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第三稿)
[word格式]浅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
浅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国古代文学研究浅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田绿洲摘要: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颇负盛名的画家王维在绘画方面的造指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在诗歌创作中,他自然地融合了绘画的某些技法,使读者得到”诗中有画”的美感享受.本文从追求神似,”散点透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遣词造句五个方面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散点透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代人物,也是中绘画史颇负盛名的画家.他在绘画办面的造诣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他对自然景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熔诗画创作的艺术于法于一炉,在诗歌创作中自然地融合了绘画的某些技法,使读者得剑”诗中有画”的美感享受.一,追求神似,以情韵见长王维以前,南朝山水诗刻划景物尚形以,尚巧,缺乏人仃J已经变成’片荒凉的遗迹,满眼凄凉.”三LlJ半溶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从风凰台卜望三山,云雾遮挡好像有…半坐存青天之外,长江水被中『日J的自鹭洲分为两史.”总为浮云能蔽同,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遮挡了太阳,这指的是奸人谄媚蒙蔽君乇而耽误了困家的前途,诗人还心怀长安,网不了朝廷,尽不了忠,心忧愁无比.这首诗既对六朝的兴衰不甚伤感,时义为臼己人生经历的坎坷不平,对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感剑愤懑,既是对六朝衰败的伤世,也是对自己的伤世.金陵凤凰台置酒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长波写万古,心与云俱开.借问往昔时,凤凰为谁来.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迥.明君越义轩,天老坐三台.豪士无所用,弹舷醉金番.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置酒勿复道,歌钟但想催.这首诗也同样是在余陵风凰台所作,诗人在风凰台L边看着八朝的衰败景象’’边饮着洒,心中无限伤感,想到自己人剑晚年理想还没有得到实现就只能借酒浇愁,再看到风凰台的凄凉场景愁绪更L心头.”豪士无所用,弹舷醉金晕.”豪十是李白的白拟,’辈子都没有被重用,都没有被朝廷任用,那就只彳丁借用酒来麻醉[]己了,一醉方休.”东风吹th花,安可不尽杯?”风吹着IIII的野花,”我”看着这样的景色怎么能不喝得淋漓尽致呢?’定要喝个痛快.神韵,力求副真细致而失之1:雌琢,”颇以繁富阁累”(《诗出》).于维则追求神似,以情韵见K,不着力丁细郜的描摹刻划,而是从总体』二把擗,力求给人以浑然体的印象,淡淡儿笔便能勾勒一幅面面,表现一种意境,毫无板滞繁茺之弊.如《汉江IIf~NL))写汉江及两岸风光,”江流天地外,…色有无中”,江水奔腾似}l{j出天地之外,LJj色漾,若有若无,去JJ无意道出是青是紫,是浓是淡.个诗火笔“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六朝占都已经被幽幽野草掩住,曾经歌舞升平的宫殿现在长满了绿苔.曾经多么吕盛繁华的都城,现存卒如也,只有野草和苔陪伴,何等凄凉,让人怎能不感伤?个诗都是感伤的情怀,既是对世事无常的感伤,也是对诗人自己一生不幸的感伤.李白通过游览历史占迹古物联想剑现实,再由这些景物联想剑自己的境遇,抒发心巾的感伤之情.他的怀古诗中无不充满了”怀占伤世”的情怀,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后世诗人怀古诗的创作,引领了lf风气,李白愧为盛唐最伟人的诗人之,一.注释:[1]【2】[3】【5】【6】【8】【9]【11]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96页,第131og,第1314页,第1292页,第1258页,第1291页,第1234页,第1181页.[4】【7]【10]刘开扬,周维扬,陈子键:《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页,第71页,第79页.参考文献:【1]詹镆.李白诗丈系年【M].北京:人民丈学出版社,1984. [2】赵昌平.李白诗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裴斐.李白十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4】师长泰.唐诗艺术技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张舒兰州西北师范大学丈史学院730070)3雷一zc毛田古代文学研究意境阔远.《终南山》短短四字可渭“无所不包”,诗人不着意丁:山巾景物细部的具体刻划,通过几个角度的转换和画面的变化,便将终南III的高峻逶迤, 阔大深邃呈于读者目前.如果把谢灵运的”I水诗比作精雕细琢的工笔画,王维的dl水诗则如剐淡拳传神的写意画. 二,”散点透视”,画面和谐和l珥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一幅画只能有个透视点)不H,巾闲传统绘画采多巾心的”敞点透视”.千维熟请此道并之诗中,用画家有眼光观察景物,表现景物,处.刃的远近,人小,上次,疏密诸种关系,非常沣意问的层次和构图.《辅JII闲居?赠裴秀才迪》从远处寒di写到近处秋水,从诗人自己写到暮蝉,继之又写渡头落日,墟孤烟,远近互衬,层次分明,构成和谐完整的生动画面.《渭川阳家》把许多乍看各个孤立的形象和场景纳丁诗巾:墟落,穷巷,野老,牧章,眠蚕,田夫……毫无零乱琐碎之感,描绘}lIll’幅允满田冈牧歌情调的农家夕归图.《晓行巴峡》”水旧舟巾IIj,【【I桥树抄行”,诗人把远处的ilJ桥画刽近处的树杪之f,这是宅问f:的明显错位,平面的图画也就有了景深.又如”丁里横黛色,数峰…其fuJ”,”大漠孤烟直,长河溶日剐”等,都是有横不竖的卜字型构图,画面匀称,活泼而又富有立体感.三,虚实相生,”意余于象”千维诗歌写景常有占代画论所谓”意余于象”之妙.意余_丁象,简亩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以少总多,以不伞求令.恽恪《瓯香馆集?画跋》云:”惟画理使人疑,又当使人疑而得之.”这不但使诗人存短短的篇幅中描写客观景物作用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完整印象成为可能,而rt调动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使至塞j-》”大漠孤直,长河落日“两句,边塞沙漠的奇异风光,只抓住了大漠孤烟,长}l_『f落R这样诗人感受最深的景色,”直”,”圆”二字则引导人们的视线向J:利远方伸展,通过启发读者的联想,存简单的卜个字中勾勒出无限寥阔的景象.《终南山》通篇以“崽余于象”取肿,特别是末两句,诗人存从不同角度极写终南LIl的崇峻广袤之后,把焦点落剑人的身_【:”欲投人处宿,隔水樵夫.”沈德潜《店诗别裁集》说:”或啪末两句似与通体不配.今玩其语意,I『l远而人寡也,非寻常写景可比.”【I1人不及,1II深不见人,才有投宿之想,问樵之带,展示fII终南ii1的幽静深邃.于维诗歌不仪把撷入诗中的形象和景物写得生动传神,而儿常有”使人疑而得之”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需要”想”,”玩”再三方面能悟…其巾的奥妙.绘画讲究的虚实并用的手法在王维诗巾也用得t’i如而恰到好处,如《过积香寺》全诗并无处面描”』寺,虚处落墨,着力l丁环境的渲染和氛的烘托,将静寂清幽的深山寺院风光写得如闻如见,发人遄思.四,动静结合,”诗中有画”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和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存功能和手誊法上终究有明显的区别.莱辛《拉奥孑L》说:”绘画凭借线主要20nq17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凶此,绘画不宜处理事物的运动变化与情节.诗通进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丁时间上的动体,所以有宜逼真地描写静止的物体.”王维的许多诗歌追求静谥恬淡而又浑然二体的境界,善于在时问流动的过程中抓住感受最深的刹那问整体空间形象加以描绘,用语言写…许多只有绘画才有的静态景物.但他诗中的静往往通过动表现出来,诗中所描写的声息,动态使得画面更为动人.《史鉴类编》云:”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啭流莺,宫商迭奏……真所谓有声画也.”《呜呜涧》前两句静中见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春1II之夜万籁俱寂,唯有桂花无声无息地飘落:后两句动巾弓静:”月出惊山鸟,时呜春涧中”,柔和的月光竞于惊动柄息的lJIt马,呜声不时打破山涧的宁静,造成了”蝉噪林愈静,吗呜ilI更幽”的艺术效果.