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优化方案
“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官方分析
![“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官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7ca6bafab069dc50220156.png)
“顺丰杯”第三届物流设计大赛案例编制工作汇报“顺丰杯”第三届物流设计大赛案例编制工作汇报第三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编制课题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是一项由教育部批准并资助、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全国各高校物流类专业本科在校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严格规范的、非盈利性的赛事,现已经纳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在已经举办的两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参与院校众多、社会反响强烈,是在高校的物流专业中声势最为浩大的一项活动,引起了全国众多高校的高度关注。
“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编写小组自接到编制任务以来,得到了教育部物流教指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顺丰集团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指导,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已经完成案例编写工作。
为案例编写更好地服务于大赛、服务于顺丰公司,现将案例编写工作汇报如下:一、案例调研编制工作进行情况案例研制过程中,为保证案例编制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相关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保障体系;同时,顺丰集团与之对应的成立了相关的领导机构;调研小组成员经过对顺丰集团的全面细致调研基础上整理了281个问题,并将之整理梳理调整为14个案例内容,经过案例编制小组内部的反复修改和顺丰集团的反复修订,案例编制小组于2010年4月提交了案例初稿,并组织案例编写专家委员会成员、教指委秘书处、顺丰集团高层领导和相关专家学者在湖南商学院召开了“第三届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编制研讨会”,案例修订稿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现将具体编制过程汇报如下:1、案例编制课题小组在2009年9月成立了内部协调及联络机构,并建立了案例编制课题小组与教指委秘书处、案例编制专家小组、顺丰集团公司等四方协调沟通机制。
同时,为推进案例调研与编制工作,案例编制小组根据实际需要,相继建立了《案例编制工作的决策机制》、《案例编制工作的沟通机制》、《案例编制工作的保密机制》、《案例调研及编制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和规定,保证了案例编制工作在制度化框架下有序进行。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 DNA队作品 第四章 SF分拨系统优化设计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 DNA队作品 第四章 SF分拨系统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05f04b856a561252d36fc1.png)
第4章 SF分拨系统优化设计4.1 SF分拨系统战略规划SF公司成立至今,经过创业起步、业务整合、管理优化几个时期艰难的摸爬滚打,现已成为中国物流企业50强企业,主营业务总量超过3亿,年总收入50亿以上。
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实施了新《邮政法》,各地区、各部门共同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市场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总体上企稳回暖,国内快递行业兼并重组形式多样化,步伐加快。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9至2010年期间,全社会公路水路建设完成1.13万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1%。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快递企业业务收入完成479亿元,同比增长17.3%,占行业总收入比重43.7%,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2.8%。
2009和2010年,物流相关法规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快速增长,各类快递企业整合资源、经营管理亮点增多。
在这种大的发展环境下,原来的企业规模和经营理念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
因此在“十二五”新一轮的发展中,SF只有调整企业战略,并针对不同部门进行规划和调整,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处于领先优势。
总的来说,SF未来几年面临着物流行业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公司需调整内部结构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从分拨系统的角度来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调整:根据区域业务量增长的趋势和未来形势的预测,网络覆盖加快拓展,对现有分拨网络进行重新调整,保证未来服务能力;建立合作联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客户、网络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与业务共赢;加强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实现人员运作科学管理,提高运作效率。
分拨系统是快递企业核心流程,要实现企业的阶段提升,必须对现有网络、网点内部设施布局、运作流程进行改造。
优化思路有以下三点:(1)业务预测调整,对现有网络结构调整,增减网点。
首先是整理企业过去的资料,统计业务量增长情况,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行业发展因素,评估未来区域发展水平,考虑是否在区域增设或者扩建分拨中心。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0d2ef00bb14e852459fb57d9.png)
1顺丰公司SWOT分析顺丰物流案例分析2干线网络设计3派件流程优化4SWOT 分析劣势(W)WO战略业务网络架构不完善,网络覆盖率不足,网络资源配置有待整合。
快递业务流程太过复杂造成成本上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
WT战略邮政专营,对顺丰造成很强的冲击运输体系不完善。
同行竞争。
来自外资快递企业的竞争。
顺丰全国分支机构网点图顺丰速运核心业务网络图华东地区网络较完善,而西部和华北地区,网络覆盖率不高。
由此中西部和华北地区是其网点的薄弱环节,应加强其网点建设由前面的顺丰行业分析及SWOT分析,我们发现顺丰在全国各地的网点覆盖率较同行业不高,在全国划分的五大行政分区中没有形成各自的中心网点,即在各个分区内没有一级中转站。
在案例4中,顺丰要实现统领“ZGC高新科技园”的目标,就不得不与竞争对手比速度。
因此,构建能保证客户需求的收件、进港、出港、运输、派件的高效运作ZGC作为商业集群式发展模式的典型,物流需求及物流供应模式与一般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在案例6的3大环节11项主流程的基础上,要从ZGC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交通,时间,地理位置,现代信息技术等情况,减少每一票的耗时。
