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二恶英的种类、产生机理及消除方法

二恶英的种类、产生机理及消除方法

二恶英的种类、产生机理及消除方法一、种类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通常总称为氯代二恶英或二恶英类。

它们是三环氯代芳香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物化性质和生物效应。

主要来源于焚烧和化工生产,前者包括氯代有机物或无机物的热反应,如城市废弃物、医院废弃物及化学废弃物的焚烧,钢铁和某些金属冶炼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等;后者主要来源于氯酚、氯苯、多氯联苯及氯代苯氧乙酸除草剂等生产过程、制浆造纸中的氯化漂白及其它工业生产中。

其75个PCDD和135个PCDF同类物中,只是侧位(2,3,7,8-位)被氯取代的那些化合物才具有很强的毒性,尤以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TCDD)为甚,被认为是最毒的有机化合物。

二、二恶英的生成机理二恶英的生成机理特别是城市废弃物焚烧过程中的生成机理,已成为二恶英研究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普遍认为PCDD/FS既可由碳和无机氯化物在金属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也可由PCDD/FS 的前生体有机氯化物产生。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在城市废弃物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有以下几种原因:1.焚烧了含有微量PCDD垃圾,在排出废气中含有PCDD。

2.在有两种或多种有机氯化物(如氯酚)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二聚作用,在适当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就会结合成PCDD。

3.多氯化二酚、多氯联苯等一类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生成PCDD。

4.由于氯及氯化物的存在,破坏了碳氢化合物(芳香族)的基本结构,而与木质素,如木材、蔬菜等废弃物相结合,促使生成PCDD、PCDF(多氯二苯呋喃)的化合物。

一般认为在低于900℃焚烧PCB时会产生二恶英,而二恶英在700℃以下对热稳定,高温时开始分解。

另外在其它领域二恶英的生成有以下两种:(一)六六六热解生产中易产生二恶英其六六六热解生产产生二恶英的机理又有以下两种:1.Fe和FeCl3存在下二恶英的生成模拟反应采用Fe粉和FeCl3为催化剂,在玻璃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六六六无效体和铁粉或FeCl3,并配接玻璃冷凝管。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燃烧过程中
的不完全燃烧和其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以下是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
控制方案:
一、二噁英的产生原理
1.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二噁英是一种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它的产生与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有关。

当燃料中的有机物质在燃烧时,如果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二噁英。

2.其他化学反应:除了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二噁英的产生还与其他化学反应有关。

例如,当废气中的氯化物和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反应时,也会产生二噁英。

二、二噁英的控制方案
1.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是影响二噁英产生的重要因素。

因此,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炉中,可以通过调整燃料的供给和空气的流量来控制燃
烧过程中的温度。

2.使用低二噁英燃料:选择低二噁英燃料也是减少二噁英产生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低含二噁英的燃料,如天然气、液化气等。

3.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来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例如,可以使用催化剂来促进燃烧过程中的完全燃烧,从而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4.加强废气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废气处理也是减少二噁英排放的重要措施。

例如,可以采用吸附、洗涤、氧化等方法对废气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综上所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使用低二噁英燃料、使用二噁英减排设备和加强废气处理等措施。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恶英及处理

二恶英及处理

二恶英类物质(Dioxins)是指能与芳香烃受体结合的,并且导致产生各种生物化学变化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二恶英类物质最早发现于美国越战中使用的一种氯酚脱叶剂中,1962~1970年在越战时期使用,于1970年脱叶剂被禁止作为军事使用。

战后发现,在喷洒过脱叶剂的地区,都发生了大量孕妇流产现象,出生的畸形儿的比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二恶英类物质本身没有实际用途,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在纸张的生产漂白、氯乙烯塑料生产、含氯农药生产等过程,特别是焚烧垃圾和医疗废物时容易产生。

二恶英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垃圾焚烧,特别是含氯废物如氯乙烯塑料袋的焚烧,如处理不当都可能产生大量的二恶英类物质等有害物质。

