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给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奉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表达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2.初步构建宏观——微观——符号为主线的化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提高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能记住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定义,化学用语的意义、写法。

记住有关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以及常见无机物的命名、分类、组成、通性和相互反应的一般规律,记住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并能正确复述。

理解:能灵活呈现所学化学知识;认识一些化学现象;根据一些简单化学事实、实验现象认识物质或物质的性质。

应用:能理解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二、技能与能力的目标与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辩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的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的能力。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1)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并对化学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考试内容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一、科学探究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的认识陈晓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通过学习《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标准》,《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了修订,下面我就修订理念和课程具体内容修订谈谈我的认识。

一、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修订《标准(2011版)》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改成“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样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对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如在“1”中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 改成“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增加了“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在“3”中将“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改成“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在“4”中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5”中增加了“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等。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大丰市教研室 杨世龙


一、修订的具体依据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 三、修订的具体内容
四、标准(2011年版)实施的对策
一、修订的具体依据
1.充分肯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2.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3.密切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力求减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习负担
二、修订的基本原则
1.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 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 过程方法和创新能力,立足科学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 3.保持《标准(实验稿)》原有结构和基本框架不变。 4.修订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倡导科 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 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 5.高度重视地区差异,认真对待各地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6.针对实验中的经验和问题,提炼指导性意见或问题解决策略, 增强课程标准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7.增加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关注可操作性,加强对义务教育 阶段化学课程的指导性。
第二部分
主要是对表述的角度和方式进行了修改 “实验版”——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 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修订版”——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 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对“导言”的修 订
返回第一部分
对“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
《标准(2011版)》将以前的“设计思路”改成“课程设计思路”, 整个构思和框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同样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课程的设 计思路,在内容的表述方式和表述次序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显得层次更分明,思路更清晰。 如表述“5”中增加了“生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 又如表述“6”中对 “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增加了行为动词 “懂得”和“简单计算”; 将 “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行为动词化繁为简,以“模仿操作、 初步学习”、“独立操作、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呈现; 对“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分别增加了行为动词 “经历”、“认 同”和“内化”。

1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

1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

1、通过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总结课标修订前和修订后对实验的要求有何变化。

新版课程内容变动如下:课程内容包括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在“科学探究”中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二级主题。

本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其中第三方面“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增加为: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

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如下要求为7个。

增加“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要求。

其中第四方面增加为:“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具体内容规定为: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和组织学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在“科学探究”主题下,增加“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二级主题。

认为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的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要求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至少完成下列8个化学实验活动。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同时要求“化学实验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避免污染环境。

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具体内容进一步细化,由 3 方面扩展到 4 方面。

增加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强化“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对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修订删去了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包括主题二(二)中的“观察在水中加入少量盐后凝固点和沸点的变化”、“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主题三(一)中的“分离氯化钠固体与铁粉组成的混合物”;主题四(二)中的“用实验证明: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生成了新的物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氯化铜溶液用石墨电极通电分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

(完整word版)解读2011年版化学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解读2011年版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汕头市锦泰中学马灏楠从今年秋季开始,我国全面实行新课标(2011版),并且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都作了修订和审定。

如何解读新课标,把握新课标,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迫切任务。

我在2011年参加国家教育部在山东师大进行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012年5月底,省教育厅在东莞举办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研修班,对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率先进行培训,我再次有幸参加了研修.以下是我对新版课标的一些研读心得:一、2011年版化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的依据与原则:本次课标修订的重点放在如何应对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和我国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着力提升初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修订依据具体如下:⑴肯定、认同化学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与成就。

⑵高度重视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的引导作用,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这是历时十年课程标准再作修改的最大亮点。

⑶密切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⑷力求减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学习负担.通过对若干国家教材内容“学习难度”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目前的初中化学教材“学习难度”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

