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

合集下载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供参考)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供参考)

附件二: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一、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须为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研发投入较大;
二、依托单位研究实力强,从事本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5年以上,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实验室原则上应为运行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规范有效的管理运行制度;
四、实验室须具有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综合科研实力强,专职科研人员不少于50人,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比例不少于三分之一;
五、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和集中的科研用房,实验室面积一般应在5000平方米以上,科研条件和设施总值3000万以上;
六、主管部门及依托单位能保证提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一、依托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二、已运行和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在国内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有比较充足的国家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三、实验室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
四、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
五、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

科研用房集中,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

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总值2500万元以上,并对外开放使用。

有稳定的管理和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六、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并承诺建设期间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2000万元以上。

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条件

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条件

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条件1. 引言在科研领域中,重点实验室的设立对于提高研究实力和引领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者,了解申报条件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重点实验室申报的条件,以帮助申报者更好地准备和规划。

2. 重点实验室的定义和意义重点实验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强实验室设备和科研条件的研究组织,其研究方向和主题属于国家或地方的重点关注领域。

重点实验室的设立有助于整合研究资源、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

3. 申报条件的基本要求3.1 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重点实验室申报的首要条件是拥有一支具备较强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的团队。

这包括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他们在相关领域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科研成果。

团队成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历必须与实验室申报的研究方向相互匹配,以确保能够从事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3.2 实验设备和研究条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离不开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

对于申报者而言,必须提供详细的实验设备清单和设备的来源、配置和维护情况。

研究条件也需要得到重点强调,包括实验室的面积、安全措施、标准操作规程等相关信息。

3.3 科研成果和贡献重点实验室的设立旨在促进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因此申报者需要提供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和贡献。

这可以包括已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和项目成果等。

申报者还需要论证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主题在相关领域内的前沿性和重要性。

3.4 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的长期发展需要依靠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申报条件中,申报者需要提供详细的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等。

还需要提供团队成员的培训和学术交流计划,以确保团队的整体实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4. 总结和展望作为一个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者,了解申报条件对于成功申报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重点实验室申报的基本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和研究实力、实验设备和研究条件、科研成果和贡献,以及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要求一、研究方向和目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要求首先关注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是否明确、合理、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应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目标相一致,具有明确的科研目标和研究计划,并具备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评估实验室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室应取得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利、获奖等。

同时,实验室应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社会化。

三、科研队伍科研队伍是实验室的核心力量。

评估要求关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数量、结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

实验室应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包括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和青年研究人员等。

同时,实验室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四、科研条件科研条件是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

评估要求关注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仪器、场地等硬件设施是否完备、先进,是否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

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科研实验能力和条件,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技术支持。

五、科研管理科研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环节。

评估要求关注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科研项目组织等方面。

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同时,实验室应注重科研项目的组织和实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成果的产出。

总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要求涵盖了研究方向和目标、科研成果、科研队伍、科研条件和科研管理等方面。

实验室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要求(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要求(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要求(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级高水平科研机构,其要求包括:
1. 研究方向和目标
•确定清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目标要符合国家战略需求
举例: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在材料科学领域开展研究,目标是开
发新型高强度、轻质材料,以满足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

2. 研究团队和师资力量
•组建优秀的研究团队
•有充足的研究生数量和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举例: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拥有一支由博士生和导师组成的团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

3. 实验设备和条件
•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
•拥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如实验室空间和安全措施
举例: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拥有先进的生命科学实验设备,以支持研究人员在病毒学领域的研究。

4. 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具备丰富的科研成果并发表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
•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化
举例: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产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成果,并积极申请专利。

5.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推动学科交流合作
举例: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与美国一流大学合作,共同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创新,并通过国际学术会议介绍研究成果。

以上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本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这些要求有助于实验室在特定领域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全国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一、申报资格要求1. 申报单位应为中国内地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科研机构。

2. 申报单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基础设施,能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开展前沿研究。

3. 申报单位应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能够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相匹配。

二、团队条件要求1. 实验室负责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并具备在相关领域内的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

2. 实验室负责人应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包括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和博士后等高级科研人员。

3. 实验室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应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

三、研究条件要求1. 实验室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设备和实验仪器,能够完成重大科研任务和开展创新研究。

