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1)测量概述(2)测量坐标系与基准(3)测量误差与精度2. 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及其使用(2)经纬仪及其使用(3)全站仪及其使用(4)测量工具的维护与保养3. 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1)水平距离测量(2)垂直距离测量(3)角度测量(4)直线测量与曲线测量4. 工程测量实例分析(1)地形测量(2)建筑施工测量(3)道路工程测量(4)隧道工程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1)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2)工程测量实例分析;(3)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工程测量实例分析。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测量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程:第1课时: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课时:测量仪器与工具第3课时: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第4课时:工程测量实例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包括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建筑工程测量B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B教案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1 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介绍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解释测量工作对于确保建筑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作用1.2 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介绍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结构测量等解释各项测量内容在建筑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1.3 建筑工程测量的方法与工具介绍常用的建筑工程测量方法和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解释各种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第二章:平面控制测量2.1 平面控制测量的概念与目的解释平面控制测量的定义和目的强调平面控制测量在建筑项目中的重要性2.2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步骤介绍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选点、建立控制网、测量和数据处理等解释各项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3 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介绍平面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平差、控制点坐标计算等解释成果处理的重要性和对于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第三章:高程控制测量3.1 高程控制测量的概念与目的解释高程控制测量的定义和目的强调高程控制测量在建筑项目中的重要性3.2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与步骤介绍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解释各项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3 高程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介绍高程控制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包括高程数据平差、高程控制点坐标计算等解释成果处理的重要性和对于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第四章:地形测量4.1 地形测量的概念与目的解释地形测量的定义和目的强调地形测量在建筑项目中的重要性4.2 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介绍进行地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地面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解释各项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3 地形测量的成果处理介绍地形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整理、地形图绘制等解释成果处理的重要性和对于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第五章:结构测量5.1 结构测量的概念与目的解释结构测量的定义和目的强调结构测量在建筑项目中的重要性5.2 结构测量的方法与步骤介绍进行结构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结构布局测量、结构变形测量等解释各项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5.3 结构测量的成果处理介绍结构测量的成果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整理、结构分析等解释成果处理的重要性和对于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第六章:建筑施工测量6.1 施工测量的重要性介绍施工测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解释施工测量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作用6.2 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介绍进行施工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基准点设置、轴线测量、高程控制等解释各项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6.3 施工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施工测量中常见的問題,如误差累积、测量仪器问题等介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七章:建筑物的变形测量7.1 建筑物变形测量的重要性解释建筑物变形测量在确保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性强调变形测量对于预防和监测建筑物损害的关键作用7.2 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介绍进行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基准建立、变形观测、数据分析等解释各项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7.3 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成果处理与分析介绍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成果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整理、变形曲线绘制等解释成果处理与分析的重要性和对于建筑物安全评估的影响第八章:建筑信息模型(BIM)测量技术8.1 BIM测量技术的概念与优势解释BIM测量技术的定义和应用范围强调BIM测量技术在提高建筑项目效率和准确性的优势8.2 BIM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与步骤介绍利用BIM测量技术进行建筑项目测量的方法和步骤解释各项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8.3 BIM测量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享实际建筑项目中应用BIM测量技术的案例强调BIM测量技术对于建筑项目质量和进度的积极影响第九章:建筑工程测量的现代化发展9.1 现代化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介绍现代化测量技术,如卫星导航、激光扫描等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解释现代化测量技术对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的作用9.2 测量仪器的现代化发展介绍现代测量仪器的发展趋势和功能特点强调现代化测量仪器在提高测量准确性和便捷性的作用9.3 建筑工程测量数据的信息化管理解释建筑工程测量数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信息化管理方法和技术,如数据库、云计算等在测量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第十章:建筑工程测量的法律法规与质量控制10.1 建筑工程测量的法律法规介绍与建筑工程测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对于确保测量工作和建筑项目安全的重要性10.2 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介绍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措施解释质量控制对于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建筑项目质量的关键作用10.3 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强调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介绍测量人员在建筑项目中的职责和行为规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理解测量工作对于确保建筑项目质量和安全的关键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内容。
2. 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