件量高度集中、服务区域广泛、时效要求越来越快等已经成为了ZGC的主要矛盾。
派送特点如ZGC配送模式,可以提高人均效能提供增值服务和客户反馈服务结合电子商务再根据地区业务量的多少进行派送段的优化本方案用经典的蚁群算法解决方案,来优化派送路线的设计。
蚁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模拟进化算法,具有智能搜索、全局优化、稳健性强、分布式计算等优点。
是求解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的有力工具。
蚁群算法最成功的就是运用在TSP问题上,作为快递公司的顺丰,主要解决的是快件由集散点向顾客的门到门的运送,因此是典型的分配式派送路顺丰快递配送的信息化改造1 2 3移动支付平台技术GIS\GPS技术优化运输管理车辆监控演示结束,谢谢观赏!。
物流设计大赛
![物流设计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43794a36f111f18583d05ac4.png)
干线、航空网络优化规划SF速运以全部自主经营、自有资源规模化发展的模式在全国稳步推进网络建设,为了满足快件时效性和流量的要求,SF速运构建了一张以各级分拨中心为节点,航空、公路干线为弧线,自动识别系统和运营信息系统为神经中枢的干线网络。
SF速运业务网络图如下所示:图1 SF速运核心业务网络图干线网络的合理布局和路由线路的科学编排,是保证速运效率达成的基本保障,因此,不断调整和优化干线网络成为SF速运营运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一、粤闽干线调整“目前广东和福建之间还没有全货机运行,互寄快件主要通过陆运干线和散航两种运输方式,网络其他区域有一大部分至福建的快件也是通过华南分拨区进行中转,由陆运干线进入福建的三个中转场。
”“粤闽干线主要包含深圳——泉州干线(3组对开)、深圳——福州干线(1组对开)及深圳——厦门干线(1组对开)共5组,这是干线网络和区位示意图”图中深圳——泉州干线(3组对开)、深圳——福州干线(1组对开)及深圳——厦门干线(1组对开)运行时间较长,批次多,中转量大,点对点配送费用高,时间损耗长。
“由于粤闽之间件量的不断攀升,虽然2007年期间华南分拨区曾经通过把原来的4部7.3吨车辆替换成11.2吨车辆以增加车载位,但现在已很难满足目前业务发展的需求了,下面是各干线之间的运量与里程表”。
表1 粤闽干线对开线路一览表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干线的车辆装载率都较低,而厦门、泉州、福州三地的距离均较近,厦门—福州276公里,厦门—泉州100公里,泉州—福州166公里,应用节约里程法可以计算节约的里程数如下:图1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如下表:两地之间的节约里程如下表:根据表1的日总重量及车辆吨位数图1可以优化如下:(方框里数据为干线运量)图2 图3图4我们采用干线线路优化与车辆整合相结合的方法,考虑产品时效,将晨到、午到、隔日到的产品结合到一辆货车进行运送,改用更大吨位数的车辆,运输线路如图2所示的循环路线,即将单线输送的深夏、深泉、深福整合,形成深圳—厦门—泉州—福州—深圳的循环线路,图3是夏深、深泉的整合路线:厦门—深圳—泉州,图4是福深、深泉的整合线路:福州—深圳—泉州,通过线路的优化,整合原有运力资源,将运力不足的班次改换车型,整合班次,将时间接近的班次合并,重新划分;节约了大量的里程,使运输成本大大的降低,车辆的行驶次数也减少,使车辆维修保养费用也减少,同时车辆的装载量也得到提高。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优化方案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1697ccaaedd3383c4d353.png)
1、“低碳”行动方案制定分析 (5)1.1PEST分析 (5)1.1.1政治环境(Political) (5)1.1.2经济环境(Economical) (6)1.1.3社会环境(Social) (7)1.1.4技术环境(Technical) (8)1.2SWOT分析 (8)1.2.1优势(Strengths) (9)1.2.2劣势(Weakness) (10)1.2.3机会(Opportunity) (10)1.2.4威胁(Threats) (10)1.3结论 (11)2、实施低碳的具体方案 (14)2.1办公“低碳”,从自身做起 (14)2.2物流环节中的低碳运动 (15)2.2.1选择“低碳”运输策略 (15)2.2.2“低碳”包装 (15)2.2.3开展“低碳”流通加工 (15)2.2.4废弃物回收 (15)3、SF公司运输车‘“油改气”可行性分析 (16)3.1现金流量的构成 (16)3.2投资回收期法 (17)3.3净现值法 (19)3.4现值指数法 (21)4、实施策略 (22)5、反馈与控制 (23)结语 (25)应对新挑战,做“低碳”的引领者前言现代物流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它既是先进方法,有是先进生产力,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生产企业的重视,SF公司是国内物流业界的代表性企业,其以专业化、规模化的形象跻身行业前列。
面对国际物流巨头的进入,SF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是一场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战略的综合竞争,具体到我国尚未成熟的物流行业,这种竞争又演化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较量,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市场也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扩展,而应对国情和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还需要在诸多方面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更要对环境保护给与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在这一趋势的引导下,近年来,国内绿色营销、循环经济、绿色物流等概念层出不穷,一些学者在上述领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一些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实践努力。
第三届SF杯物流大赛案例分析
![第三届SF杯物流大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856600e45c3b3566ec8b30.png)
一、概述(一)SF公司简介SF速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是一家主要经营国际、国内速递及报关、报检等业务的民营速递企业,总部设在深圳。
在国内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为广大客户提供快速、准确、安全、经济、优质的专业物流服务。
SF集团的核心产品定位为中高端,与目标市场和客户定位相匹配,服务于中高端市场,在致力于提供质量稳定的标准产品/服务来满足目标客户基本需求的同时,研究开发各种增值服务,努力构建合理的产品体系,以满足更广泛类型的中高端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公司在目前基本覆盖全国的运营网络基础上,未来将在重点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速递业务的同时,根据战略需要和投资收益兼顾的原则,逐步拓展和加深加密中西部的营业网点建设。
在国内市场取得领先地位的基础上,适度推进速递业务的国际化经营。
近、中期,主要面向中国周边地区和部分与中国经济贸易来往比较密切的发达国家,力求首先在一些重点地区站稳脚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再逐步拓展。
并发展出一套具有较强竞争力、且适合SF未来借以大力拓展国际化业务的经营模式,培养出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管理团队。
(二)方案设计概述本方案首先运用PEST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SF公司的运营的内外环境作了详细分析。
而后,着重就SF公司在线路优化和网点的选择上,及物流客户服务质量优化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简明的做了阐述,并在其中融入了现今的热点话题—低碳所对应的分别为案例2、案例9和案例13。
