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第五讲艺术作品论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9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9艺术作品论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1、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生产的成果。

标志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完成。

2、艺术作品的完成是艺术接受和消费的基础。

一、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1、外在物质形式方面:对其内容和形式等的理解。

2、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艺术作品是人为的精神劳动产品,这是构成艺术品本质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作品的生命所在。

3、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所包含的因素:主题、题材、结构、艺术语言、体裁。

内容范畴包括:主题、题材形式范畴包括:结构、艺术语言、体裁艺术作品的内容:内容的来源: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是艺术家人生观与世界观、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1、因素1:艺术家主观情感和倾向艺术家主观情感和倾向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别艺术和非艺术形式的明显标志。

2、因素2:题材题材的概念:A、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者性质,也称取材范围(广义)B、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1、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题材的基础,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各门类的艺术创作之前都会进行素材的积累。

2、题材的选取是真正进入到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所以选材是关系到作品定向,甚至是作品的成败。

3、题材之间存在差异性:有表现艰苦生活的“重大历史题材”,也有表现“生活浪花”的生活题材。

社会主义艺术提倡题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对艺术的多方面的要求。

3、因素3:主题主题:透过材料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生的具体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

主题产生的两个条件:1题材2作者的思想情感1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起到组织内容的作用。

2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精髓,它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所在。

3不同的艺术门类和同一艺术门类不同的题材中的作品中主题体现方式不同。

4主题一般是比较隐蔽的,是蕴含在作品中的。

艺术作品的形式1、因素一:结构艺术作品的结构: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样式。

艺术学概论—艺术作品论

艺术学概论—艺术作品论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把内心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成果。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艺术活动的过程。

艺术作品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一方面,它是艺术创作的成果,是艺术家精神劳动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是艺术接受的前提与基础。

艺术作品的属性既有普遍性又有差异性。

我们不仅要剖析一切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本质属性,而且还要剖析仅仅是某些艺术作品而不是一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非本质属性。

第九章:艺术作品的构成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有两个:一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所再现的社会生活,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题材;二是艺术家对所再现的社会生活的认识与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感情,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主题。

(一)艺术作品的题材题材: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对社会生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而在艺术作品中予以表现的社会生活。

题材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所谓广义的题材是人们按照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的性质和范围来确定的,例如古代题材、现代题材、工业题材、农业题材、战争题材、政治题材、教育题材、神话题材、日常生活题材等等。

所谓狭义的题材是指在艺术作品中具体表现的社会生活。

例如文艺复兴初期曼特尼亚的作品《哀悼基督》,从广义题材来说,是古代题材、神话题材;从狭义题材来说,是指圣母哀悼基督的情景。

题材来自素材。

素材:艺术家在进入创作活动之前所收集的原始材料,例如速写、素描、文字材料等等。

素材与题材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在于:素材是艺术家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题材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改造过的社会生活;素材是纯客观的,题材是主客观的统一;素材是广泛的,题材相对于素材是狭窄的。

联系在于:首先,它们都来自社会生活;其次,一切题材都来自素材,超越素材的题材是不存在的。

(一)艺术作品的题材题材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呢?有两种错误的答案:一是“题材决定论”:就是认为题材在艺术作品中具有决定作用,题材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价值。

《艺术概论》第五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艺术概论》第五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THANK YOU

三、以历史进程分类 史前时期的艺术家和文明时期 的艺术家

《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四、以性别分类 艺术家可分为两性。第一性,男性 艺术家。第二性,女性艺术家。在西方 ,基于生物学的观点认为男人从事艺术 创造是伟大的,是天经地义的,而女人 永远是第二位的。男人创造艺术,女人 去生儿育女。这种生物学实质上是为损 害女性的艺术创造性和艺术创造潜能准 备了虚伪的科学理论根据的。 在我国,宋朝以来,女艺术家都是 在夹缝中生长出来的。例如,两宋时期 的李清照,朱淑真。中国的女性艺术家 一起作为男性艺术家的补充和衬托而载 入史册的。


《桃花源记 》 动画片
5.2 艺术家的类型



一、以知识结构分类 1)民间艺术家即民间艺人,工匠。 例:吴道子 2)文人艺术家,宫廷画家和文人画家。 例:阎立本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步 辇 图



