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树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知识树

初中化学知识树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 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 响
了解食盐、纯碱、小 苏打、碳酸钙等盐在 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知道一些常用化 肥的名称和作用
列举生活中一些 常见的有机物, 认识有机物对人 类生活的重要性
生活中常见 的化合物
含氧化合 物
能从组成上 识别氧化物
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 物和混合物、单质和 化合物、有机物和无 机物
保护好我 们的环境
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 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能根据实验 目的选择实验 药品和仪器, 并能安全操作
1.常见的仪器
学习基本的 实验技能
能进行药 会给物质 品的取用 加热
会检查 装置的 气密 性
会使用 和连接 简单 仪器
2.基本操作
会检验氧 气、二氧 化碳
7.物质的 检验 与鉴别
会检验氧 气、二氧 化碳
知道氧气 的
设计简单的
化学实验方案
4.初步学会运用
调查、资料查阅
等方式收集解决
问题所需的依据
8.表达与交流
2.依据所给资 料提出有探究 价值的问题
6.能评价化学实验 方案
发展科学 探究能力
3.对问题可能 的答案作出猜想 或假设,并能指出 猜想的依据
6.初步学习运用 简单的装置和方法 制取某些气体
5.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 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知道一些常见 金属矿物质
金属与 金属矿物
了解从铁矿石中将 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 其应用,认识加入其它 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 的重要性
知道生铁和钢 等重要的合金
知道废弃金属对 环境的污染,认 识回收金属的重 要性
知道常见酸碱的 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会稀释 常见的酸碱溶液

初中化学知识树PPT文档共20页

初中化学知识树PPT文档共20页
。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初中化学知识树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初中化学知识树》课件

《初中化学知识树》课件

化学知识树的展示和讲解技巧
在进行化学知识树的展示和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1. 结合真实例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点。 2. 易于理解的语言: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解,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 3. 重点突出:着重强调主题之间的关键概念和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 识树结构。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化学知识树的重要性
化学知识树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了解化学学科,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有机地 进行整合和应用。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框架,识树的应用
化学知识树可以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化学知识。它可以用于 学习计划的制定、考试的复习、知识点的回顾、知识联系的建立等方面。
化学知识树的结构和组成
化学知识树由不同的主题和子主题组成,代表了化学学科的各个领域。主题之间通过关键概念和关系连 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
主题和子主题
每个主题代表一个大的知识领域,而子主题则代 表了主题下的更具体的概念和知识要点。
关键概念和关系
不同主题之间通过关键概念和关系进行连接,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1
学习计划制定
通过化学知识树,学生可以了解到学科的全貌和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 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
2
考试复习
化学知识树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试复习,注重重点知识和关 键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知识点回顾
当学生需要回顾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时,化学知识树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定位所需的知 识,并加深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树》PPT 课件
化学知识树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式,展示了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各 个主题之间的关联。本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化学知识树的定义、结构、重要 性、应用、展示技巧、案例分析等内容。

2-9-1,化学知识树(初中、高中教材)

2-9-1,化学知识树(初中、高中教材)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的配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高三化学选修4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附录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高三化学选修5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结束语 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 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材料 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课题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树1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知识树1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新 课 教 标 材 九 分 上 析 化 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教学策略
一.教材内容
教材分析
编写意图




重视 学习 兴趣
重在学 习方法 的培养
立足 学生 发展
教材分析
体例安排
知识点标题 正文设计
单元
课题
辅助小栏目 插图
教材分析 体例安排
精彩导入
设置悬念 相似类比
教学策略
重视实验教学,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水中倒扣烧杯 滴管吸水入量筒 证明空气的存在 揭示实验原理
教学策略
探究实验
教学策略
如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
教学策略
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
教学策略
(三)整合教材,难点突破 整合教材,
辅助多媒体
展示插图
教学策略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标准要求
具体要求
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 常见的元素和重要的化合物, 理,常见的元素和重要的化合物,化学实验 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学习方法以 及关心自然社会的情感 。

