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融通课程实施计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职融通课程实施方案
峡山中学
2014.9
普职融通课程实施方案
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提出和实践,为我国高中教育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课程体系是“普职融通”得以实施和确保成效的承载和关键,建设一个具有承上启下,融通普职,重视导向,突出定向,注重体验,坚持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助于真正实现“普职融通”,也有助于转变普职教育传统观念、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水平,提高高中办学质量和生源稳定度,完善中等教育结构的功能。
一、“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基本理念
“普职融通”模式的提出有其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就指出,智力并不单纯的表现出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而是由7 种不同的智力按照不同的组成方式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头脑当中。这就需要教育必须促进每一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也督促现代教育观念的改进和学生观的扭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中指出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链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通过将普通高中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
育进行融合和再造,让学生在均等的具备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为今后实现个人的充分、自由、最佳化的发展提供保证。
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理和职业技术知识层次的递进与划分,职业技术课程教育在高中的安排可以大致分为四大模块:生涯规划,职业探索,技能导向和毕业衔接。普通文化课程不仅向学生传授普通高中学段规定的各门学科知识,同时针对学生选择的专业另外开辟具有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即电子,财会等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可以单独开辟或课堂重点介绍相关的专业数学知识;机械制造,建筑工业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对物理知识进行基于基础层面更深一层次的学习。课程的安排既要照顾到学生初中毕业时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还要根据学生在高中三年毕业时所选择的道路进行协调安排,做到承前启后,与职业和学术平行关联。可以看到,“普职融通”的推进在观念上还有很大的阻碍。包括行政机构,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和对普通高中的盲目崇拜。由于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以及职业学校长期形成的“落榜生的选择”之形象,让家长在给孩子选择进一步深造的道路时自然而然的将普通高中当成了不二选择。加之当前部分学校对于职业教育的漠视和极端看待,将“职业教育”直接等同于“就业教育”,忽视了其作为教育体系的应该起到的促进人全面发展之作用。这一切都对“普职融通”的贯彻实施造成了现实中的不便。但是,这也同时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
合,促进两种教育在新环境下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舆论环境。“普职融通”课程设计要让学生,家长,官员认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均必不可少,职业教育非“落榜生”的专属,普通教育非“学术道路”不可。课程的设计要做到知识的融通,更要促进观念的转变,即以科学的课程设计扭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念。
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融合不是机械性质的拼凑,而是应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经过职业技术和普通教育的共同塑造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一专多能”、“多元发展”。同时,高中教育的价值认定,不仅要看有多少学生考入大学或名牌大学,还要看学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多大推动作用。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上的融合,需要校方在教材的选购,校本教材的编写,实践资源的开发,教师的培训等方面做足准备。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课程对学情和当地实情的合适度等。唯有多管齐下,方能以职促普,以普推职,以普职的科学结合推动学生的多元发展。
二、“普职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普职融通”课程体系设计理念,结合“普职融通”在部分高中(如江苏省高淳湖滨高级中学)实施的现状,其课程体系将由“职业技术课程”和“基础文化课程”两大主干构成。其
中,职业技术课程分“生涯规划指导”、“职业探索”、“技能导向课程”和“毕业衔接课程”四大模块,基础文化课程分“普通高中基础文化课程”和“专业倾向的文化课程”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在不同的时期分阶段实行,所包含的内容也依据内容的渐进性、连贯性和系统性进
行安排。(见表1)
(一)高一:重视职业性向引导
高一是学生由初中转入高中的第一年学习时期,面临着角色转换,新环境适应甚至是三年后去向的考量。鉴于“普职融通”模式的特点,在学生初入课堂之时,就应该让学生在认识层面对自身情况,相关政策,国情世情有所了解,以便于利用普职融通
这个平台实现自我认知和角色适应,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的含义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同时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国情世情,就业形势等有个清晰直观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大脑中初步勾勒出自己对于未来发展的蓝图。高一上学期将从四部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模块的应用,包括:“职业生涯”、“自我情况”、“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职业生涯”即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指导和知识面的拓展;“自我情况”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测评量表分析出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就业趋向,职业特长等,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科学直观的了解;“国家政策”则可以邀请时政专家对当前国家在就业指导,产业扶植,创业支持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提供的优惠政策等进行详细介绍;“就业形势”则重点向学生提供近几年来我国高中、大学等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科学预估。
在为学生提供了初步的认知工具,帮助学生对自己及周围的情况有所了解后,“职业探索”将成为学生选择成才方向和职业道路的关键一步。“职业探索”要完成对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的引导,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正确职业观的形成。《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规定这一模块由“通用技术”、“产业概况”和“产业指导”三部分来完成。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