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课件00

合集下载

13.2 《致大海》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13.2 《致大海》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两段诗句,分析 作者的情感。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 观情感。
仿佛友人的忧都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

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方, 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沉郁的吐诉”, 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在临别时,它又 向诗人发出了“喧声呼唤”,这正是自由精神 的召唤。因而诗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
1820年因《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中的反抗倾向激怒沙皇亚历山 大一世,被以政府信使的名义流放到俄国南部。1821年,完成长诗《高加索 的俘虏》。1824年又被禁闭在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普希金的文学声誉将他赦免 并召回莫斯科,这一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成诗 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 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 侍从。1836年,创办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杂志 《现代人》,同年10月,完成 小说《上尉的女儿》。
致大海
普希金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和相关文化常识 2.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特点 3.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情感
新课导入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新课讲授
艺术特色分析
1.象征手法
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
借景抒情与直接抒情相结合。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 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诗 情热烈奔放。

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致大海》课件

统编版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致大海》课件

诵读思考 诵读第八——十三小节,思考:诗人为什么由大海想
起拿破仑和诗人拜伦?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链接
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杰出
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1795年10月5日临危
受命,平定了王党分子的叛乱。后远征意大利,打
败奥地利并侵入埃及。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就任
壮阔,有广阔的胸怀、惊 生命存在,这正体现了大海
人的威力和壮丽的景色, 的自由精神。诗人通过对人
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和魅力, 格化的大海的赞美与渴望,
可以自由展示自己性格中 的任何一面
抒发了自己即使身处桎梏和 束缚,依然不忘放弃追求自 由与正义的决心和信念
因为大海有壮丽的景色,惊人的威力,广阔的 胸怀;更为重要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是谁?
“战斗民族”猛汉?
LOREM IPSUM
忧郁文艺男青年?
我才是普希金!
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个是自由的歌唱 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 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诗人极 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的结局和自己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 悲哀。
《风暴》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穿着白衣裙,立
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和
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扬

《致大海》优秀课件

《致大海》优秀课件

拜伦
1823年秋天,烧炭党运动失败,拜 伦曾率领自己召募的一支军队,乘自己 出资武装的一艘战舰,远征巴尔干,声 援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 斗争,并亲任远征军统帅。拜伦劳心竭 力,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的阵地上,鞠 躬尽瘁,为自由而献身。
研读文本
诗歌追怀了拿破仑、拜伦,作者用哪些语言描 写他们并透露了作者对他们怎祥的评价?
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 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 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 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 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他对 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 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 因而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 他一生写共写抒情诗800多首,如著名 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致诗人》;叙事诗《茨冈》《青铜骑 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短篇 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表作长篇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情感。诗人把石岸想象成凝固的,已是诗人内化的 自然。接着,诗人由观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 一了。在这一瞬间,海是诗人思绪向远方的延伸,是 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作者创作这首诗时 的思想活动。
课堂小结:
作品把自然景物拟人 化,以大海为自由的象 征,歌颂大自然自由奔 放的壮美和崇高,突出 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 鸣,寄托了诗人对自由、 解放的热烈追求和对专 制统治的憎恶、反抗。
• 为支持纺织工人暴动,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 案〉制订者颂》,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 义剥削方式的杰作。
• 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后在意大利参加烧炭党的组织, 反抗奥地利的统治。这一时期创作长篇叙事诗《唐璜》。
• 其诗作以辛辣的社会讽刺、批评和对自由、民主的讴歌, 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 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但表现的个人主义和悲观厌 世的消极成分比较严重。

