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doc
幼儿园课程运行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db4485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b.png)
一、总则为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年龄特点,设置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健康、艺术等领域的课程内容。
(2)特色课程: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开设特色课程,如体育、音乐、美术、手工、舞蹈等。
2. 课程实施(1)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幼儿主体地位,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游戏、活动、探索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3)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课程管理与评价1. 课程管理(1)园长负责幼儿园课程的整体规划、实施与监督。
(2)教学部门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整理和更新。
(3)教研组负责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研讨、反馈和改进。
2. 课程评价(1)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定期评价,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等方面。
(2)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3)建立家长参与课程评价机制,定期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四、课程资源与管理1. 课程资源(1)教材资源:根据课程设置,选用优质教材,确保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
(2)活动资源:充分利用园内、园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幼儿生活。
(3)环境资源:创设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课程资源管理(1)建立课程资源库,对各类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
(2)加强课程资源的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3)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和补充,提高资源质量。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幼儿园教学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64c8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d.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第一部分: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第一站,其课程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资源、教师角色、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探讨。
第二部分: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课程目标,确保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能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通常包括社交能力、情感认知、认知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以及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是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
优质的幼儿园应该提供艺术、科学、运动、语言、社交等方面的学习机会,并合理安排各种活动和项目。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应采用启发性、互动性、情境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游戏、实践、观察等方式,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部分:教材资源丰富多样的教材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
教材应该有足够的变动性和个性化,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教材资源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时代感和科技感,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部分:教师角色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引路人和陪伴者,其角色十分重要。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并能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学习导师和情感支持者。
第七部分:评价方式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落地至关重要。
评价方式应考虑到幼儿的特点,注重综合评价,并结合游戏、观察、记录等方法,评估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兴趣发展。
第八部分: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幼儿期是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提供适合幼儿的探索和创造性活动。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13d0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5.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幼儿园课程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内的所有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日常活动、游戏活动、主题活动等。
第三条幼儿园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第四条幼儿园应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和权益,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全面发展幼儿的体智能。
第五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进行评估,不断优化课程管理和教学教研工作。
第二章课程设置第六条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特点,制定适宜的课程设置。
第七条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日常生活技能培养课程,如饮食、穿衣、个人卫生等;(二)社交能力培养课程,如团队合作、互助友爱等;(三)语言表达培养课程,如听说读写等;(四)数理思维培养课程,如数数、计算等;(五)美术艺术培养课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六)音乐舞蹈培养课程,如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等;(七)体育运动培养课程,如游戏、球类运动等。
第八条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爱好,进一步细分课程设置,确保幼儿能够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
第三章教学活动第九条幼儿园应根据课程设置,制定相应的教学活动计划,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
第十条教学活动应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十一条教学活动应灵活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一)集体活动,如集会、报告会、文艺表演等;(二)小组活动,如小组合作游戏、小组讨论等;(三)个别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四)户外活动,如郊游、探险等。
第十二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观摩和交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023499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9.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为了完善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等法规文件,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幼儿以及家长。