再如”坐看苍苔色,欲上人农来”,”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等句,也都是寓静于动,动静相衬.”细枝风乱响,疏影月光寒”,”占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等句所显示的美的情态和美的表达.明代张岱《琅嫘文集》卷三《与包严介》云: “千摩诘《山路》诗:’蓝田白石出,川红叶稀’,尚可入画:’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农’,则如何入画?又《得积寺》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泉声’,危石’,’同色’,’青松’皆可描摹,而’咽’字,’冷’字决难画}}I.”总之,干维的诗歌有着绘画无法比拟的效果,他”诗歌滴染的颜色,烘托的光暗可能使画家感到自己的彩色碟破产,诗歌里勾勒的轮廓,刻划的形状可能使造型艺术家感到1:3己的凿刀和画笔技穷.”(钱钟书《读(拉奥孔)》)五,遣词造句精当传神诗歌是语吉的艺术.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不仅由于他绘画上的精深造诣,更决定于他在语言技巧而能描绘LjJ如此丰富,,上动的美妙图画,表达出诗人的完整感受. 晚唐《河岳英灵集》称王维诗歌”词务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句皆出常境”.王维诗歌出语平常,新鲜而有深意,”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江流天地外,出色有无中”,如同口语一般,读之再三又觉余味无穷,明朗自然,毫无斧凿之痕.至于遣词造句的精当,传冲,历来也极受推崇.《积雨辋川I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森啭黄鹂”两句,用”漠漠”和”阴阴”两叠字使水阳和夏爪形成明暗对比,”白鹭”和”黄鹂”又形成色彩的谐调.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字和“恻”字表现力极强.再如”色静深松里”以听觉的”静”来描写视觉的”色”,”黄鸟歌且涩”则将鸟的歌唱诉诸于人们的味觉”涩”,都很新鲜贴切,丝毫不牵强晦涩.对动词的选择也往往反映出诗人的匠心.”非不求工,乃已雕已琢,逅还于朴,斧凿之痕俱化尔”.(田绿洲甘肃省会宁县第五中学7307O0)圜。
古诗鉴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诗鉴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鉴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摘要:王维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尤以山水田园诗成就最高,笔者在此文中品读诗人的三首山水田园诗,均是他的名篇佳作。
品读后感想如下:关键词:诗画鉴赏一:诗人在描写自然山水诗里,创作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诗境,是诗人山水田园诗艺术之结晶。
二:诗人善于以融画法入诗。
因而,观察描写景物时,细致入微,绘形绘色。
三:诗人的山水田园诗,给读者不仅是艺术和美的享受,而且还受到很大启迪。
那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王维诗的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伤感或厌世情绪,而是给人以热爱生活、拥抱自然、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因而受益颇深,百读不厌。
王维是我国盛唐诗人群体中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山水田园诗奠定其在唐诗史上大师之地位。
宋代有一位大文豪曾说过,读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笔者在此文中,从王维的三首山水田园诗中,品读出这种感受。
其一首:《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楼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此首诗是写春夜雨停后清晨的田园景色。
品读此诗,认为有两点写的不同凡响:其一,对仗工整,音韵铿锵,因属近体六言绝句,格律要求极严。
如“桃红”对“柳绿”。
“宿雨”对“朝阳”,不仅以上实词对仗工整。
而且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用心。
如“复”与“更”相对等。
六言绝句诗,在历代并不多见,佳作更少。
王维的这几首可算精品之作,由此也看到了诗人的确才华横溢,造诣高深。
其二,此首诗写得绘形绘色。
诗中有画。
表现在构图大气、色彩鲜明、描写细致。
如“桃红”、“柳绿”、“莺啼”等都是春天常见且富有特色的景物。
桃红、柳绿两个颜色运用,色彩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读者仿佛看到;在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多么柔和可爱。
夜雨后的空气,格外清鲜。
读者好像闻到了弥散在空气中的阵阵花香,看到了碧绿的柳丝,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朝烟中,更袅娜迷人。
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所以说,诗中有画,是此首诗最显明的特点。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王维是盛唐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绘画史上颇负盛名的画家。
下面小编带来的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几个特点篇1王维他以诗人兼画家自命:“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王维《偶然作》其六)。
王维在绘画方面的造指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
他对自然景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感受,熔诗画创作的艺术手法为一炉,在诗歌创作中自然地融合了绘画的某些技法,使读者得到“诗中有画”的美感享受。
一,追求神似,以情韵见长。
王维以前,南朝山水诗刻划景物尚形以,尚工巧,缺乏神韵,力求副真细致而失之于雕琢,“颇以繁富国累”(《诗品》)。
到了王维则追求神似,以情韵见长,不着力于细部的描摹刻划,而是从总体上把握,力求给人以浑然一体的印象,淡淡几笔便能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毫无板滞繁芜之弊。
《汉江临眺》写汉江及两岸风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水奔腾似涌出天地之外,山色空濛,若有若无,却无意道出是青是紫,是浓是淡。
全诗大笔挥洒,气象雄浑,意境阔远。
《终南山》短短四十字可谓“无所不包”,诗人不着意于山中景物细部的具体刻划,通过几个角度的转换和画面的变化,便将终南山的高峻逶迤、阔大深邃呈于读者目前。
再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莫不是把握和表现景物给人以整体印象。
如果把谢灵运的山水诗比作精雕细琢的工笔画,王维的山水诗则如同淡墨传神的写意画。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王维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正是这个意思。
二,“散点透视”画面和谐。
和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一幅画只能有一个透视点)不同,中国传统绘画采用多中心的“散点透视”。
王维熟谙此道并用之于诗中,用画家有眼光观察景物,表现景物,处理景物的远近、大小、主次、疏密诸种关系,非常注意空间的层次和构图。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从远处寒山写到近处秋水,从诗人自己写到暮蝉,继之又写渡头落日,墟里孤烟,远近互衬,层次分明,构成和谐完整的生动画面。
完稿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精选5篇)
完稿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精选5篇)第一篇:完稿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论文题目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论文作者:准考证号:作者单位:主考单位:2011年 9月摘要:苏轼在《书摩洁兰田烟雨图》中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在王维保留下来的400多首诗中,他的山水田园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无论是空旷开阔的景象,如“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把诗和画完美的溶为一体。
这画并非平面而是立体,他为这一幅幅静谧优美的山水田园图赋予了动态美,色彩美,意境美,音乐美,线条美等,意境闲适、率性、有趣,浑然一体。
体现了独特的文人气质和诗人情怀。
