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感染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
![颌面间隙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992437a8114431b90dd8c6.png)
隙等感染引起
14
感染在颊粘膜与颊肌之间时,磨牙区
前庭沟红肿、触痛明显,皮肤红肿较
轻
感染在颊部皮肤与颊肌之间时,面颊
皮肤红肿严重、发亮
张口受限 感染波及颊脂垫时,可向四周扩散
15
前上---眶下间隙 后外---咬肌间隙 后内---翼颌间隙 内------颞下间隙 向上---颞间隙
18
颞浅间隙感染常由颞、顶部皮肤感染
引起
而颞深间隙感染多由牙源性感染或耳
部化脓性疾病引起
19
颞肌部位肿胀、疼痛
张口明显受限 颞浅间隙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
动感
颞深间隙感染波动感不明显;颞
骨骨髓炎
20
颞下间隙位于颞下窝内
界限 上界为蝶骨大翼下方的颞下面
下界为翼外肌下缘
前界为上颌骨的后外侧面及上颌骨颧突 的后面 后界为下颌骨髁状突、茎突及其所附着 的肌肉 内界为蝶骨翼突外板的外侧面及咽侧壁 外界为下颌支上份内侧面、喙突及颧弓
下界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
前界及两外侧界为下颌骨体内侧面
内侧界为颏舌骨肌及舌骨舌肌 后界止于舌根部
36
下颌牙源性感染 口底粘膜的外伤、溃疡
舌下腺及颌下腺的腺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炎症
37
舌下肉阜区及口底颌舌沟粘膜水肿,
舌下皱襞肿胀,口底抬高,舌体移向
健侧
进食、吞咽、讲话困难,严重时影响
张口和呼吸
16
根据脓肿的部位从口腔内或由面
部脓肿区顺皮纹方向切开引流
脓肿位置较低者,也可由颌下切
开,向上潜行分离至脓腔建立引
流
17
解剖---颞间隙位于颧弓上方,颞肌所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2e3ed8650e52ea54189830.png)
概述
➢治 疗
手术治疗
目的:切开排脓、清除病灶 脓肿切开引流 清目除的病:灶消炎解毒、减轻症状、预防感染扩散
指治征疗:病21灶.. 搏明牙动显:性肿内跳胀科痛、治发疗亮、、拔发除红患牙 死骨刮3除. 局:限颌压骨痛骨点髓、炎波动感,凹陷性水肿
4. 穿刺有脓 清除异5物. 多:间外隙伤感等染,局部症状严重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优选口腔颌面部感染ppt
第一节 概
概 ➢概念:infection
述
述inflammation
由各种生物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 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 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患。
➢组织
牙体 牙髓 根尖周 牙周(冠周) 皮肤及软组织 颌面部间隙 颌骨 副鼻窦 涎腺
体征
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 冠周软组织肿胀、充血、触痛;龈瓣糜烂、龈袋溢脓 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颌下或面颊水肿、颌下淋巴结肿痛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比例上升
冠周炎
➢临床表现
咽上缩肌 扁桃体
阻生智齿
扩散与蔓延:直接蔓延或经淋巴引流扩散
翼内肌 下颌骨 咬肌
颊肌 咬肌
颊肌
下颌骨 下颌舌骨肌
冠周炎
➢诊断 根据症状和查体,易于诊断 X片检查:了解阻生牙的情况
6. 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7. 冷脓肿 操 作:低位、通畅、隐蔽与美观、操作轻柔 切至皮(粘膜)下、建立通畅引流
概述
➢治 疗
全身治疗
充分休息,对症、支持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1. 明确诊断,针对用药 2. 个体化 3. 避免滥用广谱、随意联合 4. 剂量适当 5. 严格联合用药 6. 合理的预防用药
❖颜面部静脉多无静脉瓣 •
最新护理教学ppt---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ppt课件
![最新护理教学ppt---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b72a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0.png)
未来护理发展方向与展望
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
针对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护理特点,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护理流程 ,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加强专业培训和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 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
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发挥中医护理在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 优势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
其他原因
非牙源性感染的发病原因多样,包括颈部间隙感染(如淋巴 结炎、甲状腺炎等)、口底多间隙感染(如口底蜂窝织炎、 口底脓肿等)等。这些感染可由临近组织的炎症、损伤或感 染引起。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局部症状包括疼痛 、肿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压痛 明显等。这些症状可因感染部位和严 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合理使用药物
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医 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药物过敏和 不良反应。
及时处理并发症
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 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
护理操作风险防范
加强培训
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 技能和素质。
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护士对安全 风险的防范意识。
建立静脉通道
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 时用药和补液。
实施护理措施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相 应的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
护理操作注意事项
注意病人感受
在操作过程中,要关注病人的感受和 需求,尊重病人的权利和隐私。
保持无菌操作
在实施护理操作时,要遵守无菌操作 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疼痛程度等。
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1bec2b02d276a200292ed7.png)
2 磨牙尖周炎
3 下颌角及升支骨 髓炎
ppt课件.