1二恶英类物质的毒性机制及危害1.1毒性机制:二恶英类物质毒性的分子机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一般认为二恶英类物质产生作用不是通过直接的损伤,并不与蛋白质和核酸形成加合物,也不直接损害细胞DNA,主要是通过芳香烃受体诱导基因表达,改变激酶活性改变蛋白质功能等起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低浓度的慢性毒性,经动物实验显示有致畸性,可使免疫功能下降生殖异常、致癌等,属于环境荷尔蒙。

1.2危害:在有机氯化物的合成、制造过程中伴生或在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焚烧过程中所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恶英类物质,在环境中化学稳定性好,很难分解,其半衰期一般长达5~l0年,因而积蓄在环境中或在环境中运动时常常对大气、土壤、河流、湖泊、海洋等造成严重污染。

二恶英类物质均是脂溶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在环境中难以降解,易在食物中富集,特别容易富集于食物链的脂肪组织中。

由于鱼类的高倍率的生物富集作用,其体内二恶英类物质的浓度可达其周围环境的100000倍以上,目前主要发现于肉品和乳品中(如牛肉、奶制品、鸡肉、猪肉鱼、鸡蛋)。

二恶英类物质总的来说挥发性较低,但准挥发性的二恶英类物质较多,在大气中长距离敞开运输时对环境极易造成大规模的污染;微生物分解缓慢,极易被土壤吸附。

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

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
精品
2.活性炭喷射吸附处理
二噁英类和汞等重金属气溶胶能被活性炭等多孔物质 吸附,
活性炭去除烟气中二噁英,其喷射量要考虑对烟气中其 他污染物,如颗粒物及重金属类(汞及其化合物、铅及 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其他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的吸附。
目前,对于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较为经济的处理方 法是采用固化技术,包括水泥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固 化、玻璃固化及石灰固化等
二噁英类有多种异构体,各异构体的毒性与所 含氯原子的数量及氯原子在苯环上取代位置有 关。二噁英类的分子结构见图1。
精品
二噁英类的分子结构
精品
2.二噁英类物质的形成机理
二噁英的来源广泛,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占90%以上,但工业生产 从未有意合成此类物质。
含氯化学品及农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造纸工业纸浆次氯酸漂白过程: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泥、医疗废弃物和有毒化学品等的燃烧副产
渡金属催化作用下生成二噁英。 3) 固体废物或烧结原料本身可能含有痕量的二英类物
质,在不完全热分解的条件下会释放于环境中。
精品
生成模式——从头合成
首先,氯代有机物和氯化物的异质燃料燃烧产生HCI气体; 随后,在CuC12催化作用下,氯化氢发生Deacon反应被氧化生成C12; 第三步,由废弃物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燃烧而来的酚类物质在氯气作用 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酚类化合物; 最后,氛酚类化合物在CuCI:等催化下进一步反应生成PCDD/Fs。
精品
从头合成反应过程
精品
生成模式——前体物合成
精品
前体合成有机化学反应
精品
二噁英物质的处理技术
目前二噁英的处理技术有微生物法、焚烧法、 化学法、光降解、超临界液体法、电反应器、 红外系统、活性炭、矿物表面吸附、离子弧装 置等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一些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其结构中含有两个苯环并连接一个二氧杂环。

二噁英具有极强的毒性,对人类和环境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了解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燃烧过程和化学反应。

燃烧过程是二噁英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焚烧废物、燃煤和焦化等过程中,如果温度不够高或氧气供应不足,废物中的有机物会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二噁英。

尤其是在含氯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氯原子会与氧气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二噁英。

化学反应也是二噁英形成的重要途径。

例如,某些化学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如某些农药、杀虫剂和某些有机溶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会生成二噁英。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电容器的制造和焚烧、废物处理和回收等过程中,也会产生二噁英。

针对二噁英的控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源头上控制二噁英的排放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减少二噁英的生成。

例如,在焚烧废物时,应确保燃烧温度足够高,氧气供应充足,以确保废物充分燃烧,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如高温氧化、催化燃烧和化学吸附等方法,有效降低二噁英的排放。

对于已经产生的二噁英,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例如,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和吸附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二噁英。

此外,在土壤和空气污染治理中,也可以利用吸附、化学还原和生物降解等方法,减少二噁英的迁移和转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监测和管理也是控制二噁英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二噁英的排放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其加强环境管理,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也是控制二噁英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促进二噁英的控制和治理。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恶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

