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企业国际化一个理论与概念框架的文献综述
摘要
本次演示从博弈论的视角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进行探讨,旨在分析企业 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次演示 首先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然后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最后指 出了本次演示的研究目的。
引言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多个决策主体之间行为相互作用的理论,适用于解释和分 析各种竞争与合作现象。近年来,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领域的应用日益受 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提 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一、银行监管的定义和目的
银行监管是指政府或监管机构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以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 安全和公正。银行监管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利 益,以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银行监管机构需要制定和实施 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和法规,对银行业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二、银行监管的历程和监管技术 的演变
一些学者还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探讨了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应用。 例如,孙八(2020)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劳动法规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他指出,劳动法规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还会影响员工的努力程度和企业 的绩效。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孙八进一步研究了在特定劳动法规下,企业和员工 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相应的博弈均衡结果。
文献综述
1、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 中的应用及其实证结果
一些研究表明,博弈论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张三 (2018)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投资决策行为,研究发现企业 对于员工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绩效。李 四(2019)则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 正相关关系。
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实践分析
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实践分析一、经营管理理论概述经营管理理论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
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全球化管理等不同阶段的探索和发展。
1.传统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生产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
其中,生产经营管理强调如何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财务管理关注的是企业的资金运作、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等问题,寻求确保企业的稳定经营和财务安全;人力资源管理则关注求如何符合企业战略,招聘、培养、管理和评估员工。
2.战略管理战略管理强调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以及企业必须持续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
其核心在于:制定既行之有效的战略规划、实现战略落地,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是一种创造性的管理方式,强调以创新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方式。
它强调发掘和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鼓励创造性思维,提供支持创新的资源和环境,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4.全球化管理全球化管理强调企业需要具备区域或全球视野,因为企业的战略和操作越来越涉及到跨越国家边界的活动,需要考虑全球资源和市场的整合、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的平衡等问题。
二、经营管理理论实践分析在实践中,经营管理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企业的战略规划、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等多个方面。
企业在应用经营管理理论时,还需考虑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使得管理实践更加科学、有效和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1.战略规划实践企业在确定战略时,需要考虑整个市场环境、公司内部资源、对手的实力及其策略、顾客的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多个因素。
企业须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战略计划,在实际操作中,要始终贯彻“战略思维”。
2.组织管理实践组织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实现一个高效、有序、灵活、协调的组织形态,达到企业所设立的目标。