《致大海》课件

《致大海》课件

语言风格
豪放的语言
诗人的语言风格豪放,表现出对 大海的热爱和向往。
生动的描绘
诗人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将大海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 佛置身于大海之中。
独特的表达方式
诗人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自己 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诗歌中,使诗歌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
03 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
CHAPTER
星星
星星象征着遥远、神秘和梦想, 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
向往。
人文意象的解读
船只
船只象征着探索、冒险和旅行,暗示 着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海岸
城市
城市象征着文明、繁荣和进步,暗示 着诗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
海岸象征着归宿、安全和稳定,表达 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04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重要地位。
艺术价值
02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大海的壮丽与美丽,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03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批判,具有很高的思想
价值。
谢谢
THANKS
写作背景
历史背景
19世纪初的俄国正处于农奴制和沙 皇专制统治之下,社会矛盾激化,人 民生活困苦。普希金通过这首诗表达 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不公的抗议 。
个人背景
普希金在流放期间曾多次前往海边, 与大海亲密接触,感受到了大海的壮 美和力量,这首诗也是他对大海的献 礼。
作品概览
作品主题
《致大海》是一首以大海为背景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大海 的热爱。
高度赞誉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批判。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整体感知:致大海
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 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理想的执著 精神.
小说: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1)、散文 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1) 及关于普加乔夫白山起 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6)
普希金作品的意义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 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 民问题.
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 “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
还有谁能将诗写得像泰戈尔这般天籁 没有 了.只有在泰戈尔那里,你才能读到花草如此迷人 的芳香,儿童如此稚气的幻想,恋人如此真情的歌 唱.泰戈尔仿佛天生超脱了世俗的繁琐,天生只为 光明而飞翔.
所以,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车轮一样单 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 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
泰戈尔的成就
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由于他那至为敏锐、 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 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 意的思想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泰戈尔被瑞 典文学院授予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最高荣誉, 成为第一个获得这项殊荣的亚洲作家.漫长的55 年后,日本的川端康成才又一次夺取这一桂冠.泰 戈尔因此而蜚声世界.
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 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 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 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 描写生动简练.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 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1. 下列各句中的分号和文段中“不屑一顾”之后的分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爱国主义有四种特点:① 时 代 性;② 阶 级 性;③ 民 族 性;④ 包容性。 C. 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 局限性。 D. 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鞋子。他接了一份订货后,要费 好长时间去做它。
答案:①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②谁也不知道;③如果一首诗歌引不起共同 的情趣 解析:①本题所给文段谈的是如何理解原始诗歌,开头以较多的笔墨写了现代人对 诗歌的成见,然后说到理解原始诗歌的正确做法,故①处应填写一个承接上文的句 子,如“必须先把这种成见抛开才行”一类的句子。②上文先说“原始诗歌都不标 明作者的姓名”,然后举例子进行证明,横线处是对前面问句的回答,故应填写“ 谁也不知道”一类的内容。③上文说的是原始诗歌不属于个人,下文说“违背了共 同的信仰”会如何,显然这是一种假设的情况,故此处应填写“如果一首诗歌引不 起共同的情趣”之类的内容。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 “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 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诗歌中的作用?
这里的“你”,表面上是指大海,实质上是指自由和解放。最后一节,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在最后告别大海时,他已消 除了原先的“迷惘”和“苦思”, 并表示将会把“你”带到“寂静的 荒原”——第二次流放的地方。诗人的心灵因“大海”而得到彻底的净 化,感情得到升华。
课堂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 l000 册,但很可惜,一 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功成名就的美国著名诗人朗费罗、洛威尔和 霍姆斯等人,对这本小册子根本不屑一顾;大诗人惠蒂埃也对它嗤之以鼻。因为在他们眼中,一 个木匠的儿子,根本就不配写诗。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像寒冬的北风一样袭来,他的心顿时 冻成了冰块。就在他几近绝望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诗人的回信,那人对他的诗集大加赞扬,并 说:“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精华。”这真诚的夸奖和赞誉,使 他犹如在濒死的边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从此坚定了自己写诗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为美国 甚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他唯一的诗集也成了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他就是

《致大海》PPT教学课件

《致大海》PPT教学课件
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 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 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 的结局和自己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
深入探究
相关链接
拜伦
拜伦是英国历史上的浪漫主义诗人,《再别康桥》中涉及到的康河其
(二)文学成就
知人论世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因而被称 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他一生共写抒情 诗歌800多首,如
抒情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 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三)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致大海》写于1824年。1820年,年仅21岁的普希金因创作了大 量反对专制暴政和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 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奥德萨总督, 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 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 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展开分析
初读课文
大海
自由展示自己的性格
“自由”“骄傲”“忧郁”“沉郁” “幽静” “阴沉”“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 制”“深沉”“阴郁”
自由 精神
作者对大海强烈的依恋、热爱、赞美和向往就是诗人追求自由 精神的强烈愿望。

深入探究
1. 诗歌第1、2节和14、15节都是写诗人和大海的告别,其内容与感情有何区别?

