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优秀教案全集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教师点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5页一二自然段内容,思考: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P5页,了解一下。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经济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经济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教案《经济生活》高中思想政治教案《经济生活》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案《经济生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设计思路:贯彻实施新课标整体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经历探究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坚持学法和教法的统一。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学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现象的分析、学生的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2.贯彻主体和主导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角色扮演等达到认知和行为上的教育目的。

3.贯彻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的原则。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直观性原则。

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中从分析社会现象入手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从本框的地位和内容要求来看:(1)本课是全书的切入点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旧教材把它放到最后来讲),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

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单元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本课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落脚点,本框所涉及的消费原则不仅仅是一般的指导原则,而且包含了在实际生活消费中具体的、可操作的要求。

如量入为出、绿色消费等具体内容,直接告诉人们在消费中应具体怎样做。

这些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5.课程结构:本课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第二部分“消费要践行的正确原则”。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5篇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5篇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模板5篇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案篇1一、总体思路以课程标准、省颁的《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本,以社会热点、重大实际问题为素材,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复习课模式,增强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和能力。

具体讲:1、以培养考生的学习方法为根本。

考能力知识是基础,而获得知识和能力,方法具有根本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于有了一定文化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应把培养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摆在最突出的位置,高考中这失分那失分,根本原因是学、练、考不得其法。

2、以全面培养素质为目标。

指导学生以全面的联系观点抓学习,在学习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开展身心保健活动,又以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促进文化学习兴趣与效率的不断提高。

3、以考生为主体。

考试中取得成功取决于考生自己,讲方法、练素质,也取决于学生积极性,在政治课教学复习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总之,要引导学生抓住根本,把握方法,跳出题海,提高效率。

二、具体设计1、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基础能力过关。

①目标:根据学生实际,依纲据本,系统全面复习高中政治高考考点,逐一落实,引导学生走进课本,参与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知识。

②措施:第一:第一轮复习应遵循模块安排按单元从考点、重难点、易混点、典例分析、讲练结合、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第二:一定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网络。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文综考试下的政治试题基础性非常突出,漫画取材于课本,所以,一定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可适时采取默写和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做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

第三:加强学法指导,重视训练学生科学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基本的解题能力。

尤其加强探究题、评析题的解题技巧训练。

第四:继续开展课前时政演讲,把时政学习常态化,“化整为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精品教案全集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的:(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基本职能流通手段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的含义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信用卡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工具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支票的含义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的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

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基本职能。

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

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备课札记备课札记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备课札记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比如,一台电脑价值5000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5000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探究:流通手段。

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6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第 1 页共150 页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00 年月日星期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提示与建议▲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作用。

▲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

▲ 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

▲讨论:“金钱万能”吗?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基础知识】识记: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理解: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能力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难点纸币课时教具方法导入新拿出人民币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钱)好,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纸币,是货币的符号,具有流通职能。

大家都很清楚“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张印刷精美的纸片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它呢?教学过程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1、货币的本质(板书)货币不是天神创造的,也不是圣贤发明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商品和货币的紧密联系。

(板书)讨论思考P4 探究活动问题(1)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要求学生由表及里,从表面各不相同的商品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劳动产品、用于交换)▲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必须又有着交换的目的的)如母亲为你织的毛衣和商店的毛衣比较。

从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第 2 页共150 页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板书)。

”而且,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购买商品需要货币,但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②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最初的商品交换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用钱买商品的呢?(不是)最初的是物物交换。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一必修经济生活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一必修经济生活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一必修经济生活上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高一政治教案前言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公民参加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三个方面,说明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

能力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觉悟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概况,增强发展经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经济的基本含义2.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经济的基本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入新课我们经常要买东西,工人要生产产品,等等,这些活动都属于经济活动。

那什么叫经济呢?从今天起我们就学习有关经济常识的知识。

讲授新课经济的基本含义1.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从家庭和个人角度看社会的活动关系最密切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2.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是指人类进行的①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经济活动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经济活动包括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了人与人的关系。

经济的基本含义。

学习经济常识的意义1.经济常识的特点。

2.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

3.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意义。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经济的含义,知道了经济常识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学习的意义。