27
(三) 临床表现
红: 肿:以下颌角为中心
质硬而无波动感 热: 痛: 功能障碍:张口受限
牙关紧闭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四)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冠周炎 2、不能盲目等待波动感出现,再作
切开引流 时间3~4天
确诊脓肿是否形成 穿刺 B超
内因: 精神创伤、免疫功能、 内分泌功能………
其它: 年龄、民族、地区、风俗……
X因素。
ppt课件.
55
治疗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冷冻、激光治疗。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 治疗、免疫治疗 、冷冻治疗 、 微波加热疗法 、激光治疗、血 卟啉光辐射疗法 、中医药治疗。
6) 换药:保持引流 通畅,引流条由 深至浅,伤口不 要过早封闭
ppt课件.
32
颌下间隙感染
submandibular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颞间隙感染
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颞下间隙感染
infra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Surgery 肿瘤
ppt课件.
53
命名
良性肿瘤:部位 + 组织 + 瘤 (舌血管瘤 )
恶性肿瘤:部位 上皮组织 + 癌 (口腔粘膜癌)
间叶组织 + 肉瘤(颌骨肉瘤)
恶性 + 组织 + 瘤 (恶性淋巴瘤)
3 下颌角及升支骨 髓炎
ppt课件.
27
(三) 临床表现
红: 肿:以下颌角为中心
质硬而无波动感 热: 痛: 功能障碍:张口受限
牙关紧闭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四)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冠周炎 2、不能盲目等待波动感出现,再作
切开引流 时间3~4天
确诊脓肿是否形成 穿刺 B超
内因: 精神创伤、免疫功能、 内分泌功能………
其它: 年龄、民族、地区、风俗……
X因素。
ppt课件.
55
治疗
治疗原则
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冷冻、激光治疗。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 治疗、免疫治疗 、冷冻治疗 、 微波加热疗法 、激光治疗、血 卟啉光辐射疗法 、中医药治疗。
6) 换药:保持引流 通畅,引流条由 深至浅,伤口不 要过早封闭
ppt课件.
32
颌下间隙感染
submandibular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颞间隙感染
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颞下间隙感染
infratemporal space infection
Surgery 肿瘤
ppt课件.
53
命名
良性肿瘤:部位 + 组织 + 瘤 (舌血管瘤 )
恶性肿瘤:部位 上皮组织 + 癌 (口腔粘膜癌)
间叶组织 + 肉瘤(颌骨肉瘤)
恶性 + 组织 + 瘤 (恶性淋巴瘤)
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
![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f990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b.png)
遵医嘱给予适当的 止痛药物,并观察 疗效和不良反应。
采取非药物性措施, 如冷敷、热敷、按 摩等缓解疼痛。
饮食护理
颌面部感染病人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多喝水和流质食物,以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
根据感染部位和程度,需要相应地调整饮食,如颌下感染需要进软食,嚼食时要小心。
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避免不必要的禁食或过度进食。
助清洁口腔。
避免吃过硬、 过热或刺激性 的食物,以免 加重口腔疼痛
和不适。
在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口腔护 理液或漱口水, 以预防口腔感 染和促进口腔
健康。
定期到医院进 行口腔检查和 洁牙,保持口 腔卫生和预防
感染。
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程度和性 质,制定个性化的 疼痛护理方案。
采取舒适体位, 保持病患安静, 避免情绪紧张。
颌面部感染病人 的护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颌面部感染概述
Part Three.
颌面部感染病人的 护理原则
Part Four.
颌面部感染病人的 护理措施
Part Five.
颌面部感染病人的 健康教育
Part Six.
