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的生活经历和音乐精神2014
关于马勒你不可不知的十个真相
关于马勒你不可不知的十个真相导言:今天的选自一位名叫撒迦利亚弗瑞森(Zachariah Friesen)的音乐博客,来自他多年聆听马勒的经验之谈,也可以作为对马勒最初认知的普及读物。
关于马勒你不可不知他的命运、人生、作品。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什么?哪首乐曲蕴含了他丧子之痛?关于马勒你不可不知的十个真相作为一个年轻有抱负的长号演奏家,我在探索古斯塔夫·马勒的世界时,我至少在听了他的《第五交响乐》20遍之后才开始试着去理解马勒。
一天晚上,在从洛杉矶的试演回来后,我听了他的《第五交响曲》,一直重复回到旧金山。
大约凌晨2点,在第3次重复那首交响乐时,我终于能将音乐萦绕于心了。
接下来的一小时,听那首交响乐真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之一。
下面是我对马勒的一些了解,你可能还不知道:1 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直到莱纳德·伯恩斯坦在马勒去世50年后指挥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时才重新使马勒的交响曲焕发生机,收获了今天的尊重和声名。
2 马勒,在他的时代,更多地被认为是一名指挥。
他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热情和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
3.马勒的生活非常悲惨。
他的14个兄弟姐妹中有8个没有活到成年,在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他失去了一个孩子,婚姻问题和其他悲剧困扰着他的生活。
4.马勒会见了精神分析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一系列悲剧困扰着马勒已经悲剧的生活。
弗洛伊德对马勒的诊断是恋母倾向。
5. 马勒写了一首关于儿童的死亡的歌,叫做《悼亡儿之歌》,这激怒了他的妻子阿尔玛·马勒。
不幸的是,不久之后,他的两个孩子中的一个去世了,这引发了一系列可怕的悲剧(使马勒心受重创),促使他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专家)见面。
6. 马勒以创作自传体交响乐而闻名。
他声称:“交响乐应该是世界,它必须包含一切。
“听他的一首交响曲就像过着马勒一生的一小时(或更长时间)。
7. 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被一些人认为是一部所有作曲家所创造的交响曲里最伟大的一部。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家传记——探索不同音乐家的人生和艺术经历
音乐欣赏知识:音乐家传记——探索不同音乐家的人生和艺术经历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温暖人心,治愈人的情感。
而在每个音乐家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独特的故事,他们的人生和艺术经历,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音乐作品。
本文将探索不同音乐家的人生和艺术经历,带领读者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谈谈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作为古典音乐巨匠之一,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满载着他人生所经历的喜怒哀乐。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一个中产家庭,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常年沉迷于饮酒赌博,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了贝多芬的人生轨迹。
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而是在逆境中咬牙努力向前。
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爱的感悟。
例如,他的交响曲《命运》就是在家庭困境之下,他为自己找到了向上的出路。
贝多芬的音乐饱含着对人生的体悟,其音乐风格在17世纪的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后人的音乐创作。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钢琴家李斯特的人生和艺术经历。
李斯特曾是19世纪狂热的音乐家之一,他意欲通过音乐的力量来改变整个艺术和文化界。
李斯特虽然出身富裕,但是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因为经济问题逃亡墨西哥,使得李斯特沦为抚养五个孩子的母亲的帮手,日子十分艰辛。
然而,正是这样贫困的环境,锻炼了李斯特的意志力和才华,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他的音乐作品风格独特,大胆创新,承载了他对世界的热爱和梦想。
在他的作品中,可以听出一种奔放的激情,也可以看到一种对人生的超越追求。
例如他的钢琴曲《利贝斯特拉梦想》,是对自己音乐事业的憧憬,以及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鼓励。
李斯特的音乐,讲述着他的成长经历和艺术情怀,渗透了他的梦想和努力。
再来看看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人生和艺术经历。
马勒的音乐充满深度和思考,他通过音乐,呈现出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马勒出生在波希米亚一个以犹太裔为主的家庭,他在创作中,常常表达对人类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感悟。
西蒙·拉特尔的《马勒第二交响曲》
西蒙·拉特尔的《马勒第二交响曲》作者:老麦爹爹来源:《小演奏家》2014年第04期《马勒第二交响曲》,无论演绎或录音,效果都相当完美,气势磅礴,对比强烈,细节丰富。
辉煌的铜管,清脆的木管,其弦乐更是绵密如丝绸般细腻,整体音色饱满而通透。
拉特尔的演绎快慢适中,显得流畅、自然,让你的感官得到充分享受之余,更能进入马勒交响艺术之灵魂。
“整首乐曲听起來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人们先被音乐打倒在地上,然后再在天使的翅翼上踏入新生。
”如果你喜欢马勒的交响作品,喜欢柏林爱乐乐团,那你一定不能错过这版近年来难得的好碟。
1987年刚出道的西蒙·拉特尔以一曲《马勒第二交响曲》的演绎而成名。
如今,他又从阿巴多的手中接过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棒,让他更加如虎添翼。
