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沉积岩的类型
沉积岩的类型沉积岩是指由岩屑、生物残骸、化学沉淀物等物质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在地球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生物演化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沉积岩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类:碎屑岩碎屑岩是由岩屑、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沉积岩。
岩屑可以是砂、砾石、泥等。
碎屑岩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侵蚀、输运和沉积。
侵蚀是指岩石受到水、风、冰等自然力的侵蚀作用,岩石表面的碎屑逐渐剥落。
输运是指岩屑被水流、风力等运输到远离原来位置的地方。
沉积是指岩屑在水中沉积下来形成岩石。
碎屑岩的特征是岩屑颗粒较大,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第二类: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化学物质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包括化学沉淀、生物作用和干涸沉积。
化学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和硫酸盐。
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白云石和方解石等。
硫酸盐岩包括石膏和明矾石等。
化学沉积岩的特征是颜色鲜艳、晶粒细小、质地均匀。
第三类:有机岩有机岩是由生物残骸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涉及到生物生长、死亡和分解等过程。
有机岩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和无机物质。
有机质包括藻类、植物、动物的遗骸和化石等。
无机物质包括矿物、泥沙等。
有机岩的特征是质地致密、颜色暗淡、有特殊的气味。
第四类:火山沉积岩火山沉积岩是由火山喷发物沉积而成的岩石,它们的形成过程包括火山喷发、碎屑流和火山灰等。
火山沉积岩的主要成分是火山碎屑、玄武岩和安山岩等。
火山沉积岩的特征是颗粒细小、质地坚硬、含有气孔和斑点。
总之,沉积岩是地球历史上的重要见证,它们记录了地球的演化历程。
了解沉积岩的类型及其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和现状,对于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与分类
4)分类和命名
碳酸盐岩按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基本矿物成分分 为石灰岩与白云岩两个基本类型;
按二者的比例关系有一系列过渡类型(表5-6)。 它们和泥质岩、碎屑岩之间也存在若干过渡 类型的岩石(表5-7)。
5)主要岩石类型
1.内碎屑灰岩:由砾级、砂级内碎屑被灰泥或化学成因的方 解石(亮晶)胶结而成,颗粒间因充填陆源碎屑物的多少而 使其碳酸钙含量有所变化。由磨圆的扁平钙质砾石构成的 称竹叶状灰岩。由钙质砂粒构成的称砂屑灰岩
白云石等。 泥状结构;水平层理;多具很薄的水平纹理。 按构造页理和固结强度分为泥岩和页岩(页理
明显)
泥质粉砂岩
页岩 泥岩
二、火山碎屑岩
火山喷出的碎屑物,经过搬运沉积于陆上或水 底,经熔结作用或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具有火山 喷发和沉积作用的双重因素,因而是具有过渡特征 的岩石。
1)碎屑成分:火山碎屑物和搬运、沉积时加入的 沉积物质。
4、生物作用形成的有机质是沉积岩所特有的。
沉积岩与岩浆岩平均矿物成分比较表
沉积岩与岩浆岩平均矿物成分比较表
❖ 沉积岩的构造:
指岩石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显示出 来的形貌特征,它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非构造变动的 构造特征,如层理、层面构造、结核、叠锥以及生物 化石等。
❖ 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之处是沉积岩普遍具有层状构造— 岩层 岩层--由两个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定的岩性基本一 致的层状岩体(沉积岩层) 岩层面—岩层的上、下界面 岩层厚度—顶、底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5)粒序层理:这是层系组内 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向细逐 渐变化显示出来的层理。
6)凸镜状层理:泥质沉积层 系中夹有多层小型凸镜状 砂质地质体(多具斜层理)。
若波状起伏的砂层中夹泥质透 镜体,则称压扁层理。
第九章 沉积岩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研究材料]
——地质学基础
调研学习
1
沉积岩:由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 搬运作用)及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沉积作用),经成岩作用后形成的岩石。
调研学习
2
沉积岩在地壳中的分布特征
岩浆岩约占地壳总体积的 三分之二(67.6%)。
变质岩约占地壳总体积的 四分之一(27.4%)。
泥质结构是沉积岩中特 有的结构。
调研学习
粘土岩 12
火山碎屑结构
火山碎屑结构: 由火山碎屑经 沉积作用形成 的岩石所构成 的一种结构。
调研学习
火山碎屑岩
13
粒屑结构
粒屑结构:有机械沉积作用参与形成的内源沉积岩。 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等。
竹叶状灰岩
调研学习
14
泥质条带灰岩
晶粒结构
晶粒结构:由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晶岩石 所具有的结构。碳酸盐岩、硅质灰岩等。
0.73
3. 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指组成物质的颗粒性质(粒度、表面 特征)、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沉积岩的结构
类型及其特点取决于岩石的形成作用,是沉积岩
的几个主要坚定特征(成分、结构、构造、颜色)之 一。主要结构类型有:
碎屑结构
泥质结构
火山碎屑结构
粒屑结构/晶粒结构
生物结构
调研学习
8
碎屑结构
沉积岩仅占地壳总体积的 5%,但由于它广泛分布 于陆地表面及海洋盆地中,
因而它占据了地表面积的 75%。
调研学习
3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 化学成分
➢ 矿物成分 ➢ 结构 ➢ 构造 ➢ 颜色
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沉积岩 火山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沉积岩资料(完整)
