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科医疗质量检查标准

合集下载

2024年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1、把医疗工作质量放在工作首位,普及提高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理论知识,使之成为每个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

全面加强技术质量管理。

2、配有兼职人员负责质管工作。

负责制定计划、并检查、总结,做出效果评价及反馈信息。

3、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并有操作记录,发现失控要及时纠正,未纠正前停发检验报告,纠正后再重检、报告。

4、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

新引进或维修后仪器经校正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5、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运转。

6、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做好新技术的开发和业务技术的保密工作。

8、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评水平。

9、制订技术发展计划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

2024年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二)摘要:核医学科是一门应用核技术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学科,质量管理对于核医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2024年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核医学科的质量安全和提高核医学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一、引言核医学科是一门以核技术为基础,应用核素进行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核医学诊断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核素显像和肿瘤标记物检测等,核医学治疗包括放射性核素治疗和部分核素骨病等。

质量管理是核医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确保核医学科的质量安全和提高核医学科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二、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核医学科的质量方针应包括以下内容:1.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2.持续改进,提高核医学诊断和治疗水平;3.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5.保护环境,减少放射性污染。

三、质量目标核医学科的质量目标是核医学科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目标:1.提高诊断准确率,确保诊断结果的可靠性;2.减少误诊率,降低医疗风险;3.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4.降低辐射剂量,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5.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保护环境。

《核医学科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考核标准》核医学科考核标准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分值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6分;上升10%加2分;核医学涉及下降10%减2分。

(放射性核素显像、核素治疗、功工作量60总例数;能测定、标记免疫分析等模块的工作量暂时不做细分考核)急诊出具报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6分;低于30分钟加2-460医疗告时间分;高于30分钟扣2-4分。

指标门诊和住院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4分;大于一天出报告者常规出具报40工作效率扣2-4分(特殊项目除外)。

告时间病人等待抽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6分;低于20分钟加2-4 60血时间分;高于20分钟扣2-4分。

根据年初制每季度的投诉数低于医疗投诉控制数得分;高于医医疗医疗投诉反定的医疗投疗投诉控制数扣分。

科内有差错记录改进处理记录80安全馈情况考核诉控制数得分;有差错没有记录和处理的扣分。

根据临床科临床科室满室对医技科根据临床科室对医技科室评分表产生分值。

80意度满意室评分表度根据病人满根据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直接产生分值病人满意度50意度调查表标记免疫检根据核医学根据核医学科室内质控记录台帐,是否定期开展并测室内质量50科室内质控记录;江苏省室间质评成绩酌情扣分。

控制和室间质评根据送检标本收集时间、采集方法和部位;标本保根据江苏省标记免疫检存;加样器定期进行精确性、稳定性鉴定;建立标50室间质评测质量控制记免疫分析正常参考值等酌情扣分。

根据定期进行分辨率和最大记数率测定;定期进行根据《影像科核素显像质自动校正、旋转中心、均匀度、衰减校正;定期进建设管理规量控制行现像照片评定并纠偏等酌情扣分。

范》质量根据放射性药物的准入、保存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控制根据《影像科放射性药物进行放射性活度、标记律及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及建设管理规质量控制处理酌情扣分。

范》放射性功能根据《临床技测定质量控术操作规范》制放射性核素根据《影像科根据适应症、禁忌症掌握;治疗剂量计算;告知患治疗质量控建设管理规者;出现情况后的处理等酌情扣分制范》报告质量控根据《临床技根据报告是否填写项目完整、格式符合要求;术语30制术操作规书写规范;尽量进行客观描述;避免套用数据库数范》、《影像科据出错;提示性诊断或结论;发现检验结果偏差(过建设管理规高或过低)及时与临床联系;报告医师签全名等酌范》情扣分。

