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制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践总结(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需求。
走班制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打破传统班级界限,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文将结合我校实施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传统班级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进度快的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
走班制分层教学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意义(1)提高教学效果:走班制分层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个性化发展:走班制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走班制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二、我校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践1. 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看法和需求。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案,包括分层标准、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
(3)实施过程:按照方案,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包括分组、教学、评价等环节。
(4)总结反思:对走班制分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2. 实践措施(1)分层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
(2)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一、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基础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个人需求的课程和教学资源。
2.弹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能力进行自主选择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3.教师专业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因此需要进行教师培训和专业知识更新。
4.评价相对公平:采用分级评价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的评价标准。
二、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构建步骤1.学科分层: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例如优秀班、普通班和补习班等。
2.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层次需求,为不同层次的班级提供相应的课程设置,同时设置一些必修课,确保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3.教师培训:教师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提升差异化教学能力和技巧,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其水平和能力的教材,并根据需要提供一些辅助教材和资源。
5.评估体系: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评价,每个层次的学生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公正公平地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优势1.个性化: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能力进行选择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效率提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3.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5.培养综合能力: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能力。
总之,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
分层走班的弊端和建议
分层走班的弊端和建议分层走班是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实行分班授课,以达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虽然分层走班模式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分层走班模式的弊端,并提出建议。
1. 教师的工作量增加分层走班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教学方案,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授课,这样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其教学水平,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2. 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分层走班模式要求学生在同学中保持不同的水平,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压力。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
3. 学生的交流减少分层走班模式会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减少,这会影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交际能力。
建议学校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4. 学生的自我发展受限分层走班模式会使学生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学习,这会限制学生的自我发展。
建议学校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分层走班模式会使学生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学习,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建议学校加强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稳定分层走班模式会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学习,这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稳定。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各方面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7. 学生之间的竞争加剧分层走班模式会使学生之间的竞争加剧,这会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
建议学校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交往。
8. 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分层走班模式要求学生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学习,这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成长。
关于推进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指导意见,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名词。
分层走班,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把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分成不同的班级,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来安排课程。
说白了就是“量体裁衣”,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游刃有余,避免一个班里几个差生拖着好学生走,或者反过来,聪明的孩子上课总是觉得无聊。
这样,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老师也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这是不是听起来就很让人激动啊?分层走班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按需学习。
咱们都知道,班级里总有几个学霸,他们学习起来简直就是飞快,像是加了“涡轮增压”。
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在某一科上有点跟不上脚步。
于是,过去那种“一个班同一个教学进度”的方式,简直就是把学生们硬往一个统一的标准里塞,搞得谁也不满意。
分层走班的到来,真是解了学生的燃眉之急,学霸有学霸的课,普通学生有普通学生的节奏。
就像做菜,一道菜如果太辣,肯定有些人吃不下。
而分层走班就像是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口味选菜,不觉得自己吃得很痛苦。
那这种教学方式,真的好用吗?呃……要说“真香”肯定是有点夸张,但的确不少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得轻松多了。
而且老师也不必再用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方式,一次讲所有内容给所有学生,反而能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
这样,课堂氛围也就不再那么死板,反倒多了点活力。
以前有些老师课讲得飞快,学得慢的学生一脸茫然。
现在,分层走班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舒适区内学习,这不就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嘛?说到分层走班,当然也不全是好事。
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分班后孩子会不会产生自卑感,或者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了。
哎,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棘手。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最好的班里?但要是真的想让孩子学得更好,家长们是不是该先放下那种“名牌学校”的偏见?不管在哪个班,能学好才是最重要的。
更何况,分层走班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不感到压力过大,还能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分别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方法及保障。