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和控制方案一、引言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苯并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PCDDs)和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两个家族组成。

它们具有高度毒性和持久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了解二噁英的产生原理以及控制方案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解释二噁英的产生原理,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控制方案,包括源头控制、处理技术和监测方法等。

二、二噁英的产生原理1. 燃烧过程中的形成最常见的二噁英形成途径是燃烧过程中的生成。

当含氯有机物与氢氧化物存在时,高温下会发生氯化反应,并形成多个卤素化合物。

这些卤素化合物在进一步反应中生成更稳定且具有高毒性的二噁英。

2. 工业过程中的排放工业过程中也是二噁英产生的重要途径。

许多工业活动,如焚烧、冶炼、制药和化学合成等,使用了含氯有机物作为原料或催化剂。

这些过程中的燃烧、氧化和还原反应会导致二噁英的生成。

3. 自然环境中的形成除了人为活动,二噁英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形成。

例如,森林火灾和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有机物和氯化物,从而促进二噁英的生成。

此外,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也可能导致二噁英的产生。

三、二噁英的控制方案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预防和减少二噁英产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替代有机物:使用不含氯或含氯较少的替代品可以降低二噁英生成的潜力。

•确保完全燃烧:在工业过程中,确保完全燃烧可以减少未完全反应产物中含有未被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有机氯。

•控制温度和氧化性: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氧化性可以减少二噁英的生成。

•垃圾分类和处理:合理分类和处理垃圾可以减少焚烧过程中有机氯的释放。

2. 处理技术对于已经产生的二噁英,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可以有效吸附二噁英,将其从废气或废水中去除。

世纪之毒——二恶英的性质、危害及来源

世纪之毒——二恶英的性质、危害及来源

1 、二恶英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的产生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集中在垃圾在焚烧炉中的燃烧过程。

自1977年Olive 等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城市垃圾焚烧飞灰中发现氯化二苯并二噁英开始,对垃圾焚烧炉中二噁英的形成和排放机理的研究已有20多年,然而,对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并未研究透彻。

目前普遍接受的燃烧过程中二噁英的排放来源有3种主要机理。

(1)从原生垃圾中来。

原生垃圾中自身含有二噁英类物质,在焚烧过程未被破坏,存在于燃烧后的烟气中。

(2)在燃烧过程中产生。

含氯前体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代苯和五氯苯酚等,在燃烧中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它分子反应等过程会生成二噁英,这部分二噁英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大部分也会被分解。

(3)在燃烧尾部烟气中再合成。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了一些与二噁英结构相似的环状前驱物(氯代芳香烃),在较低温度(250~600 ℃)下,这些前驱物在固体飞灰表面发生异相催化反应合成二噁英,即飞灰中残碳、氧、氢和氯等在飞灰表面催化合成中间产物或二噁英,或气相中的前驱物在飞灰表面与不挥发金属及其盐发生多种反应,生成表面活性氯化物,再经过多种复杂的有机反应生成吸附在飞灰颗粒表面上的二噁英。

2 、二恶英的性质、危害、来源二恶英(dioxins)是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Polycholoro dibenzo-p-dioxin)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Polycholoro dibenzo-furan)的统称,它共有210种同族体,其中前者75种,后者135种。

二噁英主要来源于垃圾焚烧、含氯农药合成、纸浆的氯气漂白。

其中垃圾焚烧所排放二噁英量为其排放总量的75%以上,如日本1990年二噁英的排放量为3 940~8 450 g (TEQ),其中垃圾焚烧排放出的量为3 100~7 400 g(TEQ),占二噁英总排放量的80%~90%。

所以发达国家对垃圾焚烧厂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我国在发展和推广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时,应本着发展治理并举的方针,高度重视控制二噁英的产生。