医院核医学科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医院核医学科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1.科室每月培训一次,有记录。 2.本科室医务人员参加院级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全年不少 于2次。 3.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及工作手册。 质控与培训 4.根据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每月自查二次,及时 (10分) 发现问题并整改,有相应考核、持续整改记录。 5.每月召开质控会议一次,研究科室院感存在问题,应 有分析、措施、评价,科室感染管理质量逐渐提高,并 有记录。
医院核医学科感染管理考核标准
检查时间: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检查科室:核医学科
检查者:
评价方法
得分:
扣分及其理由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能切 组织管理(5 实得到落实。
分) 2.科室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人员相对固 定,小组并认真履行职责。
未建立组织扣5分,差一项扣2分,未 履行职责扣2分。
环境管理 (20分)
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实验室入口处有生物安全 标志,限制与实验室无关人员进入。 2.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工作结束后对各区域环境、工作 台及其他配套设施进行清洁、消毒,遇污染时应及时进 行消毒,有记录。 3.每周对各区域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 4.各工作区域设有流动水非手触式洗手设施,速干手消 毒剂、抗菌洗手液、干手纸配备齐全。速干手消毒剂开 瓶后有效期30天内。 5.有空气消毒设备,按规定使用,并有记录。
标准预防 (10分)
1.科室准备个人防护用品能保障使用。 2.工作人员掌握隔离技术、标准预防的主要内容。 3.遵守标准预防规程,工作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 品;规范使用锐器盒,严禁对锐器进行二次分拣。 4.掌握职业暴露上报流程,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上报率 100%。
1.科室未提供安全器具扣2分;医务人 员未执行标准预防2分/人次,未严格 执行安全注射1分/人次,其中药品未 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扣5分/人次。 2.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回答不正 确,扣 1分/人次。 3.职业暴露后未及时上报扣 1分,未 上报扣2分。 4.违规操作导致自己职业暴露扣2 分,造成他人职业暴露扣5分。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核医学科是现代医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涉及到核医学影像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和核医学研究等多个方面。

为了确保核医学科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的重要性,并概述其基本框架和内容。

一、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核医学科作为一门高技术含量的学科,其医疗质量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管理和提升核医学科的服务质量。

同时,对医疗从业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考核,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二、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设备与技术质量、医学影像质量、放射治疗质量、医师和技术人员素质、服务态度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1. 设备与技术质量评价设备与技术是核医学科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评价设备的质量包括设备的规格、性能指标、操作流程等方面。

技术质量方面主要评估科室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2.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医学影像是核医学科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评价医学影像质量的关键是其准确性和清晰度。

评价指标包括图像分辨率、对比度、空间分辨率等。

医学影像质量评价还需要考虑放射线剂量的合理性和辐射防护的可行性。

3. 放射治疗质量评价核医学科除了用于诊断外,还被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

评价放射治疗质量的关键是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治疗效果的评价包括对患者疾病的减轻程度和对病变部位的治疗结果等。

安全性的评价需要考虑放射线剂量的控制、防护措施的完善等。

4. 医师和技术人员素质评价医师和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核医学科的服务质量。

评价的指标包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学术研究能力等。

医师和技术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于核医学科的发展和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提高核医学科诊疗工作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规范核医学科的管理和操作流程而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

其目标是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诊疗效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核医学科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职责分工等,确保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2. 设备设施管理:制定和执行核医学科设备设施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和更新等管理规定,保证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诊疗准确性和安全性。

3. 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并执行操作规范,确保核医学科各类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诊和延误诊疗。

4. 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进行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5. 质量监督和评估:建立质量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核医学科的质量管理工作和诊疗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之处。

6. 信息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诊疗过程中的事故和风险的防范能力。

总之,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涵盖了核医学科诊疗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旨在提高核医学科的服务质量和安全,确保患者的健康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安徽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安徽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

安徽省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核质控2019【2】安徽省核医学专业质量控制标准及评分表(2019年修订版)(一)学科建设与管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分表序号检查内容分值检查方法考核评分标准亮点与不足得分1基础设施配置与管理共10分每项1分查看现场1.监督区、控制区与非控制区分区合理,各区间应有明显标志;应配置卫生通过间及清洁、洗消设施;监督区、控制区应各有独立通道;有各自的卫生间分别供工作人员与患者使用。