首先,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学生的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 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这样可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中进行相对集中的学习, 有利于教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其次是教师的指导。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 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 教师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对于低层次的学生, 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后是教学方式的组织。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型学习等,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是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 设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以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
其次,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保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师资保障。
教师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 可以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灵活教学。
因此, 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是教学资源的保障。
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学校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 建立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教学资源。
最后是教学环境的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需要学校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 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这些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体验感。
综上所述,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中职教育走班制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走班制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时, 需要借鉴各种教学方法, 并保障教育质量。
1.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教学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第一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
通常包括高水平班、中等水平班和低水平班。
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学习需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基础、兴趣、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服务。
2.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水平班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交互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对于中等水平班的学生,可以采用归纳法、分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加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低水平班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采用辅助教学、个别辅导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3. 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走班制分层教学中,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项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走班制分层教学不仅要提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还要注重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对于高水平班的学生,可以采用开放性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包括论文写作、项目研究、实验报告等。
对于中等水平班的学生,可以采用闭卷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方式。
对于低水平班的学生,可以采用口头答辩、实际操作、情景模拟等评价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 教师队伍建设走班制分层教学需要有专业化、多元化的教师队伍。
高中语文“分层走班制”教学方式探索
高中语文“分层走班制”教学方式探索一、分层走班制简介二、分层走班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个性化学习高中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很大。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分层走班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
2. 提高教学质量分层走班制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育经验。
在分层走班制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较小,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3.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而分层走班制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自己兴趣和特长的领域自由选择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设计。
分层走班制下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分层,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合理安排教学资源。
在分层走班制下,学校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这就需要学校合理分配教师、课程和教学设备等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3. 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
分层走班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分层教学设计、教学管理和综合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分层走班教学学校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优化教学资源,构建高效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实行分层走班教学的班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
三、基本原则1.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特长和个性差异,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实施分层教学。
3. 动态管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适时调整分层走班方案。
4. 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教学质量。
四、分层走班教学组织与管理1. 分层走班方案制定:由学校教务处牵头,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制定分层走班方案。
2. 分层走班实施:根据分层走班方案,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安排相应的教师进行教学。
3. 教师职责:教师负责所教学科的教学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4. 学生职责:学生按照分层走班方案,参加相应层次的学习活动,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讨论。
5. 教学资源优化:学校为分层走班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资源,确保教学效果。
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1. 教学质量监控:学校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对分层走班教学进行检查和评估。
2. 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等多种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3. 教学反馈:教师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分层走班教学保障措施1.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2. 教学资源投入:加大教学资源投入,为分层走班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3. 管理制度完善:完善分层走班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3.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中职教育是指对具有初中学历,有志于学习一定职业技能的学生进行的专业技术培训教育。
而在中职教育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围绕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其保障展开讨论。
一、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1.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划分分层走班制分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分层。
这包括初步测试、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估,然后将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这样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教学。
2. 设计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走班制分层教学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