第二章:课程设置1.幼儿园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制定综合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的课程设置,并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各类课程。
2.课程分为普通课程和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包括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等。
3.幼儿园每学期要制定具体的课程表,确保幼儿们有规律的学习生活。
第三章:课程内容1.幼儿园教职工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究。
3.特色课程内容要遵循各类教学标准,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特长。
第四章:师资队伍1.幼儿园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备专业素养和爱心的教职工。
2.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70%以上,其他教职工要接受专业培训。
3.幼儿园要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提高教学水平。
第五章:课程实施1.教职工要按照课程表的安排,认真备课,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教职工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课堂活动,注重情感和认知的培养。
3.教职工要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第六章:课程评估1.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
2.孩子的学习表现、家长的反馈和教职工的评价等都要作为课程评估的参考。
3.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修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幼儿的学习效果。
第七章:家长参与1.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建立家园共育的合作机制。
2.定期向家长通报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和教师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3.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家长的育儿技能。
第八章:课程改进1.幼儿园要根据教育部门的政策文件、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幼儿的特点,不断改进课程设置和内容。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3ea5c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16.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是指规定幼儿园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等各项工作的一套规章制度。
通过执行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和老师专业素养,为幼儿的进展供给全面的支持。
一、课程设置1.幼儿园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确定课程的主题、内容和形式。
包括日常生活、音乐舞蹈、美术、语言文字、数学、科学、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2.课程设置需要敬重幼儿的进展规律和多元智能理论,体现以幼儿为中心、以游戏为媒介、以情境为依托、以体验为主导的特点。
同时,要重视课程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
3.课程设置需要依据幼儿的年龄段和不同进展水平做出区分,对不同学科领域进行细分和设置,以充足幼儿的全面进展需求。
二、实施过程1.幼儿园通过订立认真的教案和课程计划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老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成就。
2.幼儿园通过课堂教学和活动实践,为幼儿制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体验机会。
同时,重视培育幼儿的学习爱好和动手实践本领,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3.幼儿园要重视审美教育,通过开展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活动,培育幼儿的审美本领和艺术鉴赏本领。
4.幼儿园要重视社会实践教育,通过开展野外教学、社区参观、亲子活动等形式,拓展幼儿的社会视野和进展空间。
三、评价方法1.幼儿园通过订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评价内容包括认知、语言、情感、动手技能等多个方面。
2.幼儿园重视评价的适时性和精准性,评价结果用于引导教学和幼儿进展,促进老师的教育教学改进和幼儿的全面进展。
3.幼儿园采纳多种评价形式和方法,例如察看记录、测试评价、评语评价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家长会议、家庭作业等方式,进行家长的参加和反馈。
四、课程管理1.幼儿园负责人对课程管理负总责,任命一位专门负责课程管理的老师。
该老师负责订立、实施和评估课程计划,同时协调各老师的课程教学工作。
(完整)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完整)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f7dc6e8ff00bed5b8f31d9d.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一、教师一日组织活动制度1、按照《纲要》、《指南》精神规范、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
爱护幼儿,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2、全体教师必须遵守一日作息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关注四类活动的均衡性、有效性,各大板块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3、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运动时间,特殊天气开展室内运动。
能提供符合年龄特点、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的运动材料和器械,让幼儿进行较充分运动,有情景、有层次、有挑战.4、每天学习的总时间一小时左右,其中集体教学活动一天一节课,时间按照年龄段控制。
集体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合理选择集体或小组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关注个别差异,给每个幼儿以表现、表达的机会,并认真分析反思,及时调整或改进。
个别化学习关注区域平衡,材料投放充足,有层次、有挑战,体现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的活动态度、个性风格、思维品质。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重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5、保证幼儿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和自主活动时间,大班后期可适当减少角色游戏时间,增加结构游戏时间。
关注材料的跟进、孩子的生活经验、分享的推进,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自由活动要确保充分的自由。
6、一日活动中能组织好来园、离园生活环节,提供易于识别的标识,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如厕、洗手、洗脸、漱口、搽鼻涕等卫生习惯,学习穿脱衣服、整理书包、叠放衣服等,情绪愉快、习惯良好、乐于自理,注意保教一体,站位合理,中大班学做值日生工作.7、做好班级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以及各类出勤、登记、交接班工作。
因公外出的教师,原则上应通过临时调课完成自己的上课任务。
因其它原因请假者,须提前一天办理手续。
8、能关注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
二、集体备课制度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一般情况下集体备课每学期1—2次.2、各教研组在集体备课前,要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
幼儿园课程规章制度
![幼儿园课程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8bad6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6.png)
幼儿园课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规范园内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全体师生员工,所有相关人员都应当遵守。
