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合集下载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精选14篇)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精选14篇)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精选14篇)《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篇1今日将正式进入地理学问的学习——从熟悉地球开头。

由于我没有学过地理,也没有教过地理,压力也很大。

没有太多现成的材料,只有重新开头。

对于备课,预备到什么样的程度为好呢?可以说人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上了这么多年的课,而且教材的内容始终没变,还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走进教室就能侃起来。

还有的老师资源共享后便完整无缺的把现成课件带到课堂进行教学,即使有自己的思想,由于要跟着课件走,所以一堂课下来,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难有自己的特色,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风格了。

要把一节课应付下来,每个老师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不重复自己昨天走过的路,对每个人来说是个挑战。

看了许多老师的备课案例、无疑对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培训。

备课、教案、学习、反思,我打算从自己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第三节课,可电脑不能用,连地球仪也没找到。

熟悉地球的过程是个简单的熟悉过程,因此我找了一些资料,从地方——地圆——地球,从古代传奇——张衡的推想——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同学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其次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

由于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索让同学怎么能坚固把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埋伏的危机。

老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圆满、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教案不是剧本,我很观赏这句话。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老师认为教案要越具体越好,甚至连同学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除非是课堂实录,不然实现你怎么知道同学是如何回答呢?)假如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久不行能是我们的同学。

虽然课后的反思或许不肯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圆满,但能让下一次走进课堂的你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自信。

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

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

科普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前言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地球与地球仪是地理课程的入门内容,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启蒙和地理常识的初步介绍。

本节课将通过科普的方式,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以及地球仪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一、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星体。

它是由岩石、土壤、水和气体组成的,有大气层、水圈和陆地,同时也是生命的栖息地。

我们通常用地球仪来模拟地球的形状,但实际上地球确实呈现出近乎球体的形态。

1. 地球的形状大家可能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但实际上它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形状是类似于一个被压扁的橘子,中间略微膨胀,两极稍微扁平。

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时的离心力使得地球的赤道位置稍微向外膨胀,同时两极靠近地轴,形成了这种稍微不规则的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

这个尺寸对我们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想象,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感受一下:地球的直径大约是月球直径的3倍,地球的周长大约是月球直径的13倍,这就说明了地球的巨大。

3.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地幔是介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部分,由固态和半固态的岩石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分布着陆地和海洋。

二、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地球在宇宙中并不静止,它拥有多种运动,这些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这些运动是地球的基本特征,也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沿着地轴进行的旋转运动。

地轴是地球上的一条假想直线,连接南北两极,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运动,我们才能看到昼夜的交替、日出和日落的景象。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很远,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形状接近于一个椭圆。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我们通常称之为一年。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来解说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我的解说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一,教学理念和课标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是主导,学生则是主体。

新课标要求: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二、教材分析本章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重要的纬线,纬度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等等。

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广泛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好素材,本节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标的要求,即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地理之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读图的能力也相对很弱;再加上生活实践很少;学习地理生涩,这是不利的一面,但他们求知欲强,对地理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通过对地球仪的观察认识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重难点:重点: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难点:⑴纬度与经度的划分和规律。

⑵东西半球的划分。

⑶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模式根据我校提倡的五步教学法,步奏依次是:自主导学,交流展示,点拨例析,巩固训练,归整检测五,案例分析:以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为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神舟飞船回家为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出示学习目标:3:出示自学提示,帮助学生自主导学:4,学生合作交流,展示自学成果;5,点拨例析:在经纬线方面,将经线与纬线、南北东西半球分开讲解,先让学生认识纬线判定南北纬,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然后是经线的判定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与课件设计等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一)本节的课标要求及课标解读课标要求:1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综合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本部分设计的重点不仅在基础知识方面,更是偏重于能力培养和科学教育。

考虑到学生在 1—6 年级的《科学》和《历史与社会》课程中,都学习了一些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 7—9 年级的地理课程中没有必要作简单重复。

此外,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也是目前惟一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所以学生认识地球是必要的。

而地球仪正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

所以课程标准为实现本学习目标而选取的内容是“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和“经纬网”。

2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地理是研究空间的学科。

地球及其运动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7年级学生在学习地理的一开始就学习地球及其运动,在建立空间概念方面是比较困难的,利用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引发学习兴趣。

可以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海陆分布、各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等,还可以形象的演示地球的运动,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具体标准:1.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3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二)《地球和地球仪》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地球和地球仪》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①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②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③纬线和经线④利用经纬网定位四部分内容。

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地球开始。

《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初步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