马勒的音乐里有一种悲剧的美。
他经常梦见天堂,这是因为他的家族有先天性心脏病,死神的敲门声常常在梦中伴着音乐飘然而至,所以马勒的精神世界里总是在和死神搏斗,透过马勒的音乐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宿命的悲剧色彩。
但听过了马勒的音乐,人又会超越死亡,所谓“从一个极致到另一个极致”。
马勒是一个犹太人,从小就显露出音乐才华,他的主要职业是指挥家,他一生创作的10部交响曲多是为自己指挥所用。
马勒的音乐灵感大多来自诗歌。
说起来,马勒还是位“中国迷”,他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迷恋,并把它运用到音乐创作里去。
《大地之歌》就是马勒从李白、杜甫和孟浩然的唐诗中汲取灵感而创作出来的。
《复活》作于1890年~1894年,与《第一交响曲》比起来,要求管弦乐编制的规模更大,同时还要有声乐部分。
就是从这部作品以后,马勒开始经常在交响曲中使用声乐,其结构也不再是传统的四乐章制,而是五个乐章,这正是马勒走向庞大性倾向最初的作品。
然而,在这首《第二交响曲》中,仍然有宛如《第一交响曲》中那种真实的抒情性,爱好线条对位法,使用民谣风格旋律等马勒所独有的特征。
这部作品被称为《复活》是由于洛普斯托克的一首圣诗《复活》。
精益求精 艺无止境-2019年文档
精益求精艺无止境内容提要:古斯塔夫?马勒在生命的最后根据中国唐诗的德文译本创作了声乐套曲《大地之歌》,近一个世纪后,指挥家郑小瑛与一批翻译家、歌唱家在长期研究和反复实践下,逐步完善该部作品的中文版,以此希望提升我国音乐界和观众对中文翻译音乐作品的认知度,从而真正推动东西方音乐文化的深入交流。
一、马勒与《大地之歌》1.马勒生平古斯塔夫?马勒(Gustay Mahler,1860-1911),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及指挥家,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交响乐作曲家。
马勒在童年时代就显露出卓越的音乐才能,少年时进入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
但由于民族和历史的种种原因,出生于波希米亚的犹太人马勒一直都缺乏对故乡和祖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加上他一直承受着反犹太的攻击,这让马勒的灵魂最终走向宗教,追寻天国的境界,马勒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其工作之余也从事创作。
他的作品结构复杂、配器独特、色彩多变,常伴有庞大的演出阵容,具有“交响乐声乐化、声乐作品交响化”的双重性。
马勒一生共创作11部交响曲(最后一部交响曲因其病逝而未完成),在这些交响乐作品中,马勒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宗教理想与哲学,文学及民间歌曲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语言,从而形成了马勒在西方音乐史中“集古典与浪漫主义之大成、开现代音乐之先河”的桥梁性地位。
2.《大地之歌》的创作简介1907年,对于马勒来说是多事之秋。
马勒在辞去了维也纳?m 廷歌剧院乐队指挥的职务后遭遇了4岁爱女夭折的痛苦,接着发现他自己患有心脏病,生活的连番打击一度使马勒的心境跌至谷底。
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勒读了由德国汉斯?贝特格翻译的中国古诗集《中国之笛》。
由于《中国之笛》是根据汉斯,海尔曼的德译本《中国抒情诗》(1905年版)、朱迪斯?戈谢的法译本《玉书》(1902年版)和赫维?圣丹尼斯(即德理文侯爵)的法译本《唐诗》(1862年版)等再译的,因此,马勒读到的这本德译诗集虽然与中国原诗相较已经面目全非,但其中隐现的有关李白、孟浩然、王维等中国诗人悲壮的情怀和瑰丽的诗意正吻合了马勒当时的心境,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于是,马勒从《中国之笛》中选了了首几经转译后的中国唐诗,谱写成由六个乐章组成的交响乐套曲《大地之歌》。
关于马勒的一点笔记
关于马勒的⼀点笔记附记:我是⼀个⾳乐的门外汉,但是爱好收集古典⾳乐的唱⽚,闲来也读⼀些⾳乐家的传记,下⾯是我在欣赏和阅读马勒的时候做的⼀点读书笔记。
喜欢马勒的朋友,或许可以顺带了解⼀点他的⽣平。
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说过:“在我⽣命的最后⼀个⼩时,如果能够让我再听⼀遍马勒的‘⼤地之歌,’我这辈⼦也就死⽽⽆憾了。
”古斯塔夫*马勒⽣于1860,死于1911,只活了51岁。
马勒本⼈的长相难以恭维,⾛路的姿势尤其古怪奇特,却娶了⼀位绝顶漂亮,个性突出的妻⼦,可惜他们在⼀起的时间没有⼏年(马勒42岁才结婚)。
马勒的⽗亲是⼀个酿酒商,性情粗暴倔强,他的妈妈虽然温柔贤淑,却不爱她的丈夫。
⽗母之间的悲剧在他幼⼩的⼼灵埋下了忧伤的种⼦,他曾对他的红颜知⼰娜塔丽说过,“没有我⽗母悲剧性的结合,不可能有我和我的第三交响乐。
“ 为此,马勒还专门同弗洛伊德沟通过,在这次谈话中,马勒意识到⾃⼰为什么永远⽆法成为莫扎特那样的⼀流作曲家。
他说,⼩时候,每当爸爸残忍地对待妈妈,他的内⼼就感到疼痛难忍,只好跑到⼤街上,从维也纳街头艺⼈的⼿风琴那⾥得到些许抚慰。
但是,这也阻碍了他作品所能抵达的⾼度,因为,每当他内⼼深处的悲剧性情感化作美妙⾳符的时候,街头艺⼈轻松庸俗的旋律也会应运⽽⽣,这两者就象⼀个硬币的两⾯,早已经在他的胸中融为⼀体, 难解难分。
现代⾳乐之⽗⽡格纳也对他产⽣过深远影响. 当时的⾳乐评论家卡帕斯曾讲过这样⼀个插曲, 1883年的⼀天,在维也纳的⼀间咖啡屋,黯然神伤的马勒告诉他⾃⼰的⽗亲病重了。
第⼆天早上,他看到马勒⼀边啜泣,⼀边在街上疾步⾏⾛, 卡帕斯问他是不是⽗亲过世了, 马勒回答, "⽐这更坏,⽐这更坏. 世界上最坏的事情发⽣了--我们的⼤师⽡格纳去世了." ⽡格纳对希特勒以⾄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影响巨⼤,当然是另外⼀个话题。
具体到第五交响乐,这是马勒⼒图突破⾃⼰的⼀部作品,可以看作他作曲⽣涯的⼀个分⽔岭。
外国现代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人物简介
20世纪初
• 成为维也纳歌剧院院长 • 创作歌剧《指环》等作 品
1910年代
• 创作宗教音乐和室内乐 作品 • 为后世留下丰富的音乐 遗产
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成就与影响
音乐成就
• 丰富了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手法 • 为20世纪音乐发展奠定基础 • 对后世作曲家产生深远影响
DOCS SMART CREATE
古斯塔夫·马勒:外国现代作曲家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古斯塔夫·马勒的生平与音乐成就
古斯塔夫·马勒的生平概述
1860年出生于奥地利
• 出生于奥地利布尔诺的音乐世家 • 从小受到严格的音乐教育
1911年成为维也纳歌剧院院 长• 在任期间大力推广现代音乐作品
在各类音乐节和音乐比赛中
• 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作品成为比赛和音乐节的重要曲目 • 反映出古斯塔夫·马勒音乐作品在当代的影响力
