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公司回购H股案例

合集下载

A+H公司回购H股案例

A+H公司回购H股案例
紫金矿

2015年6月9日
——2016年1
月13日
32,070,0
0股
占公司H股股份总数
的%占公司股份总数
的%
86,165,港元
一拖股

2016年7月
19日——2017
年5月8日
6,542,00
0股
占公司H股股份总数
的%占公司股份总数
的%
27,773,港元
宝业集

2016年12月12日——2017年5月23日
问题: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A+H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回购H股股份。查找
近期A+H公司回购H股的案例,以便帮客户设计回购方案。
案例查找结果:
回购期间
公司名
H股回购
占比
累计支付回购资

(首次实施日
起)

金总额(不含佣
金等费用)
拉夏贝

2015年6月16日——2015年7月16日
10,4:
0股
78,2
占公司H股股份总数的%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49,149,港元
中联重

2015年7月10
月——2015年
11月10日
41,8%
159,712,港元
兖州煤
2015年12月18
日——2015年
6,384,00
占公司H股股份总数
23,179,港元

12月31日
0股
的%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26,162,0
0股
占本公司H股股份总数的
的10%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47,871,港元

关键审计事项案例分析9.11

关键审计事项案例分析9.11

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关键审计事项案例分析2017年度(内部资料注意保密)前言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批准印发了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的12项影响广泛的审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16】24号)。

根据通知相关规定,对于A+H股公司及H 股公司,应于2017年1月1日起率先执行新审计准则,上市公司(即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创业板公司,包括除A+H股公司以外其他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企业(IPO公司)、新三板公司中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及面向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其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应于2018年1月1日起执行新审计准则。

本次财政部发布的12项审计准则,最为核心的1项是新制订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

其中,要求注册会计师说明某事项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针对该事项是如何实施审计工作的。

确定哪些事项以及多少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属于职业判断。

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包含的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可能受被审计单位规模和复杂程度、业务和经营环境的性质,以及审计业务具体事实和情况的影响。

由于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在审计报告中所占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本次专题专门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作为案例分析,共收集201家公司年度报告,包含94家A+H股公司及107家港股(香港要求财务报表截止日在2016年12月15日或之后的审计业务实施新审计报告),主要表现为:一是按证监会行业进行分类汇总。

本次专题201家公司共涉及11个行业大类,如批发零售业、房地产、金融业、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文化体育娱乐、电力热力燃气、水利环境设施管理及采矿等,同时对制造业大类又细分为14个行业,包含电气制造、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计算机通信电子、食品饮料、汽车制造、医药制造、化工制造、有色金属、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等。

双重上市公司A+H股价差时间序列描述与趋势预测

双重上市公司A+H股价差时间序列描述与趋势预测

双重上市公司A+H股价差时间序列描述与趋势预测
谢赤;喻欣欣;李双飞
【期刊名称】《当代财经》
【年(卷),期】2008()5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步伐的加快和海外上市公司纷纷"批量回归,"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差异不仅受到企业、政府和投资者的关注,也成为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

以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48家中国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1997年至2007年间A+H股价差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ARIMA(1,1,1)模型能够对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差进行很好的描述;而且,运用ARIMA模型对价差进行短期预测的效果较为理想。

【总页数】4页(P57-60)
【关键词】双重上市;价差时间序列;ARIMA模型
【作者】谢赤;喻欣欣;李双飞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91
【相关文献】
1.双重披露制度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趋同效果研究——基于2010年A+H股上市公司的分析 [J], 贾兴飞;姜慧琳
2.我国A+H股双重上市公司两地股票指数关系实证分析 [J], 谢婷;甄博倩
3.中国A+H股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差异理论探究 [J], 杨中铭
4.A股和H股双重上市公司的股价差异研究 [J], 董骏
5.A+H股交叉上市公司价差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大传统假设 [J], 季家骏;顾嘉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沪港通能否有效实现AH股溢价回归

沪港通能否有效实现AH股溢价回归

沪港通能否有效实现AH股溢价回归作者:曹玲玲何春艳来源:《金融理论探索》2016年第01期摘要: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以49家A+H交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实证研究中通过控制流动性差异、风险偏好差异、信息不对称差异、需求弹性差异、汇率等影响因素后,重点研究了沪股通和港股通投资规模的变化对AH股溢价水平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沪股通和港股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AH股溢价水平将显著的降低。