2. 实验室应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和场地,能够容纳研究人员和实验设备,并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验室应有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能够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研究成果的输出。

四、研究方向要求1.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应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2.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在相关领域内取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3.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应与申报单位的学科专业相匹配,能够充分发挥申报单位的优势和特色。

五、研究成果要求1. 实验室应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 实验室应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项目,已经或即将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

3. 实验室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转化和应用实践能力,已经或即将取得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益。

六、管理和运行要求1. 实验室应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和研究成果的保密与合理使用。

2. 实验室应有一定的科研人员培养和团队建设机制,能够培养和引进一流的科研人才,保持团队的活力和创新力。

3. 实验室应能够有效地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合作,推动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提升实验室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一、申报条件1.本次申报针对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他单位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2. 已运行和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在国内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有比较充足的国家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3.实验室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

4.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

5. 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

科研用房集中,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

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总值2500万元以上,并对外开放使用。

有稳定的管理和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6.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并承诺建设期间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2000万元以上。

二、注意事项1. 申报实验室必须符合指南方向,具体实验室名称和主要研究方向应比指南方向更集中,突出优势和特色,避免过于宽泛。

申报时可对现有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人才队伍、管理体制等做适当调整,使实验室成为集中依托单位精华力量、代表相关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

原则上不支持跨单位联合申报。

申报表内容提纲一、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包括实验室建成后对国家和依托单位的作用、贡献等)二、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三、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贡献)五、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现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稳定,研究生培养情况)六、已具备的科研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七、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开放合作、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八、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阐述)九、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十、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包括建设经费支持额度等)十一、主管部门意见(包括建设经费支持额度等)附件1.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附件2. 现任学术委员会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主要信息)附件3. 实验室主要科研仪器设备清单附件4. 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附件5.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获奖清单(标注完成单位和人员排序)附件6.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著、论文、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其中专著不超过10部,论文不超过50篇)附件7. 实验室近5年来开放课题清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定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定条件

国家重点实验室认定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指国家级别的实验室,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价值,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下面是相关的参考内容。

一、科研实力条件1. 研究方向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相关:实验室的科研方向应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直接相关或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够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科技难题。

2. 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实验室应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前沿进展,具备开展独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3. 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实验室应具备较多的科研成果,并在学术界和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为国际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学术团队条件1. 团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实验室应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团队,成员包括研究人员、博士、硕士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开展前沿的科研工作并取得重要成果。

2. 团队结构合理:实验室的学术团队结构应合理,包括高级专家、中青年骨干和有潜力的青年科研人员,能够保持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优秀人才支持:实验室应有政府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吸引和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和创新环境,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加入与留住。

三、科研资源条件1. 先进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能够支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满足实验室科研的需要。

2. 充足的经费和项目支持:实验室应有充足的经费和项目支持,能够开展长期和稳定的科研工作,支持人员的培养与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与各方面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组织管理与评估条件1. 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实验室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组织架构,能够保障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体要求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 和基础性工作。

或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需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固定人员队伍,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及精干的管理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能够满足实验室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要求。

鼓励实验室以外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短期合作研究。

实验室能够凝聚、吸引和稳定优秀中青年人才。

具有良好的培养学术接班人和优秀中青年的条件和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

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氛围。

积极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实验室应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共享共用,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

鼓励实验室自行研制和开发仪器设备。

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实验室发展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具体指标说明( 一) 研究水平与贡献1 、实验室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 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 或基础性工作为主, 研究方向明确, 重点突出。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1. 概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旨在推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是申报者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指导原则,以确保申报程序的公正性和实验室的科学性。

2. 申报资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资格如下:•申请者必须是中国境内的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

•申请者应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技术设施,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

•申请者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学术影响力。

3. 申报材料申请者需要准备如下材料提交给相关部门:•实验室申请书:包括实验室的名称、研究方向、科研团队组成、实验室介绍等。

•科学研究计划书:详细描述实验室的科研计划,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进度安排等。

•申请者的科研成果清单:列出申请者过去几年的科研成就,包括SCI论文、专利等。

•实验室设备清单:列出实验室已有的科研设备,并说明设备的性能和规格。

•实验室团队成员名单:列出实验室团队的成员名单和其在实验室中的职责分工。

4. 评审流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评审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初审:由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评审,判断是否符合申报要求。