4. 能够进行简单的建筑施工放样和验收。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和作用2. 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测量基准和坐标系统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测量误差的产生和处理方法3. 测量工具和仪器卷尺、标杆、测绳等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水平仪、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4. 建筑施工放样施工放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施工放样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5. 建筑验收测量验收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验收测量中的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展示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进行测量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工程测量教材。
2. 测量工具和仪器:卷尺、标杆、水平仪、全站仪等。
3. 教学课件:演示测量原理和方法的课件。
4. 工程案例:提供一些实际工程案例供学生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测量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测量操作: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工程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6. 测量数据处理与绘图测量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与处理建筑工程图纸的绘制与解读7. 建筑工程测量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建筑工程中的测量案例学习测量数据在工程中的应用探讨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发展中的作用8. 现代测量技术及其应用了解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全站仪、GPS测量等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三维扫描、BIM等技术在测量领域的前景9. 测量安全与环境保护掌握测量作业的安全知识学习测量作业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在测量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0. 综合实践与考核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测量实践考核学生对测量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总结测量教学,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测量数据处理与绘图的方法和技巧。
建筑工程测量B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B教案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1 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和意义解释建筑工程测量的概念阐述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1.2 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介绍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讲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常用方法1.3 建筑工程测量的工具和设备介绍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讲解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二章:测量基准和测量坐标系2.1 测量基准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测量基准的概念阐述测量基准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2.2 测量坐标系的建立和应用介绍测量坐标系的建立方法讲解测量坐标系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3 测量基准和测量坐标系的转换讲解测量基准和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方法阐述转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三章:测量误差和测量精度3.1 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解释测量误差的概念介绍测量误差的分类及特点3.2 测量精度的表示和评价讲解测量精度的表示方法介绍测量精度的评价指标3.3 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和措施讲解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和措施阐述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第四章: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4.1 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介绍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讲解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4.2 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讲解测量仪器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阐述不同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4.3 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讲解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强调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五章: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操作5.1 测点定位和测点标记讲解测点定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测点标记的工具和操作方法5.2 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讲解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阐述不同测量方法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5.3 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讲解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测量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第六章: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建立6.1 施工控制网的概念和作用解释施工控制网的概念阐述施工控制网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6.2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方法介绍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原则讲解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和步骤6.3 施工控制网的测量和数据处理讲解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方法介绍施工控制网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第七章:建筑物细部测量7.1 建筑物细部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介绍建筑物细部测量的内容讲解建筑物细部测量的常用方法7.2 建筑物细部测量的仪器和工具介绍建筑物细部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讲解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7.3 建筑物细部测量的数据处理和成果应用讲解建筑物细部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阐述测量成果在建筑设计和管理中的应用第八章:建筑安装工程测量8.1 建筑安装工程测量的内容和特点介绍建筑安装工程测量的内容阐述建筑安装工程测量的特点8.2 建筑安装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步骤讲解建筑安装工程测量的常用方法介绍建筑安装工程测量的操作步骤8.3 建筑安装工程测量的注意事项讲解建筑安装工程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安全操作和测量精度的重要性第九章:建筑工程测量案例分析9.1 案例一: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分析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难点和解决方案讲解测量方法和测量数据的处理9.2 案例二:大跨度结构施工测量分析大跨度结构施工测量的特殊性和解决方法介绍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的应用9.3 案例三:古建筑修复测量分析古建筑修复测量的特点和难点讲解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注意事项第十章:建筑工程测量现代化技术10.1 建筑工程测量信息化技术介绍建筑工程测量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讲解测量数据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处理10.2 建筑工程测量遥感技术解释遥感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阐述遥感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10.3 建筑工程测量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创新和技术进步在测量领域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和意义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行业中的基础工作,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精品文档103页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1)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2)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4)测量的基本工作,测量的基本原则,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常用的测量元素和单位。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2)难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三、教学要求(1)了解测量学的概念,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的限度。