其中,我们运用数学、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相关软件运用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对SF公司目前的业务活动进行了优化。
由于时间过于紧张,我们在案例中所提及到的建模目前只是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简单的分析了所采取方法的正确性,而相关的数据还在收集当中;且在物流客户服务优化环节中所提及的yaahp软件目前我们也只是在试用中。
二、SF公司现状分析基于SWOT下的SF公司发展前景SWOT(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技术,为我们思辨SF 公司经营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内部优势和劣势提供了有效手段。
第三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三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35dc500763231126edb119e.png)
“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物流金融支持下的顺丰速运一体化运营模式设计参赛队伍:金石组合作品摘要本方案聚焦案例十,深思DDS倒闭后的惨痛教训,结合顺丰速运外部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阐明了物流金融支持下的顺丰速运一体化运营系统构建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方案主要基于物流金融结算业务与顺丰E商圈的创新,最终实现物流金融支持下的顺丰速运一体化运营模式,分阶段进行:①起步期:进行项目战略规划,构建技术路线图,优化代收货款业务,拓展增值空间,降低运营风险;②发展期:开展代垫货款,进一步发展代收货款,并与顺丰E商圈有机结合;③管理优化期:形成代收与代垫货款整合下的物流金融模式,并与顺丰E商圈协同发展,形成物流金融支持下的速运一体化运营模式;④竞争领先期:根据“优化流程、稀释风险”设计理念,进行物流金融支持下的一体化运营流程优化与风险管理设计,并聚焦物流金融的风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
方案还构建与开发了相关风险控制软件,通过对一体化运营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有效降低系统控制风险。
目录1 前言 (5)1.1 项目背景 (5)1.2 全文框架图 (6)1.3 项目开展意义 (7)1.3.1 解决SF现金流不足 (7)1.3.2 提高SF客户的忠诚度 (7)1.3.3 拓展SF赢利空间 (7)1.3.4 降低SF经营风险 (7)2 战略分析 (7)2.1 宏观环境分析 (7)2.1.1政策分析(Policy) (8)2.1.2 经济环境分析(Economy) (8)2.1.3 社会环境分析(Society) (9)2.1.4 技术分析(Technology) (9)2.2 产业环境分析 (10)2.2.1 关键要素的供应者分析 (10)2.2.2 潜在的新进入者分析 (11)2.2.3 消费者分析 (11)2.2.4 替代品(其他行业)分析 (11)2.2.5 企业间的竞争分析 (11)2.3 SF内部环境分析 (12)2.3.1 战略分析 (12)2.3.2 SF核心竞争能力分析 (12)2.3.3 内部资源支持 (13)2.3.4 SF优劣势分析(SWOT分析) (13)2.4 项目定位 (14)2.4.1 物流金融支持下的速运一体化运营战略步骤 (14)2.4.2 物流金融支持下的速运一体化技术路线图 (16)3 物流金融支持下一体化运营系统模式设计 (18)3.1 SF的客户分析 (18)3.1.1 代收货款业务客户分析 (18)3.1.2 代垫货款业务客户分析 (19)3.2 基本的两大类物流金融运营模式设计 (23)3.2.1 代收货款运营模式设计 (23)3.2.2 代垫货款运营模式设计 (26)3.3 物流金融支持下一体化运营整体模式 (28)3.3.1 SF物流金融信息系统设计 (30)3.3.2 SF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一体化设计 (30)3.3.3 SF物流金融支持下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优化 (31)3.4 物流金融创新业务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32)3.4.1 投资成本分析 (32)3.4.2 投资获益分析 (32)4 物流金融支持下的一体化运营系统流程优化 (40)4.1 SF公司现有业务流程分析 (40)4.1.1 物流运作流程分析 (40)4.1.2 资金结转流程分析 (41)4.2 新业务流程设计 (41)4.2.1 企业入网流程设计 (42)4.2.2 客户业务下单流程设计 (42)4.2.3 SF公司代收货款业务流程设计 (43)4.2.4 SF公司代收货款结算流程设计 (44)4.2.5 SF公司代垫货款业务流程设计 (44)4.3.6 SF公司代垫款结算转账流程设计 (45)4.3 物流金融支持下的SF一体化运营流程设计 (46)5 速运一体化下的物流金融风险管理分析 (48)5.1 速运一体化下的物流金融风险管理整体设计 (48)5.1.1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48)5.1.2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目标设计 (48)5.1.3 物流金融风险管理步骤设计 (48)5.2 速运一体化物流金融风险识别 (49)5.3 物流金融风险评估 (50)5.3.1 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模型设计 (51)5.3.2 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模型应用 (52)5.5基于流程的速运一体化下物流金融具体风险控制 (56)5.5.1 客户下单流程风险控制 (56)5.5.2 代收货款流程风险控制 (58)5.5.3 代垫货款流程风险控制 (59)5.4.4 速运一体化下物流金融风险应急控制 (68)6物流金融支持下的一体化运营风险控制平台 (70)6.1 总体框架 (70)6.2 平台构成及功能介绍 (71)6.2.1 客户信息 (71)6.2.2 客户评估 (72)6.2.3 合同管理 (73)6.2.4 风险预警与监控 (75)6.2.5 风险事例库 (76)6.2.6 财务结算 (77)7 总结 (79)参考文献 (80)附录 (82)附录一:代收货款协议书 (82)附录二:代垫货款协议书 (86)附录三:图目录 (89)附录四:表目录 (91)附录五:代垫比率的证明过程 (92)1 前言1.1 项目背景仔细读完整个案例,让我们讨论最多且思考最深的是与代收货款业务相关的DDS倒闭问题。
SF物流优化设计方案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SuperFirst团队最终作
![SF物流优化设计方案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SuperFirst团队最终作](https://img.taocdn.com/s3/m/98cb897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8.png)
SF物流优化设计方案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SuperFirst团队最终作嘿,各位客官,今天咱们就聊聊SF物流的优化方案,这可是咱们SuperFirst团队经过长时间研究、探讨和实践的成果。
下面我就用意识流的方式,给大家详细解说一下这个方案。
一、物流现状分析咱们得了解下SF物流的现状。
目前,SF物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运输环节中,货物在途时间较长,运输成本高;仓储环节,库房利用率低,货物周转速度慢;配送环节,配送效率低,客户满意度不高。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SF物流的发展。
二、优化方案总体目标1.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2.提高仓储利用率,加快货物周转速度;3.提高配送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咱们就详细说说这个优化方案。
