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调水对国内外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六、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巴西
俄罗斯
俄罗斯 中国
印度尼西亚
加拿大 美国
巴西
2.分布不平衡: (1)空间上分布不平衡:
(2)时间上分布不平衡:
多北少, 多西少。 南
季多,
季少。年夏际、变秋化大。
东 冬、春
造成我国水资源地区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各地径流量不同
B.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C.纬B度位置不同
西线工程 西线工程 西线工程
思考
.三个方案中,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三个方案中,需要移民最多的是? .三个方案中,水可以自流的是?
中线工程
中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7.三个方案中,最先开工的是? 8.三个方案中,工程量最小的是? 9.三个方案中,完全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是? 10.三个方案中,需要逐级抽水的是? 11.三个方案中,水质最差的是?
)。(双选)
B、C
3.西线方案:
调出区: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
调入区:
地区及
部分地区。
西北
大金雅渡沙砻河江
华北
西线方案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
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城乡争水
资金 工农业争水
地区争水
,吸引国内外
。可以缓解
、
、
投资环境
(2)经济效益: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51912
27115
28113
29702
31220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通过调水将长江以南地区的水资源输送到长江以北地区。
这项工程对调出区(即长江以南地区)有以下几个影响:
1.水资源供应改善:南水北调项目解决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调水
后,这些地区可以获得充足的水源,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需求。
2.农业发展促进: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更多的水
资源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农民的生计。
3.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项目也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调水后,长江以南地区的
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长期过度开采的现象,有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生物资源。
4.经济发展推动: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充足的水资
源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建设,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水资源污染、浪费严 重。
耕地面积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北方地区 60 % 59 % 20 %
南方地区 40 % 41 % 80 %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于兴 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11294
14509
26990
32343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加拿大
468700
结合所学知识及我国水资 源分布图,说说水资源的 时空分布特点。
水资源在时间上呈现出 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 在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 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
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 强。 人为原因: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 南 水 北 调 为 例
一0、3 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468700
人均径流量(m3/人.年)
105117
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正确叙述是( A )
A.东线工程经过黄河的最佳方案是从河床下凿隧洞 B.西线工程是将长江上游沱沱河河段的水调入黄河上游供西北地区使用 C.中线工程是将丹江口水库和三门峡水库的水调入华北 D.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北方农业灌溉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
2.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实施后( D)
1、长江流域属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 径流的季节分配也较北方 各河流相对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 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对解决南北水资源不均衡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等数个省市的水资源调度。
南水北调工程将南部的江、河水引到北部缺水的地区,旨在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高北方地区用水质量和用水量,解决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于中国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解决了北方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北方黄淮海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需求很大,但是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污染等原因,该地区的可用水资源不足。
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有效的保障了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提高了北方地区用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引黄入冀工程和引江济邯工程建设过程中,人们大力推广了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和节水型设备,积极宣传用水节约的理念,减少了人们的浪费行为,同时运用现代测控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提高了用水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效的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北方地区用水效率。
三、推动了中国水资源整体调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使我国水资源整体调度管理得以实现现代化,不仅解决了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也为我国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南水北调工程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在把水从南部引入北部的同时,也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所得到的水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从而实现了我国水资源整体调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四、降低了环境水平污染的危害。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水资源调度的工程,更是人们深入理解和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南水北调工程推广了我国的水资源环保意识,对于防止水源地的污染和不良环境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南水北调工程在引水过程中,采用了全封闭、控制排放、水污染物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等环保措施,有效的保护了北方水资源和环境的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1.