二、以政治背景分类 可分为民间艺术家,宫廷艺术家,这与上面的分类又出现交 叉现象。文人画家进入宫廷,即成为宫廷艺术家。民间艺术家进 入也可以成为宫廷艺术家。 例证:宋词这种说唱艺术形式就是从民间滋生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浅吟低唱”的说唱艺术是不被皇帝看中的。 而被宋皇室、宫廷认可的宋诗恰恰没有宋词的审美价值高。 真正富于创造性的艺术,不在上层的宫廷,而是在民间。
例如:罗丹与卡谬克洛代尔 《接吻》、《永恒的偶像》
尤 斯 卡 瓦 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3 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
一、艺术史是艺术媒材的演变史 1)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明造就着 其具备特色的艺术作品 例:司马迁、卜辞、楔形文字
2)媒材的更新,促进了艺术的更新 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媒材的更新,也因此促进了艺术的 更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可以提升艺术的审美价值。 在西方,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导致那些抄写经卷 的书法家15世纪在欧洲绝迹。当今可以借助电脑集取启功书 法文本,加以组合,规范化,形成了新的电脑上的启功体, 其中每一个字都可以重复出现多次,实现了一字万同,缺乏 个性。现在,电脑书法比馆阁体更机械化,科学化。中国书 法是否也面临着绝迹的威胁呢?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作品论

艺术作品论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重点难点:了解艺术作品构成、属性,以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第一节艺术作品概述一艺术作品的涵义所谓艺术作品,就是指艺术家个体或群体的审美或反审美意识的创造性行为过程或成果。

审美意识,就是传统美学中广义上讲的美感。

二艺术作品的特征1 娱乐可玩性。

德国剧作家、诗人希勒曾说:“生活是严肃的,艺术却是和悦的。

”黑格尔也认为“理想的艺术都不排斥严肃,但是就在这种严肃里,和悦还是基本的性格。

”艺术作品的娱乐可玩性特征,一方面是表现在,无论是具体的一件艺术作品创作,还是如行为艺术那样的创造行为展示过程,都应该是艺术家的真诚努力的首创行为。

“玩”,多有散谈、游戏、轻松之意。

另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在被人们鉴赏、品味的过程中,可帮助观赏者积极正面的休闲和娱乐。

2 整体性艺术作品的整体性,是指艺术作品内在各要素的构成完整、意蕴饱含而丰富。

艺术作品的意蕴饱含,是指艺术作品所诱导出来的刺激、影响欣赏者心灵的魅力。

3 艺术性通常所称的艺术性是指如架上绘画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在反映客观存在和表现主体思想情感所达到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程度,以及其形式、结构、语言、表现技巧的完善程度。

4 历史性艺术作品的历史性,是指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总是留存着该时代的特殊印迹。

5 艺术作品的永恒性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创作的优秀艺术作品,是不会因为人类社会历史的沧桑变化而失色的。

三艺术作品的内容1 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

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因人而异,就是说接受作品内容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2 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1)题材:概念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的,一种是狭义的广义的题材含义:是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ppt课件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ppt课件
2)题材与素材的区别 (2009年简答题29。) ①素材是艺术家在创作之前所收集到的能引起创作冲动 的原始的生活形象或资料。 ②题材是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形成的。 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素材是题材的基础。
3)题材无差别论和题材决定论 题材无差别论 ——①认为题材之间不存在意义上的差别,对于艺术价值
来讲,题材只是作为表达艺术家感受的一种媒介而已, 因此,选材无关紧要。
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 从根源上看,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美。 艺术美是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在艺术家头脑 中反映的产物,是现实美的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 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二、艺术美的条件
(1)美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完整的,其内容与形式必须是 和谐的、统一的;
(2)美的艺术作品必须能创造出一种意境和风格,具备 某种意蕴和较高的格调。
2、分为四个层次 ①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 ②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③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 ④文化意义。
3、三个特点
①它是感性的、具体的; ②它是多义的; ③它具有历史的生成性。
(二)艺术作品的意境
1、定义 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中。 ——指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
3、格调与风格 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都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 区别:①风格更多体现在艺术家基于个人的生活感受和艺术气质,在
运用富有个性的艺术语言时,所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貌; ②格调则多渗透在作品中的意蕴和情调。较之风格有着更为重要
的实践意义。从创作角度看,它是作者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最高 体现。从欣赏角度看,它是艺术批评的重要的标准之一。
举例说明。
《欢乐颂》采用了突破交响曲规范,高潮处由快板转为急板, 在辉煌的团结的凯歌中结束全曲。歌词采用德国作家席勒同名 诗歌,表达世界人民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艺术作品的内容,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题材和主题。

名词解释: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作品,艺术家作用一定得物质材料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形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

题材:广义的题材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侠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题材决定论:〃题材决定论"认为题材之间存在着差异,其意义有大小之分,艺术作品的价值正是由题材意义的大小来决定的。