三、运输环节优化1.货物分类运输:根据货物种类、体积、重量等因素,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2.运输路线优化: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3.货物跟踪系统:建立货物跟踪系统,实时监控货物在途情况,提高货物运输透明度。
四、仓储环节优化1.库房布局优化:合理规划库房布局,提高库房利用率。
2.仓储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仓储作业自动化,提高仓储效率。
3.库存管理:采用先进先出原则,加快货物周转速度,降低库存成本。
五、配送环节优化1.配送路线优化:根据客户分布、配送距离等因素,合理规划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
2.配送工具升级:引入智能化配送工具,如无人配送车等,提高配送速度。
3.客户服务优化: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
六、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1.组织培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确保优化方案的实施。
2.技术支持:引入先进技术,为优化方案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3.监控与评估:建立监控与评估机制,实时掌握优化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
1.运输效率提高,运输成本降低;2.仓储利用率提高,货物周转速度加快;3.配送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复赛优秀作品1.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复赛优秀作品1.](https://img.taocdn.com/s3/m/1843f7977c1cfad6185fa709.png)
“顺丰杯”参赛作品SF公司成本控制与内部管理的优化目录1、总论 (21.1企业背景 (21.2 SF集团目前面临的问题 (21.3方案的写作角度 (31.4方案的主要内容 (31.5小结 (32 VIP服务营销策略设计 (32.1 VIP客户营销方案概述 (32.2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42.3品牌与包装策略 (52.4服务产品策略 (62.5定价策略 (92.6跟踪服务策略 (123控制物流成本,优化采购模式 (133.1合理编制采购计划 (133.2 SF公司采购中心的人员优化配置 (14 3.3 SF公司驻厂QC方案的优化 (153.4 SF公司供应商选择的优化 (153.5 SF公司的供应商管理 (183.6加强采购管理的方法 (244人力资源合理优化 (244.1 建设企业文化 (264.2 建设员工关注制 (274.3 建立科学激励体制 (284.4 建立科学员工招聘制度 (355节能降耗,开展合理运输 (375.1物流企业在低碳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375.2 SF集团包装环节优化 (375.3 SF集团运输环节优化 (395.4电动车运输应用 (496结束语 (49附件1 (50附件2 (51附件3 (52附件4 (531总论SF速运集团是目前国内第二大快递公司,已发展成为业内服务水平好、运送速度快的知名品牌,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遇到了许多制约和瓶颈。
1.1企业背景SF速运(集团有限公司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在国内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国内速递企业中,SF集团的经营规模、网络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EMS,排名第二。
近年来,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梳理工作流程等多方面措施,提升了各线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保证业务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了近几年来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从而确保单位产出的迅速提升。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案【模板】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c7c3801195f312b3069a53d.png)
附件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方案一、大赛目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并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一项非营利活动,大赛面向全国大学生,其目的在于实现物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促进大学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推动物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为全国高校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向社会群众宣传普及物流知识的平台,更好地培养和发现物流人才。
二、大赛名称中文名称:“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英文名称:Shunfeng Cup-the 3rd National Contest On Logistics Design by University Students (NCOLD)三、比赛内容参赛队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14个案例中自主选择不超过5个案例进行设计,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可以是文字材料、数学模型、软件或工程设计等。
设计内容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几个项目:●服务网点布局、选址战略及路由优化设计;●市场竞争策略及运作方案设计;●系统运作控制与流程优化设计(如运作效率、运作标准化流程、运作环节等);●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设计;●应急与风险控制系统设计;●物流技术应用与装备集成优化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增值服务项目设计;●服务营销与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设计;●物流成本与财务管理优化设计;●物流管理理念创新。
四、大赛组织机制(一)组织机构成立“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黄有方任组委会主席,何明珂、刘秉镰任组委会副主席,任豪祥任组委会秘书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负责大赛的日常事务。
顺丰速运优化设计方案范文
![顺丰速运优化设计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2e09014b35eefdc9d33326.png)