2.核医学科应开展体外分析、核素功能检查、核素显像及核素治疗等四方面工作。

3.用具、装备及清洁工具等均须按区固定使用,不得混淆。

4.核医学工作室必须配备放射性废物处理及存放设施。

5.应设立专用的废水处理池和净化系统,废水处理系统要符合环保部门排放标准。

查看衰变池容积与放射性废水排放是否匹配。

6.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药物)规范使用与操作,包括制备、分装、应用、存贮等,应在专门的操作间实施;其中开放性高活性操作(发生器淋洗、标记、分装)应在专用通风橱内进行。

通风风速>1米/秒。

7.核素治疗病房的设施、布局、屏蔽和排风等要符合环保、卫监和药监部门的相关要求。

病房床间距应>1.5m,或者2个床位间应有适当的屏蔽防护。

8.应配置放射性活度计,并有定期(两年)检定证书。

9.核素治疗病房配备摄像监控系统及内线电话。

10.科室应备有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

2科容科貌共10分每项2.5分查看现场1.科室清洁卫生,桌面、地面及窗台无污染物,各种用品摆放整齐有序。

2.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或宣传页上墙,醒目干净。

3.医护人员着装整洁,佩戴胸牌及个人计量仪。

4.工作人员不得在监督区及控制区内进食、饮水、住宿。

3人员结构及资质共10分每项2分查看资料1.放射工作人员证。

2.医师、护师、技师资格证/执业证书。

3.健康管理档案。

4.正高、副高、中级、初级人员结构合理。

(缺高级职称此项不得分)5.继续教育。

(查培训记录、业务学习记录等)4规章制度共10分每项2分查看资料1.实验室设备安装、调试、校准、性能验证及保养制度;实验室试剂订购、登记及保管制度;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方案

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方案

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方案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成员:职责:组长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安排各项质控工作。

成员服从组长工作安排,做好各项质控工作。

为了加强对核医学科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事故和差错,根据相关的法规、法规,并结合本科特点,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各种检查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检查前医生要询问患者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其他检查结果,临床诊断,核对与申请检查项目是否合适。

二、核医学为利用开放性放射核素对患者进行检查的科室,其显像剂具有放射性,注射或检查前要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检查项目等有无差错。

三、要求工作人员在患者注射和检查前,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床号、申请检查项目等信息。

四、部分检查需要预约进行,有些检查预约时间较长,可能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

对待不理解的家属要耐心解释。

五、工作中对待各类检查和诊断报告均要求认真仔细,避免慌乱导致差错。

六、为提高报告质量,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对疑难病例进行科内讨论,必要时远程会诊。

七、认真执行随访制度,检查随访率≥10%,并做好记录,不断学习、提高。

八、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认真听取对我科工作的建议,同时积极予以改进。

九、如有不良事件发生后应及时报告科室主任,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十、不良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全科室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总结教训,改进工作。

十一、建立不良事件登记表,及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补救措施及后果。

不良事件发生后不得隐瞒真相,不得涂改或销毁有关资料。

十二、对重症患者接受检查时,对陪同家属进行防护保护。

十三、不允许怀孕妇女或儿童进行陪护。

1。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核医学科作为医学影像学中的一个紧要分支,广泛应用于肿瘤筛查、救治、辨别诊断等方面,对人类的健康事业起到了极其紧要的作用。

而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建立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核医学科运转良好、工作效率高效的必要步骤。

一、质量管理目标核医学科的质量管理制度需要确立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设备和物资的安全性、牢靠性。

2.确保核医学科人员把握先进的医疗技术,并做好技能培训和连续教育。

3.订立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核医学试验室试验室操作规范化,削减误诊率。

4.定期开展质量掌控和质量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客户充足度。

5.保护医学影像学患者隐私和安全。

二、组织架构及职责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应确立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如下:(1)质量管理岗位,实在职责为引导、促进和管理核医学科质量管理体系。

