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发展史
触摸屏辉煌40年

触摸屏辉煌40年编者按:触摸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多被装于工控计算机、POS机终端等工业或商用设备之中。
2007年,第一台采用multi touch多点触摸屏设计的苹果iPhone发布;2010年,全球采用触摸屏设计的产品销量将达3.6亿台,触摸屏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IT领域,从手机、PMP播放器、数码相机/摄像机,到平板电脑、GPS、MID,直至提款机、触控信息机、工业设备等。
1971-2010年,40年探索征途,小巧轻薄的触摸屏,正在改写人机交互的面貌,创造更加巨大的影响力。
1971年,美国的Samuel Hurst博士发明了世界第一个触摸传感器,具备了触摸屏的雏形;1972年,PLATO IV触摸屏问世,它应用于电脑辅助教育系统的终端,其最初的设计具有16×16的触摸分辨率,这一触控技术是如今红外触控技术的前身,时至今日,红外触控技术仍在使用;1974年,Samuel Hurst博士设计了第一款透明的触摸屏;1977年,电子制图及五线电阻触摸屏发明并申请专利,触摸屏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逐渐得到广泛使用。
1982年,柔性触控界面问世,这是第一个为电脑系统设计的多点触摸人机交互系统,它由一个玻璃面板构成,这种面板具有的光学特性可以让置于其后的摄像头记录下与手指在白色背景上的压力大小相关的黑点,这种特性和简单的图像处理结合就可以实现基于多点触摸的画图功能。
1984年,第一个多点触摸屏诞生,它用一个透明的电容传感器阵列覆盖在CRT显示器上,可以通过手指操控图形物体,具有很快的的响应速度,同期,美国贝尔实验室有很多涉及触摸屏技术的研发(包括光学与电容)陆续取得突破。
1991年,早期的前置投影桌面系统问世,它采用光学和声学技术检测手/手指和其他物体,特别是基于纸张的控制和数据,这项技术已经清楚的演示了多点触控的概念,比如用两个手指缩放和转换图形物体,使用pinch手势等,同年,触摸屏技术被引入国内。
从分辨率和材质 追溯手机屏幕发展史

从分辨率、材质追溯手机屏幕发展史发布时间:2015-3-23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手机屏幕发挥着巨大作用,屏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机品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处理大量信息时,小尺寸低分辨率屏幕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大尺寸高分辨率屏幕成为众多手机的主流。
当然,要是能够解决续航问题,屏幕的形态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单一,像卷轴屏、收缩屏等这些科幻电影里见到的概念性屏幕在现实中也会出现。
其实,从手机诞生至今,手机屏幕经历了黑白-彩色的转变,特别是进入彩屏时代,因屏幕的研发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种类大致可分为STN、TFT、IPS以及OLED等这些,一般来说显示的颜色越多还原复杂图象的色彩越真实,画面的层次也更加丰富。
与此同时,就在屏幕演变的过程中,其尺寸也由“大哥大”时代那种笨重的机身逐渐缩小到一个手掌大小,屏幕分辨率也变得更加清晰。
依稀记得苹果发布iPhone 4时,乔布斯曾说人眼所能看到的极限是300ppi,超过这一数值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老乔的言论并没有让厂商放弃升级屏幕,时至今日,2K屏手机正在慢慢普及,各品牌的旗舰机屏幕ppi都远超300,所以屏幕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手机的发展史,两者缺一不可。
屏幕分辨率概述自手机配备屏幕后,就已踏上飞速发展的道路,屏幕材质随着彩屏逐渐走向普及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分辨率也在逐年提升当中,与之相对应的屏幕尺寸自然跟着分辨率变化而变化,至于屏幕是倾向小尺寸低分辨率、大尺寸高分辨屏,还是大尺寸低分辨率、小尺寸高分辨率,这些跟手机厂商自家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何谓手机屏幕的分辨率?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屏幕画面都是由一个个像素点构成,这些像素点分横向和竖向,横竖两点相乘之后的数值就是这块屏幕的像素,也称之为分辨率。
不过,为了方便表示屏幕分辨率大小,厂商们通常用横向像素×竖向像素的方式来表示,就像我们常见的1280×720像素、1920×1080像素等。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介绍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近几年来手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见证了手机的发展历史。
手机与人之间的交互离不开手机的屏幕,作为手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屏幕也随着手机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屏幕到有更强图形表现力的灰度屏幕到后来的彩屏,继而是彩屏发色数的增加以及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可以说手机屏幕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在操作手机方面的体验随之产生变化。
当然来今天重点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手机的触摸屏。
触摸屏,相信大家应该已经不在陌生了。
不过最早的时候触摸屏往往是以一个高端的形态所出现,在我们小老百姓眼中,触摸屏似乎一直都是一项深不可测的技术。
在我们所能追溯到的触摸屏最早被用在手机设备上应该是1999年摩托罗拉的A61 88。
这一机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家对手机操作的观念,当然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手写技术被引入手机领域,同时手机集成PDA的智能化功能也初见倪端。
更先进的电容式触摸屏而另一种触摸屏技术“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也就是iPhone以及Prada等较新较高端的触摸屏手机所采用的技术。
电容式触控屏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
电容式触控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 ITO涂层作为工作面, 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
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控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超级详细的手机发展史(值得收藏)(一)2024