素材:艺术素材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姿态万千的自然风物都可能成为艺术的素材,但只有因艺术家兴趣所致而进入创作视野,并能引起创作冲动的感性的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材料,才可称为素材,是题材的基础,艺术的创作的重要环节。

主题:在艺术鉴赏中,从作品中提炼出凝聚而成的情、理的〃精髓〃。

它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之所在。

包括产生的基本条件和作用两方面。

作品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包括哪些?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概括为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它的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1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2、艺术作品内容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是一种精神性的内涵。

3、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我们常说的艺术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就来自作品的内容中的情感与思想,即我国古代理论中的情与理。

4、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

《艺术概论笔记2: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笔记2:艺术作品论》

艺术作品论刘小土名词解释1.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象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

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创作的诉求对象,又是艺术消费的主要对象,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和环节,它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主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

2.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它的形式和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3.题材题材是艺术家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提炼和概括,它来自社会生活,但又经过了艺术家的选择和加工,成为艺术作品主题得以表现的基础。

题材是艺术作品内容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广义的题材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所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和性质,也称取材范围,如绘画中的人物题材、花鸟题材等,而侠义的题材是指构成作品内容的基本材料,也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如在小说、电影中所具体描绘的时间、人物和故事。

4.主题“主题”一词始创于德国,本是音乐术语,指的是乐曲中最富特征性的核心乐段。

主题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题材,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文艺理论中,作品的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生出的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思想;也就是作者对题材不断的认识了解,从中提炼出的明确的思想。

主题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所以被称为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思想的集中体现,具有明确性与集中性的特点。

《艺术概论》课件——第五章 艺术接受

《艺术概论》课件——第五章 艺术接受

▪ 文化修养:在学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 独立思考而形成的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
▪ 人生阅历:人在既有生命历程中获得的见闻、经验及价值判断 力。人生阅历的深浅将影响接受主体对某些艺术作品的理解。
▪ 鲁迅曾说:“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 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彩处,而作者不能感 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事,这才了然起来。”
艺术创作、艺术作品 20世纪60年代 接受美学
艺术接受
接受美学区分了“文本”和“作品”的概念。 文本:艺术家生产的产品,是与接受者发生关系之前的由物质所承载的 符号。 作品:与接受者发生了关系的对象。
▪ 问题1:购买一本书属于艺术接受吗? ▪ 问题2:你认为艺术接受的终极目标是要追寻作者的本义吗?
得暂时解脱的一种方式。 ▪ 布洛“心理距离”说 ▪ 审美快感的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一种情感上或心理上适当
的距离。
▪审美态度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现实的超越,包括对实用 功利的超越、对智力判断的超越、对宗教情感的超越 和对道德满足的超越。
▪审美态度是审美鉴赏的前提。
▪ 审美感知力: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 审美判断力:康德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种非关利害、不涉概 念,仅凭对象的表象形式就能获得愉快,并从知性上判断其美 丑的能力。(在鉴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感悟其 审美价值的能力)
▪ ——》审美判断力实际上就等同于审美直觉 。 ▪ 审美直觉,又称艺术直觉,是指在审美或艺术活动中,审美主
体不假思索而能即刻把握和领悟审美对象或艺术作品的能力。 ▪ 直觉是人在心理上的一种综合能力 迅速实现对事物本质的
性的因素。
艺术素养 文化修养 人生阅历

艺术概论之意境 何媛媛

艺术概论之意境 何媛媛

艺术作品中的意蕴作品
米 开 朗 基 罗 《 最 后 的 审 判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中 的 龙 和 凤
(二)艺术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义,赋 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艺术创造特别是抒情性文 中和谐广阔的自然与生活风景渗透着作家含蕴丰富的情感而形成的能 激发读者想象思索和再创造的大地。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 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 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艺术概论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 艺术作品的意蕴· 意境和风格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 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索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 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 包含着普遍。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第四,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 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面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 艺术形象。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虚与实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学对构成 审美对象的两大要素的区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象,神与形等等,大体 上讲,前者为虚,后者为实。 第二,意境是一种有无限的超越美: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理论,从来就是 追求一种韵外之致或味外之旨。 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中国美学史上贯穿下来的 初发芙蓉, 自然可爱,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

《艺术概论》第五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艺术概论》第五章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三、以历史进程分类 史前时期的艺术家和文明时期 的艺术家

《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四、以性别分类 艺术家可分为两性。第一性,男性 艺术家。第二性,女性艺术家。在西方 ,基于生物学的观点认为男人从事艺术 创造是伟大的,是天经地义的,而女人 永远是第二位的。男人创造艺术,女人 去生儿育女。这种生物学实质上是为损 害女性的艺术创造性和艺术创造潜能准 备了虚伪的科学理论根据的。 在我国,宋朝以来,女艺术家都是 在夹缝中生长出来的。例如,两宋时期 的李清照,朱淑真。中国的女性艺术家 一起作为男性艺术家的补充和衬托而载 入史册的。