(2)掌握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的基本工作、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常用的测量元素和单位。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
第一节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一、测量学的概念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1)测定测定是指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2)测设测设是指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建筑工程测量是测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测量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所以,每一位从事工程建设的人员,都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地面点位的确定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水准面和水平面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2.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在测量中的作用: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3.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掌握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并培养工程测量的精确性与技巧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 学会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等;4. 培养学生在工程测量中的精确性与技巧性。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的定义和分类- 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基准面与基准点- 测量误差与精度控制2. 建筑工程测量仪器与工具- 光学测量仪器(经纬仪、自动平距仪等)的原理与使用- 雷达测量仪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的原理与使用- 测量辅助工具(钢尺、测量嵌木、测量标杆等)的使用方法3. 平面测量- 放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原理与实施步骤- 建筑物的测量与平差处理4. 高程测量- 高程控制与公差要求- 高程测量方法与技巧- 高程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 建筑物形变监测- 建筑物变形的类型与原因分析- 变形监测仪器与方法- 数据处理与监测结果的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授课法:结合理论知识,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与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堂练习:提供测量题目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参与与表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和表现进行评价;2.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生的测量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3. 考试测试:通过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论文。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建筑工程测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常用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 地形测量和平面测量4. 建筑测量和土木测量设计5. GPS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部分采用讲授、讨论和互动解答的形式进行,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环节,加深学生对测量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流程1. 建筑工程测量基本概念和原理(2课时)a. 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目的b. 了解建筑测量的原理和常见误差及其影响2. 常用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课时)a. 介绍常见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经纬仪等b. 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地形测量和平面测量(3课时)a. 介绍地形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b. 讲解平面测量的原理和常用测量方法4. 建筑测量和土木测量设计(4课时)a. 讲解建筑测量的步骤和技术要点b. 介绍土木测量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5. GPS定位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课时)a. 了解GPS定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b. 讲解GPS定位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20%)2. 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报告(30%)3. 期末考试(50%)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籍:建筑工程测量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2. 仪器设备:全站仪、经纬仪等七、教学延伸1. 学生可参加实地考察和实践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推荐学生参与相关建筑工程测量角色扮演或实习活动,锻炼实际工作能力八、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可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加强实践操作训练环节,提供更多案例和实例,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引言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各个阶段,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和实现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介绍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教案内容1.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1 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1.2 建筑工程测量的作用和意义1.3 建筑工程测量的分类2.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2.1 坐标系和坐标转换2.2 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误差分析与控制2.3 建筑工程测量的数据处理与分析3. 建筑工程测量的常用方法和工具3.1 全站仪的使用3.2 钢卷尺和测量带的使用3.3 水准仪的使用3.4 其他常用的测量工具和设备4. 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案例分析4.1 建筑物的平面测量4.2 建筑物的高程测量4.3 建筑物的水平控制4.4 建筑物的竖直控制5. 建筑工程测量的注意事项与技巧5.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5.2 测量时的环境因素考虑5.3 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4 测量后的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2. 课堂互动与讨论3. 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4. 小组合作与报告展示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评价2. 实验报告评分3. 小组项目报告评分4. 期末综合考试五、参考文献1. 《建筑工程测量导论》,蔡佩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建筑工程测量学》,席占宇,中国建筑出版社3. 《建筑工程测量与监测》,樊义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六、教学计划本教案可根据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分解和安排,以确保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教案的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大化。