超级详细的手机发展史(值得收藏)(一)引言概述:手机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机的发展史,并深入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和重大事件。
无论您是科技迷还是历史爱好者,这份超级详细的手机发展史绝对值得您收藏。
正文内容:1. 第一代手机的诞生- 小点1: 手机的起源和发展动机- 小点2: 第一款商用手机的问世- 小点3: 第一代手机的功能和特点- 小点4: 手机的普及和影响2. 从模拟手机到数字手机的过渡- 小点1: 模拟手机的技术原理和限制- 小点2: 数字手机的诞生背景和优势- 小点3: GSM标准的推广和全球统一- 小点4: 从2G到3G的跨越式发展3. 智能手机的崛起与多媒体功能的丰富- 小点1: 智能手机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小点2: 第一款智能手机的问世- 小点3: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与演进- 小点4: 多媒体功能的加入和应用的广泛化4. 手机通信技术的突破与网络的全球化- 小点1: 4G时代的到来和LTE技术的应用- 小点2: 5G时代的前景和技术挑战- 小点3: VoI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小点4: 手机网络的全球化和漫游服务的普及5. 可穿戴手机和未来发展趋势- 小点1: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和发展- 小点2: 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的问世- 小点3: 智能家居与手机的融合- 小点4: 人工智能与手机的结合总结:手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第一代手机的诞生,通过模拟手机向数字手机的过渡,再到智能手机的崛起与多媒体功能的丰富,手机通信技术的突破与网络的全球化,以及可穿戴手机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创新和重大事件。
可以预见,未来手机将进一步发展,与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手机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带你了解手机屏幕的进化史,并不是一块“玻璃”这么简单的!

