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供电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其主要设备和组成部分的功能原理;2. 掌握工厂供电系统中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保护措施及安全要求;3. 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标准,以及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4. 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工厂供电系统的负荷,并进行合理的供配电设计;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工厂供电系统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和维修;3. 能够运用电力线路敷设技能,完成实际工程中的线路敷设任务;4. 能够运用电力系统保护知识,提高工厂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厂供电工程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提高他们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际工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树立绿色能源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供配电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工厂供电领域的专业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系统概述:介绍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功能,包括变压器、断路器、保护装置等(对应教材第1章)。
- 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掌握主要设备的选型及功能。
2. 电力线路设计与敷设:学习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保护措施及安全要求,包括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敷设(对应教材第2章)。
- 掌握电力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敷设方法;- 了解电力线路的保护措施及安全要求。
3. 电能质量及其改善:学习电能质量标准,分析工厂供电系统中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探讨提高电能质量的措施(对应教材第3章)。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课程: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题目2.原始资料2.1 课题原始资料本建筑层数为16层,建筑高度为63米。
属一类高层建筑。
使用功能: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汽车库及人防,1~4层为商铺及办公室,5~16层为办公室等。
2.2 供电条件(1)供电部门110/10kV变电所位于工程附近1.5km处,10kV母线短路电流为20kA,根据需要可提供给用户1路或2路10kV专线供电。
(2)采用高供高计,要求月平均功率因数不少于0.95。
不同电价负荷,计量分开。
如学校用电统一执行居民电价,公共建筑执行商业照明电价、非工业动力电价,工业企业生产用电统一执行大工业电价、职工生活用电执行居民电价。
(3)供电部门要求用户变电所高压计量柜在进线主开关柜之前,且第一柜为隔离柜。
2.3 其他资料当地最热月的日最高气温平均值为38℃,年最热月地下0.8m处最高温度平均值为25℃。
当地年雷暴日数为35天。
当地地质平坦,海拔高度为100m,土壤为普通粘土。
3.具体任务及技术要求本次课程设计共1.5周时间,具体任务与日程安排如下:第1周周一:熟悉资料及设计任务,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变压器选择。
周二:供配电系统一次接线设计,设计绘制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图。
周三:设计绘制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图。
周四:设计绘制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图。
周五:设计绘制变电所电气平面布置图。
第2周周一:短路电流计算,高低压电器及电线电缆选择计算。
周二:编制设计报告正文(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电子版。
周三:整理打印设计报告,交设计成果。
要求根据设计任务及工程实际情况,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独立完成10kV变电所的电气设计(变电所出线部分设计分工合作完成)。
设计深度应达到初步设计要求,制图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4.实物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报告文本内容包括:1.封面;2.任务书;3.目录;4.正文;5.致谢;6.参考文献;7.附录(课程设计有关图纸)。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2 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
2.1 负荷计算
本例中,楼层与店铺的照明、空调均用单位指标法中的单位面积功率法计算。其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他设备均采用需要系数法其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
由有功功率求无功功率的公式为 ,进而由 或 求得视在功率。而计算电流由 或 求得。
对于一组用电设备,可结合具体情况对其有功和无功计算负荷计入一个同时系数 。
此时变压器的负荷率约为60%,使用效率最高。
5.1 高压系统电气主接线设计
计算电流/A
地下室照明
WL1
27
1
0.9
27.0
13.1
30.0
45.6
楼层照明
WL2
162
1
0.9
162.0
78.5
180.0
273.6
百货大楼空调
WL3
180
1
0.8
180.0
135.0
225.0
342.0
店铺照明
WL4
156
1
0.9
156.0
75.6
173.3
263.5
百货大楼冰箱
WL5
260
本次设计首先分析了本次供用电工程课程设计的设计要求。进行了负荷计算、变电所选址与结构、变压器类型、变电所主接线、短路计算、设备选择校验、电缆选择。证明了完成设计任务要求,满足设计的技术参数要求。
关键词:百货大楼;供用电;校验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electricity is the major energy and power of modern production. Power is easy to convert from other forms of energy, but also easy to convert to other forms of energy supply;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transmission is simple and economic, and easy to control, regulation and measurement, there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the process of automation. Therefore, the power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life o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More and play a role in the modern life of the electric power supply more important. A store build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department store, it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store.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翁双安)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重点)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重点/难点) 用户供电系统及供电要求 (重点) 供电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第一节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电力系统的构成 电力系统是一个包含着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 统一整体。 (一)发电厂 发电厂——将自然界存在的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 )的场所。 发电厂所用的一次能源有:燃料的化学能、水流的位能、核 能、太阳能 、风能 、地热和潮汐等。
UG
T1
G
UN1 线路长
U1N.T=UG U2N.T=1.1UN1
+5% UN
-5%
UN
-5%
-5%
T2
UN2
线路短
U1N.T=UN1 U2N.T=1.05UN2
-5%
二、电力系统中各种额定电压等级的适用范围
由于电力线路的导体截面(载流量)是有限的,而且线路 电压损失又不能超过允许值,所以各种额定电压等级的电力线 路所能传输的功率与传输距离是有限的。
三相设备 单相设备 外露可导电部分
续上页
2.TT系统
其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各自PE线 单独接地。
优点:不存在TN系统中的故障蔓延现象。 缺点:须装设高灵敏的接地故障保护电器。
A
电源
B
负荷
C
N
三相设备
单相设备
RB
RA 外 露 可 导 电 部 分
外露可导电部分
第四节 用户供电系统及供电要求
优点: ▪ 能减少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危险性; ▪ 可实现灵敏而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 ▪ 对邻近连续性因 接地故障而受到 影响。
(完整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