诗与画原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诗人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的优美意境,在诗坛上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关键词:诗中有画;色彩美;动态美;意境美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盛唐是我国古典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诗人如群星般璀璨,而王维是这个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杰出的代表。
王维的诗也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作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他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将诗画结合得绝妙天成,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
如果要具体概括,应属苏轼对其“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的评价。
他的山水诗气象阔大、飘渺空灵、色彩丰富,充溢着诗情画意之美。
王维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伟大先河,也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本文就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所体现的动态美,色彩美,意境美,音乐美和线条美等特点进行分析。
一、王维“诗中有画”的动态美王维的“诗中有画”具有鲜明强烈的动感,将声音效果和形象和谐地融为一体。
这是“诗中有画”的最高境界,也是王维山水诗最重要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所在[1]。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第三稿)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摘要: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其具体表现:一、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结构美;二、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色彩美;三、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神韵美;四、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手法美。
五、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禅意美。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
是继孟浩然之后,将山水田园诗推向艺术高峰的杰出诗人,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对诗文、绘画和音乐都很精通。
玄宗开元九年考中进士,任右拾遗,吏部郎中等职。
四十岁以后,他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在盛唐时代,王维以他流布环区的秀句和诗书画乐俱臻佳妙的才华而享誉海内。
他的山水诗造诣尤精,在推重诗歌神韵的一派诗论家看来,他的作品是最受尊崇的艺术典范。
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就艺术言之,一代有一代之风尚,一时有一时之体裁。
院体画与文人画,往往被人称为北宗与南宗。
以明末董其昌等特提此二宗之对立关系后,迄至今日,凡秉笔述画之始者,莫不依从其说焉。
即以李思训为北宗之祖,而王维为南宗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旧唐书》本传说王维的画“笔纵浅思,参于造化”①。
又说他“画思入神”②。
可见他的画是渗入了思想性格的。
这也就是“画中有诗”的意思。
大诗人苏东坡读王维诗时,禁不住连连赞叹,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见东坡志林》)③。
这两句话突出地强调文艺作品既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涵,如诗之有味。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总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以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首先,他既能概括地抒写雄奇壮阔的风景,又能细致入微的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
这类诗气魄雄伟,意境开阔,白描笔法,粗线勾勒,而且角度富于变化。
如《终南山》,诗从主峰着笔,总揽全山,写出了终南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正像山水画里常用人身与山势构成对比一样。
其次,他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作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汉江临眺》先写楚地的形势,中写江流浩荡的景观,末写流连忘返的情意。
粗线勾勒,境界壮阔,全是白描的写法,甚至不写山色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其若有若无,像一幅水墨山水画。
诗人把握的是总体印象,而且是用诗思而非肉眼统摄的图像,表现出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艺术效应。
再次,他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他也善于捕捉音响、色彩、画面、感受相交织的动人一刻,统一于最能传达情韵的意境之中,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
如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人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
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盛唐最“佛系”的诗人;他,半生纵游山水,留下众多经典的诗篇。
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读他的诗,如沐春风,如听泉鸣。
他叫王维。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今天公社君分享王维最经典的9首诗词,句句如画一般,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最脍炙人口的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下这首诗时,王维才十七岁,当时,他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恰逢重阳节,他思念故乡亲友,于是写下此诗。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其中的千古名句,更是道尽中国人在节令时思乡的共通情绪,所以,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最绝的是,明明是王维思乡,可王维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王维早已走远,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却伴随着思乡的情绪,陪伴了中国人千年。
最相思的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
还有人说,这是一首友情诗,是王维写给李龟年的。
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相思伴着红豆已经深入人心。
红豆产于南方,结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
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相思,从不只存在于爱情中,还有友情,还有亲情。
我磨了一个骰子,安了一颗红豆,想送给那个人,最后挂在了我的床头。
摄影 | 奉曦最清新秀丽的秋日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众所周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的特点,《山居秋暝》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全诗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心旷神怡。