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与可能。

(5)针对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提炼指导性意见或问题解决策略,增强课程标准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2.修改的原则基本原则:(1)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创新能力,立足科学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2)本次修改把握“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的原则,保证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的一致性,适当降低二级主题的要求,对开放性较大的一些内容加以限制,并修改了“活动与探究"栏目,化学用语与定量计算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的要求上,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课程标准依然是五个一级主题,分别是①科学探究;②身边的化学物质;③物质的化学变化;④物质构成的奥秘;⑤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主题单元可供的学习情境素材都有相应的删减和补充。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5.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 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 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生动地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认识化 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 重要作用。
1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 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 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化学在缓解 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 献。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 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 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 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 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 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 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 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 二、课程基本理念 1.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 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 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 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 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 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 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要注 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标准包括前言、课程且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十部分。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 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 的要求,并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3.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 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 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修)

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修)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
▲、解读《课标(2011年)》 (一)修订的依据和原则
1、依据 肯定课改方向 重视科学探究(突破口、有效途径) 关注化学与社会 减轻学习负担 2、原则 “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 (个别降低)
2011年版课标修订要点
(二).修订版的三大特点
(1)保持原课标的基本结构:四大部分 (2)比原课标更凸显了: 完整性 严谨性 实践性 可操作性
元素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
删去的情景素材: 红墨水的纸上层析;服装干洗;制 造自来水管材料的变迁;照相底片 的感光;光化学烟雾等。
5、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
(1)教学建议(针对性、指导性)
(2)评价建议(增加4个例子,完善3个例子,
突出实践操作性)
(3)教材编写建议(针对性、教育功能)
(4)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化学


调整“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 对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修订 增加“活动与探究建议”内容 降低了一些内容标准的学习水平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内容标准 更新了主题的“学习情景素材” 重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调整了教材编写建议的框架结构 调整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的框架结构
课程内容de构成

一级主题(5个)
四(二)
(表2)降低了实验探究建议的活动要求
主题 (单元) 二(一) 《实验稿》建议的实验活动 ④协作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 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变 化 ②使用pH试纸测定唾液、食 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 壤溶液等的酸碱性 ④当地农村常用化肥的鉴别 ②设计实验推断孔雀石(或碱 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 修订后的实验活动 ④实验探究:呼出的气体中二 氧化碳的相对含量与空气中二 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差异。 ②使用pH试纸检验唾液、食醋 、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 溶液等的酸碱性 ④常用铵态氮肥的检验 ②设计实验证明加热碱式碳酸 铜有新物质生成 ③观察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 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年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 前?? 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12312345.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重视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图所示。

1.依据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如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 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并据此制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3.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以“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

这些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载体。

4.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2011年化学课标解读

2011年化学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 标准(2011年版)》


马国
民乐二中理化教研组 良
▲一、解读《标准(2011年版)》
(一)修订的依据和原则
1.依据 肯定课改方向 重视科学探究(突破口、有效途径) 关注化学与社会 减轻学习负担(难度世界中偏上) 2.原则 “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个别降 低)
(二)修订的具体内容
5.更新主题(单元)的“学习情境素材” (见下表:新增加的学习情境素材)
更新的视角 情景素材实例 自来水的生产工艺;宇航、潜 水的呼吸供氧;氮气的用途; 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 化学、技术与 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氢能源 社会的联系 汽车;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 面粉厂的防爆措施;我国能源 消耗和化石燃料的分布;新型 陶瓷;二氧化硫排放与“酸 雨”。

关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其实知识本 质上是一种结果,而智慧主要表现 在过程之中,知识可以传授,但智 慧是无法传授的,如同幸福是不能 传授的一样。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其 实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关于情感 态度价值观。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向上的精 神、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
案例《爱护水资源》
元素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
删去的情景素材:红墨水 的纸上层析;服装干洗; 制造自来水管材料的变迁; 照相底片的感光;光化学 烟雾等。
5。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指导
(1)教学建议(针对性、指导性) (2)评价建议(增加4个例子,完善3 个例子,突出实践操作性) (3)教材编写建议 (4)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建议
1.弘扬化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⑴“导言”部分(发展、挑战、意义)
⑵“课程性质”部分(启蒙、基础、作用) ⑶“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三点)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宋心琦(清华大学,教授)胡玉娇(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一、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于 2001 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教育部在 2007 年至 2008 年期间,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和系列座谈调研。

