务 compliance obligations [首选的术语]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legal requirements and other requirements[被承认的术语] 组织(3.1.4)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3.2.8),以及组织必 须遵守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 注1:合规义务是与环境管理体系(3.1.2)相关的。 注2:合规义务可能来自于强制性要求,例如: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或来自于自愿性承诺,例如:组织的和行业的标准、合同规定、 操作规程、与社团或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议。

14001-2015版培训教材

14001-2015版培训教材

标准条款理解
0.4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模式 构成环境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策划、实施、检查与改进(PDCA)的概念。PDCA模式为组 织提供了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用以实现持续改进。该模式可应用于环境管理体系及其每个 单独的要素。该模式可简述如下: ——策划:建立所需的环境目标和过程,以实现与组织的环境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实施:实施所策划的过程。 ——检查:根据环境方针,包括其承诺、环境目标和运行准则,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 报告结果。 ——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
2015基本知识环境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点?同范围不同iso14001环境管理iso9001产品质量?目的不同持续改善环境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承诺对象环境的相关方产品的消费者?审核依据法律法规iso14001iso9001标准条款理解01背景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必须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平衡
ISO14001:2015基本知识
环境问题——ISO14001产生的根源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资源耗竭 ➢固体废物 (垃圾围城) ➢水污染 ➢大气污染(SO2-酸雨,NOX-光化学反应) ➢粮食污染
➢生物多样性
ISO14001:2015基本知识
几个重要的名词: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 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将来所有的ISO管理体系标准如能源,道路交通安全,IT 安全, 食品安全,社会安全,环境,质量在今后修改时都要按照《附件SL》的要求重写。新版国际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2015已经采纳了ISO Directive附录SL这一高级结构。
►国际标准组织的《附件SL》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各种管理体系标准的不统一状况。这不仅 有利于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也为今后一致性的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建立标准模板。

【体系培训】ISO14001-2015培训教材(112页)

【体系培训】ISO14001-2015培训教材(112页)

ISO 14001新观点
“保护环境(protecting environment)“
以往的环境管理体系强调污染预防,但 污染预防虽然称为“预防”,但仍偏于 狭隘和末端 新标准提出“保护环境”的概念,扩展 至广泛的环境科学领域,提示组织在环 境管理体系运行中不仅关注到“污染”
应从全方位的利于环境的角度运行管理, 例如: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系统 和生物多样性等,这些都将是环境管理 体系运行绩效的方向和目标
and response)” “以“过程”代替“程序”,注重实效(processes)” “文件化信息(documented information)” “风险和机遇(risks and opportunities)”
ISO 14001新观点
“组织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 的意义”
持续满足企业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规避或 降低违法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环保 的社会形象,赢得客户/政府/员工的认可
Part 03 ISO14001:2015 新观点
ISO 14001新观点
ISO14001:2015 新观点
“组织环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的意义” “生命周期思考(lifecycle thinking)” “强调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强调领导力(leadership)” “保护环境(protecting environment)” “关注外包活动(outsourcing)” “强调对紧急情况的关注(emergency preparing
1
2
3
4
Text 5
Text 6
Text 7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全套 PPT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全套 PPT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方针 降低噪声 环境目标 噪声排放达标 环境指标 噪声及限值(d B) 土石方施工阶段: 昼间 75;夜间 55 打桩阶段:昼间 85; 夜间 禁止施工 结构阶段: 昼间 70;夜间 55 装修阶段: 昼间 65;夜间 5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14)环境绩效 组织环境因素管理的可衡量结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环境影响 改变整体还是部分环境,源于组织环境因素,无论是有害 还是有利。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11)生命周期 产品系统连续并相互关联的阶段,从原材料的获取或自然 资源的生成到最终处置。 12)合规性义务 遵守的法规和他要求 注1:合规性义务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注 2 :合规性义务可以产生于强制性要求,如适用的法律 和法规,或自愿承诺,如组织和行业标准,合同关系,实 践和协议与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 13)目标 实现的结果
新版标准的变化
⑸生命周期思想的考虑,组织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范围从 获取资源开始,扩大到包括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但并不要求 组织进行生命周期评价。 ⑹文件化的信息,减少了强制性的文件和记录的要求,可 以建立适合本组织环境体系运行所需的文件化信息,把更多 选择权给了标准的采用者。 ⑺加强内外部沟通,强调内外部信息交流。保留了组织对 外部交流的决定权,但应考虑其合规性责任。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8)环境因素 能够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相关 因素。
环境因素的描述(污染物排放、资源能源消耗) 名词+动词 如:噪 声排放;CFCS泄漏;电能消耗;钢材消耗。
9)重要环境因素 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注释1:重要环境因素可被视为组织需要评估,管理和控制的环境风 险。
5)过程 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活动。 6)指标 状况或运营、管理或情形的状态的可测量指示。 7)关键绩效指标 KPI 被一个组织视为重要和突出,并对某些环境因素予以关注 的绩效指标。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15换版培训经典PPT教材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15换版培训经典PPT教材