顺丰速运优化设计方案目录方案摘要 (3)第一部分总论 (4)1.1 方案及企业背景 (4)1.2 方案整体思路 (5)第二部分选址战略优化设计 (6)2.1选址概述 (6)2.2 一级配送中心候选城市的选择 (8)2.3 通过成本计算对候选城市的评价 (15)2.4运输网络 (19)2.5 改进与推广 (21)2.6 总结 (22)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优化设计 (22)3.1 顺丰速运员工管理现状分析 (23)3.2 顺丰速运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设计及其分析 (25)第四部分客户管理优化设计 (31)4.1 顺风快递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 (31)4.2 顺丰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32)4.3对公司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的策略及建议 (33)第五部分顺丰采购方案优化设计及供应商管理体系建设 (36)5.1前言部分 (36)5.2顺丰采购与供应管理现状分析 (37)5.3顺丰采购方案优化设计 (39)5.4采购物资的质量控制 (42)5.5供应商体系建设 (43)第六部分结束语 (46)参考文献 (46)方案摘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给快递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希望能在这一片天地中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顺风快递作为这一行业的代表企业拥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和较高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加强核心竞争力、保持服务优越性成了顺风在新阶段的新课题。
在有效降低物流配送费用的同时提高配送及时率满足客户愈加严格的服务要求以及物流网络系统的优化设计等相关问题引起了顺风人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本方案是旭日团队在详细分析了顺丰速运集团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案例实际提出的以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保障、以压缩成本和提高利润为出发点帮助顺丰集团在方案的规划期内实现物流运营管理的现代化。
在指导思想的总体框架内方案从客户和员工管理、采购管理以及网点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优化措施。
SF物流优化设计方案江西省第二届物流设计大赛方案
![SF物流优化设计方案江西省第二届物流设计大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dda1af111f18583d05a47.png)
目录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物流活动的范围、物流速度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正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才可能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管理,使物流进入现代物流发展阶段。
通过搭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从而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随着许多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物流企业信息密集程度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
事实证明,物流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日益向国际化靠近的SF公司来说,随着物流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集团各公司的业务资源整合,流程合理化,网络化,信息化以及国际化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公司的旧制度、旧模式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潮流。
故我们队通过对案例的认真思考与分析,决定通过方案改造计划将SF公司采购部门发展成为一个集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三趋势为一体的现代新式采购部门,同时将SF打造成为一个信息流高速流通的国际化优秀物流企业。
方案中我们在充分了解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与企业目标、企业大致规模后分别运用PEST模型、SWOT分析法对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全套的流程管理优化,对质量问题运用PCDA质量管理体系分析处理并对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对集中采购的预测数据缺乏科学根据、预计数量难以精确和信息没有系统支持,需求订单等都是内部对账的紧密连接性问题,采用指数平滑法和ERP内部的数据快速处理系统这种传统+现代技术结合的方法加以处理得到有效地解决。
对供应商如何选择和订单规格和顾客需求不符的问题充分权衡公司与供应商的利弊与意愿选取了合适的解决方案使双方达到了双赢合作。
具体解决方案与实际可行性分析如下。
知行队-“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
![知行队-“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https://img.taocdn.com/s3/m/53365a818762caaedd33d4c3.png)
贯彻理念
碳成本分析
我国碳税比较合适的推出时间是2012年前后; 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排量作为计税依据,需要采用从 量计征的方式,采用定额税率形式,在税收的转移 支付上,应利用碳税重点对节能环保行业和企业进 行补贴。
低 碳 潮 流
落 实 行 动
UPS 低碳
绿色 运输
机房 低碳
DHL 碳排买 单
减排 目标
客户维护存在的问题
1.信息滞后,客户需求得不到解决
2.维护力度有限,延误挽留客户时机 3.服务待遇没有根据客户级别区分
4.收派员与客服人员的服务欠佳
客户的忠诚度 销售量增长的潜在能力 标准 客户类别与等级 的科学划分
客户的以往支付情况
个性化服务策略
个性化服务的前提 建立良好客户 关系管理系统 采用电子信息技术 沟通更顺畅 服务更透明
包裹处理 系统分析
包裹处理 系统结构
FRID 技术
信息 系统
信 息 系 统
追踪中心 总部
全 程 信 息 追 踪 系 统
VCP
代 理 点 1
代 理 点 n
营 业 点 1
营 业 点 m
。。。
代 理 点 1
代 理 点 n
营 业 点 1
营 业 点 m
A区域分部
N区域分部
快件延误补救机制
延误原因
补
救
机
制
从服务生产和传递的 角度来看, 服务因为具有 无形、 异质以及不可储 存性等特性, 所以其出现 差错的概率远远大于有 形产品同时, 服务的生产 和消费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是同时进行的, 大大降 低了服务质量的可控性, 所以提供的服务如果出 现差错, 顾客能够立即感 受到。此外, 身处信息时 代的顾客需变化求迅速, 需求多样、 多变造成了 服务传递系统的更大不 确定性。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钉子团队初赛作品
![顺丰杯物流设计大赛钉子团队初赛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fb84673210661ed9ad51f3aa.png)
目录第一章前言 (3)一、方案的总体结构 (3)二、方案的主要目标 (3)第二章系统分析SF公司现状 (4)一、市场环境分析 (4)(一)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4)(二)中观行业环境分析 (6)(三)微观内部环境分析 (8)二、SF存在问题分析 (10)第三章顺丰粤闽与华东干线网络优化 (10)一、快递网络的构成 (10)二、粤闽干线网络的优化 (11)(一)福建省分拨中心的规划 (11)(二)华东地区分拨中心的规划 (16)第四章结束语 (19)一、主要结论 (19)二、创新之处 (20)三、不足之处及待解决的问题 (20)附录 (20)第一章前言感谢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这次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提供我们物流专业的学生有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
感谢商学院为本次比赛辛勤工作的所有老师。
本次大赛中,在钉子队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和各位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作品。