带你了解手机屏幕的进化史,并不是一块“玻璃”这么简单的!这些年经济增长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活用品的更新速度也在变快。
车子换了房子换了,衣服也换了。
要说这些年什么用品的更新速度最快那么应该是手机了,现代人手机更新速度甚至是一年换一部手机。
新功能刚刚出现我们刚用上半年,之后更新的功能又出现了。
在网速方面从2G手机到3G、4G短短用了几年时间。
现在甚至要普及5G手机了。
在处理器方面当初我们用的是单核处理器,那时候觉得速度可以。
后来出现了双核觉得飞快,紧接着就是四核、八核甚至是十核处理器。
您有没有发现,在网速与处理器升级的时候手机的屏幕也在不断升级呢?最初的手机屏幕没有彩色,都是黑白屏幕的。
这种手机的屏幕不大但是非常省电所以续航时间比现在的安卓手机要长很多。
那时候手机功能单一,顶多在手机里面加装一个MP3功能。
后来才出现了彩色屏幕,不过一开始出现的彩屏手机售价非常高。
那时候的彩屏技术很落后非常耗电,但是仍然迷得很多人争先恐后去购买。
到了后来技术升级我们才真正用到了现在的高清屏幕,这个高清屏幕是LCD的屏幕。
从原理上解释就是这个屏幕是需要有一整块背光的,背光照亮彩色前屏我们才能看到。
但是这种屏幕也是有缺点的,就是比较费电。
还有就是在明暗变化方面控制是不是很好,比方说电影当中展现黑暗场景。
LCD屏由于始终有背光所以黑暗的场景显示仍然是有光的状态显得不真实。
针对这一个技术缺陷后来人们才发明了现在的OLED屏幕,这个屏幕比起LCD更省电。
原理上这个不需要背光,屏幕本身就能自发光。
简单解释一下就行屏幕是由无数个小的LED灯组成的,当屏幕要展现黑暗的场景的时候只需要把部分LED灯关上就可以。
展现的非常接近真实比起LCD效果好很多。
OLED屏幕完全符合我们对完美屏幕的要求,但是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不久之后更先进的屏幕又出现了,这就是柔性屏。
这个柔性屏就像是纸张一样可以折叠,这也给很多厂商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手机的发展史完整版(两篇)

手机的发展史完整版(二)引言概述: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手机的早期发展史,并了解了手机技术的初步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手机的发展历程,并关注于手机在通信、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的进一步创新。
通过详细阐述手机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和技术突破,我们将了解手机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必备品的演变过程。
正文内容:一、通信技术的进步1. 发展模拟信号技术:20世纪80年代,模拟信号技术成为主流。
通过模拟信号技术,手机可以进行语音通话,并且具备一定的移动性。
2. 数字信号技术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数字信号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手机具备了更好的声音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
这使得手机可以承载更多功能和服务,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3.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1G技术的出现使得手机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声音通话和传真功能。
这一技术的推出为手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与1G相比,2G技术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
此外,2G技术还引入了短信功能,为移动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5.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G技术的推出使得手机具备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多的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和多媒体传输。
二、功能的增强与多元化1. 照相功能的引入:随着数字摄像头技术的进步,手机开始具备照相功能。
这一功能的出现使得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还成为了随身携带的相机。
2. 音乐播放器和视频播放器的加入:手机逐渐具备了音乐播放和视频播放的能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音乐和视频的娱乐。
3. 网络功能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开始具备了上网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网页、使用社交媒体和下载应用程序。
4. GPS导航功能的普及:GPS导航成为手机的标配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地图和路线导航信息。
5. 应用程序的丰富多样: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从社交媒体到游戏,从产品ivity工具到生活助手,手机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便利。
《手机发展史》课件

视频播放
手机可以播放视频文件,为用户 提供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内容。
互联网接入功能
WAP浏览
手机可以通过WAP协议访问互联网,实现网页浏览 。
电子邮件
手机可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方便用户随时处理工 作事务。
网络社交
手机可以登录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方便用户进行社交 互动。
基础通讯功能
短信
手机短信功能最初是为了 方便用户发送简短的文字 信息,是手机通讯的基础 功能之一。
通话
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 话,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语 音通信。
电话簿
用于存储联系人信息,方 便用户快速拨打电话或发 送短信。
娱乐功能
游戏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逐渐 兴起,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
音乐播放
博、抖音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
02
社交方式的即时性
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与朋友、家人和其他联系人保持联系,了解他
们的动态和情况,使得社交更加即时。
03
社交方式的个性化
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设置和功能,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使得社交更加个性化。
手机对工作方式的改变
手机发展史
目录
CONTENTS
• 手机起源 • 手机技术发展 • 手机功能演变 • 手机设计变迁 • 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 手机未来展望
01 手机起源
早期移动通信设备
1902年,美国人内森·斯塔布菲 尔德申请了无线电话的专利,这
是最早的移动电话。
192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 出战地移动电话,但体积庞大,
第四代移动电话
手机的发展史1.1PPT课件