第三条幼儿园的设立宗旨是以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全面促进幼儿的综合素质提升。
第四条幼儿园坚持以爱心教育为导向,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努力为每个幼儿创造一个快乐、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五条幼儿园实行“以人为本、以儿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幼儿的权益和尊严,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六条幼儿园坚持“以游戏为主,以实践为主”的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条教师应当遵循幼儿的心理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第八条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
第九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
第十条幼儿园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心、培养和教育幼儿,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幼儿园要制定完善的校规校纪,规范园内秩序,维护幼儿的安全和秩序。
第十二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职责,保证园内事务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幼儿园要加强师生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第十四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第十五条幼儿园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促进园内外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第四章纪律管理第十六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纪律管理制度,明确幼儿的行为规范和要求。
第十七条幼儿在校期间应当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定,不得携带危险品或违禁物品。
第十八条幼儿要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维护集体荣誉,不得参与欺凌、打架等违纪行为。
第十九条幼儿园要加强纪律教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二十条幼儿园要及时对幼儿的违纪行为进行纠正和教育,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4篇)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3db95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5.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概述1.1 引言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幼儿得到优质的教育。
1.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使幼儿园能够有系统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的成长发展,使幼儿得到全面、均衡的教育。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目标2.1 教育理念本幼儿园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2 课程目标本幼儿园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的社交交往和情感认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幼儿的艺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课程内容3.1 教学科目本幼儿园的教学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与文学- 数学与逻辑思维- 科学与探究- 社会与生活- 健康与体育- 美术与手工- 音乐与舞蹈- 游戏与玩耍3.2 教学活动安排本幼儿园优化教学活动的安排,将游戏和玩耍融入到教学之中,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各项教学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定,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当的学习和发展。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教学方法的选择本幼儿园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和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2 教学方法的评价本幼儿园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效果的观察和反馈、幼儿学习情况的记录和分析等。
通过评价,不断改进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评价体系5.1 评价标准与指标本幼儿园制定出一套科学、客观、完整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幼儿园课程设置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设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069f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2.png)
幼儿园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幼儿园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园所有班级,包括托班、小班、中班和大班。
第三条幼儿园课程设置应遵循全面性、适宜性、发展性和实践性原则。
第二章课程设置内容第四条幼儿园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方面:1. 基础教育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和艺术等领域。
2. 活动课程:包括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节日活动等。
3. 特色课程:根据幼儿园特色和幼儿兴趣开设的特色活动课程。
4. 健康与安全教育:包括健康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第五条各领域课程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 语言领域: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2. 数学领域:培养幼儿的数感和空间感,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科学领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4. 社会领域: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5. 艺术领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丰富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6. 健康与安全领域:关注幼儿身心健康,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章课程实施与管理第六条幼儿园应根据课程设置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第七条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第八条幼儿园应定期开展课程评估,包括教师评估、家长评估和幼儿评估。
第九条幼儿园应设立课程调整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第四章教师职责第十条教师应熟悉幼儿园课程设置,认真执行教学计划。
第十一条教师应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第十二条教师应积极参加课程培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章家长配合第十三条家长应支持幼儿园课程设置,配合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四条家长应关注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幼儿园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c2df8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5.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使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程资源管理原则1. 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多样性、开放性原则。