七、教学效果预期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施,学生将能够:1. 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作用和意义;2. 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熟悉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4. 具备解决建筑工程测量实践中常见问题的能力;5.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6. 培养团队合作和报告展示能力。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第一章:建筑施工测量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建筑施工测量的未来发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步骤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的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二章:建筑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2.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内容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了解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内容演示法:展示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测量工具和仪器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三章: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3.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基本测量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具体应用3.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建筑施工测量的具体应用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演示法:展示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测量方法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测量方法的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四章:建筑施工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4.1 学习目标理解建筑施工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学会使用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能够分析测量结果的可靠性4.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测量结果可靠性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数据处理过程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第五章: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5.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工程测量了解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工程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典型应用演示法:展示工程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工程测量过程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程测量的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六章:建筑施工测量的高级测量技术6.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中的高级测量技术学会使用全站仪和GPS等现代测量工具了解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6.2 教学内容高级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概述全站仪和GPS等现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级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演示法:展示全站仪和GPS等现代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高级测量技术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现代测量工具的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七章: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与规范7.1 学习目标理解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学会遵循建筑施工测量相关规范能够进行建筑施工测量风险评估7.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施工测量相关规范与标准建筑施工测量风险评估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规范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测量安全事故案例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安全管理及规范应用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及规范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第八章:建筑施工测量软件与应用8.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中常用的软件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了解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常用软件工具介绍计算机辅助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演示法:展示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操作过程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软件应用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九章: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9.1 学习目标能够分析建筑施工测量实际案例学会从案例中总结建筑施工测量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案例介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从案例中总结建筑施工测量经验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案例的基本情况案例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案例中的测量过程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第十章:建筑施工测量实习与实训10.1 学习目标巩固建筑施工测量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实习和实训的要求和安排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安全事项从实习和实训中总结经验和教训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实习和实训的要求和安排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10.4 教学评价实习和实训报告:评估学生在实习和实训中的表现操作考核: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总结报告:评估学生从实习和实训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关注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作用、内容、步骤以及发展现状和趋势。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3)学会进行简单的建筑施工放样和验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遵守测量规范和安全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敬业爱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 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和作用;2.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 测量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课时:测量工具和仪器1. 卷尺、标杆、水平尺的使用方法;2.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的结构和操作方法;3. 测量工具和仪器的维护保养。
第三课时:水平角测量和垂直角测量1.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2. 垂直角的测量方法;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第四课时:距离测量和面积测量1. 钢尺距离测量方法;2. 光电测距仪的使用方法;3. 面积测量方法和应用。