信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和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
因此,课程设计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设计题目1:22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1、设计任务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新建一座220kV终端变电站。
该站建成后与A、B、C三个220kV电网系统相连并供给110、10kV近区用户供电。
2、原始资料2.1 按照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本期投产2台变压器预留1台变压器的扩建间隔220kV出线7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10回其中备用2回10kV出线14回其中备用2回。
2.2 根据规划本所与系统的连接方式为220kV侧与A及C系统各通过2回架空线路相连与B系统通过1回架空线路相连A与B及B与C之间各有1回架空线路联络。
2.3系统阻抗220kV侧电源A、B、C三个系统容量分别为SA2000MVASB1500MVASC4000MVA系统阻抗标幺值分别为XA 0.3XB 0.4XC 0.2各电抗均以各电源容量为基值计算的标幺值110及10kV侧没有电源。
2.4 110kV侧负荷主要为工厂和地区变电站最大负荷约231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8其中I、II级负荷占8510kV侧总负荷为12.4MW功率因数cosφ0.9-0.8负荷同时率为0.7Ⅰ、Ⅱ级负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2500kW所用负荷为400kVAⅠ、Ⅱ级负荷占50。
2.5 220kV和110kV侧出线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2s变压器主保护动作时间为0.2s后备保护时间为1s220kV和110kV侧断路器燃弧时间按0.05s考虑。
2.6 本站拟建地区位于山坡上南面靠丘陵东西北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稳定、土壤电阻率为1.5³102欧²米。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

湖北理工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某重型设备制造公司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初步设计》完成时间:2013 年 6 月 15 日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7);一、设计题目某重型设备制造公司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二、设计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树立起技术与工程经济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电气工程设计计算的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力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要求根据用户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1、工厂负荷情况该公司以生产冶金、建材、电站、化工制粉、破碎设备及备件为主业,产品有MPS、LM型中速磨、水泥磨、圆锥破碎机、颚式破碎机、钢球磨、单齿辊破碎机及备件,同时公司还生产高铬铸造合金系列、镍硬铸造合金系列、各种高合金钢铸件。
公司下设铸钢车间、铸铁车间、精整车间、机加车间以及科研办公楼。
%多数车间为三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5500小时,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6小时。
该公司属于二级负荷。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负荷统计资料,2、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电业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110/10kV 地区变电站取得工作电源。
该变电站距厂约为5km 。
10kV 母线短路数据:()MVA S k 3303max .=、()MVA S k 2103min .=,其出口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要求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
3.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40℃,年平均气温为25℃,年最低气温为-2℃,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m 处平均温度为25℃。
供电课程设计十五页

供电课程设计十五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供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功率计算等基本电学公式,了解不同类型的电源和负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电子仪器,进行电路的搭建、测试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功率计算、电源和负载的特性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等。
2.第二章:欧姆定律,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第三章:功率计算,包括功率、功、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第四章:电源和负载,包括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纯电阻负载、电感负载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路基本概念、公式推导等理论内容。
2.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手操作,进行电路搭建、测试和分析。
3.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1.教材:选用《供电技术》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参考书。
2.实验设备: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电路实验板等。
3.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实验视频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
2.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
3.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2.教学时间:每个星期上课2次,每次1.5小时,共15周。
3.教学地点:实验室和教室。
供电用户工程课程设计