Folie Nr. 6
标准换版培训
1 2
目标 新版标准审核注意事项
标准解读
实施标准的组织换版思路探讨 18个重点术语
3
4
新版标准的目的
为未来十年左右时间提供一系列稳定的核心要求 把当前的关注点持续保持在有效的过程管理上,以期产生期望的结果 将2000年以来管理体系的实践和技术变化体现在标准中 应用ISO/IEC导则第1部分附件SL提供的管理体系标准高阶架构, 提高与其他标准的兼容度 促进组织有效的实施标准 促进有效的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合格评定 便于对标准要求的理解和解释的一致性
将documented information翻译为形成文件的信息。 将有形成文件的信息中关于maintain翻译为保持,主要针对应该有对应 的文件。 将retain翻译为保留,主要针对应该有记录。 将没有形成文件的信息的maintain翻译为维护。
新的审核准则发布后,以新的审核准则为准
Folie Nr. 10
标准规定的18处形成文件的信息
1.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 系范围 2. 5.2 环境方针 3. 6.1.1 总则 4. 6.1.2 环境因素 5. 6.1.3 合规义务 6. 6.2.1 环境目标 7. 7.2 能力 8. 7.4.1 总则 9. 7.5.1 总则 10.7.5.2 编制和更新 11.7.5.3 形成文件信息的 控制 12.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13.8.2 应急准备和响应 14.9.1.1 总则 15.9.1.2 合规性评价 16.9.2 内部审核方案 17.9.3 管理评审 18.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
5.1 领导作用 和承诺 5.2 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岗位、
6.1 应对风险和 机遇的措施 6.2 环境目标及 其实现的策划

1-2EMS14001-2015标准培训--罗伯平课件

1-2EMS14001-2015标准培训--罗伯平课件

注:源自ISO14004:201X(DIS),本译文仅 24 供参考
5.领导力
5.2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层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制定、实施并保持具备以 下特征的环境方针: a)适合于 1)组织的目的; 2)组织的背景,包括其活动、产品与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 b)能为环境目标的制定提供框架; c)含有保护环境的承诺,包括污染预防及其他针对组织环境的具体 承诺; 注:保护环境的其他具体承诺可包括使用可持续资源、缓解和适应气 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或其他相关环境事项(见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1
第一章:ISO14001:2015的主要变化
1.结构上的变化 2.术语上的变化 3.战略性的环境管理 4.基于风险的思维 5.生命周期的观点 6.领导作用(leadership):强化了对领导层的要求 7.环境绩效:注重环境绩效的改进 8.保护环境 9.重视信息交流 10.文件化信息:文件要求的变化 11.变更的管理 12.过程建立、控制
16
相关方示例

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员工和他们的代表;
客户和消费者;
供方、承包方、批发商和分销商; 竞争者;


股东;
银行和金融/投资团体; 保险公司; 评级机构; 公共权力机构;
源自GB/T26450-2009idtISO14063:2006
17
相关方示例(续)