颌面部感染病人的 护理效果评价
患者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护理效果 的满意度评价量 表
患者对护士的护 理技能和服务态 度的评价
患者对护理效果 的总体评价和改 进建议
患者对护士的信 任度和满意度调 查
护理效果综合评价
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 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综合评价量表包括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 生率、再入院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数越 高,护理效果越好。
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
![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九版口腔科学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2ae29ea1c7aa00b52acba2.png)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关于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的治疗、第五节和第六节请自习。 参考书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思考题和练习题
1.你和你周围的同学有没有患过智齿冠周炎?如果有,收集这种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并发症,总结都 采用过怎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如何? 2.试比较咬肌下间隙和翼下颌间隙感染的异同点。
第九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
重点难点
掌握 颌面部感染的特点,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 颌面部各个间隙感染的来源、表现和脓肿切开引流的位置
了解 各种颌骨骨髓炎的表现、诊断;颜面部疖痈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上颈深部间隙脓肿
翼下颌、咬肌下、颞、 颞下多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颊间隙感染
(一)病史:(自习)
四、诊断
(二)症状:(自习)
(三)体征:(自习)
(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五)影像:B超。
(六)穿刺抽脓
黄色黏稠或脓血混合(桃花脓)或灰暗而稀薄,恶臭。
五、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降温,营养,水电平衡。 2.抗生素治疗——头孢霉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合并厌氧菌感 染时)。 3.中药——清热解毒剂。 足量、足程、有效,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进行调整。
(二)病因
1.人类进化,下颌体缩短,萌出空间不足 2.阻生或正在萌出的牙冠周围软组织盲袋,不易自洁,适宜致病菌生长繁殖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萌出压力、咬伤、抵抗力下降
关于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的治疗、第五节和第六节请自习。 参考书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
思考题和练习题
1.你和你周围的同学有没有患过智齿冠周炎?如果有,收集这种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并发症,总结都 采用过怎样的治疗方法,疗效如何? 2.试比较咬肌下间隙和翼下颌间隙感染的异同点。
第九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
重点难点
掌握 颌面部感染的特点,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表现诊断和治疗
熟悉 颌面部各个间隙感染的来源、表现和脓肿切开引流的位置
了解 各种颌骨骨髓炎的表现、诊断;颜面部疖痈的治疗原则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上颈深部间隙脓肿
翼下颌、咬肌下、颞、 颞下多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颊间隙感染
(一)病史:(自习)
四、诊断
(二)症状:(自习)
(三)体征:(自习)
(四)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
(五)影像:B超。
(六)穿刺抽脓
黄色黏稠或脓血混合(桃花脓)或灰暗而稀薄,恶臭。
五、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降温,营养,水电平衡。 2.抗生素治疗——头孢霉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合并厌氧菌感 染时)。 3.中药——清热解毒剂。 足量、足程、有效,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进行调整。
(二)病因
1.人类进化,下颌体缩短,萌出空间不足 2.阻生或正在萌出的牙冠周围软组织盲袋,不易自洁,适宜致病菌生长繁殖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萌出压力、咬伤、抵抗力下降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感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d991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6.png)
• 深度:粘膜下或者皮下,血管钳扩大脓腔 • 长度:≤脓肿大小 • 冲洗:生理盐水,1%-3%过氧化氢,抗生素 • 引流条
33
34
清除病灶——易忽视
牙源性感染——去除病灶牙 颌骨骨髓炎——死骨及病灶清除
35
概 述---治 疗
➢治 疗
全身治疗
支持治疗:充分休息,对症、支持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特异性感染: 结核, 梅毒 ,
艾滋
12
微生物: 宿主:
细菌的毒力、种类、数量