这也为深港通的开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沪港通;投资规模;固定效应面板模型;AH股溢价水平;流动性差异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6)01-0041-05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fixed effect panel model to 49 A+H cross listing Corporation as the research sample. 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it focuses on impact of changing investment scale in Shanghai and Hong Kong stocks through the impact of AH shares premium level, by controlling the liquidity difference、 risk preference difference、 information asymmetry differences、demand elasticity differences and exchange rate.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Shanghai and Hong Kong stocks through investment scale, AH share premium level will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t also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Shenzhen-Hong Kong stock Connect open.Key words: 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 investment quota; fixed-effects model;AH premium level; liquidity difference一、引言我国股票市场内资股相对外资股一直处于溢价状态,即A股相对B股、H股溢价。

致同研究之年报分析A+H股上市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4)—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披露示例

致同研究之年报分析A+H股上市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4)—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披露示例

致同研究之年报分析A+H股上市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4)一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披露示例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针对2018年1月I日起分阶段实施的新金融工具准则和新收入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的有关情况,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将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整合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以及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2019年5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重新规范。

通知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金融企业2019年度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及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

财政部于2018年6月15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同时废止。

此次修订将原“财会(2018)15号”整合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进行了复原,即“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分拆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两个项目;”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项目分拆为“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两个项目。

原金融工具准则下,贸易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通常属于“贷款和应收款项。

并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新金融工具准则下,“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并不一定属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类别。

本期微信主要摘录了部分A+H股上市公司2018年度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披露的典型示例。

一、准则及监管规定:新金融工具准则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金融】【并购】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金融】【并购】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海外收购案例分析案例一:天齐锂业收购澳洲泰利森锂矿 (2)(1)天齐锂业控股股东天齐集团通过子公司天齐集团香港收购文菲尔德的65%股权 . 2(2)天齐锂业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发行对象全部为机构投资者 (3)(3)天齐锂业再以现金支付方式向天齐集团购买文菲尔德51%股权 (3)【交易方案小析】 (4)案例二:洲际油气收购哈萨克斯坦马腾石油 (5)(1)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变更 (5)(2)上市公司自筹资金先行收购马腾石油 (8)(3)非公开募集资金偿还股东借款 (9)【交易方案小析】 (9)案例三南京新百收购HighlandGroup(持有英国商场House of Fraser100%股权) (10)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10)【交易方案小析】 (12)结语 (12)在国家战略扶持、企业发展境外业务需求愈发强烈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寻求收购海外标的,并购动机或是谋求优质资源与先进技术,或是拓展国际销售网络等等。

在今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以前,所有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都需要证监会上市部审批,涉及到现金购买及出售资产70%的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及换股吸收合并还要并购重组委审核,但是海外标的的审查周期尤其漫长,不仅价格谈判上存在不可预期,同时法律程序上也异常冗长,因此部分上市公司选择了多种方法绕开重大资产重组审核,本文将对A股市场上的典型海外收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

案例一:天齐锂业收购澳洲泰利森锂矿1、启动时间:2012.12(发布非公开预案)2、交易标的:文菲尔德(泰利森母公司,100%控股)51%股权3、交易金额:30.31亿人民币4、实施步骤(1)天齐锂业控股股东天齐集团通过子公司天齐集团香港收购文菲尔德的65%股权文菲尔德为专为收购泰利森设置的持股公司,上市公司收购前文菲尔德的股权结构为天齐集团香港持股65%、中投国际子公司立德公司持股35%。

民营企业“H+A”上市模式研究报告

民营企业“H+A”上市模式研究报告

民营企业“H+A”上市模式研究报告一、前言目前国内独角兽、科创板概念的企业已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热点,其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选择会更多、政策层面优惠政策也会更多样化。

但是,毕竟相对中国民营企业,中国的独角兽和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相对较少,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仍然深陷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选择进入公开的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是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受限于当前中国A股证券市场现状和多年以来积累的种种情况(诸如排队时间相对漫长、对企业盈利指标、关联交易等审核标准存在内部窗口指导意见、政策多变性等),大多数民营企业如选择A股直接IPO的方式进入证券市场,则依然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和障碍。

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特殊行业(如类金融企业)以小红筹模式(含VIE协议控制模式)在海外上市快速融资已变成该等特殊领域的大部分企业的一个选择。

但是国内A股市场的高估值以及其他监管政策便利仍是吸引着很多采用小红筹模式海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

然而,目前证券监管机构对于红筹A股回归的政策还存在一定的监管不确定性,存在对该等企业的市场估值以及其他诸多较高的门槛,并且目前还需要等待更多具体的执行规则出台。

如果能够采用“H+A”的上市模式,前期发行H股在上市成功率、上市时间进程均能够合理预期,大部分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发行H股实现快速上市,既能够解决融资问题,未来又能够享受到A股市场的估值红利。

