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美学总结
读艺术美学读书心得

读艺术美学读书心得我的美学读书笔记作业研究生学习阶段已有月余,匆忙间发现读书时间太少,难过。
现就近几日读书心得做一总结,权当慰藉吧。
一、“失语症”该名词不是我提出,《中国古典文论教程》之序言部分提及。
对于古典文论这门课程未曾触及的我,对它当然陌生的不得了。
后来细读才发现,作者把他的概念和定义已经展开论述到后段之中。
失语症是古典文论自身滋生的娘胎病,亦是一种古典文论研究者的无奈情愫流露。
古代文论面临的这种现象是现当代的研究者面对浩如烟海的文论经典没有法子去应运到当代研究中。
换句话说,因为当代的文化语境已经时过境迁,没有了那“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的诗歌滋生土壤,也没有了即使一封书信也要写的情文兼至的拳拳之心。
这点实在让我们窘迫。
同样的问题还有书法,不是我们固守着这看似老的不得了的怀旧情怀,而是我们真的有这份热爱,尽管面临向电脑、硬笔、简化字改革等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不爽。
我们还是需要执着的去异想天开,当然这是有条件的。
这种条件就是我们自身的态度问题。
说回来,若说是像科林伍德历史的“构造性”以及“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等,还不如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更加的人文主义。
故而,我们要有一种虔诚的钻研态度,对待这类羞赧问题还是要转变态度,不能以无能为力置之不理。
当代书法的研究境地莫不如此,书法文论中的“风骨”“自然”“力”等等看似简单不得了的词语,当代人面对浩瀚的书法文论也会无从下手,要么就是推测出一个大概或者几种蠡测而已,还不是一个道理吗?二、文论研究之“方法论”面对学术研究方向的日益细致局面,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泛性还不足以让我们宽慰。
我意识到学术研究一旦有了切入视角的转换,其研究结果甚至有可能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重视研究角度的选择。
当前的文论学术研究主要立场就是要立足历史文本材料,加以个人理解、个性化的整理归纳。
然而,结合美学审美的角度来讲,这种考据式的实证主义会显得有所不足。
这点在和其他学科的横向比较中,即可发现。
艺术美学总结

艺术美学总结艺术美学是关于艺术的哲学研究领域,涉及到对艺术作品的美感、审美价值以及艺术创作过程等方面的探讨。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理解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
在艺术美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
首先是审美经验和审美感知。
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包括情感、思考和感知等方面。
审美感知则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对形式、内容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其次是艺术表达和艺术表现形式。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思想,例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每种表现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语言,艺术家通过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
第三是美学价值和审美判断。
美学价值是指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的特质和意义,它与艺术作品的内涵、技艺和创意等因素有关。
审美判断则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挑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和标准。
最后是艺术创作过程和创作意图。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念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创作过程涉及到艺术家的灵感、技艺和表达方式等方面。
创作意图则是指艺术家创作作品时所追求的目的和意义。
深入讨论:艺术美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对艺术作品的风格、主题、形式、结构、意义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一些深入讨论的方向和实例:1.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紧密相关。
通过研究艺术作品在不同社会背景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
2. 艺术与观众:观众的角色和反应在艺术美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往往是主观的,取决于个人的审美偏好、教育背景和文化经验等。
通过研究观众的反应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3. 跨学科的艺术研究:在当代艺术美学中,越来越多的学科和领域开始与艺术进行跨界研究,例如文化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科学和技术等。
学生艺术期末总结

学生艺术期末总结一、绪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艺术在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总结本学期的艺术课程学习和实践经验,以及对艺术教育的思考和改进措施。
二、艺术课程学习总结本学期我选修了绘画、音乐和舞蹈三门艺术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升。
1. 绘画课程在绘画课程中,我学习了素描、水彩和油画等不同的绘画技法。
通过观察自然景物、人物以及静物,我能够用绘画表现出对象的形态和质感,提高了我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临摹大师作品,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绘画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对色彩的掌握以及构图的设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
2. 音乐课程音乐课程使我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技巧有了提升。
通过学习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我不仅深入了解了音乐的内涵和结构,还能通过演奏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
此外,我还参加了学校乐队的排练和表演,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一起创造音乐的快乐。
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在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方面仍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地努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3. 舞蹈课程舞蹈课程是我在艺术学习中的一次全新尝试。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编排,我对舞蹈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舞蹈不仅能够锻炼我的身体协调能力,还能够表达我的情感和个性。
然而,舞蹈的学习对我的体力和柔韧性有一定要求,我需要经常进行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
三、艺术教育思考与改进措施通过本学期的艺术课程学习,我也对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些思考。
艺术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不够重视,很多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专业的教师和教材,学生的艺术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为了改进艺术教育,我提出以下几点措施:1. 加大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力度。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艺术教育的宣传,提高师生和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艺术美学读后感

