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渗透作用实验的方法.

介绍一种渗透作用实验的方法.
介绍一种渗透作用实验的方法.

介绍一种渗透作用实验的方法

1方法步骤

1.1处理好2个蛋壳取长形的近似大小的鸡蛋2个,将鸡蛋钝端处的蛋壳轻轻敲裂,在蛋的另一端即尖端用尖剪刀剪去蛋壳,使之成为一个整齐的小孔,然后稍用力摇动鸡蛋的蛋黄、蛋白,倒出蛋壳,并用水冲洗干净。再在蛋壳的钝端敲破处用针挑去破裂的蛋壳,让完好的卵壳膜露出。

1.2 做好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取100ml的烧杯两个,放入80ml清水。将处理好的一个蛋壳用手拿起,把钝端放入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中,用另一手将饱和的蔗糖溶液慢慢从小洞倒入蛋壳里,使蛋壳慢慢沉入水中,让蛋壳外的清水接近小洞处。用同样方法在另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把处理好的另一个蛋壳里装入清水,也让蛋壳外的清水接近小洞处。在两个蛋壳中各加入一滴洗发精(其渗透作用实验装置见下图)。

1.3 观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即可观察到装有蔗糖溶液的蛋壳下沉,直到全部蛋壳沉没于清水中。而装入清水的蛋壳不下沉,在烧杯中的位置始终保持原状。

2讨论

(l)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卵壳膜假设为理想的半透膜,此装置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在第一个渗透系统中,卵壳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卵壳膜外向卵壳膜内通过的分子数多于水分子由卵壳膜内向卵壳膜外通过的分子数。因此蛋壳逐渐下沉,最后完全沉入烧杯的水中。这就足以说明渗透作用吸水的原理。而第二个烧杯中,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从卵壳膜外向卵壳膜内和从卵壳膜内向卵壳膜外扩散的分子数相等,故蛋壳在烧杯内的位置始终保持原状。

(2)实验证明,长形蛋比短形蛋下沉的阻力要小些,用长形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见到蛋壳下沉的效果。

(3)加一滴洗发精是便于水分子快速扩散。

l.蛋壳2.清水3.饱和的蔗糖溶液4.清水5.卵壳膜(摘自《生物学通报》1995,8)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

(19班6组)呋塞米对清醒家兔的利尿作用和对尿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观察呋塞米的利尿作用和和排钾、钠、氯离子作用。 二、立题依据:呋塞米属于高效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髓袢升支粗 段,特异性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转运子,因而抑制 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 同时,由于钾重吸收减少,也降低了由于钾的再循环导致的管腔正电位,减少了钙镁重吸收的驱动力,使它们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输送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增加又促使钠钾交换增加,从而使钾的排泄进一步增加。 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进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不宜常规使用。静脉给药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三、主要参考文献:[1] 吴铁,冯冰虹.药理学[M]. 四、实验对象:家兔() 五、实验药品与器材:5%葡萄糖生理盐水,1%呋塞米,15%盐酸普鲁卡因, 钠、钾、氯离子混合标准液,1%四苯硼钠溶液,%焦锑酸钾溶液,单一显色剂,无水乙醇,30%乙醇;兔手术台,急性兔手术器械,输尿管插管,50mL烧杯,10mL量筒,注射器,吸管,滴定管,分光光度仪。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家兔15只,随机分为3组。 (2)将清醒家兔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先用15%普鲁卡因局麻下腹部然后进行输尿管插管。并在家兔耳缘静脉用头皮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保证家兔的水负荷。(3)给药前,每5min收集尿液一次,连续三次,求平均值作为药前尿液量水平。(4)待尿液流速稳定后分别向各组家兔自耳缘静脉注入下列药物: 1)第一组注射生理盐水2ml/kg体重 2)第二组注射50%葡萄糖溶液2ml/kg体重 3)第三组注射%呋塞米溶液2ml/kg体重 50%葡萄糖只产生利尿作用而对尿中的离子浓度不造成影响用以做对照。(5)分别记录各组0-5min尿量6-10min尿量和10-15min尿量,取各药物作用的中段尿进行离子测定。 (6)3组按照表1、表2、表3的操作步骤进行尿中钠、钾、氯离子的测定。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5378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引用:引用突出说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说服力(趣味性) 明对象的作用。) 摹状貌: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考查角度:加点词的作用,加点词能否删去? 题型一:句(段)中加点词的作用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题模板:不能。加点词“XX”的意思是……,说明了……。删掉之后,句子(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加点词“XX”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二:句(段)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_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_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