古斯塔夫·马勒的作
• 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作品占有重要地位 • 反映出古斯塔夫·马勒音乐作品在当代的影响力
在各类音乐奖项和评奖的录音中
• 描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独特的和声处理和音乐表现手法
《指环》 02
• 改编自德国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 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少年魔角》 03
• 描绘童话世界的奇幻景象 • 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古斯塔夫·马勒的作品在音乐会上的演绎
在世界各大音乐厅和剧院的音乐会上
• 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作品被广泛演绎 • 受到当代音乐家的高度评价和喜爱
《大地之歌》
• 描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独特的和声处理和音乐表现手法
马勒,一个以中国唐诗文化谱写交响乐成功的外国人-文档
马勒,一个以中国唐诗文化谱写交响乐成功的外国人?马勒死了,一百年前马勒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在舞台上,原本以为他的思想连同他的音乐一起埋入坟墓,他却跃出尘土,不仅被奥地利乐坛接纳,渐次扩展到全世界。
?马勒是中国人民最爱戴的音乐家,他深谙中国文化,以唐诗所谱写的《大地之歌》成其为国人妇孺皆知的音乐家。
马勒,一个操日耳曼语言思维的人,何以理解唐诗那深邃的思想?这是我们大家都十分关心的事情。
掀开历史的画卷,回眸马勒所处的生活年代,不难发现乐坛有这样一条清晰的墨迹。
维也纳音乐经由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后,浪漫主义音乐语言达到沸点,音乐语言自上至下全部被打通。
海顿摘取了交响乐的桂冠,莫扎“音乐神童”的衔名冠在他的头上。
舒伯特却在歌曲的行列中占一席之地。
约翰•施特劳斯引领圆舞曲的涛头……经过异常繁荣的浪漫主义音乐冲刷后的乐坛,逐渐走向衰竭,荒芜贫瘠的土地,苍凉无比。
20世纪伊始,音乐原有的审美价值,轰然坍塌。
法兰西音乐文化的代表德彪西将艺术的触角伸向了绘画,奥地利的现代音乐新生派勋伯格,对新型的“十二音作曲技法”兴趣浓厚。
站在世纪之交的十字路口,马勒的音乐既不能重蹈覆辙去品茗维也纳乐派的残汁,更不愿意咀嚼现代音乐文化那些无味草根。
马勒将目光瞄向了东方文化,他所探寻的是一条前人从未曾走过的路径。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研究,马勒音乐靠近中国文化的理由有三:其一,他性格中所具的忧郁性,马勒生前生活颇多坎坷,他妻子碍与他俩性格的差异,转而投入他人怀抱。
其二,他生在犹太人家里,20世纪欧洲排犹浪潮迫使他流落他乡。
其三,驶入新世纪,维也纳艺术世风每况愈下,马勒作品遭致前所未有的挤压,当地各大剧院拒绝演出他的交响乐,他的指挥席位也被他人占有。
1907年,马勒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乡,他从朋友那里获得一本由德国人翻译的中国唐诗――《中国之笛》,诗中所言的“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那种苍茫、落魄、悲泣且藐视人生的态度在马勒的心中激起了强烈的情感。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
不得不聆听的十部交响乐古典音乐的题材相当广泛,如交响乐、歌剧、协奏曲、小夜曲、康塔塔等等,今天我们要像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之一,交响乐。
交响乐(SYMPHONY)又称交响曲,它是交响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人们常把它比喻为“音乐王国的神圣殿堂”。
交响曲(Symphon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它的本来意思是“声音齐鸣”。
交响曲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一直到了18世纪,经过有着“交响乐之父”美誉的海顿的整理和创新,逐步确定了自己的乐曲形式。
交响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结构紧密,严谨大气,在乐曲中担当着开门见山的作用,最为典型的就是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的第一乐章,这在后面我们将有详细的介绍。
第二乐章则多为抒情气质,往往有着十分抒情的慢板(慢板即乐曲的节奏之一,乐曲进行比较缓慢,适合烘托乐曲气氛和抒发情怀)。
第三乐章是历代作曲家变化最为纷繁的地方,如18世纪流行的小步舞曲,19世纪曾有人使用过的圆舞曲等等。
第四乐章则为乐曲的终曲,多采用欢快的快板,以表现热烈的气质,如贝多芬的《d小调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但是交响曲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交响乐最初的规则也被逐渐的打破。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交响乐所带给我们的感官上的美妙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为此我们特地撰写了这篇文章,并希望通过我们所介绍的这十部交响曲,让大家对西方古典音乐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劳罗镇,1890年5月31日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享年77岁。
海顿一生创作作品数量相当惊人,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统计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主要的有交响乐104部,钢琴三重奏32首,弦乐四重奏79首,钢琴奏鸣曲54首,16部歌剧以及3部清唱剧等等等等。
海顿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交响也四个乐章的确立和对四重奏进行了确立和发展,从此往后的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无不受到了海顿的影响,正是由于海顿在音乐方面的巨大成就,海顿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我心中的马勒世界 听马勒十部交响曲有感
2019. 09 37文字_景作人Mahler’s 10 Symphonies in My Heart我心中的马勒世界与其他音乐巨人相比,马勒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孤傲与神秘、敏感与脆弱,使人们为之迷惑。
