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氯及化合物》教学案
非金属元素氯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一、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1)与金属的反应(写出钠、铁、铜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室温下干躁Cl2与Fe不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中)(2)与H2的反应氯气能在氢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色火焰。
氯气和氢气混合光照或点燃,能发生。
化学方程式为(3)与水的反应Cl2 + H2O ,离子方程式为。
【氯水】新制的氯水是黄绿色的液体,久置的氯水是无色。
氯水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①写出氯水中存在的平衡。
②氯水中存在的粒子..,其中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以及能杀菌消毒的是,该粒子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③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Cl2 + NaOH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 )。
Cl2 + Ca(OH)2 =(工业制漂白精)【思考题】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NaClO和Ca(ClO)2,它们能给水消毒的化学方程式为,暴露在空气中变质也是如此。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 + FeCl2 =Cl2 + H2S (HBr HI) =Cl2 + Na2SO3 =Cl2 + FeBr2=(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 + CH4 →Cl2 + C2H4 →3.氯气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 + 4HCl(浓) MnCl2+Cl2↑+2H2O。
离子方程式是:【讨论】说出C、D、E、F四个装置各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向待测溶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探究】某溶液中含有SO42-和Cl-两种阴离子,试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这两种离子。
三、卤族元素(一)卤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包括等元素。
(二)相似性1.最外层都是个电子,常见的负化合价为价。
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7价。
高中化学非金属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非金属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非金属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非金属的类别和特点;
3. 能够描述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 非金属的定义和性质;
2. 非金属的类别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非金属与金属的区别;
2. 非金属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
1. 非金属的定义和性质;
2. 非金属的类别和特点;
3. 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展示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习:
1)讲解非金属的定义和性质,介绍非金属与金属的区别;
2)介绍非金属的类别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非金属;
3)讨论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非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活动:
1)分组讨论非金属的性质和特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成果;
2)设计一个小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非金属的一些性质,如硫磺的燃烧。
4. 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非金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非金属的更多知识。
六、作业:
1. 完成一份对非金属的学习笔记;
2. 研究一种非金属的应用,并撰写一份短文介绍。
七、板书设计:
1. 非金属的定义和性质;
2. 非金属的类别和特点;
3. 非金属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非金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022化学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氮及其化合物教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考纲定位要点网络1。
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3.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知识梳理1.氮及其氧化物(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2)N2的性质及应用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2的低。
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
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①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Mg错误!Mg3N2,N2表现氧化性。
②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表现氧化性。
③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O2错误!2NO,N2表现还原性。
注意: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实质是游离态的N2转化为化合态的化合物.(3)氮的氧化物①氮有多种价态氧化物,氮元素从+1价至+5都有相应的氧化物,依次为N2O、NO、N2O3、NO2(或N2O4)、N2O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N2O3和N2O5。
②NO、NO2性质比较NO NO2颜色无色红棕色毒性有毒有毒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水与O2或与2NO+O2===2NO23NO2+H2O===2HNO3+NO注意:①NO2与NO按物质的量比1∶1混合与NaOH反应:NO2+NO+2NaOH===2NaNO2+H2O。
②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NO x与NH3反应生成N2与H2O,此方法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 x。
[辨易错](1)NO的氧化和N2的氧化均为氮的固定.()(2)1 mol NO与足量O2充分反应,生成NO2的分子数为N A。
()(3)NO2与H2O反应可以生成HNO3,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4)NO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均为NO2.()(5)N2性质稳定是因为氮的非金属性较弱。
()[答案](1)×(2)×(3)×(4)√(5)×2.硝酸的性质与应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H2O 以任意比互溶.注意:实验室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6 mol·L-1。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本节分析本节是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氯气是我们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第四章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氯气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氯水的性质以及漂白原理,漂白液、漂白粉的制取,氯离子的检验以及卤素简介等。
氯气的氧化性以及Cl-的检验是两个重点内容,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等在氯气中的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水的成分)。