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更加深入和拓展的内容,对于中低层次的学生,则可以设置更加基础的内容。
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提供个性化辅导走班制分层教学还需要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进行重点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加深入的学习机会,拓展学习领域。
1. 专业师资队伍走班制分层教学的首要保障是拥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这些老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优质教学资源走班制分层教学需要依托于优质的教学资源。
学校需要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等,以支持分层教学的开展,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
3. 完善的评估机制走班制分层教学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
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5. 家校合作机制走班制分层教学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
家长需要与学校密切合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共同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6.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走班制分层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教学模式,以落实因材施教为核心原则,旨在让所有学生得到最优发展。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有以下优势:首先,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同时增强了研究信心;其次,教师事先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最后,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准备,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分层教学还能够提升教师的全面能力。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难度较大的科目,教师可以降低难度适当降低,放慢速度;对于英语教学,过好单词关和知识点关是重要的,同时要注重研究方法和策略的培养,多加练和反馈;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多点变化、多点综合、多点自主、多点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尖子生培养。
总之,分层教学需要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设计数学试卷时,我们应该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
这意味着试题应该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教师在处理试题时应该具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试题和知识的直接运用,这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是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要求B层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第三层次是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
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以让C层学生有练的机会,同时也能让A、B两层学生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研究数学的积极性。
在进行分层教学操作时,我们应该坚持“四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自主性原则,这意味着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在分层中选择层次的主动权应该在学生手中。
只有在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研究环境后,他们才能够真正感到研究面前人人平等,爱我所选,乐我所学,学有所得。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因此,在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评价时,我们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
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走班制教学,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自主选择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分层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分层教学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心理学研究依据;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2、教育教学理论依据;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1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个别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和个性特征上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及生理方面;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2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的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而分层教学正是实现他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3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和“教学最佳区”,教学就是这样一个由潜在水平转化为新的现有水平,并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的过程;根据这种理论,人的个别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不断地建立最近发展区,才能使教学成为促进发展的真正手段;三、分层教学是数学、英语教学的必然1、学校扩大招生的必然需要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各重点中学在不断地扩班,其结果导致生源的质量逐年下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大,这给数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还是按照以往整齐划一的要求来实施教学,结果只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势必导致内部分化更加严重;2、学生个体差异的必然需要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和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导致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在高中数学、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英语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沿用过去同3 4123123454132342 3511 2 3 41 2 3 4 5 6 121503455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分层走班”教学评价要“以人为本”,不能“以分为本”;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以认知评价为主,忽视对良好心理素质、积极的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单一,注重“一刀切”,忽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评价方法单一,注重“定量”,忽视“定性”;评价过程单一,强调静态,忽视学生的转变与发展;评价结果单一,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这种评价严重挫伤了中下层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的“分层走班”教学评价是“绿色评价”,发展性评价,它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与学水平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评价项目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不仅重视认知评价,同时重视学生兴趣、信心、习惯、方法、思维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评价;既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评价见表三、表四、表五、表六;二是突出评价结果的反馈、调节功能,淡化评价的检查、选拔功能,各个层次提出不同的评价标准,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三是不仅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四是纵向比较为主,横向比较为辅;我们的理念是:着力于多维评价,着眼于长远发展;分层次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考试评价、层次教学班划分评价、学生成绩评价及教师绩效评价四个方面;1考试评价:要有利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标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因此,在分层教学实验中,平时月考检测实行“分层式”,各个层次考题不同,即“一卷三层”,就是一份试卷中分为A层必做题,B层必做题和C层必做题,但都应体现双基;期中、期末采取“统一式”,作为层次班流动评价因素之一;2学生成绩评价: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方面,自评:互评:师评=3:3:4;主要评兴趣、信心、习惯、方法、知识点、思维能力、发展潜能及其它能力;先定量得分再化为定性结论的优秀、良好和合格三等;定量方面,原始成绩的四次平均分;3教师绩效评价:①行政班评价:行政班平均分×50%+行政班及格率×30%+行政班优秀率×20%=行政班综合得分;②层次班评价:层次班平均分×50%+层次班及格率×30%+层次班优秀率×20%=层次班综合得分;③层次班教师评价;定性方面,师自评:学生评=5:5;定量方面,一是教学质量分,同层:2个班期中综合分+2个班期末综合分÷4=学期综合分,异层:1个班期中综合分+1个班期末综合分÷2=学期综合分二是提升幅度分,同层:2个班期中进退分+2个班期末进退分÷4=学期提升分,异层:1个班期中进退分+1个班期末进退分÷2=学期提升分同时,教师绩效评价方面还设立加分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课题实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