名词解释: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风化作用:就是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载荷——流体中除流体本身之外所包含的全部物质。
牵引流——由流体的流动来携带载荷移动。
如河流、波浪。
重力流—流体与悬浮物质的高密度流体,它的流动主要是由于作用于高密度流体的重力所引起的。
牛顿粘滞定律(内摩擦定律)—在流体二元平行直线运动中,内摩擦力F 的大小与流速梯度du/dy和两个流层的接触面积(S)成正比。
F =μ·du/dy·S τ=F/S=μdu/dy式中τ为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du/dy为流速梯度,μ为动力粘滞系数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τ随du/dy变化,μ为定值。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μ不是常数。
沉积分异作用:母岩的风化产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根据其本身的特性,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按一定顺序沉积下来浊流:是一种高密度的流体,常以体积巨大的块体进行运移,故又称为密度流或块状流。
由浊流搬运、沉积而形成的岩石叫浊积岩,它是一个成因概念,不代表某种岩石类型,而是岩石组合。
沉积期后作用:沉积物形成以后转变为沉积岩,到沉积岩的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前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或作用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在沉积物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即原生构造。
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层系又称丛系:是由成分、结构和产状上相同的许多细层组成的。
简述沉积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简述沉积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一、概念介绍沉积岩是指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地球表面最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之一。
它们是由风化、侵蚀和沉积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通常在水体或陆地上形成。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和化学作用,如水流、风、波浪和生物活动等。
这些作用导致了不同粒度大小和不同组成的沉积物堆积在一起,逐渐形成了沉积岩。
二、基本特征1. 粒度结构多样性沉积岩具有丰富的粒度结构多样性。
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将其分为粗砾岩、砂岩、泥岩等不同类型。
其中,粗砾岩颗粒较大,主要由大于2毫米(mm)的碎屑颗粒组成;砂岩由0.063-2mm大小的颗粒组成;泥岩主要由小于0.063mm大小的颗粒组成。
2. 显微结构特征显微结构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小结构特征。
沉积岩的显微结构特征主要包括颗粒形状、颗粒间的空隙大小和形态、岩层中的孔隙度等。
这些特征对于沉积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影响。
3. 成分组成复杂多样沉积岩的成分组成非常复杂,通常包括矿物颗粒、有机物、水和气体等。
其中,矿物颗粒是其主要组成部分,通常占总体积的70%以上。
不同类型的沉积岩中,矿物颗粒种类和含量也不同。
4. 层理结构明显沉积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这是由于沉积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沉积物在堆积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选作用。
这些层理结构对于研究沉积环境和历史非常重要。
5. 古生态环境记录沉积岩是记录古生态环境变化最重要的地质材料之一。
通过对沉积岩中化石、孢粉等古生物遗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气候、水文、地貌等环境信息。
因此,沉积岩对于研究古生态环境和古地理学十分重要。
三、结论综上所述,沉积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具有粒度结构多样性、显微结构特征、成分组成复杂多样、层理结构明显和古生态环境记录等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对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环境变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沉积岩主要岩石类型
沉积岩的主要岩石类型:1)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是火山剧烈爆发中产出的火山碎屑堆积物经压实、固结以后形成的岩石。
火山碎屑物质的物态一般指它降落着地时的物理状态,即是固态、液态,抑或是塑性体。
固态碎屑包括岩屑、晶屑和玻屑;塑性碎屑包括浆屑,塑性玻屑。
火山碎屑岩根据碎屑颗粒大小又可分为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
集块岩:岩石中的火山碎屑粒径大于50mm者占50%以上,常混有火山角砾、火山灰等,分选性差。
集块岩多分布于火山口附近或火山管道中,分布范围较窄,可作为寻找古火山口或古火颈的一种标志。
火山角砾岩:主要由各种喷出岩的角砾组成,也有其它岩石角砾,角砾棱角明显,也可混入少量晶屑,一般由火山灰胶结,分选性差。
该种岩石除分布在火山口附近外,也可分布于离火山口稍远的地区。
比较常见。
凝灰岩:岩石中大多数的火山碎屑粒度小于2mm,并且被更细的火山尘及火山灰的次生化学分解物(蛋白石、粘土、碳酸盐等)所胶结。
由于火山灰粒度细小,从火山口喷出后在空中可飘浮数百乃至数千公里,所以一般凝灰岩的分布范围很宽,可距火山口很远。
它是火山碎屑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
2)正常碎屑岩类:正常碎屑岩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岩石之一,特别是在陆相沉积物中,分布极为广泛。
一般所指的碎屑岩是由50%以上的碎屑物(包括矿物碎屑及岩石碎屑)组成的岩石。
它们的形成主要与外动力地质因素有关,大都为机械破碎的产物经搬运沉积而成。
碎屑岩中,也可混入纯化学沉淀物质与黏土物质,并且多以胶结物的形式存在,当这些混入物的含量增多,而超过50%时,则分别过渡为化学岩或黏土岩。