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调水的方式,将长江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地区,满足北方地区人民对水资源的需求,解决了北方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缺水问题,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2.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方地区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平衡区域的发展差异: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通过调水的方式将南方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可以缓解南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1.生态环境的改善: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北方地区得到了水资源的补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水环境,提高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特别是北方干旱的地区,由于缺水问题的解决,可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善土地的肥沃程度,促进植被的生长。
2.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使得南方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南方地区水资源的浪费。
南方地区的水源往往需要通过排放到大海中来实现排水,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将这些水资源转移到北方地区,使得南方的水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利用。
3.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满足北方地区人民的正常用水需求。
缺水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避免因为水资源短缺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保障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南水北调工程对改善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及效果评估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及效果评估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自2002年开工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该工程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在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生态修复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本文将从意义和效果两个方面对中国南水北调工程进行评估。
一、意义评估1. 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北方地区自然水源匮乏,地下水资源持续开采导致水位下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水调解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工程建成后,为北方地区提供了巨大的水资源保障,有效缓解了水源紧张的状况。
2. 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中国北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机遇。
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匮乏,很多工业和农业项目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使得这些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3. 促进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中国水资源的跨流域调剂,使得水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
通过引水调水,将水源从相对丰富的地区引往相对贫乏的地区,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分配,提升了整体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4. 有效推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把水输送到北方,更重要的是为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供了机会。
借助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水,对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使得北方地区的湖泊、河流等水体恢复了生态平衡。
工程的实施还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二、效果评估1. 北方地区水资源保障效果显著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得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保障能力大大提升。
根据相关数据,工程建成后,每年能向北京输送超过3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众多北方城市和农田得以受益,居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2. 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3.3 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13
问题探究: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 径流量小,蒸发强(特别是春季);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经济 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
14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 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
路
线 水 源 区 供 水 区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 引长江水,基本沿 京杭运河 输水到 华北地区
长江下游 淮河下游地区; 黄河下游地区; 海河流域 有 京杭运河可以 利用;工程量 较 小;水量大; 黄河以南地区地势 北高南低 ,需抽 水北送;水质差;
从三峡水库引水,出 丹江口水库,沿伏牛 山、太行山东麓送水 到 北京、天津。
煤
炭
天然气
陆上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 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分布
克拉玛依 塔中 玉门
黑龙江
大庆
甘肃
河北
辽河 华北
辽宁
胜利
河南
泸州
中原
山东
新疆
四川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43
思考: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 消费的问题是什么?
◆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资源组合不协调。
36
探究主题——
你还能举出几个水资源跨区 域调配的事例?
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
四、跨世纪四大宏伟工程
1、南水北调 2、西气东输 3、西电东送 4、青藏铁路
40
1、我国主要常规能源的地区分布