马勒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幻想家,他拥有天才的思维和无尽的激情,他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他将自己的精神追求用交响乐和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马勒是我最喜爱的音乐家,我相信自己与他投缘,并能够共同理解和感受世间的一切。
前些日子,我翻出了马勒的唱片,准备重温他的十部交响乐作品,以期再次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与享受。
听后,我心中翻江倒海,坐卧不安,浮想联翩……《第一交响曲》马勒的《第一交响曲》是一首浪漫的自然颂歌。
马勒满怀着对万物苍生的敬仰、崇拜和爱戴之情,真诚、真切、真挚地赞美上苍、赞美厚土、赞美生命,表达出了自己乐观的人生观(人类的欢歌)、嘲讽(动物的送葬)和抗争(与灾难的搏斗)。
我认为这四个词就是这部作品所揭示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
听马勒十部交响曲有感二十世纪指挥大师、马勒的学生布鲁诺·瓦尔特这样评价马勒:“他是一位内心世界复杂充实,充满着音乐、人道主义激情和诗一般的想象力,充满着哲理性和宗教感情的人。
”与世界观。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我把每个乐章概括为一个词,分别为:萌芽(春天的大地)、生机马勒38 MUSIC LOVERMusic sea乐海拾贝马勒热爱大自然胜过一切,另外他也受宿命论的影响,对“生”与“死”极其敏感,《第一交响曲》中充分表达了马勒对“生”的独特理解,并且可以发现他对“生”的理解与表达始终浸透着自然的内涵。
《第一交响曲》中有许多大自然的回声,包括第一乐章的“生命孕育”“大地回春”“旭日东升”“五彩缤纷”,以及第二乐章中“生机勃勃”的乡村舞曲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映射出大自然的宽广博大。
就连第三乐章的“葬礼进行曲”,也是森林中所有的小动物为猎人安排的葬礼(猎人残害动物,破坏自然)。
马勒第七交响曲听后感
马勒第七交响曲听后感曼尼·马勒,一个留德奥地利作曲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音乐巨匠。
他在世时虽然并未受到普遍的欣赏和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音乐和思想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研究。
他的第七交响曲是他所创作的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听完这部交响曲后,我深感心醉神迷,深深沉浸在其中。
第七交响曲的开头十分平静,似乎要将听众带入一个宁静舒适的境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旋律的转变,曲子逐渐变得激情澎湃。
特别是在第二个乐章,交响曲开始变得快速且有力,在我的耳边轰隆作响。
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带动着,仿佛置身于一片狂风暴雨中。
在第三个乐章中,曲子开始变得深沉而悲哀。
悠扬的小提琴独奏让我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凉和无助。
随着曲子的深入,我开始陷入忧伤和思考之中。
最后一个乐章快节奏的旋律和兴奋的情绪让我感受到切实的振奋和喜悦。
这个美妙的结尾仿佛在告诉我,人们应该要享受生命,感受到生命的震撼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马勒第七交响曲产生的视听效果让人震撼。
马勒巨匠的这部交响曲无论在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水平。
这股音乐之力像是注入了我全身,让我对生命充满了更多的热情和期许。
我觉得音乐是一种极富表达力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传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马勒在这部交响曲中,似乎想要表达的是他对生命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但是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是相似的。
因此我们应该像这部交响曲中所体现的一样,拥抱生命,坚定前行。
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能像马勒的音乐一样,发掘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希望,我们一定可以克服一切。
无论在哪个时代,生命都是宝贵的。
让我们珍惜生命,以音乐之力激发我们内在的潜力和力量,勇往直前。
关于马勒的书
关于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的书籍主要有:
1. 《古斯塔夫·马勒:音乐与人生》(Gustav Mahler: Music and Life)这本书深入探讨了马勒的音乐和生活,包括他的创作过程、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2. 《马勒传》是一部详尽的马勒传记,涵盖了从他的童年到他的逝世。
它不仅描绘了马勒的生活,还分析了他的作品和他的思想。
此外,还有一些书涉及到马勒及其与阿尔玛的爱情故事,但这些文字大多不可信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前往图书馆或书店进行查阅。
马勒,从寒冬走向盛夏
马勒,从寒冬走向盛夏1910年夏天,马勒50岁,生活陷入了一片危机。
他的妻子阿尔玛与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正在进行一段热恋。
马勒又累又病,从1907年起,他一直患有心脏病,这病严重到“实际上被判了死刑”。
他的小女儿玛丽亚死于猩红热,这件事令他一直陷入悲伤。
马勒总是沉湎于过去:他坎坷的成长经历,宗教(犹太人)和死亡(14个兄弟姐妹只有6个活到成年)。
公众对他的音乐缺乏了解,政治以及作为世界领先指挥家的工作量让他感到疲惫不堪。
这些危机是他音乐创作的重要元素和主题,却破坏了他的婚姻。
妻子建议他去咨询弗洛伊德。
01—约见弗洛伊德马勒给弗洛伊德写了一封信,请他进行咨询,并马上得到了安排。
马勒连续三次取消了约见,最终同意在荷兰的莱顿与弗洛伊德会面,当时两人都在度暑假。
马勒当时正在写他的第十交响曲,离开了意大利前往荷兰,弗洛伊德和他的家人在那里度假。
Symphonie Nr. 1 D-Dur: "Der Titan" -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The Fine Classical Orchestra - Gustav Mahler - Symphonie Nr.1 "Der Titan"两人在一家酒店见面了,这次的咨询对象马勒,并没有坐在弗洛伊德那著名的咨询沙发上。
他们进行了一次长达4个小时的散步。
尽管两人都住在维也纳,但这是他们唯一的一次会面。