第23卷第9期 2007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SchoolBiology Vol.23No.9 2007 文件编号:1003-7586(2007)09-0050-02 “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装置的改进李志远(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222006) 生物学科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 它反映的是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因此,在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制作的模型、 挂图、动画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如:学习“顶端优势”时,教师可以选取顶端优势 现象明显的盆景或枝条让学生观察;学习“根瘤与根 瘤菌”内容,可以取生长旺盛的大豆根系并制作根瘤 菌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学习“无氧呼吸”,可以取几 个苹果用塑料袋扎紧,让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味”,使学生身临其境。总之,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因地制宜地寻找简单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凡是能够让学生亲自观察、探索的,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1中有“物质跨膜运输”的内容,其中“渗透作用”是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材“问题探讨”处安排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此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渗透作用的理解和后面内容的学习。教学中我发现,若按教材介绍的装置做,常常由于半透膜与漏斗的接触面较大,造成半透膜的制取比较麻烦,且不易结扎,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为此,我对原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 1装置的制作 1.1塑料漏斗的制作 用一次性输液器的吗啡氏管制成。先用刀片切去吗啡氏管上端(大头一端)的头部(切割线以稍低于侧壁上缘为好)。切口可在纸上稍作摩擦,以避免切口粗糙损坏半透膜。 再从吗啡氏管下端与粗导管接头处,将粗导管剪去。 把过滤器下面的细导管拔下(针头可剪去),接于吗啡氏管的断头处(操作装置如图1所示)。 这样,一个带细导管的塑料漏斗就做成了。1.2制取半透膜 取新鲜鸡蛋一个,从中部打开,将内容物倒出,用食指和拇指将卵壳弄成小的碎片,注意不要损坏卵壳膜,然后将卵壳碎片一点点从卵壳膜上剥下,面积不需要太大,略大于吗啡氏管横截面就可以了。剥离完毕后,用水稍稍冲洗即可。 1.3套膜和结扎 在做成的吗啡氏管漏斗底部蒙上已制好的鸡蛋壳膜,用橡皮筋扎住,注意松紧要适度,过松会漏水,过紧了会使塑料漏斗变形或损坏卵壳膜,也会造成漏水。1.4饱和蔗糖溶液的加注 取下吗啡氏管漏斗上的细导管,用带针头的注射器吸取饱和的蔗糖溶液,小心地注入漏斗内,以液面平漏斗口为好,然后套上细导管。将细导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的塑料漏斗浸在清水中即可,如图2所示。 另外,可以在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红墨水,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漏斗内红色液体(蔗糖溶液)沿细导管上升。 2装置的优点 2.1取材方便 吗啡氏管 接于此处 切去针头 细导管 从此处拔下 粗导管 过滤器环切处 细导管 1 ̄2min 初始液面 蔗糖溶液 清水 半透膜 蔗糖溶液 清水 半透膜 上升后液面 渗透作用发生前的情况渗透作用发生后的情况 图1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饱和蔗糖溶液的加注示意 50

利尿药对家兔的利尿作用观察及对血压的影响作用

速尿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及其利尿作用的观察 许运强邓天秀李丹郑媛温淑婷吴青 预防医学2008级02班 指导老师: 范爱辉张永娟 一、实验目的 了解速尿对家兔的血压影响及利尿作用,熟练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及输尿管插管等操作。 二、立题依据 尿液的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再吸收及分泌而实现的,利尿药通过作用于肾单位的不同部位,而产生利尿作用,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以引起尿量的变化。利尿药作用于肾脏,通过抑制肾小管电解质的重吸收,并进而减少水的重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利尿药包括:高效能利尿药、中效能利尿药、低效能利尿药。 本实验所用的0.04%速尿是高效能利尿药,本类药物主要作用在髓袢升支粗段,选择性地抑制NaCl的重吸收,又称袢利尿药。袢利尿药能使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由原来的99.4%下降为70%~80%。正常状态下,持续给予大剂量的呋塞米可使成人24h内排尿50~60L。利尿作用的分子机制是特异性地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的管腔膜侧的Na+/K+/2Cl ̄共转运子,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使尿中Na+、K+、Cl ̄浓度增高使肾脏稀释功能降低,NaCl的排出量明显增加,同时髓