二恶英的危害及治理对策ppt课件

二恶英的危害及治理对策ppt课件
二恶英污染产生的危害及治理 对策
1
一、二恶英的定义、理化性质与毒性
1.1定义
二恶英(Dioxin)是指含有1个或2个氧键连接2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二恶英是 非人为生产,但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的一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是一种持久性有 机污染物(POPs)。包括2类含氯化合物: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和多氯二苯并 呋喃(PCDF),根据氯原子取代数目与位置的不同,PCDDs有75种可能的结构,而 PCDFs则有135种可能的结构,因此二恶英(PCDD/Fs)共有210种可能的结构。 二恶英类物质中以2,3,7,8一四氯代二恶英(2,3,7,8-TCDD)的毒性最强。
5
二恶英的毒性当量
二恶英毒性随氯原子的位置和数目的不同存在差异: 含有0,1,2,3个氯原子的二恶英无明显毒性; 含有4~8个氯原子并且在2,3,7,8位置上有氯原子取代的二恶英才有毒, 共有17种,其中2,3,7,8-TCDD毒性最强,随氯原子数的增加,毒性将会 减弱,相差1000倍以上,毒性的强弱决定了其在人体内与体内分子结合 能力的强弱。 环境中的二恶英以混合物形式存在。 为评价这些混合物对健康的潜在效应提出了毒性当量的概念,并通过毒性当 量因子(TEF)来折算,以毒性最强的2,3,7,8-TCDD的TEF为1,其它二 恶英异构体的毒性折算成相对于2,3,7,8-TCDD的毒性强度。
12
四、二恶英的形成机理
(1)二恶英类物质的生成应具备如下条件:含苯环的化合物(苯、酚等);含氯元素的 化合物(氯化氢、氯气等);反应催化剂(铁、铜等);反应温度在300-600℃之间。 (2)城市垃圾焚烧炉中二恶英有两种成因: 一是二恶英类物质混入垃圾, 二是焚烧炉在燃烧垃圾过程中产生二恶英,其机理相当复杂。 有关研究认为,焚烧垃圾时,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如下: ①高温合成:即高温气相生成PCDD。在垃圾进入焚烧炉内初期干燥阶段,除水分 外含碳氢成分的低沸点有机物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形成暂 时缺氧状况,使部分有机物同氯化氢反应,生成PCDD。 ②从头合成:在低~t(250~350cI=)条件下大分子碳(残碳)与飞灰基质中的有机或无 机氯生成PCDD。残碳氧化时,有65%~75%转变为一氧化碳,约1%转为氯苯转 变为PCDD,飞灰中碳的汽化率越高,PCDD的生成量也越大。 ③前驱物合成:不完全燃烧及飞灰表面的不均匀催化反应可形成多种有机气相前驱 物,如多氯苯酚和二苯醚,再由这些前驱物生成PCDD。 具体哪一种机理起主导作用取决于炉型、工作状态和燃烧条件。生成PCDD的前提 可以概括为:存在有机或无机氯,存在氧,存在过渡金属阳离子作为催化剂。

简述二恶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简述二恶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问题:废旧塑料焚烧过程、防控措施不到位,易产生二噁英有毒物质。

简述二噁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是什么: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一对一二噁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哺,缩写为PCDD/Fs。

来源:目前,由于木材防腐和防止血吸虫使用氯酚类造成的蒸发、焚烧工业的排放、落叶剂的使用、杀虫剂的制备、纸张的漂白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是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一、焚烧炉中二恶英废气的产生原因垃圾焚烧炉中二恶英有两种成因:一是二恶英类物质混入垃圾,二是焚烧炉在燃烧垃圾过程中产生二恶英,其机理相当复杂。

有关研究认为,焚烧垃圾时,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如下:1.1高温合成即高温气相生成PCDD。

在垃圾进入焚烧炉内初期干燥阶段,除水分外含碳氢成份的低沸点有机物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形成暂时缺氧状况,使部分有机物同氯化氢(HC1)反应,生成PCDD。

1.2从头合成在低温(250℃~350℃)条件下大分子碳(残碳)与飞灰基质中的有机或无机氯生成PCDD。

残碳氧化时,有65%~75%转变为一氧化碳,约1%转变为氯苯再转变为PCDD,飞灰中碳的气化率越高,PCDD的生成量也越大。

1.3前驱物合成不完全燃烧及飞灰表面的不均匀催化反应可形成多种有机气相前驱物,如多氯苯酚和二苯醚,再由这些前驱物生成PCDD。

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剩余部分前驱物及未燃烬的环烃物质在烟气所含金属(尤其是Cu)的催化作用下与氯化物和02 反应,生成二恶英类物质,反应温度在300℃左右。

