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手术器械检查方法
手术室中手术器械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手术室中手术器械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中最核心的区域之一,手术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介绍手术室中手术器械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并详细阐述各项要求,以确保手术器械的良好质量和安全性。
一、器械材质和外观检查1. 材质检查:手术器械的材质应符合医疗器械标准,并且无划痕、钝化和锈蚀等现象。
2. 外观检查:手术器械的外观应无破损和变形,表面应光滑且无明显的氧化斑点、粘附物或沾污。
二、功能性能检查1. 通气功能检查:手术器械(如气囊导管)应确保通气功能正常,无堵塞和漏气现象。
2. 电切功能检查:对于电切手术器械,应检查电切功能是否正常,无异常放电、高温或短路等情况。
三、标志及标签1. 注册证标志:手术器械应有完整的注册证标志,且标志应与注册证上的内容一致,可查询真伪和有效期。
2. 商标标志:手术器械应有清晰、完整的商标标志,标志应与实际产品一致,无模糊、脱落或变形现象。
3. 产品标签:手术器械的产品标签应包含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四、灭菌效果检查1. 灭菌指示剂:手术器械的灭菌指示剂应如实显示灭菌效果,确保器械被有效灭菌。
2. 灭菌包装:手术器械在灭菌过程中必须进行包装,并且包装应完整无损,无破损、腐蚀或渗漏。
五、备品备件1. 备品备件数量:手术器械的备品备件数量应满足手术的需求,防止手术中出现配件不足或故障无法及时更换的情况。
2. 备品备件质量:备品备件的质量应与原装器械一致,确保在替换过程中不会影响手术的进行。
六、器械运输和存储1. 运输:手术器械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碰撞和挤压,保证器械的完好性和使用性能。
2. 存储:手术器械的存储应符合相关规定,如分类存放、干燥通风和避光等要求,确保器械的长期保存。
七、器械清洁和消毒1. 清洁:手术器械在使用后应进行及时清洁,将血液和组织残留物等污物有效清除,避免交叉感染。
2. 消毒:手术器械消毒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和药剂,保证器械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
(完整word版)医疗器械无菌检验操作规程.doc

医疗器械产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通过无菌检验,确保灭菌后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灭菌后医疗器械产品(列举)的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本厂产品注册标准(编号)EN1174—1996 医疗器械灭菌产品中微生物数量的评估《中国药典》(2005年版)GB14233。
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GB15980-1995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4 仪器、设备百级层流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电热恒温培养箱、霉菌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器)、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无菌棉签、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5 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5.1 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5。
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
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
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5。
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监测.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5.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6 无菌检验前的准备6。
1 器具灭菌、消毒6.1。
1 灭菌: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
可经电热干燥箱160℃以上干烤2小时,或置压力蒸汽灭菌器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
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6.1。
2 消毒: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试管架、电子天平、工作台面、工作人员的手、橡胶吸头等。
(完整word版)医疗器械制度及程序(全套完整版)

欢迎阅读11.1质量方针是公司质量管理总的宗旨和方向的最精练的表述,是公司对实施GSP,保证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包括服务的质量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庄重承诺。
是公司质量体系策划和质量目标制定的依据;21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包括:任命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组成员,审批内部审核方案和内部审核报告,必要时决定追加审核频次。
2、受审核方职责每一个部门一个独立接受审核的单位。
受审核单位的负责人对本部门积极配合审核负责。
3要求3.1一般规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行审核组长全权负责的独立审核制度和受审核方审核员的回避制度。
审核组长负责制定审核方案,审阅内审员填写的审核检查记录表,编写并向公司总经理呈报内部审核报告包括不合格项目情况。
3.2审核组长及成员审核组长及成员必须是具有能力实施内部审核的人员。
能力的认定由质量管理部和行政办公室共同负责,包括:熟悉经营业务和质量管理,具有较强的原则性等。
Array 3.3频次3.43.53.63.745审核过程文件审核方案、审核检查记录、审核报告等文件由质量管理部存档,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五年。
1、树立“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思想,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和质量管理的关系,积极促进企业质量体系运行,贯彻落实公司下达的相关质量计划。
2、负责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配置各岗位工作的人员。
3、负责每年组织在质量管理、验收、养护、保管等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岗位工作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将不符合规定的人员立即调离直接接触医疗器械的岗位。
4、负责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规章和专业技术、医疗器械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或培训,并建立档案。
5、负责企业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每年接受省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从事验收、养护、计量等工作的人员,定期接受企业组织的继续教育。
以67、要求。
(212345、6789101112(31、2、负责购进计划的编制,调整计划并具体实施。
外科手术器械word