质高渗压下降,肾的浓缩功能也受到影响,水的重吸收减少。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强利尿药后,一般是在5min后开始起效,峰值时间 15-20min,维持2~3小时。 参考文献: [1]颜光美,药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朱健平,生理科学实验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王昀,刘野,速尿治疗高血压急症171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 结合杂志,2007(06) 三、实验方案 1、实验材料 家兔,兔手术台,手术器械,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试管,20%乌拉坦溶液,0.4%肝素生理盐水,5%葡萄糖生理盐水,0.04%速尿注射液。 2、实验分组 甲组: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 乙组:注射0.04%速尿注射液 3、观察指标 家兔的血压变化以及在一定时间内尿量的变化 4、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实验参数设置。打开计算机,启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按表1-1进行本实验的计算机参数软件设置。将动脉导管和压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细胞膜的渗透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 2.了解各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二、实验原理: 1.细胞膜具有对物质选择透过的生理功能。脂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大,水 溶性越高通透性越小;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容易透过,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透过。 水分子可通过由膜脂运动而产生的间隙。非极性的小分子如 O2、CO2、N2可以很快透过脂双层,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如尿素、甘油等也可以透过人工脂双层,尽管速度较慢,分子量略大一点的葡萄糖、蔗糖则很难透过,而膜对带电荷的物 质如: H+、 Na+、K+、Cl–、HCO3–是高度不通透的。 2.hemolysis(溶血现象):渗入红细胞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水 进入细胞,引起细胞吸水胀破;即红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的 现象称为溶血现象。 3.i sotonic solution(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 渗溶液。 4.Hypertonic solution(高渗溶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 渗溶液。 5.Hypotonic solution(低渗溶液):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 渗溶液。 6.semipermeable(半透性):膜或膜状结构只允许溶剂 (通常是水 )或部分溶质 (一般为小分子物质 )透过,而不允许其他溶质 (一般为大分子物质 )透过的特性。 7.osmosis(渗透作用):膜两侧溶液浓度存在差异,造成化学势能差,在 势能差的驱动下,溶剂穿过对溶质不透膜的过程。三、实验材料及作用: 150 mmol/L NaCl , 蒸馏水, 5 mmol/L NaCl,65 mmol/L NaCl,0.8 mol/L 甲醇,0.8 mol/L 乙醇,0.8 mol/L 丙醇,0.8 mol/L 乙二醇,0.8 mol/L 丙三醇,2%Triton X-100,氯仿 (三氯甲烷 )。 1.NaCl 的作用:将正常红细胞悬浮于不同浓度的NaCI 溶液中:等渗溶液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大小和双凹圆碟形;渗透压递减的一系列溶液中,红细胞逐步胀大并双侧凸起,当体积增加30%时成为球形;体积增加45%~60%则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这时血红蛋白逸出细胞外,仅留下一个双凹圆碟形细胞膜空壳,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摹状貌:生动具体地描绘了,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考查角度:加点词的作用,加点词能否删去? 题型一:句(段)中加点词的作用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题模板:不能。加点词“XX”的意思是……,说明了……。删掉之后,句子(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加点词“XX”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二:句(段)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呋塞米对尿量的影响-实验设计

本文涵盖全部实验内容,包括经实践改进后的实验设计,实验数据与结果 ?实验名称:呋塞米对尿量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观察呋塞米与高渗葡萄糖对家兔的利尿作用。 二、实验原理 呋塞米是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转运子,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同时,由于K重吸收减少,也降低了由于K的再循环导致的管腔正电位,减少了Ca﹑Mg重吸收的驱动力,使它们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输送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 增加又促使Na-K交换增加,从而使K的排泄进一步增加。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进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不宜常规使用。静脉给药(20~80mg)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三、实验材料 家兔(2kg) ,兔手术台,导尿管,哺乳动物手术器械,量筒(10ml,50ml),注射器(5ml,50ml),针头,50%葡萄糖注射液,1%呋塞米注射液,乌拉坦,生理盐水。 四、实验步骤 1.家兔1只,称重、用水50ml/kg灌胃,给予水负荷。 2.25%乌拉坦按5ml/kg体重耳缘静脉麻醉。动物仰卧固定于兔台。用无菌尿管插入膀胱8cm 左右,见有尿液滴出即可。用胶布将导管固定于兔台上,轻压下腹部加速膀胱排空。 3.收集兔用药前10min内尿量,记录。给兔耳缘静脉注射1%呋塞米0.5ml/kg,再收集给药后尿量,每10min记录一次。 4.所有数据采集完成后,去除膀胱插管,处理伤口,整理实验台,另将实验用兔安置至通风、温暖处,适时补充营养和体液;观察其呼吸、心率,待一切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后归还。 ?结果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入表。 表呋塞米与高渗葡萄糖对家兔利尿作用实验结果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考试必备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 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 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