手机之父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 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 者马丁•库帕。
3
第一代手机
砖 头
黑 金 刚
特点:
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保密性不足、携带不方便、无线宽带利用不充4分
世界上第一款手机(1983)
②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
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无线网络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7 持
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直立式手机
直立式手机:指手机屏幕和 按键在同一平面,手机无翻 盖。 特点:主要是可以直接看到 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摩托罗拉 DynaTAC 8000X,重1公斤多,充电时间为 10小时,但通话时间只有半小时,销售价 格为3,995美元,在中国黑市上炒到5万元 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最贵重的砖头。
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市场是在1987年, 型号为摩托罗拉3200,造型设计和摩托 罗拉DynaTAC 8000X基本一致,是当时非 常流行的“大哥大”
业内专家指出:“一部好的商务手机,应该帮助用户既能实现快速而顺畅的沟 通,又能高效地完成商务活动。”
13
相机手机
相机手机:是手机的一种,也就是内建有相机功能的手机。世界上第一支相机手机, 是由日本的夏普公司在2000年11月所制造的J-SH04。
14
老人手机
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越来越 大。他们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手机,手机功能上力求操作简便。
从LCD到OLED屏幕细数十年手机屏幕发展历程

手机屏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当时,第一代手机采用的是传统的液晶显示屏(LCD)。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屏幕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进和革新。
本文将从LCD到OLED屏幕,细数十年手机屏幕发展历程。
第一代手机屏幕使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也称为LCD屏幕。
这种屏幕基于液晶中液晶分子的扭曲和极性变化来实现显示效果。
LCD屏幕的特点是显示效果清晰,颜色饱满,但对比度和黑色表现稍逊。
在1997年推出的诺基亚5110上首次使用了彩色液晶屏幕,其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像素点组成了各种颜色。
经过几年的发展,手机屏幕开始使用TFT(薄膜晶体管)技术,提高了显示质量和对比度,特别是在观看视频和游戏方面。
2001年,索尼爱立信推出了第一款具有TFT屏幕的手机,T68、随后,TFT屏幕成为主流手机屏幕的标配。
2004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款具有退色屏幕(STN,SuperTwisted Nematic)技术的手机,V70。
这种屏幕相对于以前的彩色TFT屏幕来说显示效果更好,对比度更高。
2024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搭载的是3.5英寸的TFT屏幕,分辨率为320x480。
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开启了智能手机屏幕竞争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AMOLED(活性基质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开始兴起。
相比于传统的液晶屏幕,AMOLED屏幕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低的耗电量。
它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不需要背光模组,因此可以实现更薄、更轻的手机设计。
2024年,三星推出了第一款搭载AMOLED屏幕的旗舰手机,Galaxy S。
这款手机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为AMOLED屏幕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自那时以来,AMOLED屏幕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选择。
随着技术的进步,AMOLED屏幕的分辨率和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例如,三星的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和Dynamic AMOLED等技术的引入,使屏幕显示效果更加鲜艳、细腻。
手机屏幕发展史机+冉小涛

苹果iPhone 4将IPS和Retina融合在了一起,即将一个像素点分拆为四个像素进 行显示,像素密度提高了4倍,达到326ppi,而300ppi是人们能看到的分 辨率, 326ppi就是可以让你在看显示屏的时候有种看纸制品的感觉。它也因此得名“视 网膜显示屏”。
IPS代表手机:iphone4 屏幕优点:色彩还原度高、可视角度大、时间舒适 度高 屏幕不足:功耗较高
代表机型:三星i9000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可视角度大、省电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 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 。
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 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 上下两面,立体排列。 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 原准确,是液晶面板里的高端产品。
代表机型:诺基亚N8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Super AMOLED屏幕
相比传统AMOLED炫屏而言,Super AMOLED摒弃了之前触控感应层+显示层 的架构设计,操控更为灵敏。此外取消玻 璃覆盖层还带来了更佳的阳光下显示效果。 同时,Super AMOLED还搭载了mDNIe( 移动数字自然图像引擎)技术能从任意角度 观看并做出快速的反应。源自代表手机:三星 酷毕系列产品
屏幕材质虽然让手机进入了彩屏的时代,但是 这些屏幕在自身的设计上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屏幕的色彩表现,例如屏幕在节电方面的 设计等等。
手机屏幕“炫”时代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推出的AMOLED、 Super AMOLED以及IPS面板将手机屏 幕的显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手机显示屏发展