供电用户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供电用户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供电用户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了解不同类型的供电用户及其工程特点;•熟悉供电用户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流程。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供电用户工程实际问题;•具备供电用户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供电用户工程的检测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供电用户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工程安全、质量和环保的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和持续学习的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电用户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供电用户工程概述:介绍供电用户工程的定义、分类和组成部分;2.供电用户工程设计:讲解供电用户工程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3.供电用户工程施工:介绍供电用户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和注意事项;4.供电用户工程验收:阐述供电用户工程验收的标准、程序和评价方法;5.供电用户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实验法:进行实地操作,让学生熟悉供电用户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电用户工程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地操作。
孔晓光工厂供电课程设计

孔晓光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工厂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规程;2. 掌握电力线路、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等主要设备的结构、功能及维护保养知识;3. 了解工厂供电系统中的电能计量、节能措施及电力质量管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解决工厂供电系统中的一般故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学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仪器和设备,进行简单电路的搭建和故障排查;3. 能够阅读并理解工厂供电系统的图纸,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其遵守电力安全规程的自觉性;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其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精神;4. 培养学生关注能源、环保问题,树立节能环保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孔晓光工厂供电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年级知识深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在电力工程领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我国电力工程领域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工厂供电系统概述:包括工厂供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电压等级及供电方式;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厂供电系统概述2. 电力线路及设备:介绍电力线路的分类、结构及敷设方式,讲解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等主要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功能;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线路及设备3. 电力系统保护:阐述电力系统保护的基本原理、保护装置的分类及功能;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系统保护4. 电能计量与电力质量管理:介绍电能计量装置的原理、分类及安装,分析工厂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探讨电力质量管理的方法及措施;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能计量与电力质量管理5.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及计算:讲解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以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和计算方法;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厂供电系统设计及计算6. 工厂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分析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方法;教材章节:第六章 工厂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7. 节能与环保:探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节能措施、环保要求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教材章节:第七章 节能与环保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供电课课程设计

供电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电源、输电线路、变电所及配电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力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等基本概念,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供电系统中的简单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基本的电力测量方法,具备操作简单供电设备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等方式,清晰表达对供电系统的分析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电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电力科学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操作的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电力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注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难度适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未来在电力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供电系统概述:介绍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系统等,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电源类型及特点:讲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新能源发电等不同类型的电源,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3. 输电与配电技术:阐述输电线路的构成、电压等级、输电距离等基本知识,以及配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设备。
4.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介绍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基本概念,讲解相关计算公式和运用。
5. 电力测量与保护:学习电力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力系统的保护原理和设备,如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
6. 安全用电与环保: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学习安全操作规程,了解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供电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方案

供电工程设计课程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供电工程设计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供电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电力工程人才,本课程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二、设计目标1. 理解并掌握供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熟悉供电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设计要求;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提高学生对电力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设计内容1. 供电系统概述:介绍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运行原理和设计流程;2. 负荷分析:学习负荷的分类、计算方法和典型负荷案例分析;3. 电源设计:学习电源的类型、性能参数和选择原则;4. 电压等级和传输距离:学习电压等级的确定和传输距离的计算;5. 变电站设计:学习变电站的类型、结构和设计要求;6. 线路设计:学习输电线路的类型、结构和设计要求;7. 无功补偿和电压控制:学习无功补偿的方法和电压控制的技术;8. 保护装置设计:学习保护装置的类型、原理和设计要求;9.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学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设计要求;10. 设计报告撰写:撰写供电工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和设计结果等。
四、设计方法与步骤1. 教学讲解: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供电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供电工程案例,使学生熟悉供电系统的设计要求;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4. 设计实践:学生动手进行供电工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 设计报告撰写:撰写设计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总结能力。
五、设计评价1. 设计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创新性;2. 设计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课堂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供电系统设计设计供电课程课程设计电力系统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设计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 - 3 -1.1 设计依据....................................................................................................................... - 3 -1.2 本车间负荷性质........................................................................................................... - 3 - 第二章负荷计算以及变压器、补偿装置的选择.................................................................... - 4 -2.1 车间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 4 -2.2 车间总体负荷的计算 (7)2.2.7 图表-各变压器的功率因数 (7)2.3 无功补偿的计算和变压器的选择 (7)2.3.1 无功补偿的计算及补偿电容器选择 (7)2.3.2 变压器的选择 (8)2.4 架空线路的选择 (10)2.4.1 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10)2.5 补偿电容计算 (11)第三章供电系统的选择 (12)第四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4)4.1 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目的 (14)3.2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标幺值计算方法): (14)第五章高、低压侧设备及母线和馈线的选择 (16)5.1 35KV侧电气设备 (16)5.2 10KV侧设备 (17)5.3 10kV馈电线路设备选择。
供电设计课程设计