渗透作用

第一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课标要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考向瞭望】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探究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能力。 (3)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图示和实验来归纳问题、总结规律; (2)能运用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来解释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并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协调的科学世界观。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难点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质壁分离实验的设计。 【学习过程】 导入:生活中常见一些现象:白菜剁馅常放一些盐稍等一会就可见到有水渗出;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这是细胞失水的现象。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中,我们采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进行实验,发现红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会破裂。这是细胞吸水的现象。那细胞吸水失水是什么原理呢?什么情况会失水,什么情况会吸水?红细胞会吸水但会失水吗?植物细胞会吸水吗? 渗透作用 一、概念: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过程。 二、常见渗透装置: 渗透装置是演示渗透现象的一个实验装置,这个渗透装置是由球形漏斗、烧杯、半透膜和内外不同溶液组成的,如图所示。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⑴漏斗内外溶液要有浓度差,漏斗内的液体(图中2)浓度要高于漏斗外的液体(图中1)浓度; ⑵封闭漏斗口的膜要是半透膜(图中3)。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渗透装置中漏斗内的液面才会上升。当然,这个装置高度差如果要保持,还需要一个隐含条件,漏斗内溶液的溶质分子要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 四、渗透原理的分析

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一、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三、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字 (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 其作用是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六、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也很好的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考查的主要方式:判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找出说明方法并举例?分析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说明文中常用说明方法 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引资料、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 三、说明方法的作用 结合《中国石拱桥》、《向沙漠进军》、《苏州园林》、《统筹方法》、《死海不死》五篇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在做题时注意总结规律、找方法)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苏州园林》 作比较,通过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的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2、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死海海水的特征是咸度高、浮力大)《死海不死》

有关渗透作用的实验教学探究

有关渗透作用的探究实验教学 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潘粉英 摘要: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对渗透作用这一节的实验教学作了一些总结。本文从渗透装置的构成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来寻找半透膜的最佳材料,对半透膜与生物膜进行比较;对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从溶质的组成、浓度来作进一步探究、分析渗透作用的实质。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渗透作用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渗透作用实验探究渗透作用的应用 有关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方面的知识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经过十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本人就这一节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究并作出了一些总结。 一、渗透系统的组成: 1、半透膜 渗透作用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溶液浓度低扩散到溶液浓度高的过程,因此,渗透装置的组成条件首先必须具备半透膜。 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界定依膜的种类不同而划分范围不同。例如:对鸡蛋膜来说,葡萄糖分子就是大分子物质,而对透吸管来说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对肠衣来说,碘及葡萄糖是小分子物质,而淀粉是大分子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半透膜有鸡蛋膜、鸡的嗉囊、鱼鳔、蚕豆种皮、玻璃纸、动物膀胱、肠衣、蛋白质胶囊,以及一些可从生物体上剥离的薄膜类物质。笔者对常见膜材料进行了比较,寻找了最佳半透膜材料。