三、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 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其一,艺术不能脱离艺术媒材孤立存在。 其二,艺术家本人也是一种媒材 例如:书画家与墨、砚、水、纸 其三,艺术家本身作为媒材必须通过演奏或绘画,雕塑等多 种形式的创造活动与其他媒材发出信息产生沟通与共鸣。
5.4 艺术作品是感受的意象显现
例如:罗丹与卡谬克洛代尔 《接吻》、《永恒的偶像》
尤 斯 卡 瓦 格
5.3 艺术媒材和艺术的关系
一、艺术史是艺术媒材的演变史 1)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明造就着 其具备特色的艺术作品 例:司马迁、卜辞、楔形文字
2)媒材的更新,促进了艺术的更新 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媒材的更新,也因此促进了艺术的 更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可以提升艺术的审美价值。 在西方,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导致那些抄写经卷 的书法家15世纪在欧洲绝迹。当今可以借助电脑集取启功书 法文本,加以组合,规范化,形成了新的电脑上的启功体, 其中每一个字都可以重复出现多次,实现了一字万同,缺乏 个性。现在,电脑书法比馆阁体更机械化,科学化。中国书 法是否也面临着绝迹的威胁呢?

艺术概论第五讲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第五讲艺术作品论
指艺术创造
者创生熔铸于特定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蕴意 境态。它是一种蕴含多元形而上观念情调的 境态。
意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虚与实) 第二,“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多元性) 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5.“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1)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2)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3)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4)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5)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6)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艺术作品的内涵
1、什么是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核心、中
心环节 3、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一、艺术语言
二、艺术意蕴 三、艺术形象:意象
四、艺术意境
艺术作品 1.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 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 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 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 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叫做艺 术语言。
艺术意蕴
什么是艺术意蕴
特点:多义性、朦胧性、模糊性 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决定性
2.艺术形象。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来看,
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 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特征, 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 表现手法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或者换句话 讲,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将 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 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

艺术概论(第3版)-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课件

艺术概论(第3版)-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课件

艺术积累是基础,艺术构思是核心,艺术表现是
关键。
3
▪ ▪ 一、艺术积累,获取 创作素材。 ▪ 观察、发现生活,感受、体验生活,积累丰厚
的创作素材,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第一个必经 的步骤。
4
艺术创作
李公麟《五马图》
5
艺术积累
▪ 从李公麟的名作《五马图》来看,他之所 以能达到“下笔生马”的艺术境界,是和他长 期认真观察研究马的生活形态分不开的。
7
艺术构思的方法:
▪ 1、典型化 ▪ 2、简约化 ▪ 3、变形化 ▪ 4、夸张化 ▪ 5、陌生化
8
▪ 三、艺术表现化成艺术形象 ▪ 艺术表现是艺术构思的定型和艺术创作的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得遵循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 ▪ 艺术构思是一种充满艰辛的心理运作过程,艺 术表现则是一种更为艰辛的实践操过程。
15
(三)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 1、注重内向性 ▪ 2、张扬非理性 ▪ 3、善用隐喻性 ▪ 4、走向抽象性
16
(四)创作理论
▪ 创作理论是艺术家或理论家对古今中外大量的艺术创作现 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取普遍创作现象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形成概念和原理,并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严密的体 系而形成的有关创作的科学理论。
9
▪ 二、创作思维与心理 ▪ (一)、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 1、现象思维始终伴随着生动具体的形象。 ▪ 2、形象思维始终结合着丰富活跃的想象。 ▪ 3、形象思维始终渗透着深沉强烈的情感。
10
▪ (二)想象的主要特点 ▪ 1、聚合时空 ▪ 2、集纳美质 ▪ 3、补充缺失 ▪ 4、灌注生命 ▪ 5、转换角色
17
▪ 四、创作风格与流派
▪ (一)创作风格 ▪ 创作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

《艺术概论》讲义

《艺术概论》讲义

《艺术概论》绪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1.《艺术概论》,顾名思义,就是概括地、简要地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P1 A2.《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概括地说,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地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P33. 德国美学家康拉德·费德勒最早提出艺术学与美学分离的构想。

4. 艺术学包括: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史。

5. 艺术理论与部门艺术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P4 B6. 艺术回归社会的中介就是艺术接受。

P67.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反映。

从创作活动的角度看,艺术又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的一种表现状态,二者具体地统一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之中。