积极参与课题实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老师实行加分奖励制度;也就是对每学期积极参与教研、科研的教师视级别不同给予相应的加分奖励制度,并以此作为该教师年终评定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每学期上公开课的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的教师、在一些重要杂志和学术报刊发表文章的教师、学部举行的命题比赛、解题能力比赛中获奖的教师等等,都可以加上相应的教学分值;表三:教师课堂观察检核表表四:看我今周的表现说明:表中涂星部分由同桌操作,“自我整体评价”由学生自己填写,家长观察部分由家长操作并签名;表五:学习情况学生互评表填表人填表日期表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表;6、分层管理,统一规范搞好分层班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常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在“分层走班”教学初期,课前准备、班级管理、课后辅导、作业收发等方面给老师带来了很多困难;个别学生时常上课晚点、忙着赶课、心情浮躁;铃声响了,人数到不齐,物品带不齐,作业收不齐,影响了正常的上课;课后要找个别学生订正作业错误,也找不到人;为此,学部就如何加强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职责,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分层管理专门召开研讨会,明确各自的职责,争取管理工作不留漏洞,从而对“分层走班”教学管理进行了统一规范,具体办法是:1自备学习袋;针对刚开始分层时,经常有学生忘记书本,文具等情况,我们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个专用塑料文件袋,把分层上课所用的一切物品放在里面,即使遇到上室外课,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不遗漏学习用品;2分层选干部;B层、C层次班分别推选举一个班长和两个学习长每个行政班1个,A层次班每班一个学习长;他们负责层次班的课前准备检查、课间纪律的维护、作业收发,并向行政班班主任及时汇报同学的表现;3分层上晚修;由于各层次班上课要求不同,作业不同,住宿班的学生如果回行政班上晚修,不便于老师下班辅导,分层上晚修后,对A班和B班的同学来说,疑难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4改变管理观念;分层教学需要所有老师打破传统班级的界限,分层学年全体教师应团结协作,齐抓共管;首先,班主任除了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管理和思想工作外,还要对调整流动的本班学生,配合原层次班任课教师和接收班教师对该部分学生的学情、习惯、特点进行密切交流,实现“无缝对接”;其次,分层学科任课教师每周保证同每个学生的行政班班主任沟通一次,如遇特殊情况要保持密切联系;每周保证同每位学生家长通过信息平台发短信汇报学生学情一次,每月保证同每位学生家长电话交流一至两次;第三,兼任分层学科科目的班主任有义务对班级内非自己所任教层次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必要指导;三、“分层走班”,师生越走越精彩1、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教学中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着差异,这种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教育学理论也认为,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更是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而“分层走班“教学,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认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完成适应认识水平的教学任务,通过逐步递进,使学生在较高的层次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比如,C层班学生求知欲强,接受新知快,并有一定的自学探索能力,在保持原有成绩的基础上给C层学生的作业以综合多变的练习为主,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补充思维拓展内容,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中下等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中下等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造成这部分学生学习没兴趣,容易形成上课做小动作、说话等不良学习习惯;分层走班教学之后,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角,每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了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这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也比以前主动了,从而使这部分学生逐步形成“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势;使大量的A、B层学生分别调到B、C层,逐步实现了“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2、逐步改善了非智力因素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属于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态度等属于非智力因素;“分层走班”教学后由于学生水平相当,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使得每个学生在课上有所收获,还能形成有效的评比与竞争;人人都能学到知识、体验成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既“解放”了优秀生,也“解放”了中等生,更“解放”了学困生,优秀生减少了许多重复性的作业,中等生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学困生也不再是看客,减轻了心理压力,使他们从学习困境和学习焦虑苦闷中解脱出来见表七;表七:分层前与分层后学生课后疲劳发生率对比表表中数据说明,分层教学学生疲劳率的发生比传统教学要低得多;所以,分层教学开发了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改善和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更足了,学习的有效值大幅度提升,各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增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例如,学生对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满意程度,A、B、C三层均达95%以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分层前后,例如C班已由75%提高到96%以上;自评能力提高程度:分层前后,如B班则由70%提高到90%以上;作业减负满意度:分层前后,A班由58%提高到90%以上;3、进一步优化了学习方式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莫过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习惯,通过学习方法的分类指导,同学们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形成了切合自身实际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例如,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自觉预习的习惯,规范书写作业的习惯,课上自觉提问的习惯;另一方面,老师分层备课时针对各层学生相应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增加了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讲解思路、寻找规律、讨论疑难、分析错误的机会,使得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桃子”,容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密切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效率;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强化,肯问、好问,会问、善问的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我们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切创造都始于问题的发现;学习的进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无疑需要问题意识的参与;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驱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通过“分层走班”教学,由于学生在比较平等、轻松,没有压迫感的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习,所以“问题”意识日益得到了强化,养成了肯问、好问的习惯,提高了会问、善问的能力,既能“有疑处见疑”,又能“无疑处见疑”;4、全面提高了学习成绩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所以“分层走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所有的学生经过“分层走班”教学达到同一水平,而是在于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让各个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得到较大的提高;三年的“分层走班”教学,正逐步朝这个目标迈进;现在,通过“分层走班”教学,各层次的学生压力减小,身心愉悦,形成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科学的学习方法,较强的“问题”意识,有力的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值;从下面数据对比中见表八、表九、表十可以看出,六年级上学期三次测试各层次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表八:六年级数学期初考试成绩表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平均分50%及格率30%优秀率20%综合得分C13737100C2363610088.6C32929100C42929100C52929100B13434B23434B334330B423230A11616021.1A213130年级平均314314表九: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表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综合得分C1373710094.5C23636100C329291009C42828100C53030100B13434B23433B33333B4242410062.5A1161637.50A2121225年级平均313312表十: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绩表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综合得分C1373710097.3C23636100C32929100C42828100C53030100B13434B23434B33332B42323100A1161563.460A2121210025年级平均312310因而B层每学期结束后都有部分学生升入C层,甚至A层也有个别同学直接升入C层,C层队伍不断壮大;还是以第一批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六年级为例,经过三年“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各个层次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与四年级刚分层时的起始成绩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较好的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A层的进步特别明显,其平均分比分层初期提高了19.5分,及格率提高了,优秀率提高了;B层的教学瓶颈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其平均分比分层初期提高了9.8分,及格率提高了15.6个%,优秀率提高了,从而在4个B层次班中又扩展出一个C层次班;C层的优生率大幅度提高,95分以上的学生占85%;所以,现在A层和B层学生正明显减少,特别是A 