(2)质量核心小组,实在职责为订立管理方向和要求,实施、监督和协调全院质量管理工作。

(3)质量管理部门,实在职责为协调、监管、评估全院各部门整体质量制度、流程的执行情况。

(4)质量管理者,实在职责为监督、完成各项质量管理任务及与各部门全面交流质量管理看法,并对不良质量事件负责处理。

三、程序掌控对于核医学科而言,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对操作程序的掌控。

应严格订立程序掌控规程,包括:各项试验操作、试验室食品与药品采购、销售、存储方案、操作规程以及操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等。

全部操作程序和规程都应经过严格的审批和审核,才可以上岗实施。

核医学科应当规范操作流程、掌控操作质量,确保病人得到安全、精准的检查。

四、设备及职工安全管理设备及职工安全是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的一个紧要方面。

由于核医学科操作的是长期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环境有肯定的辐射不安全。

因此,必需对全部操作人员进行放射卫生学、安全操作规程、个人可辨识装置等方面的培训教育。

同时,放射性同位素应按要求储存,保证放射性同位素不泄漏到外界,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医疗质量检查标准是指用于评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重要性、制定原则、内容要点和执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医疗事故的发生往往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极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社会信任度。

而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制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以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为核心,确保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要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检查标准。

最后,要注重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确保其能够真正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

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内容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医疗机构的基本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是否能够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

其次,医务人员的资质和执业证书是否齐全,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再次,医疗服务的流程和环节是否合理、规范,是否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最后,医疗质量的评估和监督机制是否健全,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最后,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执行方法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自查和自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同时,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检查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检查标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是指核医学科为了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建立和执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核医学科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以确保所有工作都围绕着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展开。

2. 质量组织和人员:确定一个负责质量管理的组织和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管理制度。

3. 文件控制:确保核医学科所有相关的文件和记录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包括编制、审查、批准、发布、变更等过程。

4. 设备和设施管理:确保核医学科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并进行定期维护和设备校准。

5. 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制定人员培训计划,确保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继续教育。

6. 工作流程管理:明确核医学科各项工作流程,包括检查申请、检查准备、设备操作、图像采集、结果解读和报告等,以确保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7. 不良事件和事故管理:建立不良事件和事故管理体系,包括事故的报告、调查、整改和预防措施,以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8. 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定期对核医学科的工作进行内部评价和外部审核,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9. 安全管理:确保核医学科的工作符合放射安全法规和相关要求,制定并执行辐射防护措施,保护患者、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10.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核医学科的工作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潜在的损害和负面影响。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有助于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保障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合规性。

医院核医学科质量控制制度

医院核医学科质量控制制度

医院核医学科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核医学科是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其主要职责是运用放射性药物和影像学等技术手段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为了确保核医学科的质量和安全,医院制定了核医学科质量控制制度,以规范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

二、科室组织和管理1.核医学科设立专业负责人,负责科室的工作组织和协调。

2.科室设立质量控制组,负责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

组成人员由科室主任、技术人员、质管人员等组成。

三、设备和设施管理1.医院要确保核医学科所使用的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2.医院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测试,包括灵敏度、线性度、空间分辨率等项指标的测试和校准。

3.医院要配备充足的辐射防护设施,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四、药剂管理1.医院要与可靠的药品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所使用的放射性药物的质量和合格性。

2.科室负责人要制定放射性药物的购入、使用和管理流程,并制定相应的药剂管理制度。

3.科室要建立药剂管理档案,包括进货记录、使用记录和废弃处理记录等。

五、质量控制流程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

2.医院要对核医学科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患者预约、检查准备、检查执行和报告解读等环节。

3.每个工作环节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科室要建立质量控制记录和档案,包括设备性能参数测试、操作验证记录、质量意外事件记录等。