艺术美学读后感在阅读《艺术美学》一书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学的深刻底蕴。
通过对艺术与美学的深入理解,我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及个人思考。
首先,本书通过系统地介绍了艺术美学这一领域的主要理论和观点,使我对美学的概念和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在书中,作者对美学的起源、发展、方法论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对艺术创作、审美经验、审美评价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我对艺术的本质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次,本书还深入分析了艺术与现实、艺术与道德、艺术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使我对艺术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表达方式,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审美的享受,更是为了对人性、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批判。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同时也可以影响和引导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
此外,书中还对不同艺术形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如绘画、音乐、戏剧等,并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这些案例和分析,我了解到不同艺术形式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以及其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艺术美学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艺术美学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审美评价,更是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体验进行反思和探讨。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美学的研究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提高社会的审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的个人思考中,我深信艺术美学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接触和理解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同时,艺术美学的研究也可以引导人们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反思,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起来,通过阅读《艺术美学》这本书,我对艺术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艺术美学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更是对艺术创作和艺术体验进行反思和探讨。
美学元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美学元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美学是研究审美感受和艺术的理论,是探讨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的学科。
美学元素是构成艺术作品美感的基本要素,包括形式美、内容美、意境美等。
下面我们就美学元素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形式美形式美是艺术作品在形式结构上所表现出来的美感特征,主要包括线条、色彩、光影、质感、节奏、比例、构图等要素。
这些要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塑造出艺术形象,而且能够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1. 线条线条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通过线条的粗、细、曲、直、锐利、柔和等特征,艺术家能够表达出深邃、稳重、挺拔、流畅等美感特征。
线条的运用不仅可以塑造出形象的轮廓和结构,而且能够形成动态的节奏和情绪的表达。
2. 色彩色彩是视觉艺术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段,通过色相、明度、饱和度等特征,艺术家可以表达出明亮、温暖、冷静、压抑等不同的情感色彩。
色彩的对比、搭配、变化能够丰富图像的层次和逼真程度,从而产生对美的感受。
3. 光影光影是创造立体感和空间感的重要手段,在艺术作品中,通过对光影的处理,可以表现出形体的立体感和氛围感,从而使观者产生沉浸在画面中的感觉。
4. 质感质感是艺术作品的一种触觉上的美感,通过细腻、粗糙、柔软、坚硬等特征,能够使观者产生一种愉悦的触觉享受。
5. 节奏节奏是一种动态美,通过线条、色彩、光影等要素的有机组合和运动变化,形成一种有节奏感的艺术形象,使观者产生一种活泼、生动、奔放的美感。
6. 比例比例是艺术作品形态的协调和美感的统一性,通过对比例的处理,能够使作品呈现出恰到好处、和谐一致的美感。
7. 构图构图是艺术作品形式结构的布局和组织,通过对构图的处理,能够使作品具有画面组织清晰、层次分明、整体美感统一的特点。
二、内容美内容美是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内涵等方面的美感特征,包括意境、情感、内涵等要素。
内容美是通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使观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产生对美的感受。
1. 意境意境是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境界,通过作品的题材、氛围、构图等要素,能够构建出一种富有诗意、抒情、宁静、深沉等美感特征的意境。
艺术总结欣赏艺术之美提升审美品味

艺术总结欣赏艺术之美提升审美品味艺术总结:欣赏艺术之美,提升审美品味艺术的美丽是一种独特的感悟,一种对生活的深层理解与表达。
欣赏艺术作品能够拓展我们的眼界,提升我们的审美品味。
艺术无处不在,我们可以从各种艺术形式中获得美的享受。
本文将探讨如何欣赏艺术之美,以及如何提升我们的审美品味。
一、细细品味绘画之美绘画作为最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色彩、线条和构图,展现了艺术家对于世界的独到观察与理解。
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首先,要注重细节。
仔细观察绘画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画家所刻画的人物面部表情,还是细腻的色彩层次,都包含了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细致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更加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感。
其次,要注意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绘画作品最具表现力的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带给观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因此,我们可以观察画家在作品中如何运用明暗对比、冷暖色调等手法,进而理解画家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最后,要了解背后的故事。
每幅绘画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通过了解艺术家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对艺术作品有着更全面的认识。
二、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一种跨越言语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情感传达能力。
欣赏音乐作品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从中感受艺术家对音符的演绎和情感的表达。
以下是几个提升音乐欣赏体验的要点。
首先,要培养感知音乐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训练自己对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感知。
只有对音乐有一定的敏感度,才能更好地领略其美妙之处。
其次,要学会品味音乐的情感表达。
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们可以通过体验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体味艺术家的创作初衷。
乐器的运用、音调的转变以及演唱者的演绎等,都是音乐所传递情感的方式,应予以重视。
最后,要了解音乐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美术课程学习总结培养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美学能力

美术课程学习总结培养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美学能力美术课程学习总结——培养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美学能力美术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艺术创作与鉴赏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美学知识和实践机会。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对艺术的美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和鉴赏能力。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美术课程学习的收获与心得体会,并分享我对如何培养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美学能力的一些见解。
首先,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我了解了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摄影等)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学习了色彩理论、构图原则等美术基础知识,这些为我后续的艺术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知识,我进一步认识到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其次,在美术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积极参与各类艺术创作活动,并尝试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画画、雕塑和拍摄等形式的实践,我不断磨砺自己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内心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同时,艺术创作还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学科中所未曾获得的经验。
除了艺术创作能力的培养,美术课程也提升了我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名家作品,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评价一件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
我能够通过观察色彩运用、构图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准确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艺术鉴赏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作品本身的欣赏,更是对艺术家背后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技巧的理解与体验。
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我还参观了一些美术馆和画廊,亲身感受了艺术作品在现实中的展示和欣赏方式。
这些实地的活动为我提供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在参观过程中,我与其他艺术爱好者交流对作品的理解与看法,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艺术思维。
这样的互动与学习,为我培养了更广泛的美学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方式。
美学课程期末总结