我们理解,对于一些暂时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或者急需资金的公司可以先去香港市场上市发行H股,解决短期资金需求和A股不能上市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运行,为回归A股铺平道路,之后再申请发行A股。

“H+A”上市模式应是大部分民营企业可以考虑的一种选择。

二、“H+A”上市模式背景介绍1997年之前,我国政府支持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后回归A股市场,因而产生了很多“先H后A”在香港、大陆两地双重上市公司,如青岛啤酒、洛阳玻璃、中国石化等。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受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证监会对海外上市中国公司发行A 股的态度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从1998年《关于股票发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失效),限定了我国企业的股票发行只能“一企一股”原则(即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不再发行A股,发行A股的公司不再发行B股或H股)到2000年4月,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在香港上市的H股持续低迷,又放开“一企一股”,鼓励在香港上市的优质企业在国内增发A股。

投资银行 案例案例3-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案例

投资银行 案例案例3-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案例

爱使股份的反收购
案例:爱使股份反收购战
被收购方 上海爱使股份有限公司 收购方: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港油田)的 关联企业 天津炼达集团有限公司(炼达集团) 天津大港油田重油公司(重油公司) 天津大港油田港联石油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港联股份)
爱使股份概况
1984年成立 1984 1987年4 1987 4月上市柜台交易 1990年12 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0 12 总股本为12131 12131万股,全部为流通A股,即“三无” 12131 A “ ” 概念股 (爱使股份、延中实业、兴业房产、飞乐音响、申华 实业)
宝延风波
1993年9月14 1993 9 14日起,延中实业的股票就一直孤 14 立上涨,市场与公司无人想到可能有人要收 购,只以为是有人操纵股价 30日上午11 15 11点15 9月30 30 11 15分,上交所突然宣布延中 实业停牌,股价12.91 12. 12 91元嘎然而止,之后宝安 集团上海公司公告该公司已持有延中实业发 行在外的普通股5%以上的股份 5
延中实业的收购故事
案例:延中实业(方正科技)的收购故事
延中实业是沪市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属于“ 三无” “ ” 概念股,且盘子小,争夺其控股权的斗争在中国股 票市场中多次掀起波澜 1993年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是其第一次遭遇举牌, 1993 也打响了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第一枪。以后北大方 正入主延中实业,裕兴、高清举牌方正科技,上演 了一幕幕缤彩纷呈的好戏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发生在延中实业的种种,是 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一个缩影
高清举牌方正科技(续)
2001年11 20 2001 11月20 11 20日方正科技公告,方正集团及其关联企 业通过在二级市场增持114.1 万股方正科技股票,共 114. 114 拥有公司总股本的6.60% ,已再度成为方正科技第一 6 60% 大股东 11月30 30日,方正集团公告又增持1269.3万股,持股总 1269. 11 30 1269 数达到3732.5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 。在此期间, 3732. 10% 3732 10 上海高清只增加了7326 7326股 7326 2002年1 22 22日,方正科技的临时股东大会在广东东 2002 1 月22 莞召开,由于修改公司章程需要2/3 以上的多数票才 2 能通过,高清公司明白自己并没有这个实力,因此选 择了缺席。会上的结果是一边倒,高清等四家的提案 全部被否决

“A+H”发行模式动了谁的奶酪

“A+H”发行模式动了谁的奶酪

“A+H”发行模式动了谁的奶酪(2005-02-27 15:16:53)文/中国科技证券公司常务副总裁顾伟国“A+H”发行模式不断生变,引起业界极大关注,“A+H”发行模式究竟动了谁的奶酪?圈钱行为可能被终结“A+H”发行模式的精髓在于同股同价。

从A股和H股市场的发行历史看,绝大多数两地上市企业的A股发行价都高于H股发行价。

从两地二级市场的现状看,两地上市企业A股与H股的发行溢价尚未抹平,平均溢价仍有一倍左右。

发行价格是决定股票投资收益水平的决定因素,也是判断融资者是圈钱还是送钱的主要标志。

发行价格高,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就低,反之,投资回报率就高。

不合理的发行价,使A股投资者与H股投资者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也使A股市场成为一个圈钱市场而不是送钱市场。

“A+H”发行模式引入H股这一参照物,有利于A股发行市场趋于理性。

H股市场相对于A 股市场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H股投资者相对于A股投资者是一群比较成熟的投资群体,H 股的承销商是国际著名投行。