王维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他能将山水之美写出来,呈在你面前,而丝毫不损其美,令人叹为观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怎么样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怎么样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流传极广。
同时,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山水画家,明代以后的画论家多把唐代王维推为水墨山水画之祖。
苏轼于《书摩诂蓝田烟雨图》中对他诗画的艺术成就有一句经典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已几乎成为定论。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他的山水诗关于着色取势,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辋川别业》“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王维的山水诗关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宣,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松含风声里,花对池中影”——《林园即事寄舍弟》“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送梓州李使君》“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汉江临眺》“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落暮悲。
——《早秋山中作》)又如《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有远景近景,仰视俯视,冷色暖色,人声水声,把绘画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
王诗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人性特征。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
神韵的淡远,是王维诗中画境的灵魂。
《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着意描写了作者独处于空山深林,看到一束夕阳的斜晖,透过密林的空隙,洒在林中的青苔上,在博大纷繁的自然景物中,诗人捕捉到最引人入胜的一瞬间,有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给出一幅寂静幽清的画卷,意趣悠远,令人神往。
对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看法
对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看法浅谈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本文仅从结构、炼材、语言三方面进行赏析。
结构,王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
炼材,指的是选材练意,王的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
语言,王的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
当然,以上几个方面的说法,本文分而述之只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实际上这三方面在其诗中是融合统一的。
唐代诗人王维,兼诗人与画家于一身,把诗画艺术融为一体,留下了千古名诗,也留下了传世名画,给人以情的感染、美的享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赞誉(见《东坡志林》)。
自宋以来,用类似词语来赞美其他诗人或画家的,多到难以数计,这说明诗和画作为姊妹艺术,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相通,相互间的影响甚为密切。
但是,当我们一提起“诗中有画”或“画中有诗”的境界时,很自然的就想起王维的名字,觉得只有他才适合作为这种艺术境界的代表者,这说明东坡的评语入人之深,意味着这种艺术境界在王维笔下体现出来的深度与广度,应该比一般的诗画作家更为突出,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诗和画虽然是姊妹艺术,但由于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就各有特色,各有局限。
“诗中有画”的说法,应该是以诗为主体,吸收画的某些因素,融入诗境,从而体现出一般诗作所难以达到的美感。
同时,我们说某个作家的“诗中有画”,应该是就他的全部作品的艺术特点而言。
这就要求作者在诗、画创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构思上,达到高度熟练,才有可能相互渗透,自然融合。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理想的作家应该既是大诗人,又是大画家,王维可以说是古代诗人中具有这种条件的代表人物。
因此,“诗中有画”才能体现为王维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不仅表现在山水景色的形象刻画上,也表现在声、光、色、态的语言结合上,乃至表现在非山水景色的某些创作环节上。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点王维的这首诗题目是画,描写的却是画中的山水花鸟。
前两句从色彩和声音出发,描写画中的山色分明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画面中永不凋零的花卉和不怕人的鸟儿。
短短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卷,全诗对仗工整,节奏清晰,韵味十足,读来朗朗上口。
王维的这首诗,既是一首山水诗,又是一幅山水画。
在唐代诗人中,王维是山水诗的杰出代表。
他在山水诗歌的创作中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其中,他以画家的眼光来描绘山水风光,诗意清新淡雅,意境悠远。
在他的诗歌作品创作中,他能更细致地感受、把握自然界美妙的景色,这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读王维的诗,如同欣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仿佛让人置身于这诗情画意中。
宋代大文豪兼画家苏轼读了王维的诗并欣赏了王维的画后,曾评价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摩诘是王维的字,这既是苏轼对王维诗画风格的总结,又是一种赞誉。
王维山水诗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
他把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创作中,他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出发,对于山水的描绘显得更加形象生动。
当你读王维的诗时,你会经常在你面前看到美丽的风景图片。
在诗人的笔下,这幅画卷展现了山水的深邃、静谧和精致。
如《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水的月光洒在松林,松林间的清冽泉水,潺潺流泻在山石之上,泉水在月光的辉映下,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闪闪发光。
读到这样的诗句,眼前就是一幅幽清明净的松林月光图卷。
再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诗人描写的是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苍翠的青山、缓缓流淌的秋水。
诗人选择的季节和时间,充满了秋天。
秋天的远山充满了色彩的感染力,潺潺的秋水展现了流动的美。
画面生动,动静皆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和谐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
王维的山水诗主要是对自然山水幽静美进行描写,他的山水诗在对山水艺术美的创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善于在诗中构图、着色、讲究动静结合,善于将诗情与画意融合在一起来表达景物的幽静美。
浅析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文教研究浅析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彭 艺(辽东学院,118001)摘要:苏轼曾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其作品风格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诗中有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本文就诗中有画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诗中有画;写意传神;山水田园诗;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