外科手术器械word外科手术常用器械手术刀手术刀用作研磨非政府,由刀柄和可以装运的刀片两部分共同组成,刀柄可以用作钝性拆分。
刀柄与刀片应当分离放置和消毒,采用时,将其加装在一起。
一把刀柄可以加装几种相同型号的刀片。
刀片按照形态可以分成圆刀、弯刀、三角刀等;按照大小分成小刀片、中刀片、大刀片。
圆刃刀用作剖开皮肤;细长刃刀用作解剖学非政府,弯角刃刀用作空腔器官的剖开和鼻咽部手术,长柄刀用作深部研磨。
放置刀片装载刀片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部,使刀片的缺口对准刀柄前部的刀楞,稍用力向后拉动即可装上。
摘下时,用持针器滚轮刀片尾端背部,稍用力提出诉讼刀片向前发推即可放下。
抓持式:又称指压刀背式或餐刀式,常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尤其就是项背部、臀部皮肤等较坚毅的部位谓弓式:形似持低音提琴弓弦,故得名,用作剖开较坚硬非政府,力量较重,动作较慢,例如腹部切口。
执笔式:用于较短的切口,如浅表小肿块,切开腹膜小口等。
操作精细,用力轻柔,如将刀片稍倾斜,可用作锐性分离和组织解剖,如血管、神经剥离反(横)挑式:作小切口向上扯断,用作剖开气管和导流脓肿,刺穿血管、胆总管等空腔脏器。
握拳式:用于握截肢刀环形切断肢体软组织手术抠手术剪用于剪断、分离软组织和剪线、敷料等。
有直、弯、长、短、尖头、圆头(钝头)等类型。
直抠通常用作浅部手术,弯剪用作深部手术,尖头抠用作抠细小非政府,圆头抠难于打伤脏器。
采用剪刀时,刀页难于张开过小,以免打伤周围非政府。
常用的手术抠有线抠。
线剪分为剪线剪和拆线剪,前者用于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拆线剪的结构特点是一页钝凹,一页尖而直,用于拆除缝线。
组织剪用于手术当中游离、切除组织。
止血钳(血管钳)用于钳夹出血点以止血,也可用于钝性分离、拔针及暂时夹持某些组织(筋膜、腹膜等)和作线头牵引。
分成直、弯角、无齿、存有齿及各种长短的止血钳1、直血管钳用作夹止浅层非政府病变,帮助忽针等2、弯血管钳用于夹止深部组织或内脏的血管出血,以防阻碍手术视野。
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范文

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范文医用器械定期检查是保障医疗设备安全运行与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医用器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一套完善的定期检查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医用器械定期检查的目的、内容、检查方法和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一、医用器械定期检查的目的医用器械定期检查是为了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器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保证其功能完好,提高其使用寿命。
二、医用器械定期检查的内容1. 设备基本信息的核查:定期检查应包括对医用器械的基本信息的核查,确保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设备外观及标志检查:通过对设备外观的检查,包括外壳、按键、显示屏等的完好性和标志的清晰度,以确保设备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识别和操作。
3. 设备功能测试: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开关机、参数调节、报警功能等,以确认设备的功能正常。
4. 设备性能指标测试:对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如测试仪器的精度、分辨率、灵敏度等。
5. 设备安全性能测试: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包括电气安全、防护等级、辐射防护等。
6. 设备附件的完整性检查:对设备和附件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附件的正常使用。
7. 仪器校准和维护记录的查阅:定期检查还应查阅仪器的校准和维护记录,以了解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三、医用器械定期检查的方法1. 视察法:通过视察医用器械的外观、标志、状态等,进行初步的检查。
2. 测试法:通过测试设备的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和安全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查。
3. 文件查阅法:查阅仪器的校准和维护记录,了解仪器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
4. 询问法:与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交流,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5. 统计法: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四、医用器械定期检查的过程1. 筹备阶段:确定检查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制定检查计划和方案,安排相关人员和资源。
手术刀进货检验规程

