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法巧解中考数学压轴题
中考数学答压轴题答题技巧解析
中考数学答压轴题答题技巧解析解题速度慢,导致后面的解答题没有时间做,连看题都没有时间了。
解题速度缓慢原因就是不熟练,基础知识不熟练,基本方法不熟练,这是平时训练不够所致,所以我们经常说回归课本,目的就是要让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吃透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中考数学答压轴题答题技巧,以方便大家参考。
(一)解答综合、压轴题,要把握好以下各个环节:1.审题:这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基础.一定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以求正确、全面理解题意,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审题思考中,要把握“三性”,即明确目的性,提高准确性,注意隐含性.解题实践表明:条件暗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并诱导解题方向,只有细致地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其实“慢”中有“快”,解题方向明确,解题手段合理得当,这是“快”的前提和保证.否则,欲速则不达.2.寻求合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破除模式化、力求创新是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显着特点,解答题体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切忌套用机械的模式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而应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识别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认识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谨慎地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二)题型解析类型1直线型几何综合题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双抛物线型中考压轴题解法赏析
佳题赏析双抛物线型中考压轴题解法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类以双抛物线为背景立意的综合性压轴题,它集知识、方法、能力于一体,重在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索性。
这类试题是中考数学试题的精华部分,具有知识容量大、解题方法多、能力要求高、突显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及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特点。
本文选取三道比较典型的中考压轴题予以解析。
一、以横轴为对称轴的双抛物线型压轴题例1、(2006烟台市)如图,已知抛物线L1: y=x2-4的图像与x有交于A、C两点,(1)若抛物线l2与l1关于x轴对称,求l2的解析式;(2)若点B是抛物线l1上的一动点(B不与A、C重合),以AC为对角线,A、B、C三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定为D,求证:点D在l2上;(3)探索:当点B分别位于l1在x轴上、下两部分的图像上时,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若存在,判断它是何种特殊平行四边形,并求出它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设l2的解析式为y=a(x-h)2+k∵l2与x轴的交点A(-2,0),C(2,0),顶点坐标是(0,-4),l1与l2关于x轴对称,∴l2过A(-2,0),C(2,0),顶点坐标是(0,4)∴y=ax2+4∴0=4a+4 得 a=-1∴l2的解析式为y=-x2+4(2)设B(x1 ,y1)∵点B在l1上∴B(x1 ,x12-4)∵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关于O对称∴B、D关于O对称∴D(-x1 ,-x12+4).将D(-x1 ,-x12+4)的坐标代入l2:y=-x2+4∴左边=右边∴点D在l2上.(3)设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则S=2*S △ABC =AC*|y 1|=4|y 1|a.当点B 在x 轴上方时,y 1>0∴S=4y 1 ,它是关于y 1的正比例函数且S 随y 1的增大而增大, ∴S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b.当点B 在x 轴下方时,-4≤y 1<0∴S=-4y 1 ,它是关于y 1的正比例函数且S 随y 1的增大而减小, ∴当y 1 =-4时,S 由最大值16,但他没有最小值 此时B(0,-4)在y 轴上,它的对称点D 也在y 轴上. ∴AC ⊥BD∴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此时S 最大=16评析:本题条件简明,有较强的探索性。
中考数学压轴题方法及解题技巧与压轴题解法2021
中考数学压轴题方法及解题技巧与压轴题解法2021“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大胆取舍,才能确保中考数学相对高分。
”针对中考数学如何备考,著名数学特级老师说,这几个月的备考一定要有选择。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中考数学压轴题方法及解题技巧与压轴题解法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考数学压轴题方法及解题技巧与压轴题解法2021大胆取舍——确保中考数学相对高分“首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基础内容复习,不能有所遗漏;其次,一定要立足于基础和难易度适中,太难的可以放弃。
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再次把掌握得似懂非懂,知道但又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搞清楚。
在做题练习上要学会选择,决不能不加取舍地做题,即便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建议同学们选择性地做,已经掌握得很好的不要多做,把好像会做但又不能肯定的题认真做一做,把根本没有感觉的难题放弃不做。
千万不要到处去找各个学校的考试题来做,因为这没有针对性,浪费时间和精力。
”做到基本知识不丢一分某外国语学校资深中考数学老师建议考生在中考数学的备考中强化知识网络的梳理,并熟练掌握中考考纲要求的知识点。
“首先要梳理知识网络,思路清晰知己知彼。
思考中学数学学了什么,教材在排版上有什么规律,琢磨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梳理好知识网络,对知识做到心中有谱。
”他说,“其次要掌握数学考纲,对考试心中有谱。
