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高考真题汇编—3-3 热力环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
受热
冷却
高压1
低压
1
高压
2
低压
2
近地面遇冷
近地面大气下沉
高压(反气旋)
晴天(干)近地面受热
近地面大气上升
低压(气旋)
阴天、雨天(湿)
3-3热力环流
水汽的凝结
空气容纳水汽量的多少,是随气温而变化的。气温越高,空气容纳的水汽量就越多;反之越少。
在一定温度下,当空气不能再容纳更多水汽时,就成为饱和空气。如果水汽再增加,或者空气上升,气温降低,就会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空气中容纳不下的水汽便会凝结出来,由气态水转变为液态水。在自然界中,空气上升冷却,促使空气达到过饱和,是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
水汽凝结,只有空气的冷却还不够,还必须有吸湿性强的微粒作为凝结核,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在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尘埃增多。这些吸湿性的微尘便成为水汽凝结的核心,致使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相应增多。
降水的形成
空中的云是水汽凝结物。降水即自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水,如雨、雪、雹等。降水来自云中,但有云时未必降水。这是因为云中的云滴、冰晶如果体积太小,不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而悬浮在空中。只有当云继续上升冷却,或者云外不断有水汽输入云中,使云滴不断增大,以致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它们时,才会从云中降落下来,形成雨、雪、雹等降水。可见,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云滴增大成为雨滴、雪花或冰雹的过程。√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两个概念:①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值越小;
②高压、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大小比较而言的。
发生过程: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产生大气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所含的水汽遇冷凝结,易成云致雨。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所含的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19年课标II 卷)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1~3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600hPa 地面
海拔
800hPa 1000hPa
A 地面
海拔
600hPa
B
A 地面
海拔600hPa
B
A′
B′
高空
新作的等压面图2
A 地面
海拔600hPa
B
A′
B′
高空
新作的等压面
图1(14年安徽卷)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A.3月21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6月22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8月20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9月16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2.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等压面
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所以,自近地面向高空方向,等压面的气压值减小。
当地面受热均匀的时候,空气没有上升和下降运动,大气处于稳定状态。等压面呈水平状态,同一高度,气压相同。(如左下图)
当地面冷热不均,同一高度的各地气压不一定相等,使得等压面呈非水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断近地面的低压、高压?如右上图,已知600hPa 表示高空等压面,比较近地面A、B 的高低压?
第一步:在高空的同一水平面,作与A、B 对应相垂直的A′、B′。第二步:
图1:A′在已知的600hPa 等压面上,B′在新作的等压面上,(注意:新作的等压面要与已知等压面相平行),新作的等压面海拔比已知等压面的低,则气压值大,所以,B′的气压值大于A′。
图2:B′在已知的600hPa 等压面上,A′在新作的等压面上,(注意:新作的等压面要与已知等压面相平行),新作的等压面海拔比已知等压面的高,则气压值小,所以,B′的气压值大于A′。第三步:A′、B′在同一水平面上的高空,所以A′为低压,B′为高压。第四步:近地面与高空的高压、低压相反。所以,A 为高压,B 为低压。
M
P N ①
M
P N ②
M P N ③M
P N
④
海拔
28
27
26
29
河
流流河
Q
M
P
N
05km
北
28等温线(℃)
①②
③④
F G
H
E
S
(08年北京卷)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E 处气温比H 处高B.F 处气压比G 处低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E 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 线代表纬线,则()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07年广东卷)1.如果H 1、H 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A.H 1>H 2B.H 1<H 2C.H 1=H 2D.H 1、H 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07年全国卷)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1~3题。
1.Q、P 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2.若只考虑温差因素,则近地面N 点的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3.下图中与M、P、N 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