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专题2016期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春《中国经济专题》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2016年4月8日19:40-21:40

前四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必答题:

1、毛主席在社会主义革命期间反对照搬苏联城市暴动的经验,主张根据国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而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获得了成功。但是,到了建国时却照搬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而使我国在1979年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遭受挫败。试论毛主席在建国时期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答案:(1)说明对于任何决策者而言,如果想要达到的目的一致,那么所采取的方法是否一致,关键看决策者所面临的约束条件是否一致(1分)

(2)说明在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和苏联的目标一致,都是要使革命成功,并且建立新政权(0.5分)

(3)说明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和俄国的现实条件对于决策者所构成的约束并不一致:在俄国工人暴动由沙皇派兵镇压,群众同情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使得沙皇是掉了统治的合法性;二中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租借,工人暴动由租界政府镇压,国民政府可以借此号召国人团结一致抵抗列强,反而渔翁得利,只有在农村发动农民暴动,取得的效果才可能和俄国城市工人暴动的效果一样(0.5分)

(4)说明在建国后,毛主席和苏联的目标一致,都是要尽可能迅速的建立起重工业体系,以谋求国家富强和国防强大(1分)

(5)说明中国和当时苏联在经济建设上所面临的约束基本一致:资本非常稀缺,劳动力比较丰富的要素禀赋是经济最大的现实特性(1分)

(6)说明正是由于当时苏联面临这些约束,所以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就不得不通过在宏观政策环境、中观制度安排和微观经营管理体制上做全面的扭曲,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苏联经验的中心内容(1分)

(7)说明既然中国和苏联在经济建设上的目标一致,面临的约束也基本一致,所以采用的手段也基本一致,即都要建立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已经有苏联的经验,所以中国已照搬为主,虽有改进,但主要内容人基本一致(1分)

2、试论为何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取得了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奇迹,而苏联东欧同样的转型却遭受了经济的崩溃、停滞、危机不断。

答案:

(1)苏联和东欧的改革与中国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样的,但是改革的方式却大不相同。苏联和东欧的改革采取的是相对激进的“休克疗法”,而中国走的是渐进式改革的道路。(2)苏联“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固定资产在不同产业的转换使用存在困难,在这段时间内会导致GDP的下降。(0.5分)

第二,价格自由化未必会导致市场竞争。大型产业的一次性投资非常庞大,即使开放市场,过高的进入门槛也会阻止市场的充分竞争,从而会形成垄断。企业会利用垄断地位来提高价格,从而提高关联企业的成本,造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经济联系的中断和生产萎缩。(0.5分)第三,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会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苏东经济改革政策的暗含假设是

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但是实际上苏东和中国的国有企业都有政策性负担,并不具有自生能力。在企业私有化以后,私营老板不仅不会帮助国家承担政策性负担,而且还会向国家索要更多的保护补贴。国家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和国防安全以及现代化需要,不允许资本密集的先进企业大规模破产,所以必须继续给予这些已经私有化的企业以保护补贴,保护补贴的数额很可能比原来还要多。而在大规模私有化以后,国家的税收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难以实现财政预算的平衡,所以会通过印制钞票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1分)

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的原因:

(1)“双轨制”是增量改革,从微观经营体制入手,改革阻力较小,容易获得成功。(1分)

(2)由于“双轨制”改革,很多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得以发展,体制外的资源得以不断创造,使得“两部跨越鸿沟”成为可能。(1分)

(3)“双轨制”为国企改革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在保持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稳定平衡。(1分)

3、试论为何中国在工业革命之前经济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工业革命以后却一落千里成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答案:

(1)首先指出经济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持技术持续进步(1分)

(2)说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两种技术进步的基本类型,以及影响技术发明的主要因素,并就此提出技术发明模型(1分)

(3)根据这个模型解释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技领先,特别到宋代达到高峰,同时指出技术进步如果停留在经验型试错轨道上,其速度最终不可避免会慢下来。(1分)(4)指出在欧洲15、6世纪发生科学革命以后,为工业革命中技术进步速度大大提高奠定了根本基础,因为用实验的方法来取得新知识变得普及,人口数量变得不重要,而且,当技术发明遇到瓶颈时可以用科学研究增加对自然的认识,打破瓶颈,使得技术发明的可能性增加,从而使得技术变迁的速度在实验型试错轨道上不断提高;同时指出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两者又是科学革命的前提。(1分)

(5)对比中国和欧洲来说明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通过特殊的考试课程设置,阻碍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数学和可控制实验方面的人力资本积累,由此阻碍了科学革命的发生。(1分)(6)总结说明中国在无法发生科学革命的条件下技术进步相对欧洲只能逐渐趋于停滞,所以顺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经济增长——国家强盛的因果链条,就会在近代衰落。(1分)

4、何谓企业自生能力,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看,为何有些企业会缺乏自生能力?

(1)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1分)

(2)“自由”是指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开放”是指国内与国外市场相联系,“竞争”是指没有垄断,“正常经营管理”是指经营管理没问题,“正常利润”是指市场可以接受的平均利润。(2分)

(3)对企业在产品经济的技术选择有所描述(1分)

(4)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之所以没有自生能力,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政府对这个企业的技术、产品和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干预,由于是政府的干预造成企业没有自生能力,所以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