5
四、ISO14001标准理解要点
本国际标准适用于任何规模、任何类型及任何性质的组织,
并适用于组织确定的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其可控制或可影 响的环境因素。本国际标准不规定具体的环境绩效标准,也 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定义务。 本国际标准可整体或部分用于改善环境管理,但如果组织声 明其遵守本国际标准,则所有要求无一例外均应整合进环境 管理体系中并应满足。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PPT 52页)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材(PPT 52页)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培训教材
编制: 2015-12-26 上海恩可埃认证有限公司
GB / T 14001-2015 idt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 要求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
GB / T 24001-2015 Idt ISO 14001:2015
0.4 PDCA循环
目录
1 范围
1 范围 与2004版相同,2015版未说明特别的环境绩效标准 与2004版相比较: l2015版未陈述认证或者自我声明的选择 l2015版清晰的明确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果,具体包括: —环境绩效的提升 —遵守符合性义务 —完成环境目
2 参考标准 与2004版保持一致,未提及参考标准。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6.2.2 策划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 当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做什么; ——需要什么资源; ——谁负责? ——什么时侯完成? ——结果如何评估?包括监控可测量的环境目标实现过 程的指标。 组织应考虑如何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与组织的运营过 程相融合。
国家标准 推荐使用 国家标准号 国标发布年号
发布年号
等同采用
标准号
国际标准化组织
Equ:等效采用 Ref:参考采用
0.1背景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经济、环境、社会)来介绍环 境管理的必要性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
标准提出了体系性框架和清晰的系统目标 体系性框架包括如下内容: l发展和实施环境方针及目标 l识别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导致重要环境影响的因素 l建立体系性的过程,该过程基于组织的实际状况,并考虑了他的重要环 境因素,风险和机遇以及符合性义务 l提升组织的环境意识 l建立运行控制,来管理其重要环境因素及符合性义务 l评估环境绩效,必要时采取措施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程(1)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程(1)
术通用指南) 3. ISO1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4. 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
系审核) 5. ISO1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 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6. ISO14040:1997(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估 原则与框架)
ISO14001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ISO14000系列标准编号为: ISO14001-ISO14100
ISO14001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 标准的产生和发展(续)
已颁布的六项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
1. 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 2. ISO14004:1996(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
2.3 水的储藏量
环保基础知识
全球水的总储藏量约13.9亿立方米, 其中:97.42%是海水,
只有2.58%是淡水,
而淡水中约77%是以极地冰帽和高 山积雪和冰川形式存在。
2.4 水体污染与自净
环保基础知识
1)水质指标
—溶解氧(DO)
—细菌总数
—生化需氧量(BOD) —总有机碳(TOC)
—化学耗氧量(COD) —各种有毒物
4.3.2 法律及其他要求
ISO14001标准要点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适
用于其活动、产品与服务中环境因素的 法律,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 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4.3.3 目标与指标
ISO14001标准要点
(1)应规定设立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程序并文件化。 (2)在建立与评审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
ISO14001标准要点
4.3 规划

1最新IS014001;2015版课件

1最新IS014001;2015版课件

ISO现已制定的六个标准,我国转换为: GB/T24001—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 指南》 GB/T24004—ISO14004《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 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 GB/T24010—ISO14010《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GB/T24011—ISO14011《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B/T24012—ISO14012《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 资格要求》 GB/T24050—ISO14050《环境管理—术语》
核心理念
1.4.5MSS高阶结构
ISO14001:2005 5.3 6 6.1 6.1.1 6.1.2 4.3.1 环境因素 6.1.3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6.1.4 6.2.1 4.3.3 6.2.2 7 7.1 4.4 实施与运行(仅标题)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页码36
准备知识 ISO14001 标准的产生 ISO14001 标准概要 过程方法的 理解 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 标准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1.4
核心理念
1.4.5MSS高阶结构
ISO14001:2014ISO14001:2005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所处的环境(仅标题) 5 1 2 3 4 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仅标题) 1 2 3 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标准 术语和定义
每年10亿人吃污水生病,约300百万人死亡;
5.全球性环境问题(续)
生物多样化:生物多样化丧失,每天绝灭一个物种,破 坏生态系统,起因于捕杀与农药滥用; 海洋生态危机:百川归海、江河水被污染;海洋垃圾 倾倒、危险废物泄漏,造成赤潮、鲸鱼集体自杀、 海产品携带病菌、巨无霸毛蟹吃人、鱼类死亡;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破坏生态环境,损害发展中国家 人的健康; 城市环境问题:噪音、城市垃圾、汽车尾气、厨房油 烟、热岛效应、城市整体下陷。