P68.马克思曾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① P89. 任何成功的艺术创作、美的艺术作品,都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P810. 关于艺术的起源1. 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p13关于艺术起源,最早产生的是模仿说。

代表(西方):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莎士比亚、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中国):姚最、张璪、荆浩、袁宏道、王履等。

苏格拉底2. 表现说——认为艺术是心灵的表现 p10代表: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直觉说”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直觉即创造,即艺术。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直觉表现”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唯我论”3.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p191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代表: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德国(美学家)席勒:“艺术起源于游戏”英国(哲学家)斯宾塞4.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p193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艺术概论 第五讲

艺术概论 第五讲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面我们从“天人统一”观、“心物统一”观、 “神形统一”观、“文质统一”观四方面对自然论 和中国的表现性艺术的精神略探。
1.天人统一观 天人统一观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按照中 国人的思维方式,人与自然是亲和的关系、亲子的 关系。艺术家作为自然之子,将自己融入自然、浑 然一体。这种看法不同于西方的再现论,再现论把 人和自然的关系摆在对立的位置上;也不同于西方 的移情论,移情论把人和自然摆在并列对等的位置 上。
第三节 艺术创作的主体条件
返 回
艺术创作既然是一种精神产品;这一精神 产品既然在其艺术生命特质上是一个充满生气 的独立自在的世界,那么,艺术创作活动的开 拓必然对艺术家主体提出要求,也就是创作者、 艺术家必备的条件。
一、艺术的天赋和敏感
艺术的天赋和敏感是先天资秉和后天的训练培养融和形成的。 它赋予艺术家艺术创造的本领,其中最杰出的本领是想象。马克 思称想象力是促进人类发展的最伟大天赋,因为想象是创造性的, 想象是一种心灵的创造。
二、才能和技巧,勤奋和修养
什么是才能?才能和天才有什么区别?黑格尔在这个问题上的 缜密思索和严格区分,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成果。他认为艺 术的个性化创造出产品,使心灵深处的意蕴得到传达——“外射为 现实现象”,就需要一种特殊的本领才能实现。

1.材料性与精神性 工具材料的运用,往往被看作是创作活动后期的事, 构思完成以后才开始选择材料,这是极大的误解。在某种 意义上,艺术家是用他的艺术材料、工具来感觉、体验和 选择事物对象的。 艺术家不仅是富有审美感情的人,且是时时带着他的 材料直觉和材料意识进行审美感知和体验,从而进入创作 构思和实践性创作活动的人。当他灵感触发时,实际上是 闪念之间把原型对象看作完工了的艺术品,材料媒介中显 示出来的东西和他心中意象组成叠影,使他陷入迷狂。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画名 : 义正词 严审凶 顽年 代: 1970
画名 : 红色娘 子军— 坚强不 屈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 来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内涵
莲 生 子
祝 丰 收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概括的说明,而 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 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 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
二、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艺术作品的格调 格调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 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 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二)艺术作品的品位 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 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
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艺术作品本质上是精神产品 (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真正有内在价值的艺术作品是因它有艺术 性而不是因其有表面的商品价值和价格。

艺术创作之前都不能放弃积累素材。对题材 的选取是真正进入到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所 以选材是关涉到作品定向,甚至是成败的第 一关键。 题材无差别论与题材决定论

2、主题


即“意”、“义”、“旨”、“主脑”、 “主旨” 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作品的题材 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松竹梅莲,寄情于山水之中
(二)艺术作品的意境
(三)艺术作品的风格

风格就是艺术作品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 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 的面貌.
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 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 缚,从而趋向成熟的标志。





首先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方面来看风格 从艺术家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所以艺术 家角度来看,艺术作品的风格就是他的一 个在艺术上真正被客观化、社会化的自我。 风格的差异不仅仅要考察作品本身的深度 和广度,还要从它与艺术传统中已有的风 格之间的差异程度和独创性程度来衡量。 艺术风格具有多样化和同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艺术意境。又称艺术境界,是指艺术创造
者创生熔铸于特定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蕴意 境态。它是一种蕴含多元形而上观念情调的 境态。
意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虚与实) 第二,“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多元性) 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艺术意蕴
什么是艺术意蕴
特点:多义性、朦胧性、模糊性 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决定性
2.艺术形象。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来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 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特征, 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 表现手法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或者换句话 讲,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将 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 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5.“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1)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2)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3)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4)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5)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6)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
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 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 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 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
文学形象,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
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 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 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 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 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艺术作品的内涵
1、什么是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核心、中
心环节 3、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一、艺术语言
二、艺术意蕴 三、艺术形象:意象
四、艺术意境
艺术作品 1.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 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 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 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 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这种独 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叫做艺 术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