拓展延伸
拓展一:达情知意
好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放声诵读。今天,我们所 学这首诗歌里面便蕴藏着作者最充沛的情感。那你能够用最 合适的方式将这首诗歌诵读出来吗?

《致大海》ppt课件

《致大海》ppt课件
明确:《致大海》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对大海的礼赞,有对历史人 物的联想,也有个人对海的深沉倾诉,还有告别大海时的惆怅和心 灵的震颤,它是一曲大海的颂歌,是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咏叹,是对 自由的热情礼赞。
习题讲解
2.结合诗人生平遭际,说一说诗人为什么称大海为“自由的 元素”?
明确:诗歌的首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一语道出大海的实质, 大海成为人类自由精神的象征。因为诗人生活在一个沙皇专制统治的 国度,因为自己的流放命运和备受压抑的人生处境,诗人迫切渴望自 由,而大海的辽阔、奔放和桀骜不驯就成为对他的自由精神和意志的 召唤,因此诗人会把大海作为“自由的元素”来表现。
1.好像是朋友的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大海这一意象已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因为诗人将要被再次流放到另一个地 方,因而大海也仿佛在为诗人发出“忧郁的怨诉”,而大海又是自由精神的象征, 在这临别时,她又向诗人发出了“召唤的喧响”,这正是自由精神的召唤。因而诗 人在第3节中不禁直抒胸臆:“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充分表现了诗人对 自由的向往与矢志追求。
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 去自由的苦恼心伤,诗人为未能
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任务三
诗人面对大海,除了想到自己的不自由外,还想到 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与大海有什么关系呢?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必备知识 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4.抓意象 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
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
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时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 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 的作用。

《致大海》精品课件

《致大海》精品课件
这是怎样的诗行啊!一方面是古代的雕塑的严格的单纯,另一方面 是浪漫诗歌的音韵的美妙的错综,这两者在他的诗韵中融合起来了。 它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俄国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别 林斯基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学常识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 要代表,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反对专制农奴制度,追 求自由,发表了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因此遭到沙 皇政府的迫害。他一生创作颇丰,代表作有诗歌《自 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等,中篇小说《上尉 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光dié 碟
蝴dié 蝶 diédié喋 喋
不休
3.词义辨析 徘徊·彷徨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 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相同点:两者都有“犹豫”的意思。 不同点:徘徊,本义只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并不涉及是否想到某 个地方去),所指的心情不一定不好,用于本义居多,用于比喻义则 少见。彷徨,本义不只是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还兼指想到某一个 地方去而不明去向,心情多是不好的,它的比喻义也强调心神不定这 一层意思,用比喻义居多。
《致大海》
普希金的艺术成就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 誉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的 名字在俄罗斯文化史上、在俄罗斯解放运动史上永垂不朽。诗人38年 的短暂一生却给俄国文学,也给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厚的、无可替 代的遗产。他死后,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 沉落了”,因为,普希金素有“诗歌的太阳”的美名。
整散句的变换是高考句式变换的考查方式之一。 整句和散句互换的思考点主要是重复性地使用词语或者结构。有两 个环节要注意:调整和改换句子结构;更换、增减部分词语,适当调 整个别语序。

13.2 《致大海》 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13.2 《致大海》 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料助学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结合这些词句来看,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应该 是低沉的。作者在面对大海时,内心正激荡着强 烈的情感:沉郁、烦闷、愤懑、迷茫、悲伤…… 联系诗作的创作背景,诗人在沙皇专制统治的迫 害下屡次被流放,身心都得不到自由。他即将再 次被迫踏上流放之旅,内心自然苦闷、愤慨到了 极点。 现实的黑暗让诗人感到厌烦、痛苦,他期 望挣脱这强权的束缚,但前路茫茫,找不到前行 的方向。因此,他“迷惘地徘徊”,“徒然想要 挣脱开”。
资料助学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普希金的每一个创作时期,都成为俄国 文学发展的新阶段的里程碑。他被誉为“俄 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上尉的女儿》,诗 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作《青铜 骑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等。
资料助学 整体感知 2.写作背景:
新知讲学
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 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资料助学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资料链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平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助学 整体感知 新知讲学 课堂总结 1.浏览本诗,找出描写“大海”这一意象的词句,并思考:诗歌中 的大海具有哪些特征?
“自由的元素” “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喧声呼唤” “沉郁的吐诉” “喑哑的声音”
“黄昏时分的幽静” “任性的脾气” “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深沉”“有力”“阴