六、质量控制验证1.医院要定期对核医学科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验证,确保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2.验证可以通过外部评审、内部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方式进行。

3.验证结果要及时分析和反馈,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整改和改进。

七、质量意外事件处理1.科室要建立质量意外事件上报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和纠正质量问题。

2.对发生的质量意外事件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核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核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

核医学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一、48小时评估完成率定义:患者持申请单进入我科预约检查后,医护人员应在保证完成质量的前提下,在48小时内完成患者检查全部流程。

计算公式:×100% 48小时评估完成率= 48小时内完成检查人数当日检查总人数意义:体现对患者检查及处理的及时性,反映医疗机构诊疗质量的过程指标。

二、SPECT(/CT)随访率定义:检查执行科室应对行SPECT(/CT)检查的患者行规范的随访记录,保障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医疗照顾。

患者随访率不低于70%。

统计患者最后疾病类型。

计算公式:随访率= 完成SPECT(/CT)检查后随访数×100%同期SPECT(/CT)患者总数意义:体现对受检患者随访的工作,是反应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质量的结果指标。

三、PET/CT随访率定义:检查执行科室应对行PET/CT检查的患者行规范的随访记录,保障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医疗照顾。

出患者随访率不低于70%。

统计患者最后疾病类型。

计算公式:×100%随访率= 完成PET/CT检查后随访数同期PET/CT患者总数意义:体现对受检患者随访的工作,是反应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质量的结果指标。

四、核医学设备完好运行率定义:一定观察时间内检查设备(仪器)完好运行天数占总检测天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100% 核医学设备完好运行率= 核医学设备完好运行的天数核医学设备检查总天数意义:反映设备能否按质完成必检项目、确保医疗检查质量的重要指标。

五、检查诊断符合率定义:核医学诊断例数中诊断正确病例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核医学诊断结果正确率=诊断正确例数×100%诊断总例数意义:反映核医学科病例诊断质量与可靠性的指标。

分为SPECT(/CT)符合率及PET(/CT)符合率。

六、核医学科医师职称结构比定义:全院固定在岗核医学科医师中的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及初级职称人数的构成比。

核医学三甲标准要求内容

核医学三甲标准要求内容

第 2 页
制要求外, 还应有书面 质量控制流 程。 职能部门有监管,对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有记录。 【C】 1.有书面质量控制流程和检查设备性能。 (1)实验室须保留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药物从进入实验室到投 药和最后被销毁的全程记录。 (2)提供部门记录的文件,注明放射性核素的标识、收到日期 、接收方法、活性、储存、制备、处理、容器的性质、投药日 期、销毁的情况。 (3)给药之前核对放射性核素种类和剂量的验证结果。 (4)根据厂家的规定制备放射性药物。 (5)利用放射源标准化设备性能,使这些放射源与患者诊断中 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相同的能量。 【B】符合“C”,并 1.有措施保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2.各项质量控制活动需保留记录。 【A】符合“B”,并 职能部门有监管,对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有记录。 4.26.4符合环境保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 4.26.4.1 【C】 1.特殊检查室设计及空间区域划分应符合环境保护与人员防护 规定。 2.符合医院感染管理感染的要求,措施到位。 (1)严格划分患者、检查人员、其他人员所在区域。 特 殊 检 查 室 (2)所有诊疗活动与器材消毒、灭菌、医疗废弃物处理均应遵 设 计 及 空 间 循医院感染管理法规的要求。 区 域 划 分 应 3.特殊检查所用设备、仪器、药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 符 合 特 殊 检 经验证合格后方能使用,以保证检查质量和患者安全。 查需求,保 证检查质量 4.所有诊疗活动、各类医疗废物处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感染控 。并能将有 制的要求。 害光、射线 5.有主管的职能部门监管。 、磁场限制 在 检 查 患 者 6.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所 需 的 范 【B】符合“C”,并 围 , 避 免 医 1.对相关的制度、规程文件的培训与教育。 务人员及其 他人员接触 有害物质。