从小人书到宽银幕手机屏幕技术演进历程(1)发布时间:2008.09.04 04:47来源:手机中国作者:韩博文诺基亚N85手机的发布,使得OLED液晶屏幕一下子闯入我们的视野。
虽然这一屏幕材质在日系手机当中已经非常流行,但诺基亚7900 Prism、N85等手机的到来才使得它真正进入我们主流的手机产品行列。
从早先的STN到TFT再到更为优秀的OLED显示屏,手机的屏幕技术不断发展,用户也在不断享受到更为优秀的手机显示效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手机屏幕的历史,看看我们熟悉的经典机型都使用了哪些屏幕材质。
STN屏幕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是早期使用颇多的液晶面板了,与其他几种LCD相比,STN型属于被动矩阵式LCD器件,它的好处是功耗小,具有省电的最大优势,价格也比较便宜,缺点是亮度、色彩数、对比度较差,在强光下可能会看不清屏幕,反应速度也较慢,播放动态影像时容易造成拖影。
摩托罗拉C350彩色STN的显示原理是在传统单色STN液晶显示器上加一彩色滤光片,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中的每一像素分成三个子像素,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就可显示出彩色画面。
与TFT不同STN属于无源被动型液晶显示屏,一般最高能显示65K种色彩。
不算灰阶STN,现在STN主要有CSTN和DSTN。
代表机型:摩托罗拉C350、C266等。
摩托罗拉C266CSTN和DSTN屏幕CSTN即Color STN,一般采用传送式照明方式,传送式屏幕要使用外加光源照明,称为背光,照明光源要安装在LCD的背后。
传送式LCD在正常光线及暗光线下显示效果都很好,但在户外尤其在日光下很难看清显示内容,背光也要消耗电量。
诺基亚6610iDSTN即双层STN,过去主要应用在一些笔记本电脑上,也是一种无源显示技术,使用两个显示层,这种显示技术解决了传统STN显示器中的漂移问题,而且由于DSTN还采用了双扫描技术,因而显示效果较STN有大幅度的提高。
触摸屏的发展历史

触摸屏的发展历史科幻作家们都没能想象到的触摸屏,被科学家们抢先制造出来了。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在几十年前,触摸屏这种技术就算是在科幻世界内都是天方夜谭。
今天,它已经成为了无处不在的日常科技:手机、平板、柜员机、车站或者电影院里的售票机……在这些便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发明故事呢?最早的触摸屏于1967年诞生于美国,这个发明恐怕是对科幻界的一个巨大嘲讽:就算是当时最疯狂的科幻作家,都想不到触摸屏这种东西。
红遍全世界、以前沿科技著称的科幻连续剧《星球大战》直到1987年才提到触摸屏的概念,比现实的科学家们足足落后了20年。
现在我们熟知的触摸屏(网络图)1967年:第一块触摸屏诞生人们普遍认为,美国马文镇皇家雷达研究所的约翰逊(E.A. Johnson)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触摸屏概念的人。
1965年,这位普通的计算机研究员在《电子通报(Electronics—Letter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简短的论文《触摸面板:一种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并在里面描述了自己对电容式触摸屏的设想:屏幕的主体是一块复合的玻璃屏,内表面涂有一层名为ITO的金属氧化物,四角有四个电极。
当手指头触碰到玻璃屏的时候,由于人体自带的电场,会令手指头和玻璃内层的金属层形成一个电容,从而“吸走”该位置的少量电流。
这个“泄漏”的电流是从四个电极流出来的,而且理论上流经不同电极的部分与手指头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
通过控制器的精密计算,就可以准确地得到手指头的位置。
两年后,约翰逊将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块触摸屏,并将这块触摸屏的照片和触摸屏基本原理图发表在了一本名为《工效学(Ergonomics)》的杂志上。
这是一块虽然笨重但很令人耳目一新的屏幕,在约翰逊的设计下,甚至有种魔术般的效果:无论手指头点到哪里,屏幕就会在该处发出亮光。
约翰逊的触摸屏(网络图)当然,约翰逊的这个发明也有着致命的缺点:首先,它只能计算一个手指头的位置,如果屏幕上有多处接触,控制器的计算就会变得混乱;另外,这块屏幕对接触的感应是“非黑即白”的,它只记录两种信息:有接触,或者没有接触。
手机屏幕发展史