针对以上内容,对教材进行以下处理:氯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等在氯气中燃烧、Cl-的检验为第一课时(把此内容提前是出于Cl-的检验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第一章时已有所介绍,再者为第二课时氯水成分探究作基础准备);氯水的成分、性质、用途为第二课时。
这样处理可以突出重点,两个重点内容放在两个课时,氯水的成分探究单独为一课时也有利于突破难点。
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氢气等在氯气中燃烧及燃烧的本质、Cl-的检验,设计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情景氯气的发现以及其毒害的历史引入→了解氯气性质(出于防毒和给氯气忏悔的机会——造福人类),再介绍有关氯离子的检验,这些知识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氯气与水、碱反应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节中的重要内容,第二课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以教师对主要知识点重点讲解为引导进行教学。
先以生活常识——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用来养金鱼的探讨来引入(发现问题),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气氛中打开学生的思路。
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提出某些猜想(例如:氯元素在自来水中可能存在Cl2、Cl-两种形式),并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例如:证明了氯水含有Cl2、Cl-、H+),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又引发新的探索(例如蓝色石蕊试纸为什么会变白?为什么曝晒后的自来水可用来养金鱼?由此引入氯水的另一成分HClO及其性质),并让学生自主探究氯气的另一性质——与碱反应。
以设计实验方案的形式从理论上探究并由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彼此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2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案2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的固定及其类型;(2)掌握氮气、氨气、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污染与防治方法.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在构建氮及其化合物等有关知识网络的过程中,学会提炼化学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能主动关心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氨的性质及制备、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2.教学难点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二、教学过程2NH高温、高压催化剂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雨发庄稼”,为什么雷雨天庄稼会长得好呢?这就涉及到氮的固定的知识了,高温、高压催化剂HNO3→硝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辩证思O NH3NH4=NH4Cl=(NH4)4NO + 6H催化剂△【师】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根,溶液显碱性所以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产生大量白烟。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归纳结论。
现象: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杯,形成喷泉,瓶内液体呈红色。
结论: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师】除了氨还可以用哪些物质做喷泉实验?氯化氢气体与水或氢氧化钠溶液、氨气与水或盐酸、CO2(Cl2、H2S、或SO2)与氢氧化钠溶液、NO2和O2与水。
【师】氨有哪些用途?【学生】①氨是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
②液氨可做制冷剂。
【板书】四、氨的制备【师】如何制备氨?我们有三种方法:【展示PPT】方法一铵盐与碱共热实验原理: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收集:氨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氨易溶于水。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有白烟)接近试管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教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了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非金属元素的特性和命名1.非金属元素的基本特性–非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非金属元素的命名方法–单质的命名:以元素名或者地名作为前缀–二元化合物的命名:前一个元素名加”-“加后一个元素名,同时将元素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3.实例演练–列举几个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给出几个非金属元素的命名示例第二课时:非金属单质的应用1.非金属单质的常见应用–碳的应用:作为燃料、制造材料等–氮的应用:制造硝酸等化学物品–氧的应用:维持生命活动、作为氧化剂等–磷的应用:制造肥料、药品等2.探究实验–实验1:观察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实验2:制备非金属的氧化物第三课时:非金属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1.非金属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命名:前一个元素名加后一个元素名,同时将元素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包含氧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命名:氧化物表示成”氧化”+元素名+化合价。
如二氧化硫表示为”氧化硫(IV)”2.非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非金属间的化合物:根据化合价确定元素的比例,写出化学式。
–包含氧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根据氧化物的名称确定氧和其他元素的比例关系。
第四课时:非金属化合物的应用1.非金属化合物的常见应用–二氧化硫的应用:用作脱硫剂、制造二硫化碳等–二氧化碳的应用:用于饮料、灭火等–氨的应用:用于制造肥料、制冷剂等2.实验操作–实验1:观察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实验2:制备非金属化合物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师利用课堂展示和学生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高中化学非金属概况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概况教案
目标:了解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掌握非金属元素的主要特点和重要用途。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2. 提出问题: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有何区别?非金属元素有哪些特点?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非金属元素的概况。
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1. 展示非金属元素周期表及常见非金属元素的示意图;
2. 讲解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电负性大、易获得电子、一般为气体或固体、不可延展和可塑
性差等;
3. 举例说明非金属元素的典型特点:氧气、氮气和氯气等。
三、非金属元素的应用:
1. 讲解非金属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氧气用于呼吸、氮气用于保鲜、硫磺用于制造火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3. 结合实例,讨论非金属元素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四、综合讨论:
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和应用;
2. 提出问题:非金属元素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如何更好地利用非金属元素?