如果采用静电除尘,当烟气在流过静电除尘器时,由于静电干燥器含有较多的Cu、Ni、Fe等金属微粒,且烟气入口温度为300℃左右,因而很容易生成二恶英类物质,所以近年来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

二恶英在焚烧炉中产生,致于哪一种机理起主导作用则取决于炉型、工作状态和燃烧条件。

二、焚烧炉中二恶英废气的控制方法二恶英类物质是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能仅用单一的洗气、除尘、净化装置就可以除去,必须在焚烧固体废物时进行全过程控制。

二恶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二恶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二恶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二恶英是指二十二二硬氯联苯二十-单五甲基硬元与英;国产生的一类有机有害化学物质。

它由多个类似于氯苯的分子组成,是无色无臭的固体,在环境和人体中广泛存在。

二恶英是有毒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从二恶英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来探讨二恶英的产生原因。

二恶英的主要产生途径有两种:工业活动和自然过程。

工业活动主要包括燃烧、冶炼、化工生产等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硬元和英可能会反应生成二恶英。

此外,二恶英还可以通过民用燃煤、焚烧垃圾、汽车尾气等燃烧过程产生。

另一方面,二恶英也可以通过自然过程产生,例如丛枝菌根菌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山火燃烧等。

总体来说,二恶英的产生是由于燃烧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中的一些因素存在不合适的条件而导致。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控制二恶英的措施。

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恶英的产生,我们应该从源头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产生和排放二恶英。

首先,工业企业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废物不含有二恶英,以减少二恶英的排放。

其次,对燃煤、焚烧垃圾和汽车尾气等燃烧过程,应采用先进的净化技术,如烟道脱硫、脱氮和脱毒等,以减少二恶英的生成和排放。

此外,对于丛枝菌根菌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山火燃烧等自然过程,我们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二恶英的产生和扩散。

除了源头控制,我们还可以通过治理已经产生的二恶英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用植物来吸收和降解二恶英。

研究表明,一些植物对二恶英具有吸附和降解的能力。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达到减少二恶英的目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等技术来处理含有二恶英的废物和废水,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结起来,二恶英的产生是由于工业活动和自然过程中的不合适条件导致的。

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恶英的产生,我们应该从源头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产生和排放二恶英。

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

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和处理技术
物; 金属冶炼、粉末治金、铸造过程产生: 汽油、柴油燃烧,汽车尾气; 氯酚光照分解: 燃放烟火及化工厂意外事故等是二噁英类物质的主要人为源; 森林火灾则是最重要的天然来源。
精选版ppt
5
世界各国二噁英来源差异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状况和经济格局的差异,造成 二噁英的排放中的巨大区别:
市政垃圾焚烧、金属冶炼和精炼工业被认为是 欧洲国家最主要的二噁英污染释放源;
另外PCBs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加入PCBs单个同系或 FeSO4可以促进其脱氯。
精选版ppt
16
开环研究
报道4-氯联苯可以在假单胞菌LB400 等细菌的 作用下, 首先降解为4-氯儿茶酚, 再经过不同途 径,经过间位或邻位开环, 降解为三氯乙酸、原 白头翁素、3-氯黏康酸内酯。
精选版ppt
17
酶降解机理
第三步,由废弃物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燃烧而来的酚类物质在氯气作用 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酚类化合物;
最后,氛酚类化合物在CuCI:等催化下进一步反应生成PCDD/Fs。
精选版ppt
8
从头合成反应过程
精选版ppt
9
生成模式——前体物合成
精选版ppt
10
前体合成有机化学反应
精选版ppt
11
二噁英物质的处理技术
一般认为微生物降解二噁英主要是由于微生物 产生的酶起作用。
目前, 已分离出并应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构建了 一些含有区域选择性加氧酶的菌株、能利用憎 水的二噁英类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将它们 从10 mg\L 降到ug\L 级的低水平, 氯联苯降解 为氯安息香酸, 3-氯安息香酸由安息香酸盐的 1,2-加双氧酶作用, 紧接着, 由一个脱氢酶作用 转化为3-氯儿茶酚, 在苯环裂解酶作用下间位 解环, 转化为一个酰基氯化物。