通过本次大赛,我们学到了很多,增强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一、方案的总体结构本方案对SF公司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找出SF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逐一进行解决。
本方案选用灵图UU电子地图路径导航功能查找各城市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案例提供的城市货运量,采用节约里程法和最短路径法对粤闽、华东地区的网络进行优化。
1、在不影响大时效的基础上,构建低成本运营平台,满足粤闽干线的运量,整合班次,将时间接近的班次合并,重新划分,整合原有运力资源,将运力不足的班次改换车型。
2、优化华东地区各城市的配送路线,整合班次,提高货运车的装载量,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第二章系统分析SF公司现状一、市场环境分析(一)宏观外部环境分析我国的现代快递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利润丰厚、潜力巨大的行业。
国内快递业每年以30%增速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形成了每年上百亿元的市场。
近几年国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加入WTO物流市场的完全开放,中国邮政一家"独霸天下"的国内快递行业格局的打破,国外快递企业大举扩张,我国快递出现了国营、外贸、民营等经济主体、多种运输方式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
第三届物流设计大赛(顺丰杯)设计PPT--T FLYING
![第三届物流设计大赛(顺丰杯)设计PPT--T FLYING](https://img.taocdn.com/s3/m/dd4a6ef4f61fb7360b4c658b.png)
Technolo gy 技术环境
1、条码:基于Internet的信息系统,RFID,GPS、视频、短信、电 子地图等 2、先进的技术开始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新模式、软技术、物流工程 技术被一些先进多的企业尝试 3、物流技术投资主要来源是物流需求方,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投资的比较 少 4、国家正在制定物流行业标准
1
人力资源可行性分析 物力资源可行性分析
2
3
资金储备可行性分析
资金储备可行性分析
资金的支持是一个公司开拓市场、挖掘新客户的强有力 的后盾。SF面对淘宝囊括80%以上市场份额的这一有 利机会,在资金储备面具有绝对优势将之揽入手中,并 采取相应策略合理筹措、运用、调配和储备资金以支持 一系列服务战略的实施。
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新进入者 的威胁
供应商议价力
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
客户议价能力
替代品或 服务的威胁
SWOT 分析
⑴高时效性 ⑵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⑶强大的品牌理念
⑴价格高 ⑵宣传力度弱
优势
劣势
SWOT
威胁分析 机会
⑴国际四大巨头的 进入 ⑵油价上升导致成 本增加 ⑴物流需求增加 ⑵国家政策扶持 ⑶技术不断进步 ⑷行业环境良好
网点可行 性分析
战略可行 性分析 资源可行 性分析
方案的可 行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SF公司的网络覆盖点遍及 中国,可以满足任何的客户
网点可行 性分析
战略可行 性分析 资源可行 性分析
方案的可 行性
1
人力资源可行性分析 物力资源可行性分析
2
3
资金储备可行性分析
人力资源可行性分析
SF面对淘宝市场这一广大利润空间,将竭尽全力稳 住其中大客户,挖掘更多的新客户。人力资源在此起了 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一,SF具有优秀的组织专业的网络 技术人才,为多项增值服务的实施起着推动作用。其二 ,优化的组织结构。精辟的管理人才使得公司才有所用 ,各部门互相衔接,环环相扣,各环节井井有条。其三 ,为为客户提供优秀而完善的服务和给客户带去高时效 的享受,公司专门进行人员客户服务培训和员工语言沟 通能力的培养。其四,SF以“FIRST”为核心价值理念 ,有着共同的服务理念、优劣互补的优秀团队。
顺丰速运集团优化设计计划书终稿
![顺丰速运集团优化设计计划书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e401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c.png)
顺丰速运集团优化设计计划书终稿顺丰速运集团运作管理优化设计计划书—“SF杯”第三届全国⼤学⽣物流⼤赛第⼀章.绪论 .............................................................................................................. 4 1 公司背景介绍 .. (4)2 案例分析⽅案介绍 (4)3 分析内容简介 (4)3.1 DDS 倒闭的余震 (4)3.2 ⼈⼒资源管理 (5)3.3 ⼤客户的管理 (5)3.4 “低碳”追随者 (5)3.5 运输⽹络 (6)第⼆章 DDS 倒闭的余震 (7)1.DDS 倒闭后的遗留问题 (7)1.1对于是否承担善后事宜的态度 (7)1.1.1 DDS 的倒闭状况 (7)1.1.2 SF 的态度分析 (7)1.2 承担需要⾯对的问题 (8)1.2.1客户满意度最优化分析 (8)1.2.2 员⼯存在的压⼒现状 (9)1.3 “代收货款”存在的问题 (9)1.3.1 “代收货款”在法律上的“盲区” (9)1.3.2 对于第三⽅物流服务的态度 (10)1.3.3 业务流程的优化设计 (11)2 对于DDS 倒闭后的客户分流问题 (14)2.1 承接带来的机遇——分流效应 (14)2.2 承接带来的风险 (14)2.2.1 SF 未来的资⾦动向与DDS 的⽐较 (14)2.2.2 市场层次与消费诉求的差异 (15)2.3 客户满意度测评系统 (15)2.3.1客户满意度测评的意义 (15)2.3.2 客户群体的分类 (15)2.3.3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16)2.3.4 客户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法 (19)2.3.5 物流服务客户满意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23)第三章从DDS 倒闭到反思 (26)1⼈⼒资源管理优化设计 (26)1.1SF 公司⼈⼒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26)1.2运⽤收派员轮岗制度解决不合理的区域划分制度 (26)1.2.1 SF 公司实⾏轮岗制度的背景 (26)1.2.2收派员轮岗制度的具体实施⽅案 (26)1.2.3收派员轮岗制度的优势 (27)1.2.4实⾏收派员轮岗制度需注意的问题 (28)1.3各地区经营本部基层领导部门间轮岗制度 ........................................ 28 第⼀部分第⼆部分1.3.1各地区经营本部基层领导轮岗制度的优势 (28)1.3.2 各地区经营本部施⾏基层领导轮岗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 (29)2⼤客户管理优化设计 (30)2.1分析快递服务不同于商品所带来的营销模式 (30)2.1.1快递服务的四个特点 (30)2.2服务⼈员 (31)2.3基于服务流程的服务评估 (32)2.3.1 技术⽅法:服务质量缺⼝模型 (32)2.3.2认知缺⼝ (33)2.3.3标准缺⼝ (37)2.3.4传递缺⼝ (39)2.3.5沟通缺⼝ (39)2.3.6满意缺⼝ (40)3如何应对服务的易模仿性 (40)3.1同⾏业竞争对⼿具体都有哪些服务项⽬ (41)3.1.1各项服务项⽬内容及所针对的需求 (41)3.1.2.根据客户⾏业对该需求进⾏分类 (42)3.2各服务项⽬具体⽅案及效益分析 (42)3.2.1良好效益与⽆效益原因分析 (42)3.2.2汇总预测有效服务投⼊ (42)3.2.3开发差异化形式创新服务内容 (43)4.发展绿⾊物流,提升客户满意度 (43)4.1绿⾊物流概述 (43)4.2发展绿⾊物流与客户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43)4.3 SF集团发展绿⾊物流的SWOT分析 (44)4.4集团发展绿⾊物流的举措 (46)第四章积极开拓——粤闽⼲线调整⽅案 (50)第三部分1.华南⽹络现状分析 (50)2.