由上表可知在做渗透装置中鸡卵壳膜是我们选择的最佳半透膜材料。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一定的区别。半透膜是无生命的物理性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而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命的生物膜,载体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是否吸收的选择性。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在活细胞内的生物膜只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它所选择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透过,是选择透过性膜。它们的相同点:都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都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它们的不同点:只要分子比半透膜的孔径小,就能通过半透膜;而对选择透过性膜来说,即使是小分子,只要不是细胞所要选择吸收的,也不能通过。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半透膜与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区别。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也是发生渗透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因为只有浓度不同才会有水分子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导致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对动物细胞来说,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动物细胞会吸水胀破,当细胞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进出平衡,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对于成熟的植物细胞来说,原生质层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吸水但不会胀破,原因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或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的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此对活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来说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原生质层与原生质的区别,原生质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总称,而原生质层是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不包括细胞核。 二、渗透作用实验进一步探究 假设如下简易渗透装置: (一)有关渗透装置的实验探究 1、半透膜两侧的溶液中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只有水分子进出。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药物的利尿作用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药物的利尿作用 :学号:班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膀胱插管技术测定尿量的方法。 2.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各种因素对尿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加深对尿生成过程的理 解。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家兔(体重 2.0kg以上) 2.器材: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头皮针。 3.药品: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呋塞米,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垂体后叶素,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班氏试剂。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麻醉:将家兔称重后,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5ml/kg剂量自耳缘静脉注射麻醉。 2.固定:家兔仰卧位固定。 3.备皮:剪取家兔颈部,下腹部被毛。 4.手术 1)颈部手术 剪去颈前部兔毛,正中切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的迷走神经, 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2)腹部手术 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 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 而缩小。如膀胱壁较松驰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 膀胱的贮尿量减至最少。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5.观察项目 1)记录正常尿量(滴/min) 2)生理盐水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快速注射38℃生理盐水20ml,观察尿量的变化。

3)葡萄糖对尿量的影响 先收集尿液2滴进行尿糖定性试验作为对照,然后自耳缘静脉快速注射20%葡萄糖溶液5ml,观察尿量的变化。在尿量变化增多时,再去尿液2滴作尿糖定 性试验。 尿糖定性试验方法:试管加1ml班氏试剂,加入数滴尿标本,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冷却后观察溶液和沉淀物的颜色改变,蓝色为阴性(-),若颜色变为绿色 (+)、黄绿(++)、土黄色(+++)、或砖红色(++++),则为阳性且其含糖量依 次升高。 4)去甲肾上腺素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5ml,观察尿量的变化。 5)迷走神经兴奋对尿量的影响 用保护电极以中等强度和频率的连续脉冲(定时刺激,持续时间20s,波宽5ms,强度2.0V,频率25Hz)刺激右迷走神经,观察尿量的变化。 6)呋塞米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注射呋塞米1U(1ml),观察尿量的变化。 7)抗利尿激素(ADH)对尿量的影响 自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含ADH)1U(1ml),观察尿量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 表1. 尿生成的影响实验结果 五、实验讨论 1.尿生成的生理调节 1)肾自身调节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模式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模式 1.打比方 ①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②(把甲比作乙,或把甲类事物比作乙类事物)形象而生动的说明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种事理,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具体可感。 2.作比较 ①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②把……和……比较,在对比中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形象。 3.分类别 ①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②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4.摹状貌 ①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②通过具体生动的描摹,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5.举例子 ①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②举了……例子,确切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列数字 ①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用具体数字准确客观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具体直观,令读者信服。 7.下定义①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②给……下了定义。③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练习: 第一种题型:该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1)第一段“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二、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 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2)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 ) (3)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层,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 还有一种像棉花似的白云,叫 积云 .... 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复习过程

生理科学实验设计

(19班6组)呋塞米对清醒家兔的利尿作用和对尿中离子浓度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观察呋塞米的利尿作用和和排钾、钠、氯离子作用。 二、立题依据:呋塞米属于高效类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髓袢升支粗 段,特异性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转运子,因而抑 制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同时,由于钾重吸收减少,也降低了由于钾的再循环导致的管腔正电位,减少了钙镁重吸收的驱动力,使它们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输送到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增加又促使钠钾交换增加,从而使钾的排泄进一步增加。临床上用于治疗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进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不宜常规使用。静脉给药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 肿。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三、主要参考文献: [1] 吴铁,冯冰虹.药理学[M]. 四、实验对象:家兔(2.5-3.0kg) 五、实验药品与器材:5%葡萄糖生理盐水,1%呋塞米,15%盐酸普鲁卡 因,钠、钾、氯离子混合标准液,1%四苯硼钠溶液,0.5%焦锑酸钾溶 液,单一显色剂,无水乙醇,30%乙醇;兔手术台,急性兔手术器械, 输尿管插管,50mL烧杯,10mL量筒,注射器,吸管,滴定管,分光光度仪。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家兔15只,随机分为3组。 (2)将清醒家兔固定在兔手术台上,先用15%普鲁卡因局麻下腹部然后进行输尿管插管。并在家兔耳缘静脉用头皮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保证家兔的水负荷。 (3)给药前,每5min收集尿液一次,连续三次,求平均值作为药前尿液量水平。 (4)待尿液流速稳定后分别向各组家兔自耳缘静脉注入下列药物: 1)第一组注射生理盐水2ml/kg体重 2)第二组注射50%葡萄糖溶液2ml/kg体重 3)第三组注射0.1%呋塞米溶液2ml/kg体重 50%葡萄糖只产生利尿作用而对尿中的离子浓度不造成影响用以做对照。(5)分别记录各组0-5min尿量6-10min尿量和10-15min尿量,取各药物作用的中段尿进行离子测定。 (6)3组按照表1、表2、表3的操作步骤进行尿中钠、钾、氯离子的测定。 表1 氯离子测定 给生理盐水后给50%葡萄糖后给呋塞米后标准管样品尿 标准品溶液 单一显色剂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 定义: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 定义: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打比方 定义: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4、列数字 定义: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 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5、作比较 定义: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6、下定义