这类岩石按碎屑颗粒大小,又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三种。
砾岩:破碎的岩块,经过较长距离的搬运或受到海浪的反复冲击,使棱角消失,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砾石(或称卵石),再经胶结的岩石称为砾岩。
砾石直径一般大于2mm。
不同的砾岩,其砾石成分和胶结物各不相同。
具砾状结构、层状构造,但层理一般都不发育。
若这类岩石中砾石未被磨圆而具明显棱角者,则称为角砾岩。
沉积岩的常见种类及其特征
沉积岩的常见种类及其特征
沉积岩是在地表的条件下,原有岩石经外力地质作用即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等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在外貌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具有成层的构造即层理构造。
因为在沉积岩形成的过程中,沉积物是一层层逐渐沉积下来的,先沉积的物质在下面,后沉积的在上面,不同时期沉淀物的性质又不相同,所以其具有成层的构造。
另外沉积岩常见的构造还有:波痕、泥裂、化石、结核等。
沉积岩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碎屑岩:有主要由砂、砾石经胶结而成的砂岩,砾岩和主要由火山喷发物胶结而成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粘土岩:粘土岩类是由颗粒直径在0.01㎜以下的粘土组成,主要有泥岩和页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化学岩主要是原来的岩石经化学风化后的溶解物质,在化学条件适当或生物参与的化学作用下,从海水或湖水中沉积、团结而形成的岩石,常见有石灰岩、白云岩。
根据其成因可以分为三大类: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
碎屑岩:有主要由砂、砾石经胶结而成的砂岩,砾岩和主要由火山喷发物胶结而成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粘土岩:粘土岩类是由颗粒直径在0.01㎜以下的粘土组成,主要有泥岩和页岩。
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化学岩主要是原来的岩石经化学风化后的溶解物质,在化学条件适当或生物参与的化学作用下,从海水或湖水中沉积、团结而形成的岩石,常见有石灰岩、白云岩。
沉积岩分的类及主要类型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风化作用
岩石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受到温度变化、水、氧气和生物活动等 因素的影响,逐渐发生分解和破坏,形成松散的碎屑物质。
侵蚀作用
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碎屑物质受到水、冰、风等外力的搬运作用,从 原地点移至新的沉积地点。
搬运作用
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会受到流速、流量和重力的影响,逐渐沉积下 来。
粘土岩的硬度较低,容易破碎和风化。
粘土岩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红、黄、 绿等色。
粘土岩广泛用于陶瓷、玻璃、耐火材 料等领域。
04
结论
沉积岩的重要性
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
沉积岩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沉积岩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 的演变历史、气候变化、板块运动等 信息。
资源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
沉积岩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拓展应用领域
除了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未来可以将沉积 岩的研究拓展到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领域。
提高技术手段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高分辨率显微镜、地球 化学分析等,可以更深入地揭示沉积岩的微观结 构和成分特征,为研究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THANKS
感谢观看
沉积岩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对人类经济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沉积岩的未来研究展望
深化基础理论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对沉 积岩形成机制、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范围内的沉积岩研究具有相互关联性,未来 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沉积岩研究的进步。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石灰岩的硬度较高,不 易被风化和侵蚀。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和类型及其相互转化
一、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和类型(1)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
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
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
岩浆岩主要特征是: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 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 毫米到0.05 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超基性岩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一、岩浆岩的特征和类型:岩浆岩是在地壳或地幔中由岩浆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含有大量矿物质和晶体:岩浆岩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晶体,如石英、长石、黑云母等。
它们呈现出明显的结晶状,有时也会包含一些气泡或长石中的腔体。
2.多样的成分和结构:岩浆岩的成分和结构具有多样性。
基于岩浆的成分和结构,它们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岩浆岩。