•专家评审:将申请材料交给相关领域的专家组进行评审,评价实验室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终审:根据专家评审的结果,由相关部门进行最后的评审和决策。

•公示:将获得批准的实验室名单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5. 申报要点在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突出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能够对国家科技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具备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条件,包括实验室设备、研究团队等。

•科学研究计划应具体、可行,并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进度安排。

•申请者的科研成果应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并有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实验室团队成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专业背景。

6. 结语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要求对申请者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提升科研实力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机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说明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说明(2003年8月)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体要求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和基础性工作。

或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需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务,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固定人员队伍,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及精干的管理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能够满足实验室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要求。

鼓励实验室以外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进行短期合作研究。

实验室能够凝聚、吸引和稳定优秀中青年人才。

具有良好的培养学术接班人和优秀中青年的条件和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

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注重学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原始性创新的氛围。

积极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实验室应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共享共用,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

鼓励实验室自行研制和开发仪器设备。

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实验室发展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二、具体指标说明(一)研究水平与贡献1、实验室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含竞争前高技术研究)或基础性工作为主,研究方向明确,重点突出。

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

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在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申报重点实验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本文将围绕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展开讨论。

重点实验室申报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声誉。

申报者需要拥有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和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应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在相关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此外,申报者还应该具备较高的学术声誉,包括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并获得相关奖项和荣誉。

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条件和硬件设施。

申报者需要有适合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和设备,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支持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

此外,申报者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用于购买实验设备、开展科研项目和培养研究人才。

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应用价值。

申报者需要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申报者还需要具备与相关产业和企业合作的能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重点实验室的申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申报者需要能够组建和管理一支高效的研究团队,协调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的合作,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此外,申报者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研究目标的共同努力。

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条件包括具备一定的研究实力和学术声誉、具备一定的研究条件和硬件设施、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应用价值,以及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申报者需要在这些方面有所准备和投入,才能够成功申报重点实验室。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重点实验室申报条件有更清晰的认识,为申报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资助的科研单位,旨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

以下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的主要内容:1.创新性和前瞻性2.学科交叉和综合性3.硬件设施和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包括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等。

申请者需详细列出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并说明其满足当前研究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说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4.研究团队和人才队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者需要具备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优秀的人才队伍,包括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研骨干和博士、硕士研究生。

申请者需详细介绍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和人才队伍,包括成员的专业背景、学术成果和科研经历。

5.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6.未来发展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者需要给出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规划,包括研究目标和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以及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方式和合作伙伴等。

申请者需清晰地说明实验室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并提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总之,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满足创新性、学科交叉和综合性、硬件设施和条件、研究团队和人才队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未来发展规划等要求。

申请者需在申报书中详细描述实验室的能力和潜力,以及推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愿景和计划。

同时,申请者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方案,为实验室的顺利运行奠定基础。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试行)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试行)

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试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是一份对于国家严格科研管理的指南。

为了保证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国家对于规范实验室建设制定了重
点实验室建设标准。

这份标准是由一系列的规范组织构成,包括实验
室的硬件设施、实验室管理规范、实验室合作研究等内容,下面将对
其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分析。

首先是硬件设施。

重点实验室所拥有的的硬件设施是实验室能否
开展高质量研究工作的必要保障。

标准中推荐实验室建设用地面积达
到5000平方米,且对于研究对象的要求,实验室应该可以提供特殊的
仪器设备,包括高端显微镜、核磁共振仪器、质谱仪、超级计算机等。

这些设备的要求有助于保证实验室的研究资本。

其次是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是标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保证实验室运作规范的关键所在。

其中包括了建立实验室管
理体系,严格实行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制度建设目标是,对
于实验室成员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研究人员有相关证书或项目经验,禁止在实验室内进行非正常的私人交易和交流活动。

最后是实验室合作研究。

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是实验室间相互支持
和协作的重要保障。

在标准中关于实验室的合作研究也得到了侧重。

要求实验室应该在多个方向上展开相互合作的研究工作,包括与院校、科研机构等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活动。

总之,国家对于重点实验室所制定的建设标准很严格,这些规范
是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质量研究工作。

应该说,通过严格的要求,可
以提高实验室的研究能力,保证科学研究过程更加规范和有效,使得
科学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要求一、申报条件1.本次申报针对内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其他单位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2. 已运行和对外开放2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特色,在国内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有比较充足的国家纵向科研项目经费。