能 知 识 深 化 力 提 升
巩固测评 展示提升 合作释疑 自主预习 运用创新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 合作 合作”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模式
自主预习
燃 烧 与 灭 火
教学策略
运用“自主 合作 合作” 运用“自主—合作”五步教学 模式 合作释疑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
反应在点燃的 条件下进行 各物质的分子 个数比为2:1:2 是化合反应 各物质的质 量比为1:8:9
• 2、在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中,参加反应
的Mg、O2、MgO的 • 质量比是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难点):
根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 的原则,以反馈启发教学为主,讨论法和讲练结合法。 本知识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为了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 新知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他们自己去观察、 讨论、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组内 合作,分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教学,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方法 讲到,关键是反复练习,有层次的进行不同题型的练习。
典型题目
电解36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 果如下,检查后回答:
甲同学 [解]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HO2 H↑+ O2↑ 33 1 36g x 33:1=36g:x x = 1.1 g 答:可得到1.1克 氢气 乙同学 [解] 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H2O H2↑+ O2↑ 18 2 36g x 18:36g=2:x x=4g 答:可得到4克 氢气 丙同学 [解] 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2H2O 2H2↑+ O2↑ 36 4 36 x 36:36 = 4 :x x = 32 答:可得到32克 氢气 丁同学 [解] 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2H2O2H2↑+ O2↑ 36 4 36g x 36:36g = 4 :x x=4g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重点、易错点)
化学方程式从“质”、“粒子”和 “量”三方面更直观、更准确地反映了 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对“质”的含义 易于理解,而对“量”的含义容易片面 地理解成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应通过练习等方式给予强调。

初级中学三年级化学知识树共30页

初级中学三年级化学知识树共30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初级中学三年级化学知识树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反应原理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实验装置 收集、验满、存放
用途
性质
制法
氧气
性质
方法
氮气
空气组成 的测定
结论
污染源
用途 工业 原料
空 气
空气污染 及防治
污染的危害 防治方法
第三板块知识树
水的三 态变化
水的 色味 点
探究 方法
组成 比例
防 治 水 污 染 节约 用水
爱 护 水 资 源
物质的科学探究要素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
分析与 论证 反思与 评价
猜想与假设
表达与 交流
提出问题
发现新 问题 循科 环学 发探 展究
栽 种 知 识 树
打 开 智 慧 门
课程标准 科学内容
科学方法
探究过程
包鸾中学化学组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概述
• 基本特点 • 基本框架 • 基本要点
现实性
基础性
实 践 性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 •标准体现21世纪社会发展的公民所必须 •反映化学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过程中的 •提倡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 具备的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力求体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 培养积极的情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 •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素材中设 •体现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从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角度引导学 •创设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 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计学习主题 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 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 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在丰富多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 •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对日常生活和 •标准要求的纯知识的内容总量减少,删 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 彩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成分
还原性
毒性
化 学 性 质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的碳 氧和 化碳 物
第 三 板 块 知 识 树
C60
金 刚 石
石 墨
几种 常见 的合 金
合金
金属材 料
与酸反应
金属资 源保护
资源的利 用和保护
生铁的冶炼
金属的化 学性质
金属活动 性顺序
金金 属属 材和 料
第 三 板 块 知 识 树
杂质 计算
装 置
原 理 原 料
水的物 理性质
水 的 组 导入 成
硬水 与软 水的 区别
水的 净化
方法: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硬水 的软 化

Back
反应原理 制取装置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工业制法 实验室制法
与 水 的 反应
与 碱 的 反 应
化学性质
物理 性质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制法
用途
二氧化 碳
危害
可燃性
碳单质
几种碳单质
气体的 溶解度
表示方法
固体物 质配制 溶液
浓溶液
稀释
饱和 溶液 浓溶液 分类 稀溶液 溶质
溶解度
量度
溶液的 配制
溶质质 量分数
定义
溶 液
组成 溶剂
第三板块知识树
氢氧 化钠
氢氧 化钙
酸的通 性
盐酸、 硫酸等
常见 的碱
碱 与 酸 碱与非 金属氧 化物
酸 与 指 示 剂
酸 与 金 属
酸 酸 与 与 金 酸 盐 属 与 氧 碱 化 定义 物
发展性
综合性
课程理念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课程目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和社会发展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内 容 标 准 中 的 主 题
化学主题框架
知识、技能

碱与指 示剂
中和反应
应 用
酸 碱
酸碱度的表示 pH
酸碱 性与 pH值
pH值的 测定
金属氧 化物
类型
酸 盐
条件
特点
定义


氯化 钠
常见的 化盐 碳酸 钙
复分解 反应
化学肥料
氮肥
磷肥

碳酸 钠
碳酸 氢法
等效替 代法
比较法
推理法
控制变 量法
科 学 研 究 物 质 方 法
类比法
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
物质构成的奥秘 身边的化 学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物质的 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 会发展
知识、技能
科学探究
过程、方法
物质构成的奥秘 身边的化 学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物质的 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 会发展
氧 气
空气成分及探究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身 边 的 物 质
第三板块 《物质——空气》 知识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