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与中国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白石国画诗境论

博宝艺术网 来源:博宝艺术家网2011-02-23 09:32:01作者:博宝艺术家

齐白石齐白石国画诗境论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从春秋的诗经到战国的楚辞,到汉魏的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精通多国语言的辜鸿铭指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的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音乐性特点。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

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诗画合璧优秀传统概述中

(一)、诗画合璧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苏东坡有:“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之说。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法,录出与同道共享。张彦远说:“诗画异名而同体。”孔武仲说:“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钱熃说:“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黄庭坚说:“诗成无象之画,画出无声之诗。”周孚说:“东坡戏作有声画。”石涛说:“可知画即诗中意,诗非画里禅乎?”汤来贺说:“善诗者句中有图绘焉,善绘者图中有风韵也。”张可中说:“诗为有韵之画,画乃无韵之诗。”还有人说:“诗是诗人心中的画,画是画家心中的诗。”“画是凝固的诗,诗是流动的画。”“诗是诗人用文字写出来的画,画是画家用笔墨画出来的诗。”“画是诗的脸面,诗是画的神韵。”连古希腊亦有人说:“诗为能言画,画是静默诗。”被称为“希腊的伏尔泰”的西摩尼德斯就有名言:“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达?芬奇对于诗歌与绘画下了这样一个结论:“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

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有人研究认为江淹的《雪山赞四首》,是我国最

早的题画诗。杜甫是写作题画诗最多的诗人。卢鸿是最早在自己画上题诗的画家。《洛神赋图》是最早的诗意画,顾恺之也就是第一个作诗意画的画家。也有人认为卫协是第一个作诗意画的画家。王维诗画兼于一身,自称:“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他的诗如画、画如诗,在诗画合璧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苏东坡“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之句,黄山谷“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出无声诗”之论。都是说画家把胸中的诗,以笔墨的形式表达出来,作画如写诗,画本质上已成为诗。晁补之又说:“黄山谷事诗如画。”如此说来就如邓椿断言:“诗与画已结为不解之缘。”吴龙翰在杨公远诗集序中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道出了诗画相互补充的作用。笪重光说过:“风神超逸,绘心复合与文心;抒高隐之幽情,发书卷之雅韵。”又讲了诗画相互引申、烘托的作用。例如杜甫诗《画鹘行》:“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初惊无拘挛,何得立突兀。”杜甫当时因触怒肃宗,政治地位岌岌可危,处于进退两难之际,鹘之欲飞未飞,正是他矛盾心情的写照,画家笔下之鹘,完全转化为诗人心中意中之鹘了。金圣叹在《杜诗解》中评曰:“篇中先生自云:…写此神骏姿,充君眼中物‟,今看一起一结,真乃写此神骏,充我后人眼中矣。”诗人之神与画鹘之神的融通,创造了独立于原画的新境界----较之原画更出人意外的境界,对画作的意境给予了大大的引申。又如董其昌为《秋兴八景图》之一题曰:“…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颇有忘机友,点秋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我是不识字烟波钓叟‟……舟行瓜步大江中写此,并书元人词,亦似题画,亦似补图。”如果不题诗,只是一幅普通的山水画,题了诗就平添了朦胧的诗意。在第二幅上题曰:“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后山更青。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补了画不出的时间和声音以及空间的延伸,再加上古今、别离之情,使一幅静止、平面、空间有限的山水画,因这首小令的题写而生发出无限情思。其实,诗画合璧在扩大绘画抒情性,活跃物象生命力,增加画面文学气息,增大思想含量,提高作品意境方面都起到巨大作用。同样,诗意画的创作,又增强了诗词的可视性、形象性,使诗词更加具有感人的力量。冯骥才在论述诗画关系时这样说过:“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文字都是色彩;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亦画,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他还说过:“绘画是静止的瞬间,是瞬间的静止与概括;诗用一滴海水来表现整个大海,诗是在…点‟上深化与升华。”再一次说明,诗人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神奇的画笔,诗画的合璧带我们走入了美妙的世界。

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首次明确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艺术主张。他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认为诗与画有相同的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指出:天工是对神的追求,清新是对神的把握。清且新是对诗画的主张。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诗以文辞为语言,画以笔墨为语言,把所感、所思塑造为意象。它们以同样的以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相通、相近、相融。中国诗学提出由形似走向神似,进而达到形神兼备,要求“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不似而似”,即不能太粘著物之形迹,也不能离开物自身。所以中国诗学之精神,认为“形神兼备”是诗歌艺术形象创造所追求的目标和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国画同样如此,在唐宋文人与画师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直接导致文人画的产生。在中国

艺术家眼中,诗中情与画中意的创造都有赖于意象的获得。这种艺术形象创造的共通之处,正是诗与画之所以合璧的缘由所在,也就是古哲所说的“诗画同源。”中国诗与画都讲究形神兼备,神似高于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