掌握今年中考数学的考纲,用考纲来统领知识大纲,掌握好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过好基本的计算关,做到基本知识不丢一分,那就离做好中考数学的答卷又近了一步。
根据考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侧重复习,也能提高有限时间的利用效率。
”做好中考数学的最后冲刺广州中考研究中心老师表示,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一方面需按照学校的复习进度正常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学习情况不一样,自己还需进行知识点和丢分题型的双重查漏补缺,找准短板,准确修复。
压轴题坚持每天一道,并及时总结方法,错题本就发挥作用了。
最后每周练习一套中考模拟卷,及时总结考试问题。
我们做题的原则是先搞懂搞透错题,再做新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四大破解方法
中考数学:压轴题四大破解方法切入点一: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差不多图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北京中考来说,只有一道专门简单的证明题是能够不用添加辅助线的,其余的全都涉及到辅助线的添加问题。
中考对学生添线的要求依旧挺高的,但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如此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差不多图形。
切入点二:做不出、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
学生往往不明白该如何样入手,这时往往应依照题意去查找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纳的方法或结论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查找多解的信息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确实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幸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事实上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能够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的挖掘题干,实际上确实是反复认确实审题。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压轴题是指考试前夕给学生的一份重要的综合试题,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在初中数学考试中,压轴题往往是整个试卷的难点,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本文中,我将从解题方法的角度,分析几种常见的压轴题解法策略,帮助初三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
一、代数题解法代数题是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压轴题的常客。
在解代数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解法:1. 消元法: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表示为另一个未知数的函数,并代入到另一个方程中,从而得到一个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然后通过求解这个方程,就可以得到所有未知数的值。
3. 凑整法:通过适当的变换,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将含有平方项的方程凑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再进行求解。
以上三种解法是解代数题的常见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1. 图形分析法:通过观察图形性质和推理,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推导出结论。
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2. 图像法:通过画图来辅助解题。
画图可以直观地表示问题中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
3. 字母代换法:将几何问题中的一些条件用字母代替,构建方程或者不等式,利用代数方法求解。
这种方法需要学生对代数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1. 函数性质法:通过分析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找到函数值的范围、最值点等关键信息,从而得到解题的思路。
2. 代数方法:通过解方程或者不等式来求解函数问题。
求解函数的零点、最值等问题。
压轴题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方法的选择对于解题的效果至关重要。
在解压轴题时,学生需要根据具体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找到解题的关键点。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学生可以逐渐提高解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
初中数学-试题解析 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与方法
如北师大版教材八上P92—议一议:
一元一次方程0.5x+1=0与一次函数y=0.5x+1有什么关系?
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kx+b=0的解。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
∴tan∠NBP1=
sin∠NBP1=
在Rt△NBP1中,BP1=
∴
故点 (0,1).
则直线D 的表达式为: ,令y=0,则 .即点 ( ,0).
②当点P在∠BDF的补角的角平分线上时,此时点P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所在的直线垂直.同理可求点P的坐标为(14,0)或(0,7).
故点P的坐标为:(0,1)或( ,0)或(14,0)或(0,7).
同时要注意:
解压轴题的时间最少也要20分钟,所以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己要做的题目来保证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下面就中考数学试题第26题进行解析论述此类中考压轴题的解题策略与方法。
原题再现: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 过A、B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C(-1,0),抛物线的顶点为D。
解法二
过点E作EG⊥AB垂足为G,作EH∥y轴交直线AB于点H.