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语出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和画总是被相提并论,所谓“诗是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画家,他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山水画之祖。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画作给以融化。
后殷璠在其著作《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维诗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王维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很有代表性,也得到后世诸多很高的评价。
苏轼评价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轼从文艺本质、创作、作品三个方面确立了以诗画“一律”,诗画“略同”为核心思想的诗画关系理论体系1。
他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体系基础上的。
首先,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
在王维生活的那个年代,他不是以诗出名而是以画出名。
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他还著有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
美感更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王维《山居秋暝》。
这两句诗是王维诗诗中有画最好的代表。
天色已晚,却又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于山石之上,就像一条洁白的布条,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短短两句,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村风光图,使人身临其境。
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外,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是王维诗诗中有画最好的代表。
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浅析
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特色浅析
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空明的境界。
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二是宁静之美。
用画家的眼睛观察自然界的万千变化,以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诗歌的形象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精神境界,对王维等山水诗人的创作影响极大。
他们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禅境常通过诗境来表现。
与坐禅的体验相关连,王维多喜欢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晖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如《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只有寂以通感的直觉印象,难说言说的自然之美。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论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认为,在王维的诗画作品中,诗中有画的境象,画中有诗的意味,诗与画皆达到情景交融。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充满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同时,他首创了中国山水画中优美独特的“禅境”表现,能以诗意入画,又能以画表现诗意.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为例向我们阐释何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第一句中读者便可于脑海中形成一幅雨后秋山图,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第二句更是以“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烘托出山中的幽谧之境,在第三句中又描述了洗衣归来的浣女在竹林间嬉笑玩闹,出航打渔的扁舟划破层层莲叶的场面,为这幅清幽静谧的图景增添动态感。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写闲、“夜静春山空”,写静、“月出惊山鸟”,写动、“时鸣春山中”,写声。
没用任何绘画技巧,但在中国人眼中它仍能出画。
因为它符合中国画的审美特征。
中国画创作中没有相应的形象思维方式。
王维诗中的画是合乎中国文人精神、迎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的画,而不是具有空间色彩透视等视觉效果的景色如画的画。
王维还精于绘画。
他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更以水墨山水为人称许。
所作破墨山水,笔迹劲爽,“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由此可见其绘画技艺之不凡。
宋苏东坡称“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谓“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
”然而王维的诗意,却又无处不渗透着禅理。
为此可以不问四时,在《袁安卧雪图》中,把雪与芭蕉同置一处,画中禅意,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假如雪里芭蕉含蕴什么‘禅理’,那无非像井底红尘、山头碧浪等等。
传世的《雪溪图》,图下方一座木拱桥将观者引入白皑皑一片冰雪世界,树木凋零,人烟稀少,小溪的两岸有茅屋四五间,溪中有一叶篷船,有船夫撑篙而行。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
王维《山居秋暝》赏析:诗中有画-画中传声诗中有画,画中传声;以动显静,空灵优雅———王维《山居秋暝》赏析《山居秋暝》,反映了开元末、天宝初恩师张九龄被逐出朝堂、李林甫窃居相位这一重大政治变故,以及诗人政治上受重挫之后所体现出的高洁志向和理想追求,诗作绘景如画,优雅空灵,表现了一种安逸闲适的隐者情趣,是一首艺术成就很高的五言律诗,值得深加品味。
这是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是王维在辋川别墅闲居时的杰出喜悦诗作之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开篇不言“深山”,却说“空山”,“空”字耐人寻味,确有深意。
这里的“空”字,首先,应是实指环境的寂静喜悦空旷。
山深林幽,似桃源胜境,阵雨方歇,山中的人和花草鸟兽处于一种短暂的静止状态,万籁无声的画面在眼前铺开。
这种幽静虽与后面“归浣女的喧闹”、“下渔舟的动荡”等喧闹喜悦场景,看似有悖常理,其实正好相互反衬,更显得意境十分开阔。
其次,“空”字也是诗人清幽静穆胸怀的抒发。
王维在政治上接连受挫(特别是对受伪职一事,自责不已)之后,一改前期自豪自信、喜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雄健、激昂、豪放的诗风,思想上崇佛好道,讲究“四大皆空”、“清静无为”,心灵上追求空明澄澈,生活上亦官亦隐,寄情山水,陶醉自然。
这一点,在王维后期其他诗作中亦能寻求踪迹:“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两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趣的是,这不同诗篇的两联诗在意境上也能相互辉映。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写人不见人,是以“响”写静,清幽绝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不着一“人”字,而字里行间却透着抒情主人公的气息。
读者可以想见,空山新雨的“新”,给沉寂的深山带来喜悦,使万物为之一新,充满勃勃生机;蜷缩的树叶,枯萎的小草经“新雨”滋润之后,都舒展开来。
秋天傍晚的天气,也因一场“新雨”而有所改变,清风徐来,让人从闷热烦躁中解脱出来。
这时,一个怡然自得、神清气爽、空灵优雅、志趣高远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凸现在画面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他的画作有什么特点?本文导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出自苏轼之口,那他究竟是看了谁的作品,竟然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呢?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