供电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供电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理解供电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常见电力设备和线路的选型与配置。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供电设计软件进行基本的供电系统设计;•具备分析和解决供电系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供电系统设计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供电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供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供电设计的原理和方法;3.电力设备和线路的选型与配置;4.供电系统设计软件的使用;5.供电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供电设计的具体操作;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电设计基础,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参考书:供电系统设计手册,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3.多媒体资料:供电系统设计视频教程,用于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4.实验设备:供电系统实验装置,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供电设计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期末进行一次供电设计知识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充分的讲解和练习时间;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两节课,每节课45分钟;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以便进行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
供电工程课程方案设计书

前言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此外,在供电工作中,应合理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既要照顾局部的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课程设计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本课程理论知识,掌握供配电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在计算、绘图、设计说明书等方面得到训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某学校供电课程设计

某学校供电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供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电源和负载,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基本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调试,具备分析电路故障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供电系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电的基本原理、电路的搭建与调试、电源与负载的特性以及供电系统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供电的基本原理,介绍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以及电路的基本定律。
2.第二章:电路的搭建与调试,讲解电路的搭建方法、调试技巧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3.第三章:电源与负载,探讨不同类型的电源和负载的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配置。
4.第四章:供电系统的应用,介绍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以及运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电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供电课程设计模板

供电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原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电路的原理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分析,能够使用电路测试仪器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认识到电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原理。
1.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的定义、电路的元件和电路的功能。
2.电路的组成:介绍电路的常见组成部分,如电源、导线、开关、电阻等,并解释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3.电路的原理:介绍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的流动规律、电压的分布规律和电阻的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路的组成和原理,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电路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电路教材,提供系统的电路知识。
2.参考书:提供电路技术的深入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电路原理的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电路的工作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电路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电路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建筑供电工程课程设计

建筑供电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建筑供电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供电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相互关系。
2. 掌握建筑供电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标准和安全要求。
3. 了解建筑供电设备的工作原理、选型方法和安装要求。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建筑供电需求,完成供电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设备选型。
2.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建筑供电工程的施工图绘制和预算编制。
3.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制定合理的建筑供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供电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遵守工程规范、注重工程质量的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供电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建筑供电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以下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 建筑供电系统概述- 了解建筑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 研究课本第1章内容,对比不同类型的供电系统。
2. 建筑供电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 掌握建筑供电工程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 分析课本第2章,重点学习设计原则和安全标准。
3. 建筑供电设备选型与安装- 学习建筑供电设备的类型、性能参数及选型方法。
- 参照课本第3章,了解设备的安装要求及施工工艺。
4. 建筑供电工程施工图绘制与预算编制- 学习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施工图绘制。
- 根据课本第4章,掌握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5. 建筑供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 研究建筑供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 分析课本第5章,学习施工方案制定的方法和要点。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建筑供电系统概述第2周:建筑供电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第3周:建筑供电设备选型与安装第4周:建筑供电工程施工图绘制与预算编制第5周:建筑供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供电课程设计报告