3.实验室具备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

4.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至少依托1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

5. 实验室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

科研用房集中,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

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总值2500万元以上,并对外开放使用。

有稳定的管理和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制度比较健全。

6.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并承诺建设期间投入仪器设备购置经费2000万元以上。

二、注意事项1. 申报实验室必须符合指南方向,具体实验室名称和主要研究方向应比指南方向更集中,突出优势和特色,避免过于宽泛。

申报时可对现有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人才队伍、管理体制等做适当调整,使实验室成为集中依托单位精华力量、代表相关领域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

原则上不支持跨单位联合申报。

申报表内容提纲一、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包括实验室建成后对国家和依托单位的作用、贡献等)二、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三、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四、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动学科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贡献)五、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现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和稳定,研究生培养情况)六、已具备的科研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七、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开放合作、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八、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阐述)九、专家(学术委员会)意见十、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包括建设经费支持额度等)十一、主管部门意见(包括建设经费支持额度等)附件1.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附件2. 现任学术委员会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研究方向等主要信息)附件3. 实验室主要科研仪器设备清单附件4. 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附件5.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获奖清单(标注完成单位和人员排序)附件6. 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著、论文、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其中专著不超过10部,论文不超过50篇)附件7. 实验室近5年来开放课题清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

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第五条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

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六条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职责第七条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是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1.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宏观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2.编制和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3.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

与重点实验室签订工作计划。

组织重点实验室评估和检查。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1.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和政策,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3.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

第九条依托单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1.优先支持重点实验室,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申请条件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申请条件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申请条件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目前已经成为了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之一。

申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需要满足以下
条件:
一、涉及重要技术和领域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设立必须针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前沿科技领域,满
足我国重大科学问题的需求,具有较高创新和引领水平。

二、有较强科研实力和优秀研究人员
申请单位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包括数名享有显著学术成
就的研究骨干和较多的青年学者。

团队技术力量强大,产学研相结合,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三、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高水平科研机构,必须具备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包括内部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和财务管
理制度等。

四、有较高的研究经费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的方向受到政府重视,并给予大力扶持,具有
较高的经费保障体系,能够开展大规模的研究项目。

五、有先进的研究基础设施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必须拥有国际领先的实验设备和先进的实验室建设。

研究基础设施完善,使得研究团队能够开展高质量的科技创新工作。

六、有完善的国内外科研合作关系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应当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与国际前沿科
研机构合作共同攻关。

同时要与国内外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
化和推广。

综上所述,申请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需要满足多个条件,该实验室不仅
需要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成果,还需要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较高
的经费,有先进的实验基础设施。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够申请建
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用房应集中,并拥有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仪器设备统一管理,高效 运转和开放共享。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成为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 定人员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高水平技术人员和精干的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 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术带头人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 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
202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水平、开放力度、科研条件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优化调整和新建,国 家重点实验室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 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 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国家经费支持:1989年原国家科委设立“重点实验室运行补助费专项”,补助实验室的日常运转和对外开放。 1995-1997年,原国家计委对6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仪器设备更新改造。
建立评估制度:1990年开始,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科委分别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 行评估。1994-1997年,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共同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领域统一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并分别予以设备更新经费和运行技创新基地
01 功能定位
03 总体规模
目录
02 历史沿革 04 建设发展
05 总体要求
07 统计数据
目录
06 财政支持 08 获批名单
基本信息
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科学与工程研究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面向前沿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等,开展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等,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发挥原始创新能力的引领带动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

附件1: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是依托单位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国家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或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或满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为维护国家权益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统一管理,开放使用;科研用房集中。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成为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地。

科研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以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和高水平技术人员为主,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

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术带头人应为本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与实验室主任协同合作。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有良好的培养优秀中青年的条件与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较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科研后备人才。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浓厚的学术气氛,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学有序。

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整,环境整洁。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要求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是依托单位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科研实体。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围绕国家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为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或在科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或满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本科学数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为维护国家权益提供科技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统一管理,开放使用;科研用房集中。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成为吸引、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基地。

科研队伍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以学术带头人、高素质研究骨干和高水平技术人员为主,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团结合作。