国际化战略
经营虚拟化
• (5)经营虚拟化。在生产社会化的基础上, 虚拟经营大行其道。虚拟经营使企业将的资 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值低 的功能虚拟化。以耐克公司为例,这家总部 在美国的公司实际上什么都不生产,它早已 将做鞋的业务以合同承包加工返销的方转向 一些低工资国家,而自己只负责产品的设计、 开发、推广和市场营销。
中国企业“出海” 面临的主要风
险
• 第三,安全风险。就世界范围来看,“一带一路” 沿线某些地区长期是恐怖主义势力活动频繁、恐 怖主义袭击事件多发的地带。当地区局势紧张或 政府间关系交恶时,跨国企业很可能成为极端恐 怖势力的攻击目标,以致人身安全都可能得不到 保障。
• 第四,经营、财务风险。企业“出海”需面对价格、 汇率、利率、税率剧烈波动的风险。发达市场的 反垄断调查、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外资审 查等监管要求和规制,也是中国企业必须要迈的 坎。在东道国建设和经营,还需直面招标条件苛 刻、漫天要价、融资和运营分歧大、征拆和劳动 用工等建设成本高、经济收益低于预期,以及低 成本优势难以在海外普遍复制等诸多问题和风险。
全球化战略基本定位
三个维度: • “成本-差异化”维度 • “盈利性-合法性”维度 • “市场-资源”维度
“成本-差异化” 维度
• 企业在进行全球战略定位时,有两个维度至 关重要:
• 一是降低成本的压力;
• 二是因地制宜的压力;
• 以这两个维度分别作为坐标系的横轴和纵轴, 以压力的高低作为可取的变量值,由此产生 一个矩阵。在该矩阵所围成的四个方格里, 分别对应企业全球战略的四个基 本战略:
1、全球化战略2、国际化战略3、跨国化战略4、 多国化战略。
“成本-差异化” 维度
• 全球化战略:每个子公司都只做一件事,但 是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必须通力合作;全 世界生产标准化产品(共性);形成经验曲 线和规模经济效益。
职业经理人考试之公司国际化经营
跨国公司重组战略: 因外部经营环境、技术条件以及跨国公司经营思想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普遍实施重组战略。
具体地说,各国政府纷纷实行旨在加强市场功能的政策。跨国公司面临更为激烈的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压力;技术进步的加快使跨国公司需要使用新的技术对原有产品和业务流程进行更新;在经营思想上,从过度多元化经营转变为重视核心能力、专业分工以及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开展网络化、虚拟化经营。
(一)波士顿集团模型: “市场成长率一相对市场份额矩阵";
波士顿矩阵法将一个公司的业务分成四种类型:问题业务、明星业务、现金牛业务和瘦狗业务。
问题业务是指高市场成长率、低相对市场份额的业务,这往往是一个公司的新业务。
明星业务是指高市场成长率、高相对市场份额的业务,这是由成功的问题业务发展而来的,它将逐步发展成为公司未来的现金牛业务。
按照一体化程度,可分为独立子公司战略、简单一体化战略、复合一体化战略。
按照资源能力的获取方式,可分为:战略联盟\重组战略、核心竞争力竞争战略、动态能力战略。
跨国公司面临的两种压力: 在全球市场展开竞争的企业通常面临两种典型的竞争压力,即降低成本的压力和本地化调适的压力。
全球制造: 全球制造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全球资源,开发全球市场,追求全球效率,以及获得附加的策略价值。
全球制造企业可以是一个单纯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是一种互相合作以寻找特定市场机遇而结成的动态联盟企业,也称作虚拟企业。
全球制造海外工厂的类型: 在全球制造形势下,之所以在不同地区建立工厂,是因为它们将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为这些工厂定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根据海外工厂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6种类型。
国家吸引力包括的指标如下:市场规模、市场增长、市场进入壁垒、经济政治的稳定性等;
企业国际化理论解读
企业国际化理论一、企业国际化的模式进出口贸易OEM贴牌生产、许可证授权、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化技术、非技术合作(非股权)国际联盟合资(股权)绿地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并购二、国际化理论的框架(主要分析哪些问题,可用于文献综述的框架)Dragon multinationals, John A. Mathews•国际化的概念:什么是国际化(应该考虑dominant和latecomer)•国际化的动机:利用优势与寻求优势•国际化的过程:如何国际化的(三类不同的跨国公司—dominant MNEs from USA, Japan and Euro; dominant MNEs from Scandinavian; latecomers)•国际化能提供哪些好处,国际化优势的来源:OLI VS LLL三、传统的国际化理论(established MNEs)1、Trade Theory1.1 Heckscher-Ohlin:国家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在进行贸易。
仅仅涉及到贸易理论,是国际化的最初形式,没有涉及到MNE。
1.2 将MNE看成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是资本由低收益率国家流向高收益率国家的结果。
1.3 MNE产生于的原因在于技术差距。
2、Industrial Theory2.1 Hymer(1976):MNE具有很多优势,形成了垄断势力,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垄断势力。
2.2 Knickerbocker(1973):bandwagon effect(寡占反应理论),MNE是成群的。
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跨国公司进行的大笔海外投资都发生在同一时刻。
2.3 Graham(1978):tit-for-tat hypothsis,MNE是对其他企业侵入本国市场的反击。
不能解释为什么回去投资设厂而不是通过授权?3、Product Cycle Theory:Vernon从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来看企业的国际化过程。
海信战略选择
海信国际化战略研究(湖南商学院黄少坚)[摘要] 本案例以海信集团国际化战略为核心,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海信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路径与海信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
对同一背景下的中国其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海信国际化战略海外直接投资0.引言中国大中型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将国际化经营作为发展壮大的战略。