3.多种变质或沉积后的产物:岩浆岩经历了地壳构造运动和地质变化,通过变质和沉积等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岩石。
例如,在变质作用下形成了夕卡岩或角闪岩,在沉积作用下形成了火山碎屑岩或火山玄武岩。
岩浆岩的类型较为多样,根据其成分和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酸性岩浆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
它具有均匀的颗粒结构和块状的颗粒分布。
2.辉石-闪长岩:辉石-闪长岩主要由辉石和闪长石等矿物组成,是一种中性岩浆岩。
它的颗粒粗糙,具有典型的火山质地。
3.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碱性岩浆岩,主要由斜长石和辉石等矿物组成。
它具有致密的结构和玄武质地,常呈暗绿色或黑色。
二、沉积岩的特征和类型:沉积岩是由风化和侵蚀作用将岩石颗粒或有机物沉积于水或陆地表面形成的。
它们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显著的层理结构:沉积岩沉积过程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的层理结构。
这些层由不同大小和组成的颗粒沉积而成,如砂岩、泥岩和粉砂岩等。
2.典型沉积构造:沉积岩中常见的构造有波痕、交错层和斜交层等。
这些构造形成于水流、波浪或风的作用下,反映了沉积过程中的物理条件和沉积体系。
3.特定化石和化石组合:沉积岩中通常会保存有特定的化石和化石组合。
这些化石是生物遗骸或痕迹的化石,可以提供沉积岩形成时的环境信息。
沉积岩的类型非常丰富,根据颗粒大小和成分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砂岩:砂岩是由颗粒直径在0.063-2mm的石英和岩屑等构成的沉积岩。
沉积岩描述实例
沉积岩描述实例一、引言沉积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是通过岩浆喷发、风化和侵蚀等自然过程形成的。
沉积岩是地球历史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地球各个时期的环境和地质演变。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沉积岩描述实例为例,深入探讨沉积岩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二、实例一:砂岩2.1 描述砂岩是一种以石英颗粒为主要成分的沉积岩。
它的颗粒粒度在0.0625毫米到2毫米之间,颗粒形状通常呈圆球状或半球状。
砂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表面光滑,质地坚硬。
2.2 形成过程砂岩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碎屑物质来源:砂岩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岩石的风化和侵蚀,也可能包括有机物质、骨骼等。
2.侵蚀和输运:碎屑物质被水流、冰川或风力等外部力量侵蚀和输送到沉积盆地。
3.沉积和堆积:碎屑物质随着水流或其他沉积介质的流速减慢而沉积下来,逐渐在沉积盆地中堆积形成砂岩层。
4.压实和胶结:随着上层沉积的增加,下层的碎屑物质受到上方重力的压实作用,使得砂岩变得更加致密。
同时,胶结物质如碳酸盐、铁氧化物等也充当着胶结剂的角色,将颗粒粘结在一起。
2.3 应用和意义砂岩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材、玻璃等行业。
由于其颗粒较大、孔隙度相对较高的特点,砂岩也常被用作地下水和石油储层的藏层。
三、实例二:页岩3.1 描述页岩是一种主要由粘土和石英等细粒颗粒组成的沉积岩。
它的颗粒粒度小于0.0625毫米,颗粒形状通常呈片状或鳞状。
页岩可以分为灰色、黑色、褐色等不同颜色。
3.2 形成过程页岩形成的过程相对复杂,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粘土矿物来源:页岩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粘土矿物,它们来自于海洋和湖泊沉积物中的细粒颗粒。
2.沉积物输送:粘土颗粒通过河流、湖泊或海洋等运输介质输送到沉积盆地。
3.沉积和压实:粘土颗粒在水中沉积下来,逐渐形成页岩层。
随着上层沉积的增加,下层的粘土颗粒受到上方重力的压实作用,使得页岩变得更加致密。
(转)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特征?分类?类型
(转)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特征?分类?类型一、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一)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s是在地表或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等形成的物质,经过搬运、沉积、成岩而形成的层状地质体。
沉积岩分布广,大陆表面约有75%覆盖着沉积岩,其中最大厚度达13km,平均厚度约为1.8km;大洋底部几乎全被沉积物或沉积岩所覆盖,其厚度为0.2~3km,平均厚度约为1km。
沉积岩的种类很多,但分布最多的是页岩,其次是砂岩和石灰岩,它们占沉积岩总量的95%以上。
(二)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形成一般都经过风化、搬运、沉积、成岩四个过程。
1、风化阶段沉积物质的来源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由于温度变化、水、氧和生物等作用,在原地发生破坏崩解,逐步破碎成大大小小的碎屑物质,岩石中有的成分被溶解,有的则生成新的矿物,这些破碎溶解的物质,就成了沉积岩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
另外还有一些火山碎屑、深部的热卤水、温泉喷出物等深源物质和陨石、宇宙尘埃等宇宙物质。
2、搬运阶段原有的岩石经风化后形成的产物,除了一部分残留在原地外,绝大多数被水、风、冰川、海洋及生物等搬运到其它地方。
物质的搬运一般可分为三种方式:(1)机械搬运:碎屑物质在水、风、冰川或重力流中被搬运。
(2)化学搬运:一些母岩风化产物溶解形成真溶液或胶体溶液被携带搬运。
(3)生物搬运:生物作用的生物残骸和分泌物的堆积。
3、沉积阶段岩石碎屑物地被搬运途中,由于搬运力的减弱,比如水流或风力速度降低、冰川熔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松散沉积物。
与搬运相对应的,沉积方式也有三种:(1)机械沉积:机械搬运带来的碎屑物质,由于搬运能力减弱而沉积下来。
(2)化学沉积:化学搬运来的物质通过化学作用形成难溶的物质或通过胶体凝聚进行沉积。
(3)生物沉积:生物的残骸和分泌物的沉积。
4、成岩阶段沉积后的松散沉积物,在一个新的改变了的环境中,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固结成坚硬的沉积岩的过程,称为成岩作用。
沉积岩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沉积岩仅占地壳总体积的 5%,但由于它广泛分布 于陆地表面及海洋盆地中,
因而它占据了地表面积的 75%。
.