供电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供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电学量的测量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简单电路,能够进行电路的连接和调试,能够使用电力设备进行电力传输和分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对技术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力传输的原理和设备、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第一章: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供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电力传输的基本原理。
2.第二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介绍电路的基本元素和电路的基本定律。
3.第三章:电力传输的原理和设备,介绍电力传输的原理和常用的电力设备。
4.第四章: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介绍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供电系统的原理和电路的基本概念;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电力传输和电路的理解;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资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实验设备是学生亲手操作的必备资源,多媒体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电路和电力传输的原理。
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利用,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练习题、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占总成绩的3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设计要求及概述1.1 设计要求(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设计内容;(2) 用计算机画出电气主接线图;(3) 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设备选择要列出表格。
1.2 概述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储存的二次能源。
电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在同一瞬间完成的,须随时保持功率平衡。
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电力工业必须超前发展,这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因此,做好电力规划,加强电网建设,就尤为重要。
变电所作为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对其进行设计势在必行,合理的变电所不仅能充分地满足当地的供电需求,还能有效地减少投资和资源浪费。
本次设计根据一般变电所设计的步骤进行设计,包括负荷统计,主变选择,主接线选择,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择和校验,进出线选择。
2 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2.1计算负荷方法取其安装最大负荷为有功功率计算负荷。
所用到的公式:2.2陶瓷厂负荷计算Qc=Pctan(arccos K⨯=ϕ1051∙=))733var829..03.tan(arccos821282.01051=1.cosϕ3.=A÷PcKV=÷Sc∙31282/(=)=1.∙=⨯10ScUnA/(Ic0.743)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各点的计算负荷,整理得下表:2.3 总负荷计算(1)补偿前的负荷计算 =1225.5708.3591.24223.1051+⨯+++⨯6.2149.2404.1365.118++++==213.4+2 743.9+442.8+420.7+181.6+2 733.9⨯+var9.53380.1337.1807.918.858.190k =++++取同时系数 =K==K=5178.7kvar =0.97 5338.9 Sc=== cos=== Ic===(2)确定无功补偿容量在10KV 侧设置无功自动补偿,补偿后目标功率因数取0.9,无功补偿容量为:)]'tan(arccos )s [tan(arcco ϕϕ-∙=Pc Qrc)]9.0tan(arccos )806.0s [tan(arcco 8.7056-⨯= Kvar由计算结果可确定选取4组容量为500 Kvar 的无功补偿柜。
(3) 补偿后的视在计算负荷AKV Qrc Qc Pc Sc ∙=-+=-+=7.7739)20007.5178(8.7056)(22229.0912.07.7739/8.7056/cos >===Sc Pc ϕ满足要求。
3 主变压器选择3.1 变压器选择原则(1)主变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85有关规定和审批的电力规划设计决定进行。
凡有两台及以上主变的变电所,其中一台事故停运后,其余主变的容量应保证供应该所全部负荷的70%,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
若变电所所有其他能源可保证在主变停运后用户的一级负荷,则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2)与电力系统连接的35~110kV变压器,若不受运输条件限制,应选用三相变压器。
(3)根据电力负荷的发展及潮流的变化,结合系统短路电流、系统稳定、系统继电保护、对通信线路的影响、调压和设备制造等条件允许时,应采用自耦变压器。
(4)在35~110kV具有三种电压的变电所中,若通过主变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额定容量的15%以上,或者第三绕组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均宜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5)主变调压方式的选择,应符合《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的有关规定。
3.2台数选择(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在中低压侧,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所应装设2台主变压器为宜。
(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性变电所,或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3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