3. 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作业布置:
1. 布置作业:总结非金属元素的特点,列举各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应用;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展示和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非金属元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硝酸教案新人教必修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掌握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硝酸的性质——不稳定性和氧化性;难点: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硝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69%,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
二、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 = O2↑ +2H2O + 4NO2↑2.硝酸的强氧化性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王水:浓HNO3和浓HCl(体积比1:3)混合物3. 浓硝酸能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C + 4HNO3(浓2↑ + 4NO2↑+2H2O4..钝化: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三硝酸的用途四、硝酸的工业制法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B.C.D.2.下列关于有机物1-氧杂-2,4-环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系物B.二氯代物有3种C.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D.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5molO23.下列各组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一组是()A.NaOH、H2SO4、NH4Cl B.MgO、Na2SO4、NH4HCO3C.Na2O2、KOH、Na2SO4D.AlCl3、Al2O3、MgCl2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三种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分别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A.先加Mg(NO3)2,再加Ba(NO3)2,最后加AgNO3B.先加Ba(NO3)2,再加AgNO3,最后加Mg(NO3)2C.先加AgNO3,再加Ba(NO3)2,最后加Mg(NO3)2D.先加Ba(NO3)2,再加Mg(NO3)2最后加AgNO35.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B.工业生产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除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之外,还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从而减少能耗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目的6.如图是在明矾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A段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B .AB段的离子方程式只有:Al(OH)3+OH-===AlO+2H2OC.A点的沉淀为Al(OH)3和BaSO4的混合物D.B点溶液为KAlO2溶液7.关于“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烧杯中称量B.在研钵中研磨C.在蒸发皿中加热D.在石棉网上冷却8.人体血液存在H2CO3/HCO3-、HPO42-/H2PO4-等缓冲对。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篇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本章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章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常见无机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例如,二氧化硅与硅酸盐产品的应用及其发展,氯气的性质与应用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硫酸、硝酸和氨的性质及广泛用途,酸雨的形成等。
这些内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另外,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渗透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科学视野──“新型陶瓷”“信使分子──NO”“火箭为什么能飞上天”等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
这样,更全面地体现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
2、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以及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氯气的漂白性。
教学过程[课的引入] 介绍2005年氯气泄露事件给人们群众带来的伤害。
介绍卤族元素。
氟、氯、溴、碘由于具有相似的结构,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成为一族,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鲁科版)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2讲氮及其氧化物硝酸
第22讲 氮及其氧化物 硝酸[复习目标] 1.了解氮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1.氮的固定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3Mg +N 2=====点燃Mg 3N 2; ②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③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
(3)下列氮气的用途叙述中,分别应用了氮气的什么性质? ①文物馆将贵重文物保存在氮气中________。
②氮气是合成氨工业的重要原料________。
③雷电是自然界重要的固氮方式________。
④医疗上,液氮是常见的冷冻剂________。
答案 ①N 2的稳定性 ②N 2的氧化性 ③N 2的还原性 ④N 2的沸点低,液氮易汽化,且汽化吸收热量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2O、NO、N2O3、NO2(或N2O4)、N2O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2O3、N2O5。
(2)NO和NO2的比较性质NO NO2色、味、态无色的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水溶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水毒性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与氧气反应2NO+O2===2NO2不反应提醒①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
②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该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1)常见的污染类型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第三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传统硅酸盐材料,了解认识水泥、玻璃、陶瓷的组成成分和生产过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硅酸盐的工业生产原理,认识到工业生成就在我们身边,要学会理论知识和生产的结合,通过理论和生产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从现象和结构出发,设计探究方案,探究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生产原理,在探究中互利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兴趣,尊重科学,认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参与探究过程,培养自身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分析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重难点硅酸盐的组成成分。