第五课时:建筑施工放样和验收1. 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建筑施工验收的测量方法和标准;3. 常见施工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工程测量》;2. 仪器设备:卷尺、标杆、水平尺、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等;3. 教学辅助材料:图纸、模型、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建筑工程测量案例,引起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授课:教师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2)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施工测量的技能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建筑施工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1)施工测量的定义和作用;(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测量工具和仪器(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测量工具的维护和保养。
3. 测量基本原理(1)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原理;(2)坐标系统和坐标转换。
(1)平面控制测量;(2)高程控制测量;(3)建筑物的细部测量。
5. 施工测量误差及处理(1)误差来源及分类;(2)误差分析和减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工具和仪器、测量基本原理、施工测量方法及误差处理。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或实地进行测量工具的使用练习,掌握测量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建筑施工测量案例,讨论测量步骤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测量技能和准确性。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分析实际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建筑施工测量教材;2. 实验室设备: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3. 实际案例:收集建筑施工测量实际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用技巧,使学生掌握施工测量的核心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工程测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任务。
2、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
3、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4、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包括角度放样、距离放样、高程放样等。
5、工程测量的安全与质量保证。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任务。
3、测量仪器介绍: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各种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施工控制网建立和维护:通过模拟实践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和维护方法。
5、施工放样基本方法:通过模拟实践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6、工程测量安全与质量保证: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工程测量的安全与质量保证措施。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各种测量仪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3、操作演示:通过教师现场操作演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技巧。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对测量知识的理解。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和安全与质量保证措施。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状态、小组讨论时的参与情况等。
2、实践操作: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仪器使用、施工控制网建立和维护、施工放样等。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情景一、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单元一:小地区控制测量1。
(一)测量的基础知识第一节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1。
测量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求得点的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2。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1) 勘察设计阶段:地形图,提供设计依据;(2)施工阶段:施工前放线;施工中轴线(斜)控制、高程(层高)控制;竣工测量的竣工图;(3) 施工及运营阶段的监测;3.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分类第二节二、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表面起伏最大值/地球半径≈20/6371很小;如图1-1所示。
(2)地球表面71%的都是水。
图 1-1 地球的形状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可用悬挂垂球的细线方同来表示;水平线:与铅垂线正交的直线;水平面:与铅垂线正交的平面称为水平面;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不受风浪和潮汐影响的静止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第三节三、地面点位的确定1。
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工作的实质: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点的空间位置(三维)=该点在水准面或水平面(球面或平面)的位置(二维)+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维).如图1-2所示。
图 1-2 三维空间2。
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简称高程:用H表示,如.如图1-3所示.图1—3 地面点高程3.地面点的坐标(1)地理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以西南角为坐标原点,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 X轴正向为正北方向,负向为正南方向,Y轴正向为正东方向,负向为正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象限以顺时针方向编号.如图1-4所示。
4.空间直角坐标空间直角坐标主要用于卫星定位。
图1—4 平面直角坐标象限第四节四、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任务和作用。
2、使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水准仪、经纬仪等。
3、培养学生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的实际操作能力。
4、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测量数据和绘制测量成果图。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操作与读数。
(2)水准测量和角度测量的原理与方法。
(3)测量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
2、难点(1)经纬仪的对中、整平及瞄准。
(2)角度测量的计算与精度控制。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建筑的图片,如埃菲尔铁塔、故宫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建筑的建造离不开精确的测量。
从而引出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1、介绍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
2、阐述其任务:包括测绘地形图、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竣工测量以及变形观测等。
3、强调建筑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如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程成本等。
(三)测量仪器的介绍与使用1、水准仪(1)讲解水准仪的构造,包括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等部分。
(2)演示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如安置、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等步骤。
(3)让学生分组进行水准仪的操作练习,测量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
2、经纬仪(1)介绍经纬仪的组成,包括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等。
(2)详细讲解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经纬仪的操作练习,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四)水准测量1、讲解水准测量的原理,即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两点之间的高差。