物流原理 (51)2.1发车费⽤模型 (51)3 Excel软件分析数据过程 (52)3.1车辆配备的选择 (52)3.2发车费⽤ (54)3.3 班次整合 (56)4提出⽅案——积极开拓,整合兼并 (56)第五章华东⼲线⽹络优化⽅案 (60)1.华东⼲线⽹络现状与问题提出 (60)1.1顺丰华东地区⽹络现状定性分析 (60)1.1.1 航空资源 (60)1.1.2辐射现状 (60)1.1.3华东地区⼀⼆级中转场年吞吐量现状⼀览表 (61)1.2案例涉及的问题及可选⽅案 (62)2.华东地区⼀级分拨中⼼辐射优化 (62)2.1CFLP⽅法简介 (62)2.2 CFLP⽅法在本案例中的运⽤ (63)2.2.1数据整理 (63)2.2.2建⽴模型 (65)2.2.3⽤Excel规划求解⼯具处理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低碳”行动方案制定分析 (5)1.1PEST分析 (5)1.1.1政治环境(Political) (5)1.1.2经济环境(Economical) (6)1.1.3社会环境(Social) (7)1.1.4技术环境(Technical) (8)1.2SWOT分析 (8)1.2.1优势(Strengths) (9)1.2.2劣势(Weakness) (10)1.2.3机会(Opportunity) (10)1.2.4威胁(Threats) (10)1.3结论 (11)2、实施低碳的具体方案 (14)2.1办公“低碳”,从自身做起 (14)2.2物流环节中的低碳运动 (15)2.2.1选择“低碳”运输策略 (15)2.2.2“低碳”包装 (15)2.2.3开展“低碳”流通加工 (15)2.2.4废弃物回收 (15)3、SF公司运输车‘“油改气”可行性分析 (16)3.1现金流量的构成 (16)3.2投资回收期法 (17)3.3净现值法 (19)3.4现值指数法 (21)4、实施策略 (22)5、反馈与控制 (23)结语 (25)应对新挑战,做“低碳”的引领者前言现代物流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运作模式,它既是先进方法,有是先进生产力,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受到生产企业的重视,SF公司是国内物流业界的代表性企业,其以专业化、规模化的形象跻身行业前列。
面对国际物流巨头的进入,SF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是一场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战略的综合竞争,具体到我国尚未成熟的物流行业,这种竞争又演化成为一种现代化的较量,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市场也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现代物流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扩展,而应对国情和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还需要在诸多方面不断的进行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在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同时,更要对环境保护给与更多的关注,从而使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在这一趋势的引导下,近年来,国内绿色营销、循环经济、绿色物流等概念层出不穷,一些学者在上述领域做出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一些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实践努力。
基于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的展望和分析,本规划方案明确了一下指导思想:以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作为保障,帮助SF公司在方案的规划期内实现物流的低碳化。
本方案的几大努力目标是:(1)涵盖案例中的信息,突出重点(2)提高技术含量,增强创新性(3)立足SF实际,注重整体效果和推广性1、“低碳”行动方案制定分析1.1PEST分析PEST分别代表四类影响企业战略制定因素:政治的(Political)、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al)、技术的(Technical)。
PEST分析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用于分析企业所处宏观环境对于战略的影响。
结合本次大赛案例中的素材以及相关行业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出针对SF公司的PEST分析内容,如图所示1-1。
1-11.1.1政治环境(Political)1.1.1.1国际环保组织相关管制愈加严格从外部环境的政策层面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就开始予以节能减排高度关注。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在《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即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如期生效。
至2010年2月共有55个国家递交了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承诺,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占目前人类总排放量的78%。
作为世界公民的一分子,在“一个世界论”之下,我们应该以新的思维和对全世界负责的态度,去共同搭建一个绿色低碳平台,并让全球人类分享经验和成果,我们需要吸引更多有志之士一齐参加,实施快速地推行有意义的环球绿色经济思维。
1.1.1.2国家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近年来的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北京市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严重影响了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北京市相继采取了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的诸多措施。
一方面积极鼓励运输经营者投放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运力,一方面严格控制重型车的尾气排放。
继北京之后,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各省市也采取了相关防污染措施。
1.1.1.3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规定愈加严格我国政府于2007年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通过推进一系列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
2008年制定了《通行业节能中长期规划》,确定了2015年和2020年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发布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711—2008)和《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JT719—2008)两个强制标准,开展了《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状况分析及能源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若干个节能减排示范项目,以此加大碳排放量的控制力度。
1.1.2经济环境(Economical)1.1.2.1快递产业向成熟期迈进近几年来,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快递服务需求旺盛,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及第三产业。