中国加入WTO,尤其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一方面在本土与跨国大公司同台竞争,迅速成长,在规模迅速扩展的同时,经营质量、创新能力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在立足本土的前提下,展开跨国经营,有些还采用当今最流行的并购方式,开启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道路。
2005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中海油竞购优尼科,TCL并购汤姆孙,海尔收购美泰克等等,都是大手笔运作,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预示着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即将掀起新一轮跨国并购的热潮[1]。
因此,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跨国经营模式,总结经验教训,将有促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健康成长。
本文以中国海信集团为例展开分析,探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模式以期对中国跨国经营的企业有所借鉴。
1.企业国际化理论综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特定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邓林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认为,主要是国内一些饱和的产品,为了延长它的产品寿命周期,在国外经营。
特定优势理论认为,国际化经营时,每个企业应该有自己的特定优势,换句话说就是有核心竞争力。
内部化理论主要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认为内部化可以节省很多交易费用,企业的成本优势就会显著增强,竞争力就会增强。
邓林在总结国际化经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国际化经营折中理论。
它强调国际化经营应该有三个优势,一个是所有权优势,一个是内部优势,还有一个是区位优势。
它把这三个优势概括为国际化经营非常重要的支柱。
这些国际化经营理论在探索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般规律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仍然不能全面所有的企业国际化行为。
第5章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 件。
7
一、垄断优势理论
(二)基本内容
1.复习:什么样的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
1市场上买主和卖主的数量多到使他们中的任何个体行为都无法影 响市场价格 2同种商品不存在产品差异 3交易者进出市场是自由的,不存在进入市场的门槛也不存在退出 市场的障碍
4所有交易者都掌握有关产品和价格的完全信息
判断是否直接投资所选用的资产拥有权的比例 一般较低,常常在10%——25%之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外国直接投资为什么要到中国来投资? 为什么企业要到国外生产它们在国内也可以生 产的产品? 我们可以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的脉络来寻 求解答问题的思路。
5
垄断优势理论
(一)代表人物
一、垄断优势理论
12
二、内部化理论
(一)代表人物
英国里丁大学学者巴克莱(Peer J. Buckley)和卡 森(Mark C. Casson)
1976年,合著《多国企业的未来》和《国际经营论》
等书
13
14
二、内部化理论
(二)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假定: 第一个基本假定: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第二个基本假定: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
争者,因此,创新国本国占有优势。生产新产品的企业会
选择在本国生产并主要满足本国市场的需要。
38
第二阶段:产品的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新产品在投资和生产上 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标准化,即产品已基 本定型,此时国内的生产逐渐超过了其需求, 迫使企业出口新产品,因而使得国外厂商也开 始仿制这种产品,创新国的技术优势出现了丧 失的危险。
战略管理-12
国际化战略布局的类型
国际化战略可能采取的形式取决于在试图定制当 地需求和追求全球成本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 多国布局寻求获得高程度的本土反应,而不注重 获得全球效率。 国际布局寻求相对少的全球效率以及在不同的市 场间相对标准化的产品。 全球布局寻求利用全球经济和效率,接受较低的 当地消费者反应(比如更加标准化的产品)。 跨国布局试图同时获得全球效率和高水平的专门 化当地产品。
第十四章 国际化战略
西南政法大学 管理学院 韩炜
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 企业面临着如何进入国际市场、如何开展国际经 营的课题。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则凝练了国际经营 的战略指针。本次讲座主要介绍战略管理与国际 经营有关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内容包括: 一、国际经营中的战略课题 二、市场进入模式 三、国际化战略布局
经济距离
距离的属性
消费者收入不同 在以下方面存在成本和质量 上的差异:
自然资源 财务资源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 中间投入品
受到距离影响的产业或产 品
需求特性随着收入水平变动 而变动的产业(汽车); 标准化或者规模经济十分重 要的产业(移动电话); 劳动力和其他因素成本差异 突出的产业(服装); 分销或者经营系统非常不同 的产业(保险); 需要高度市场响应性和敏捷 性的产业(家用电器)
资本市场和员工偏爱高成长公司,并且许 多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接近新顾客) 所有价值链活动的效率是通过跨国连接形 成的,而且这种连接和提高效率的压力还 会持续增强;(成本竞争力) 知识不是在全世界平均分配的,新的思想 更多地出自新兴经济;
国际化的动因
无论是从跨国公司成长和扩散的组织层面 上来看,还是从顾客偏好的个人层面来看, 顾客自身正在变得全球化; 即使你的组织不进行全球化,竞争者也会 进行全球化。 分散经营风险?