手机屏幕发展史自从1983年的摩托罗拉DynaTAC8000X诞生以来,手机已经陪伴人们走过30多年。
由单一的打电话功能发展到多功能(打电话,发短信,浏览网页),一直到智能手机的出现。
其中,屏幕对于现在的手机来说是重要硬件之一。
有了屏幕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可以和手机进行互动。
现在的产品更注重用户体验,屏幕自然成了其中的重中之重。
那么你对它的成长有多少了解呢?世界上第一款触屏手机1994年,IBM推出了Simo Personal Communicator,采用了压力传感黑白屏,来替代物理按键。
这款手机配备了触摸笔,可用于记录文字。
这款手机甚至还可以发送传真。
这个设计不得不说,感觉真的挺前卫的。
世界上第一款黑白屏手机1987年,摩托罗拉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后,将摩托罗拉3200作为第一款打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产品。
昂贵的售价加上上千元的入网费,这款大哥大便成为了个人身份的象征。
摩托罗拉3200具有一块可支持双行单色显示的屏幕,支持英文短信,英文电话薄,支持DTMF音频发送,缩位拨号。
可以说这款手机打开了黑白屏时代的大门。
世界上第一款彩屏手机再往后的10年间,手机的体型发展由原先“大块头”渐渐变得更加小巧。
但是在屏幕方面并没有太大改进。
1998年,西门子决定尝试推出“彩屏手机”——西门子S10。
这部手机被认为是第一部彩屏手机,然而它的屏幕只能显示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
虽说这项新技术并不是那么实用,但却在当时虽然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新。
世界上第一款裸眼3D手机2010年,三星在韩国本土发布了全球首款裸眼3D手机SCH-W960,无需佩戴任何特殊眼镜,即可在手机屏幕上享受3D立体显示效果。
SCH-W960搭载一块3.2英寸,240x400分辨率,1600万色的3D AMOLED电容式触摸屏,只要按下机身侧面的3D按钮,屏幕即可切换为立体显示。
世界上第一款1080P(Full HD)屏幕手机2012年,HTC Butterfly作为HTC最新旗舰手机HTC Butterfly 拥有高达440ppi的1920x1080全高清5寸大屏,采用的是第三代SLCD显示屏。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

所以說電容式觸控屏輕輕一摸就可以被系統識別到,而我們常見的電阻式觸 摸屏則需要“壓”下去才能夠被系統感知,投射式電容觸摸屏的優點在於靈 敏度更高,這也是iPhone採用虛擬螢幕鍵盤成功的關鍵點。過去在Pocket PC平臺上也有人開發過用手指直接點擊螢幕的文字輸入系統,但是由於電 阻式觸摸屏的由於靈敏度較低,在進行螢幕虛擬鍵盤輸入時不免會出現 “掉字”現象,更是不可能實現高速的輸入。在正是接觸到iPhone之前筆者 也曾懷疑過iPhone虛擬鍵盤的實用性,而當實際試用過後發現投射式電容 技術觸摸屏上的虛擬鍵盤完全可以實現與物理鍵盤相同的輸入速度。
而另一種觸摸屏技術“投射式電容觸摸屏”也就是iPhone以及Prada等較新較高端的 觸摸屏手機所採用的技術。電容式觸控屏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電 容式觸控屏是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O (鍍膜導電玻璃),最外層是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 ITO塗層作為工作面, 四 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層ITO為遮罩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當手指觸摸 在金屬層上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屏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對 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 流。這個電流分別從觸控屏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 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 得出觸摸點的位置資訊。
觸摸屏,相信大家應該已經不在陌生了。不過最早的時候觸摸屏往往是以一 個高端的形態所出現,在我們小老百姓眼中,觸摸屏似乎一直都是一項深 不可測的技術。在我們所能追溯到的觸摸屏最早被用在手機設備上應該是 1999年摩托羅拉的A6188。這一機型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大家對手機操作的 觀念,當然更重要的意義應該是手寫技術被引入手機領域,同時手機集成 PDA的智慧化功能也初見倪端。
手机屏幕发展史范文