200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0.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幅为8.3%,快递业务收入增幅较上述指标分别高出14.7个百分点和16.7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分析,快递服务规模的增长与GDP增长密切相关,2005年至2006年,大体上GDP增长1%,快递规模增长2.5%。
目前,该市场主要由以EMS为代表的国有快递企业,以申通,中通,韵达,中诚,速必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以及以UPS.DHL为代表的国际快递巨头三股势力争夺。
1.1.2.2快递的需求逐年上升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应对危机、调整发展的重大影响,2008年成为中国快递业务进入新世纪以来调整发展方式的转折年。
在此之前的7年里,由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需求的持续旺盛,促进了我国经济特别是进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市场兴旺,也带动了快递业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形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快递业以量取胜、规模扩张的第一波快速发展阶段。
快递业本身就是个正处于发展的行业,国内权威人士认为,未来10~20年,全球快递市场的年增长速度将达到12%,而中国市场的增速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
来自国家邮政局的信息显示,中国地区快递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10月份当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2%;业务收入完成42.1亿元,同比增长14.5%。
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中,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16.7%;异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19.6%;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累计完成84.8亿元1.1.2.3成本的竞争对企业生存至关重要实施“低碳”物流战略的企业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对运输和物流网点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可以大大降低物流运作中的原料成本和燃料成本,降低物流过程的环境风险成本,从而为企业拓展有限的利润空间。
成本领先的有效性基于其他方面能达到与竞争对手相近或相同的水平。
竞争优势来源于成本优势,如果企业进行所有价值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竞争者的成本,企业就有成本优势,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是生产技术创新,成本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基本思想,和战略的核心。
一般来说,追求成本领先的企业应着力塑造一种严格管理,以成本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1.1.3 社会环境(Social)1.1.3.1能源的稀缺约束社会的发展虽然我国的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数量和品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的相对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威胁。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没有能源就不能形成生产力,在现代化生产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与能源密不可分,能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任何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是与能源推动作用息息相关的,生产离不开能源,同样生活更离不开能源,而且生活水平越高对能源的依赖性就越大,经济发展与能源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方面,经济发展以能源为基础,另一方面,能源发展以经济进步为前提,特别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要得到有力的支持1.1.3.2生存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久前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190多个国家的代表聚集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以及第5次《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与会代表为探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办法,并决定拟订2012年至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由于哥本哈根会议将对今后全球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被看作是人类拯救自身的一次重要会议。
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没能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只是勉强通过了一个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会议的形式多于内容。
但是,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本次会议新的热点,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
显然,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低碳经济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改变人类传统的高排放、高污染生产和生活方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将涉及未来的人类,低碳经济时代并不遥远,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刻不容缓。
1.1.3.3企业形象在消费者心中起重要作用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在内增加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在外有利于吸引人才和开展各种社会公关活动。
当前,企业理念已成为知名企业最深入人心的概念,已在悄悄地引起一场企业经营管理观念的革命。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品日益丰富,消费者购买愿望已不仅满足于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需要,更多的取决于商品的文化需求和企业形象的需求,这就要求企业不仅在产品和服务上竞争,还要在企业形象上进行竞争。
1.1.4 技术环境(Technical)1.1.4.1氢气\风能\核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日趋成熟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主要物质基础,能源技术的每次进步都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资源面临不可再生的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新能源的开发将促进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新能源技术的日臻成熟将带来产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