第十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26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上述两条道路可以分成几种对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 国际化经营企业具有不同成本和利益的进入方式。 这些进入方式可分为下列三大类: p136 1.出口进入方式:(1)非直接出口;(2)直接代理 商或经销商(3)直接分支机构(子公司) 2.合同进入方式:(1)许可证贸易;(2)特许经营; (3)技术协议;(4)服务合同;(5)管理合同; (6)建筑或交钥匙工程合同;(7)生产合同;(8) 合作生产协议。 3.投资进入方式:(1)独资经营;(2)合资经营。
27
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开展进出口业务
即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购入市场开始国际化。原材料输 入有两种形式:一是从国际市场直接购入;二是开发输入, 如矿石的开发输入和食品的加工输入等。
第二阶段: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
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可避免与所在国政府的 各种保护政策发生摩擦,确保现有的市场地位。
第十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10.1 国际化战略概述 10.2 国际化战略的选择 10.3 国际化市场的进入模式
1
跨国经营的几个故事
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的话题。有 两个发生在中国制造业的故事,耐人寻味。 一个是摩托车的故事 中国摩托车产量早在多年前已居世界第一,年产 量1300万辆,占全球的50%。但和世界上著名的 摩托车企业相比可谓是一个浮肿的胖子,不但没 赚钱,还丢掉了市场。
31
13
10.2 国际化战略的选择
一、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优势的获得不 仅来源于企业自身,同时也依赖于所属国家竞争 优势的强弱。一个国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行业 竞争力之上,并且行业竞争力的大小影响该行业 中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2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 顾客选择余地增大,因此产品差异化竞争和价格竞争导致企业越来越重视 产品质量和成本
? 国内可能出现模仿品和替代品
? 总之,上述特征决定了这种产品在国内的技术垄断优势被削弱, 超额利润越来越少,以致消失。为了延长新技术、新产品的的 生命周期,企业开始FDI。但向哪里投资呢?
(一)垄断优势理论
? 垄断优势理论是海默( Hymer)在1960年首先提出,金 德尔伯格( Charles P. Kindleberger )加以系统化,后来 学者们不断丰富完善。
? Hymer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 Hymer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企业具有垄断优势是企业FDI的基本 条件,而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一些企业形成了垄断优势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 的相关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 本节主要内容:
– 重商主义 – 绝对优势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 – 要素禀赋理论
(一)重商主义
? 重商主义假设一国的财富是依靠其财产的 库存,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出口和抑制进口 来改善国家的经济福利,其结果是获得贸 易顺差以及由此导致的财富流入本国。
? 李嘉图模型
生产1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小时)
布匹
甲国
50
乙国 200
粮食 100 200
布匹对粮食的价格 在0.5~1之间时,贸 易有利可图。
(四)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国家将生产和出口可大量使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
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方向
企业管理专业培养方向一、战略规划与管理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制定企业战略、竞争策略及实施措施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战略管理、企业竞争策略、行业分析与选择、企业价值链分析等。
二、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分析和解决组织中人力资源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等。
三、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制定营销策略、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市场营销学、品牌管理、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
四、财务管理与资本运作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制定财务计划、筹集资金及进行资本运作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投资管理、企业融资等。
五、信息系统管理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设计、开发和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信息系统管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等。
六、企业法律与风险管理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企业法律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企业法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商法、经济法、企业风险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
七、创新与创业管理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创新与创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课程设置包括创新管理、创业管理、商业模式设计等。
八、供应链与物流管理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供应链优化和物流运作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等。
九、企业国际化经营本方向培养学生掌握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国际市场开拓和跨国经营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国际市场营销、跨文化管理、国际商法等。
国际化经营战略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
为了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营能力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国际化经营战略实训。
本实训报告以某企业为例,详细阐述了国际化经营战略实训的过程和成果。
二、实训目标1. 了解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分析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 制定和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方案;4.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国际化经营战略基本理论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基本理论,包括国际化经营的概念、类型、模式、战略选择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国际化经营战略有了全面的认识。
2. 企业国际化经营分析以某企业为例,我们对企业国际化经营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分析了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竞争对手等外部环境;其次,分析了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战略等。
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机遇与挑战。