水 能 大部分集中在西南地区,其次在中南地区, 而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水能资源较少。 大别山-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地区资源 量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94% ;以南的广大地 区约占6%。其中新疆、内蒙古、山西和陕西 等四省区占全国资源总量的81.3%,江南九省 仅占1.6%。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期最长的水利工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长江、汉江、淮河等南方水源通过调水工程输送到北方的黄河、海河等缺水地区。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常年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实现跨区域调水,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高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这对于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止干旱、水荒等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还引入了南方的优质水源,使得北方地区的水质得到提升,对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可以通过跨区域的水资源调配,使得北方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满足北方的农业用水需求,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减少对南方的农产品依赖,还可以满足北方地区的工业用水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影响。
首先,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土地征收和搬迁工作,这对于受影响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其次,南水北调工程需要通过修建大规模的输水工程,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例如河道改变、湿地退化等。
此外,南水北调工程在南方水源地进行水源调度,可能对当地水资源产生影响,导致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针对环境影响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措施。
例如,在征地搬迁工作中,工程部门会确保受影响的农田得到充分保护和恢复,确保受影响居民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在水源调度方面,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了科学的水资源保护和调度措施,避免了对南方水源的过度利用和损害。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影响

南水北调工程有何重大意义?南水北调是一项跨流域的宏伟工程,旨在缓解北方水危机,实现南北经济齐飞,其深远意义为世人瞩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能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改善当地饮水的质量。
第四,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伟大壮举。
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对华北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善,并带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
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有利影响主要在供水区,不利影响主要在水源区。
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9513亿m3,调出水量占4~5%,从长江总体来讲,调水的影响很小。
但从局部来看,调水对调出点区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其影响.东线调水的影响1、东线工程规划调水总规模为800~1000m3/s,年调水量150亿m3左右,分别占长江年均流量和径流量的3。
0%和1。
5%,比重都很小,对引水口以下长江的水位、河道冲淤变化和长江口的拦门沙,不会有大的影响,遇长江枯水,可通过调度管理予以减免.如果东、中、西三线全部实施后,枯水期长江口感潮河段将有所增长,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影响.2、废黄河以北地区,存在局部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只要采取渠道防渗和灌区排水等措施,可以减免其不利影响。
2025届高中地理高考复习学案: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在最后)必备知识梳理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2.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图(1)“西气东输”主体工程:是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_铺设管线到________,全程4 167千米。
(2)“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该工程外连____________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我国____________,南至广州、深圳和________,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
(3)意义:对于改善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有效防止____________,提高沿线地区及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拉动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特别提醒]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并非没有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40%左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来说,具有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等优势。
但天然气并非没有污染,只是污染较轻。
4.西电东送我国“西电东送”线路示意图5.北煤南运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可靠的________,资源调配________,沿线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经济状况,可能引发的________问题。
【知识体系构建】)感悟: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答题思路精讲点拨1.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理解思路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带来的影响主要涉及三大区域、三大效益这两大方面。
(1)三大区域3.真题感悟[典例][2020·浙江1月卷]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工程Ⅰ、Ⅱ分别是()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有()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题能力培养][答案](1)(2)变式演练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1~2题。
跨流域调水工程

L水资源人均量少,时空安排不匀称,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承载力与经济社会进展最不匹配的地区,资源性缺水最严峻3.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采用量富余多4.长期缺水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严峻制约经济可持续进展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除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外,还应实行那些措施?兴修水库、节省用水、掌握人口增长、植树造林、提高水价、雨季回灌地下水等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乐观意义: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①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缓解受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受水区的经济进展和城市化进展。