手机屏幕发展史范文手机屏幕的发展历经多年,经历了从最初的黑白屏幕到如今的高分辨率多彩屏幕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手机屏幕的起源开始,详细介绍手机屏幕的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是手机屏幕的起源阶段,当时的手机屏幕主要采用液晶显示技术。
这个时期的手机屏幕使用的是黑白屏幕,分辨率较低,显示效果不够清晰。
然而,这种屏幕已经能够满足人们进行基本通话和短信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节能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90年代初,手机屏幕开始出现彩色屏幕。
这种彩色屏幕的出现让手机屏幕的显示效果大大提升,用户可以看到更加鲜艳的颜色。
然而,当时的彩色屏幕依然分辨率较低,显示效果还不够细腻。
不过,这种屏幕的引入为后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2000年代初,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手机屏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于是,手机屏幕开始采用了TFT技术,这种技术在彩色性能和显示效果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TFT屏幕具有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显示效果更加细腻。
然而,由于当时的手机屏幕技术限制,分辨率的提升相对较慢,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清显示的需求。
2024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标志着手机屏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苹果采用了Retina显示屏技术,将分辨率提升到了较高水平,显示效果比之前的屏幕要出色很多。
Retina屏幕的出现引领了手机屏幕分辨率的新浪潮,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了高分辨率的手机屏幕。
这种高分辨率屏幕可以显示更多的细节,让人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屏幕上的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屏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024年,三星推出了首款采用AMOLED屏幕的手机,这种屏幕可以提供更加鲜艳的颜色和更高的对比度,同时具有更好的动态显示效果。
AMOLED屏幕的推出让手机屏幕显示的色彩更加饱满,画面更加逼真。
近年来,手机屏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移动娱乐的兴起,人们对手机屏幕的要求越来越高。
手机屏幕的分辨率不断提高,从720p到1080p再到2K和4K分辨率,显示效果逐渐接近甚至超过了人眼的分辨能力。
手机屏幕进化论

