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与中国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白石国画诗境论
博宝艺术网 来源:博宝艺术家网2011-02-23 09:32:01作者:博宝艺术家
齐白石齐白石国画诗境论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
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
精通多国语言的辜鸿铭指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的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
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音乐性特点。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
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
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
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中
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诗画合璧优秀传统概述中
(一)、诗画合璧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苏东坡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之说。
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法,录出与同道共享。
张彦远说:“诗画异名而同体。
”孔武仲说:“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
二者异迹而同趣。
”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钱熃说:“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
”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周孚说:“东坡戏作有声画。
”石涛说:“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汤来贺说:“善诗者句中有图绘焉,善绘者图中有风韵也。
”张可中说:“诗为有韵之画,画乃无韵之诗。
”还有人说:“诗是诗人心中的画,画是画家心中的诗。
”“画是凝固的诗,诗是流动的画。
”“诗是诗人用文字写出来的画,画是画家用笔墨画出来的诗。
”“画是诗的脸面,诗是画的神韵。
”连古希腊亦有人说:“诗为能言画,画是静默诗。
”被称为“希腊的伏尔泰”的西摩尼德斯就有名言:“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达?芬奇对于诗歌与绘画下了这样一个结论:“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
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
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
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
有人研究认为江淹的《雪山赞四首》,是我国最
早的题画诗。
杜甫是写作题画诗最多的诗人。
卢鸿是最早在自己画上题诗的画家。
《洛神赋图》是最早的诗意画,顾恺之也就是第一个作诗意画的画家。
也有人认为卫协是第一个作诗意画的画家。
王维诗画兼于一身,自称:“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他的诗如画、画如诗,在诗画合璧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苏东坡“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之句,黄山谷“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之论。
都是说画家把胸中的诗,以笔墨的形式表达出来,作画如写诗,画本质上已成为诗。
晁补之又说:“黄山谷事诗如画。
”如此说来就如邓椿断言:“诗与画已结为不解之缘。
”吴龙翰在杨公远诗集序中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道出了诗画相互补充的作用。
笪重光说过:“风神超逸,绘心复合与文心;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
”又讲了诗画相互引申、烘托的作用。
例如杜甫诗《画鹘行》:“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
”杜甫当时因触怒肃宗,政治地位岌岌可危,处于进退两难之际,鹘之欲飞未飞,正是他矛盾心情的写照,画家笔下之鹘,完全转化为诗人心中意中之鹘了。
金圣叹在《杜诗解》中评曰:“篇中先生自云:…写此神骏姿,充君眼中物‟,今看一起一结,真乃写此神骏,充我后人眼中矣。
”诗人之神与画鹘之神的融通,创造了独立于原画的新境界----较之原画更出人意外的境界,对画作的意境给予了大大的引申。