2. 以幼儿为中心,注重课程资源的适宜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3. 强化资源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
4. 严格监管,确保课程资源安全、可靠。
三、课程资源管理职责1. 幼儿园园长负责课程资源的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和监督落实。
2. 教研室负责课程资源的开发、整理、审核和推广。
3. 教师负责课程资源的运用和实施,对课程资源进行评价和反馈。
4. 家长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共同关注幼儿发展。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1. 课程资源开发(1)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定课程资源开发计划。
(2)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开展课程资源调研,挖掘和整合各类资源。
(3)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形成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2. 课程资源管理(1)建立课程资源库,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编号、登记。
(2)对课程资源进行定期更新、维护,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五、课程资源使用与评价1. 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需求,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使用,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家长关注幼儿在课程资源使用中的表现,与教师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定期对课程资源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对优秀的课程资源进行推广。
六、安全与监督1. 加强课程资源安全管理,确保幼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2. 定期对课程资源进行审查,清理不合格、有害的资源。
3. 对违反课程资源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幼儿园教研室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幼儿园园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幼儿园课程管理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bed0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e.png)
一、总则为加强幼儿园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程管理目标1.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幼儿身心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
2. 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课程管理内容1. 课程设置(1)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设置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
(2)基础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健康、艺术等。
(3)特色课程包括:体育、音乐、美术、手工、舞蹈、科学实验等。
2. 教学内容(1)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幼儿兴趣和个体差异。
(2)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符合幼儿认知发展规律。
3.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游戏化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幼儿参与,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教学评价(1)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幼儿评价、家长评价等。
(2)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四、教师职责1.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个幼儿。
2.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3. 教师应认真备课,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4. 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五、管理职责1. 幼儿园园长负责全面领导课程管理工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2. 教研部门负责课程规划、组织实施、评价改进等工作。
3. 教师应严格遵守课程管理制度,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幼儿园教研部门负责解释。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2895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3.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范幼儿园的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1. 提供适应幼儿发展需求的课程,促进其全面成长;2. 确保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3. 提供充分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创造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
三、课程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 确立课程理念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幼儿探索和自主学习。
同时,课程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幼儿提供健全的发展平台。
2. 课程设计原则a. 围绕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设计;b. 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注重真实与实践;c. 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d.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3. 课程设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课程分为六大领域,包括:a. 语言与交流领域b. 科学与探索领域c. 数学与逻辑思维领域d. 社会与环境领域e. 身体与运动领域f. 艺术与创造领域4. 课程实施a. 依据课程设置,制定具体的每日、每周、每月的教学计划;b. 针对不同领域的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实践教学等;c. 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d. 加强家园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
5. 评估与反馈a. 定期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幼儿档案;b. 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c. 提供及时的评估反馈,与家长分享幼儿的学习成果;d. 对教师的课程教学进行评估,改进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四、实施策略1. 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课程管理制度;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课程发展;4. 定期组织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促进幼儿园之间的经验分享。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312c3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c.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幼儿园的课程管理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课程管理基本原则幼儿园的课程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幼儿为中心:课程管理工作以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特点为依据,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兴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2. 综合发展:课程管理工作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注意培养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情感、体育、艺术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3. 知识与生活结合:课程管理工作要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和游戏等形式,促进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技能的培养。