手术刀进货检验规程1. 引言手术刀是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外科手术中切割人体组织。
手术刀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安全。
为了确保手术刀进货的质量,减少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制定了本检验规程。
2. 检验范围本检验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采购的所有手术刀。
3. 检验内容手术刀的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包装检查、性能检验等。
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检验手术刀表面是否存在划痕、锈蚀等质量问题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 检查手术刀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凹凸现象; - 检查手术刀刀锋部位是否锋利,无毛刺; - 检查手术刀刀柄是否完整,无裂纹或断裂; - 检查手术刀表面是否有锈蚀、色斑等情况。
3.2 包装检查包装检查是检验手术刀包装完整性和标识准确性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 检查手术刀包装袋或盒子是否完好,无破损; - 检查手术刀包装袋或盒子上的标签是否清晰、无误; - 检查手术刀包装袋或盒子上的出厂日期、有效期等信息是否完整。
3.3 性能检验性能检验是检验手术刀切割功能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 - 准备一个均匀的试验材料(如橡皮块),用手术刀进行切割; - 检查切割后的橡皮块切口是否平整、整齐,无毛刺; - 检查手术刀在切割过程中是否有过度振动、卡住或锁死等情况。
4. 检验方法手术刀的检验可以采用目视检查和功能性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 - 外观检查可以通过裸眼观察手术刀表面质量; - 包装检查可以通过查看手术刀包装袋或盒子的完整性和标识准确性; - 性能检验可以通过实际切割试验来进行。
5. 检验标准手术刀的检验标准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医疗器械行业标准。
具体标准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进行制定,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确认。
6. 检验记录和报告手术刀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应详细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并将报告存档,以备需要时查阅。
7. 检验结果处理根据手术刀的检验结果,对不合格的手术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选择退回供应商、报废等方式进行处理。
(完整word版)教你认识手术室的器械及用途

教你认识手术室的器械及用途01。
弯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分离、钳夹组织或血管止血,以及协助缝合。
02。
直血管钳:又称止血钳,用于皮下组织止血。
03。
直角钳:用于游离血管、神经、输尿管、胆道等组织及牵引物的引导,04。
组织剪: 简称弯剪,有长、短、尖、钝之分。
用于游离、剪开浅部及深部组织.05.线剪:简称直剪,用于剪线、敷料.06.手术刀:由刀柄刀片构成,刀柄和刀片有多种型号,用于不同组织的切割和解剖。
07。
手术镊: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和无齿两类,有长短、粗细之分用于夹持、辅助解剖及缝合组织.08. 持针器:有不同长度及直弯之分,用于夹持缝针、协助缝线打结。
09.缝针:由针尖、针体、针眼三部分组成。
针尖分圆针、三角针;针体有不同弧度,分直针、1/2弧、3/8弧3个弧度.用于缝合各种组织。
10.布巾钳:用于固定敷料,保护切口。
11。
苛克钳:又称有齿直钳,用于夹持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也可用于切除组织的夹持牵引。
前端钩齿可防止滑脱,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不能用作一般的止血。
12.组织钳:又称鼠齿钳、爱力司钳,用以夹持纱巾垫与切口边缘的皮下组织,也用于夹持组织或皮瓣作为牵引。
13.阑尾钳:用于夹提、固定阑尾或输尿管等组织。
14。
肺叶钳:用于夹提、牵引肺叶,以显露手术野.15.胃钳:用于钳夹胃或结肠残端。
轴为多关节,力量大、压榨力强,组织不易脱落。
16.肠钳:分直弯两种,用于夹持肠管,齿槽薄、细,对组织压榨作用小.17吸引器头:有不同长度,弯度及口径。
用于吸出术野血液、体液及冲洗液,保持术野清晰。
18.取石钳:有各种弧度,用于夹持各种结石。
19.拉钩:又称牵开器,有不同形状、大小,用于牵开切口、显露术野,便于手术操作。
拉钩种类繁多,大小、形状不一,根据手术部位、深浅进行选择。
(1)甲状腺拉钩:用于浅部切口牵开显露。
(2)爪形拉钩:用于牵开肌肉。
(3)腹部拉钩:用于牵开腹壁。
(4)直角拉钩:用于牵开腹壁及腹腔脏器。
(完整word版)院感一级质控检查标准