2、介绍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方法,包括选点、埋石、观测和记录等环节。
(完整版)建筑工程测量教案.docx

第一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㈠知识目标:熟悉工程测量的任务、内容能力目标:掌握工程测量的一般程序与工作原则一、本课程学习的目的与内容简介通过设疑、答疑引入工程测量的目的,对照课程目录解说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能力要求。
二、工程测量的概念1.工程测量学的任务和内容工程测量学的含义——指的是研究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服务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一门科学。
工程测量学的任务——为工程建设服务工程测量学的内容——测定和测设工程测量学的实质——确定点的位置测定——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进行实地测量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缩绘成图的过程。
(包括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竣工测量、变形测量等)测设——指的是用恰当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测量方法将规划、设计在图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标定到实地上,作为施工依据的过程。
(包括建筑基线及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施工放样、设备安装测量等)2.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⑴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测绘地形图⑵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按图样要求实地标定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⑶施工阶段——对施工和安装工作进行检验、校核⑷管理阶段——定期进行变形观测(大型和重要建筑物)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工作,测量的精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速度。
测量放线工——进行工程建设的施工测量3.测量工作的一般程序⑴从整体到局部⑵从高级到低级⑶先控制后细部4.测量放线工的工作原则⑴严格按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样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⑵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及时进行有关测量工作⑶严格按测量规范和细则进行测量工作⑷边工作边检核第二讲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㈡知识目标: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及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能力目标:能识读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图一、地面点位的确定及地球曲率对测量的影响测量的基准线——铅垂线测量的基准面:⑴水准面(曲面,大地水准面或任意水准面)⑵水平面(平面,适用于小测区)地面点的确定——高程+ 平面位置(地理坐标或平面直角坐标)地球曲率对测量的影响:⑴对距离测量影响相对较小,半径小于 10km 的测区可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⑵对高程测量影响很大,可用公式△h=D2/2R进行修正或用适当的测量方法消除二、对地形图的要求比例尺精度——某比例尺图上 0.1mm 的实地距离选择测图比例尺的原则:⑴要满足设计对地形图精度的要求⑵要考虑测量工作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三、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1.基本概念⑴建筑物的分类:工业建筑、民用建筑⑵建筑结构的分类:木结构、混合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⑶建筑施工图(蓝图)分类:建筑总平面图:有坐标格网、控制点、风玫瑰、等高线等建筑施工图: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及说明,编号为“建施×或J×”结构施工图:有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构件详图及说明,编号为“结施×或G×”暖卫施工图:有平面图、透视图、详图,编号为“暖施×”电气施工图:有平面图、系统图、详图,编号为“电施×”2.建筑施工图中的线条、符号及名称⑴线条定位轴线、剖面剖切线、中心线、尺寸线、引出线、折断线、虚线、波浪线⑵索引标志表示图上该部分另有详图。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2.掌握测量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如测量尺、水平仪、测距仪等。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标注和绘制。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技巧。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建筑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建筑测量的定义和分类1.2建筑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建筑测量的常用单位和精度要求2.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2.1测量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2.2水平仪的使用方法和调整2.3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2.4其他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介绍和使用方法3.测量技能和实践操作3.1测量点的确定和标注3.2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测量方法和步骤3.3测量数据的处理和绘制3.4建筑测量的常见误差和影响因素及纠正方法4.团队合作和实践项目4.1小组间合作进行建筑测量实践操作4.2分析和评价实践操作的准确性和问题4.3合作解决实践操作中的困难和挑战4.4结果的汇报和总结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教师讲解建筑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实践操作:学生进行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实际操作,提高其测量技能和操作熟练度。
3.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完成实践项目,培养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研讨讨论:学生讨论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建筑测量教材2.工具和仪器:测量尺、水平仪、测距仪等3.实践项目:待测量的建筑物、绘图工具等五、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合作项目的成果和汇报2.学生的实践操作准确性和问题分析能力3.学生对建筑测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试或问答评估六、教学计划本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为10个学时,具体的教学计划如下:第一学时:建筑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讲解建筑测量的定义和分类2.介绍建筑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理解建筑测量的常用单位和精度要求第二学时:测量尺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1.演示测量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3.讲解测量尺的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第三学时:水平仪的使用方法和调整1.演示水平仪的使用方法和调整过程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练习3.理解水平仪的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第四学时: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1.介绍测距仪的使用方法和调整过程2.学生进行测距仪的实验操作3.讲解测距仪的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第五学时:测量点的确定和标注1.介绍测量点的确定方法和标注要求2.学生进行测量点的实际操作练习3.学生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绘图练习第六学时: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测量方法1.讲解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测量方法和步骤2.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类型建筑物3.分析和讨论实践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七学时:建筑测量的误差和影响因素1.讲解建筑测量常见的误差和影响因素2.学生进行误差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讨论3.学生进行纠正建筑测量误差的实践操作练习第八学时:小组合作项目准备1.学生分成小组,确定实践项目内容和目标2.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项目准备工作3.实践项目的进度汇报和讨论第九学时:小组合作项目实施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的实践操作2.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3.学生对合作项目进行结果汇报和分析第十学时:实践项目总结和评估1.学生对实践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2.学生对建筑测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2)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学会使用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运用测量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测量基本概念;(2)测量工作原理及作用;(3)测量学发展趋势。