我们在学生时期应该都在课本上学过王维的诗,但对于他的画了解就比较少了。
不过王维不仅精通诗画,对禅道、音乐等也都有着很深的理解,可以说王维的才能的确是世间少有。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王维的一生,以及他的画作究竟是有何独特之处。
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
文学史上有名的辋川,位于蓝田县南十余里,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随处可见,不仅是秦楚要冲、三辅屏障,而且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心醉神驰的风景胜地。
此处原本是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的别业,后被王维购得,从此,他在此过起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生活。
在宋之问别业基础上,王维随势赋形,植花木、堆奇石、筑造亭台阁榭,建起了孟城坳、华子冈、竹里馆、鹿柴寨等二十处景观,把二十余里长的辋川山谷,修造成了一处兼具耕、牧、渔、樵的文人园林典范,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二十一岁的王维状元及第,怀揣积极的政治抱负和做出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从家乡蒲州(今运城永济市)施施然走进大唐的经济文化中心长安。
开始的时候,在张九龄的提携下,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天宝年间,又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可谓顺风顺水。
安史之乱中,他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经过这番磨难,王维逐渐消沉下来,看开了世间之事。
四十岁以后,他基本侍奉母亲以半官半隐的状态在辋川度过。
王维母亲去世后,葬在东面山坡,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王维逝世后,又葬在母亲墓南面的小沟旁。
王维当年住所叫“文杏馆”,今已不存,唯有门前空地上,他亲手栽植的一棵银杏树,依然枝叶茂盛,就像他在诗中赞美过的那样:“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浅谈对王维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以《雪溪图》为例,董其昌评说此画:“都不皴擦,但有轮廓。”画面分近、中、远三个景层,近景在山峦雪谷间画一架玉带小桥,几间草庐错落在苍润的雪原里,室内宾主对座闲谈。村桥之间雪坡重叠,山径曲折弯延。透过岸边挂着残雪顾盼生姿的几株寒树,是中景的一条开阔的冰河,溪水平静像玉脂初凝,烟波浩淼,一叶小舟如落叶无痕顺溪滑过,舟上渔人划船观景,远景为地势平缓的苍茫雪原上林麓杂生,渔浦旷寂。画中的山坡处理没有真山真石的硬度感,蓬松浑圆如沙丘,溪水也无真水涟漪,静谧幽深,林木稀疏蟠蜒,墨色干浓时见缺落,线条爽劲若断若续,雪用白粉渲染,使画面雪味醇厚,浑化无迹。构成一幅山峦素裹,疏木多姿,溪水纯净的可望不可及的梦境图景,这就是绘画的表面,虽不外见景生情描写物形,但景与情的结合定要提炼概括。然后要有超物形的感情融入其间,即画境中的诗意。也是后常说的:“不似真山真水之形,却得真山真水之气。”所谓“画中有诗”,是指在有形的画面中蕴含着诗的情趣和不尽之意。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虚实关系也处理得较好。“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作者没有从江水本身落笔,而着重描绘与江水有关的天地。对滚滚的江水,仅用一个“江”字来实写,对江水之势,却不惜用“流天地外”四字虚写。写山,作者运用亦实亦虚的手法,山是实的,又是被虚化了的,一眼望去若有若无、朦朦胧胧。作为画家,王维不但深通此法,而且对此法进行再创造。《汉江临眺》一诗,王维所写的不是烟雾,也不是云雾,而是汉江汹涌波浪奔腾所造成的“水气之雾”。王维以“水气之雾”写山色的似有若无,并非要表现山之本身,而是以虚写实,进一步衬托汉江水势之大之烈。这样的虚实相生,无疑会启迪读者充分调动生活经历,活跃思维记忆去想象汉江气势,进而去领略自然山水的壮丽美景。
一、诗中有画
毕业论文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
毕业论文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第一篇:毕业论文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前言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以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诗境优美,风格恬静,语言清丽洗练。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一个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
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苏轼在此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命题,成为后代评价王维山水诗和山水画的重要理论依据。
这主要是源于王维的山水诗善于描写山水,在自然地形貌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超凡脱俗界。
王维的山水诗中既然有画,那么最先且最基本的是用感官去感受。
读者常常会被笔下的那种清寂空灵的山水景象所吸引,但更会被其所创造的那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于明灭瞬间寄寓生命感悟的审美想象空间所感染所陶醉。
王维的山水诗在描写客观自然与表现自我感受时,总能巧妙地将情与景自然地融通在一起,在自然地形象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诗中既然要有画,那么最先且最基本的是用感官去感受。
本文就王维的诗中有画试作以浅析。
一、画面美(一)视觉意象后人常引用苏轼之言评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明其诗给人以显著的视觉效果。
而诗人亦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王维用他艺术家独特的眼睛与灵性静观默察这世间万物,其诗融汇了画的精神,因而也渗透着画法、画意和画风,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出山水景物的线条美,构图美和色彩美。
在时间的片断和瞬间表现空间的并存性与广延性,含有丰富的意蕴,即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说的“富有包孕性”的时刻。
关于绘画,王维在《为画人谢赐表》中说:“骨风猛毅,眸子分明,皆就笔端,别生身外。
如何理解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论述题
如何理解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论述题苏轼与王维,均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苏轼曾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既是对王维诗歌艺术的极高赞誉,也揭示了王维诗歌的一大特色。
本文将围绕这一论述题,详细解析苏轼对王维诗中画画中有诗的评价。
一、王维诗歌的艺术特点1.以画入诗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擅长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
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将绘画技巧巧妙地融入诗歌,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
如《山居秋暝》一诗,通过描绘空山、新雨、明月等自然景物,展现了一幅宁静、淡雅的山居秋景图。
2.诗画交融王维的诗歌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善于表现画意。
在他的诗中,画意与诗意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如《积雨辋川庄作》一诗,通过描绘辋川庄的景色,展现了画意之美。
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寓于画意之中,使得诗歌更具韵味。
二、苏轼对王维诗歌的评价1.诗中有画苏轼认为,王维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能够在读者的心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种画面感使得王维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令人陶醉。
2.画中有诗在王维的绘画作品中,苏轼看到了诗歌的影子。
王维的画作不仅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