查看卡式灭菌柜和小型高压锅的使用记录
结果
62
1、手卫生执行率≧95%
63
2、物品灭菌达100%
64
3、外科手消毒生物监测合格率100%
65
应知应会知晓率≧60%
合格率
检查人签名
备注:1.护士知晓内容达60%以上或知晓主要知识点即为合格;
2.涉及落实内容需全面落实方为合格;
3.3。每月至少检查10份样本,病区感染控制合格率=被检查者正确项目数/被检查者项目总数×100%。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手术部感染控制质量检查标准
项目
序号
检查内容
日期
合格率
护士
结构
1
手术室有消毒隔离制度
2
定期对感染、空气质量、环境等进行监测
3
有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
4
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配置有效、齐全、使用便捷
5
有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
6
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7
有医务人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制度,根据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的规定,防护措施适宜及必要防护用品.
8
有多重耐药菌控制落实的有效措施。
9
有标本溢洒处理流程
10
有医疗设备、手术器械及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及存放规定
11
有院感暴发处理流程
12
有特殊感染手术处理流程
13
有无菌物品存放管理制度及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32
知晓知晓医院感染的报告时限
33
知晓职业暴露后处置流程
34
知晓体液溢洒后该如何处理
35
完整word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完整word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以规范医疗技术操作,提高医疗质量,并杜绝医疗差错。
其中,换药术是常用的临床技术之一,用于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以及促进伤口愈合。
换药术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
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其次,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
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
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冲洗。
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
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换药者如已接触伤口的绷带和敷料,不应再接触换药车或无菌的换药碗。
需要物件时可由护士供给或洗手后再取。
各种无菌棉球、敷料从取出后,不得放回原内。
污染的敷料须立即放污物盘或敷料桶内。
第二,换药者应先换清洁的伤口,如拆线等;然后再换感染伤口,最后为严重感染的伤口换药。
第三,换药时应注意取出伤口内的异物,如线头、死骨、弹片、腐肉等,并核对引流物的数目是否正确。
第四,换药动作应轻柔,保护健康组织。
第五,每次换药完毕,须将一切用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总之,规范的换药术操作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应认真研究并执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深部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常用于采血化验或急需加压大量输液、输血等情况。
常见的穿刺部位包括股静脉、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
完整word版)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

完整word版)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章节条款内容:1.1.1 应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具备组织机构图。
检查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1.1.2 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理职能。
检查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了规定。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查看质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1.1.3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检查公司的任职文件或授权文件,并对照相关生产、检验等履行职责的记录,核实是否与授权一致。
1.2.1 企业负责人应当是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1.2.2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检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程序、批准人员。
1.2.3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1.2.4 企业负责人应当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持续改进。
检查管理评审文件和记录,核实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实施管理评审。
1.3.1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组织生产。
1.3.2 企业负责人应当确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检查管理者代表的任命文件。
管理者代表应当负责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提高员工满足法规、规章和顾客要求的意识。
查看是否对上述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以及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改进的相关记录。
1.4.1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检查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了规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完整word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程序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程序一、医疗器械的采购程序a、目的:建立一个医疗器械商品采购的标准操作程序,以保证采购行为的规范。
b、范围:适用于医药商品采购的环节与行为。
C、责任:采购员、质管员、采购资金管理员及其部门负责人对本程序负责。
d、程序:(一)、采购计划的制定程序1、采购部门计划员根据实际库存消耗制定年度、季度或月份进货采购计划。
2、采购计划提交采购小组(采购部、营销部、质管部、财务部人员组成)讨论、修改、审定。
3、质量管理机构对计划所列商品合法性及其供货渠道的质量信誉与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
4、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各类别采购人员具体执行。
5、临时调整采购计划、审批程序同1—4条。
6、每月召开采购部门与营销部门、质管部、配送中心的联合会议,沟通商品在销售、使用、储运环节中的信息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购进计划。
(二)、合格供货单位的选择程序1、采购部门应协助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和更新“合格供货方”资料档案.2、首营企业按有关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
3、对拟采购的医疗器械,查看其合法的产品注册证,了解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和履行合同的能力.4、对拟采购进口医疗器械,收集国外厂商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注册的证书,收集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及进口检验报告书复印件加盖供货单位质管机构的红色印章。
5、根据购货计划表,以“合格供货方"档案中拟出需采购医疗器械的生产和供货单位。
6、相同品名、规格的产品应择厂、择优、就近进货。
(三)、采购合同的签订程序1、各类别采购员应严格执行业务经营质量管理制度.2、标准合同应明确签订以下质量条款:产品应符合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附产品合格证;产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进口产品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
3、与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的供应商采取传真、电话等方式订货须建立非标准合同采购记录,对所订产品的质量有简明约定。
4、要求供货方提供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并明确产品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负责期、包装标志、包装要求等合同条款.5、按《经济合同法》签订一般合同条款。
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范本