美学课程期末总结引言:在这学期的美学课程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美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通过多样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探讨了美的本质和审美体验。
美学课程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美学视野,还培养了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意识到美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并开始从更深层次上思考美的存在、美的意义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
以下是对本学期美学课程的总结。
一、学习收获:在美学课程的学习中,我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美学基本知识的掌握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美学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历史发展脉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如古希腊美学的发展,美学的不同流派和观点,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对于美学的基本知识的掌握,为我更深入地了解美学的本质和审美体验奠定了基础。
2. 美的多元性的认识通过研究不同领域的美学案例,我认识到美不仅存在于艺术领域,还贯穿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学不仅仅是艺术的研究,还包括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等多个方面。
我们可以从日常的事物中,如一朵花、一杯咖啡、一段音乐,感受到美。
这种认识让我更加关注日常生活的美好,使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体验和欣赏美。
3. 审美体验的重要性通过美学课程,我深刻认识到审美体验对于我们个体的成长和思维方式的塑造的重要性。
审美体验可以提高我们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我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力。
艺术作品和美学活动能够触发我们的感官与认知,进而带给我们情感上的愉悦,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珍惜和享受这个瞬间的美好。
二、实践活动:在本学期的美学课程中,我们不仅进行了理论学习,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实践经验。
1. 参观艺术展览我们参观了当地的艺术展览,如画展、雕塑展等。
通过亲身参观,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并且能够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分享,拓宽我们的美学视野。
2. 进行写作与创作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写作和创作活动,如书评、诗歌创作等。
艺术欣赏总结领略美学之美的艺术之旅

艺术欣赏总结领略美学之美的艺术之旅艺术欣赏总结:领略美学之美的艺术之旅艺术是人类精神的真实表达,通过感官和情感的联结,艺术作品能够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在这个文化多元、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从绘画、音乐、雕塑,到舞蹈、戏剧等等。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分享我在艺术欣赏过程中领略到的美学之美,以及在艺术之旅中所得到的心灵触动。
1.形式美:绘画中的线条与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线条和色彩是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绘画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美。
线条可以是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各种形态,它们在绘画作品中交错相融,组成不同的图案和构图。
线条的变化不仅赋予画面以节奏感,还能引导观者的视线,给予作品更多的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色彩能够通过明暗、冷暖、对比等方式传递情感和意境。
明亮的色彩让人愉悦,冷暖的对比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在观赏绘画作品时,我常常被艺术家智慧的色彩运用所吸引,能够感受到他们对色彩的用心与独特的视角。
2.表现美: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音乐作为一种非常抽象的艺术形式,通过旋律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在音乐的世界中,我沉浸在旋律的律动中,感受到了表现美的魅力。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像是艺术家的心声,通过音符的连续演奏展示出来。
不同的旋律带给人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柔美的旋律让人陶醉,激昂的旋律能够激发人的热情。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它决定了音符的快慢和力度的强弱。
音乐的节奏能够让我们产生共鸣,有时会引起内心的颤动,有时会让我们陷入深思。
在音乐的律动下,我感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仿佛与音乐融为一体。
3.意义美:雕塑中的形态与寓意雕塑作为一种三维空间中的艺术形式,通过形态和寓意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
在观赏雕塑作品时,我领略到了意义美的深度与广度。
雕塑作品以石材、金属等材料为基础,通过刻削、铸造等技艺呈现出立体的形态。
形态的塑造需要艺术家的精湛技巧与对材料的驾驭,每一条线条、每一个纹理都凝聚了艺术家的心血。
艺术的美学美学知识点

艺术的美学美学知识点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美学作为研究艺术与美的哲学学科,探讨了艺术的本质与价值,揭示了美的规律与特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艺术的美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艺术的美感。
一、艺术的定义与本质艺术的定义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学者对艺术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然而,有一点是公认的,艺术是一种以创造性和表现性为特征的人类活动,通过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念,以触动观众的感官与情感。
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独特的美学价值。
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观众的欣赏相结合,产生一种审美体验。
艺术作品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形式、内容和意义三个层面上。
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是指其艺术表现形式的美感,如色彩运用、构图和材料的运用等;内容美是指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意义是否令人动容;意义美则是指作品背后所传递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价值的深层含义。
二、艺术的审美理论1. 客观论客观论认为艺术的美是客观存在的,与欣赏者无关。
艺术作品自身具备美的特质,观众的欣赏只是主观感受。
这一理论主要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决定了它的美。
2. 主观论主观论认为艺术的美是观众的主观体验与情感反应。
每个人对美的感受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审美经验是个人的主观体验。
3. 相对论相对论立足于社会文化背景对美的决定作用。
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对美的定义和审美标准是不同的,艺术的美是相对的。
三、艺术的美感与审美体验艺术的美感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所唤起的视听、触觉、直觉等感官上的愉悦和赏识。
审美体验是指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过程。
要产生艺术的美感与审美体验,观众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教育和知识。
例如,对于绘画作品,观众可以通过了解绘画的基本构图、色彩运用和意象等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的美。
而对于音乐作品,观众则需要了解音乐的音调、节奏和和声等方面的知识。
艺术美学总结