②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之间的冲突, 有利于社会稳定③生态效益:改善地下水超采状况,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扩大,防止污染、改善水质问题,提高当地饮水质量;改善湿地退化、海水倒灌、土地沙化、泥沙淤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进展.(L保证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2.改善地下水超采,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扩大, 防止污染、改善水质问题,提高当地饮水质量;改善湿地退化、海水倒灌、土地沙化、泥沙淤积等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进展;3.尽可能削减水资源的铺张和二次污染;防止工农业及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最大限度地发挥南水北调的功用)5.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⑴长江径流削减,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上升,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削减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自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简单发生盐渍化⑸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调水的有利影响(1)对调入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由于调水目的不同,调入区受到的效益也不同。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件

五、西电东送工程
1、西电东送工程三条线路
①北路:主要将黄河上游河段的水电和晋内蒙古陕等 省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工业基地(北路主要是火电), 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
②中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输往华东地区 (沪宁杭工业区)(中路主要输送水电)
③南路:将乌江、澜沧江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 资源及云贵两省坑口电站的电能输送到广东(珠江三 角洲)(南路主要输送水电)
活动二:
阅读知识窗“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任务。
1. 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是北水南调?
2. 查阅资料,对比我国南水北调中 线工程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 工程方案,完成表格。
活动二:
1. 为什么我国要进行南水北调,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是北水南调?
• 影响:为人们提供洁净的水源,提高生活质 量
• 保障工农业用水,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城乡、 地区、工农争水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 保障了生态用水需求,改善生态环境;减少 地下水开采,控制地面沉降
四、西气东输工程
1、 西气东输的线路 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
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
方案 起点 终点 水量水质 地势对线 路的影响 优点 缺点
东/中/西线
一、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 1.阅读下列图片,归纳出我国的水资源的特点
(1)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 亚,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2)我国的水资源分布 ①空间分布:
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东南多,西北少
大规模_长距离_跨流域调水的利弊分析_陈玉恒

水资源保护□2004年第2期 作者简介:陈玉恒(1950—),男,辽宁营口人,主任编辑,从事水利水电科技发展趋势研究.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的利弊分析陈玉恒(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简要介绍了美国、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印度的大规模调水工程,从经济、生态、防洪方面分析了调水的效益;同时认为,尽管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对有关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还不甚明了,但大规模、长距离调水造成的淹没损失、投资量大、调水区干旱化、受水区消耗水量大并易盐碱化等弊端不容忽视。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利弊;调水效益中图分类号:T V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Ο6933(2004)02Ο0048Ο03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十分悬殊。
以干旱著称的非洲,虽然有一半面积平均降水量在500mm/a 以下,但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海湾沿岸一带降水量却超过1500mm/a 。
前苏联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其河川年平均径流量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稀少的北部和东部寒冰地区却占前苏联水资源总量的88%,而集中了3/4人口和4/5工农业产品的南部和西南部水资源量却只占12%。
美国东部湿润,水资源较丰富;西部干旱,降水量多在550mm/a 以下,其中有的地区不足100mm/a 。
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东部湿润,降水在1000~2000mm/a ,其中墨脱地区降水量多达3000~4000mm/a ;西北地区干旱,平均降水量只有164mm/a ,占全国的915%,其中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部分仅为10mm/a 。
于是,大规模、长距离、跨流域调水成为人类重新分配水资源、缓解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
1 概 况河川径流是人类最早利用的水资源,也是上、中、下游地区重新分配水资源的必由之路。
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仅凭流域内调水已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水需求,迫切需要跨流域调水。
于是,在19世纪中叶,跨流域调水规划便应运而生。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

论“南水北调”的利弊南水北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旨在通过调水北送,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该工程的利弊如下:利:1. 解决水资源短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少,通过南水北调可以向北方输送大量的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确保北方居民的日常用水、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2. 促进区域发展: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仅是水资源的调配,更是一个综合性的区域发展计划。
南水北调过程中需要修建大规模的输水管网、水库、水厂等基础设施,这些建设工程将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区域发展。
3. 保护生态环境:南水北调工程在一个地区的水库蓄水,意味着更大面积的水域,这有助于改善水生态环境。
此外,南水北调还将把污染物随水一起调走,减轻了南方地区的环境压力,有助于改善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弊:1. 高投资成本: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目前已经投入数千亿元人民币,而且该工程仍在建设中,未来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这对财政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
2. 水资源争议:南水北调将从南方地区转移大量水资源到北方地区,这可能引发水资源争议。
南方地区本身就有一定的水资源压力,将水资源调往北方可能会对南方地区产生不良影响,在南方地区引发水资源争夺的问题。
3. 生态破坏风险:南水北调工程涉及大量的水库建设,这可能会导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
建造大型水库需要淹没大量土地,这可能会破坏正在生长的植被,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解决水资源短缺,促进区域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优点,但也存在高投资成本,水资源争议和生态破坏风险等弊端。