教学过程等光学仪器玻璃纤维耐腐蚀,不怕烧,不导电,不吸水,隔热,吸声,防蛀虫太空飞行员的衣服,玻璃钢等钢化玻璃耐高温,耐腐蚀,强度大,质轻,抗震裂运动器材,微波通讯器材,汽车,火车窗玻璃等③水泥生产原料:石灰石、黏土+适量石膏(CaCO3、Al2O3·2SiO2·2H2O )生产设备:水泥回转窑主要成分: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等反应原理: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特性:水泥具有水硬性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有什么优、缺点?优点:抗腐蚀、耐高温;缺点:质脆、经不起热冲击。
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哪些特性?①承受高温,强度高。
②具有光学特性。
③具有电学特性。
④具有生物功能。
3.硅单质①请画出碳和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处于金属与非金属过(3)所用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是______.答案为:(1)⑧⑩;(2)⑤⑥⑦⑨;(3)①③④。
2..氢氟酸是HF的水溶液,可与SiO2发生反应成SiF4和H2O。
硅及其化合物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2.知道二氧化硅的性质;3.了解硅酸的性质及制法,了解硅酸钠的性质;4.知道硅、二氧化硅的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帮助学生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物质的共性和个性,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归纳比较能力的发展。
2.通过硅及其化合物等内容体现从物质的结构猜测物质的性质,推出物质的用途的思维过程,建构“结构——性质——用途”学习的共同模式,。
3.本节多数内容属于了解层次,部分段落阅读自学,提高的阅读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硅给现代人类文明进程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为学生构架一座从书本知识到现代科技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桥梁。
开阔学生眼界,提高科技文化素养,理解更多的现代相关科学理论与技术;2.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社会观,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心环境,资源再生及研究、探索、发现新材料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硅晶体结构【教学过程】[导课]问题:[问题]:请简要阅读课文后回答课文标题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主角”两个字在这里的涵义是什么?(学生回答:硅含量仅次于氧,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构成地壳的主要部分)[板书] 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板书]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讲述]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的大部分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质量90%以上。
各种各样的硅酸盐和水、空气和阳光构成了人类及生物生存的根基。
自古至今,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的角色。
[问题]碳和硅元素结构上又和碳有什么不同?推测硅单质的性质有哪些?[学生阅读]P74中间自然段。
[回答]硅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与碳元素同族。
高中化学非金属的教案
高中化学非金属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3. 了解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难点: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非金属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3.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
1. 非金属元素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周期表中的位置;
3. 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1. 几种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2.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元素的应用案例。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非金属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设计: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非金属元素的应用价值;
3. 设计一些案例分析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
1. 授课过程中进行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 非金属元素概论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包集中学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教案:非金属元素概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F、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能力培养: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建立“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科学品质:认识本质,进行知识整理、综合、提高与拓展的方法培养。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重点、难点非金属元素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及物质推断。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入】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落实存在、性质、制备、用途四要点。
学生活动体会“位、构、性”三者关系。
【举例】(1)从位置出发,以Cs为例。
位置:第六周期,IA族。
→结构特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原子半径大。
→比Na、K更活泼的金属元素,具强的金属性。
→应隔绝空气保存;与水反应剧烈,可能发生爆炸;与氧气迅速反应,主要产物肯定不是Cs2O。
(2)从结构出发:已知某元素原子有六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电子层数多,应是活泼金属,金属性大于钙→与水剧烈反应;氢氧化物是可溶性强碱;碳酸盐、硫酸盐均不溶于水。
与教师共同分析。
(3)从性质出发:某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O2。
→非金属性大于氧,应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在周期表的右上角,第二周期ⅦA族→可与绝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甚至某些稀有气体直接反应;化合价只有-1价;几乎无法用氧化剂将F-氧化成F2。
分析:归纳:【投影】例1 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若知:①在BGO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
《化学》(农林牧渔)教案 第四章 常见单质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常见非金属化合物