4. 跟踪评估:课程管理工作要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第三章课程管理内容幼儿园的课程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规划: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
2. 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讨论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资源准备:提供适合幼儿学习的教材、教具、游戏器材等资源,并保证其质量与安全。
4. 课程评估:对幼儿参与课程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5. 课程管理档案:建立幼儿的课程管理档案,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评估结果,定期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
第四章课程管理流程幼儿园的课程管理流程如下:1. 课程规划:根据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幼儿追求的特点,制定年度课程计划,并明确各个学期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2. 教学准备:根据课程计划,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包括准备教材、教具、游戏器材等资源。
3. 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4. 课程评估:根据教学情况,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观察、记录、测试等多种方法,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5. 反馈家长:教师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交流幼儿的学习情况和需要。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d9ad7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d.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一、导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课程管理制度对幼儿园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教育质量,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课程设置1. 课程目标的明确幼儿园课程目标应该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为核心,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情感态度和艺术素养等。
2. 课程内容的合理规划幼儿园的课程应当综合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学科间的衔接关系以及社会需求,合理规划各个学科的学习内容,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3. 课程的时长和频次幼儿园课程的时长和频次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注意力持久能力确定,避免过长或过频的课程时间对幼儿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三、课程实施1. 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幼儿园应当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2. 课堂管理的规范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确保课堂秩序良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3.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幼儿园应当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课程管理1. 教材教辅的选择幼儿园应当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2. 师资队伍的培养幼儿园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实施课程。
3. 家校合作的加强幼儿园应当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行为规范,提供家校互动的平台,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五、总结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3733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c.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是为了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规范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管理。
以下是一个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1. 课程设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设置,包括语言表达、数理思维、艺术欣赏、身体发展等方面内容。
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部或者地方教育部门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教师教学:幼儿园要配备合格的教师,具备相关教育背景和专业知识。
教师要按照教育部或者地方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 学习评估:幼儿园要制定科学的学习评估方法,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估可以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和学习情况报告等形式,既要注重幼儿的学习成果,也要注重过程的评估和优化。
4. 家长参与:幼儿园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管理。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家庭作业等方式,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展和问题解决。
5. 质量监控: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可以通过教学观摩、教师培训和学生评价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规范的教学实施和有效的管理监控,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23413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0.png)
一、总则为了规范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2. 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幼儿良好的身心素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1. 基础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社会等领域的知识。
2. 特色活动: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开设各类兴趣小组、主题活动等。
四、课程实施1. 教师一日组织活动制度:(1)教师应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规范、合理、科学、有效地组织幼儿一日活动。
(2)教师应爱护幼儿,尊重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3)教师应关注幼儿四类活动的均衡性、有效性,各大板块内容相互渗透、有机融合。
(4)确保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特殊天气开展室内运动,提供符合年龄特点、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的运动材料和器械。