《 致大海》ppt课件18张

《 致大海》ppt课件18张

3.一系列的对应关系 大海和“我”的对比,大海与现实的对照,告别大海和拥有大海的前后 呼应,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也是构成本诗的一个艺术特色。
2.诗人为何如此热爱大海、礼赞大海? 【答案】因为大海有广阔的胸怀、惊人的威力、壮丽的景色。更为重要 的是,大海是自由精神的象征。诗歌的第一句“再见吧,自由的元素” 即揭示了这种象征意义。
3.诗人面对自由奔放的大海为什么又感到悲伤痛苦? 【答案】自由奔放的大海,勾起了诗人对坎坷人生历程的回忆,勾起了 “珍爱的愿望”“还不能离开”所带来的苦恼心伤。这实际是诗人失去 自由后的内心表白。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造成诗人压抑、郁闷心情的应 是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现实。
作者简介
“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誉为“俄罗 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代表诗作有 《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 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 的创建者,在诗歌、小说、戏剧和童话等多个领 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
普希金从小受文学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 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 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沙俄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
写作手法
1.充满了主观主义色彩 抒情主人公“我”始终高高地孤傲地站在大海的对面,时而高昂,时而 沉郁,时而壮怀激烈,时而浮想万千:“我”告别、“我”谛听、“我” 向往……诗人将自己的激情投入到自然景物中,一一点染了大海的各种 景致:蓝色的浪头,沉郁的吐诉,凝固的石岸……
2.写实手法和象征手法并用 在诗人笔下,大海既是具体的存在,也是理想的境界。在状写大海的各 种情态之时,诗人尊重大海的本来面貌,既写它的优美,又写它的残酷。 然而无论是大海,还是“我”的告别,抑或是与大海有关的故事,都包 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致大海》课件00