3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 化学成分
➢ 矿物成分 ➢ 结构 ➢ 构造 ➢ 颜色
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沉积岩 火山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
4
一、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化学成分 矿物成分 结构 构造 颜色
.
5
1. 沉积岩的化学成分
泥质结构是沉积岩 中特有的结构。
生物礁灰岩
.
16
生物碎屑(灰)岩
4.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物理、 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的,组成岩石的各种组分的 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所显示出来的宏观形貌特征。 在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 为原生构造;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 造。
是区别于岩浆岩、变质岩最重要的标志。由 纹层、层系和层系组构成。
.
19
(1) 层理的构成要素
纹层:是层理的最小组成单位,它是在相同条件下 同时形成的,在成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均一性。 厚度毫米级。
层系:由结构、成分、厚度和产状相似的纹层组合 而成,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时间内形成的。各层系 的界面可以平行或斜交。
.
21
(3) 层理的形态分类
按层理的形态及其与层系界面的关系,分为: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波状层理 交错层理 粒序层理 块状层理
.
22
水平层理:纹层彼此平行并与岩层面平行,薄纹层(12mm)。出现在细粒沉积岩如粉砂岩和粘土岩中,反映稳 定、宁静的水动力条件,以悬浮方式缓慢沉积,如湖泊深 水区、泻湖和深海区等。
.
23
平行层理:由彼此平行 并与岩层面平行的纹层 组成,碎屑力度比水平 层理粗大,纹层较厚。 是在水流较快的浅水环 境中形成的,如河道、 湖岸和海滩,常与大型 交错层理共生。
常见沉积岩特征
常见沉积岩特征一、火山碎屑岩1.火山角砾岩岩石特征:矿物或碎屑组合:由大小不等的熔岩角砾组成,为火山灰填隙,经压实胶结而成。
结构:火山角砾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其它:分选差,不具层理,环境:多分布于火山口附近。
2.凝灰岩岩石特征:矿物或碎屑组合:由直径小于2mm的火山碎屑和火山灰经压实、胶结形成。
结构:凝灰结构构造:块状构造产状和分布:二、陆源沉积岩1.砾岩岩石特征:矿物组合:50%以上的碎屑颗粒大于2mm,砾石成分或单一或复杂结构:砾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其它:分选性差,磨圆度中等-好。
2.角砾岩岩石特征:矿物组合:50%以上的碎屑颗粒大于2mm,砾石成分或单一或复杂结构:角砾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其它:分选性差,磨圆度差。
成因:断层带由于两盘岩石相互错动形成,或近距离搬运沉积形成。
3.粗砂岩岩石特征:矿物组合:50%以上的碎屑颗粒介于0.5-2mm之间。
碎屑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白云母等。
定名:长石石英砂岩结构:粗砂结构,泥质胶结构造: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其它:一般分选性,磨圆度较好4.中砂岩岩石特征:矿物组合:50%以上的碎屑颗粒介于0.25-0.5mm之间,碎屑主要为石英、长石、岩屑、白云母等。
定名:云质石英砂岩结构:中砂结构,钙质(白云质)胶结构造: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其它: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或好5.细砂岩岩石特征:矿物组合:50%以上的碎屑颗粒介于0.25-0.1mm之间。
碎屑以石英为主,其次有长石、岩屑、白云母等。
定名:铁质石英砂岩结构:细砂结构,氧化铁质胶结构造: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其它: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或好6.粉砂岩岩石特征:矿物组合:50%以上的碎屑颗粒介于0.05-0.005mm之间,碎屑主要为石英、长石粉砂粒,还含有白云母、粘土矿物等,有常为泥质胶结,其次是钙质和铁质胶结。
结构:泥质粉砂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其它:一般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或好7.长石砂岩岩石特征:矿物组合:50%以上的碎屑颗粒介于1-0.5mm之间,碎屑主要为石英、长石粉砂粒,还含有白云母、粘土矿物等。
第六章++沉积岩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层理构造的术语
• 细层 细层:由成分单一的细微薄片组成,又称纹 层。 • 层系 层系:由结构和产状相似的纹层组合而成的。 • 层系组 层系组:在相似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层系的组 合,代表一套层理的基本单元。 • 层面 层面:指层系组间的界面,是通过沉积间断 或介质动力状态转换形成的。