2. 测量基本方法(1)地面测量;(2)室内测量;(3)高层建筑测量。
3. 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及其使用;(2)经纬仪及其使用;(3)全站仪及其使用。
4.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误差的概念及分类;(2)误差传播及减小方法;(3)数据处理方法。
5. 测量坐标系统与地图投影(1)坐标系统;(2)地图投影原理;(3)常见地图投影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基本概念和原理;(2)测量方法和步骤;(3)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4)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5)测量坐标系统及地图投影。
2. 教学难点:(1)测量原理的深入理解;(2)测量仪器的操作和维护;(3)测量误差分析及减小方法;(4)地图投影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测量案例;(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仪器;(4)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测量原理和实例;(2)使用模型和实物,直观展示测量仪器和工具;(3)运用测量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评价:(1)课堂表现;(2)作业完成情况;(3)小组讨论及协作。
2. 实践操作评价:(1)测量仪器操作技能;(2)测量数据处理能力;(3)实际工程测量应用。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测量的基本工具和仪器的使用;(3)学会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4)能够进行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利用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测量基本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如卷尺、水平仪、经纬仪、全站仪等);3. 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4.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测量基本工具和仪器的使用;(3)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4)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方法。
2. 教学难点:(1)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原理和方法;(2)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建筑工程测量的意义和作用;(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1)讲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2)通过示例演示测量原理和方法;(3)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1)讲解各种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掌握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技巧。
4. 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1)讲解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原理;(2)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演示控制测量的方法;(3)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掌握控制测量的技巧。
5. 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1)讲解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方法;(2)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定位和放样的技巧。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教材,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2.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建筑物进行定位和放样,提交作业报告。
建筑工程测量B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B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进行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行业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建筑工程测量概述(1)测量定义及作用;(2)测量工作内容;(3)测量基本术语。
2. 测量仪器的使用(1)水准仪的使用;(2)经纬仪的使用;(3)全站仪的使用。
3. 测量方法与操作(1)水平距离测量;(2)垂直距离测量;(3)角度测量。
4. 建筑物的定位(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2)建筑物轴线定位;(3)建筑物细部定位。
5. 建筑物的放样(1)放样原理;(2)放样方法;(3)放样精度控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方法。
2. 教学难点:(1)测量仪器的精确使用;(2)建筑物的定位和放样精度控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测量原理、方法和操作过程;(2)测量仪器: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工程案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3)课程论文: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4)团队协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协作中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视线必须水平;
③水准仪安置的高度对测算地面点高程或高差无影响。
举例:设A点高程为,当后视读数为,前视读数为时,问高差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
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后者。
解:hAB=101.178m利用上图,AB对调即可,理解后视与已知的关系
2.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高斯投影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于在广大区域内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高斯投影法: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按中央子午线不变投影到圆柱面,再展成平面(除子午线上距离均变长)。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3°带 。
例:东经112°21′所在6°带、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和带号。
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水准管分划值的概念;
视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水准尺的读数方法。
难点:水准测量原理;DS3级水准仪的粗略整平、精确整平方法;消除视差的方法;
水准尺的读数方法。
采用教具、挂图:
多媒体课件、DS3级水准仪、自动安平水淮仪、水准尺、尺垫、三脚架。
复习、提问:
1.为什么在建筑施工测量中,常选定底层室内地坪面为该工程地面点高程起算的基准面
结论:半径10km范围内距离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不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2.对高差:
公式:
结论: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
六、
1.测定地面点平面直角坐标的主要测量工作是测量水平角和水平距离。
2.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测量工作是测量高差。
此为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由已知到未知)。
掌握绝对高程、相对高程的概念及其区别;高差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绝对高程、相对高程的概念及其区别;
高差的概念;
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
难点: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
采用教具、挂图:
多媒体课件
复习、提问:
1.测定、测设的区别是什么
2.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
3.地面点平面位置的表示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测定和测设的区别;
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
测量学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