ISO140012015版标准培训课件1

ISO140012015版标准培训课件1

6
新版标准变化 ---标准架构SL
引言(Introduction) 1.范围(Scope) 2.规范性引用文件(Normative references) 3.术语和定义(Terms and definition) 4.组织的背景(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 5.领导作用(Leadership) 6.策划(Planning) 7.支持(Support) 8.运行(Operation) 9.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 10.改进(Improvement) 附录(Annex)
➢环境绩效的提升; ➢合规性义务的履行; ➢环境目标的实现。
25
1、范围
•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如何,同时也适用于 组织以生命周期观点确定的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本标准并未 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则。
• 本标准可整体或部分用于系统地改进环境管理,但是组织一旦声明其符合本 标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都要无删减地整合进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中并予以 履行。
• 在本标准中,以下动词形式将被使用: ➢a)“shall应”指要求; ➢b)“should宜”指建议; ➢c)“may可以”指许可; ➢d)“can可”指可能性或一种能力。 • 标记为“备注”的信息拟用于帮助理解或使用条文。条款3中的“条文的注释”
提供了额外的信息,用于补充术语资料,可能包含了与术语使用相关的规定。 • 条款3中的术语和定义按概念上的顺序进行排序,在文件最后附有字母顺序
➢ 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报告,这篇报 告首次引进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敦促工业 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
1992年,在巴西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