层理的主要类型
• 1. 水平层理:细层界面平直且相互平行, 并与层面一致。
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结构
三、沉积岩的构造(structure)
•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岩石各个组成部分的空 空 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显示出来的形貌特征。 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 沉积岩构造的分类:
– 层理构造 – 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bedding)
• 是通过组成沉积岩的矿物、岩屑的颜色、 矿物、岩屑的颜色、 矿物 成分、厚度、颗粒大小及排列状况等,在 成分、厚度、颗粒大小及排列状况等 垂直于沉积岩表面的方向上变化表现出来 的一种原生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 原生沉积构造
2mm 0.05 mm 0.005 mm
砾岩-砾状结构
砂岩-砂状结构
粉砂岩-粉砂状结构
结构
• 2、泥质结构:(<0.005mm) • 泥岩和页 岩中发育
结构
• 3、晶粒结构: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晶 、晶粒结构 岩石所具有的结构。 • 可进一步分巨晶、粗晶、中晶、细晶、微 晶和隐晶 • 4mm;0.5mm;0.25mm;0.05mm;0.01mm;0.0 01mm;
构造
• 缝合线:垂直或大体垂直层面方向表现出 的波曲形的线状细缝。
构造
• 叠层石:由藻类等在固定基座上生长形成 的一种纹层状构造。
叠层石
构造
• 痕迹构造:生物活动时遗留下来的具有一 定形态的痕迹。
简述沉积岩的分类及其主要岩石类型
简述沉积岩的分类及其主要岩石类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沉积岩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自然力量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其主要分类有碳酸盐岩、碎屑岩和化学沉积岩三种。
【高中地理】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高中地理】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高中地理】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介绍了三种岩石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一、沉积岩(1)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常见的沉积岩包括直径大于3mm的砾石、由其他材料胶结的圆形卵石和砾岩、由直径为2mm至0.05mm的砂粒胶结的砂岩、由细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硬度低的灰岩等。
(2)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 层理结构明显;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 有些有干裂纹、气孔、结节等。
(3)沉积岩的分类根据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可分为三类: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迹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二、火成岩(1)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它们在地壳中有一定的产状和形状。
根据岩石的矿物和化学成分,火成岩可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岩浆岩的构造可分为隐晶质构造和隐晶质构造。
(1)显晶质结构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可以区分矿物颗粒的人被称为水晶。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可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等粒度结构,粒径5-2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颗粒结构颗粒直径<0.2mm;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2)岩浆岩的斑岩构造和类斑岩构造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结构:1.同一种矿物在同构岩石中的粒度大致相同。
沉积岩岩石学
3)生物成因构造:
包括生物礁体(Reefs): 生物遗迹(Trace fossils):如虫孔、虫迹
生物层理: 如叠层构造,是由蓝绿藻分泌的粘 液捕获和黏结砂、粉砂和泥粒或晶体而形成的 一种纹层构造。是在固定基底上周期性繁殖形 成的一种纹层状构造,其中的纹层称藻纹层。 当条件适宜时,藻类大量繁殖,所形成的纹层 含有机质较多,称富藻层或暗层;条件不适宜 时,藻类处于休眠状态,称贫藻层或亮层。
★风成交错层属板状交错层,但层系厚度很大,可达1米以上
交错层理
其他物理成因构造 波痕:由于河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砂质沉积物表面 表面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现象。