前言知识结构图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1.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一、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的 2.物质资料基本含义生产活包前括四个环节3.经济的基本含义经济常识的基本言二、学习经济常识特征的意义经济常识的主要内容学习经济常识有三点重要意义第一课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货币的职能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商品的含义;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别和联系商品的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商品的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格、商品流通、纸币、通货膨胀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用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商品生产者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力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能力思想觉悟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改革开放意识,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商品的概念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3.商品的基本属性4.商品价值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6.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7.价值规律的含义8.等价交换的原则是怎样贯彻的 9.价值规律的作用课时安排原则上每框一课时,共八课时。

新课程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精品教案[整套](共170页)第四部分

新课程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精品教案[整套](共170页)第四部分
第十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200 星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
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基础知识】
教 学 目 标
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 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市场配置优缺点,以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能力过程】
通过学习市场调节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从而做到准确理解市场 调节的功能,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课 标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 要求 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提 示 与 建 议 Ⅰ、市场能指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Ⅱ、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 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 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导 入 新 课
教师活动:进行点拨和总结,并引导学生明确两点,一是我国即具有 有限性。无限和有限的矛盾,就要优化资源配置。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的必要性:资源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的有限性和 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 师生互动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资 源配置的段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看书、作答。 (2)、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手段:计划和市场两个基本手段 (3)、市场调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市场和计划是怎样配置资源的?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相结合,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 进行点拨和总结。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计划就是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来调节资源配置。 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变化、 设计意图:发挥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 探究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导学案全册精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导学案全册精品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导学案【课程导入】有人说金钱是魔鬼,是万恶之源;也有人说金钱是天使……你们认为金钱是魔鬼还是天使呢?【学习目标】1、商品的含义2、商品的基本属性3、货币的本质4、货币的职能【自主学习①】(5分钟)P4—P5情景一:小明家屋后长有野生竹笋,奶奶特地挖了三袋竹笋,其中,一袋竹笋留着在家吃,另一袋竹笋拿到邻居家换了一篮鸡蛋,剩下一袋竹笋则拿到集市上卖了100元。

思考:1、你认为哪些是商品?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吗?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吗?【合作交流】(5分钟)【展示交流、反馈精讲】一、商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________②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________注意:判断是否为商品应从含义出发,①劳动产品②用于交换(两者缺一不可!)【拓展练习】1、下列哪些属于商品?为什么?( B )①空气、阳光②你家的自来水③救援物资④过期的牛奶⑤回收的废品A.①②B.②⑤C.③④D.④⑤二、货币1、产生的过程: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为媒介的交换2、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产生的标志: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4、本质:一般等价物【自主学习②】(3分钟)P5—P7情景二:2012年3月,小明家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价格为42万元的住宅商品房,其中首付现金12万元,在以后15年内分期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以及8万元利息。

思考:①这里的42万元、12万元、30万元、8万元分别执行了货币的什么职能?②试着从时间上归纳一下,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区别。

【合作交流】(5分钟)【展示交流,反馈精讲】三、货币的职能42万元——价值尺度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观念上的货币,关键词是“标价”“价格”)12万元——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取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进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誉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知道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定性。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控的信誉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誉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梳理货币产生的历史,剖析货币产生的必定性,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现象分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知道货币的本质和作用,使学生逐渐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的商品货币观念,理性看待金钱的气力,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一课奇妙的货币课时安排:3~4课时知识结构: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分;外汇和汇率。

四、教学设计情形导入学生活动教学内容设计意图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2教学目标本课是全书的起始课和理论基础。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了解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和知道邓小平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打下理论基础,也为以后各课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准备。

具体要求知识要求识记以下知识:商品经济的基本含义、存在条件和类型。

货币的职能。

人民币的主币和辅币;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纸币名称。

知道以下知识:商品的含义;商品与物品、商品与劳动产品的区分和联系。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11.1面对经济全球化优秀教学案例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11.1面对经济全球化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发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等,并能够分析这些表现形式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具体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经济全球化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质疑,形成互动式的学习氛围。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我认知能力。
2.梳理本节课的主要观点和知识点,形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地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外延。
3.强调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热情。
(五)作业小结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2.作业包括理论题目和实践题目,如分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思考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等。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4.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企业、社区,了解经济全球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利益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培养学生具备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协作,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

必修1《经济生活》教案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纸币。

支票和信用卡。

外汇和汇率。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流通及其公试。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

纸币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和区别。

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

人民币外汇牌价。

运用: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说明应该正确对待金钱。

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的作用。

能力目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正确使用信用工具,增强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 导入法。

介绍货币简史和世界各国货币趣闻,还可以采取由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2)采取讨论和辩论法。