3. 国际化经营战略方案制定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制定了以下国际化经营战略方案:(1)市场拓展策略:在保持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如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2)产品策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3)品牌策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营销策略: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拓展营销渠道。
(5)人力资源策略:引进国际化人才,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4. 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在制定战略方案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以下实施:(1)组建国际化团队:选拔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员工,组成国际化团队。
(2)开展国际合作:与海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
(3)培训与交流:组织员工参加国际化培训,提高员工国际化素养。
(4)风险控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防范和应对国际化经营风险。
四、实训成果1. 提高学生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认识和掌握程度;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 为企业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方案;4. 为企业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经营能力的人才。
第二章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或赫克歇尔-俄林 理论,是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 1879-1952)和俄林(Bertil Ohlin, 1899-1979)提出的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赫克歇尔 于1919年发表了《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 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俄林继 承了其导师赫克歇尔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 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40年代萨缪尔森(P. A.Samuelson)发展了 赫-俄理论,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又称 赫—俄—萨(H-O-S)理论。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内部化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1960年,美国学者海默(Stephen H. Hymer)在他的博 士论文中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以后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以 及其他学者又对这一理论作了发展和补充。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创新阶段:
由于创新国垄断着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因此,尽管价
格偏高也有需求,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生产成 本的差异对公司生产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这时最有 利的安排就是在国内生产,并通过出口满足国外的需 要。
成熟阶段:
产品逐渐标准化,最有效的生产工序已经形成,产品
的生产技术基本稳定,市场上出现了仿制品和替代品, 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增大,降低成本对提高竞争力的 作用增强,此时创新国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生产,投资地区一般是那些收 入水平与创新国相似、但劳动力成本略低于创新国的 地区,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避开关税壁垒。
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
中国生产,用外国品牌,即贴牌生产(OEM) 中国生产,用外国品牌,即贴牌生产(OEM)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课程创建团队
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政府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支持
企业战略管理
加强对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导 加快对外投资的立法进度 完善监管体系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课程创建团队
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赢利——合法性模式 合法性模式 赢利 合 法 性
首要 首要 次要 地区中心主义 本国中心主义 次要 多中心主义 全球中心主义
企业战略管理
赢利性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课程创建团队
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价值链模式 价值链和国际分工 控制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 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布点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课程创建团队
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本章主要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二、公司国际扩张的激励因素 三、国际扩张的风险 四、公司国际扩张进入模式 五、企业跨国经营主要模式 六、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类型和实现方式 七、中国企业国际化思考
不是狼来了,而是狼群要来了。 不是狼来了,而是狼群要来了。 如果过去说与狼共舞,现在就是要与狼共赢。 如果过去说与狼共舞,现在就是要与狼共赢。 ----张瑞敏 ----张瑞敏
第八章 国际化战略
六、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类型和实现方式 战略类型
企业战略管理
国际战略:国内开发与决策,东道国制造与营销 例如:宝洁、可口可乐、MOTOROLA等 多国本土化战略:根据东道国市场开发、制造与营销 例如:大众、丰田、雪铁龙等 全球化战略:在全球内组织开发/生产,向世界推销标准化产品/服务 例如:英特尔、微软、耐克、戴尔、浙江打火机等 跨国战略:在各国设立相对独立的子公司,机动灵活 例如索尼、东芝、海尔、伊莱克斯等
国际化经营模拟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国际化经营模拟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经营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经营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4. 增强学生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决策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以模拟一家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为背景,主要内容包括:1. 国际市场调研与分析2.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3. 国际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4.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5. 国际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6. 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四、实训过程1. 分组与角色分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分别担任不同角色,如总经理、市场营销经理、国际贸易经理、财务经理、物流经理等。
2. 国际市场调研与分析各小组根据所分配的角色,对目标市场进行调研与分析,包括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目标客户等。
3.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各小组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相应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