面对这样一个H股市场,如果内地企业廉价上市去送钱,肯定是多多益善,但若要想到那里去圈钱,肯定是行不通的。

因此,采用“拿来主义”的评判标准,施行“A+H”发行模式,是能够改变A股市场长期以来的圈钱行为的。

当然,我们更希望目前A股的价值没有被高估,实行“A+H”股发行模式时,再现中兴通讯H 股发行时的情景,由H股价格向A股价格靠拢。

这样,融资者的融资额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

但是,从总体上看,实行“A+H”发行模式后,将出现以A股发行价格向H股靠拢为主的局面。

一些国际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士也看到了这一点。

显然,“A+H”发行模式将直接导致融资者的融资额的减少,这一模式一经推开,将终结融资者们在A股市场上高溢价融资的历史,损害A股市场融资者的既得利益。

那么,“A+H”发行模式是不是让A股投资者拾了个大便宜呢?不是!是还了A股投资者的公道。

资本在逐利这一本性上应该是平等的,A股投资者没有解放全世界,套牢自己的义务。

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案例

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案例

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案例: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是指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被投资者回售给公司的行为。

这种回售权通常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被投资者行使,比如当公司的股价表现不佳或者公司出现财务困难时,投资者可以选择回售可转债,以避免损失。

某A公司在2018年发行了一只可转债,总规模为10亿元,票面利率为4%,转股价为10元/股,转股期为3年。

投资者B以100万元的金额购买了这只可转债,当时公司的股价为15元/股。

然而在2019年,公司的业绩出现了不如预期的情况,导致股价下跌到8元/股。

投资者B因此决定行使回售权,将手中持有的可转债回售给公司。

根据可转债发行文件的规定,投资者B有权回售可转债,并且公司有义务按照面值加利息的价格来回购这些可转债。

根据这一约定,公司需要支付给投资者B100万元的面值加上4%的利息,即总计104万元。

公司在回购可转债后,这部分债务将会从公司的负债中清除。

投资者B通过回售可转债成功获得了回售款,避免了股价下跌造成的损失。

公司也通过回购可转债,减少了公司的负债压力,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为投资者和公司带来双赢的效果。

投资者可以通过回售权来规避风险,公司也可以通过回购可转债来减少负债压力,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灵活多样的投资选择,同时也为公司提供了一种解决财务难题的途径。

在未来的发展中,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示例:深市公司可转债回售案例:东亚前锋可转债东亚前锋公司是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可转债于2019年发行,票面总额10亿元,债券代码为123456。

根据发行公告,东亚前锋公司表示,该可转债可以在到期日前单方面回售,回售价格为面值加息。

有限公司股权回购案例

有限公司股权回购案例
回购背景:公司面临资金压力,需要筹集资金用于研发和扩张。 回购过程:通过私募方式筹集资金,以合理的价格回购部分股东的股权。 回购结果:成功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稳定了股东结构,提高了公司的估值。 经验教训:股权回购需谨慎,要确保回购价格合理、程序合法合规。
股权回购市场的发展趋势
股权回购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股权回购将更加注重股东权益保护 股权回购将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相结合 股权回购将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添加项标题
提高股东回报:股权回购可以减少公司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和净 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从而提高股东回报。
添加项标题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股权回购可以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公司 治理水平,有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添加项标题
防止恶意收购:股权回购可以成为公司防止恶意收购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回购股份增加收购难度,维护公司稳定。
公司经营状况不 佳
股权回购有利于 公司长期发展
股权回购的必要性
提升公司治理 水平:股权回 购可以优化公 司股权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 水平,降低代
理成本。
增加股东财富: 通过股权回购, 可以增加股东 持有的股份比 例,从而增加 股东的财富。
提升股价:股 权回购可以减 少公司流通股 本,从而提高 公司的每股收 益,提升股价。
股权回购协议的合法性 回购股权的合法性 股权回购的程序合法性 股权回购涉及的税务问题
市场风险
股权回购可能受到市场波动的 影响,导致回购价格不合理。
股权回购可能引起公司现金流 压力,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股权回购可能涉及内幕交易和 市场操纵,导致法律风险。
股权回购可能存在信息披露不 充分或不准确的问题,影响投 资者的决策。
公司背景:某 科技公司成立 于2010年,主 要从事软件开 发与销售业务。

2021杠杆收购案例

2021杠杆收购案例

2021杠杆收购案例202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许多杠杆收购案例,下面将列举其中的十个案例并进行详细介绍。

1. 亚马逊收购MGM:亚马逊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好莱坞电影制片厂Metro-Goldwyn-Mayer(MGM)。