一、填空1、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
2、《泉》是杜桑的作品。
3、《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者是保罗高更。
4、《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涅尔,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小约翰施特劳斯.5、审美,本意是感性或感性认识。
6、席勒把诗划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两种类型。
7、当代杜桑的《泉》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以惊世骇俗的反叛方式挑战了经典的艺术规则。
8、中世纪园林主要有两类:修道院式、城堡式。
9、中国皇家园林代表是颐和园和避暑山庄。
10、我国最早的创作理论著作是《考工记》。
11、京剧的唱腔以徽剧的二黄和汉剧的西皮为主。
12、黑格尔指出情感表现是音乐的最基本内容。
13、音乐的媒介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
14、美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本意是对感观的感受。
15、艺术的基本元素:符码、意象、情感和意义四个单位.16、雕塑是的一座城市的精神意义、文化象征意义(纪念意义)、和景观意义,相互交织而又相辅相成.二、名词解释1、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艺术都是以一种相对统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现出来的。
·艺术与非艺术的分野:①功利性的有无和独异性的有无②想象力的有无③创作活动中自由意志的有无④技术是可重复的也是可替代的,艺术则不行⑤艺术是为了审美娱乐、确证和完善生命2,、什么是反艺术?是指一种为标榜或现实艺术表现的个性化而采取的极端的反艺术传统和规则的行动(包括创作本身),其标志就是对传统的艺术语言的解构。
3、什么是反美学?其实就是对美学的传统规则和意义的拓展、反叛和超越.反艺术往往同反美学相关,反美学却不一定是反艺术.4、什么是意象?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实境向虚境转化的时候,象与意开始融合,情与景形成统一,最后生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感性形象.5、艺术技巧:即专门化的形式操作的才能,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选择和处理各种素材、塑造形象所采用的适合的方法和手段。
个人美学分析总结范文

美学作为一门探讨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审美判断以及审美教育等问题的学科,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丰富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美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我对个人美学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个人美学分析总结的几点体会。
一、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多样且复杂的,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我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和谐。
和谐是美的核心,体现在自然、艺术、人生等方面。
自然之美在于万物共生、生态平衡;艺术之美在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人生之美在于心灵与行为的和谐。
在审美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和谐,感受和谐,追求和谐。
二、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个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心理体验。
我认为,审美经验具有以下特点:1. 感官体验:审美活动离不开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在审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欣赏一幅画时,我们不仅关注画面的色彩、构图,还要感受画中的意境。
2. 情感体验:审美活动往往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如愉悦、感动、惋惜等。
情感体验使审美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刻。
3. 理解体验:审美活动需要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要理解其背景、意义,从而更好地领悟其美学价值。
三、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是个体对审美对象价值的评价。
我认为,审美判断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客观性:审美判断应基于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2. 多元性:审美判断应尊重个体差异,允许不同的审美观念共存。
3. 适度性:审美判断应把握适度原则,避免极端和片面。
四、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个体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认为,审美教育应注重以下方面:1. 提高审美素养:通过学习美学理论、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个体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审美情趣: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个体的审美情趣。
3. 强化审美实践:鼓励个体参与艺术创作,提升审美创造力。
总之,个人美学分析总结使我对美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素养,追求和谐之美,享受人生之美。
实用美学知识点总结

实用美学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美学色彩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它可以给作品带来生动、丰富的感觉。
色彩美学是研究色彩运用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色彩搭配、对比、明暗、冷暖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美学的知识来装饰家居、选择衣服、化妆等。
比如,冷暖色调的选择可以影响房间的整体氛围,浅色衣服会显得柔和舒适,而深色则有一种成熟、稳重的感觉。
此外,色彩搭配也是一门艺术,它可以让人们在穿衣搭配、室内装饰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二、构图美学构图是艺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乎到整体的美感和结构的合理性。
构图美学是研究构图原理和技巧的学科,包括画面的布局、主题的呈现、比例的把握等方面。
在摄影、绘画、设计等方面,构图美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构图美学来布置家居、选择照片、设计名片等。
比如,居室的布置可以考虑到整体的和谐感,家具的摆放要考虑到空间的利用和舒适度。
选择照片时,可以依据构图美学的原则来挑选主题、角度和比例,让照片更具观赏性。
三、节奏美学节奏是许多艺术作品中具有魅力的部分,它有时像一段旋律,在作品中起着引领和节制的作用。
节奏美学是研究节奏原理和表现形式的学科,包括音乐中的节奏、舞蹈中的舞步和配合、文学中的句子长度和节奏等方面。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节奏美学来提升生活的品质。
比如,在音乐上,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不同情境的音乐,让节奏和旋律来引导我们的情绪。
在日常言行中,也可以适时地运用节奏美学的原则,使自己的话语更具韵律感和表现力。
四、情感美学情感是所有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吸引人们的关注、引发共鸣、传递思想和情感。
情感美学是研究情感表达和沟通的学科,包括舞蹈中的表达、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描绘、绘画中的情感交流等方面。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情感美学来提升生活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可以借鉴情感美学的原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引起他人的共鸣。
在选择艺术作品时,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和有趣。
艺术美学总结