(5)每天学习的总时间一小时左右,集体教学活动准备工作充分,注重全体、关注个别差异。
2. 教师培训制度:(1)加强教师对新教材的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活动》教材的学习。
(2)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年级组工作室,负责全园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阶段性实践研究。
(3)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设计并统一各类主题计划(月计划、周日计划等)的撰写格式,注解表格的要求与价值。
(4)教研大组与新教师组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3. 家长参与制度:(1)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
(2)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各类活动,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五、课程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师素质等方面。
2. 幼儿评价:通过观察、访谈、作品等形式,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家长意见箱等形式,收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幼儿园课程运行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运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876b5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a.png)
幼儿园课程运行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幼儿园课程运行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幼儿园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特编制本管理制度。
二、幼儿园课程运行管理制度1.课程设计(1)根据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兴趣特点,确定幼儿园教育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框架;(2)根据课程框架设计教学大纲,具体明确幼儿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3)课程设计应重视跨学科和主题教学,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2.教学活动(1)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组织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2)教学活动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以游戏为主要形式,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和主动性;(3)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4)幼儿园要设置室内外活动场所,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具和游戏材料,保证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教学评价(1)教师应定期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特点;(2)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而非只关注学术成绩;(3)教学评价应以测验、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进行,形成综合评价报告,为家长提供参考意见;(4)教学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4.教学管理(1)幼儿园应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加强教学能力的培训和交流;(2)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计划;(3)幼儿园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5.课程改进(1)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家长的反馈,适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2)教师应根据教学实践经验和教研成果,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3)幼儿园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
6.课程考核(1)幼儿园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2)对于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要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3)对于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要进行帮扶和督导,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86835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1.png)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幼儿园课程管理,确保幼儿园课程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旨在明确课程管理职责、规范课程设置、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第三条幼儿园课程管理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课程的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条幼儿园应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课程管理组织架构第五条幼儿园应设立课程管理组织,负责课程管理的日常工作。
课程管理组织由园长、教学园长、保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组成。
第六条园长负责幼儿园课程管理的总体工作,对课程实施进行全面领导。
第七条教学园长负责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师培训等工作,对课程实施进行具体指导。
第八条保教主任负责课程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对课程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九条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协调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十条班主任负责本班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三、课程设置与实施第十一条幼儿园课程设置应遵循国家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以幼儿发展为根本目标。
第十二条幼儿园课程应包括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各领域的课程内容应相互渗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十三条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年级课程计划,确保课程实施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第十四条幼儿园应注重课程实施的过程,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课程观摩、研讨活动,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四、课程评价与反馈第十六条幼儿园应建立课程评价制度,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第十七条课程评价应注重幼儿的发展变化,关注幼儿的兴趣、需求和潜能,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最终目标。
第十八条幼儿园应鼓励教师、家长、幼儿参与课程评价,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组织管理制度
![幼儿园课程组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2434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3.png)
幼儿园课程组织管理制度一、前言幼儿园课程组织管理制度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指导的重要保障。