层学生,现在每个班只有11至12人,形成了倒金字塔的可喜局面;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全国希望杯数学竞赛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分层前的第四和第五两届数学希望杯比赛中,四、五、六年级获全国三等奖的共36人次;而分层后参加的第六、第七两届数学希望杯比赛中,四、五、六年级获全国三等奖的共99人次,不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获奖等级上也有了突破,共有4人次获全国二等奖,2人次获深圳市特等奖;5、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挑战;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不仅从人才质量规格上,而且从教育内容、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的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教育的科学推进科学的教育,已经是时代的呼唤;通过“分层教学”的培训、自学教学理论、交流研讨和教学实践,一方面,老师们的数学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彻底摒弃了“分数至上、见分不见人”的数学质量观,树立了“学生个个都可爱,数学人人都能学”以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基础”的数学质量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促使教师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教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2007年9月以来,参加“分层走班”教学实验的老师,共撰写经验总结或案例70余篇,交流或获奖论文十余篇,有45人次获得国家级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和优秀辅导员证书,2人次获深圳市优秀教练员证书;现在,“分层走班”教学不仅成为高段数学老师的专业生活状态,也已经成为学部内涵发展的助推器和源动力;四、“分层走班”,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思索小学高段数学学科实施的“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在学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师生近三年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招留生工作;实践充分证明了分层走班教学的优越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它有着弥补传统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天然特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教学模式;但“分层走班”教学实验目前也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深化,还有一些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从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和提升,以建立健全更加科学的“分层走班”教学体系;特别是不同层次班的教学模式、学法指导模式、数学学习中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和方法以及科学的分层教学评价模式;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今后,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实验教师,以更为敏锐的理性和更为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分层走班”教学的深化研究实践中去,只要我们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技巧,数学“分层走班”教学一定会实现新的突破,也一定会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打造学校教学特色开辟一条光明之路、胜利之路;。
中学“分层走班制”教学实施方案
中学“分层走班制”教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创设有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性的需要,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研究的欲望;深入贯彻XXX“活力教育,生态校园,幸福师生”教育理念和学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学校。
二、分层走班教学依据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XXX的“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XXX的“分组教学法”、XXX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XXX的“掌握研究理论”、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都在理论上说明了“分层走班教学”的科学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施差异性的分组、分层教学。
即以“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为宗旨,在共同的教学方针和教学任务下根据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实施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1.中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需要《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人研究程度、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实施分类、分层教学。
2.为满足我校学生开展的需要。
每年招收的学生中有一批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也有数量不少的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研究能力等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升。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方案一、分层走班教学概述分层走班教学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将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然后安排不同的老师和教学资源,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这种教学模式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二、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步骤1. 制定分层标准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之前,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分层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方面的考量,以便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对于高水平学生,可以设置更加深入的教学内容和更高难度的作业;对于低水平学生,可以设置更加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更加简单的作业。
同时,还需要为每个学生安排相应的辅导老师,以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3. 教师培训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之前,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熟悉分层走班教学的理念和实施方法。
教师需要学会如何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教学安排,如何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4. 教学实施一旦分层走班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就可以开始正式实施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教学评估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一段时间后,学校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这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估,学校可以了解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三、分层走班教学的优势1. 个性化教育分层走班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教学安排,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2. 教学效果好通过分层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各类职业的需求。
在中职教育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方法及保障。
1. 分层设置中职走班制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
分层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兴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
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班、普通班和提高班。
基础班主要以弱势学生为主,普通班则是一般学生,提高班是成绩较好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学校还会设置特长班、实习班等不同的层次。
2. 教学目标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对的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基础班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对于提高班的学生,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3. 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