 一、【说教材】“认识地球”这一节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入手,在地球仪上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较全面地介绍了地球,使学生对人类的家园——地球有一个粗略的认识。

另外教材还让学生体验到了除地球仪外,地图也是一种用来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主要工具。

 本节教材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经纬网等四部分内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经度、纬度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及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位置。

”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地球仪”、“经纬网”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

“地球仪”部分通过文字和图像两方面来学习。

由于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很难看到地球的全貌,需要把地球按比例缩小制成地球模型,由此引出地球仪,进而探讨地球仪上具有特定含义的点、线、面,并且指出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而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原因是。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是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接触地理学科。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形状以及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地理知识,但总体上对地理学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大小、形状,了解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制作方法和地球的地理位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模型、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的基本知识,讲解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制作地球仪,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地球的地理位置,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5.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地球的大小、形状2.地球仪的构造和作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生地球仪制作质量: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制作成果。

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范文

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范文

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地球与地球仪》复习课。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变革了原来“学科中心”、“知识本位”式的课程体系,而采用行为目标方式表述内容,以促进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通过探究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不再陷入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泥潭。

2、教学目标根据地理课标准的要求我设置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复习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和描述地球大小的相关数据;巩固经线和纬线的概念,掌握经度、纬度的含义;熟悉特殊的经线和纬线;掌握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重点: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熟悉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二、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本节课是精心设计的信息整合课件,尽可能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浅入、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2、学法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3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3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也是学生接触地理学科的重要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球仪模型等直观教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使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在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和地球仪的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新学科的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形状,掌握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操作方法,地理学科的专业术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利用地球仪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的形状和构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构造。

3.问题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仪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地球仪的操作心得。

5.操作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熟悉地球仪的各项功能。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地球仪操作和实践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3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3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3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地球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球形状和地球仪使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掌握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形状,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地球形状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仪的形状和构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仪的构造及作用。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球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和地球形状的理解。

5.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地理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地球和地球仪》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的第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地球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仪的制作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球的认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简单的科学知识。

因此,他们对地球的形状、运动等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地球仪等教具来帮助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仪的制作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地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仪的制作。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制作方法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等教具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2.讲授新课: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运动。

4.讨论交流:学生分享制作地球仪的心得,讨论地球的运动规律。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意识。

6.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运动,撰写观察心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运动3.地球仪的制作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

2.学生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地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地理说课稿范文三篇

七年级地理说课稿范文三篇

"说课"是教学改⾰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是进⾏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是整理的七年级地理说课稿范⽂三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家!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范⽂各位评委⽼师:⼤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章第⼀节《地球和地球仪》。

分三个课时,我讲的是第⼀课时。

课型是新授课。

我将按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反馈练习设计这四个环节去说课。

⾸先,我对本节教材进⾏⼀些分析: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本节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第⼀节课,是学⽣学习⾃然地理知识的⼊门,对学⽣形成学习地理的⽅法和了解地理课学习的地理内容有很⼤作⽤。

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是开发学⽣智⼒、培养学⽣能⼒的好素材,本节也着⼒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终⾝发展有⽤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2、教育教学⽬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已有的认知结构⼼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标:(1)知识⽬标:知道地球的形状和⼤⼩;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能⼒⽬标:通过学⽣了解⼈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的科学思维能⼒及培养勇于探索、深⼊钻研的精神;通过动⼿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的动⼿实践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通过对学⽣眼、⼿、脑、⼝的调动,让学⽣学会地理思维⽅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激发学⽣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爱国情操。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利⽤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

(通过“海岸观船”视频、“⽉⾷”图⽚、相关诗句;以及教师的设问,师⽣互动,学⽣讨论来突出重点)难点:地球形状的认识(通过“海岸观船”视频、“⽉⾷”图⽚来突破难点)教师过渡:那么在⼀个课时中运⽤哪些⽅法和⼿段才能够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内容呢?接下来我说说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教学策略(说教法及学法)教学⽭盾的主要⽅⾯是学⽣的学。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4、说教学过程:
3、实施反馈
• 课堂反馈,迁移知识(举例说 汽车的导航定位系统)。让学 生分析有关的问题,实现知识 的升华、实现学生的再次创新。
• 课后反馈,延续创新。通过课 后练习,学生互改作业,课后 研实验,实现课堂内外的综合, 实现创新精神的延续。
5、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
知识要 点写在 左侧
1、说教材:
知识目标: A: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B:认识地球的基本状况; 能力目标: A:掌握地球仪的知识,学会识别经纬线。 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 的志趣,培养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
观察地球仪和掌握经线纬线的意义和特点。 观察和使用地球仪,经纬线经纬度的判定。
注重小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
式,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2、说教法:
创设问题情景
• 1、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天圆地方?球体? • 2、观察地球仪,上面有什么东西? • 3、找出北京、伦敦、纽约的经纬度。
2、说教法:
运用启发式讲述方法
2、说教法:
注重小组教学方法
2、说教法:
将使用提问教学、引导讲述教学、分组教学,还有初中 生的好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
创设问题情景:主要以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问题的设
计应该广阔,能有多种答案,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 探究心理。
运用启发式讲述方法:就是把知识点结合各种方法,通过
学生所知道了解的生活现象来引出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取和 理解知识,
右边 实例 应用
中间知识推 导过程
谢谢大家!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球和地球仪”是初中地理的开篇内容,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地球的形状、大小有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地球的运动、经纬网等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掌握地球仪的基本要素,如地轴、两极、经线、纬线等。