弗洛伊德对马勒对精神分析的理解印象深刻。
这一点也并不奇怪,因为马勒博览群书,他的音乐表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自我意识:理解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这些情感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而且两人都来自相同的文化环境,都是犹太人。
马勒和弗洛伊德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具有开创性的国际知名人物,他们都明白在一个日益反犹太的世界里,作为一个局外人意味着什么。
两人都是有家室的男人,但与女性的关系却很复杂。
马勒交响乐创作及其作品特色
马勒的作品中充 满了创新和突破, 如《第四交响曲》 中的对传统形式 的突破,《第七 交响曲》中的对 音乐语言的创新 等。
马勒的作品中充 满了强烈的个人 风格和情感色彩, 如《第三交响曲》 中的对童年回忆 的描绘,《第八 交响曲》中的对 爱情和婚姻的思 考等。
马勒作品中经常出现生命与死亡的主题,这是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早期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管弦乐色彩和声乐效果 中期风格:转向古典主义,注重形式和结构,作品更加严谨 晚期风格:融合了早期和中期的特点,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代表作品:《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大地之歌》等
早期作品:受传 统古典音乐影响,
风格较为保守
后期作品:风格转 变明显,更加注重
马勒的交响乐作品具有丰富的音乐语 言,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和声手法, 如转调、变调、和声进行等,使得音 乐更加丰富和立体。
马勒的作品中还运用了许多创新的 和声手法,如十二音体系、无调性 音乐等,使得音乐更加前卫和独特。
马勒的作品中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他的音乐语言和和声手法使得他的 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个人情感表达
中期作品:开始尝 试创新,融入现代
元素
特点:旋律优美, 节奏感强,和声 丰富,结构严谨
早期作品:受传 统浪漫主义影响, 旋律优美,情感 丰富
中期作品:开始 探索新的音乐语 言,如无调性、 十二音体系等
后期作品:风格 更加成熟,融合 了多种音乐元素 ,如民歌、爵士 乐等
对后世影响:马 勒的作品对后世 作曲家产生了深 远影响,如勋伯 格、贝尔格等
马勒作品中的自然元素:森林、河流、山脉等 马勒作品中的超自然元素:幽灵、梦境、神话等 马勒作品中的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对比和融合 马勒作品中的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象征意义和内涵
马勒的音乐诗性——听《亡儿悼歌》与《大地之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宅在家里重听了很多世界经典音乐,其中马勒的作品无疑是首选。
对于这位我最喜爱的作曲家而言,有关马勒的一切都是我颇感兴趣的。
此次在重听了他的全套交响曲后,我又特意选择了两部带有声乐的作品,希望从这样的音乐中得到一些新鲜的感觉。
而我选择的这两部作品,就是声乐套曲《亡儿悼歌》和交响乐《大地之歌》。
声乐套曲《亡儿悼歌》马勒的声乐套曲《亡儿悼歌》作于1902年,它采用了德国诗人吕克特的诗作为歌词。
整部套曲由五首歌曲组成:《太阳在东方再次升起》《现在我看清火焰为什么黯淡》《当你亲爱的母亲进门来时》《我总以为他们出远门去了》《在风雨飘摇之日,我不应该送孩子出门去》。
吕克特在写这套诗歌时正逢丧子,情绪十分悲痛。
马勒将他的诗谱成歌曲,其中充满着哀切之情和柔美之意。
而选择女低音来演唱,则更使这部套曲的音乐低沉痛心,听后令人断肠。
马勒从小生活不顺,家中兄弟姐妹多亡故,因而他对死亡格外敏感。
在这部声乐套曲中,马勒借助吕克特的诗以及他的情感,抒发了自己同样的内马勒的音乐诗性——听《亡儿悼歌》与《大地之歌》Poetry in Mahler’s music in Kindertotenlieder and Das Lied von der Erde文:景作人现 场LIVEOUTLINE / During COVID-19, critic Jing Zuoren listened to many masterpieces in the classical canon while he was at home, with aspecial emphasis on Mahler.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Jing’s observations on the song cycle Kindertotenlieder and the song-symphony Das Lied von der Erde.在隐情。
黑暗中的光明——从《亡儿之歌》中剖析马勒的音乐特征
第 一首的配器整体 呈现 出安 宁、纯净 的音色特征 ,力度对 比平缓 ,多以双簧管与 圆号 的线条对位引 出歌唱声部。如乐 曲 开始 的圆号和双簧 管的出现 ,像是太 阳的破晓而 出 ( 见谱例 1 )。
谱例 1 :
・1 6 7・
2 0 1 4 年第四期 《 音 乐创 作 》
I O b o e 。
Ho r b l I -1 只
竖琴的背景化音型特点最为明显,给 予整个作 品一种宁静的色彩 。全奏体现在乐 曲的高潮处 。另外值 得一提的是钟
琴 的 多 次使 用 , 以在 乐 曲 结尾 处 的最 引人 注 目。最 后 的 四次 敲 击 让 人 仿佛 听 到招 魂 的 磐 , 是象 征 死 亡 、 天 堂 的声 音 。 2 . 声乐 分 析
品 进 行 初 步 的 分 析 与探 究 ,从 而 能 更加 深 入地 了解 马勒 的 创作 风 格 及音 乐特 征 。
关踺阋: 马勒
《 L 之
音乐 干声乐 分忻
绪 言
声乐套 曲 《 亡儿之 歌》是马勒 中后期 的作 品,具有马勒艺术歌曲成熟期的特征。《 亡儿之歌 》整部套曲的设计非常精巧。在 和 声方 面,《 亡儿之歌》 中经常 出现的尖锐 、不协和的音程 ,反映 了马勒在黑暗现实面前的痛苦心理,但是 时而 出现 的优美 而 富有 光明的音乐,让我们感受 到马勒 内心的矛盾 与向往 。在配器上 ,他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表现性能,形成 了色彩无 比绚 丽 的配 器效果,从极其纤细、清柔的弱奏到浓重而震撼人心的强奏;从乐 曲开始,个别乐器的单独音色 纯 音色 以及纯音色
第一首歌 曲似 乎无处不充满 悲伤 ,充斥着近乎平淡的音响,强度总是处于中等 ,速度较缓慢。而且这首歌 曲的句 子很 长 ,因此 在 演 唱 时 需 要特 别 注 意 对 于 气 息 的控 制 , 音 色控 制 的要 恰 到 好 处 。尤 其 是歌 曲 的前 两个 部分 ,要 唱得 很 轻 很 连 贯 ,
马勒音乐创作的美学内涵分析_曹凯歌