基础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基础知识和技能展开,要求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掌握;普通班的教学内容则需要扩展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综合实践;提高班的教学内容则需要更多地涉及到专业前沿知识和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和开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4. 教学方法分层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班的学生,因为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能力较弱,需要采用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教学、实验教学等;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多的讨论教学、项目实践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于提高班的学生,则需要更多地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开发等活动,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
高中英语“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英语“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探讨1. 引言1.1 分层走班制教学的概念分层走班制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或班级进行教学。
通过分层走班制教学,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在分层走班制教学中,通常会有基础班、普通班和提高班等不同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将接受相应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2 分层走班制教学的背景分层走班制教学背景是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根据其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了“差异化教学”的概念,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分层走班制教学逐渐在世界各国得到应用。
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分层走班制教学也逐渐受到重视。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分层走班制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改革措施。
通过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分层走班制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学生在不同层次中学习,也可以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分层走班制教学背景下,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的质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英语中采用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效果和影响,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影响,从而为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研究各种案例和对比分析,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出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劣势,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改进建议,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我们也将关注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趋势,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善做出贡献,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整体素质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分层走班制的名词解释
分层走班制的名词解释分层走班制是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教学班级中,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与传统的固定班级制度不同,分层走班制注重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不同级别的课程设置。
在分层走班制中,学校或教育机构会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一般来说,分层走班制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会分为若干个细分班级。
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在同一层次的学生中提供更加相近的学习资源,以及更加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
在分层走班制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根据能力水平选修不同难度的课程。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分层走班制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分层走班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优点。
首先,通过分层走班制,学校能够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每个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加接近,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更容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次,分层走班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选择权,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兴趣。
最后,分层走班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学习资源的分享和协作让学生们相互促进,形成更好的学习氛围。
尽管分层走班制带来了很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分层走班制对学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需要确保每个班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同时保证学生的平衡发展。
其次,分层走班制可能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和焦虑。
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对较高层次班级的追逐,而忽视了个人的兴趣和发展。
另外,分层走班制也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选择压力,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规划。
针对分层走班制的问题和挑战,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分层走班方案
分层走班方案引言走班教育是一种灵活的学校组织方式,通过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业水平自主选择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分层走班是在走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的方案,通过按照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习兴趣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在不同层次中进行走班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分层走班的意义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被强制按照年级和班级来学习,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
而分层走班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课程,不受班级和年级的限制。
这种灵活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走班的实施方式第一层次划分:学术能力学术能力是分层走班的第一层次划分依据。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术水平,将学生分为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低水平三个层次。
在这个层次划分的基础上,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难度和水平的课程。
第二层次划分: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分层走班的第二层次划分依据。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将学生分为文科类、理科类和艺术类三个层次。
在这个层次划分的基础上,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符合其兴趣和发展方向的课程。
课程设置和安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相应水平和难度的课程。
高水平学生可以开设更加深入和拓展的课程,中等水平学生可以开设一般难度的课程,低水平学生可以开设有针对性的补课和提升班。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规划和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在课程安排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时间安排和学业负担。
合理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和间隔时间,避免学生出现时间冲突和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
分层走班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分层走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兴趣特长,精确地为学生匹配合适的课程和教学资源。