这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规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为幼儿提供规范的教育环境和有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拟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组织、管理进行规范,同时对教师、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配和管理细则。
二、课程组织管理概述1. 课程组织管理目标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机构,教育教学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任务。
课程组织管理的目标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合理的课程设置,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2. 课程组织管理原则(1)以发展和关怀为核心:以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成长为出发点,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和需要,注重对幼儿的关怀和培养。
(2)充分发挥教师作用:教师是课程组织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
(3)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4)因材施教,兼顾个性: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幼儿的发展差异,促进个性化发展。
三、课程组织管理内容1. 课程目标和内容(1)课程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明确幼儿园的课程目标,突出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程内容: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确定幼儿园的课程内容,突出生活化和亲子化教育,注重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2. 课程管理(1)课程设置: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包括语言类、数学类、社会类、自然科学类、健康和体育类、艺术类等。
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百度文库
![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a049b2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9.png)
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幼儿园是儿童最初接触学习的地方,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制定和实施一套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该制度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果、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管理责任和组织机构2.1 管理责任幼儿园的园长对课程资源管理工作负总责,具体职责如下:•负责制定和完善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制度;•确保课程资源的安全、完整、有效;•监督和考核教职员工的课程资源使用情况。
2.2 组织机构为了保证幼儿园课程资源管理的顺利进行,成立资源管理小组,具体组织机构如下:•园长:负责全面领导资源管理工作;•教务主任:负责协助园长管理资源;•资源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资源借用和管理工作。
三、资源的收集和分类3.1 收集幼儿园通过多种渠道收集适合幼儿学习的资源,主要包括:•从教育出版社购买适合幼儿学习的图书、音像制品等;•从市场上购买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具、玩具等;•运用网络资源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绘本、动画等。
3.2 分类为了方便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幼儿园将资源分为以下几类:•图书:包括课外读物、教辅材料等;•音像制品:包括故事CD、儿歌CD等;•教具:包括学习用具、玩具等;•绘本:包括图画书、连环画等。
四、资源的存储和借用4.1 存储为了保证资源的安全、整洁和易于管理,幼儿园建立了资源库房,资源管理员负责具体的资源存储工作。
资源库房应具备以下条件:•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防潮、防火设施完备。
4.2 借用教职员工可以通过资源管理员向资源库房借用需要的资源,借用程序如下:•教职员工提出资源借用申请;•资源管理员核实申请人身份;•根据资源库存情况,确认是否能够提供借用;•教职员工签署借用协议;•定期检查借用资源的使用情况,若损坏或丢失,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赔偿。
五、资源的调配和更新5.1 调配幼儿园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需求,合理调配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课程管理制度一、课程的组成:基础课程(新教材)特色活动(儿童音乐剧参考教材:多元、建构、艺术、经典儿童剧、音乐剧)二、管理目标:1、保证各类课程的落实及有序开展2、加强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益。
3、加强以“保障课程建设为中心”资源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为课程与教学服务。
4、逐渐充实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园本化进程。
三、管理制度:(一)基础课程1、加强教师对新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活动》教材的学习,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经验及主题活动的整体框架与开展脉络清晰明确。
2、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年级组工作室。
园级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园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实践研究;年级组工作室负责本年龄段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阶段性实践研究。
具体工作包括:在实践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不断寻找并发现教师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具体需求,并加以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观摩学习及研讨,形成主题资料包(文本、影像、图书目录等),及时总结、调整。
3、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设计并统一各类主题计划(月计划、周日计划等)的撰写格式,注解表格的要求与价值。
4、教研大组与新教师组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二)特色活动成立儿童音乐剧项目开发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1、主题开展过程中相关的音乐剧剧本的内容、音乐合成以及整体进度安排由课程实践小组和项目组统一制定和安排。
2、音乐表演区的录音、道具、服装制作由项目组统一提供,具体要求是:每一主题初由年级组长商讨确立后提前一周交至音乐剧项目组,由项目组组织人力、物力制作提供。
3、加强对小孔雀表演厅实施过程中的管理:l 规范各类头饰、服装、道具等的管理。
消毒保洁,各班经预约登记后可以办理借出归还手续,由姚红梅负责记录,保洁员负责清洗。
l 小孔雀表演厅的活动时间为一小时,遇到下午中大班的运动活动时间冲突,就以满足表演活动时间优先考虑。
l 集体性表演活动的动画素材、音乐剧欣赏影像资料由年级组长按照主题进度负责管理。
l 电脑、音响等设施设备由朱迎九统一维护与管理,及时保修。
l 食堂人员负责活动室每周一次的日常清洁和消毒。
5、不断优化“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的过程性调整与管理:l 各年级组的每一主题一次多形式的“手拉手”活动,由年级组长协调各班并组织达成。
l 每季开展一次以音乐剧表演为主的“音乐伙伴”节目,以混班表演的形式,分三次进行园级展演。
l 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物品由项目组和保障组负责提供。
l 积极做好家长、教师、大带小等多种形式的助演活动宣传,以及服装支持。
一、课程的组成:基础课程(新教材)特色活动(儿童音乐剧参考教材:多元、建构、艺术、经典儿童剧、音乐剧)二、管理目标:1、保证各类课程的落实及有序开展2、加强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益。
3、加强以“保障课程建设为中心”资源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为课程与教学服务。
4、逐渐充实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园本化进程。
三、管理制度:(一)基础课程1、加强教师对新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活动》教材的学习,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经验及主题活动的整体框架与开展脉络清晰明确。
