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目标和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读写11到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5、在学习数字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会读、会写11到20各数,掌握这些数的组成、顺序及大小。
2、认识十位与个位。
3、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数位,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教材分析:
例1教学数数,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到20根,也就是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把这10根再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准备。
接着教学数的读法,教材通过操作,并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来教学。
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一捆,就是1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小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
例2教学数序,要求学生把直尺上的数读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在练习十七中第12题,还出现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习题,要求学生按照数的顺序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虽然图形本身是直观的,但是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这里不要求向学生介绍“数轴”这个名称,以免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例3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
通过观察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进制。
学生掌握了11到20各数的组成,对每个数左边的1表示1个十就能理解得更清楚,为此,教材还特别安排了一些练习。
如练习十七的第2题,要求学生把各个数用小棒表示出来。
例4教材安排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题,这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些准备。
例如,教学9加4时,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
10+3=13。
教材中通过摆1捆和3根小棒来说明10+3=13,3+10=13,13-3=10,13-10=3。
这样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加、减法的关系,有助于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用加法计算减法。
例5教材安排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练习,如11+2、13-2。
安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一点准备,但是这些计算不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不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例6教材安排了一道实际应用题,通过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最后验算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