二恶英-材料

二恶英-材料

一、二噁英由来根据美国环保部门有关报告显示,二噁英类物质除有少量是由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产生外,90%以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氯化工业生产、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垃圾焚烧等。

二噁英第一次是由瑞典于1985年在纸浆漂白废水中检测出来的,同年美国环境署在一些造纸厂下游鱼体中查出二噁英,随后世界各国都有检出报道。

但二噁英真正被广泛所关注却是在1999年6月比利时发生的肉、蛋、奶被二噁英污染的事件,这次事件给比利时及整个欧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二噁英物化性质二噁英(Dioxin),又称二氧杂芑(qǐ),二噁英(Dioxin)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简称PCDFs)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噁英实际上是二噁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

二噁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据科学研究表明,二噁英是由二个苯环通过二个氧原子连接而生成的芳香烃族化合物。

其结构式如图1。

引起世人关注的是1~9的位置上被氯原子所取代的二噁英,称之为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理论上,PCDD共有75种同分异构体,每种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毒性也不一样。

其中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CDD),即图1中2、3、7、8的位置被氯原子所替代的二噁英,这种物质常温下为无色晶体,只微溶于水及大多数有机溶液。

二噁英性质稳定,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a,气态二噁英在空气中光化学分解的半衰期8.3d,所以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水解及光分解作用对其分子结构的影响均很少,而且只有在850℃以上的高温下才会分解。

二恶英处理

二恶英处理

二恶英处理简介二恶英(2,3,7,8-四氯二苯并二苯并二恶)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属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它很难被微生物降解,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介绍二恶英的来源、危害以及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

来源二恶英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如焚烧废弃物、煤燃烧、柴油机排放等。

它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产生,例如森林火灾和火山喷发。

二恶英具有很高的持久性,可通过大气传输和沉积到水和土壤中。

危害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二恶英被认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险。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二恶英会导致多种癌症,包括肺癌、肝癌和胆道癌。

此外,二恶英还会影响人类的免疫系统,导致增加感染的风险。

对环境的影响二恶英在环境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易分解和降解,从而长期存在于土壤、水体和大气中。

它可以通过水循环进入食物链,并不断积累。

二恶英的积累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的影响,破坏物种多样性并导致生态平衡的紊乱。

二恶英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将二恶英从水体或气体中去除。

活性炭能够吸附二恶英分子并固定在其表面,从而达到净化的效果。

•高温热解:通过将二恶英暴露在高温下,使其分解和挥发。

此方法主要应用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例如焚烧废物和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化学处理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来与二恶英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

这种方法可以降解二恶英并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处理选项。

生物处理方法•微生物降解: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株,如白腐菌和细菌,以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二恶英。

微生物菌株可以通过代谢活性分解二恶英分子,转化为无毒的化合物。

•植物修复:一些植物物种对于吸收和积累二恶英具有良好的能力。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并将其置于受污染土壤中,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来清除二恶英。

结论二恶英是一种具有很高毒性和环境持久性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减少二恶英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二恶英

二恶英

•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与杀虫剂DDT毒性相当的 有毒化学品,环保组织更是将其视为危害环境的 大敌之一,因而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对其分析方法、毒性,环境行为和健康效应进行 了深入研究。动物实验资料表明,TCDD容易被 胃肠道吸收,分布于动物体内各个部位,由于二 恶英同脂肪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二恶英进入动物 体后一般在肝、脂肪、皮肤或肌肉中蓄积,或是 进入富含脂肪的禽畜产品,如牛奶及蛋黄。
2、 苯酚 氯 氯酚(二噁英前体)
3、 phenol Cl2 chlorophenol(dioxin、precursor )
4、
氯酚

1 2
O2
CuCl2 二噁英


5、 2

chlorophenol

1 2
O2
CuCl2
dioxin

Cl2
机理三 多氯联苯并二噁英呋喃理论
2378-TCDF 0.05 0.13 0.1 0.12
12378-PeCDF 0.04 0.16 0.09 0.11
23478-PeCDF 0.12 0.16 0.12 0.12
123478-HxCDF 0.10 0.18 0.16 0.15
123678-HxCDF 0.07 0.16 0.08 0.10
• 以毒性最强的2,3,7,8-TCDD的毒性当量因 子为1 ,其他二噁英异构体的毒性为其相对 毒性强度,作为毒性当量。
表 PCDD/Fs异构单体的毒性当量 (TEQ)/ pg•g−1
PCDD/Fs异构体 乳 水产品 肉