机体的抵抗力、营养状态、年 龄
治疗 :
治疗措施是否得力、彻底,及 时
13
Virulence, quantity of microbes
Balance
Host defense system, treatment
strategy
1. 明确诊断,针对用药 (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2. 个体化 ( 生理、病理、免疫状态 ) 3. 避免滥用广谱、随意联合 4. 剂量适当 5. 严格联合用药 ( 避免二重感染 ) 6. 合理的预防用药 激素治疗:大剂量有效抗生素.短程适量
36
葡萄球菌---青霉素,红霉素,头孢,氯林可霉素 链球菌-----磺胺,青霉素,红霉素 大肠杆菌---氨苄青霉素,红霉素 结核-------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 真菌-------制霉菌素,酮康唑
❖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 ❖全身治疗:支持、抗菌药物。
消除病灶
❖冠周龈瓣切除术 ❖阻生牙拔除术
阻生牙冠周龈瓣切除术
54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33
34
清除病灶——易忽视
牙源性感染——去除病灶牙 颌骨骨髓炎——死骨及病灶清除
35
概 述---治 疗
➢治 疗
全身治疗
支持治疗:充分休息,对症、支持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特异性感染: 结核, 梅毒 ,
艾滋
12
微生物: 宿主:
细菌的毒力、种类、数量
机体的抵抗力、营养状态、年 龄
治疗 :
治疗措施是否得力、彻底,及 时
13
Virulence, quantity of microbes
Balance
Host defense system, treatment
strategy
1. 明确诊断,针对用药 (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2. 个体化 ( 生理、病理、免疫状态 ) 3. 避免滥用广谱、随意联合 4. 剂量适当 5. 严格联合用药 ( 避免二重感染 ) 6. 合理的预防用药 激素治疗:大剂量有效抗生素.短程适量
36
葡萄球菌---青霉素,红霉素,头孢,氯林可霉素 链球菌-----磺胺,青霉素,红霉素 大肠杆菌---氨苄青霉素,红霉素 结核-------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 真菌-------制霉菌素,酮康唑
❖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后应及时切开引流。 ❖全身治疗:支持、抗菌药物。
消除病灶
❖冠周龈瓣切除术 ❖阻生牙拔除术
阻生牙冠周龈瓣切除术
54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讲课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8d895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4.png)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口腔颌面部肿胀、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与颌面部其他疾病相鉴别,如颌骨骨髓炎、颌周蜂窝织炎等 并发症:感染扩散可引起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0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 染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不同类型间隙感染的特点与表现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分类
间隙感染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口腔 颌面部间隙感染 是由于口腔颌面 部组织间隙内感 染病原体引发的
炎症反应。
病因:口腔颌面 部间隙感染的常 见病原体包括需 氧菌、厌氧菌和 真菌等,其中需 氧菌和厌氧菌混 合感染是最常见
的病因。
0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 漱口
避免口腔黏膜受损,避免 过度刺激和创伤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
及时治疗口腔疾病,防止 感染扩散
护理方法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饮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食物。
手术方法:根据感染的病因和部 位,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切 开引流、脓肿清创等
手术后护理:手术后需要定期换 药、清洗伤口,同时给予抗感染 治疗,防止感染复发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引流或切除感染组织。
局部治疗:使用局部药物或敷料进行治疗,如口腔喷雾剂、口腔药膜等。 护理治疗:保持口腔卫生、饮食调理等护理措施对于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 感染也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并发症
病毒血症
涎腺、胰腺 睾丸、卵巢 脑膜
25
治疗
对症处理 抗病毒治疗 辅助疗法:休息、多饮水、口腔卫生
26
唾液腺损伤与涎瘘
涎瘘是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 向面颊皮肤表面
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可分为腺体瘘及 导管瘘
27
临床表现
腺体或导管所在皮肤上可见瘘管 瘘管流出透明的唾液,进食时流量可增加
16
诊断要点
急慢性过程交替 急性期表现似化脓性腮腺炎,但导管口正常 慢性期可在腮腺区触及肿块样物 B超、CT、MRI或细针穿吸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17
治疗
急性期按一般炎症处理原则治疗 炎症控制后,应去除病灶
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可行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
18
唾液腺结核
一般为唾液腺淋巴结结核 若淋巴结肿大破溃可侵入腺体内而发生唾液
12
腮腺造影与MRI
13
治疗
急性期,按炎症处理原则治疗 慢性期,腺体按摩,促进导管分泌通常 保持口腔卫生 增强抵抗力,防止感染,减少发作次数