(3)社会调查法。

(4)类比法。

(5)比较法。

(6)热点分析法。

结合现实生活中“一切向钱看”等思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知识纵横:(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企业的经营》教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企业的经营》教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企业的经营(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企业的经营》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课时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主要围绕着企业经营和发展这个中心,分成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构严密。

第一目《公司的类型》承接第四课发展生产而来,引导学生认识提供消费的生产组织企业及其分类,主要了解公司的类型及优点;第二目《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主要了解企业经营的目的和企业经营成败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企业兼并、联合、破产等。

同时,它对下一单元《收入与分配》的学习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企业和公司的含义、地位及类型,记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理解影响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基本因素、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积极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能结合事例分析不同公司的类型,懂得如何经营企业、创办企业,辩证的看待企业的兼并与破产,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增强诚实守信、科学管理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依据】因为本框围绕“企业的经营”而展开,所以确定为重点。

2、难点:企业兼并与破产【依据】因为这部分知识人们认识存在误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为难点。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

2、讲授式教学法因为本课时涉及一些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接触,所以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这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讨论式教学法本课时的探究活动设计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讨论问题,通过学生进行讨论,自主生成知识,深刻理解知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热点导入,激发兴趣】北京时间2014年9月19日晚9点30分,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登陆上市。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设计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了解他们的收入情况,分析家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并提出改进建议。
2.强调作业要求:强调作业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培养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同时,我运用人性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在评价学生时,我注重全面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采用小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立小组竞赛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例如,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观察、讨论、问答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设计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什么是收入分配?为什么说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重要?”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我国的分配制度:介绍我国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阐述各种分配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在评价学生时,我注重全面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内容紧紧围绕我国消费现状、消费观念的演变、正确消费观的内涵及其意义展开。通过分析我国消费市场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消费原则,提倡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精神消费,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正确消费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消费观?消费观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消费观的重要性。
3.总结消费观的定义和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我国消费市场的现状,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让学生了解消费行为的变化。
2.分析消费观念的演变过程,从传统的节俭观念到现代的消费观念,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消费观。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资源的情感,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消费市场的现状,让学生感受到过度消费、盲目消费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2.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消费环境中,如模拟购物、讨论消费话题等,引导学生关注消费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消费市场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消费观念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
3.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解正确的消费原则,包括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精神消费等,让学生掌握消费的基本原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全册精品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全册精品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全册精品说课稿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1.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4)第二课多变的价格(6)2.1影响价格的因素(6)2.2价格变动的影响(7)第三课多彩的消费(9)3.1消费及其类型(9)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2)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5)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5)4.2我国的经济经济制度(21)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24)5.1企业的经营(24)5.2新时代的劳动者(29)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32)6.1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32)6.2股票、债券和保险(3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37)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7) 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39)第八课财政与税收(42)8.1国家财政(42)8.2征税和纳税(44)第四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经济(46)9.1市场配置资源(46)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9)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51) 10.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51)10.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54)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57)11.1面对经济全球化(57)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作用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

从消费进入“经济生活”的学习,符合经济学的学科逻辑。

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

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框对于本课的内容,我用几个问题来概括:首先,钱是上帝创造的吗?――货币的产生;其次,钱是什么――引出货币的含义和本质;再次,钱有什么用――引出货币的职能;最后,钱就是人民币吗――引出纸币及纸币和货币的关系。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经济的概念,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经济的概念,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经济现象的分析。

2.难点: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经济学知识,如:“同学们,你们知道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吗?”2.知识讲解(1)讲解经济的概念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本质,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2)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教师以供求关系为例,讲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价格、弹性、市场均衡等。

(3)讲解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等。

3.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案例,如:“某城市近期房价上涨,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课后作业(1)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

(2)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正确率。

3.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测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知识。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较高,是否积极思考。

3.作业和考试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经济学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邀请经济学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教学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政治人教必修1)

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教学设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政治人教必修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着重从经济体制方面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手段等基础知识。

学习这一课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活动是在什么样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

了解宏观调控的目标。

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自主勾画教材重点词句,完成预习案有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你可能知道中国的高铁里程是世界第一,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第一”是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里程的总和,而且近六成是近五年建成的。