在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广大教师高度评价化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化学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已经走进初中课堂,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提升。

显著进展:(一)确立以科学素养培养和三维目标落实为特征的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 二 ) 构建主题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知识、过程和情境建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具体知识内容的三级内容框架;五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最新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新)

最新2011版初中化学新课标解读(新)

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研读简阳市教研室吴茂辉(Ⅰ)“课程标准”整体结构一、“课标”篇章保持不变第一部分:前言。

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三维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五个一级主题)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建议。

二、“内容标准”一、二级主题保留一级主题二级主题科学探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元素的表示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好我们的环境(Ⅱ)“前言”和“课程标准”提法更加准确一、“前言”部分的一些变更1.给化学提出明确的定义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对义务教育课程性质做了明确界定(1)体现基础性(2)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3)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资源、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3.课程基本理念所增加与强调的内容(1)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树立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课程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科学素养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内容实施建议4.课程设计思路在保留原来构架的同时进行几点修正(1)在指导思想方面,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放在“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前面;(2)增加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包含的内容和要求”;(3)在设立“活动与探究建议”方面强调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在设立“学习情境素材”方面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5)增加“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多个方面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课程的顺利实施”的条文。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的认识陈晓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通过学习《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标准》,《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进行了修订,下面我就修订理念和课程具体内容修订谈谈我的认识。

一、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修订《标准(2011版)》将实验稿中的“基本理念”改成“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样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但对个别地方进行了修改和调整。

如在“1”中将“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改成“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增加了“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在“3”中将“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改成“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在“4”中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5”中增加了“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等。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第一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出台,通过网上倾听专家的讲座和自学2011版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我觉的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因为课堂组织实施的基础是课堂教学设计把握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及其逻辑结构、具体了解学生的基础与经验与认识发展规律,是进行教学设计、也是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关键。

(二)努力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因为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功是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保证,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学习情景的创设,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学习等三个方面。

(三)实施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

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五个关系:即教与学、预设与生成、学习与练习,平时教学与总复习的关系。

1、首先要了解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建构体系。

2、要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科学最基础的核心内容。

3、要理解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教学内容的选编。

4、了解初中学生化学学科知识认识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

知觉的产生以感觉的存在为前提,要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验、借助过去的经验或知识来学习。

知觉还受到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和态度等的影响。

初中学生学习动机不成熟,学习化学往往从好奇和直接兴趣出发,对枯燥乏味的内容、抽象的概念和化学符号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要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运用实验、图表、模型、影像资料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有趣易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做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的一点解读

做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的一点解读

做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的一点解读摘要:引导学生从“听化学”向“做化学”转变,从“记化学”向“探究化学”转变。

学生只有通过“做化学”“探究化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才有可能得到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做科学科学素养做化学科学探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基本理念有6点精辟的概述,其中第4点原文表述如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关理念的学说层出不穷,柏拉图的“理念说”就认为,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

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程,极力凸显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方法,积极倡导“做科学”,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创作理念影响下的一幅幅“摹本”。

1.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些话要留给学生讲,有些事要让学生做。

这里的一“提”一“讲”一“做”,无处不蕴涵着机会,关键在于机会面前教师是否舍得给,学生能否把握得住。

拿课堂来说,教学内容从何而来?教材是当然的范本,在这里只想说明2点事实:一个事实是,“内容”并不是静态确定的,而必须是在动态的过程中获得的;另一个事实是,世上的全部事实,即不管是天上人间有的,又或是天使与魔鬼争论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对象,也就是说,成为教学内容。

一个化学方程式甚或是学生做的白日梦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梦中收获的成果还真有过。