又如董其昌为《秋兴八景图》之一题曰:“…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颇有忘机友,点秋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我是不识字烟波钓叟‟……舟行瓜步大江中写此,并书元人词,亦似题画,亦似补图。
”如果不题诗,只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画,题了诗就平添了朦胧的诗意。
在第二幅上题曰:“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后山更青。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补了画不出的时间和声音以及空间的延伸,再加上古今、别离之情,使一幅静止、平面、空间有限的山水画,因这首小令的题写而生发出无限情思。
其实,诗画合璧在扩大绘画抒情性,活跃物象生命力,增加画面文学气息,增大思想含量,提高作品意境方面都起到巨大作用。
同样,诗意画的创作,又增强了诗词的可视性、形象性,使诗词更加具有感人的力量。
冯骥才在论述诗画关系时这样说过:“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文字都是色彩;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
画非画,文非文,画亦画,文亦画。
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
”他还说过:“绘画是静止的瞬间,是瞬间的静止与概括;诗用一滴海水来表现整个大海,诗是在…点‟上深化与升华。
”再一次说明,诗人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神奇的画笔,诗画的合璧带我们走入了美妙的世界。
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
首次明确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艺术主张。
他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认为诗与画有相同的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
指出:天工是对神的追求,清新是对神的把握。
清且新是对诗画的主张。
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
诗以文辞为语言,画以笔墨为语言,把所感、所思塑造为意象。
它们以同样的以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相通、相近、相融。
中国诗学提出由形似走向神似,进而达到形神兼备,要求“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不似而似”,即不能太粘著物之形迹,也不能离开物自身。
所以中国诗学之精神,认为“形神兼备”是诗歌艺术形象创造所追求的目标和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国画同样如此,在唐宋文人与画师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直接导致文人画的产生。
在中国
艺术家眼中,诗中情与画中意的创造都有赖于意象的获得。
这种艺术形象创造的共通之处,正是诗与画之所以合璧的缘由所在,也就是古哲所说的“诗画同源。
”中国诗与画都讲究形神兼备,神似高于形
似,讲求得意忘象。
“形神说”影响深远,一直发展到王渔洋的神韵说。
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论古代绘画,对此颇有感悟:“先由形似之极致而超入神奇之妙境也。
”诗画合璧成为中
国画艺术的特色
(二)、诗画合璧的具体表现1、诗中有画。
有人在互联网上载文论述诗的绘画美。
如诗有色彩美:“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
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中第二句可以说是一句绝唱。
这句诗的绝,一是紧紧抓住了春草将萌未萌,新芽欲吐未吐的季节特往,似乎使人仍然感到原野上料峭的春寒。
二是以不设色而见真色,如同
国画写意的清淡雅致,色彩微妙,体现了墨分五色的中国水墨画的特点。
以不设色而设色,于无色中见色。
观郑板桥的竹,于浓淡之间确乎看得见他题画诗中所说的“请看十月清霜后,一种苍苍笼碧烟”。
观齐白石的水墨芋叶,那饱含着水分的绿叶不是比什么真正的色彩都更真。
所以,上述韩愈诗句中那若有若无的草色,如烟似雾的柳绿,全然是水墨画法所创造的境界:于无色中见真色。
画家的眼力犹如诗人,诗人的笔意亦犹如画家。
故诗情中的画意也可以从设色中去寻觅。
如诗有线形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又如诗有构图美:王维的《终南山》一诗就有如
国画山水一样的构图美。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句,视点在山下,仰望山之高耸。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句,视点又在山中,满目云雾锁青山。
“分野中锋变,阴晴众壑殊”句,视点又在山顶,俯瞰众山。
“欲投人宿处,隔水问樵夫”句,视点又在山下。
品味整首诗,就好像在欣赏以散点透视形式构图的山水画。
明杨慎有论曰:“…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
‟诗有风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
”
再看看王维诗中的几个句子吧。