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范本【标题】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范文【正文】一、目的和背景为了保证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各类医用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诊断仪器等。
三、检查内容1. 定期检查医用器械的外观、功能状态以及标识等,确保器械完整,无损坏、松动等异常情况。
2. 检查医用器械的使用手册、操作规程是否齐全,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3. 对医用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灭菌等处理,确保器械符合卫生要求。
4. 校准医用器械的测量准确性,确保器械的测量结果可靠。
5. 检查医用器械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情况,及时报废或更换老旧、损坏的器械。
四、检查频次和责任部门1. 对于重要及高危医用器械,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并由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执行。
2. 对于一般医用器械,应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并由各临床科室负责执行。
3. 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应报告给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并进行记录和归档。
五、检查记录和归档1. 检查时应对医用器械的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器械的外观、功能状态、消毒情况等,记录应详细、准确,并签字确认。
2.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3年,并按照医疗机构的文件管理规定进行归档。
六、处罚措施1. 对于发现使用不合格、损坏的医用器械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予以报废。
2.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医用器械定期检查的医疗机构或个人,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等。
七、监督和评估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评估。
2. 医疗机构对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定期报告给上级医疗主管部门。
【结语】本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用器械安全可靠,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于追溯和评估。
(word完整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行为,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所有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在医疗器械采购、验收、贮存、销售、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经营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安全。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所经营医疗器械的风险类别实行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
第四条企业应当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职责与制度第五条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确保企业按照本规范要求经营医疗器械。
第六条企业质量负责人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应当独立履行职责,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
第七条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制度的执行,并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和持续改进;(二)负责收集与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实施动态管理;(三)督促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执行医疗器械的法规规章及本规范;(四)负责对医疗器械供货者、产品、购货者资质的审核;(五)负责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过程实施监督;(六)负责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报告;(七)组织验证、校准相关设施设备;(八)组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与报告;(九)负责医疗器械召回的管理;(十)组织对受托运输的承运方运输条件和质量保障能力的审核;(十一)组织或者协助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十二)其他应当由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履行的职责.第八条企业应当依据本规范建立覆盖医疗器械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并保存相关记录或者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二)质量管理的规定;(三)采购、收货、验收的规定(包括采购记录、验收记录、随货同行单等);(四)供货者资格审核的规定(包括供货者及产品合法性审核的相关证明文件等);(五)库房贮存、出入库管理的规定(包括温度记录、入库记录、定期检查记录、出库记录等);(六)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规定(包括销售人员授权书、购货者档案、销售记录等);(七)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包括销毁记录等);(八)医疗器械退、换货的规定;(九)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规定(包括停止经营和通知记录等);(十)医疗器械召回规定(包括医疗器械召回记录等);(十一)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的规定(包括设施设备相关记录和档案等);(十二)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规定(包括员工健康档案等);(十三)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的规定(包括培训记录等);(十四)医疗器械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的规定(包括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相应的记录及档案等);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企业还应当制定购货者资格审核、医疗器械追踪溯源、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的规定。
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模版(四篇)