-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某点的经纬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图片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经历探究地球仪基本要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增强学生对地球的科学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及经纬度的确定。

2.难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

-在地球仪上准确确定某点的位置。

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地球仪、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2.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说学法1.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图片等,从中获取地理信息。

2.探究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归纳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美丽图片或播放有关地球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强调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讲解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让学生对地球的大小有直观认识。

2024《地球仪》说课稿范文

2024《地球仪》说课稿范文

2024《地球仪》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地球仪》是人教版小学地理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地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地球仪在地理学习和实际观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构造,掌握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和观测的技能。

③情感目标:在学习地球仪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地理探索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构造,能够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观测和测量。

难点是: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实际的地理观测和测量。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法:示范引导法,讨论交流法;学法是:观察实践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架地球仪和相关的测量工具,以及实地观察地理现象的素材。

通过直观的展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仪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前,我会和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例如,我会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观察地球呢?”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环节二、观察探究,理解地球仪的构造和使用。

我会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并简单介绍它的构造和功能。

然后,我会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各个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

通过讨论和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地球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环节三、实地观测,学习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观测和测量。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地理七年级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地理学科的第一课,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网的构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对于地球和地球仪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但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于直观的图片和实例容易产生兴趣。

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认识地球仪,掌握经纬网的构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地理知识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经纬网的构成。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制作原理,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模型、经纬网模型等,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结构和经纬网的构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的形状,讲解地球仪的概念和制作原理。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简易地球仪,体验经纬度的划分和表示方法。

4.知识拓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经纬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仪的重要性和经纬网的作用。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家庭旅行计划,运用经纬网确定旅行目的地。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1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1

科普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是整个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网的构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以及了解经纬网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构成和作用,以及经纬网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了解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地球和地理学习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概念。

2.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和经纬网的构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等,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构成。

3.运用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的理解和记忆。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与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的视频、动画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地球的形状:讲解地球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稍微扁平的不规则椭球体。

3.地球仪的概念:介绍地球仪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地球仪是模拟地球形状的缩小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关系。

4.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讲解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读取地球仪上的经纬度、如何判断方向等。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度的划分等基本地理知识。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差异。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应具备观察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度的划分,掌握使用地球仪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以及使用地球仪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制作原理、经纬度的划分及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地图、地球仪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地球仪模型为导入,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

2.地球的形状:通过观察地球仪模型、地球图片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理解地球仪的概念。

3.地球仪的制作原理:讲解地球仪的制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经纬度的划分及应用。

4.经纬度的划分:讲解经纬度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查找地理位置。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地球仪制作和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第一课时)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在本章乃至整个地理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必备知识。

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其中经度和经线的相关知识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经纬网定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说学情我们的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在小学通过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地理知识。

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本初子午线,知道经线、经度的特点;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东西经度的划分、认读和书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经线、经度的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有关地球仪知识,为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促进学生空间概念形成,培养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

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把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能够划分经度和维度,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

难点:能够说出经纬线的特征,能够理解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五、说教具准备:经纬网地球仪、大挂图、练读卡(经纬度)六、说教学法、学法为了使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好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这个核心来设计整个教学过程。

根据这个标准,我将在这堂课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举例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来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地球和地球仪的说课稿2

地球和地球仪的说课稿2

地球和地球仪的说课稿2地球和地球仪的说课稿平湖中学刘利辉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经线和纬线。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以说及说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开始章节,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历来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本节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球仪反复观察运用和经纬网的学习,树立地球上空间概念的“骨架”,为今后学习地理提供保障。