在《山居秋暝》中有八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第一联交代地点、时间,画面如以淡彩、粗线条写意(在“雨后”的“山”,于“秋”日的某个“晚”上)。
而中间两联对仗,有鲜明的绘画性,也就是描述性。
画面特别清新、细腻,几乎字字是画笔所到之处,有光、声、色和动感,很像是写实的画面。
明王嗣襫在《杜臆》中评杜甫诗《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时说:“画有六法,气韵生动第一,骨法用笔次之。
杜以画法为诗法,通篇字字跳跃,天机盎然,此其气韵也。
如…堂上不合生枫树‟,突然而起,已而忽入浦城风雨,已而忽入两儿挥洒,飞腾顿挫,不知所自来,此其骨法也。
至末因…貌得山僧‟,忽转到若耶、云门、阙然而止,总得画法经营之妙。
而篇中最得画家三味,尤其…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诗中有画‟,信然!”杜甫以画法作诗,以诗再现画之气骨,画境与诗境合而为一,成为画中有诗的典范。
闻一多在诗歌理论方面提出过著名的“ 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的美学主张,并运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其《死水》一诗可谓有较强的绘画美。
诗人在描写死水时,特别注意选取那些易于引起人们视觉联想的词藻,以加强诗句的绘画感。
如诗中既有色彩丰富、鲜明的“翡翠”绿,又有“ 桃花” 红,“ 珍珠” 白,再加上“罗绮”、“云霞”、“绿酒”等描写,使死水显现出繁复的色彩来,这无疑大大增强了诗歌的绘画美。
诗人用美丽的色彩来描绘死水的“表”,当然正是为了有力揭示它那丑恶的“里”。
表与里的强烈对比,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
诗人徐志摩对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非常赞赏,他的《再别康桥》可谓强化了绘画美的实践,选用“云彩、金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意象,给读者以色彩想象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对杜甫《绝句四首》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句,周振甫先生《诗词例话》,有这样的分析:黄鹂在翠柳上鸣,白鸳飞上青天。
从窗里看到西山上的雪,门口停着去东吴的船。
黄鹏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
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
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而构成画面。
千秋雪显得时间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广阔,含义深远(《诗词例话?情景相生》),这种宇宙观,在山水画中体现为“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宗炳《画山水序》)
白居易《忆江南》词中“日出江花红似人,春来江水绿如蓝” 虽然只有两句,却向人们展开了一幅观赏不尽的江南春水图卷。
这幅图卷是用极为浓重的色彩,以强烈的红绿对比的手法画出来的。
认识这两句诗中的画境,主要要抓住“设色”的技巧。
中
国画家布色也有这种手法。
比如荷花,本来没有正红色的,荷叶也没有墨黑的。
但齐白石、黄永玉却可以大胆地用正红色作花,川湛蓝色甚至纯墨色布叶。
这虽是一种夸张,但在艺术上是极真实的,这种真实性就在于画家把色彩的属性强调到绝顶,因而易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界内在的更纯的素质。
在强调色彩这一点上,《忆江南》的作者和画家可谓不谋而合,都取得了异曲同工之妙。
“红似火”,把红的属性提到了无法再高的地步,使“江花”红艳而且耀眼;“绿如蓝”,也把绿的属性提高到近于质变的程度,使“江水”深沉而透明。
这就是这两句诗取得如画的艺术效果的奥秘。
2、画中有诗。
明唐顺之有论曰:“少陵诗云…华夷山不断,吴蜀水长通。
‟只此二字,写出万里之景,如在目中,可谓诗中有画。
今观周生所画《长江万里图》,又如见少陵之诗,可谓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长江在诗;画中有诗,长江在画。
然哉长江属之诗也?属之画也?
著名人物画家华三川,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如王维《观猎》、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李绅《古风》等唐人诗意画。
画面形式匠心独运,画面意境深邃幽远,诗画相眏,诗意盎然,不失为画中有诗的典范。
画中有诗的真正含义还不仅仅在于形式的表面,而在于把画作为“深刻的生命方式”,“深层的心性表达”,“写胸中之逸气”,“表自由之情绪”,“抒丈夫之血性”。
丹青原本是诗情,诗和画都是用最深刻的境和最深刻的意的融合,剖白自己的生命和心性。
(其中的深意,请品读本文中【诗画合璧最本质的表现----意境的融合】一节。
)
3、以诗论论画。
苏东坡就以诗的审美观点品评绘画作品。
他在题《陇蒲传正燕公山水》中说:“燕公之笔,浑然天成,烂然如新,已离画工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也。
”证明了“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的论断。