因此,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时需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评估,确保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跨流域调水对国内外的影响

跨流域调水对国外的影响跨流域调水是通过大规模的人工方法从余水的流域向缺水流域大量调水,以便促进缺水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缓解流域人畜用水的矛盾。
因为这里所指的流域一般都是空间尺度较大的流域,所以跨流域调水经常又被称为“远距离调水”。
不仅仅是我国,早在我国提出跨流域调水的策略之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跨流域调水这一政策,以便于达到解决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澳大利亚、以色列、美国、印度、利比亚等。
那么,跨流域调水到底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东部的大分水岭像是一座天然的屏障,挡住了太平洋吹来的暖湿空气,使山地东西两坡的降水量差别很大,从东部吹来的湿润气流在大分水岭的东侧降下丰富的地形雨,在大分水岭的西侧气流下沉,降雨稀少较为干旱。
所以澳大利亚在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山涧隧道网,在雪山山脉的东部建库储水,将斯诺伊河一部分水西引,从而实现跨流域调水,目前澳大利亚的跨流域凭借其严格的管理制度运转良好,但保证水质仍是问题,为此,澳大利亚方面制定以下保护水环境的措施:1.严格控制农牧业用水增长2.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工作3.全社会自觉保护水质4.采取措施降低土壤盐渍化以色列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
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
目前北水南调工程将以色列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
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高水位时太巴列湖可蓄水43亿立方米,除去损耗及下泄约旦河0.4亿立方米水,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年均抽太巴列湖水4.0亿立方米左右。
北水南调工程由以色列塔哈尔公司设计,由具有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行政职能的麦克洛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
以1953年开挖6.5公里长艾拉本隧洞为标志,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1964年建成投入运行,前后历时11年,投资1.47亿美元。
至20世纪80年代末,北水南调工程输水管线南北已延长到约300公里,沿途设多座泵站加压,并吸纳全国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源。
跨流域调水的利弊分析

旱 缺 水 ,澳 大 利 亚 在 l 9一 94
l7 年 期 间 修建 了第 一 个调 水 95 工 程 一 雪 山 工程 ,该 工 程 位 于
道和 洛矶 水 道 等 长 距 离 调 水 工 程 ,从 而为 受 水 地 区
麓
≥ 蕊
澳大利亚东南部 ,运行范围包
括 澳 大 利 亚东 南 部 20 k 的 0 0 m 地 域 ,沿 途 利用 落差 ( 落 差 总 7 0 )发电供 首 都 堪 培拉 及 墨 6m 尔 本 、悉 尼 等 城市 民用 和 工 业 用 电,总装 机 34万 k ,同 时 7 W 可 提 供 灌溉 用 水 7 4亿 m 。 5. 国 法 法 国 为 了满 足 灌溉 、 发 电 和供 水 需 要 ,于 16 动 的效 益 。 94年
三 大 城市 。昔 日干 旱 荒 凉
加 龙 河等 调 水 工程 6. 度 印度 的调 水 始 于灌 溉 水 , 印 而且 带 来 了水 力 发 电、防洪 、 运 、 航 养 业 的 稳定 发 展 ,人 口的 增 调 水 , 已完 成 的有 :恒 河 区 工 殖 ,旅游 等 综 台效 益 。 加, 技术 力 量 的移人 , 促进 程 ,灌 溉 面 积 2 4万 h ,北 方 m 原子 能 、 飞机 供水效益: 长距离调水工程对美国西 了航 天 航空 、 邦 拉 姆 刚 加 河拉 姆 刚加 坝 至 南 部 地 区 经济 的快 速 发展 , 以及 对 整个 美 国 制造 、石 油 化 工 、 机 器制 部各 区工程 ,灌 溉面积 6 0万 经 济 的宏观 布局 和 优化 资 源配 置都 起 了十 造 、 电影 工 业 等 新兴 产业 hn , 克拉 至 楠 加 尔 工程 ,灌 分 重 要 的作 用 。 过有 计 划 地建 设 长距 离 的 迅速 发展 ,使 西 南地 区 r: 巴 通 溉 面积 10 h , 加尔 米 纳 调 水 工程 , 6 万 m 纳 给缺 水地 区的 经 济 发展 注人 了 和西海岸带成为美国石油、 萨 加 尔 工 程 .灌 溉 面积 80万 新 的 生机 和 活力 , 大大 促进 了地 区工 农 业 电子 和 军 事 等 尖 端 新兴 工 h , 加 巴德 拉 工 程 , 溉 面 生产 的 发展 和 人 民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 在 业 中心 。 m 通 灌 如 积4 o万 h 。调 水 灌 溉给 这 些 加 卅l mz 南部 ,年降 雨 量 仅 (0 20—4 0 0 )mm. 发 电效 益 : 规模 、 大 长 地 区 带 来 了生 机 ,产 生 了巨 大 部 分 地 区不 足 lO Omm,素有 干 旱 “ 漠” 距 离 、 流域 调 水 , 往都 荒 跨 往
(教学指导)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了解我国水资源概况,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及表现。
(综合思维)2.了解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的基本状况,理解南水北调的意义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综合思维)3.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1.水资源总量:总量丰富,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
2.供需矛盾突出(1)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3,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4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丰水区。
(2)北方地区人口超过全国人口的40%,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0%,但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20%,且季节分配极度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特别提醒]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贫富,主要看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大小。
而径流量大小和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1.总体方案:分别从长江上游、中游、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
2.三条线路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供水1.南水北调的积极意义(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此外,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破除了调入区水资源短缺的瓶颈,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①增加了调入区的水资源总量,有效保障了地区生态用水的需求。
②有利于美化环境和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③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有效缓解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控制地面沉降,使区域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2.不利影响(以东线工程为例)(1)东线工程范围内,调水后土壤易发生盐碱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区域调水对国内外影响
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促进缺水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上世纪中叶为满足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流域调水规划应运而生。
一方面,调水工程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另一方面,调水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现。