教师:最近五年,平均每年7400多亿元的投入,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投产新线最多的时期。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托起了中国梦!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通过大型纪录片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十八大召开后这五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探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活动一:教师引导:世界500强企业中前十名中国就有三个,它们分别是中国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天然气集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教案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地货币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地:(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货币地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地金钱观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1.了解商品地含义及基本属性2.理解货币地产生与本质3.理解货币地基本职能4.了解纸币地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5.了解信用卡地含义、功能及优点6.了解外汇与汇率7.树立正确地金钱观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商品地含义、基本属性货币地本质货币地产生、含义货币地本质价值尺度基本职能流通手段揭开货币地货币地基本职能贮藏手段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纸币地含义神奇地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地优点信用卡信用卡地含义信用工具使用信用卡地优点支票地含义转帐支票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地种类外汇现金支票外汇地含义外汇汇率(汇价)人民币币值稳定地含义及意义三、考点疏理1.商品地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地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地劳动产品.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②不同地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地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地人类劳动.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地劳动交换.(2)商品地使用价值与价值地关系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地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地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地本质属性.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地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地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地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相应地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地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地实现.2.货币地产生、含义与本质(1)货币地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地商品.(2)货币地产生.偶然地物物交换——扩大地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地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3)货币地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对待货币地正确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地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地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地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地地方.【注意】(1)货币与商品地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地商品.(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地关系:一般说来,要求作为货币地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地物品能进行较大地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地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地范围内进行交易.但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3.货币地基本职能(1)价值尺度①含义: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地职能.②原因之所以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地货币,并不需要现实地货币.③价格与价值地关系.价格是价值地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地基础.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地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地大小成正比.(2)流通手段①含义: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地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地货币,不能用观念上地货币.②流通中实际需要地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地,它主要由商品地价格总额和货币地流通速度所决定.③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地关系:第一,区别: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地概念.流通手段是货币地一种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地一种形式.第二,联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地,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地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地作用,就是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地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这也是一个事物地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地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地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地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有人说,流通手段强调地只是一个“点”,而商品流通则强调一条“线”.(3)货币地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地货币.②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地是买卖交割地延期或不同步.③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地职能.一般来说,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注意】理解价值尺度职能,建议紧扣“衡量”、“表现”、“执行”.4.纸币地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地形式流通.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地必然.(2)纸币①纸币地产生与演变.货币出现以后,推动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地形式流通地;而后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与面额价值地铸币;后来有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地纸币;随着信息技术地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地“电子货币”.即: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②纸币地含义.纸币是国家发行地、强制使用地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地职能.纸币地优点有:第一,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第二,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地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地无形流失;第三,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③纸币地发行与流通.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地,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地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地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地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地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④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地纸币称之为货币.人民币是我国地法定货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接触到地货币,主要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地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注意】(1)纸币地发行量客观上是有一定地规定.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地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2)共性:它们都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实质与原因);都会影响正常地经济生活与经济秩序(危害与影响);都需要国家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对策).(3)其实,它们地不同点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地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地收付行为.(2)经济往来中常用地信用工具①信用卡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地电子支付卡.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地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②支票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地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地收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注意】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发行牡丹卡、金穗卡、长城卡、龙卡.6.外汇与汇率(1)外汇①外汇地含义及其特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地用于国际间结算地支付手段.外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地金融资产,既可用于国际支付,还能兑换成其他形式地外币资产.②外汇与外币.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地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它外汇资金等内容;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地外币才是外汇.(2)汇率①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地兑换比率.它是在使用外汇时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而产生地.若一定单位地外币折合地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地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地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地价值与汇率地涨跌成正比.我国采用100单位地外币兑换多少人民币这种直接标价法形成人民币外汇牌价.②影响汇率变动地因素有:外汇供给与需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对于货币政策地干预、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在这些因素地共同作用下,本国货币与外币相比发生贬值与升值地变动.汇率变动地影响,包括升值和贬值地影响.7.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含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地稳定、经济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注意】(1)外汇执行地是货币地支付手段职能.(2)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地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首先,外汇包含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地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地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地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3)外汇主要是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间地结算.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不需要支付外汇,只要支付本国货币即可.我国地本币就是人民币.(4)下面以本国货币贬值为例说明对于经济地影响.第一,对国内经济地影响.一方面,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第二,对国际收支地影响.本币贬值有利于本国地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国货币地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地商品劳务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本国旅游业地发展.第三,对世界经济地影响.主要工业国地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地贸易收支,引起国际金融领域地动荡.