在另一首评吴道子的诗中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在苏子看来,吴道子的画就是没有王维的诗具有得之象外的意境。
范曾常以论诗之语论画。
在纪念郭味蕖的文章中说:“可引用杜甫赞太白的两句诗:…清新庾开府,峻逸鲍参军‟比附,这就是郭味蕖先生所有创作的鲜明特色。
”在纪念王雪涛的文章中说:“记得《文心雕龙》中有一段话,颇可引来一读:…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章之鸣凤也。
‟意思是没有风华文采的风骨,不是真正的文士风骨,不过如鸷鸟之溷集;而虽有采饰而风骨阙如,则更似野鸡之乱窜。
因此既有藻耀之文采,又有高翔之风骨,才是文章之鸣凤。
遍列当代中国花鸟画坛,齐白石之后,藻耀而高翔者,我想他们是:李苦禅、潘天寿、王雪涛、郭味蕖,可并称写意花鸟界四杰,比列文章则他们都是文章之鸣凤。
”在《潘李之辩》一文中他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此潘天寿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李苦禅也。
静安以冯延巳、秦观之词句说明…有我之境‟,而以陶渊明、元好问之词句说明…无我之境‟。
静安先生未评其优劣,然以…不失赤子之心‟为词人极致,推重陶渊明、谢灵运、李后主、元好问、纳兰容若,当然在冯延巳、秦观、欧阳修之上。
李苦禅先生…不失赤子之心‟者也,观其言谈行止,憨态可掬而又童心未泯,虽八旬老翁,…如婴儿之未孩‟(老子语),在心灵上与潘天寿先生之根本区别在于:潘天寿先生理性而清醒,苦禅先生则感发而醉态。
苦禅先生作画,游心体道,清明在躬,不知今夕何夕,直如《庄子》书中梓庆之为鐻,忘毁誉而全精神;又如《庄子》书中为宋元君作画,解衣般礡之画工,洗尽铅华,方能回归本性。
苦禅先生不矜不伐、胸无渣滓之无为状态,实近乎庄;而以…懒牛‟自谑之潘天寿先生,十日一山,五日一水,必有其意匠惨淡经营、笔墨精心设计之创作苦辛,其高迈追逐、胸罗大略之事功心志,则近乎儒。
于是李苦禅先生天籁爽发,浑浑然人之物化耶?物之人化耶?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写苍鹭、鹌鹑、鹪鹩、雄鹰,…以鸟养养鸟‟,以物观物,故能达至…以天合天‟之境,作者主体与客体略无间隔,是苦禅作品最迷人处;而潘天寿先生以旷大心境观嶙峋之石、虬曲之松、冷艳之荷,以我观物,宇宙万有皆着潘翁色彩,而不似苦禅先生自身与宇宙本体殊无二致。
此潘、李艺术大相径庭处。
”在同一文章另一处,范曾又以诗论作比方论画:“与八大山人相类,苦禅先生所写物象敦厚朴素,浑然天成,不欲矫饰狂怪,于是温煦亲和,一任自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方之诗,则如谢灵运之山水、陶渊明之田园,所谓…深情而不诡‟、…风清而不杂、‟而吐纳英华,莫非性情,此苦禅先生所以睥睨千古,雄视当代之根本原因;而潘天寿先生所写物象则多孤峭冷僻、深拒固守,方之诗,则如竟陵钟惺之…险僻‟及谭元春之…冷涩‟,每于幽奥古怪上着力,用力过猛则恐去自然愈远,此潘天寿先生过人处,亦正其可研商处。
”以诗论论画似更加刻微尽妙,更能入木三分。
4、画论同时又是诗论。
叶燮论诗曰:“有第一等胸襟、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黄宾虹论画曰:“道尚贯通,学贵根底,识见既高,品詣尤至,一代之中曾不数人。
”李贽在《读史.诗画》中说:“画不图写形,正要形神在。
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
”岂非既是论画又是论诗。
欧阳修在他的《盘车图》题画诗中,既是对唐佚名画家作品《盘车图》的描写、品评,又是对诗理、画理的阐释。
在最后四句写道:“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诗中把《盘车图》画作与梅圣俞的诗相提并论,是在强调诗画均贵在有意境,观画赏诗则以能忘形得意为知画、知音。
5、诗与画在精神层面上的完美融合。
徐复观认为:中国诗画在精神意境上和艺术形式上的统一,应以徽宗《腊梅山禽图》为标志。
一株梅花由右向上,横斜取势,上栖一山禽。
左下空白处以瘦金体书法题诗一首:“山禽矜逸态,梅紛弄轻柔。
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
”书法题诗成为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形式上出于意匠经营。
在意境上也实现了融合。
达到了艺术形式与精神内容的完美统一。
徐对此又作进一步的生发:“用与诗相通的心灵、意境。
乃至用作诗的技巧,画出了一张画;更用一首诗将此心灵、意境,咏叹了出来;再加上与绘画相通的书法,把它写在画面空白的地方,使三者相互眏发。
这岂非是由诗画在形式上的融合,而得到了艺术上更大的丰富与圆成吗?”即是说诗画已实现精神层面的完美融合,因而,清代文学家叶燮甚至干脆说“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又何必论其中之有无哉”。
在中国艺术史上,诗
(三)、诗画合璧的伟大成果
书画集于一身、凝于一体的大家不胜枚举。
齐白石、吴昌硕等更被称为泰斗。
使中国艺术诗画合璧之花灿烂之极。
此处举吴昌硕一例。
一九零三年,吴昌硕应日本友人滑川所求作《墨梅图》。
出于当时各帝国主义国家疯狂侵略,以非常激愤的心情作画。
他把老梅倔强不屈的虬枝画成怒龙冲天之势,笔走龙蛇,风云满纸。
慷慨题句曰:“宝刀入手行当歌,谪仙少陵今谁何。
每思踏天持刀磨,报国报恩无蹉跎。
惜哉秋翼横旛旛,雄心只对梅花哦。
一枝持赠双滂沱,挥毫落纸如挥戈。
”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真所谓“梅花性命诗精神。
”沈曾植指出:吴的艺术“
书画奇气发于诗,篆刻求古自金文。