手机屏幕进化论苹果iPhone(报价参数评测图库样张) 4已经正式上市,此次iPhone 4除了在外形、处理器和部分功能上做出升级,在屏幕上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块超出业界采用Retina显示技术的IPS显示屏在屏幕分辨率上作出极大提升,每英寸的面积里有326个像素之多,甚至超过人眼所能识别的300ppi,完全消除了屏幕颗粒感,给人以绝对逼真细腻的显示效果。
但俗话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手机屏幕自进入彩屏时代以来经过近10年的发展才走到今天的地步,之前的屏幕技术虽然放到现在已经显得过时,但都曾经代表作业界最新和最高水平。
今天小编就来与大家一同回顾手机彩色屏幕的发展史,来看看那些曾同样代表业界最高水平的手机。
全球首款彩屏手机说到彩屏手机,大家一定都会对谁是第一款彩屏手机好奇不已。
的确,要想知道手机彩色屏幕的发展史,一定要知道谁才是第一款彩屏手机。
而且各家手机厂商也都在争抢这个开创手机彩屏时代第一的称号。
但第一就是第一,这个不用争也不用抢,要用事实来说话。
爱立信T68爱立信T68是一款号称全球采用彩色屏幕的手机,该机采用256色的STN彩色屏幕,手机屏幕分辨率仅为101*80,尽管这样的参数放到现在已经早已过时,但在那个年代,这的确是足以在业界值得自豪的屏幕参数。
但不得不说的是爱立信T68并非全球第一款彩屏手机,它只能算是在国内销售的首款彩屏手机,当时凭借爱立信在全球以及国内手机市场的影响力,爱立信T68在推出之时就被国人争相追捧。
但真正的全球第一款却另有其“机”。
-------------------------------分页栏-------------------------------OKWAP i108OKWAP(英资达)是当时刚刚在台湾成立的一家手机厂商,但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手机厂商却在爱立信之前就推出了采用彩色屏幕的手机。
OKWAP i108是全球第一款采用GSM网络的彩色屏幕手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
手机屏幕发展史
作者:王琳、张云龙幻灯片2
1984年第一台大哥大摩托罗拉D y n a T A C8000X
这台大哥大显然是没有屏幕的!
幻灯片3
第一款“翻盖”手机摩托罗拉8900
有了个小屏幕,还是黑白的!幻灯片4
后来手机有出现折叠式手机
摩托罗拉328C
幻灯片5
手机屏幕进入了“彩”时代
●手机厂商注意到了屏幕的重要性,因此彩色的S T N、C S T N以及T F T的屏幕就此出现。
手机也由此进入了第一阶段的彩屏时代。
幻灯片6
●S T N是S u p e r T w i s t e d N e m a t i c的缩写
●它的好处是功耗小,具有省电的最大优势
●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就可显示出彩色画面。
一般最高能显示65536
种色彩。
幻灯片7
C S T N即C o l o r S T N,照明光源要安装在L C D的背后,在日光下,很难辨清显示内容。
代表手机:三星SGH-C168
幻灯片8
●T F T(T h i n F i l m T r a n s i s t o 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
一种。
●
●一般T F T的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高亮度、高对比度。
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幻灯片9
代表手机:三星酷毕系列产品
屏幕材质虽然让手机进入了彩屏的时代,但是这些屏幕在自身的设计上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屏幕的色彩表现,例如屏幕在节电方面的设计等等。
幻灯片10
手机屏幕“炫”时代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推出的A M O L E D、S u p e r A M O L E D以及I P S面板将手机屏幕的显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幻灯片11
A M O L E D屏幕
A M O L E D的全称是A c t i v e M a t r i x/O r g a n i c L i g h t E m i t t i n g D i o d e,其是能彩色化的。
在显示效能方面,A M O L E D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也较广,这些是A M O L E D天生就胜过T F T L C D的地方;另外A M O L E D具自发光的特色,不需使用背光板,因此比T F T更能够做得轻薄,而且更省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不需使用背光板的A M O L E D可以省下占T F T L C D3~4成比重的背光模块成本,不过其也存在于其他的相比在同样的分辨率的情况下,颗粒感稍强些。
幻灯片12
代表机型:诺基亚N8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幻灯片13
S u p e r A M O L E D屏幕
相比传统A M O L E D炫屏而言,S u p e r A M O L E D摒弃了之前触控感应层+显示层的架构设计,操控更为灵敏。
此外取消玻璃覆盖层还带来了更佳的阳光下显示效果。
同时,S u p e r A M O L E D 还搭载了m D N I e(移动数字自然图像引擎)技术能从任意角度观看并做出快速的反应。
幻灯片14
代表机型:三星i9000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可视角度大、省电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幻灯片15
●I P S(I n-P l a n e S w i t c h i n g,平面转换)
●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
●I P 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
下两面,立体排列。
●
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是液晶面板里的高端产品。
幻灯片16
苹果i P h o n e4将I P S和R e t i n a融合在了一起,即将一个像素点分拆为四个像素进行显示,像素密度提高了4倍,达到326p p i,而300p p i是人们能看到的分辨率,326p p i就是可以
让你在看显示屏的时候有种看纸制品的感觉。
它也因此得名“视网膜显示屏”。
幻灯片17
I P S代表手机:i p h o n e4
屏幕优点:色彩还原度高、可视角度大、时间舒适度高屏幕不足:功耗较高
幻灯片18
未来屏幕遐想
屏幕无处不在
操控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