4. 国际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各小组模拟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并进行履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
5.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各小组针对国际贸易过程中的物流与供应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国际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各小组分析国际经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7. 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各小组进行国际商务谈判,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实训成果1. 学生对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经营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在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方面得到了锻炼。
4. 学生面对复杂市场环境下的决策能力得到提高。
六、实训总结1. 实训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
国际经营学(international business )
国际经营学(international business )作者:书生会武术主要研究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设厂,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销售产品,开展贸易以取得一定的收益的一系列活动。
企业的国际经营是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际经营超越国界,各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及社会文化诸方面皆存在着一系列差异,所以,国际经营比国内经营涉及的因素更为复杂多变,比国内贸易的内涵更为广泛。
学科介绍中国大中型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将国际化经营作为发展壮大的战略。
从中国加入WTO,尤其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一方面在本土与跨国大公司同台竞争中迅速成长,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经营质量、创新能力也在提高。
另一方面在立足本土的前提下,展开跨国经营,有些还采用当今最流行的并购方式,开启了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化道路。
2005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中海油竞购优尼科,TCL并购汤姆孙,海尔收购美泰克等等,都是大手笔运作,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预示着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即将掀起新一轮跨国并购的热潮。
因此,研究中国本土企业的跨国经营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国际经营环境、进入模式的选择、竞争战略的分析、生产设备人力资源的安排、资金调配等一系列问题,将有促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健康成长。
第一章国际经营环境分析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经营环境远比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
国际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而成的,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所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对环境变量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要在深入考察各环境变量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应对之策。
所谓PEST分析:1. 政治法律因素国际化经营中涉及的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含:政治制度;国家安全;商品检验法规;劳工法案;知识产品保护。
2. 经济因素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稳定性;汇率变化;税收政策;通货膨胀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差额论的基本观点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 “商品贸易不仅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 具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而且,如 果某些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它还恰 恰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 “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 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 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 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 多”。
(美)萨缪尔森 《实际工资和保护 和斯托尔珀 主义》 (美)萨缪尔森 《再论国际要素价 格均等化》
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度
• 生产要素-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 产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 劳动和资本、企业家才能。 •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一个国家所拥 有的生产资源状况。 •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一国的生产 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的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 素的供给比例,其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 价格. 注:要素丰裕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与一国实际拥 有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有很大的区别。
绝对成本理论的进一步说明
商品
分工前
国家
毛呢(X) 酒(Y)
英国
80 100 2.25
葡萄牙
120 90 0
分工后
毛呢(X)
酒(Y) 交换 毛呢(X)
0 1.25(1+0.25)
2.33 1
酒(Y)
1
1.33(1+0.33)
1.2 比较成本理论 (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 )
1.4 生产要素禀赋论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年份 1919 1933 1941 1949 代表人物 代表作 贡献 提出要素禀赋论 的基本观点 系统建立要素禀 赋论 初步提出要素价 格均等化学说 进一步论证要素 价格均等化学说
(瑞)赫克歇尔 《对外贸易对收入 分配的影响》 (瑞典)俄林 《域际贸易与国际 贸易》
思考题
利用表中数据判断:
要素禀赋
资本(K) 劳动(L)
A国
60 30
B国
45 10
A、B两国哪个国家资本相对丰裕,哪个国家劳动相对丰裕? 如果假定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A、B两 国的比较优势何在?
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假设前提
• 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资本 和劳动); • 自由贸易:没有运输成本、关税和其他限制自由贸易的障 碍; • 要素流动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 动; • 完全竞争:商品和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商品和要素同质; • 规模收益不变: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生产规模的增减而变化; • 技术相同假定:两国投入同样数量的要素能生产出同样数 量的商品; • 要素密集度:两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同种商品在两 国的要素密集度相同,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发生; • 消费者偏好相同; • 资源被充分利用。