其结构华离、杳缈,仰未尝无资于诗者也。
”吴是画家也是诗人。
以诗人之情写景,以画家之笔传意,境意合一;诗成为境,画有了魂,诗画合璧意境既深且远。
岂非“诗文
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通。
”境界的高迈,出自境界高迈的人,吴昌硕本人岂不是一首大美绝伦的诗。
台湾诗
书画大家江兆丰也是一位鹤立鸡群者。
他以画家而作诗,自然使其诗中有画;以诗人而作画,自然使其画中有诗。
1965年举办第一次个展,引起书坛、画界、词场、文苑的推崇。
誉为“画苑词场两绝伦,画境诗心两轶群。
”一时传为佳话。
其实绘画就是大师源源不绝的诗心的一个涌泉口,我们读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就会明白石涛的千点万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诗雨漫洒画卷。
木匠出身、立志绘画的齐白石也深知诗歌的重要,一生作诗不缀。
诗心的疏凿、诗情的荡漾和诗境的拓延,染于指倾于画,才使中
国画具有诗一样的意境。
这正是“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历史上诗画结合的情形比较复杂。
有外形式(构成)的结合,也有内容(意境)的结合。
有诗人与画家作品的结合,也有画家兼诗人画境诗情的结合。
有画家借诗句、诗篇而作的诗意画,(这方面最为著名的要算徽宗赵佶出题考画家的典故。
他出的诗句有:竹锁桥边卖酒家。
蝴蝶梦中家万里。
野渡无人舟自横。
踏花归去马蹄香。
嫩绿枝头红一点。
还有深山藏古寺等。
)也有诗人依据画家作品所作的画意诗。
然而不管什么情形总是以外形式的有机与圆成;内部意蕴的映发与相融为第一标准。
历史上诗画合璧的范例俯拾皆是,再举几例:徐渭在《墨葡萄图》上题诗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寒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郑板桥在《墨竹图》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唐伯虎在一幅山水画上题诗曰:“不练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兴来只写青山卖,不使人间作孽钱。
”郑思肖在南宋亡后,所画兰花皆不画土,别人问他何故,答曰:“土为蕃人所夺,汝何不知也?”常以诗画表达爱国之情。
在一幅《墨兰图》上题诗曰:“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王冕在《墨梅图》上题诗曰:“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涛在国破家亡后所作的山水画中寄托了他的悲愤、抑郁。
其友张鹤野在他的画上题诗曰:“零碎山河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在另一幅《鱼翁垂钓图》上题曰:“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垂竿独钓翁。
”写满人入关人们遭劫。
二三十年代的齐白石,面对列强入侵,在山水画上题诗曰:“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世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
”董必武为何香凝《墨梅图》题诗曰:“花朵不落墨长新,劲挺疎枝最有神。
端的双清楼主作,化身如愿暗香真。
”汤文选在水墨虎图上题诗曰:“山君秉性最雄豪,威护灵芝岂用刀。
常伴丛林丹凤舞,笑看叠嶂黑熊逃。
貔貅有义提为将,魍魉无仁碾作膏,常使乾坤存正气,不愧身为大王袍。
“
二、诗画合璧诸要素探讨
(一)、诗画合璧最本质的表现----意境的融合元杨维楨有论曰:“东坡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盖诗者心声,画者心画,二者同体也。
纳山川草木之秀于有声者,非画乎?览山川草木之秀,叙述于无声者,非诗乎?故能诗者必知画,而能画者多知诗。
故其道无二致也。
”啊,诗与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们的一致在于意象塑造、情感表达、艺术境界的一致。
让我们试举几例,体会诗画合璧的奇妙意境。
宗白华在《美学的散步》一文中,分析了诗与画的关系。
他以唐王昌龄的诗《初日》、德
国画家门采尔的一幅画为例,他写道:“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王昌龄那首诗全是画,也全是诗。
诗和画里都是演唱着光的独幕剧,歌唱着光的抒情曲。
……画里本可以有诗,但是若把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饱吸着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摩,和物的对话,表出对物的热爱,象王昌龄的《初日》那样,那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
画家贺荣敏品诗品画的文章,对诗画合璧的优秀作品中的意境,有很深的品味。
简摘几则,与同道共享。
其一,《踏雪寻梅》。
绘画通过踏雪的精神,进入赏梅的境界。
踏雪寻梅既不是满足生理特质需求的功利境界,也不是穷究物理、追求智慧的学术境界。
它是返璞归真、冥合天地,以宇宙人生为对象,赏玩自然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
借以窥见自我最深心灵的审美境界。
其二,《引鹤闲行》。
诗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