∵AB为定线段,
∴当点E到线段AB的距离最大时,S△ABE最大。
设点E的坐标为 ,
则H点的坐标为
S△ABE=S△BEG+S△ABG= =
= =
∵ ,∴S ∴ ∴EG=
(4)①当点P在∠BDF的角平分线上时,则角平分线交y轴于点P1、x轴于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随着初三数学的终结,压轴题也成为了每个学生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压轴题通常代表着数学的难度和深度,所以学生们都希望能够通过对压轴题的解析和分析,来更好地备战考试。
下面我们将针对初三数学总复习中的压轴题进行解法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解法分析1. 解题思路在解答初三数学总复习的压轴题时,需要学生们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断思考、分析题目,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
在解题思路上,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仔细阅读题目,理清题意。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3)根据题目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4)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5)检查答案,确保无误。
2. 解题方法在解答压轴题时,需要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能够根据题目特点进行灵活运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1)代数法:通过引入变量,建立方程组,进行代数运算解题。
2)几何法:通过图形的性质和几何关系,利用几何知识解题。
3)逻辑推理法:通过逻辑推理,进行推理和判断,解答问题。
4)排除法: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3. 解答技巧1)注重细节:在解答压轴题时,需要学生们注重题目中的细节,确保计算过程正确无误。
2)策略性计算: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学生们合理安排计算步骤,采用策略性计算,提高解题效率。
3)逻辑思维:在解答压轴题时,需要学生们运用逻辑思维,通过分析题目,找出解题思路,解答问题。
4)归纳总结:在解答压轴题时,需要学生们及时归纳总结解题过程和方法,以便于之后的学习和应用。
二、应试策略在面对压轴题时,学生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应试策略,能够更好地备战考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是一些应试策略:1. 合理安排时间:面对压轴题时,学生们需要合理安排解题时间,充分利用考试时间,确保每道题都认真仔细地解答。
2. 定位重点:在解答压轴题时,学生们需要准确把握题目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提高解答准确性。
中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技巧及经典例题赏析[宝典]精品文档11页
关于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思考思考一:中考数学压轴题如何攻克对中考数学卷,压轴题是考生最怕的,以为它一定很难,不敢碰它。
其实,对历年中考的压轴题作一番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也不是很难。
这样,就能减轻做“压轴题”的心理压力,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
压轴题难度有约定:历年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
第(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在0.8以上;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
近十年来,最后小题的得分率在0.3以下的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各方关注。
控制压轴题的难度已成为各届命题组的共识,“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已成为各地区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以往茂名卷的压轴题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
由此可见,压轴题也并不可怕。
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很多年来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有关知识。
如果以为这是构造压轴题的唯一方式那就错了。
方程与图形的综合的几何问题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就是根据已知的几何条件列出代数方程而得解的,这类问题在外省市近年的中考试卷中也不乏其例。
动态几何问题中有一种新题型,如北京市去年的压轴题,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它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
在这类动态几何问题中,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
总之,压轴题有多种综合的方式,不要老是盯着某种方式,应对压轴题,决不能靠猜题、押题。
分析结构理清关系:解压轴题,要注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还是“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1)、(2)、(3)三个小题是平列关系,它们分别以大题的已知为条件进行解题,(1)的结论与(2)的解题无关,(2)的结论与(3)的解题无关,整个大题由这三个小题“拼装”而成。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实例解析与压轴题答题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实例解析与压轴题答题技巧配方法通过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例: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例:换元法化简整式(x+2y)2 -(x-2y) 2换元法1令a= x+2y,b= x-2y原式=a 2 -b 2=(a+b)(a-b)a+b=2x,a-b=4y∴原式=2x•4y=8xy换元法2令a=x,b=2y原式=(a+b)2 -(a-b) 2=(a 2 +2ab+b 2 )-(a 2 -2ab+b 2 )=4ab=8xy判别式&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初三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中,学生需要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并通过各种综合性的试题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本文将针对初三数学总复习过程中的压轴题,进行解法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此类考题。
一、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要求,然后要有一种全面的综合思维能力,包括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归纳和推理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运用、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等。
通过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习惯。
二、解题步骤1. 熟悉题目内容。
在解决数学问题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数学内容,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快地选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2. 理清思路。
在选择解题方法和步骤的时候,一定要理清思路,不能急于求成、草率从事,要注重细节,认真地从问题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分析,避免出现错误。
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 推理和证明。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通过推理和证明来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这需要我们对问题进行观察和总结,归纳出相关的规律和定理,从而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4. 检查和验证。
解题完毕后,一定要对解题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没有出现任何错误,尤其要注意计算步骤是否准确,结论是否合理等。
通过以上解题步骤,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增强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常见压轴题解法分析1. 几何题解析:几何题在初三数学复习过程中常常出现,解题时需要学生理清思路,正确绘制图形,明确题目要求,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推理和证明。