讲述:三氧化硫又叫硫酐。它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或碱起反应生成硫酸盐。
边讲边板书:
SO3+H2O == H2SO4+Q
SO3+CaO == CaSO4
SO3+2NaOH == Na2SO4+H2O
此外,三氧化硫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强氧化剂。
板书:(二)浓硫酸
讲述:浓硫酸是一种难以挥发的强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如下特性:
板书:(1)强吸水性
讲述:浓硫酸能和水结合生成硫酸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因此浓硫酸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板书:(2)强脱水性
讲述:浓硫酸能从碳、氢、氧的有机物中,把氢和氧按照水的比例夺取出来,使有机物碳化。
C12H22O11===12C+11H2O
板书:(3)强氧化性
硝酸是一种强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以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质。
板书:(1)不稳定性
讲解:在光或热的作用下,浓硝酸容易易发生分解。
板书:4HNO3 2H2O+4NO2↑+O2↑
讲解: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分解放出的二氧化氮溶于硝酸而使硝酸呈黄色。因此硝酸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存放在阴凉避光处。
板书:(2)氧化性
氨水中既有游离的NH3分子,也有大量的NH3•H2O分子,同时还有NH4+和OH-。
铵盐易溶于水,是农业上的速效氮肥,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铵盐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放出氨气。
板书:
NH4HCO3 NH3↑+ H2O↑+ CO2↑
NH4Cl NH3↑+HCl↑
二、非金属氧化物及含氧酸
引入: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
讲述: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和物(体积之比为1:3)称为“王水”,它的氧化能力更强,可将包括金、铂在内的所有金属溶解氧化。
高中化学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3.2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第2课时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之小船创作课前自主预习一、硅1.物理性质 晶体硅是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有脆性。
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与氟气(F 2)、氢氟酸(HF)和强碱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i +2F 2===SiF 4,Si +4HF===SiF 4↑+2H 2↑,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2)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硅能与一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Si +2Cl 2=====高温SiCl 4,Si +O 2=====△SiO 2,Si +C=====高温SiC 。
3.工业制法(1)制粗硅:SiO 2+2C=====高温Si(粗)+2CO↑;(2)粗硅提纯:Si +3HCl =====300 ℃SiHCl 3+H 2,SiHCl 3+H 2=====1 100 ℃Si +3HCl 。
4.用途(1)用做半导体材料,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硅整流器等半导体器件。
(2)制合金,如含硅4%的钢可制成变压器的铁芯,含硅15%的钢可制造耐酸设备等。
(3)制造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二、二氧化硅1.硅元素的存在(1)存在在地壳中硅的含量为26.3%,仅次于氧;主要以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因为硅是一种亲氧元素。
(2)原子结构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4个电子,反应中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
2.二氧化硅(1)存在SiO 2的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结晶的二氧化硅。
(2)结构SiO2晶体是由Si和O按原子数之比为12的比例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周围结合2个Si原子。
(3)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溶解性: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5)用途①沙子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F、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知识总结】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落实存在、性质、制备、用途四要点。
(1)从位置出发,以Cs为例。
位置:第六周期,IA族。
→结构特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原子半径大。
→比Na、K更活泼的金属元素,具强的金属性。
→应隔绝空气保存;与水反应剧烈,可能发生爆炸;与氧气迅速反应,主要产物肯定不是Cs2O。
(2)从结构出发:已知某元素原子有六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电子层数多,应是活泼金属,金属性大于钙→与水剧烈反应;氢氧化物是可溶性强碱;碳酸盐、硫酸盐均不溶于水。
(3)从性质出发:某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O2。
→非金属性大于氧,应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在周期表的右上角,第二周期ⅦA族→可与绝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甚至某些稀有气体直接反应;化合价只有-1价;几乎无法用氧化剂将F-氧化成F2。
分析:归纳:2.总结规律、串联比较,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归纳思维过程:位置→最外层电子数→成键情况→实际价态→化学式即:位置→结构→性质3.以结构为主线,以元素周期律为指导,联系类型、掌握递变。
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1.22种非金属元素,有6种是稀有气体;除H外均处于周期表右上方;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非金属元素数目=8-周期序数。
2.除H、He、B外,最外层电子数≥4;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小。
三、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状态:气态H2、N2、O2、F2、Cl2(稀有气体除外);液态Br2;其余为固态。
2.晶体类型:原子晶体B、C、Si;分子晶体:除B、C、Si外的其它(常见)非金属单质。
3.溶解性:除F2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l2、Br2在水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外,可以说非金属单质均难溶于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3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 【解析】回忆学过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又变澄清的气体,只有 CO2和SO2,所以提出的猜想是①气体为CO2;②气体为SO2;③气体为 CO2和SO2的混合气体。因为SO2的存在对CO2的验证有干扰,所以要验 证气体的成分,必须先验证SO2是否存在,并除尽,再验证CO2是否存 在。
• 的是(
(2019·湖南长沙检测)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 )
• ①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酸性KMnO4溶液 •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D.全部
• 【答案】C
微思考 • 能不能根据Fe、Cu分别与S、Cl2反应的产物判断S和Cl2的氧化性强 弱?