这种精细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层走班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课程选择。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方案一、引言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将学生根据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特点划分为不同层次,在不同的班级中接受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本文将从班级划分、教学资源分配、教学实施和评价反馈等方面提出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二、班级划分1.根据学生的学科水平,将学生划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班级,例如:高、中、低层次班级。
2.在划分班级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等因素,避免只根据成绩来进行划分。
三、教学资源分配1.配备相应的教师团队,每个层次的班级都要有足够的教师,以保证教学质量。
2.合理配置教室设施和教学工具,确保每个班级都有适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3.指定专门的教研组,负责各个层次的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设计。
四、教学实施1.各个层次的班级分别开展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高层次班级可以进行更为深入和复杂的知识讲解和探究,中层次班级则以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扩展为主,低层次班级则需重点强化基础知识。
2.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层次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定期进行反馈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分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五、评价反馈1.设立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各个层次班级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活动,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六、总结走班制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划分班级,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使走班制分层教学真正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分层走班制教学方案
分层走班制教学方案一、分层走班制教学方案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通过分层走班制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业水平,促进个性化发展。
2.原则:(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和活动。
(2)设置多样化的学科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4)重视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
二、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具体操作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特长等因素,将学生分为A 班、B班和C班三个层次。
A班为高水平班,B班为中等水平班,C班为低水平班。
2.课程安排:(1)核心课程:班级课程为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
三个层次的班级都进行同步教学,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等有所差异。
(2)选修课程:每个班级还有相应的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设置。
例如,A班可以设置STEM课程,B班可以设置艺术课程,C班可以设置体育课程等。
3.教学活动:(1)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
(2)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别差异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小组项目、口头报告等。
(3)辅助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外读物、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有关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
(2)合作探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交流和探究,共同研究解决教学难题和改进教学策略。
(3)个性发展: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机会。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实施与评价1.实施步骤:(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分层结果,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安排教师和课程:安排相应的教师和课程,确保教学质量和资源配备。
分层走班制教学
• 4、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理念: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学生天生具有其独特的思维优势,因此合作 学习可以极大拓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而提高课堂实效,在学生未来要应对的现实世 界中,团队合作是生活工作的基本方式,学校是 培养合作精神的最重要的场所;未来社会需要的 是会终身学习的人,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力是学校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
应该把它理出来。在帮助学生知识建构的同时,教师
要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规律。我们的课
堂,不应该只是知识的课堂,更应该是方法的课堂。
有了方法,学生便可以自主学习课堂以外的许多知识,
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而且会使学生
终身受益。
题,再通过大组解决。大组不能解决的问题,交
由全班讨论。在学生检查、讨论的过程中,教师
要巡回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为下一 步的“点拨”作准备。
3、导学(点拔)
• 展示,是学生以小组或个体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贵在“暴露问题”。在这 个环节,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激励学生展 示;二是给每个同学展示的机会,不要让展示成为优等生的专利;三是对学 生提出展示的基本要求,开始可以放低门槛,但随着学生展示水平的提高, 教师应该进一步提高标准;四是有展有评,师生互动,提高展示的参与度, 在人数上不留死角。 关于点拨,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拨云见日”。从理论上讲,只 要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讲出来。在实际课堂教学 中,老师们往往以“怕学生耽误时间”为由,急于自己说出答案。这样做虽 然能“节省”时间,但往往使学生养成依赖心理,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就 变成了没有思维的课堂。从另一方面说,第一次放手让学生讲,可能会耽误 时间,但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后,就不可能耽误时 间了。当你第一百次放手让学生讲的时候,你的课堂就是精彩的课,会让你的课堂熠熠生辉。 教师点拨,应该非常准确且精炼,抓住主要矛盾,一步到位,让学生有 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感觉。教师点拨,应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解答 学生的疑难,二是规范学生的语言,三是扩展学生思路,四是引领学生总结 内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走班制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现有的中小学班级授课制与教学形式已渐渐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分层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还在探索阶段,但已得到有关专家肯定。
本文试从其内涵、运行模式、利弊及措施作一简单论述,使之能更好地推广使用。
关键词:分层走班制;基础型课程;研究课题;生活经验课程;自选式;选层式;累加式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层走班制,正在上海、广东的部分学校试行。
它使水平接近的学生走到一起,不仅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有了可比性,而且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
这是相”。
当务实和具有超前理念的。
同时这一新的教育理念也为素质教育开启了一扇“窗一、分层走班制的界定何为“分层走班制”?顾名思义,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
而传统的行政班则保持不变。
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
教师也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变动教学内容,使原本固定班级授课制形式下,难以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现状有所改观。
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个性化时代使得学校不再是用…克隆?的方法…批量生产标准件?的地方,必须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特点选择课程,…走班?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和教学思路,它解决了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在每个学期期中和期末,学校还给学生两次调整层次的机会,走班本身也是流动的”。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校长赵风飞形象而又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走班制”的实质。
二、“分层走班制”的运行模式(一)“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
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
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
第三,以兴趣为主导的走班形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课内容,不固定教师与教室。
主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确定各层次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式“走班”教学,流动上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及考试的难度等切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