大舞台大40摘要:古斯塔夫•马勒是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尝试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探讨马勒的交响曲以及艺术歌曲作品,对他在艺术创作中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审美体现做一分析。
关键词:马勒音乐创作;美学内涵古斯塔夫•马勒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生在奥匈帝国的波西米亚地区,是一位具有鲜明浪漫主义气质的音乐家、指挥家和作曲家。
他的写作品位很高,所涉及的艺术表现范围也较广泛,其作品既有对美好大自然的热情赞颂,又有对纯真恋情的深切向往;既有对故乡奥地利风光的款款深情,又有对社会生活的严肃思考。
他的音乐时而热情奔放、激昂奋发;时而严肃紧张、英气蹈厉。
马勒的音乐是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总结和极致,在他那里,浪漫主义音乐的魅力显露无疑。
马勒对命运不安的预感、对人类理想的幻灭、对死亡的深刻思索,深深地吸引了二十世纪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马勒的音乐以异乎寻常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情感和体验,是知识分子生存哲学的极致表现。
他游离于现实的、当下的中心话题,突破先验理性和传统观念的坚硬冰层,充分凸显了浪漫主义音乐文化的独创性和独特性。
马勒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他的创作和他的内心紧密相连,一旦他的内心处于静止状态,他的笔也就缠涩无力了。
对于生命强烈的情感冲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大型的管弦乐队都成为其音乐创作不可缺少的三个支点。
澎湃激昂的感情、浓郁的死亡哲学色彩、宏大广阔的自然场景、丰富多彩的配器使马勒的音乐具有浪漫主义包蕴宇宙、气吞山河的力量和气势。
马勒的全部作品几乎包含了围绕生命的所有话题:对命运和人生的严肃思考、神秘主义、感伤主义、悲观主义、对上帝的信仰、人类的博爱等等。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音乐对于马勒来说是一种神秘语言,它传达着宇宙和灵魂的种种奥秘。
马勒的交响曲是一个集大成的熔炉,其中不仅有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优雅、甜美,也有维也纳人不曾有的自怨自艾、悲天悯人的悲观主义气质,更有德国人才有的神秘主义和哲理色彩。
在马勒的交响曲中,通俗的乐句和深奥的乐句双管齐下,错综复杂的转调和明确的调性相辅相成,难以捉摸的复调手法和大胆革新的复调配器相互交织。
马勒交响乐
第一章马勒作为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出生在奥匈帝国波希米亚地区(即捷克)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人家庭。
这里的人群在种族上千奇百怪,他们共同受着少数日尔曼人和匈牙利人的统治和压迫。
这种压迫对摩拉维亚的犹太人来说,显得尤为突出,他们没有政治与人身的自由,如没有选举权、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正如他本人说:“不管到何地,我是犹太人这件事始终成为我的一道障碍。
”【1】(出自。
应该加入尾注和参考文献对应)遭受的苦难,深深压抑着他的心灵。
马勒很早就显露出音乐才能,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1877年起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哲学等课程,并聆听布鲁克纳讲课,受到很大影响。
1877年开始从事指挥活动,相继担任巴德哈尔、莱伊巴赫、卡塞尔、莱比锡等年剧院指挥,同时创作了声乐套曲《少年流浪者之歌》、《D大调第一交响曲》等作品。
1888年与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订下为期十年的合同,上演过莫扎特的《唐·爵凡尼》、瓦格纳《莱茵的黄金》等名著。
因处于该地两派(支持意大利歌剧与提倡民族歌剧)的冲突之间,难以展开艺术活动,两年后即辞任。
1891年转任汉堡歌剧院指挥。
此期间的作品有第二、第三交响曲和歌曲集《儿童们的奇异号角》。
1897年由勃拉姆斯推荐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在任十余年。
他成功地上演了格鲁克、莫扎特、韦伯、瓦格纳等的歌剧,只有繁忙的指挥活动之余,夏天休假之时,在避暑地创作,完成了第四至第八交响曲,艺术歌曲套曲《亡儿之歌》、《吕刻特诗5首》。
1907年应邀赴美,任纽约爱乐乐团指挥。
因健康衰退,常常处于预感死亡的阴郁心情中。
此后数年来往与美国与欧洲大陆,一方面是成功的指挥家,另一方面却在《第九交响曲》、《大地之歌》等作品中显露出极大的悲剧性。
1911年逝世。
世纪之交动荡不安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低微的家庭出身、坎坷的社会遭遇,造就了马勒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特殊的性格,他是个心地善良、深知人间疾苦、充满人道主义思想的艺术家,他对社会中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现状深恶痛绝,对挣扎在苦难深渊中的人们深表同情,他常引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当大地上还有别的生灵在受苦遭难时,我有怎能感到幸福呢?”马勒作为一位出生在社会地位低下的犹太穷苦人家的音乐家,一生备受歧视和屈辱,使他一辈子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马勒简介(浪漫主义后期)
马勒简介(浪漫主义后期)古斯塔夫·马勒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
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
代表作有交响乐《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人物介绍简介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1860年-1911年),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
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
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
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
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先后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