艺术美学总结艺术美学是研究艺术和审美现象的学科,旨在探索艺术的本质、价值和意义。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美分析和批评,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的内涵和外延。
艺术美学的研究涉及到艺术的创作、表达、欣赏和批评等方面,对于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艺术美学研究的核心是审美体验。
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所能带给观者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感官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满足。
审美体验的产生离不开艺术对象的意义和表现形式。
例如,音乐通过音调、节奏和和声等元素传达情感和意境;绘画通过构图、色彩和线条等因素展现场景和氛围;文学作品通过语言和结构构建情节和人物形象。
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在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通过感官的刺激和情感的传递激发观者的心灵共鸣。
其次,艺术美学关注艺术创作的过程和结果。
艺术家通过选择题材、运用技巧和表达内在情感来创作艺术作品。
创作是一种艺术家思想和感情的转化过程,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将内心的体验和想法传递给观者。
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需要灵感、才华和勇气,才能创造出独特而有影响力的作品。
此外,艺术美学还关注艺术作品的价值和评价标准。
艺术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对艺术家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还与其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关切的关联有关。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艺术家的眼光和创意给观者带来新的思考和领悟,激发观者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形式上,要注重艺术作品的结构、技巧和表现手法是否合理和完善;内容上,要关注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关怀是否深刻和有价值。
最后,艺术美学对观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提出了要求。
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观者具备一定的知识、情感和思考能力。
观者需要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官感受、形式分析和内涵理解来获得深度的审美体验。
与此同时,观者还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独立的判断力,不受传统观念和主流趋势的影响,从个体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
艺术美学知识点总结

艺术美学知识点总结引言艺术美学是探讨艺术、审美和美的理论学科,是对艺术和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审美经验的研究。
艺术美学涉及到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对人类对美的感知、认知和评价的理论探讨。
一、艺术与美的本质1. 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对审美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是通过形式、色彩、音乐、文字等各种媒介来表现人类情感、思想和精神世界的产物。
2. 美的本质美是一种感知、体验和审美情感的产物,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感知和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审美体验。
3. 艺术与美的关系艺术是美的表达,美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是表达美的手段和方式,美是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
二、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1. 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家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艺术形式进行表达,创作出作品。
2.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它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
3. 审美体验的特点审美体验是人们在观赏和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和思想体验,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认知。
三、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1. 艺术形式的分类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多种表现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特点。
2. 艺术风格的表现艺术风格是指在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们所形成的一种表现方式和审美趋势,不同的风格代表着不同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观念。
3. 艺术风格的演变艺术风格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它受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和地域都会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四、美学理论与审美教育1. 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美学理论包括形而上美学、心理美学、社会美学等多种流派,各种流派都对美的本质和价值有着不同的阐释和认识。
2.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是对人们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它能够使人们更加懂得欣赏艺术,更深刻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和意义。
3. 美学与社会文化美学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它受到社会、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对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学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美学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通过学习了美学的知识,使我更加懂得了如何生活,如何享受生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学的学习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学习美学的感悟在读过李泽厚,宗白华之后的美学很久以来。
伊始,在接触美学的时候,就对美学坐过不止一次的领悟和想象,美学这个博大而恢弘的学科,以最神秘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精神的历史,以最艰苦的承受塑造着人们的心灵,也因此麾集了无数哲人、文学家及艺术家们的激情。
可以说世界的各个地域文明的本质中。
时空流转的隧道星空里,论美学的篇幅实在是恒河沙数。
无疑美是不断地被发现被创造,被建构的。
是不是可以说“美在矢溺呢?”我想还不能与道的发现所同归。
因为有了美必定会有丑有恶,所以才更加显现了,美的崇高与神秘。
美学是个宝物,是塑造心灵,陶冶性情,培育人性,区分美丑的理论根据,人类汲取了美学的精华会在自然中人化山河大地,日月星空和琳琅满目的大千世界,设想如果没有了美学的依托,这个生存的世界将会变得冰冷,缺少人情味。
我们是生活工作在不同领域的人,都从事着不同行业的工作和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想要达到过尽善尽美,这也许是求全责备的。
但我想过不论是从哪个行业的工作者,对美学有一些参悟毕竟是一件幸事。
原因有二。
其一。
美学可以说是文学艺术、心理、哲学、实用技术等学科领域的联络锁。
如果忽略了,就如同做机械运动没有美感和灵光。
其二: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理念和对美的巡礼的经历。
与人于己是何乐而不为呢?美学是世界各地域的传统文化洋溢出的灵性和诗情。
在今天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时代里让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那么冷漠。
它赋予我们的是对生命的憧憬和人间美好逝去的和当代的事物的再现和净化。
让我们感同深受这别致的意境,美学时代发展的结晶和歌者,悠扬而又难以让人释怀!在很多极端强烈的痛苦里,因为有了美的呼唤,让我们不再绝望、时而显现出的是一种凄美的状态。
在如海深处寂静的停留中,因为有了美学的复合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孤独,时而火的激情时空留恋处,因为有了美学的平衡,让我们不在偏激,时而捕获的是高贵而有震撼的美.。
美学元素知识点总结