这一收购将使亚马逊获得MGM的丰富电影和电视内容库,为其流媒体服务Prime Video提供更多的独家内容,并进一步加强其在流媒体市场的竞争力。

2. 腾讯收购摩拜单车:腾讯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共享单车平台摩拜单车。

这一收购使腾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移动出行市场的地位,并为其支付、社交等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场景。

3. 腾讯收购Supercell:腾讯以8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该公司是知名手游《皇室战争》和《部落冲突》的开发商。

这一收购使腾讯在全球游戏市场上扩大了其影响力,并进一步提升了其游戏业务的收入。

4. 谷歌收购Fitbit:谷歌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能穿戴设备制造商Fitbit。

这一收购将帮助谷歌进一步发展其健康与健身业务,并提升其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5. 腾讯收购花椒直播:腾讯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直播平台花椒直播。

这一收购将使腾讯进一步扩大其在直播领域的影响力,并为其社交和娱乐业务提供更多的增长点。

6. 阿里巴巴收购永辉超市:阿里巴巴以约2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著名超市连锁企业永辉超市的部分股权。

这一收购将帮助阿里巴巴进一步拓展其新零售业务,并加速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

7. 腾讯收购迅雷:腾讯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知名下载工具迅雷的一部分业务。

这一收购将帮助腾讯进一步提升其在线娱乐和内容分发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8. 谷歌收购Looker:谷歌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数据分析公司Looker。

这一收购将帮助谷歌进一步提升其云计算和数据分析业务,并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9. 腾讯收购王者荣耀开发商:腾讯以约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王者荣耀》的开发商之一,这一收购将进一步巩固腾讯在手游领域的垄断地位,并为其游戏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

港股回a股的成功案例及分析

港股回a股的成功案例及分析

例一:港股回A股的成功案例可以以小米集团为例进行分析。

小米是一家中国科技公司,于2018年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随后在2021年回归A股。

1. 股票定价策略:一项成功的战略是合理定价。

小米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时,采用了较低的发行价,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增加了交易量和流动性。

这种策略为小米的股价上涨奠定了基础。

2. 提升公司价值:在回归A股之前,小米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扩大业务范围,提升了公司的价值。

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前瞻性战略,如拓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等领域,增加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增长潜力的期望。

3. 优化投资者结构:在回归A股之前,小米进行了一次H股转A股的重组,将境外持股的股东引导到A股市场。

这样做有助于优化公司的股东结构,提高A股市场的知名度和流动性。

4. 市场环境变化: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开放和香港与中国内地的金融互联互通政策的推进,也为小米回归A股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同时,中国内地投资者对于高科技公司的热情以及对国内龙头企业的偏爱也为小米回归A股提供了支持。

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小米成功回归A股,并在回归后股价表现良好。

例二:万科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在2009年成功回归A股。

1. 发行定价和市场定位:万科在香港IPO时采取了相对合理的发行价,并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此后,万科回归A股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当的发行定价和市场定位策略。

2. 经营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万科企业在香港上市前凭借其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领先地位、稳定的盈利能力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

这种经营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为万科回归A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 政策利好和市场环境:回归A股的时机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政府对于发展民营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改革,为万科回归A股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选择回归A股还需要考虑到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如是否需要更多的境内投资者支持、以及港股市场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融资渠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773,700.00 港元
宝业集团
2016年12月12日——2017年5月23日
26,162,00股
占本公司H股股份总数的的10%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4.27%
147,871,880.00港元
中原证券
2017年2月20日发布公告,决定以自有资金收购H股,但尚未正式开始实施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0.13%
23,179,807.40港元
紫金矿业
2015年6月9日——2016年1月13日
32,070,00股
占公司 H 股股份总数的 0.556%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0.149%
86,165,000.00港元
一拖股份
2016年7月19日——2017年5月8日
6,542,000股
占公司H 股股份总数的 1.6274%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0.6569%
问题: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A+H上市公司,目前正在考虑回购H股股份。查找近期A+H公司回购H股的案例,以便帮客户设计回购方案。
案例查找结果:
公司名称
回购期间
(首次实施日起)
H股回购数
占比
累计支付回购资金总额(不含佣金等费用)
拉夏贝尔
2015年6月16日——2015年7月16日
10,478,20股
占公司H股股份总数的4.65%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08%
149,149,376.00港元
中联重科
2015年0股
占公司H股股份总数的2.92%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54%
159,712,316.00港元
兖州煤业
2015年12月18日——2015年12月31日
6,384,000股
占公司 H 股股份总数的 0.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