那天,凯库勒在邮车上打瞌睡时就领悟到了苯的化学结构,但这也只能凭借一时灵感给化学史增添一小片梦幻般的云彩。

现实当中,我们还是需要随时随地睁大眼睛,到处去寻找那些物质世界放飞出来的理想。

在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陈鹤琴在《怎样做一个理想的教师》中谈到:在这环境里,尽可研究一年四季的东西,不一定按照书本的内容呆板地去教学。

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word版

2011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word版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一)知识与技能 (5)(二)过程与方法 (5)(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6)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1)一、教学建议 (21)二、评价建议 (24)三、教材编写建议 (29)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2)附录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34)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34)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34)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34)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化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学科的上述特征,对新时期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课程性质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

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物质世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学习体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教育理念。

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我们应努力克服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定势,更新教学理念。

一、转变教学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要将教材的情感因素、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动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学内容应当是源于学生生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内容,应当摈弃那些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内容。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行为,要将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口头表达、讨论问题、发表见解都要到位。

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化学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信息,用化学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

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

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勇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

当不同见解难以统一时,应学会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

三、改革化学学习活动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化学课标》中指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

可经常提出类似于“你是怎样想的?”“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宋心琦(清华大学,教授)胡玉娇(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一、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十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颁布以来,对于全国的初中化学课程建设、教材研发、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教育部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针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和系列座谈调研。

在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广大教师高度评价化学课程标准实施后带来的新变化:化学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已经走进初中课堂,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强,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提升。

显著进展:(一)确立以科学素养培养和三维目标落实为特征的化学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具体包括激励学生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科学素养;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课程标准将这些课程理念进一步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

(二)构建主题导向的三级三维课程内容结构,整合知识、过程和情境建立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具体知识内容的三级内容框架;五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设计了包括内容标准、活动探究建议和学习情景素材三个维度的整体课程内容。

(三)多版本教材生动诠释化学新课程,促生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课标内容和水平要求在教材中得到较好落实。

十年来,化学教材的多样化大大激发了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教材(课程及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编排及教材呈现方式)的研究热情,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这一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国家化学教育领域在教材编制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及资源的建设、教与学的过程和策略设计、形成性学业成就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化学教育研究及实践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变化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可喜的积极变化,这种判断在我们2010年的网络调查中获得了支持。

在备课时认真从三维目标出发思考教学问题的教师多了;认真做学情分析的教师多了;能够努力思考学生的认识障碍点,并努力在课堂中予以突破的教师多了;教学中重视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师多了;重视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教师多了;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教师多了;感觉化学教学有意思的教师多了;努力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多了;整体感觉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了。

教师还感觉到教研活动多了,听课、评课活动多了。

(五)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下列新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1)体现三维目标的融合;(2)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3)合理准确地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定位;(4)将知识用真实而有价值的情景“包装”起来;(5)探索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6)从以定义为中心的概念教学到基于认识转变和发展的概念教学;(7)从内容讲解的教学转为问题驱动、活动展开的教学;(8)实现高水平的探究教学;(9)从线性教学设计到整合教学设计;(10)从课时备课转向单元整体备课。

新课程对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第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要尽量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规律,贯彻“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超越具体性知识传授,重视观念建构和认识发展”等先进教学理念;第三,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倡导开放性与实效性兼顾的有效教学等。

从2001年大连成为首个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区开始,21世纪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从文本课程正式转人实践课程,从设计者的课程转为教师的课程和学生的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广大一线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

例如,与实施新课程之前相比,现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解释、质疑的机会;化学课堂中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机会多了;化学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多 了;化学课堂中教师更重视讨论生活或生产中的化学问题; 教学中重视化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师多了;日常教学中,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教师多了。

此外,48.46%的教师自称平均每周开展一次探究活动, 33.64%的教师平均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探究活动,11.31%的教师平均每个学期开展 3-4次探究活动。

(六)基于课程标准改革中考,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能力立意的转变新课程中考化学试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凸显对知识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2.关注过程与方法,积极探索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3.重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4.试题的形式多样,主观、开放性试题适当增加,试卷编排图文并茂。