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1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到16世纪下半叶)
——代表人物:(英)海尔斯(John Hales,?~1571)、 (法)安徒安· 孟克列钦等。 “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从别人那里买进的不超过我们出售 给他们的,否则,我们自己将陷于穷困,他们将日趋富 足” 。 ——海尔 斯 ——又称“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马克思语)
1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末到17世纪)
——代表人物:(英)托马斯· 孟(Thomas Mun,1571~1641) ——又称“贸易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本国在对外贸易中,应绝对地少买多卖,应对 每个国家和每一笔交易都保持货币顺差优势。
“他们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 抱住他的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眼 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
巩固练习题
下表数据表明了不同情况下A、B两国生产X和Y商 品需要劳动投入量,在I 、 II两种情况下,指出A、 B两国具有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的商品? I情况 国家 X商品/人工小时 Y商品/人工小时 A国 4 6 B国 2 1 II情况 A国 1 2 B国 2 1
比较成本理论成立的条件: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 有利程度不同: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地位不 同。
• 比较成本理论,又称相对成本理论、比 较优势理论或比较利益理论 • 代表人物——大卫· 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 比较优势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劣择 其轻”
比较成本理论的进一步说明
商品 国家
英国 100
葡萄牙 90
分工前
值=乙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值。 即本国产品与其他国家产品交换时,其价 值必须使该国输出品全部恰好能够支付该 国输入品全部。
相互需求理论的进一步说明
• 假设:“国际交换条件”为10码细棉布∶ 17码亚麻布, 德国需10,000码细棉布,英需17,000码亚麻布 ∵10,000∶17,000= (1,000×10)∶(1,000×l7)=10∶17 ∴两国的相互需求使双方收支适趋平衡,满足国际需求方 程式 ,国际价值(即国际交换条件)稳定。 • 国际交换条件不变,两国相互需求强度发生变化,英国 对亚麻布的需求只有13,600码,而德国对细棉布的需求 仍为10,000码 ∵ 10,000 ∶ 13,600 =(10×1000)∶(17×800) (德对细棉布 (英对亚麻布 ≠10∶17 的要求 ) 的要求) ∴10∶17的交换条件比率不能满足需求方程式,贸易条件 不稳定,需要改变。
结论: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强,而另一国对该 相互需求理论的进一步说明 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愈弱,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不利,该国 的贸易利得愈小;反之,则贸易条件对该国愈有利,该国 的贸易利得愈大。 • 德国对英国的细棉布需求强于英国对德国亚麻布的 需求,因此德国需降低亚麻布的交换价值 假设:交换比率变为18∶10 由于细棉布价值上升,故德国对细棉布需求减至 9,000码(即10码的900倍); 由于亚麻布价值下降,故英国对亚麻布的需求增大 至16,200码(18码的900倍) ∵ 9,000 ∶ 16,200 = (10×900) ∶ (18×900) =10∶18 ∴10∶18的交换比率恰能符合国际求方程式的要求, 国际价值开始趋于稳定。
绝对成本理论
人类的交换倾向-→分工-→社会劳动生 产力的巨大增则
国际分工的基础
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 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如果每个人都专门从事一 种物品的生产,然后再彼 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 都有利。
绝对成本理论的中心内容
一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在于输出本国在生产费用上占绝对 优势的商品,以换取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费用较高的 商品;按这种方式进行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可使参加 国都能获得利益;只有各国都实行自由对外贸易政策, 这种利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要素禀赋论的推导
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价格的国际差异 价格的国际差异来源于成本的国际差异 各国不同的成本比例 生产要素的不同价格比例
生产要素不同的供给比例
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比例
商品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
商品的最终需求
生产技术 要素供给
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间 的收入分配
国际贸易理论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继续 退出
1
国际贸易理论
1.1 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理论)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 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 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金 银。 国内贸易由于买和卖得失相抵,不能 增加财富,而在对外贸易中,一国之 得必然是另一国之失,因而对外贸易 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国家应当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 易,以保证贸易出超和金银进口。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 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 要素密集度主要通过两种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 素比来确定,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 系,是一个相对概念。 • 一般来说,如果某一要素投入比例大,可称该 产品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 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比例最高的要素种类 不同,可将产品分为若干种类型,如劳动密集 型、资本密集型、土地密集型等。
根据比较成本论,英、德各应出口什么?
德:亚麻布 • 国际交换比率上下限? 英:细棉布
下限:英国国内交换比例(10:15) 上限:德国国内交换比例(10:20) • 什么样交换比例分别对德、英两国最有利? 10(细棉布):16(亚麻布)、10(细棉布):19(亚麻布)
国际需求方程式
• 相互需求:一方出售商品便是购买对方商品的 手段,即一方的供给便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 所以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 • 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取决于国际需求方程式, 即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商品的强度决定。 • 国际需求方程式 :甲国进口需求量×国际价
毛呢(X)
酒(Y)
分工后 毛呢(X)
120
2.2
80
0
酒(Y)
交换 毛呢(X) 酒(Y)
0
1.2(1+0.2) 1
2.125
1 1.125 (1+0.125)
比较成本理论的中心内容
各国应按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进行国际 分工,各国应专门生产成本上相对有利的 产品,而成本相对不利的其他商品,即使 生产该商品的绝对费用低于其他国家,亦 仍然从国外进口为有利,这样可以彼此节 省劳动,各得其利。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贸易差额论的主要保护措施:实行高关税, 限制外国商品输入,扶植出口产业,保护航 运业。
1.2
比较成本理论
1 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Theory of Absolute Cost) • 代表人物——亚当· 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 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 《国富论》,1776)(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