【答案】可以。Fe、Cu与S反应生成低价的化合物,Fe、Cu与Cl2反 应生成高价的化合物,故Cl2的氧化性强于S。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硫黄是非金属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
• ⑤知道NH3的物理性质以及氨水显 碱性的原因。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 集和检验方法。学会铵盐的性质及NH的 检验方法。
• ⑥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通过比较 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 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 ⑦知道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防治 措施。
________作用。
抗氧化
微思考 • SO3除了可与水反应外,还能与哪些类型物质反应?
【答案】SO3作为一种酸性氧化物,还可与碱、某些碱性氧化物等 反应。
•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 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 C.只有氧化性
高一化学教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 最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不同的非金属单质的性质有较大差异,如氯很活泼,有氧化性;氮不活泼,很稳定等。
2.了解氯、氮、硫、硅的重要化合物──次氯酸及其盐、氮和硫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硫酸和硝酸)、氮的氢化物(氨)、二氧化硅和硅酸及其硅酸盐的主要性质,认识某些非金属化合物(氮和硫的氧化物、硝酸和硫酸)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认识氯、氮、硫、硅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体会化学的创造性与实用性。
4.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品质。
5.以非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6.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二、内容分析1.地位和功能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学习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的继续。
这些内容既是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
本章具有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
在第三章的基础上,本章继续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
本章为元素族的概念、元素性质的递变、元素周期表中的代表性非金属元素积累感性材料,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本章教材在选材上着眼于这几种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和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可能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定位]建立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模型,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思维方法程序,学会有关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典型题目的分析解答方法。
[知识结构模型][思维方法程序]1.明确知识主线。
学习理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主线是:单质―→氧化物―→酸―→盐。
如掌握硅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的思维程序是:单质硅(晶体结构、亲氧性、半导体);二氧化硅(难溶性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硅酸(硅胶具有胶体的性质);硅酸盐(硅酸钠及复杂硅酸盐)。
2.把握横向联系。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存在、保存、检验、用途、制取。
因此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结合物质的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性质,并注重联系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
如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多,易得到1个电子,其单质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3.理清转化关系。
分析理解同一元素不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时,一是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不同的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S-2¬S―→S+4S+6,N-3―→N+2N+4N+5等。
二是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化合价相同的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NH3NH3·H2O NH+4(铵盐)”,“SO2H2SO3HSO-3SO2-3(亚硫酸盐)”,“SO3―→H2SO 4SO2-4(硫酸盐)等。
”题型一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应用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S+2H2SO4(浓)=====△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H2SO4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规律方法浓硫酸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主要是构成酸根的中心原子S+6易获得电子,显示出稀硫酸不同的强氧化性。
而稀H2SO4具有氧化性是电离出的H+得到电子,如氧化较活泼的金属Zn、Fe等。
3.盐酸、硝酸都是用途相当广泛的两种酸。
(1)瑞典科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时,将浓盐酸与软锰矿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气体。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方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合作学习探究小组学习科学家探究精神对氯气性质进行序号)。
②写出实验D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题型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4.下图中A是气体单质,根据下图所示的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按如下要求填写相应的物质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方法非金属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5.非金属单质A 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 ,已知D 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A ――→O 2B ――→O 2C ――→H 2O D (1)若A 在常温下为固体,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工业生产中B 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__而污染了环境。