美学元素知识点总结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涉及到美的本质、美的来源、美的表现形式以及美的审美标准等方面。
美学元素是美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构成美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要素。
本文将对美学元素进行系统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一、形式美学元素1. 线条线条是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由点连接而成的路径。
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多少等特点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形态。
2. 色彩色彩是视觉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它可以通过饱和度、明度、对比度等因素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对于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形状形状是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它是由线条和色彩组合而成的空间形态。
不同的形状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表现效果,因此在艺术创作中形状的运用至关重要。
4. 纹理纹理是艺术作品表面的质感形态,它可以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表现出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魅力。
5. 空间空间是画面或立体作品中各种元素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空间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因素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对于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 透视透视是造型艺术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通过透视可以使画面具有更强的立体感和深度感,使观者产生更真实的视觉体验。
二、内容美学元素1. 主题主题是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中心意象,它可以是具体的对象、抽象的概念或情感等,是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 意象意象是艺术作品所呈现的形象或符号,它可以是具体的形态或抽象的概念,通过艺术家的个人感受和创造力进行表现。
3. 故事故事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情节或叙事内容,它可以通过图像、文字、音乐等形式表现出来,带给观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心灵触动。
4. 思想思想是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哲学、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主张,它可以通过作品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呈现出来,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美学课程总结心得体会500字

美学课程总结心得体会美学课程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的一门非常有意义的课程。
通过学习美学,我不仅深刻认识到了美的本质和特点,更加了解了美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美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涉及了艺术、审美、感知等多个领域,通过探讨美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
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从传统美学到现代美学,从艺术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让我对美的认知更加全面和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审美的知识和方法。
首先,美学让我明白了审美活动的对象是多样的,不仅限于艺术作品,也包括自然景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等等。
我学会了欣赏各种各样的美,无论是艺术品还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都可以成为我们审美的对象。
其次,美学教会了我如何进行审美评价。
美是主观的,每个人对于美的标准和喜好都有所差异。
然而,美学通过理性分析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相对客观的评价方法。
我学会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来进行审美判断,从而培养了我对于美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另外,美学还让我明白了美与人的内心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
美是一种良好的情感体验,它可以带给我们愉悦、感动和启发。
通过学习美学,我学会了用心去感受、去体验美,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充实和满足。
美学课程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对于美的思考和追求的激发。
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学会了欣赏美,也懂得了如何去创造美。
创造美是一种独特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对于美的理解和感知的敏锐度。
通过观摩和实践,我开始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和想法去创造美,无论是写作、绘画还是设计,都可以成为我表达美的方式和载体。
最后,美学课程的学习给了我一个更宽阔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美学,我开始学会了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和看法,而是追求思想的深度和内涵。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使我对于生活更加热爱和感激。
艺术美学实训总结 (2)

艺术美学实训总结引言艺术美学实训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艺术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本文将对我在艺术美学实训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艺术美学理论艺术美学理论是艺术与美学的基础知识,它探讨了艺术作品的本质、意义和审美价值。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一系列艺术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如表现主义、形式美学、意象与象征等,这些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艺术创作提供了基础。
艺术美学理论的学习使我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和观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实践活动在艺术美学实训中,我们不仅进行了理论学习,还积极参与了各种实践活动。
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艺术展览、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等。
通过观看不同风格的艺术展览,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主题。
而参与艺术创作,则使我们亲身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挑战。
在艺术评论中,我们学会了用艺术美学的理论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这些实践活动使我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艺术美学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训中,我们分别进行了绘画、摄影和雕塑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
通过艺术创作的实践,我们能够将艺术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进一步加深对艺术美学的理解。
艺术创作也是一个表达自我的过程,通过创作,我不仅锻炼了艺术创作的技巧,还能够通过作品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评论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论和分析。
艺术评论是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艺术评论,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评论还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意识,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
结论通过参与艺术美学实训,我对艺术美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创作中。
实践活动使我深入体验了艺术创作和观赏的过程,从而对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美学知识点总结