还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图形的合理性,提高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2. 代数方程解法:代数方程在初三数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要灵活运用代数知识和方法,从问题出发进行定理和推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根据方程的特点进行优化,最终找到合适的解法,确保解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压轴题是数学考试中最为重要的题目之一,通常也是最难的题目。
在几乎所有的考试中,压轴题都是综合知识,要求解决复杂的问题。
解决压轴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一、审题和建模解决任何数学问题的第一步都是仔细审题。
通过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然后,将问题建立成数学模型,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要注意,一个问题有多重可能的解法和途径,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二、分析问题和解决思路在审题和建模之后,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
了解问题的结构和特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般来说,数学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计算法: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公式进行计算。
2. 推理和演绎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问题的特点和结构,利用逻辑推理进行求解。
推理和演绎法通常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如利用数列的性质,运用数学归纳法等。
3. 记忆法:对于一些需要记忆的公式和定理,要提前进行记忆。
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总结,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熟记于心。
4. 拆分和转化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拆分和转化进行求解。
拆分和转化法通常需要利用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再进行求解。
三、解题步骤和技巧在解决压轴题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列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建立数学模型。
4. 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计算和推理。
5. 检查和分析结果,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在解决问题时,还可以运用一些数学技巧和方法:1. 利用对称性和等价性简化问题,减少计算量。
2. 运用递推和归纳法进行求解,利用已有的结果进行推理。
3. 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进行求解。
4. 运用近似和估算法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求解效率。
在解决压轴题时,要保持冷静和专注。
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尝试和思考,不要轻易放弃。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
初三数学总复习之压轴题解法分析为了能够善用时间,应该在考试前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开始准备复习。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积累做题的经验。
此外,还应该通过刷习题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注意分析题目,总结错题原因,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出现。
下面是压轴题的解题方法分析。
1. 计算类问题计算类问题一般是考查学生在速算和数学运算中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应用能力。
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需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运算技能。
其次,注意题目中的单位换算、精度等细节要求。
此外,还应增加练习量,通过多练习从而提高速度和准确度。
举例:一块薄薄的金属板,长为1.5米,宽为1.2米,厚为0.005米。
则它的面积是()平方米,它的质量(重量重力加速度为10m/s²)是()千克。
解析: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
题目中没有给出密度,但可以求出体积。
体积等于面积乘以厚度。
面积=1.5×1.2=1.8平方米质量=密度×体积=铁的密度×0.009=7.85×0.009=0.07065千克所以,答案为1.8和0.07065。
应用类问题一般是考查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综合能力,需要动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来解决。
要解决此类问题,首先需要理解题意,找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和因素。
然后,建立数学模型,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最后,验算结果,确定答案的正确性。
若有10人可以8天装完一堵墙,那么16人可以几天装完同样大的墙?这是一个工作量和时间的问题。
设完成一堵墙需要单位的工作量,那么这堵墙的状态可以表示为一个工作量和时间的比例,即10人8天1墙的完成量与16人X天1墙的完成量是相同的。
10人×8天=1墙,得到X=5。
所以答案为5天。
推理类问题一般是考查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需要运用数学的概念和定理,分析、比较和推理问题以确定问题的解答。
中考数学答压轴题答题技巧解析
中考数学答压轴题答题技巧解析解题速度慢,招致前面的解答题没有时间做,连看题都没有时间了。
解题速度缓慢缘由就是不熟练,基础知识不熟练,基本方法不熟练,这是往常训练不够所致,所以我们经常说回归课本,目的就是要让考生片面、系统地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吃透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
我们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中考数学答压轴题答题技巧,以方便大家参考。
(一)解答综合、压轴题,要掌握好以下各个环节:1.审题:这是解题的末尾,也是解题的基础.一定要片面审视标题的一切条件和答题要求,以求正确、片面了解题意,在全体上掌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审题思索中,要掌握〝三性〞,即明白目的性,提高准确性,留意隐含性.解题实际说明:条件暗示可知并启示解题手腕,结论预告并诱导解题方向,只要细致地审题,才干从标题自身取得尽能够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其实〝慢〞中有〝快〞,解题方向明白,解题手腕合理妥当,这是〝快〞的前提和保证.否那么,欲速那么不达.2.寻求合理的解题思绪和方法:废弃形式化、力图创新是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的显着特点,解答题表达得尤为突出,因此,切忌套用机械的形式寻求解题思绪和方法,而应从各个不同的正面、不同的角度,识别标题的条件和结论,看法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几何特征与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系,慎重地确定解题的思绪和方法.当思想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绪和方法,偏重新审视题意,留意开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络,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随便坚持.(二)题型解析类型1直线型几何综合题这类题罕见考察方式为推理与计算.关于推理,基本思绪为剖析与综合,即从需求证明的结论动身逆推,寻觅使其成立的条件,同时从条件动身来推导一些结论,再设法将它们联络起来.关于计算,基本思绪是应用几何元素(比如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结合方程思想来处置.类型2.圆的综合题罕见方式为推理与计算综合,解答的基本思绪依然是剖析—综合,需求留意的是,由于综合性比拟强,解答前面效果时往往需求充沛应用前面的结论,这样才会简便.如何做好中考数学压轴题,压轴题,你并不需求拿总分值,主要是拿到你能拿到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法巧解中考压轴题
在平面几何题中,适当的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解析法,有时会显得更简洁高效.现以近年中考压轴题为例,分析说明解析法之妙.例1 (2013泰州)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P在边CD上,且与C、D不重合,过点A作AP的垂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连结PQ,M为PQ中点.