医院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方案

医院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方案

医院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方案核医学科是现代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在肿瘤诊断、癌症治疗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评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保证核医学科的工作质量,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院核医学科质量控制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设备校准和质控1. 仪器校准:每台核医学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校准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定期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 仪器质控:核医学设备需进行日常的质量控制测试,如PET/CT中的CT号、SPECT中的能量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等,以确保设备性能稳定,结果可靠。

质控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分析,对异常结果进行处理。

二、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1. 放射性药物的采购:核医学科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购买合格的放射性药剂。

采购过程中要确保放射性药剂的有效期、放射性浓度等达到规定标准,并保持防护措施,避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

2. 放射性药物质控:每批次放射性药物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质控测试,如半衰期、纯度、辐射剂量等。

质控结果记录并与标准进行比对,确保放射性药物达到使用要求。

三、技术人员培训和质控1. 技术人员资质要求:核医学科人员必须持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并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技术人员的职业行为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要求。

2. 技术人员培训:核医学科应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内部培训和外部学术交流,提升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培训内容包括新技术、新设备的操作和应用等。

3. 质控监督和评估: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质控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检查其操作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质量管理文件和记录1. 标准操作规程:核医学科制定科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工作的操作步骤、质量要求和责任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质量管理文件:核医学科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设备校准记录、放射性药物质控记录、技术人员培训记录等,以便日后的检查和审查。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附件:三级医院评审指标
1、脏器显像<使用γ相机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能开展全身各脏器(脑、甲状腺、心、肺、肝、胆、脾、食管、胃、消化道出血部位、肾、骨、骨髓、淋巴等)的静态功能显像,或断层显像。

要求:放射性药物及γ相机或有相应质控措施。

2、功能测定
能开展甲状腺功能测定(如甲状腺吸131I功能,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及过氯酸盐排泌试验),心功能(用心功能仪或γ相机)及肾功能(肾图仪或γ相机)测定。

3、体外放射分析:放射免疫分析()或免疫放射分析()放射受体()等。

能开展常规医
疗诊断指标和科研应用新项目,常规测定有质量控制。

4、放射性核素治疗,如:
(1)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P32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胸、腹腔内放射性胶体治疗;
(4)皮肤病放射性核素治疗;
(5)骨转移肿瘤放射性核素治疗。

要求:要求适应证掌握正确,剂量计算正确,资料保存完整,有随访。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核医学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患者提供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服务的任务。

为了确保核医学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组织架构1. 成立核医学质量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核医学科主任、副主任、技术组长、护理组长、质量管理员等组成。

2. 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核医学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定期评估质量管理工作。

3. 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包括收集质量数据、分析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等。

二、人员管理1. 核医学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2. 定期对核医学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3. 建立人员考核制度,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调离岗位。

三、设备管理1. 定期对核医学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准确。

2.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购买、安装、维护、校准等信息。

3. 对放射性核素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核素来源合法、使用安全。

四、放射防护1. 制定放射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环境监测、应急处理等。

2. 对核医学工作人员进行放射防护培训,确保其掌握放射防护知识和技能。

3. 定期对放射防护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防护效果。

五、诊断与治疗质量管理1. 制定诊断与治疗操作规程,确保各项操作规范、安全。

2. 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完整。

3. 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的管理,防止误诊、误治。

4. 定期对诊断与治疗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质量管理评估与改进1. 定期对核医学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建立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关键环节进行持续改进。

3. 鼓励核医学工作人员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对采纳的建议给予奖励。

总之,核医学科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核医学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核医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通过应用放射性药物和设备来对人体进行成像和治疗的一门专业技术。

由于核医学的特殊性质和高风险性,对核医学科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和相关的考核标准。

一、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有一个全面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素质评价:核医学科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其受教育背景、培训经历、持证情况等应被纳入考核范畴。

2. 设备运行和管理评价:核医学科使用的设备应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稳定的运行性能。