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制度模版第一章概述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医用器械的定期检查工作,确保医用器械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所有医用器械,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手术器械、床位及护理设施等。
1.3 责任部门医用器械定期检查工作由医疗机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定期检查内容2.1 检查项目医用器械的定期检查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 设备和启动自动化和程序化实施、操作、监控和处理可能存在或导致系统运行故障及操作错误的检查;(2) 检查各项设备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正常运行;(3) 检查设备是否存在磨损、腐蚀、断裂等损坏情况,是否需要更换或维修;(4) 检查设备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是否规范;(5) 检查设备的电器安全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6) 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是否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7) 检查设备存放环境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温度、湿度等不适宜条件。
2.2 检查频率医用器械的定期检查应按照以下频率进行:(1) 高风险医用器械:每月检查一次;(2) 中风险医用器械:每季度检查一次;(3) 低风险医用器械:每半年检查一次。
第三章检查方法3.1 检查计划编制质量管理部门应根据医用器械的风险级别和检查频率制定检查计划,并提前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准备工作。
3.2 检查流程(1) 检查前准备:质量管理部门应提前准备检查所需的检查工具、设备和相关资料,同时通知相关部门配合准备。
(2) 检查执行:质量管理部门应按照检查计划进行检查,并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
(3) 检查总结: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执行。
(4) 检查报告:质量管理部门应编制检查报告,记录检查内容、结果和整改情况,并上报机构领导。
3.3 检查记录和报告医用器械定期检查的记录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 检查日期、时间、地点;(2) 检查人员和参与人员名单;(3) 检查项目及结果;(4) 不合格项及整改措施;(5) 检查报告和意见。
抛腹探查手术器械护士操作流程

抛腹探查手术器械护士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术前准备:(1)核对手术安排:提前了解手术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手术部位等,确保手术病人的信息准确无误。
浅谈手术器械的检查与保养

浅谈手术器械的检查与保养许多手术器械在重复使用和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后,会受到磨损、变钝、碎裂或变形,甚至于功能丧失,不但影响手术的进行,还影响病人的安全,所以器械在灭菌、包装前,要仔细检查其清洁度、功能状况、刀刃的锋利度等,从而保障手术中的安全。
只有经过彻底清洗、检查及测试功能良好的器械才能进行包装、灭菌和使用。
我院于2009年1月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手术器械,包装前均进行严格的器械检查与保养,保障了手术中的安全。
现总结如下:1 一般检查方法1.1常用器械:应常规检查器械的工作头或颚部有无弯曲、断裂,关节处是否有压力爆裂,锁齿是否损坏,器械是否能打开,螺丝及配件有无松动。
清洗后的器械应检查器械的清洁度,检查器械表面、关节、齿牙等部位的清洁效果,注意有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我们一般采用目测方法进行常规检查。
[1]1.2精细的器械:我们借助带光源放大镜进行检查,[2]主要仔细检查器械的齿纹、关节、管腔部件,是否彻底的清洁。
1.3官腔类器械:要进行对光检查,主要检查管腔内面是否洁净,是否沾有蛋白质和其他残留物。
1.4穿刺针类:主要检查针尖是否带钩、刃口是否锋利、有无毛刺、针埂是否通畅、有无弯曲,是否配套,针座处是否洁净、有无锈迹、污渍及损伤。
1.5容器类:应检查清洗清洁度、有无白斑、锈迹及污渍,容器边缘是否完整,有无缺损、变形现象。
1.6特殊器械应参考说明书根据器械构造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1.7有铰链和滑动元件的器械应进行滑动,主要检查移动沟槽、锯齿处清洗是否洁净,螺丝螺钉有无松动或缺失。
1.8新购入器械:应及时去掉所有包装物,保护套和保护材料,检查器械外观表面是否光滑、色泽是否均匀、有无锈迹,缺损、裂纹、在运输过程中是否造成功能损坏。
1.9镀镍或镀铬的器械应检查器械镀层有无脱落、锈斑、水垢残留等,如果针持或钳的碳合金镶片受到磨损或脱落,则容易导致漏电、积存污物、生锈等;镀铬器材的边缘应圆滑无锐边,否则锐利的边缘会损伤组织。
手术器械质量检查方法探讨