1 直线脊 2 波曲脊 3 舌形脊 4 菱形脊 5 新月脊
波长(L):相邻两波峰间的距离。 波高(H):波峰到波谷的垂直距离。 波痕指数(RI):波长与波高之比(L/H)
海绿石、石膏、铁氧化物
矿物成分
常见的有20多种,如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 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石膏、硬石膏、石盐、Fe、 Mn、Al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等。
• 岩浆岩中常见的造岩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 黑云母及基性斜长石等在沉积岩中含量甚微或缺失;
• 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白云母等在沉积岩中大 量存在;
砾质
砂质 砂质
粉砂质
化学沉积作用—真溶液的沉积作用
1)易溶矿物的沉积作用 易溶矿物:在常温下溶解度很大的矿物,如石膏、NaCl、KCl 等等。 易溶矿物的沉淀条件:蒸发量很大、降雨量很小,故又称蒸发矿物。
2)难溶矿物的沉积作用 难溶矿物:在常温下溶解度很小的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等。 难溶矿物的沉淀条件: ●酸性元素化合物:如石英(SiO2),在介质由碱性向酸性转化时 易沉淀。 ● 碱性元素化合物:如方解石(CaCO3),在介质由酸性向碱性转 化时易沉淀。 ●变价金属氧化物:如赤铁矿(Fe2O3),在氧化条件易沉淀。 ●变价非金属化合物:如黄铁矿(FeS2),在还原条件易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4.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原生)构造的主要类型: 层理构造 面理构造 暴露成因构造 化学成因构造 生物成因构造
18
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 介质(水流、风等)的流动,在沉积岩内部形 成的成层构造,由沉积物的颜色、成分、粒 度、结构、层厚以及形态沿垂向上的变化显 示出来。 它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 是区别于岩浆岩、变质岩最重要的标志。由 纹层、层系和层系组构成。
次生色:由于风化、侵染等次生变化形成的颜色。如肉 红色的正长石颗粒风化后成为白色的高龄石等。
39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的分类
➢ 陆源沉积岩 ➢ 火山源沉积岩 ➢ 内源沉积岩
陆源沉积岩 火山源沉积岩 内源沉积岩
40
二、沉积岩的分类
由于沉积岩的种类繁多,在成因和成分等具有复杂性, 目前对沉积岩的分类尚有不同观点。
碎屑结构 泥质结构 火山碎屑结构 粒屑结构/晶粒结构 生物结构
8
碎屑结构
碎屑结构:由机械破碎产生的各种碎屑物被胶结起 来形成岩石的一种基本结构。包括碎屑颗粒的结构、 杂基或胶结物的结构以及碎屑和填隙物之间的关系 等诸多特征。 各种碎屑岩,特别是砾岩、砂岩常 具有,主要有砾状、砂状结构。
颗粒的大小(mm):砾级 2-1000,砂级0.05-2, 粉砂级 0.005-0.05,粘土级 <0.005(泥质结 构)
鲕粒灰岩
结晶灰岩
15
生物结构
生物结构:由生物 遗体或生物碎屑 (含量>30%)组 成的一种结构。 生物礁灰岩
泥质结构是沉积岩 中特有的结构。
生物礁灰岩
16
生物碎屑(灰)岩
4.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物理、 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的,组成岩石的各种组分的空 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所显示出来的宏观形貌特征。在 沉积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为原 生构造;固结成岩之后形成的构造为次生构造。
22
水平层理:纹层彼此平行并与岩层面平行,薄纹层(12mm)。出现在细粒沉积岩如粉砂岩和粘土岩中,反映稳 定、宁静的水动力条件,以悬浮方式缓慢沉积,如湖泊深 水区、泻湖和深海区等。
23
平行层理:由彼此平行 并与岩层面平行的纹层 组成,碎屑力度比水平 层理粗大,纹层较厚。 是在水流较快的浅水环 境中形成的,如河道、 湖岸和海滩,常与大型 交错层理共生。
细砂岩 0.25-0.05mm
粉砂岩 0.05-0.005mm
粘土岩 < 0.005mm
53
一般特征
2) 圆度
圆
次圆
次棱
棱
54
一般特征
(2) 填隙物(杂基、胶结物)的结构
1) 杂基的支撑类型: 颗粒支撑,杂基少,碎屑颗粒彼此接触; 杂基支撑,杂基多,碎屑颗粒基本上互不接触。 2) 胶结类型(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了解): 基底式胶结,碎屑颗粒彼此不接触,呈游离状分散在胶
泥质结构是沉积岩中特 有的结构。
粘土岩 12
火山碎屑结构
火山碎屑结构: 由火山碎屑经 沉积作用形成 的岩石所构成 的一种结构。
火山碎屑岩
13
粒屑结构
粒屑结构:有机械沉积作用参与形成的内源沉积岩。 灰岩、白云岩、硅质岩等。 竹叶状灰岩
14
泥质条带灰岩
晶粒结构
晶粒结构:由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晶岩石 所具有的结构。碳酸盐岩、硅质灰岩等。
一般认为,物质来源是划分沉积岩最重要的依据。因为 物源不同,其成分和性质也不同,其搬运和沉积作用 的方式以及成岩后生阶段的作用方式和特点也不同。 按沉积物的来源分为陆源沉积岩、火山源沉积岩和内 源沉积岩三大类。成分和结构是进一步划分的依据。
41