2 •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十年,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 也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面临持续发展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考试题上, 学生分组实验没有得到基本保障;常规课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比较单一,存在 教学实效性问题。

此外,还存在如下问题:(一)化学实验及其教学亟待得到切实重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专门设置探究主题,增设活动探究建议,明确提出实验技能培养要求,淡化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界限等。

其初衷是为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多让学生动手实验, 多开展探究性实验, 发挥实验的全面教育功能。

但 是,从具体的实施情况看,很多地方和学校与过去相比, 非但没有多做实验,反而是少做实验了,特别是学生实验的数量呈减少的趋势。

这种情况是课程标准设计之初始料未及的,也是十分严重的。

其原因包括教师观念和学校管理思路存在偏差、经费和硬件条件不足、教学综括而言,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基本是在九年级(初中三年级)开设,教学受到中考的严重影响, 间完成, 应试教学和大题量训练造成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问题依然突出 课时紧张、实验员缺少、硬件条件差等多种原因,初中化学课程一年课程用了半年的时;由于观念陈旧、实验和探究更多地停留在课标、教材和时间紧张、很多学校没有或缺少化学实验员等。

为此,大家强烈呼吁化学课程标准要明确规定必做的学生实验。

(二)课堂教学期待开放与实效双赢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这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

这种教学观念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和支持,所以很多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之初都积极尝试。

但是开放性教学是需要时间的,是会增加差异和不确定性的,这与教师习惯了的封闭式计划性教学形成冲突。

加之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师需要更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课堂教学一放就乱、知识落实不了、教学走过场、教学实效性不高等现象。

教师对此感到非常不安,于是转回采用传统的单向传授的教学方法。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开放性教学方式浅尝辄止,教师还未真正掌握就废弃不用了。

这对于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开放与实效的双赢,需要在课程标准修订以及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三)知识教学需要转变观念和范式在传统的教学价值观中,知识传授比什么都重要,都实在。

广大教师高度重视知识教学,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知识传授。

但是反思长期以来我们的知识教学现状,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比如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获得了大量的具体性知识,却没有得到智慧的启迪、能力的提高,即便是学生的应试能力也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

如何转变这种状况?不是简单地采用探究式教学、创设真实情境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转变知识教学的基本观念和范式。

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反思:为什么要教这个知识;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科学家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知识;这个知识结论是人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挑战,采用了什么不一样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从而发现和获得的;有了这个知识之后,人们看待物质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它可以让我们具备什么能力,解决什么新的问题;等等。

对知识及其教学本质的重新思考将引起知识教学范式的变革。

(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要求常态化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广大教师通过对探究教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从观摩他人到自己亲身实践,从模仿到创造,使探究教学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宣传和普及。

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和课堂教学展示观摩交流活动中的化学课例都体现出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的特点,这是令人极为欣喜的。

但是在常态课中探究教学的落实状况却非常不尽如人意。

很多教师的平时课堂教学,甚至连启发式讲授都做不到。

所以新课程课堂教学内涵质量的提高需要长期深入的努力。

有关探究教学以下一些问题特别值得进一步研究:如何以问题情境驱动科学探究活动,如何以主体知识的获取进行核心设计和实施科学探究活动,如何根据实施条件设计不同的探究活动,如何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以及如何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等。

(五)多样化发展性评价任道重远在实践层面,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除“五四”学制的学校之外,都是在九年级开设。

加之不少地区的中考命题,强调选拔性功能,为提高区分度,考题的认知水平要求有过高倾向,这对仅有一年时间的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

化学课程的教学受到中考应考复习的严重冲击和影响,很多地区和学校用半年就教完新课,以便尽早开始中考复习。

教师普遍在新授课教学中渗透中考要求,在平时教学中就加大习题训练难度,关注基于习题的探究训练,而忽略基于真实实验的探究能力培养,致使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平时学习的难度、水平要求、习题训练量、纸笔测验答题的严苛程度都出现不正常增加的现象,这是导致初中生化学学习实际负担比较重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