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 7、画图表 定义: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资料 定义: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 定义: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 定义: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介绍一种渗透作用实验的方法.

介绍一种渗透作用实验的方法 1方法步骤 1.1处理好2个蛋壳取长形的近似大小的鸡蛋2个,将鸡蛋钝端处的蛋壳轻轻敲裂,在蛋的另一端即尖端用尖剪刀剪去蛋壳,使之成为一个整齐的小孔,然后稍用力摇动鸡蛋的蛋黄、蛋白,倒出蛋壳,并用水冲洗干净。再在蛋壳的钝端敲破处用针挑去破裂的蛋壳,让完好的卵壳膜露出。 1.2 做好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取100ml的烧杯两个,放入80ml清水。将处理好的一个蛋壳用手拿起,把钝端放入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中,用另一手将饱和的蔗糖溶液慢慢从小洞倒入蛋壳里,使蛋壳慢慢沉入水中,让蛋壳外的清水接近小洞处。用同样方法在另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把处理好的另一个蛋壳里装入清水,也让蛋壳外的清水接近小洞处。在两个蛋壳中各加入一滴洗发精(其渗透作用实验装置见下图)。 1.3 观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即可观察到装有蔗糖溶液的蛋壳下沉,直到全部蛋壳沉没于清水中。而装入清水的蛋壳不下沉,在烧杯中的位置始终保持原状。 2讨论 (l)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卵壳膜假设为理想的半透膜,此装置就是一个渗透系统。在第一个渗透系统中,卵壳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由卵壳膜外向卵壳膜内通过的分子数多于水分子由卵壳膜内向卵壳膜外通过的分子数。因此蛋壳逐渐下沉,最后完全沉入烧杯的水中。这就足以说明渗透作用吸水的原理。而第二个烧杯中,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从卵壳膜外向卵壳膜内和从卵壳膜内向卵壳膜外扩散的分子数相等,故蛋壳在烧杯内的位置始终保持原状。 (2)实验证明,长形蛋比短形蛋下沉的阻力要小些,用长形蛋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见到蛋壳下沉的效果。 (3)加一滴洗发精是便于水分子快速扩散。

渗透探伤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

渗透探伤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学会利用渗透探伤实验检测焊接等工件的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纹、气孔等缺陷。更重要的是要同学们熟练的掌握并学会运用无损检测技术。 二、实验内容:利用带有荧光染料(荧光法)或红色染料(着色法)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现缺陷痕迹的无损检验法。 三、实验原理:在被检测工件表面涂覆某些渗透力较强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渗透液被渗入到工件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然后去除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液(保留渗透到表面缺陷中的渗透液),再在工件表面上涂上一层显象剂,缺陷中的渗透液在毛细作用下重新被吸到工件的表面,从而形成缺陷的痕迹。根据在黑光(荧光渗透液)或白光(着色渗透液)下观察到的缺陷显示痕迹,作出缺陷的评定。 四、实验方法:渗透探伤的步骤:预处理(干燥,去除铁锈、氧化皮、油渍、污渍等)、渗透、中间清洗、干燥、显象、观察、质量评定。 五、实验步骤: 1、预处理 在渗透探伤前,应对受检表面及附近30㎜范围内进行清理,不得有污垢、锈蚀、焊渣、氧化皮等。当受检表面妨碍显示时,应打磨或抛光处理。在喷、涂渗透剂之前,需清洗受检表面,如用丙酮干擦,再用清洗剂将受检表面洗净,然后烘干或晾干。