《致大海》课件00

写作背景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 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 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 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 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 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 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 诗作——《致大海》。
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 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3、人与自然相逢、同一,并重构世界的瞬间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诗人把 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 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一了。这一瞬间, 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 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普希金(1799~1837),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 奇·普希金,19世纪俄罗斯民族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 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 创建者。从小受文学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 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 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 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 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监视下埋头 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致大海
普希金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的写法。 2、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 摩诗的意境。 3、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 积极奋进的精神。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 公复杂的心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 1、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的写法。 2、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 摩诗的意境。 3、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 积极奋进的精神。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抒情主人 公复杂的心绪。
普希金( ),全名亚历山大 普希金(1799~1837),全名亚历山大 谢尔盖耶维 ),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 普希金, 世纪俄罗斯民族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 奇·普希金,19世纪俄罗斯民族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 普希金 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表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 创建者。从小受文学熏陶, 岁开始写诗 岁开始写诗, 岁公开 创建者。从小受文学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 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 发表诗作。 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 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 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一些歌颂自由、 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一些歌颂自由、反对 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 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 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 方。1826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监视下埋头 年从流放地回到莫斯科在沙皇的监视下埋头 写作。 年在决斗中被杀害。 写作。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 年在决斗中被杀害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因而被称为 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 他一生写共写抒情800多首, 多首, “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他一生写共写抒情 多首 如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 如著名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致 诗人》 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 》《青铜骑士 诗人》;叙事诗《茨冈》《青铜骑士》;长篇小说 上尉的女儿》 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 《上尉的女儿》;短篇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和代 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表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奥涅金》 奥涅金
3。从文中找出作者直接描写大海的词语,并思考:诗人眼 。从文中找出作者直接描写大海的词语,并思考: 中的大海有哪些特点? 中的大海有哪些特点? 明确:时而“寂静”“温顺”“娇美” 明确:时而“寂静”“温顺”“娇美” ”“温顺”“娇美 时而“阴沉”“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时而“阴沉”“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4.大海的“寂静”“温顺”“娇美” “阴沉”“任 大海的“寂静”“温顺”“娇美” 阴沉”“ ”“任 大海的 ”“温顺”“娇美 ”“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是令人赞赏的, 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是令人赞赏的,“阴 ”“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等词却诗贬义的, 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沉”“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等词却诗贬义的, 作者为什么对大海的这些特点大加赞赏呢? 作者为什么对大海的这些特点大加赞赏呢? 明确: 寂静”“温顺”“娇美”是大海性格中的一面, ”“温顺”“娇美 明确:“寂静”“温顺”“娇美”是大海性格中的一面, 阴沉”“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 “阴沉”“任性”“反复无常”“无法控制”是大海性格 中的另一面,大海可以自由的展示自己性格中的任何一面, 中的另一面,大海可以自由的展示自己性格中的任何一面, 由此可见,作者赞赏的是大海的自由精神。 由此可见,作者赞赏的是大海的自由精神。大海在这里成 了自由的象征。赞美大海, 了自由的象征。赞美大海,也就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的愿 望。
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1、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 、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 这首诗以大海作为自由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与大海 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 相通的自由精神。诗人借大海自由奔放的壮美形象,生发联 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想,尽情抒怀,表达了渴求自由的愿望。 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 、 诗人对大海以“ 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 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 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 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 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情,并蕴含深沉的苦闷,使全诗具有哀歌式的忧郁美。 3、人与自然相逢、同一,并重构世界的瞬间 、人与自然相逢、同一,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 诗人与大海相遇,他胸中涌动着海一样的澎湃。诗人把 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 岛、岩石想象成凝固的浪峰,已是诗人改变的自然,接着, 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一了。这一瞬间, 诗人由观照海,到由海反观,最后与海同一了。这一瞬间, 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 海是诗人向远方的延伸,是海向俄罗斯土地的延伸,这就是 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思维流程。
5.作者为什么会想起拿破仑和拜伦呢? 作者为什么会想起拿破仑和拜伦呢? 作者为什么会想起拿破仑和拜伦呢 他们和大海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们和大海又有什么关系呢? 明确:拿破仑是个“用剑开辟自由的 拿破仑是个“ 拿破仑是个 英雄” 拜伦更是“ 英雄”,拜伦更是“位自由之神所悲泣 的歌者” 他们和大海一样, 的歌者”,他们和大海一样,都是自由 的象征。书上第12小节直接回答了这 的象征。书上第 小节直接回答了这 个问题。 个问题。
果戈理曾评价说: 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 果戈理曾评价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就会立刻想 到俄罗斯民族诗人。事实上,在我们的民族诗人中, 到俄罗斯民族诗人。事实上,在我们的民族诗人中,没有 一个及得上他, 一个及得上他,而且没有一个人能更适宜于被称为民族诗 在他身上, 人……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精神,俄罗 在他身上 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精神, 斯的语言,反映得这样的纯洁,这样的净美, 斯的语言,反映得这样的纯洁,这样的净美,有如突出的 光学玻璃上面所反映出来的风景。 光学玻璃上面所反映出来的风景。”高尔基盛赞普希金是 一位“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 一位“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他“无论在诗句的美或是 在感情和思想的表现力上, 在感情和思想的表现力上,从来没有人能够超过的一位诗 他是“伟大的俄国文学之始祖” 人”,他是“伟大的俄国文学之始祖”。 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 他的诗具有明快的哀歌式的忧郁、旋律般的美、高度 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 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别林斯基赞誉他的诗: 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 “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 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 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 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 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击剑一样坚强有 高尔基说: 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 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 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满着阳光。”
写作背景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 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 年夏天 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 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 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 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 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 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 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 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 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 开始写作, 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 诗作——《致大海》。 诗作 《致大海》
2.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是全诗抒情最集中、最 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是全诗抒情最集中、 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是全诗抒情最集中 强烈的地方,都是向大海告别, 强烈的地方,都是向大海告别,那么诗人的感情 是否一样呢? 是否一样呢? 明确:不一样:第一部分 忧郁、悲哀、恋恋不舍 第三部分 执着、坚定、顽强不屈
朗读全诗并思考: 1. 本诗是一首抒情诗,写作者来到大海边与 本诗是一首抒情诗, 大海告别。请找出作者与大海告别的部分。 大海告别。请找出作者与大海告别的部分 点拨:1、2两节与最后两小节。这样,文章 两节与最后两小节。这样, 两节与最后两小节 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1-2 诗人与大海告别 3-13 诗人面对大海产生联想 14-15 诗人再次与大海告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