因此,总结世界各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经验,分析研究有效的建设运营模式对于改进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调水工程
是美国为解决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及城市发展需要而建设的4项调水工程之一,其部分目标与中央河谷工程相同,并把调水范围延伸到加州南部的洛杉矶地区。
加州调水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状况,对水源地区、沿途输水区以及受水区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影响。
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对鱼类和野生物及栖息地的影响,二是水源地及调水工程沿线河流水质的影响。
随着公众和政府对由大型调水工程导致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越来越高相应的法规、条例、以及各种工程补救措施及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改善措施相应出台。
正是通过这些法规法案以及各种恢复措施,使得由于中央河谷工程而产生的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逐年得到降低和恢复。
二、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
1983年利比亚决定实施“大人工河”计划,把南部撒哈拉沙漠中的4处地下水抽上来,分别用管道远距离送到北部沿海地区,并联成全国统一的地下供水管网。
“大人工河”工程虽然已经分部分期完成部分工程并投入使用,但至今尚未完全完成。
尽管目前利比亚国内的紧张局势有可能威胁该工程的进展,但“大人工河”项目的最后两阶段还是会按计划在今后的20年内完成,连接之前已铺设好的各个子系统以及剩余城市,整个系统建成后能为382850英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三、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是以色列最大的工程项目,也是以色列国家输水工程。
起始水源地位于以色列东北部的加利利湖(太巴列湖),受水地区为以色列中南部。
北水南调工程的建设,利用北方的水资源和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生产出高质量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农产品。
该工程既改善了以色列水资源配置的不利状况,缓解了制约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改善了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
带动了南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该工程把大片不毛之地的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国的生存空间。
四、印度萨尔达萨罗瓦调水工程
印度萨尔达萨罗瓦调水工程每年从纳尔默达河水调水 350 ,输送至古卲
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缓解这些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矛盾,同时为古卲拉特邦西北部和卡奇等干旱地区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每年为中央邦的发电量。
工程完工部分对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善生态产生了较好的效益。
生态水量调度水库的修筑改变了天然径流的连续性 ,但河流的自然水文特点消失 ,坝下生
物繁衍环境破坏 ,湖泊、湿地及河道自净能力下降 ,河口海水倒灌、咸潮入侵。
五、澳大利亚雪山跨地区调水工程
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主要目的是将东部的水调至西部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和发电,是世界上大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工程之一。
目前澳大利亚的跨流域凭借其严格的管理制度运转良好,但保证水质仍是问题,为此,澳大利亚方面制定以下保护水环境的措施:严格控制农牧业用水、增长全面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全社会自觉保护水质、采取措施降低土壤盐渍化……
通过对上述五个调水工程及其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中,我得到了很深的体会。
大型调水工程在大范围改变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给当地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和
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由于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布局和特征,不可避免地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调水设计应有弹性,从保护自然的观点来看,最好是采取谨慎保守的方式,在规划和设计大规模调水工程时,要充分考虑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
在决定设计方案时,最好分阶段实施,在每一个阶段只选择那些在不久的将来的可行性方案。
在确定流域内的可调水量时,必须考虑径流量随时间变化及长期用水量的需要,必须考虑该地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用水需求,以免造成过度调水,影响到上游水源地的正常水位和水文条件,对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总之,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开发与建设,不仅要解决一些关键性施工和运行管理技术问题,而且还要深入研究工程建成及其运行可能带来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在规划和设计,甚至运行阶段,都应对其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充分的论证,并给出相应的改善和补救措施。
另外个人觉得还有以下几点:
(1)调水规划必须是切实可行的。
调水规划中很重视用水区与水源区利害关系的研究,并要充分协商,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注意实测与调查资料的运用,结
合科学合理的分析,拿出令人信服的论断,使决策者能根据规划方案,权衡全局的利弊得失做出决策。
(2)调水规划中重视节约用水。
工业要求循环用水和废水处理后再利用;农业要求大力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为减少输水损失,很重视渠道衬砌;在渠道上设置节制闸,并通过先进的调度控制手段,一般很少设置和使用退水建筑物,使调出的水量得到充分利用。
(3)渠道线路基本沿等高线选择,尽量避免特殊工程地质渠段和深挖、高填渠段,注意挖填平衡,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量;控制渠道比降、深度和流速,防止水生物的生存;渠道与河道交叉建筑物主要采取渡槽和倒虹吸两种形式,考虑到经济和环境等因素。
(4)调水线路安全问题:调水线路往往是人工建筑,一旦损害没有自我恢复功能,因此必须防止各类损毁和事故。
2011年7月,“北约”轰炸了利比亚布雷加附近的“大人工河”供水管道,这一攻击直接使依赖于管道供水的70%人口失去水源,加速了利比亚政府的垮台。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学习和研究,我深深地体会到:跨流域调水,能克服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衡,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但工程的实施,必须科学规划、精心施工、认真维护、防止生态灾难和人为破坏。
(5)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
水资源开发工程,特别是跨流域调水工程,往往具有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明显,财务效益相对较差的特点,而这类工程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因此,美国政府对此类工程的建设投资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
如对防洪、环境保护及土著人保护区工程,实行政府拨款;对纯灌溉工程,实行40~50年的政府无息贷款;对具有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工程,实行长达50年的政府低息贷款,且建设期免息。
另外,政府还会根据需要,授权工程建设部门发行各类债券筹集建设资金,以及通过征收受益区和受益行业调水建设基金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6)跨流域调水工程有相应的法律保证。
美国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法制比较健全,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都要经过国会或州立法机构的批准,且必须按批准的计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