14
假性腮腺炎
腮腺内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 又可称腮 可在邻近区域发现有感染灶存在 急性发作似化脓性腮腺炎,但导管口分泌正常 慢性期可表现为腮腺区局限肿块,应与肿瘤相鉴别
盈缺损。累及腺实质时,可见造影剂外溢,似恶性肿瘤 腺体内结核钙化,需与腺内结石相鉴别。结核钙化多呈点
状,而涎石多呈球状钙化,导管内多见 细针穿吸、结核菌检查可辅助诊断
21
治疗
诊断明确,全身可行抗结核治疗 腮腺淋巴结结核与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无法鉴别时,
可行手术切除,病理明确诊断 腮腺实质结核可于腮腺导管内用抗结核药物冲洗 结核性脓肿,可抽除脓液,脓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 如抗结核治疗无效时,可行腺体切除术
salivary gland---xerotomia(dry mouth) lachrymal gland---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dry eye) Sicca syndrome
32
Evidence of the diagnosis
Clinical features Histological abnormality
minor salivary gland biopsy Serological abnormality
autoantibody---RF anti-ssA anti-ssB
33
Etiopathogenesis
HLA
腺管瘘:缺损不大者,导管吻合术 缺损较多者,导管改道术 导管再造术 导管结扎术
30
舍格伦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 又称干燥综合征
31
Introduction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Exocrine gland
成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迁延不愈而来
9
病因
先天性发育不全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细菌逆行性感染
10
临床表现
以5岁左右常见,男多于女 部分有流行性腮腺炎史 腮腺反复肿痛,导管口可有脓液溢出 发病间隔不等 部分青春期后可自愈
11
诊断要点
可有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史 腮腺反复肿胀,导管口可有脓性液体流出 有自愈倾向 造影示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排空延迟 儿童应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 成人应与舍格伦综合征感染型相鉴别
腺实质性结核 以前者多见
19
临床表现
受累部位以腮腺最为常见,颌下腺次之 淋巴结呈局限性肿块,有移动度,可有压痛感 导管口分泌正常 腺实质结核病程较短,腺体肿大,可见干酪样脓性分
泌物从导管口溢出 部分可扪及波动感,或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可伴有其它系统结核病
20
诊断要点
唾液腺出现肿块,有时大时小史 导管口可有干酪样脓性液体流出 腮腺造影:淋巴结结核类似良性肿瘤,导管移位,腺泡充
4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Acute pyogenic parotitis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 腹部大手术术后 邻近组织急性炎症扩散
5
临床表现
唾液腺明显肿痛;可伴有暂时性面瘫 导管口充血、肿胀,可有脓液溢出 可扩散成腮腺间隙蜂窝织炎 急性化脓性颌下腺炎可出现颌下间隙感染
6
诊断要点
慢性唾液腺炎史 唾液腺明显肿痛,导管口红肿溢脓 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内淋巴结炎,嚼肌间隙感染相鉴别 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可有中毒症状,发热,畏寒,脉搏、呼吸加快
28
诊断要点
一般损伤史,偶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感染 瘘管内有透明液体流出 可从导管口注入甲蓝,判断瘘口所在部位 根据造影及唾液量的多少,可确定是腺管瘘
(量多)或腺体瘘(量少)
29
治疗
腺体瘘:新鲜创口可直接加压包扎;陈旧者可用烧 灼性药物破坏瘘口的上皮组织,再行加压包扎。瘘 口较大的,可切除周围瘢痕,再分层缝合
唾液腺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小唾液腺
1
唾液腺疾病
肿瘤性 非肿瘤性
2
唾液腺炎 Sialadenitis
性质 细菌性(化脓性) 病毒性 特异性
部位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
3
唾液腺炎 Sialadenitis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慢性颌下腺炎和涎石病
22
流行性腮腺炎 epidemic parotitis; mumps
副粘液病毒(腮腺炎病毒)---非化脓性肿胀 急性传染性疾病
23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14岁多见 接触传染,潜伏期2~3周 大多数累及双侧腮腺 腮腺肿胀明显,导管口无红肿,分泌物正常
全身有病毒感染表现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无异常 持久免疫力 至少隔离3周
7
治疗
全身抗炎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保持导管通畅,如无阻塞,可应用促唾药物如匹鲁卡品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逆行性感染 腮腺内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急性炎症期禁忌作涎腺造影
8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
以前统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包括慢性阻 塞性腮腺炎
并发症
病毒血症
涎腺、胰腺 睾丸、卵巢 脑膜
25
治疗
对症处理 抗病毒治疗 辅助疗法:休息、多饮水、口腔卫生
26
唾液腺损伤与涎瘘
涎瘘是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 向面颊皮肤表面
腮腺是最常见的部位,可分为腺体瘘及 导管瘘
27
临床表现
腺体或导管所在皮肤上可见瘘管 瘘管流出透明的唾液,进食时流量可增加