二、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沉积岩:主要由机械搬运沉积的陆源物质组成,如 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
碎屑的物质成分
碎屑结构
主要岩石类型
砾岩/角砾岩
砂岩
粉砂岩
粘土岩
45
陆源沉积岩分为两大类:碎屑岩和粘土岩。 碎屑岩,为母岩风化后的各种机械破碎的固体碎
屑组成,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 粘土岩(泥质岩) ,为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细粒
粘土矿物组成。
46
一般特征
1. 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部分
碎屑颗粒:破碎的固体碎屑,占岩石组分的50%以上, 如砾岩中的砾石,砂岩中的砂。
杂基:碎屑颗粒之间的机械混入物,又称基质,常见为 粘土、粉砂等。杂基与砾石、砂等碎屑颗粒同时沉积 同时形成。
胶结物:充填于碎屑颗粒孔隙内的化学物质(钙、硅、铁 质等),使岩石更坚硬。
孔隙:碎屑之间未被其它物质占具的空间,可以是原生 也可以是次生。
47
一般特征
1. 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部分
胶结物
碎屑颗粒
结核:是一种成分、颜色、结构等方面与围岩显著 区别的自生矿物集合体。
缝合线:在垂直层面的切面中呈锯齿状的裂缝,在 碳酸盐中最为常见,认识是压溶作用的产物。
35
结核
缝合线
鲕粒灰岩
结晶灰岩 36
生物成因构造
叠层构造:蓝绿藻在生长过程中粘结细碎屑物质而形成 的一种成层构造。可以只是顶、底层,向光性。
痕迹构造:生物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活动时,遗留下来 的具有一定形态的痕迹。
20.4
4.55
25.6
15.11
3.85
0.03
1.45
0.07
3.15
14.51
4.25
9.07
0.97
0.15
0.73
7
3. 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指组成物质的颗粒性质(粒度、表面 特征)、形状、大小及相互关系等。沉积岩的结构 类型及其特点取决于岩石的形成作用,是沉积岩的 几个主要坚定特征(成分、结构、构造、颜色)之一。 主要结构类型有:
碎屑岩的结构与岩浆岩和变质岩有很大的不同,后 者的矿物颗粒之间是连续接触的;而在碎屑岩中, 颗粒之间以点接触,颗粒之间有孔隙,这些孔隙被 胶结物或者细粒填隙物质充填。因此,具有孔隙是 9
砾状结构(砾岩)
10
砂状结构
石英砂岩
粉砂岩
11
泥质结构
泥质结构:由极细小的 碎屑和粘土质矿物 (粒度<0.005mm) 经胶体凝聚作用形成 的一种结构。粘土岩。
纹层 层系
顶面
底面
层系
层系组
20
(2) 层理的厚度分类
层理的厚度分类是以层系的厚度为标准的。 小型层理:层系厚度<3cm 中型层理:层系厚度3-10cm 大型层理:层系厚度10-200cm 特大型(巨型)层理:层系厚度>200cm
21
(3) 层理的形态分类
按层理的形态及其与层系界面的关系,分为: 水平层理 平行层理 波状层理 交错层理 粒序层理 块状层理
37
叠层构造
痕迹构造
叠层石
恐龙足迹
38
5. 沉积岩的颜色
沉积岩的颜色,是沉积岩鉴别沉积岩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矿物的颜色相同,沉积岩的颜色可分为继承色、自 生色和次生色。
继承色:碎屑岩类碎屑物的颜色。如,当碎屑物大部分 由正长石组成时,呈现红色,由石英组成则呈现白色 等。碎屑岩具有。
自生色: 沉积盆地中自生物质及粘土矿物构成的颜色。 多为化学岩类以及粘土岩类具有。
杂基
孔隙
48
一般特征
2. 碎屑的物质成分
(1) 碎屑颗粒,包括矿物碎屑和岩屑两种。 矿物碎屑,一个碎屑颗粒只由一种矿物单晶组成的,最
常见的有抗风化能力强的矿物如石英、斜长石、白云 母,以及部分重矿物如锆石、榍石、磷灰石等; 岩屑:由两种以上矿物构成,是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岩 石碎块,多出现在砾岩中。 (2) 填隙物 杂基和胶结物合称碎屑岩的填隙物。
沉积岩
岩浆岩
Fe2O3>FeO
Fe2O3<FeO
K2O>Na2O
K2O>?<Na2O
富含CO2和H2O 少
富含有机质
6
2. 沉积岩的矿 物成分
矿物
Ol Opx/Cpx Hbd
沉积岩中已知的矿物达160 Bi
种以上,而组成岩石的 An(Ca-rich)
90%以上的矿物只有20
Qtz Pl
余种(造岩矿物一般1-3 Mov.
27
块状层理:又称均匀层理,岩层内部物质均匀,不 显层理性,通常是快速堆积条件下的产物。
28
面理构造
面理构造:发育在沉积岩层顶面和底面的构造。主要有 波痕:是沉积物或沉积岩层面上有规律的起伏现象,是
在水或风的作用下,沉积物表层砂质在迁移过程中形 成的沙波在层面上留下的痕迹。可分为(1)风成波痕、 (2)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 槽模:是一种底面构造,一端浑圆状突起,指向上游; 一端向下游方向张开。是泥质沉积物表面被流水冲刷 出槽穴后,被后来的砂质沉积物充填,保留在砂岩的 底面上。
火山源沉积岩 集块岩>64mm 火山角砾岩
64-2mm 凝灰岩<2mm
内源沉积岩 碳酸盐岩 硅、铝、铁、锰、磷质岩 蒸发岩(硫酸盐、卤化物) 可燃有机岩
43
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的分类 陆源沉积岩
➢ 一般特征 ➢ 主要岩石类型
火山碎屑岩 内源沉积岩
44
三、陆源沉积岩
一般特征
碎屑岩的基本组成部分
2)形态:
一般用圆度表示,分为圆、次圆、次棱角、棱角(见下张
PPT)。同样圆度也可以反映搬运距离和沉积时的水动
力状态。
52
一般特征
1) 粒度
砾岩
巨砾岩 d>1000mm 粗砾岩 1000-100mm 中砾岩 100-10mm 细砾岩 10-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