2、教学目标依照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会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地球仪的观察学习,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和多媒体直观呈现及练习等活动使学生对经纬网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教学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地球仪上东经、西经及其代号南纬、北纬及代号的判读和区分。

(2)初步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本初子午线、以及几条重要纬线。

(3)理解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实际运用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二,教法学法1、学情分析(1)、初一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空间能力不足。

(2)、青少年好动,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积极评价。

2、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直观演示法(3)、讲授法(3)、合作讨论法(4)、比较教学法(6)、多媒体教学法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PPT展示神七降落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的确定降落的地点。

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经线、纬线(板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在本章乃至整个地理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必备知识。

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其中经度和经线的相关知识既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经纬网定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主要内容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经线和纬线
4、利用经纬网定位
【三】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经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2、能够运用经纬网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经纬线的特征,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教具准备:经纬网地球仪、大挂图、练读卡〔经纬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本初子午线,知道经线、经度的特点;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东西经度的划分、认读和书写。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经线、经度的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逐步建立地球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有关地球仪知识,为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促进学生空间概念形成,培养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

【五】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认知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发展思辩认知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正确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举例教学法
以形象的图片和身边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
3、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对于中学生活和学习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
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学生主要以对比学习、动手绘图、分析归纳等学法为主,让他们体会学习地理的趣味和实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
地球是个球体,可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地球太大了,为了方便,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对观察到的失误敢想敢说的特点。

特地安排了4个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讨论、总结,从而认真地理解记忆课本主要内容。

导入: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引出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思考: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地球的大小是多少?
【讲授】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板书】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
【讲授】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学生活动】认识地球仪
1、展示地球卫星照片,学生对比手中地球仪,小组讨论总结二者的异同。

由组
长记录归纳。

各组比较看哪组找的最多,老师做最后的口头总结: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上的地理事物被化作一定的地理符号〔图例〕标注在地球仪上,且有
文字说明
〔3〕地球仪上有地轴,可以使地球转动,但地球上没有
〔4〕地球仪上有经纬线,但地球上没有
2、老师提问:为什么要在地球仪上画这些纵横交织的线呢?
让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并作答,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总结
老师出示相关图片并讲解学习经线和纬线的实际意义:是为了确定地球上任何
一点的位置方向。

应用于确定台风路径、地震中心的测定、海上救生等等。

〔举例说明〕
【讲授】解释经线和纬线的含义,引出经度和纬度的读法。

【学生活动】:对比经纬线
展示经线、纬线的图片
老师提问:什么样的线是惊险?什么样的线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哪个是半圆,
哪个是整圆?所有的经线和所有的纬线是否相等?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
接下来,按照以上总结的关于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邀请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水彩笔,在地球仪上分别画上经线和纬线。

问学生:能画出多少经线〔纬线〕条?通过实践,学生发现,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

【板书】经线和纬线的异同点
【讲授】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它们各自的分界线是什么?
【学生活动】:东西半球的划分及分界线
1、在地球仪上描出0°经线和与之相对应另一条经线
2、观察、归纳经度变化规律
3、讨论0°,180°和20°W,160°E哪一组适合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4、教师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及分界线
活动的目的是熟悉并学会使用地球仪,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的讨论部分那么是将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
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同时讨论过程可以启动思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真理的快乐,培养自信,学会合作与交流。

【讲授】在生活中的地理是怎么运用的?
【老师】举例出经纬网的定位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生活中听到的报道〝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形象地球村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地球仪上找到北极点、南极点、北极圈、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本初子午线、等事物。

老师通过多媒体用动画的方式,展示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让学生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学习了解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0°W, 160°E经线,低、中、高纬三种区域。

并且复习相关的知识。

1、在地球仪上描出0°经线和与之相对应另一条经线
2、观察、归纳经度变化规律
3、讨论0°,180°和20°W,160°E哪一组适合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4、教师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及分界线
活动的目的是熟悉并学会使用地球仪,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最后的讨论部分那么是将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贯彻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同时讨论过程可以启动思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求真理的快乐,培养自信,学会合作与交流。

小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限线是20°W,160°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西经200以东、东经1600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以西、东经1600以东为西半球〔展示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

同时配上两幅从不同角度切开成两瓣的西瓜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最后总结:地球虽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

已经成了我们普通百姓都能聊聊的话题——地球村。

七、巩固练习
设计了两道识图题和三道选择题,目的巩固经度的区分和半球位置的判读,同时强调度数的书写方式。

选择第三题难度稍有提高,即涉及纬线和纬度,又与下节课的经纬网定位有较大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