ISO14001-2015培训教材

ISO14001-2015培训教材

3 术语和定义(部分)
3.5 相关方 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 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 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 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3 术语和定义(部分)
6.1.3 合规性责任 组织应: a) 识别和获取与环境因素相关的合规性责任; b) 确定这些合规责任如何运用于组织。 组织应对合规性责任保持文件化信息。 注:合规性责任可能具有导致潜在的不利或有利相关风 险。
6.1.4 威胁与机遇相关风险 组织应确定与威胁和机遇相关的风险,以确定需求: ——为EMS 实现预其结果提供保障; ——防止,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潜在的影响组织 的外部条件; ——达成持续改进。 组织应保持所列出的与威胁及机遇相关风险的文件化的 信息。
4.4 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应建立、实施、维持和持续改进一个环境管理体系, 包括与本标准要求相一致所需的过程和它们的相互作用, 以增强组织的环境绩效。 组织应在理解其所处环境情况下,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 系。
5.领导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高层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证明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领导 力和承诺: ——履行EMS 有效性责任; ——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且与组织战略方向和组 织所处环境一致;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与组织的其它运营过程相融合; ——确保能获取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沟通有效的环境管理及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达成预期的结果; ——领导和支持员工为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做出贡献; ——促进持续改进; ——当适用于其所在区域职责时,支持其它相关管理解色发挥 其领导力 注: 在这个国际标准中所指的“运营”宜广泛理解为与实现组 织存在的目的相关的核心活动。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首次环境审核培训教材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首次环境审核培训教材
——组织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包括水文、 地质、地貌、河流、大气等)和社会环境状况 ——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环境方面的许可证及报告,如:环境影响 评价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排污许可证、 环境监测报告及其他有关环境的许可文件—— 即环境守法证明文件
2018年8月23日 13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初始环境评审
3.1
环境因素的识别
3.1.1
环境因素识别的原则
3.1.1.1 全面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 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 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 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
2018年8月23日
26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初始环境评审
——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2018年8月23日 20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初始环境评审
——组织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遵 循情况
——组织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及评价
——以往环境事故、事件及抱怨分析
——建立EMS风险评估(优势和弱点)
——急需解决的优先项问题
——建立和完善EMS的建议、未来的发展 方向等
2018年8月23日 21
——评价组织现有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及与ISO14001标准的差距,包括: ●组织现行的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的 合理性、充分性 ●现行的环境管理惯例和程序的适用 程度和有效性 ●对以往环境事故及不符合环境法律 法规的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所取得的反馈信 息及结论
2018年8月23日 6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初始环境评审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培训——初始环境评审
1.3
初始环境评审的重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沟通 7.4.1 总则 组织应计划和实施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交流的过程,包括: ——沟通的内容; ——沟通的时间; ——沟通的对象; ——沟通的方式; 当策划沟通过程时,组织应: ——考虑合规性责任; ——确保所交流的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体系所产生的信息一致,并 可靠。 组织应对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信息作出回应。 如适用,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做为交流的证据。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范围以建立其范 围。 当确定这个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要素4.1中所提的外部和内部事宜; ——要素4.2中所指的合规性责任; ——组织单元、职能、及物理边界; ——它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权限和其实施控制和影响的能力。 一旦界定出范围,在该EMS范围之内的具有重要环境影响 活动、产品和服务应包含在此EMS范围内。 这个范围应以文件形式予以维持,并为相关方所获取。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高层管理者应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的相关角色的职 责和权限得以明确,并在组织内部予以沟通,以促进有 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高层管理者应授权职责和权限,以: -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环境管理体系的表现,包括环境绩 效。
0.4 PDCA循环
目录
1 范围
1 范围 与2004版相同,2015版未说明特别的环境绩效标准 与2004版相比较: 2015版未陈述认证或者自我声明的选择 2015版清晰的明确了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果,具体包括: —环境绩效的提升 —遵守符合性义务 —完成环境目
2 参考标准 与2004版保持一致,未提及参考标准。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如下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消除或者削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来保护环境
缓解外部环境条件对组织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
有助于遵守符合性义务
提升环境绩效
控制和影响组织设计、生产及分配其产品和服务的方式;运用能够缓 解环境负荷的生命周期的观点来消费和处置
3 术语定义(部分)
3.7 文件化的信息 组织需控制或维持的信息及其载体。 注: ——文件化的信息可以是任何形式或载体,并任何来源 ——文件化信息可能涉及: - 环境管理体系,包括其相关的过程; - 用于组织运行的信息(文件); - 所达成结果的证据(记录)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3.12 绩效 可测量的结果。 注: ——绩效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绩效可以涉及活动、过程、产品(包括服务)、体系或 组织的管理。
3 术语定义(部分)