手术器械质量检查方法探讨发表时间:2016-07-18T13:50:50.5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作者:陈霞[导读] 仔细检查非常重要,不但要检查其清洁度,还要检查其功能状况。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610501手术器械在医疗中发挥中越来越大的作用,手术器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而手术器械经过反复清洗、消毒、灭菌后,会受到磨损、变钝、碎裂或变形,甚至于功能丧失,不但影响手术的进行,还影响病人的安全,所以器械在包装前,仔细检查非常重要,不但要检查其清洁度,还要检查其功能状况,从而保障手术中的安全,现笔者就手术器械的检查方法阐述如下:1.清洗质量检查1.1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或目测方式检查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关节、齿牙处有无血迹、污迹、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1.2检查管腔类器械:目测管腔器械应干燥、表面无血迹、污渍、水垢、锈班;用湿润的棉签检查管腔开口处,管腔内外应清洁。
带光源放大镜下检查管腔,其内应无残留物质,腔体通畅[1]。
1.3检查穿刺针:目测穿刺针应干燥、表面无血迹、污渍、水垢、锈班;带光源放大镜下检查管腔,其内应无残留物质;再将穿刺针芯与针套组装,针芯能顺利通畅地穿过针套。
1.4细小精密器械均在带光源放大镜下检查,应无血迹、污渍、水垢、锈班。
1.5复杂器械应使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所有拆卸下的组件,用湿润的棉签检查细小的缝隙有无血迹、污渍、锈班。
1.6检查盘、盆、碗等器具内、外两面及边缘有无污垢、锈斑、微小破孔或漏洞等。
1.7玻璃类物品应光亮、透明、不挂水珠、无污垢。
2.功能质量检查2.1止血钳类的检查:关节活动要顺畅,检查咬合面,咬齿完整,松紧合适,对合整齐;特别尖端部分要紧密闭合无扭曲或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
检查器械的锁扣,可将器械锁扣在第一齿的位置,持着器械的另一端,而以锁齿的部位在手掌心上拍打,若锁扣打开,说明器械功能失灵,应停止使用;若发现关节较紧,可在关节处喷洒润滑液,再活动关节,直至顺畅;检查咬合面用无损伤阻断钳测试方法:用单层薄棉纸剪片做测试,器械闭合时夹口锯齿必须在薄棉上留下完整的齿痕,但不能穿透棉纸,如果夹钳不能留下完整的齿压痕,则表明夹钳没有完全闭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器械检查方法
一、洗涤质量检查:
1、目测检查:肉眼观清洁光亮、干燥无残留水痕、无污渍、无锈痕、
蚀损斑。
2、用清洁方纱擦拭器械表面关节处无污秽。
3、管腔类器械用清洁棉签擦拭吸引头、棉纱条通过管腔后仍清洁无污
渍。
4、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器械的清洁度。
二、性能检查:
1、关节器械的检查:如血管钳、皮钳、布巾钳、镊子等。
查器械关节和咬合面,关节灵活,咬齿完整、松紧合适、对合整齐,特别是尖端部分咬紧密闭无扭曲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查器械锁齿时,用钳夹紧橡胶管,然后抖动,自动弹开者废弃或器械卡锁节一齿位置,持另一端锁齿部在手掌上拍打,弹开表示锁齿功能不佳,器械关节较紧应喷洒润滑剂。
2、持针器检查:颚夹面之咬合无磨损,取一枚与持针器相吻合的缝针用持针器咬注缝针,将卡锁在第二齿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可用手轻易取出则表示功能不佳。
3、剪刀的检查:剪刀锋利,不可有钝卷口、缺口现象。
检查剪刀在闭合时有无空隙、柄干是否对称、关节松紧合适不自动弹开,螺丝有无松动;5cm以上的剪刀,刀尖处一次剪齐4层纱布,5cm以下剪刀刀尖处一次剪齐2层纱布。
但眼科剪不用此法。
4、精密仪器检查:根据其功能细心进行检查,以手指小心触摸其边缘或尖端有无卷曲挂钩,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