2、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年级组工作室。
园级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园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实践研究;年级组工作室负责本年龄段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阶段性实践研究。
具体工作包括:在实践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不断寻找并发现教师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具体需求,并加以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观摩学习及研讨,形成主题资料包(文本、影像、图书目录等),及时总结、调整。
3、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设计并统一各类主题计划(月计划、周日计划等)的撰写格式,注解表格的要求与价值。
4、教研大组与新教师组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二)特色活动成立儿童音乐剧项目开发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1、主题开展过程中相关的音乐剧剧本的内容、音乐合成以及整体进度安排由课程实践小组和项目组统一制定和安排。
2、音乐表演区的录音、道具、服装制作由项目组统一提供,具体要求是:每一主题初由年级组长商讨确立后提前一周交至音乐剧项目组,由项目组组织人力、物力制作提供。
3、加强对小孔雀表演厅实施过程中的管理:l 规范各类头饰、服装、道具等的管理。
消毒保洁,各班经预约登记后可以办理借出归还手续,由姚红梅负责记录,保洁员负责清洗。
l 小孔雀表演厅的活动时间为一小时,遇到下午中大班的运动活动时间冲突,就以满足表演活动时间优先考虑。
l 集体性表演活动的动画素材、音乐剧欣赏影像资料由年级组长按照主题进度负责管理。
l 电脑、音响等设施设备由朱迎九统一维护与管理,及时保修。
l 食堂人员负责活动室每周一次的日常清洁和消毒。
5、不断优化“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的过程性调整与管理:l 各年级组的每一主题一次多形式的“手拉手”活动,由年级组长协调各班并组织达成。
l 每季开展一次以音乐剧表演为主的“音乐伙伴”节目,以混班表演的形式,分三次进行园级展演。
l 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物品由项目组和保障组负责提供。
l 积极做好家长、教师、大带小等多种形式的助演活动宣传,以及服装支持。
一、课程的组成:基础课程(新教材)特色活动(儿童音乐剧参考教材:多元、建构、艺术、经典儿童剧、音乐剧)二、管理目标:1、保证各类课程的落实及有序开展2、加强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益。
3、加强以“保障课程建设为中心”资源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为课程与教学服务。
4、逐渐充实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园本化进程。
三、管理制度:(一)基础课程1、加强教师对新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活动》教材的学习,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经验及主题活动的整体框架与开展脉络清晰明确。
2、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年级组工作室。
园级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园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实践研究;年级组工作室负责本年龄段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阶段性实践研究。
具体工作包括:在实践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不断寻找并发现教师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具体需求,并加以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观摩学习及研讨,形成主题资料包(文本、影像、图书目录等),及时总结、调整。
3、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设计并统一各类主题计划(月计划、周日计划等)的撰写格式,注解表格的要求与价值。
4、教研大组与新教师组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二)特色活动成立儿童音乐剧项目开发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1、主题开展过程中相关的音乐剧剧本的内容、音乐合成以及整体进度安排由课程实践小组和项目组统一制定和安排。
2、音乐表演区的录音、道具、服装制作由项目组统一提供,具体要求是:每一主题初由年级组长商讨确立后提前一周交至音乐剧项目组,由项目组组织人力、物力制作提供。
3、加强对小孔雀表演厅实施过程中的管理:l 规范各类头饰、服装、道具等的管理。
消毒保洁,各班经预约登记后可以办理借出归还手续,由姚红梅负责记录,保洁员负责清洗。
l 小孔雀表演厅的活动时间为一小时,遇到下午中大班的运动活动时间冲突,就以满足表演活动时间优先考虑。
l 集体性表演活动的动画素材、音乐剧欣赏影像资料由年级组长按照主题进度负责管理。
l 电脑、音响等设施设备由朱迎九统一维护与管理,及时保修。
l 食堂人员负责活动室每周一次的日常清洁和消毒。
5、不断优化“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的过程性调整与管理:l 各年级组的每一主题一次多形式的“手拉手”活动,由年级组长协调各班并组织达成。
l 每季开展一次以音乐剧表演为主的“音乐伙伴”节目,以混班表演的形式,分三次进行园级展演。
l 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物品由项目组和保障组负责提供。
l 积极做好家长、教师、大带小等多种形式的助演活动宣传,以及服装支持。
一、课程的组成:基础课程(新教材)特色活动(儿童音乐剧参考教材:多元、建构、艺术、经典儿童剧、音乐剧)二、管理目标:1、保证各类课程的落实及有序开展2、加强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益。
3、加强以“保障课程建设为中心”资源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人力、物力为课程与教学服务。
4、逐渐充实和完善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园本化进程。
三、管理制度:(一)基础课程1、加强教师对新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特别是对《学习活动》教材的学习,对本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经验及主题活动的整体框架与开展脉络清晰明确。
2、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和年级组工作室。
园级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全园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实践研究;年级组工作室负责本年龄段新教材实施的总体思考和阶段性实践研究。
具体工作包括:在实践新教材实施过程中,不断寻找并发现教师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具体需求,并加以研究,开展实践活动的观摩学习及研讨,形成主题资料包(文本、影像、图书目录等),及时总结、调整。
3、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设计并统一各类主题计划(月计划、周日计划等)的撰写格式,注解表格的要求与价值。
4、教研大组与新教师组针对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
(二)特色活动成立儿童音乐剧项目开发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1、主题开展过程中相关的音乐剧剧本的内容、音乐合成以及整体进度安排由课程实践小组和项目组统一制定和安排。
2、音乐表演区的录音、道具、服装制作由项目组统一提供,具体要求是:每一主题初由年级组长商讨确立后提前一周交至音乐剧项目组,由项目组组织人力、物力制作提供。
3、加强对小孔雀表演厅实施过程中的管理:l 规范各类头饰、服装、道具等的管理。
消毒保洁,各班经预约登记后可以办理借出归还手续,由姚红梅负责记录,保洁员负责清洗。
l 小孔雀表演厅的活动时间为一小时,遇到下午中大班的运动活动时间冲突,就以满足表演活动时间优先考虑。
l 集体性表演活动的动画素材、音乐剧欣赏影像资料由年级组长按照主题进度负责管理。
l 电脑、音响等设施设备由朱迎九统一维护与管理,及时保修。
l 食堂人员负责活动室每周一次的日常清洁和消毒。
5、不断优化“音乐伙伴——儿童音乐剧季风活动”的过程性调整与管理:l 各年级组的每一主题一次多形式的“手拉手”活动,由年级组长协调各班并组织达成。
l 每季开展一次以音乐剧表演为主的“音乐伙伴”节目,以混班表演的形式,分三次进行园级展演。
l 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物品由项目组和保障组负责提供。
l 积极做好家长、教师、大带小等多种形式的助演活动宣传,以及服装支持。
一、课程的组成:基础课程(新教材)特色活动(儿童音乐剧参考教材:多元、建构、艺术、经典儿童剧、音乐剧)二、管理目标:1、保证各类课程的落实及有序开展2、加强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