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共写了十一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
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他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大大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
代表作有交响曲《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生平古斯塔夫·马勒(德语: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波希米亚出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当时被视为杰出的指挥家,现在则被视作连接十九世纪晚期与现代音乐的重要作曲家。
马勒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喀里斯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
浪漫主义晚期的主要人物,作品及其作品整体脉络
浪漫主义晚期的主要人物,作品及其作品整体脉络欧洲音乐的浪漫主义运动到19世纪末已进入最后阶段,一些德、奥作曲家的创作纷纷显示出这一运动走向终结的特征。
马勒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主要创作正是处于世纪之交,即1890~1910年之间,因此,他们两位也成为了晚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马勒(GustavMahler,1860-1911)出生于波希米亚卡里什特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5岁时,他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当时对布鲁克纳的音乐极为赞赏。
马勒19岁起先后在布拉格、莱比锡、布达佩斯、汉堡的当地歌剧院任歌剧指挥,并开始音乐创作。
从1897年起的10年间,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指挥。
这个在奥地利音乐界炙手可热的重要职位,使得马勒有机会同一批出色的音乐家合作。
他也一改原来歌剧院浮浅的习气,使他所在的歌剧院在欧洲首屈一指。
由于马勒对工作要求及其严格,并且遇事决不妥协,因而遭到一些人的非议。
1907年,他被迫离开歌剧院,此时他年仅4岁的长女天折,自己又被确诊患有无法治愈的心脏病,境遇非常凄惨。
其后马勒赴美国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爱乐乐团指挥,1911年,他因心脏病在维也纳逝世。
交响乐与艺术歌曲是马勒音乐创作的主要领域,他创作有十首交响曲、三部声乐套曲和一部交响声乐套曲。
马勒是一位具有很强的社会道德责任感的艺术家。
身处奥匈帝国走向没落的年代,他满怀人道主义精神,深切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大众,他希望通过自己交响曲和艺术歌曲所具有的精神以及道德上的作用去“创造世界”,使少数人摆脱庸俗,多数人免遭苦难而进入“乌托邦式”的世界中去。
马勒音乐作品的主题既有关于大自然、民间传说、人类的爱,又有关于命运的痛苦挣扎、绝望的悲哀、死的静寂和对彼岸的向往,表现出19世纪末欧洲社会的精神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6年
6岁的马勒
马勒的童年十分不幸。父母之间 没有爱情,父亲经常虐待母亲, 家里充满争吵声和暴力;由于贫 困和当时的医疗水准,家中的14 个孩子只有6个存活下来。
极度紧张的家庭气氛,过早接触 死亡的经历,以及作为犹太人受 到的冷酷待遇,使得马勒从幼年 开始就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渴 望逃遁和超越,这种感受缠绕马 勒的终生。
德国后期浪漫主义诗人
吕克特(Rucket)精通
东方文学,曾把拉丁语
版中国《诗经》翻译为
德语。所作之歌音韵铿
锵,富于音乐性,受到
马勒的赏识。
德国诗人弗雷德里克·吕克特
(1788-1866)
1901-04年间,马勒除为吕克特的《亡儿之歌》谱 写成声乐套曲外,另外又选用5首诗歌写作了歌曲。
《为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包括以下诗歌: 1、我闻到一股温柔的芳香 2、假如爱是为了美丽 3、请不要听我歌唱 4、我已被世界遗忘 5、在午夜
马勒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坚持诗歌的民族民间性,旋律朴素优美,多用自然 音阶,常用德国民间舞曲和进行曲的节奏写作。
作品兼具阴郁和温柔的格调,歌曲内容偏喜孤独的 忧伤、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渴望和无奈的退隐, 擅长表现悲伤、敏感、嘲讽、忧郁的情感。
用大型管弦乐队为艺术歌曲伴奏,开拓了“交响化 艺术歌曲”的新形式。
歌曲欣赏“我常想,他们只是出门了”
我常想,他们只是出门了! 很快就会回家! 多么晴朗的一天! 啊,不要着急! 他们只是出门远足。
当然,他们只是出门了, 现在就会回家。 啊,不要着急, 多么晴朗的一天!
他们只是出门去到远处的 山坡!
他们只是走在了我们的前 面,
不想再回家! 我们会在山坡上在阳光里
追上他们! 在远处的山坡上, 多么晴朗的一天!
生亦何欢 死亦何惧
古斯塔夫·马勒的音乐人生
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 浪漫主义晚期奥地利作曲家 和指挥家。
曾任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总 监、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院长、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及爱乐乐 团指挥。
继承了深厚维也纳交响乐传 统的19世纪最后一位作曲家, 同时预示了未来音乐的趋势。
马勒的交响曲
声乐套曲《亡儿之歌》
《亡儿之歌》原为诗人吕克特1836年痛失两个爱子后所作 诗歌集,马勒自诗集中选择5首诗,于1901-04年谱写成声 乐套曲。
这是马勒艺术歌曲中悲剧性最强的作品,通过描绘失去爱子 的父母的巨大的痛苦、绝望,濒于疯狂,表现了死亡的可怕 和无奈。
套曲包括5首歌曲:1、太阳即将升起;2、现在我刚明白; 3、当你的母亲走进门来;4、我常想,他们只是出门去了; 5、暴风雨来临。
第四乐章“小柔板” 欣赏
《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小柔板”却是超脱了交响曲总 体基调的特殊篇章。
“小柔板”乐章仅用了弦乐器和竖琴演奏,马勒在乐谱上要 求演奏者“灵魂般地,带着深深的情感和诚挚的热情”。
“小柔板”与马勒先前写作的艺术歌曲《我消失于这个世界 》有着紧密关系,歌曲的最后一句歌词是:
歌曲欣赏——“我闻到一股温柔的芳香”
我闻到一股温柔的芳香, 房间里有一棵菩提树。
原诗利用两组发音相近 的韵语相互对照,突出
从亲爱的手里,得到的礼物。 声韵之美:
多么可爱的菩提树的香味! 1、Linden — Linde
菩提树的香味多么可爱!