美学知识点总结一、美学的基本概念1. 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但美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有不同的理解。
在西方哲学中,美通常被视为一种具有艺术性、和谐性和吸引力的特征,但也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如形式美、内在美、功能美等。
2. 美学:美学是对美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学科,涉及到美的本质、规律、价值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理解美的本质和关于美的一切现象。
3. 艺术:艺术是美学的重要对象之一,是艺术家用自己的感知和想象创造的作品。
艺术有多种形式,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等。
4. 知觉和情感:美学也涉及到人类的知觉和情感。
人们通过感知来领略美的存在,而情感则是人们对美的积极评价和热爱。
二、美学的发展历程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美的本质和价值都有所讨论。
随着西方哲学的发展,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东方,中国古代文人也有自己对于美的认识与探讨,如道家、儒家和佛家等。
在18世纪和19世纪,德国和英国成为美学研究的中心。
康德、黑格尔和尼采等德国哲学家对美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美学理论和观点。
而英国的伯克、亨利·霍姆斯和乔治·亚代码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美学继续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概念,如后现代主义美学、女性美学、跨文化美学等,美学的研究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
三、美学的主要理论1. 审美理论:审美理论是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人们对于美的认知和评价。
包括审美经验、审美情感、审美价值等内容。
2. 艺术哲学:艺术哲学是研究艺术的本质、功能和价值的理论。
包括艺术创作、艺术品的价值、艺术审美等内容。
3. 美学哲学:美学哲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
包括美的概念、美的属性、美的原则等内容。
4. 历史美学:历史美学是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实践的理论。
这些理论和实践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于美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5. 社会美学:社会美学是研究美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
2、《泉》是杜桑的作品。
3、《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者是保罗高更。
4、《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涅尔,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5、审美,本意是感性或感性认识。
6、席勒把诗划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两种类型。
7、当代杜桑的《泉》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以惊世骇俗的反叛方式挑战了经典的艺术规则。
8、中世纪园林主要有两类:修道院式、城堡式。
9、中国皇家园林代表是颐和园和避暑山庄。
10、我国最早的创作理论著作是《考工记》。
11、京剧的唱腔以徽剧的二黄和汉剧的西皮为主。
12、黑格尔指出情感表现是音乐的最基本内容。
13、音乐的媒介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
14、美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本意是对感观的感受。
15、艺术的基本元素:符码、意象、情感和意义四个单位。
16、雕塑是的一座城市的精神意义、文化象征意义(纪念意义)、和景观意义,相互交织而又相辅相成。
二、名词解释1、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
艺术都是以一种相对统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现出来的。
·艺术和非艺术的分野:①功利性的有无和独异性的有无②想象力的有无③创作活动中自由意志的有无④技术是可重复的也是可替代的,艺术则不行⑤艺术是为了审美娱乐、确证和完善生命2,、什么是反艺术?是指一种为标榜或现实艺术表现的个性化而采取的极端的反艺术传统和规则的行动(包括创作本身),其标志就是对传统的艺术语言的解构。
3、什么是反美学?其实就是对美学的传统规则和意义的拓展、反叛和超越。
反艺术往往同反美学相关,反美学却不一定是反艺术。
4、什么是意象?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实境向虚境转化的时候,象和意开始融合,情和景形成统一,最后生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感性形象。
5、艺术技巧:即专门化的形式操作的才能,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选择和处理各种素材、塑造形象所采用的适合的方法和手段。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前人积累的经验;②是经由个人探索而获得的个人经验;三、简答题1、审美的生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对审美主体:具有必备的审美领悟力、审美鉴赏力、审美经验的储备。
②对审美客体:审美属性或审美潜质。
③审美主体和客体必须具有遇合性,或进入某种“投缘”的境遇。
2、美学和艺术美学的关系:艺术美学则是以艺术的基本类型为中心,确立艺术品评的价值体系、探索艺术审美体验的规律、研究艺术风格的特征、艺术语言的特征,以及艺术和游戏、科学、神话、宗教等的关系。
艺术美学更多的着眼于感性事实,关注个别性和特殊性。
美学则更多的着眼于理性的探索,感念的界定和推演,关注一般性和普遍性。
艺术美学重点关注艺;美学则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中所有的审美事件。
两者之间,从研究对象、范围,到方式目标,都有明显的区别。
3、意象生成的过程:①联想阶段,也就是意象的萌生或日受胎阶段,在此阶段,灵魂触动创造性思维,想象空前活跃,主题逐渐从实物也即实境飞离走向虚境。
②在艺术空间中,按照意图对形式进行调度和组织。
③对意向进行优化处理,是形象和意义获得整合。
情感的作用:①情感是艺术意象生产的巨大的内驱力。
②情感是意象选择的过滤器。
情感是一种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性的意向性动力。
总之,意象的生成或形象和意义的合成,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包括有意识的心理过程,也包括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是形和神的互渗,是感性和理性的碰撞,也是个性和共性,特殊和一般的共振,其间,不仅包含了想象和情感,而且包含了灵感、记忆知觉选择等复杂而交错的内容和过程。
4、艺术风格的本质及其意义(1)风格的本质①感性的事实和美学事实。
②模式概念。
风格的差异来源于模式的差异。
后人以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模式,只有遵循该模式才能创作出相应风格的艺术作品。
(古罗马柱式系统、中国古代的“形制”)③历史概念。