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术带头人应为本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与实验室主任协同合作。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有良好的培养优秀中青年的条件与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较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科研后备人才。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浓厚的学术气氛,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

规章制度健全,日常管理科学有序。

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整,环境整洁。

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依托单位重视和支持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格日力,中共党员,1952年11月生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蒙古族,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美国西南医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现任国际高原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低氧生理学术讨论会顾问及中国高原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备战2008年奥运会高原体育训练特聘专家,青海大学副校长、青海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青海省科协副主席。

曾荣获“国际高原医学研究特殊贡献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优秀技术人才”、“青海省优秀教师”等称号。

格日力先后用中、英、日文发表学术论文共80篇,出版专著两部。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

2006年获得“全国专业技术杰出人才”称号,2007年光荣地当选了中共十七大代表。

博士后,现任青海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呼吸内科学、高原医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1975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在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从事低氧生理与高原医学研究工作。

期间,承担了省科技厅及卫生厅立项的有关高原医学及呼吸病的研究课题,曾多次带领课题组人员进入高海拔地区进行现场研究,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及优秀论文奖。

他热爱祖国,作风正派,科研严谨,吃苦耐劳,1988年获"敬老好儿女金榜奖",1990年荣获"青海省优秀党员"称号。

1993年至1999年到日本国信州大学医学部学习,期间参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课题"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发病机制及急性高山病的病理生理"的研究工作,独立完成了"慢性肺气肿患者肺减容手术"等多项子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专业杂志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由于成绩突出,提前一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999年5月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研究中心环境与运动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在"低氧运动生理"、"低氧与肥胖"等课题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际高山医学界专家和同行们的好评,于2001年6月完成了博士后研究。

留学期间,由于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有很高造诣,曾分别获日本医学会和美国环境医学会科研经费资助。

在长期科研生涯中,先后用中、英、日文发表论文共67篇。

目前,他是国际高原医学会理事、国际慢性高山病专家委员成员、国际低氧生理学术讨论会顾问、美国运动医学会会员及中国睡眠医学研究会理事。

2001年7月,基于对党的忠诚、对故乡的感情、对高原医学研究的兴趣,格日
力同志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返回中国,回到了养育他的家乡青海。

回青后省党政领导赵乐际、宋秀岩、白玛、马培华,邓本太等领导同志前往医学院亲切看望了格日力博士,苏荣书记对他的回青工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回国一年多以来,格日力同志没有辜负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厚望,完全放弃了节假日和午间休息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工作当中。

在他的倡议下,2001年12月,经省政府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 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中心在青海医学院成立。

当时经费短缺、人员缺少、实验条件比较简陋,但他充分利用医学院现有资源,呕心沥血,勤奋工作,计划在五年内将实验室建成对国内外开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将研究中心建成在国际高原医学领域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教育和医疗基地。

高原医学是一门环境医学,海拔最高、自然条件严酷的青藏高原是高原医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然而其中的艰辛却也为常人难以承受。

为获得精确的实验数据与科研资料,2006年5月,格日力带领学生组成科考队,紧随登山队员攀登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玉珠峰。

玉珠峰天气变化无常,冰雪峭壁,环境十分危险,为了采集不同海拔高度的血样、取得第一手的珍贵数据,54岁的格日力顽强支撑着自己随登山队员一直爬到了海拔5800米的数据采集点。

每到达不同海拔的实验营地,他都不顾自己超乎寻常的血压和强烈的高山反应,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间伸出胳膊,让学生先采集自己的血样。

格日力教授事必躬亲的治学态度深为学生钦佩。

一次,年过50的格日力去海拔43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捕高原鼠兔。

为了活捉鼠兔,他和同伴在强烈的紫外线暴晒下长时间凝视着鼠兔洞口。

捕获30只活鼠兔花去了格日力和同伴一周的时间,并付出了大面积皮肤暴裂、灼伤的代价。

回到实验室后,格日力又肩负起了饲养员和清洁工的职责。

然而最终,这项课题被国际高原医学界公认为是高原动物学研究领域的首次重大突破,其成果发表在美国最有权威的生理学杂志上。

“让中国高原医学走向国际前沿,我责无旁贷。

”作为国际高原医学会唯一一位华人常务理事,格日力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份重任,使青海的高原医学研究事业高标准起步、高水平运作,科研应用水平实现了超常规的跨越。

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