(3)对于规划只装设2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其变压器基础,应按大于变压器容量的1-2级设计,以便负荷发展时,更换变压器的容量。
单台容量设计应按单台额定容量的70%—85%计算。
综上所述,考虑到对负荷供电的可靠性,选择两台主变,正常时分列运行。
3.3 容量选择(1)主变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并适当考虑到远期。
10-20年的负荷发展(2)根据变电所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
(3)同等电压的单台降压变压器容量的级别不宜太多,应从全网出发,推行系列化,标准化。
又A KV Srt ∙≈⨯≈5418~46447.7739)7.0~6.0(确定两台主变的容量都为6300KVA ,此时变压器的负荷率为:%43.61%100)63002/(7.7739≈⨯⨯ 此时变压器的效率也较高。
3.4 型号选择在合理选择变压器时,首先应选择低损耗,低噪音的S9,S10,S11系列的变压器,不能选用高能耗的电力变压器。
应选是变压器的绕组耦合方式、相数、冷却方式,绕组数,绕组导线材质及调压方式。
考虑到干式变压器防火性较油浸式好,适合安装在华北的较干旱的地区,适合选择S 。
3.5 变压器工作方式说明主变压器选择两台型号为S 的干式变压器,联接组标号为一年多1,电压比为()、10.5,正常方式为分列运行以限制10KV 线路的短路电流。
10KV 线路上所用变为SC,连接组别为DYN11。
4 电气主接线设计4.1 主接线基本要求1.可靠性2..灵活性3.经济性4.2 对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具体要求1、按变电所在电力系统的地位和作用选择。
2、考虑变电所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3、按负荷性质和大小选择。
4、按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
5、当变电所中出现三级电压且低压侧负荷超过变压器额定容量15%时,通常采用三绕组变压器。
6、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需要分层次分地区进行平衡,变电所中常需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7、当母线电压变化比较大而且不能用增加无功补偿容量来调整电压时,为了保证电压质量,则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8、如果不受运输条件的限制,变压器采用三相式,否则选用单相变压器。
9、对220kv及以上的联络变压器通常采用自耦变。
10、各级电压的规划短路电流不能超过所采用断路器的额定开断容量。
11、各级电压的架空线包括同一级电压的架空出线应尽量避免交叉。
4.3 35KV侧接线设计本次设计有两路电源进线和两台主变,35KV侧可采用内桥接线,其特点是:电源线路投入和切除时操作方便,适用于负荷平稳电源切换极少的系统。
4.4 10KV侧接线设计变压器二次侧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配合35KV侧的内桥接线,是可靠性大大提高。
4.5 主接线等效电路图综合以上,可以得出此次设计的主接线图如下:5 短路电流计算5.1确定基准值取 S d=1000MV·A, U d1=37KV, U d2=10.5KVI d1=S d U d1=(1000*37)=15.60KAI d2=S d Ud2=(1000*10.5)=54.99KA5.2电抗标幺值计算(1)电力系统最大运行方式X*A =1.679 X*B=0.3056(2)电力变压器Uk %=7.5 Pk=34.50KWX*1= X*2=11.90短路等效电路图:5.3 短路电流和容量计算短路点的确定:(1)总电抗标幺值: =1.679 (2)三相对称短路电流初始值I"K =Id1=9.29KA(3)其他三相短路容量Ik3=Ib3=I"3=9.29KAIp3=2.55*9.29=23.69KAIp3=1.51*9.29=14.03KA (4)三相短路容量S"K =Sk=595.59KV.A根据以上计算过程,分别计算出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如下表:最大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计算表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计算表6 电气设备选型与校验6.1高压开关柜此次选用中置式高压开关柜,中置式高压开关柜有明显的优点:(1)手车的装卸在装卸车上进行,手车的推拉在轨道上进行,这样避免了地面质量对手车推进和拉出的影响;(2)手车的推拉是在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的,给操作人员以安全感;(3)断路器中置后,下面留下宽大的空间,使安装电缆更加方便,还可安置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以充分利用空间。
10KV侧选择KYN28A-12型中置式高压开关柜,主开关配合性能优良的抽出式真空断路器。
35KV侧选择KYN61-40.5型中置式高压开关柜,主开关配合性能优良的抽出式真空断路器。
6.2高压断路器结合上面的高压开关柜,高压断路器安装在开关内。
查资料,10KV侧选用CV1-12型的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配用弹簧操动机构。
假设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0.6S,k-4点处的高压断路器选择校验如下:根据上述的计算方法,可求出此次要选用的高压断路器如下表6.3电流互感器配合前面的开关柜,电流互感器安装开关柜内,做保护测量用。
10KV侧选用LZZBJ12-10A型,35KV侧选用LZZQB8。
假设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0.6S,k-4点处的电流互感器选择校验如下:根据上述的计算方法,可求出此次要选用的电流互感器如下表:电流互感器参数表6.4高压熔断器高压熔断器应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并应按环境条件校核,不需要校验动、热稳定性,但要校验开断能力。
(1)额定电压高压限流熔断器的工作电压要与其额定电压相等,不能使用在低于其额定电压的系统中。
(2)额定电流保护电力变压器考虑到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电流,低压侧电动机自启动引起的尖峰电流等因素,并保证在变压器励磁涌流持续时间内不熔断,保护电力变压器的熔体额定电流Ir按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Ir的1.5~2倍选择。
保护电压互感器由于电压互感器正常运行时相当于处于空载状态下的变压器,因此,保护电压互感器的熔体额定电流Ir一般为0.5A或者1A,应能承受电压互感器励磁电流的冲击(3)额定最大开断电流额定最大开断电流应大雨安装地点(熔断器出线端子处)的最大三相对称短路电流初始值(4) 35kV侧熔断器的选择35KV侧选XRNP-350.5A 31.5KA 额定电压35KV,满足要求,断流容量1000MVA,,大于短路容量595.59MVA,满足要求。
最大开断电流31.5kA,大于短路冲击电流23.69kA,满足校验。
(5) 10kV侧熔断器的选择10KV侧选择RN2—100.5型户内熔断器,额定电压10kV,满足要求,断流容量1000MVA,,大于短路容量161.03MVA,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