这使得他的画作具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
三、如何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实际上是指王维在诗歌和绘画创作中,巧妙地融合了两种艺术的表现手法。
在他的作品中,诗歌与绘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1.诗歌与绘画的相互借鉴王维在创作诗歌时,借鉴了绘画的表现手法,使得诗歌具有画面感;而在绘画创作中,他又融入了诗歌的情感,使得画作具有诗意。
2.画意与诗意的交融王维的作品中,画意与诗意相互交融,使得诗歌和绘画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这种交融使得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令人赏心悦目。
总结:苏轼对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揭示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
在他的作品中,诗歌与绘画相互借鉴、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偶然作其三 王维 赏析
偶然作其三王维赏析
摘要:
一、诗人简介
二、诗歌背景
三、诗歌内容解析
四、诗歌艺术特点
五、诗歌价值意义
六、总结
正文:
偶然作其三王维赏析
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他的诗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学习的典范。
本文将对王维的《偶然作其三》进行赏析,分析其诗歌内容、艺术特点、价值意义等方面,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偶然作其三》的创作背景,反映了诗人当时在心境、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状况。
诗中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具体来看,诗中的景物描绘细腻入微,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达到了借景抒情的目的。
同时,诗句对仗工整,韵味悠长,体现了王维诗歌的一贯风格。
此外,诗中含有丰富的哲理,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寓意着生活中要学会随遇而安,顺应自然。
《偶然作其三》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借景抒情、对仗工整和寓意深刻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王维的诗歌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启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实用价值。
总之,通过对《偶然作其三》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王维的诗歌艺术成就,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欣赏和解读古典诗歌的途径。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精选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说王维得诗能不失真意得摹刻下自然得风景,在读诗时宛假设能欣赏一幅优美得图画,其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
二、王维被称为“诗佛〞,其好佛并同佛理,自己对佛家得思想很了解,在写作时融入了很多佛家得禅意(王维很少写过讲禅理得诗,但禅意却融入了他作品中),比方?酬张少府?中“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
2、?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入不知,明月来相照。
4、?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入,纷纷开且落。
5、?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入衣。
6、?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7、?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入,倾家事南亩。
8、?春中田园作?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入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9、?田园乐七首?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入。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曰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入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10、?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摘要: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其具体表现:一、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结构美;二、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色彩美;三、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神韵美;四、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手法美。
五、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禅意美。
关键词: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的名和字都取自《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
是继孟浩然之后,将山水田园诗推向艺术高峰的杰出诗人,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对诗文、绘画和音乐都很精通。
玄宗开元九年考中进士,任右拾遗,吏部郎中等职。
四十岁以后,他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在盛唐时代,王维以他流布环区的秀句和诗书画乐俱臻佳妙的才华而享誉海内。
他的山水诗造诣尤精,在推重诗歌神韵的一派诗论家看来,他的作品是最受尊崇的艺术典范。
王维是一个艺术修养很高的诗人,在绘画方面的造诣尤深,他融合各家之长创造了水墨山水,被推为南宗始祖。
就艺术言之,一代有一代之风尚,一时有一时之体裁。
院体画与文人画,往往被人称为北宗与南宗。
以明末董其昌等特提此二宗之对立关系后,迄至今日,凡秉笔述画之始者,莫不依从其说焉。
即以李思训为北宗之祖,而王维为南宗之祖。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也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他把绘图的技法应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力求勾勒一幅画面。
《旧唐书》本传说王维的画“笔纵浅思,参于造化”①。
又说他“画思入神”②。
可见他的画是渗入了思想性格的。
这也就是“画中有诗”的意思。
大诗人苏东坡读王维诗时,禁不住连连赞叹,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见东坡志林》)③。
这两句话突出地强调文艺作品既要有鲜明的形象性,犹如绘画一般;又要有深涵,如诗之有味。
诗画结合,揭示了艺术耐人寻味的美的境界。
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四,《写真自赞》)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引晁以道的诗云:“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余曰,此宋画也。
”(《画禅论画》)诗画一体论的思想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中的影响是很深的。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他的绘画思想。
他曾在《偶然作(其六)》中云:“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不仅是一个大诗人,更是一个大画家。
在画坛上他堪与北宗之祖李思训媲美,有“文章冠世,画绝千古”之美誉。
南宗画派主张诗的发想与画的发想是同一性的。