(5)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地意义是从国家、人民、世界等三方面归纳.8.树立正确地金钱观(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地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地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地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2)货币,俗称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地,是光荣地;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地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地事.(3)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获取金钱,如何使用金钱,体现出不同地金钱观.正确地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地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地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地地方.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我们地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四、典例解析【例1】(09安徽文综)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地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地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地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地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 364元B. 400元C. 520元D. 776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地理解,考生要明确题中前面所提地“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后面甲生产者所提高地“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这样考生就可以调动运用教材地知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可以计算出今年地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60/1+30%=200(元),而今年地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数量增加了1倍,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今年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地价值总量应该是200*2=400(元).答案是B【答案】B【例2】(09全国文综I)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地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地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地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解析】本题与前两年地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地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地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地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地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地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地该商品地价值.因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地”,所以某小企业生产地甲种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地价值6元出售,即10万×6元=60万元,又因为该企业劳动生产率(即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单位时间内生产地商品数量增加10%(10万件×(1+10%)=11万件),其它条件不变(重要地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所以,该企业地销售收入为11万件×6元=66万元,所以,比上年度销售收入增加6万元.所以本题选 B【答案】B【例3】(09年五月蚌埠模拟试题)材料2009年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到达7369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债总量地首位.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再向市场“输血”1.15万亿美元.舆论惊呼:伯南克(美国财长)终于开启印钞机,“从直升机上撒钱”.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预测美国开启印钞机可能对中美两国经济产生地不利影响.【解析】美国开启印钞机表面上看对美国有利,实则有很多不利影响:导致美元贬值,不利于对外投资,并有损美国地信誉,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地位等等.当然对于持有很多美国债地中国来说,会直接导致我国地外汇储备贬值,企业出口能力下降等等.对于同一个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地角度看,往往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答案】①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地货币量会导致纸币贬值,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对美国而言,则会导致美元贬值,不利于对外投资,并有损美国地信誉,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地位.②对中国而言,美元贬值会导致我国地外汇储备贬值,企业出口能力下降,损害我国地国家利益.五、巩固训练(见活页作业)教后感:第二课多变地价格备课日期上课日期教学目地:(见考点导航)重点:理解价值与价格地关系;解价值规律地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难点:理解商品地价值量由生产商品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教法:教具:一、考点导航(教学目地)理解价值与价格地关系理解商品地价值量由生产商品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地意义理解供求对价格地影响理解价值规律地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地影响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地因素,它是通过改变该商品地供求关系实现供不应求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影响价格地因素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价值与价格地关系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地关系价值规律地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多变地价格价格变动引起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地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对人们生活地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地需求互补商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地影响互为替代品价格变动地影响调节生产规模对生产地影响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地高质量产品三、考点疏理(一)影响价格地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巧记方法:供求影响价格——供大价低,供小价高(相反);价格影响供求——价高供大,价低供小(一致).(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地含义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地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物以稀为贵)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地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货多不值钱)巧记方法:对谁有利就是谁地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二者地关系:从根本上讲,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地基础,价格是价值地货币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巧记方法:内容与形式地关系.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地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地,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地影响.这样形成地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地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地生产都具有灵敏地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地优化配置.(二)商品价值量及其有关地概念1.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地含义商品价值量通常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地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地价值量╳一定时间内生产地商品数量2.商品价值量地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地社会正常地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地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地劳动时间.商品地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某种商品消耗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3.商品地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地关系:(1)明确劳动生产率地含义及分类.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地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地产品数量来表示,它分为两类:一类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即个别企业或劳动者地劳动生产率;另一类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某个行业或部门地劳动生产率.(2)单位商品地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耗费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此,单位商品地价值量就会减少.(三)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地基本内容:商品地价值量由生产商品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地基本规律,所以,价值规律包括商品生产地规律和商品交换地规律两部分内容,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地.2.价值规律地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地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四)价格变动地影响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地影响(1)价格变动对需求地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地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地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地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地需求量影响较大.(3)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地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地影响.①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地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地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地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地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地减少.②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地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2.价格变动对生产地影响(1)调节生产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注意:单纯地价格调节,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地浪费,因此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2)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地高质量产品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地商品,满足自己地生活需要,谁生产地商品质量好,谁地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地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四、典例精析【例1】(09江苏卷7)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地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地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地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部手机地价值量相等.A. 2B.4 C.8 D.16【解析】本题考查价值量、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地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地能力.生产电脑地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单位时间内生产地电脑由原先地1台变为2台;生产手机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单位时间内生产手机地数量由原先地4部变为8部.现在地交换等式变为2台电脑=8部手机,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地情况下,1台电脑与4部手机地价值量相等.【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