2、渗透 用浸浴、刷涂或喷涂等方法将渗透剂施加于受检表面。采用喷涂法时,喷嘴距受检表面宜为20~30㎜,渗透剂必须湿润全部受检表面,并保证足够的渗透时间(一般为15~30min)。若对细小的缺陷进行探测,可将工件预热到40~50℃然后进行渗透。 3、乳化 当使用后乳化型渗透剂时,应在渗透后清洗前用浸浴、刷涂或喷涂方法将乳化剂施加于受检表面。乳化剂的停留时间可根据受检表面的粗糙度及缺陷程度确定,一般为1~5min,然后用清水洗净。 4、清洗 施加的渗透剂达到规定的渗透时间后,可用布将表面多余的渗透剂除去,然后用清洗剂清洗,但需注意不要把缺陷里面的渗透剂洗掉。若采用水清洗渗透剂时,可用水喷法。水喷法的水管压力为0.2Mpa,水温不超过43℃,当采用荧光渗透剂时,对不宜在设备中洗涤的大型零件,可用带软管的管子喷洗,且应由上往下进行,以避免留下一层难以去除的荧光薄膜。当采用溶剂去除渗透剂时,需在受检表面喷涂溶剂,以去除多余的渗透剂,并用干净布擦干。 5、干燥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总结

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答题思路:举------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二、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答题思路:对------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三、列数字。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准确严密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四、作比较。 用具体的或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事物特征在比较中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答题思路:把----和----进行比较,更加突出------的------的特点。 五、画图表。 对复杂的事物可以用图表来弥补文字表达的缺欠,对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答题思路:把------用图表分解,直观形象地说明------的------的特点。 六、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相似之处,突出事物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和生动性。 答题思路: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七、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答题思路:对------进行状貌摹写,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的特点。 八、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资料说明。 答题思路:引用------,确凿充分地说明了------的------的特点。 九、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答题思路:给------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说明------的------内涵和本质。 十、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可不相等。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不能互换,就是诠释。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颠倒。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答题思路:对---做诠释,通俗准确地说明----------的--------特点。 通套: 运用①说明方法,把对引给举②,③地说明了④的⑤特点,⑥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泌尿生理及利尿作用

泌尿生理及利尿作用 实验报告 1.课程名称: 动物机能学实验 2.实验名称: 泌尿生理及利尿作用 3.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引流尿液的方法。 2.观察某些因素对尿生产的影响并了解利尿药物的利尿作用及其实用意义。 4.实验原理 尿液的生成受多种因素影响。本实验通过改变某些影响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从而观察尿量的变化。 5.实验材料 ⑴.实验动物: 家兔 ⑵.实验器械: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培养皿、带针管的细塑料管。 ⑶.实验药品: 20%乌拉坦、生理盐水、抗利尿素、50%葡萄糖、20%明胶、速尿、 1∶10000肾上腺素 6.实验步骤及原始数据记录 ⑴.实验步骤 1.家兔的麻醉与暴露膀胱:2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5ml/kg】,麻醉后将家兔保定在兔手 术台,手术野去毛,暴露膀胱。 2.尿液收集:选用膀胱导尿法,将针管一端与膀胱表面血管较稀疏处插入,用止血钳固定, 再将输尿管闭合,细塑料管一端置于表面皿上端,计量尿液滴数。 3.观察项目:⑴记录3min内正常尿量 ⑵按10ml/kg耳缘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尿量变化,记录3min。于2 -3min后进行下一项实验。 ⑶耳缘静脉注射抗利尿素2单位【0.3ml】,观察尿量变化,记录3min。于2 -3min后进行下一项实验。 ⑷耳缘静脉快注50%葡萄糖20ml,5min内注射完,记录3min。于2-3min 后进行下一项实验。 ⑸耳缘静脉注射预先加热的37℃20%明胶10-15ml,观察尿量变化,记录 3min。于2-3min后进行下一项实验。 ⑹耳缘静脉注射速尿0.5ml,观察尿量变化,记录3min。于2-3min后进行 下一项实验。 ⑺耳缘静脉注射1∶10000肾上腺素1ml,观察尿量变化,记录3min。 ⑵.原始数据记录: m家兔=2.063kg 7.实验结果与分析 ⑵.分析 1、正常时 尿液生成的机理:尿来源于血浆,其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及集合管的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