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美的独特的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他别具匠心地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水色山光来写入诗作,使其诗以色泽苍润制胜于人;并且善于把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融化在一幅幅优美隽永的画面上,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气韵生动,“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沧浪语)。
一、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结构美(一)景物的绘画构图意味王维还是具有多方面技巧的诗人。
他的诗用来叙事的时候往往从大处落墨,简约而闳深。
他既不像李白那样以一泻千里的气势取胜,也不像杜甫以叙事和议论的周详见长。
他的诗在描写山水的时候,不求词藻华美,只须淡淡数笔,就能勾出一个画面,表现一个意境。
像他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一个“直”字,一个“圆”字,诗人把广漠上的景象抽象为简洁的几何图案,这就把大漠的辽阔、空旷刻画出来。
我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人的视野越辽阔,就越容易见到事物的整体形象,而事物的整体形象永远比局部所见要简洁。
我们在飞机上俯看山河大地,曲折无数的黄河,也会简洁成一条蜿蜒的曲线。
大漠上的孤烟,如果走近去看,肯定会见到它随风飘扬,不可能是笔直的,但如果从远方瞭望过去,风中的飘荡就会被忽略不计,而留给人笔直向天的印象。
“长河落日圆”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是在开阔的视野中,人们会更多地注意河水的曲折,但在开阔的瞭望之下,这些弯曲就会被忽略,而落日也会出现出简洁的图形。
所以这些线条,暗示了诗人骋目远望的辽阔的视野,大漠的旷远亦尽在不言之中。
大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视角广,景深长,给人开阔、广袤、深邃的感觉。
但这只是平面的构图,必须接以“孤烟直”三字,才有了立体感。
“长河”的形象横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
而“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彩,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汉江临眺》充分展示了王维的绘画技巧构图: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此诗不拘泥于景物的细节描写,而是从大处落墨,融合进自己的感受与想象,着力表现江流的浩渺与山色的微茫,通过虚实的交错与意象的超远,生动呈现出汉水流域雾霭笼罩中的远山近水。
颔联把所见江山的空间跨度极力加以扩展,以至于无穷无尽。
“有无中”的山色,“天地外”的江流,这种因远而虚的境界,展示了江面之宽、江流之长。
诗人用“有无”和“外”,点出了画面由实景而化入虚白。
颈联再用一个“浮”字,以郡邑浮沉、天空摇曳的幻觉,极写水势的浩渺潏荡,似乎把郡邑描写成海市蜃楼了。
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表现出“前浦”波澜壮阔、浩渺连天的风貌。
这不能不得益于王维诗歌语言的平淡自然而又体物精细。
画面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构图和谐、远近相映,加之以简驭繁,给人以美的享受。
曾编选《河岳英灵集》的殷璠读此诗说:“在泉为珠,着壁成画”④。
本篇被认为是王维融画入诗的力作之一。
(二)自然景物的立体画面王维是一个集大成者,不但诗才出众,而且绘画出色,他的画历来被收藏家视为珍品。
王维的画,富有田园风味,如陡峻的山,蜿蜒的栈道,美丽的村庄,茫茫雪景及各种奇态的植物。
同时,因为王维具有很高的诗学品味,因此他所绘的画诗味很浓,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而且作画时随兴所至,不受约束。
他画画时从不问四时,常将桃、杏、荷花绘于一图。
有时为了抒发心情,甚至将芭蕉树画于雪中。
比王维约晚百年的诗人张祜,在欣赏了当时已很罕见的王维山水画后,根据王维画意,作诗两首。
在诗中,张祜赞曰“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⑤。
看到王维画中所画的晚秋的景色,顿觉寒气侵人,飞翔的鸥鸟栩栩如生。
想当时,王维也在这幅画中灌注了诗意。
北宋时著名诗人、词人秦观欣赏王维的名画《辋川图》时仿佛自己随着王维来到了辋川,游历了各处著名的风景点。
因为王维将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结合起来描绘,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这是《辋川集》中的一首题画名作,名画与名诗相映成趣。
画面淡雅洒脱,青山翠竹,明月潺泉,一位歌者抚琴长啸,此时人、情、景三位合一,一片若隐若现的幽深的竹林,一声似有似无的琴声令人心旷神怡。
题画诗用字造句平平无奇,不以字句取胜,而从整体见美。
画与诗都讲究意境,就意境而言,它不仅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月夜幽林之景如此空明澄静,弹琴长啸之人如此安闲自得,情景融为一体。
《竹里馆》只是《辋川图》中的一幅优美的画,其它各幅也是如此美丽。
王维的画,很重视结构技巧的运用。
他的《行旅图》:“下段岗峦起伏,溪水清澈。
一人牵牛马过桥,溪有三鸟,二飞一浮,峦头古树三株,断木一株,上段画平林一带,阁楼参差,右方林后藏村,遥山相望”。
它是对中国画传统的无层次散点透视手法的突破,是王维对中国绘画史在布局结构技艺上的又一贡献。
王维诗的画性及乐性就是王维特有的诗学特性。
王维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把自然美和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空灵、明净、飘逸的意境。
他吸收了绘画的诸多表现因素,王维诗的艺术特色,在绘画及音乐方面都显出了他独特的境界。
诗的立体感和生动美,除了在王维诗里面去寻求外,还在何处求之呢?二、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色彩美(一)光影交织的立体之美中国传统画对明暗对比的关注较少,但王维诗中却非常重视明暗对比。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终南山》),后一句写出了日光投射,云影浮动在峰峦沟壑间所形成的明暗变幻,可见王维已注意到绘画中的明暗关系,并且自然的融入诗中。
另外,“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以光亮反衬幽暗,描写深林返照,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
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在青苔上。
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亮光,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一点生意。
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一抹余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这与绘画素描中的明暗对比不谋而合,整首诗在宁静的意境中掺进了一点鲜艳色彩,反而使宁静画面的印象更加突出。
诗人正是以画家所特有的敏感,才能握住了深林中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王维诗中所写之光,多为夕照之光,尤其好写月光。
可见其心态淡雅素净,盖月光之朦脓涵盖,有其特殊的静美。
中国诗歌中多用之,可谓之“月光文学”。
而王维诗表现此特色,尤为出色。
如“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赠祖三咏》);“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郑果州相过》)。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二)敷色点彩中的情味美王维在色彩的运用上并不拘泥于随类赋彩的传统法则,而率先走上了传情达意的道路,使色彩情调化。
从而使诗的画意更耐玩味。
他似乎对大自然缤纷的色彩很感兴趣,他在写诗时,善于用一个高明画家的眼睛去发现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客观对象的某种色彩与人的某种情绪的联系,因而能地描绘物象的色彩选用一个最能代表,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色彩,这个色彩的字,来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山水景物,来渲染情绪,抒发感情,烘托意境,捕捉一种我们甚至可以根据他诗中提供的色彩,绘制出一幅幅水墨淡雅的水画来。
如《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中的《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
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萍池中轻舟回荡,归舟之后,绿萍漫慢慢合拢,忽然又被垂杨扫开。
春池、绿萍、垂杨神态生动,又用了同一种色调。
“绿色给人以一种真正的满足”(歌德),俄国的康定斯基也曾说:“绿完全平静和安定不动,是所有颜色中最安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