(温柔的) (菩提树)
你把菩提树枝轻轻举起,
2、Liebe — Lieblich
格的葬礼进行曲”。
作品1888年完成,1889年以五乐章交 乐曲基调忧伤痛苦,又
响诗形式在布达佩斯首演,此后四度
充满嘲弄和反讽。
修改,10年后乐谱出版的版本就是如 是马勒早年生活中痛苦
今的四乐章交响曲。
和悲伤的真实反映。
声乐套曲《旅人之歌》
马勒第一部声乐套曲,1883年开始构思,1885年 完成钢琴伴奏版,1891年改为乐队伴奏版,原作 为女低音声部演唱。
我闻到温柔的菩提树的香味, (亲爱的) (可爱的)
温柔可爱的香味。
《第五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是马勒中期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悲剧性风 格占据主导,死亡的阴影无处不在,这是马勒饱尝生活艰 辛和体察世态炎凉后的心境。
《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900-1902年,期间他堕入情网并 与阿尔玛结婚。
作品1904年在科隆首演,此后修改了无数次,尤其是配 器法。这部作品创造了一种配器法的典范:以庞大交响乐 队的配置演奏出细腻入微的室内乐风格。
1907年 辞去该职务。
1897-1907
攀上高峰
马勒生活时代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马勒交响曲的情感思想内涵
音乐作品表达了作曲家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马勒所作的10部交响曲,具有统一的音乐构思,
是探寻人生意义的哲理性思考。 马勒在交响曲中表达了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人
生的体验,包括对生命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对 厄运的抗争、对死亡的坦然,“生命”和“死亡” 是他交响曲关注的中心。 他的交响曲被称为“生与死的交响曲”。
《旅人之歌》描写一个被爱人抛弃的青年漫无目的 地外出流浪,寻求安慰,实际上这是一部作者自传 性的作品,反映了1883-84年青年马勒在卡塞尔剧 院任职时与女歌手约翰娜·李希特的爱情纠葛。
套曲包括四首歌曲: 1、当我的爱人婚嫁去,2、今晨我走过田野, 3、我胸藏闪亮的匕首,4、我爱人的蓝色明眸。 第一首歌曲歌词取自德国诗人布伦塔诺和阿尔尼
1885年 任职匈牙利的布拉格歌剧 院。指挥演出了瓦格纳的歌剧。
1886—1888年 在莱比锡担任 德国指挥家尼基什的助手。
1888年 任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 总监。
1891—1897年 歌剧院指挥。
任汉堡国家
在汉堡国家歌剧院工作时的马勒
1891-1897
指挥生涯
1897—1907年 任维也纳国家 歌剧院和爱乐乐团指挥,达到 马勒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前的剪影 他指挥事业的最高峰。
D大调第一交响曲(1889) A小调第六交响曲(1906) c小调第二交响曲 (1895) B小调第七交响曲(1908) d小调第三交响曲(1902) Eb大调第八交响曲(1907) G大调第四交响曲(1901) D第九交响曲(1912) C#小调第五交响曲(1904) F#大调第十交响曲(1924)
《第八交响曲》(千人交响曲)
马勒的交响曲规模庞大,气势雄伟,管弦乐法精致纯熟。纯 器乐交响曲常与同时期写作的艺术歌曲密切联系,近半交响 曲加入人声,继续发展了贝多芬式“声乐交响曲”。
《第八交响曲》是一部宏大磅礴的声乐交响曲,运用了空前 的声部配置,1910年首演时,一个超四管编制的乐队146人 ,独唱者7人,三个合唱队850人,共计1003人,是名副其 实的“千人交响曲”。
马勒的妻子阿尔玛·玛利亚·辛德勒(1879-1964)
1902-1907
投身爱情
阿尔玛与小女儿安娜的合影
阿尔玛与两个女儿(1906年)
1902-1907
家庭生活
阿尔玛·马勒(约1908-1909年) 阿尔玛·马勒(摄于1909年)
马勒和妻子阿尔玛在郊外散步(摄于1909年)
歌曲集《为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
1860年7月7日,马勒生于奥匈帝国境内波西米亚的卡里什特 (Kalist),家境贫困。父亲是不成功的犹太小商人,备受歧视。
马 勒 出 生 的 房 子
1860年
不幸的童年
马勒童年生活的城市——摩拉维亚的伊格劳(Iglau)市
1860-1871年
不幸的童年
马勒的父母:
伯纳德·马勒和玛科塔·马勒
马勒的艺术歌曲
《歌曲三首》(1880)《歌曲五首》(1880-83) 声乐套曲《旅人之歌》(1884-96) 歌曲集《少年魔角》(1892-98) 歌曲集《为吕克特诗歌谱曲五首》(1901-02) 声乐套曲《亡儿之歌》(1901-05) 交响声乐套曲《大地之歌》(1907-11)
一、生命的悲痛
“我仅仅生活在我自己的天堂里马勒甜美的梦境,是他理想
世界的幻梦;更多人认为“小柔板”是马勒对妻子阿尔玛的 爱情声明。
三、命运的无常
1907年 马勒年方四岁的长女玛利亚去世。 马勒获悉自己 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离职。
马勒和小女儿安娜
马勒和两个女儿
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
1907-1909
1907年,前去美国任纽 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 先后指挥演出了《特里 斯坦与伊索尔德》、《 菲德里奥》和《唐璜》 等作品。
1909年 ,开始任纽约爱 乐乐团指挥,致力于演 奏水平的提高和曲目的 扩充。
远走他乡
马勒的作曲小屋(托布拉赫)
马勒的最后身影(1910-1911)
1910-1911
马 勒 在 去 美 国 的 船 上
最后身影
1911年2月21日,马勒在纽约 指挥演出最后一场音乐会后病 倒。4月返回欧洲后,经医生 会诊,他肺部感染了链球菌, 当时的医疗水平对此无能为力 。5月18日逝于维也纳。
马勒在维也纳郊外散步
1907-1911年, 马勒往来于美 国与欧洲之间, 除了履行与大 都会歌剧院的 指挥合约,每 年夏天他返回 欧洲作曲。
1907-1911
夏日作曲
1910年,马勒遭遇婚姻危机,求助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阿尔玛的第二任丈夫——“现代建筑之父”沃尔特·格洛皮乌斯(1883-1969)
在阳光里, 世界闪闪发亮; 在阳光里, 万物有声有色!
繁花百鸟, 纷纷问候, “早晨好,早晨好!” 这世界多么美妙!
嘿,是你呀! “世界多么可爱!” 现在我的幸福是否也会开
花? 不!不! 我清楚知道, 它永远不会开放!
二、爱情的慰藉
1902年,马勒与阿尔玛·辛德勒结婚,进入他创作的高产时期。
姆合编的民歌集《少年魔角》,马勒略作修改。 其余三首歌曲由马勒自作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