(2)若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 、C 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
②D 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 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方法 推断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特别要抓住特征现象、特征性质、特性转化和特征条件等。
(1)特征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如:①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②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NO 2(红棕色)③有色溶液:Fe 2+(浅绿色)、Fe 3+(黄色)、Cu 2+(蓝色)、MnO -4(紫色)④有色固体:红色(Cu 、Cu 2O 、Fe 2O 3)、红褐色[Fe(OH)3],浅黄色:S 或Na 2O 2,蓝色[Cu(OH)2]、黑色(CuO 、FeO 、Fe 3O 4)、白色[Fe(OH)2、CaCO 3、BaSO 4、AgCl]⑤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 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 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⑥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Fe(OH)2]―→红褐色[Fe(OH)3]。
(2)特征转化:要熟练掌握无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见知识网络),在物质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反应时,会形成一定的特征转化关系。
如:金属――→O 2碱性氧化物――→H 2O 碱――→酸盐 非金属――→O 2酸性氧化物――→H 2O 酸――→碱盐 A ――→O 2B ――→H 2O C ――→碱 DNa ――→O 2Na 2O ――→H 2O NaOH ――→HCl NaClNH 3――→O 2NO ――→O 2NO 2――→H 2O HNO 3 C ――→O 2CO ――→O 2CO 2――→H 2O H 2CO 3。
题型三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典型计算6.将充满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置于水中,充分反应后,保持气体压强不变,水进入至量筒体积的一半处停止了,则原混合气体中NO 2和O 2的体积比是________。
规律方法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NO 、N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仅涉及反应①:可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计算V 剩=V (NO)原+13V (NO 2)(2)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③:其计算如下表:(3)NO 和O 2的混合气体NO 、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④:其计算如下表:7.将32.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请回答:(1)NO的体积为__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__L。
(2)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 mL a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规律方法对于硝酸与金属(Mg、Zn、Fe、Cu、Ag等)的反应,有四点特别重要:一是从离子方程式的角度把握反应的实质和关系式(如Cu与HNO3、H2SO4的混酸反应);二是要注意反应中硝酸扮演两种角色;氧化剂(被还原为NO x)和酸(生成硝酸盐);三是把握原子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关系列等式;四是当条件不足时要运用极限法、讨论法等数学思维方法灵活处理问题。
8.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装有100 mL某浓度的稀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
(1)容器中剩有m g的铁粉,收集到NO气体448 mL(标准状况下)。
①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上述固液混合物中逐渐滴加稀硫酸直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容器中有铁粉n g。
①此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n的值为________(精确到0.1)。
第3课时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课堂活动区1.C [本题通过一个陌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考查氨气和氯气的性质及氧化还原知识。
当NH 3过量时会与HCl 反应生成NH 4Cl 白烟,故A 对;又反应中氮和氯两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而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 错;氯气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化合价降低,氯气为氧化剂,NH 3中的一个氮由-3价升高至0价(得到3个电子)为还原剂,生成1 mol N 2需2 mol 氮原子失去6 mol 电子,D 对。
]2.D [A 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但由于其具有强氧化性和酸性,故不能用来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和碱性气体(NH 3);B 项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相应的盐和SO 2,此时浓硫酸显酸性和强氧化性,而与S 、C 等非金属单质作用时,由于没有盐生成,故只显强氧化性;C 项Cu 与浓H 2SO 4反应过程中,浓H 2SO 4浓度逐渐降低,当稀到一定程度变为稀H 2SO 4时,反应自行停止,故产生的SO 2不足22.4 L ;D 项利用浓H 2SO 4强氧化性而使Fe 、Al 钝化的反应,可以用铁、铝容器来盛放浓H 2SO 4,D 正确。
]3.(1)(2)①B 、C ②Cl 2+2OH -===Cl -+ClO -+H 2O4.N 2 NH 3 NO NO 2 HNO 3 N 2+3H 22NH 3,N 2+O 2=====放电2NO,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2NO +O 2===2NO 2,3NO 2+H 2O===2HNO 3+NO,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解析 根据一系列的转化关系,进行有关物质成分的推断,必须找到合适的突破点。
已知A是气体单质,气体单质有:氢气、氮气、氧气、氟气、氯气和稀有气体,A既能与O2反应,又能与H2反应,A不可能是稀有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