若AD=10,AB=a,DP=8,随着a的大小的变化,点M的位置也在变化.当点M 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将矩形、三角形、动点、参数相结合,考察学生利用相似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区分度高,按照参考答案给出的解题思路,如图2所示,当点M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须满足的条件是“BE>MN”.分别求出BE与MN的表达式,列不等式求解,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由△ADP∽△ABQ,解得QB=4
5 a.
由△QBE∽△QCP,同样由比例关系得出BE=
() 28 225
a a
a
-
+
.
又因为MN为QCP的中位线,得出
MN=1
2
PC=
1
2
(a-8).
再由BE>MN,
即
()
28
225
a a
a
-
+
()
1
8
2
a
>-
得出a> 12.5.
当点M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a的取值范围为a>12.5.
这种解法不仅要想到添加辅助线,还两次运用了相似比,计算量大,易出错.比较稳妥而简洁的做法是将图形放进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一如何建立合适、恰当的坐标系呢?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第一,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角坐标系上,这些点的坐标含有数字O,可以起到简化运算的功效;
第二,考虑图形的对称性,同样,也能起到简化运算的作用.
解答如图3所示,建立以B点为原点,BC方向为x轴正半轴,BA方向为y轴正
半轴的直角坐标系.
则A(0,a),P(0,a-8).
直线AP的斜率为k AP=-4
5
,
∴直线AQ为y=5
4
x+a,
直线AQ与x轴交于点Q,
∴Q(-4
5
a,0).
又M为线段QP上的中点,
∴M(5-2
5
a,
2
a
-4).
因为M点落在矩形ABCD的外部,所以M点在第二象限,
∴
3
50
5
40
2
a
a
⎧
-<
⎪⎪
⎨
⎪->
⎪⎩
解得a >12.5.
这样,通过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使图形上各点得到确定,让问题变得清晰明了,避免了运用相似而产生的复杂计算.
例2(2014连云港)某数学兴趣小组对线段上的动点问题进行探究,已知AB=8.问题思考:
如图4,点P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P、BP为边在同侧作正方形APDC、BPEF.
(1)分别连结AD、DF、AF,AF交DP于点K,当点P运动时,在△APK、△ADK、△DFK中,是否存在两个面积始终相等的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问题拓展:
(2)如图5,在“问题思考”中,若点M、N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AM=BN=1,点G、H分别是边CD、EF的中点,请写出点P从M到N的运动过程中,GH的中点D 所经过的路径的长
(3)在第二问的情况下,求OM+OB的最小值.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正方形的综合题,难度较大,解题难点在于分析动点的运动轨迹,需要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作图分析能力;此外本题还综合考查了二次函数、整式的运算、
四边形、中位线、相似、轴对称与勾股定理等众多知识点.但是,如果我们建立直角坐标系,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就可以避开相似,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第(1)问根据点的坐标,
求得PK =a 28a -,进而求得DK =PD -PK =2
8
a ,然后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第(2)(3)问涉及点的运动轨迹,GH 中点O 的运动路径是与AB 平行且距离为3的线段XY 上,如图6所示;然后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求出OM +OB 的最小值.
解答 (1)如图6所示,以A 点为原点,AB 方向
为x 轴正半轴,AC 方向为y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AP =a .
又P 在M 到N 之间运动,
∴1≤a ≤7.
∴a 经过的路径是一条与AB 平行的线段,长为3.
(3)如图7所示,作点M 关于直线XY 的对称点M',连结BM'.
由轴对称性质可知,M'(1,8),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OM +OB =BM'最小,
而BM'=()()22
1880113-+-= ∴OM +DB 的最小值为113.
综上所述,在以特殊图形为基础几何问题中,不要因变化多端的条件而搞乱思路,可以尝试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应对,有可能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