风格观念具有某种特定、历史的含义,其本身的可辩性就是历史的产物。
④“距离”概念。
一切艺术都基于某种距离,即和被再现的生活现实拉开一定距离。
距离的程度、对距离的利用以及制造距离的惯用手法构成了艺术作品的风格。
⑤个性学概念。
充分体现了差别性、排他性、离心性、异质性和可识别性。
⑥同质性概念。
具有聚合性以及向心性。
(2)风格的意义①风格对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对相关时代的艺术风格的整体把握,有助于对同一时代艺术家风格的精确把握,反之,对相关时代特定艺术家个体风格的把握,也有助于对同一时代艺术家群体的共同风格的把握。
②风格对考古学、文物学、鉴定学、文献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风格和风格理论可以确定作品产生的时代、地域、作者,为考古及文献考察提供依据。
获得风格具体资料后,便于对古画、古建筑、古雕塑进行修复。
③风格对艺术形态学或艺术分类学具有重要意义。
对风格进行归类,有助于从风格的同一性角度建立风格的形态模型和类别模型,从而形成严密的分类逻辑,建立严密的形态学或分类学体系。
④风格对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原作风格的定位和把握在音乐、戏剧和舞蹈这类需要二度创作的艺术样式中非常重要,否则,无法使二度创作遵循并符合原作风格。
二度创作时也需要在透彻研究和把握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风格上的修正。
5、现代主义后绘画的变化(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自塞尚开始,直至现代主义出现之后,绘画的本质特征发生了重要变化: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60年代开始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概念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①绘画从一种和雕塑竞争的三维深度模式回归到二维的平面模式②绘画从视觉艺术或模仿艺术变为一种想象的艺术和表现的艺术③绘画从一种审美静观的视觉艺术,变为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和表演艺术。
6、雕塑:是通过物质性的实体,在三维空间中塑造形象的艺术。
雕塑的特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由于浮雕如谢林所说是一种雕塑中的绘画,因此排除了浮雕):①空间性和体量感。
②瞬间性、恒久性和沧桑感。
③虚拟性和象征性。
4景观意义。
7、作为纯粹形式的艺术舞蹈,其审美特征:①意象的流动性。
②节奏的视觉化和动作的次序性。
③文本欣赏的艰奥性。
4、舞蹈素材的暗示性和感官性。
5、审美娱乐的参和性。
8、建筑的独特性(1)象征性(2)体验性(3)折中性建筑的这种技术性通常以三种方式显现出来:①塑造夸张的产品形象,凸显建筑造型的圆润和工艺的精致,有此表现建筑师的科技智慧,并且建构出一种工艺时尚。
②采取超高超大造型,追求建筑技术表达的极限性和灵巧性。
③数字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体现。
9、工艺美术的特点(1)材美工巧·工艺产品和作品,具有一种双重的依赖性,即对材料的依赖性和对工艺的依赖性。
·内容及含义:①制作材料的材质好、品质佳。
②制作工艺精美、巧妙。
③工匠敏锐的眼光,丰富的想象和非凡的创造力,具有创作上的主观能动性。
有善于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构形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和发现材料中包含的审美创作潜能或可能性的能力。
·总的来看,从用料上,要巧用材料、用好材料;从设计和创作上,要匠心独运、出奇制胜,做到造型美、色彩美和装饰美。
(2)形式和功能兼具·主要特点:观赏性和功能性齐备,形式感和使用性兼具。
·工艺美术是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既需要充分展现审美价值,又需要充分发挥使用功能,且最好是更有创意的使用功能。
(3)技术和巧艺的博弈·工艺美术始终和科技的发展、制作的技术和手段密切相关。
·当代工艺美术已经成为一种产业,需要讲究经济效益。
·手工制作并未被抛弃,在如今成为当代工业设计的品质和品味的象征。
10、设计艺术的特色(1)凸显新的时代特色·设计本身是科技发展的体现,同时它也反过来推动科技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内容:①功能、内涵反映科技发展②外观设计手段的全数码化③设计管理区域理性和组织化④设计的传达网络化⑤设计的交流全方位化(2)塑造新的生活方式当即设计更趋于表达一种生活的观念,甚至张扬另类的生活方式。
·表现:①在设计产品上表达领导时代潮流的雄心②设计活动中自动置入自我观念③新产品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3)彰显新的个性色彩11、摄影的主要特征:(一)纪实性摄影是一种记忆模式,而且是一种具有某种神奇意义的记忆模式。
(二)科学的认知和认证作用(三)光和影的合奏,真于美的统一。
(四)瞬间性和机缘性。
12、书法艺术的特点(1)线型的变奏(2)势能的图式(3)心、眼、手的妙合,情、意、形的统一13/新媒体艺术:发生、形式、特征: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从开始到如今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为发轫期,主要代表人物是柏南准夫妇、瑙曼等;80--90年代至今,为发展、繁荣期,主要人物除了白南准夫妇外,还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艺术。
大体来说,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来自三个方面的动因:(一)是技术的动因。
(二)是艺术的动因。
(三)是哲学的动因。
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一)题材日常化。
新媒体艺术家的很多作品,题材都非常普通,非常日常化。
(二)制作的技术化。
(三)影像的虚拟化。
虚拟是新媒体艺术的一个重要、更本质的特征。
(四)生活的哲理化。
新媒体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一批社会的解剖家和批评家。
14、审美体验的条件和过程:条件:①主体必须是审美主体,对象必须成为审美的艺术对象。
②即使条件全部满足,主题和客体之间仍然有可能形成不了审美体验关系。
③必要的审美距离。
过程:(一)体验艺术和理解艺术在本质上属于一个过程,有三个环节:①知觉到表象---②到毁损表象---③再到重构表象。
(二)阿多诺认为审美理解有三个层次:①捉住故事情节或表演手势②理解作品意象或质疑③追问创造性力量是否能够在在作品中释放。
15、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主要表现:①先天定律和整体性原则;②最优化组织定律和简单性原则;③整体大于或异于部分之和。
16、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一)建构性和创造性。
建构性,是指主体在艺术审美体验中对对象整体的把握;创造性,则是建立在建构性基础之上的、对对象的具有创见性的把握。
(二)超越性和回溯性。
17、艺术的价值结构:宗白华认为艺术的价值解构有三:其一是形式价值,即美的价值;其二是描象价值,即客观的“真的价值”,或者主观的“生命价值”;其三是启示价值,即意义价值、哲理价值和心灵价值。
审美价值:一、从作为“种”或个体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入手。
主要是考虑它作为一个具体的艺术门类、一种属的价值,一个个案的价值。
二、从作为类或艺术的作品的审美价值入手。
艺术系统中和审美价值发生关联的因素主要有情感、形象或意境、想象力或者构思、表达。
三、从作为审美共同体的艺术的审美价值入手。
具有宏观性和理论性,是一种带有苛刻性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