难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采用教具、挂图:
地球仪、世界地图、多媒体课件
复习、提问:
1.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测量问题,你能想明白吗
2.为什么说有工程建设就有测量施工
课堂小结:
(四要素),测定与测设是逆过程。
3.分支:
大地测量学(几何、物理、卫星)、海洋测绘学(水体、海底)、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籍、火灾)、普通测量学(地形)、工程测量学、地图制图学。
工程测量学内容:建筑工程测量、公路测量、铁路测量、矿山测量、水利工程测量。
二、
1.建筑工程测量:研究建筑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七、
1.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2.边工作边检查,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目的:减少误差,避免错误;合理分区,方便组织实施。
八、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法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
测绘规范: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GB/T14911-91测绘基本术语、GB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GB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1.测量学: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2.内容:
测定(测绘或测图):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
测设(放样或放线):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2.微倾水准仪构造:
①望远镜(看清水准尺):
物镜、物镜对光螺旋、对光凹透镜:成像到十字丝分划板
十字丝分划板:
目镜、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分划板及尺像
视准轴CC: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延长线为视线。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
②水准器(显示水平):
管水准器:
水准管轴LL:过零点(分划线对称中心)与圆弧相切的切线,CC∥LL
掌握高差法、仪高法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水准管分划值的概念;水准仪的使用;视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水准尺的读数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准测量原理;D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水准尺刻划注记规律;
高差法、仪高法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水准仪的使用;
3.独立平面直角坐标:当测区范围较小时,可以用测区中心点的水平面来代替大地水准面,在其上建立的测区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局部区域内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规定:
南北纵轴为x轴,向北增加;东西横轴为y轴,向东增加;
坐标原点一般选在测区的西南角,使测区内各点坐标均为正值;
坐标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数学中的公式不需作任何变更应用到测量计算中)
举例:已知HA=,a=,前视B1,B2,B3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b2=,b3=,试用仪高法计算出B1,B2,B3点高程。
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
解:i=HA+a=+=
一十一、
1.仪器:水准仪(型号DS05、DS1、DS3,角标越小越精密),工具:水准尺和尺垫(转点立水准尺用)。
一十、
1.水准测量:水平视线(水准仪)+水准尺→待定点与已知点高差+已知点高程→未知点高程。
2.四平行线关系推导计算未知点高程的公式:
①高差法(由一点求另一点):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②视线高法(仪高法,由一点求多点):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B点高程。
3.注意事项
通过这次课,我们首先学习了测量学的概念,它包括了两个主要内容,测定和测设,大家回顾一下,然后我们了解了一下测量学的主要分支和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接下去我们学习了测量工作的实质,如何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如何在地球上建立坐标系,重点要弄清楚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建立办法,以及在小区域范围内建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要清楚这两种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
4.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区别是什么
5.目前我国大地坐标系是什么
课堂小结:
这次课我们首先重点学习了两个重要概念,高程和高差,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通过这次课,大家要深刻地领会这两个概念,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高程既是一种高差,高差也可以参照高程定义为两点之间的铅垂距离,高程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个参照面,按照参照面的不同又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然后我们了解了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有两个结论大家回顾一下。接下去我们重点学习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和测量的工作原则,大家应当在领会的基础上把握。
作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讲 地面点的高程、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及原则
四、
设问:为什么世界各地的山峰可以比高低
1.绝国家水准原点,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相对高程(假定高程H′):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建筑工程测量
电子教案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
熊光奎
课题:第一章 绪论 第一讲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测量学的概念及分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理解测定和测设的概念和区别、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水准面和水平面区别、三种坐标的适用范围、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y的含义;
掌握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测量学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测量工作的实质、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
2.hAB与hBA的含义
3.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在距离与高程方面有何影响
4.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些各有什么应用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的定义
课堂小结:
这次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水准测量原理,大家要结合前面的知识重点理解,这是我们后面工作的重要基础,确保在工作中不会发生原则性的错误。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高差法和仪高法,大家要理解高程高差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因我们测量与计算方法的改变而改变。然后我们学习了重点内容水准测量仪器的构造,以及如何运用仪器进行高差测量,大家要记忆各部件的名称和操作的步骤,下次课我们通过实验亲自体会一下。
与数学坐标系区别:x,y轴方向不同,象限顺序不同
与数学坐标系联系:按照y=x旋转90°即完全重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第一章第二讲 地面点的高程、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及原则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相关法律与法规。
理解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高差的方向和正负;高差的大小与高程起算面的关系。
④
至此,我们确定了平面位置的基准(高斯、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的基准(绝对、相对高程),用三个参数x、y、H即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举例:已知HA=, HB=,求hAB和hBA
分析:hAB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BA亦然。
解:
五、
1.对距离:
公式:
截至2002年能够达到最大测量精度是1:1000000。
②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裹的球体)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基准线(高程必须沿铅垂线方向来衡量;高斯平面坐标沿铅垂线方向投影)
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有无数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