16
诊断要点
急慢性过程交替 急性期表现似化脓性腮腺炎,但导管口正常 慢性期可在腮腺区触及肿块样物 B超、CT、MRI或细针穿吸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17
治疗
急性期按一般炎症处理原则治疗 炎症控制后,应去除病灶
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可行手术治疗,以明确诊断
18
唾液腺结核
一般为唾液腺淋巴结结核 若淋巴结肿大破溃可侵入腺体内而发生唾液
12
腮腺造影与MRI
13
治疗
急性期,按炎症处理原则治疗 慢性期,腺体按摩,促进导管分泌通常 保持口腔卫生 增强抵抗力,防止感染,减少发作次数
14
假性腮腺炎
腮腺内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 又可称腮 可在邻近区域发现有感染灶存在 急性发作似化脓性腮腺炎,但导管口分泌正常 慢性期可表现为腮腺区局限肿块,应与肿瘤相鉴别
盈缺损。累及腺实质时,可见造影剂外溢,似恶性肿瘤 腺体内结核钙化,需与腺内结石相鉴别。结核钙化多呈点
状,而涎石多呈球状钙化,导管内多见 细针穿吸、结核菌检查可辅助诊断
21
治疗
诊断明确,全身可行抗结核治疗 腮腺淋巴结结核与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无法鉴别时,
可行手术切除,病理明确诊断 腮腺实质结核可于腮腺导管内用抗结核药物冲洗 结核性脓肿,可抽除脓液,脓腔内注入抗结核药物 如抗结核治疗无效时,可行腺体切除术
salivary gland---xerotomia(dry mouth) lachrymal gland---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dry eye) Sicca syndrome
32
Evidence of the diagnosis
Clinical features Histological abnormality
minor salivary gland biopsy Serological abnormality
autoantibody---RF anti-ssA anti-ssB
33
Etiopathogenesis
HLA
腺管瘘:缺损不大者,导管吻合术 缺损较多者,导管改道术 导管再造术 导管结扎术
30
舍格伦综合征 (SjÖgren’s Syndrome)
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 又称干燥综合征
31
Introduction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Exocrine gland
成人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迁延不愈而来
9
病因
先天性发育不全 自身免疫功能异常 细菌逆行性感染
10
临床表现
以5岁左右常见,男多于女 部分有流行性腮腺炎史 腮腺反复肿痛,导管口可有脓液溢出 发病间隔不等 部分青春期后可自愈
11
诊断要点
可有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史 腮腺反复肿胀,导管口可有脓性液体流出 有自愈倾向 造影示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排空延迟 儿童应与流行性腮腺炎鉴别 成人应与舍格伦综合征感染型相鉴别
腺实质性结核 以前者多见
19
临床表现
受累部位以腮腺最为常见,颌下腺次之 淋巴结呈局限性肿块,有移动度,可有压痛感 导管口分泌正常 腺实质结核病程较短,腺体肿大,可见干酪样脓性分
泌物从导管口溢出 部分可扪及波动感,或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可伴有其它系统结核病
20
诊断要点
唾液腺出现肿块,有时大时小史 导管口可有干酪样脓性液体流出 腮腺造影:淋巴结结核类似良性肿瘤,导管移位,腺泡充
4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Acute pyogenic parotitis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 腹部大手术术后 邻近组织急性炎症扩散
5
临床表现
唾液腺明显肿痛;可伴有暂时性面瘫 导管口充血、肿胀,可有脓液溢出 可扩散成腮腺间隙蜂窝织炎 急性化脓性颌下腺炎可出现颌下间隙感染
6
诊断要点
慢性唾液腺炎史 唾液腺明显肿痛,导管口红肿溢脓 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内淋巴结炎,嚼肌间隙感染相鉴别 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可有中毒症状,发热,畏寒,脉搏、呼吸加快
28
诊断要点
一般损伤史,偶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感染 瘘管内有透明液体流出 可从导管口注入甲蓝,判断瘘口所在部位 根据造影及唾液量的多少,可确定是腺管瘘
(量多)或腺体瘘(量少)
29
治疗
腺体瘘:新鲜创口可直接加压包扎;陈旧者可用烧 灼性药物破坏瘘口的上皮组织,再行加压包扎。瘘 口较大的,可切除周围瘢痕,再分层缝合
唾液腺
腮腺 下颌下腺 舌下腺 小唾液腺
1
唾液腺疾病
肿瘤性 非肿瘤性
2
唾液腺炎 Sialadenitis
性质 细菌性(化脓性) 病毒性 特异性
部位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
3
唾液腺炎 Sialadenitis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慢性颌下腺炎和涎石病
22
流行性腮腺炎 epidemic parotitis; mumps
副粘液病毒(腮腺炎病毒)---非化脓性肿胀 急性传染性疾病
23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14岁多见 接触传染,潜伏期2~3周 大多数累及双侧腮腺 腮腺肿胀明显,导管口无红肿,分泌物正常
全身有病毒感染表现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无异常 持久免疫力 至少隔离3周
7
治疗
全身抗炎治疗、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保持导管通畅,如无阻塞,可应用促唾药物如匹鲁卡品 保持口腔清洁,防止逆行性感染 腮腺内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 急性炎症期禁忌作涎腺造影
8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
以前统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包括慢性阻 塞性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