相关评价指标可包括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运行参数的合理性、环境辐射安全等。

3. 服务质量评价:核医学科应提供准确、可靠、快捷的检查结果和诊疗方案,满足患者需求,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评价指标可包括检查报告的准确性、诊疗方案的合理性、服务态度的友好性等。

4. 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评价:核医学科应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通过质控措施和质量改进项目来确保医疗质量的稳定提升。

评价指标可包括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质量改进项目的开展和效果等。

以上仅为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成,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二、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是对核医学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指标要求。

针对核医学科的特点和需求,以下是一些可能适用的考核标准:1. 人员素质考核标准:包括医务人员的学历、专业资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

如持有核医学专业相关的学位或资格证书、参加持续教育项目等。

2. 设备运行和管理考核标准:包括设备的规范使用和维护、环境辐射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如设备的日常巡检记录、辐射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3. 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包括患者满意度调查、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方面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医学科医疗质量检查标准
检查内容
重点要求
检查方法内容
分值
存在问题
得分
一、卫生技术人员要应依法获得相应资质。

各级各类人员依法执业。

(1)按照相关规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依法取得执业资格与授权的人员、专业技师,应有专业资格证书。

(2)所有人员经过岗前培训
检查特殊检查室人员专业资格证书。

检查所有人员经过岗前培训记录或证书。

10分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岗位职责。

1.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科室员工知晓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岗位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并能够认真遵守和执行。

2. 有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和履职要求。

1.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检查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抽查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职责知晓率。

15分
三、由具备专业资质的执业医师出具诊断报告,解读检查结果。

1. 有出具诊疗报告,解读检验结果的相关规定。

2. 各种诊疗报告签署和发出均由具备专业资质(授权)的执业医师执行。

1.检查相关的规定。

2.抽查“临床诊断报告”,核实签发人资质。

15分
四、有检查设备装置操作和维护维修制度与质量保证和检测制度。

1. 有设备的操作、维护维修和检测制度,使用者经过培训。

2. 有完整的设备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记录。

3. 建立科室大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使用与维护有记录。

1.查制度和培训资料。

2.检查设备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记录。

3.查设备档案、使用、维护记录。

10分
五、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有由专人负责,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1.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和有资质的人员组成)并由专人负责。

(1)应急预案,包括处置流程与措施。

(2)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和指标。

(3)有质量与安全培训,对轮转医师培训后上岗。

2. 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3. 科室落实质量与安全计划,定期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缺陷及时整改。

4.科室根据有关要求对有关制度、规范进行修订,并组织培训。

1.检查有无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和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及工作记录。

2、询问科室工作人员质量安全指标。

3、检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

4.、检查相关制度、规范进行修订情况,再培训记录。

20分
六、特殊质控要求
1.放射性分析程序须符合临床生物化学的质量控制要求且要有书面质量控制流程。

2.有书面质量控制流程。

(1)实验室须保留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药物从进入实验室到投药和最后被销毁的全程记录。

(2)提供部门记录的文件,注明放射性核素的标识、收到日期、接收方法、活性、储存、制备、处理、容器的性质、投药日期、销毁的情况。

(3)给药之前核对放射性核素种类和剂量的验证结果。

(4)根据厂家的规定制备放射性药物。

(5)利用放射源标准化设备性能,这些放射源与患者诊断中使用的放射性核素具有相同的能量。

1.检查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

2、有无书面质量控制流程:背景计数;仪器校准;污染排除的安全检测;处理放射性核素;处理放射活性的垃圾;放置放射活性的材料;监测放射区域。

(1)检查实验室放射性核素和放射性药物从进入实验室到投药和最后被销毁的全程记录。

(2)检查部门记录的文件,注明放射性核素的标识、收到日期、接收方法、活性、储存、制备、处理、容器的性质、投药日期、销毁的情况。

(3)(4)(5)条检查相应执行情况。

20分
七、放射防护
具有相应的防护设备,有措施保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检查防护设备和防护措施。

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