3.22 合规性责任 组织必须或选择遵守的要求。 注:责任可能来自于强制的要求,如适用的法规或自愿承诺, 如组织的和工业标准,合同关系,良好管理原则和社区及道 德标准。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6.1.5 策划应对措施 组织应计划: a) 采取措施以应对所识别的威胁与机遇相关风险 (6.1.4)、重要环境因素(6.1.2)和合规性责任 (6.1.3)。 b) 如何: ——整合及实施这些措施于环境管理体系各过程中; ——评估这些措施的效果。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6.2 策划达成环境目标 6.2.1 环境目标 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层次建立环境目标: ——考虑到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其合规性责任; ——考虑与威胁和机遇相关的风险。 当推进这些目标时,组织应考虑它的技术可选性和财力,运行和经 营的要求。 这些环境目标应: 与环境方针相一致; ——可测量(如可行); ——制定要考虑到组织的内外部事宜; ——可监视的; ——可交流的; ——当适用时,可更新的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的环境目标。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6策划 6.1 策划应对威胁和机遇相关风险的措施 6.1.1 总则 组织应计划和实施一个满足6.1要求的过程。 在按6.1要求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要素4.1 和4.2涉及的事宜。 组织应保持必要的文件化信息以证明这些过程按策划要 求执行。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3 术语定义(部分)
3.18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 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文解析
7.3 意识 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应意识到: ——环境方针; ——与他们工作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和实际或潜在的影响; ——个人工作的努力所带来的环境绩效,包括提高环境绩 效所带来的利益 ——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合规性责任所带来的负 面影响。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3.15 生命周期
从获取原材料,或者利用自然资源加工到废弃处理的连续的 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注:生命周期包括活动,产品和服务,既可以包括采购的产 品和服务,也可以包括产品废弃处理和运输服务,如:设计、 制造、运输、包装、最终使用和处置。
3 术语定义(部分)
3.18 风险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 ——影响是对预期的偏离—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 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他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通常以事件的后果(包括环境的变化)和发生可能。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意图相关的并影响其达成环境管理 体系
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事宜,这些事宜包括能影响或 受组
织影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条件。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相关方; ——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如要求); ——这些需求和期望成为合规性责任。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4.4 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应建立、实施、维持和持续改进一个环境管理体系, 包括与本标准要求相一致所需的过程和它们的相互作用, 以增强组织的环境绩效。 组织应在理解其所处环境情况下,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 系。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高层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证明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领导力和 承诺: ——履行EMS 有效性责任; ——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且与组织战略方向和组织所 处环境一致;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与组织的其它运营过程相融合; ——确保能获取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沟通有效的环境管理及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达成预期的结果; ——领导和支持员工为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做出贡献; ——促进持续改进; ——当适用于其所在区域职责时,支持其它相关管理解色发挥其领 导力 注: 在这个国际标准中所指的“运营”宜广泛理解为与实现组织存 在的目的相关的核心活动。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6.1.3 合规性责任 组织应: a) 识别和获取与环境因素相关的合规性责任; b) 确定这些合规责任如何运用于组织。 组织应对合规性责任保持文件化信息。 注:合规性责任可能具有导致潜在的不利或有利相关风 险。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6.1.4 威胁与机遇相关风险 组织应确定与威胁和机遇相关的风险,以确定需求: ——为EMS 实现预其结果提供保障; ——防止,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包括潜在的影响组织 的外部条件; ——达成持续改进。 组织应保持所列出的与威胁及机遇相关风险的文件化的 信息。
3 术语定义(部分)
3.5 相关方 能影响某项决定或活动或被其影响的,或感知到自身将受 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相关方可能包括关注或受组织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 团体。 ——“感知自身受影响”指来自与已知组织。 ——相关方可能包括客户、团体、供应商、监管者、非政 府组织、投资商、员工。
3 术语定义(部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标准培训教材
编制: 2015-12-26 上海恩可埃认证有限公司
GB / T 14001-2015 idt ISO 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 - 要求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
GB / T 24001-2015 Idt ISO 14001:2015
ISO14001:2015条文解析
5.2 环境方针 高层管理者应在所定义的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方 针: a) 与之适宜: 1) 组织的意图; 2) 组织环境,包括属性、规模和自身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 b)为建立环境目标提供框架; c) 包括对环境保护的承诺,包括污染预防和组织环境相关的其它特定事项 注:对环境保护的其它特定事项承诺可能包括可持续资源使用,气侯变化减 弱及适应,生特逆转和生态保护,或其它相关环境事宜(4.1) d) 包括遵守合规性责任的承诺; e) 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增强环境绩效的承诺 环境方针应: ——保持文件化的信息; ——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流,包括组织控制下的工作人员; ——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6.1.2 重要环境因素 在已定义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组织应: a) 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和相 关环境影响,考虑生命周期; b) 考虑: 1)变化,包括已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 和服务; 2) 识别正常和潜在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确定这些具有或可能具有对环境重大影响的因素,如重要环 境因素。 组织应在内部不同层次和职能交流其重要环境影响。 组织应保持这些文件化的信息: ——用于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 ——环境因素和其相关环境影响; ——重要环境因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既可能伴随不利环境影响(威胁)又可能伴随有 利的(机遇)环境影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