除实行流动上课形式的学科以外,其他学科仍在原行政班上课。
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抓好行政班的管理,而且要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分层教学班中,绝不能使学生失控。
(三)要搞好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必要性首先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宣传媒体,使他们理解走班制的意义、实施办法,并及时澄清与走班制有关的问题,使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
“走班制”是否变相地分快慢班?这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
对此,实施者要做出回答:无论何种形式的快慢班,都是对学生的“定性”,学生长期固定班级,易形成“好班更好,差班更差”的局面。
而“走班制”是动态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走班制是使学生根据自己水平的提高来形成流动性的学习。
(四)确定学生所属层次班在基本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并确定学生的层次。
对不同思维模式的课程,分层教学都不宜捆绑进行。
试行分层教学,要允许学生自己选择,真正达到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目标。
一般说来,学校按以下方面操作: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目前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具体操作是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分三个层次。
学习潜力包括接受知识的快慢、知识的应用能力等。
学习兴趣是指确定层次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
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成绩、作业、课堂表现等几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学生自评并不是盲目地让学生给自己打分,而是在“走班”前把每个层次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B、C三个层次,也就形成“走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
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评判一般分A班”后的三个班级。
(五)分层走班制的课程设置课程一般分四个部分:按要求弹性完成国家规定的基本型课程,一般设立对学生基础、发展趋向等分化较大的学科,分层教学并设立部分学科专用教室;有校本特色、满足学生个性与兴趣发展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则在学校、同学和导师提供的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中,选择研究课题;另外,还包括以自理、自立、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生活经验课程。
学生在师长指导下,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能和国家需要,按照学校“套餐式”课程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选择走班,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
上海晋元中学对每年初进校门的高中生都要举办学习方法、学校课程、自主选择方法、研究性学习等内容的讲座,并在拓展型、研究型、社会实践课程中正式开设走班教学。
在学生逐步熟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在期中考试后,对数、理、化、英语、计算机、体育六门基础型课程进行选择走班教学。
根据学生的选择,学校将4至5个班级的学生看成一个“班级”,分成A、B、C层,几个班同时开展同一科目的教学活动,其余教育教学活动则在原行政班进行。
各学习层次和教学班级动态组合,一个学期微调一两次,保证学生在一个较适合自己的层面学习。
作为学生,他要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
作为学校和老师,绝不是简单地按学生的成绩或学生的智力分班,而是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四个方面的综合情况,合理确定学生各科所在层次。
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他们既得到了尊重,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走班制”的实施使该校的学生明白: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就是“最适合”的。
“套餐式课程、走班制运作”的设置与实施,为上海晋元中学在探索和实现素质教育个性化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六)“分层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的教学目标、内容不同,诊断性测试和形成性测试也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考什么题学生可以选择。
在平时检测中,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自选式”,即A、B、C三层共答部分和任选部分。
任选部分难度不同,难度越大,得分系数越高。
某些学科可允许采用“选层式”,如理化,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层次的题目作答。
外语可采用“累加式”考试。
试卷主要从学生答题完成时间和准确性来区分A、B、C各层的能力和水准。
同时,提出要打破不到60分就是不及格“禁区”,改变仅以几次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加强平时的学习检测,淡化期中、期末考试,将平时的课堂提问、谈话、作业、课题研究、阅读等评价信息都纳入学习成绩。
平时采用分层检测,期中、期末采用诊断性考试。
课堂学习效率检测可用作选择流动班参考,使学生明确“走班”不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而是以学习效率为标准,在哪个层面上学习,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三、“分层走班制”教学的优点1(对学生来说首先,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及兴趣选择课程表、选择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并从中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
其次,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
第三,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第四,学生按自己的水平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和平衡心态,体会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受。
2(对老师来说传统教法受到了冲击,灌输教育过时了,他们由过去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变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让学生走出了“恶性循环”,如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成绩上不去,因此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下降,成绩也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对他们抱有平等和尊重,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恶性循环”。
四、“分层走班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一)出现的问题1(加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在“走班制”模式下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从原来的一个班级的四五十个同学扩大到全年级的学生,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这种相互影响虽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但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这是班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
另外,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会因此变得困难。
由于相当多的学生不在行政班的班主任所教的教学班中上课,班主任就无法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
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分层教学班,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2(教学方面的缺陷分层教学加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同时,流动式上课不便于任课老师辅导,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由于“走班制”属流动式上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再加上不同层次班任课教师也不同,因此,很难安排某位教师到行政班辅导。
这样一来,学生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
此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水平不一,如何让他们能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样是一个问题。
3(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走班制”使学生的活动频繁起来,经常化的来去匆匆,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时,增添了一份忙乱和心散,很难找到那种心如止水的感觉。
由于,、,、,三个层次是由高到低划分的,因此,如此“走班无形中会让学生产生…我是尖子?、…我是差生?”的心理暗示,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进步。
(二)相应的措施1(继续完善“走班制管理体系”对于流动班级的管理,采取临时班长和该课程的课代表制。
对于师资队伍,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都能高质量地承担一门基础型课、一门拓展型课,并指导以自己所教学科为主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能够承担班主任工作,逐渐建设、完善、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套餐”。
强化综合管理,构建班主任(辅导班)、任课教师、班干部“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树立“人人都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全员负责”的新观念。
强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班干部的管理信息沟通,严防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