OCDD
0.06 0.21 0.11 0.12
2378-TCDF 0.05 0.15 0.07 0.08

二恶英简介与治理手段

二恶英简介与治理手段

二噁英简介与治理手段一、二噁英: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olychlorodibenzo-p-dioxins,PCDDs)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o-dibenzofurans,PCDFS),缩写为PCDD/Fs或dioxin。

研究最为充分的有毒二噁英为2 位、3位、7 位、8 位被氯原子取代的17 种同系物异构体单体(congenor),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CDD)是所有已知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二噁英单体(经口LD50仅为0.6μg/kg),且还有极强的致癌性(致大鼠肝癌剂量10pg/g)和极低剂量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用在内的多种毒性作用。

二、来源(1)工业来源1)固体废物焚烧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等的焚烧。

2)工业锅炉燃烧煤等化石燃料和木材等的燃烧。

3)金属生产Ulrich Quaβ等关于欧洲二噁英排放的清单表明,铁矿烧结是欧洲二噁英排放仅次于生活垃圾焚烧的第二大主要来源,而在中国则是第一大来源。

4)金属回收如从电缆回收金属、二次熔铝、熔铜以及锌的回收等也是来源之一。

5)含氯化合物的合成与使用许多有机氯化学品,如多氯联苯、氯代苯醚类农药、苯氧乙酸类除草剂、五氯酚木材防腐剂、六氯苯和菌螨酚等,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二噁英类副产物。

6)纸浆漂白过程纸浆漂白过程通入氯气可以产生二噁英,废液则会排入水体。

(2)非工业来源1)汽油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可以释放汽二噁英。

2)家庭燃料家庭固体燃料(木材和煤)的燃烧排放占60%的非工业源二噁英排放,其排放与燃料和炉型有关。

3)偶然燃烧如五氯酚处理过的木制品和家庭废物的非法燃烧。

4)光化学反应氯代2-苯氧酚可以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二噁英,氯酚可以通过光化学二聚反应生成二噁英。

5)生化反应氯酚类可以通过过氧化酶催化氧化产生二噁英。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资料讲解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资料讲解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目录1.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 (3)1.1 二恶英物性分析 (3)名称 (3)结构 (3)物性 (3)1.2 二恶英的污染源 (4)1.3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4)1.3.1二恶英的“de novo”反应机理及模型 (5)1.3.2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催化反应机理(200~500℃) (5)1.3.3二恶英的高温气相反应机理(500~800℃) (7)1.3.4影响二恶英生成的因素 (9)1.3 PCDD /Fs控制措施 (10)1.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1.1 二恶英物性分析名称二恶英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这两类化合物的统称。

狭义的二恶英是指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因其在二恶英类物质中毒性最强,所以有时国内学术界所指的二恶英特指该物质。

结构二恶英为含有2个或1个氧键连结2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

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PCDFs。

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物性1、分子量321.96。

2、白色结晶体。

3、熔点为302~305℃,705℃开始分解,800℃时21s完全分解。

4、极难溶于水,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有极强脂溶性。

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2×10-6 mg/ L,在二氯苯的溶解度为1400mg/ L。

5、性质稳定。

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a,气态二恶英在空气中光化学分解的半衰期为8.3d,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

1.2 二恶英的污染源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范围大气中二恶英的来源(kg TEQ /a)Sources ofPCDD /Fs in air in the world1.3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目前几种被接受的PCDD /Fs生成机理主要有:1、从头合成(De nove)反应机理2、前驱物合成机理3、高温气相反应机理4、直接释放机理从头合成反应机理被广大学者认为是PCDD /Fs的主要生成途径,其次为前驱物合成机理,而直接释放则是最为次要的生成途径。

简述二恶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简述二恶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问题:废旧塑料焚烧过程、防控措施不到位,易产生二噁英有毒物质。

简述二噁英产生原因、防控措施。

是什么: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 种多氯代二苯并一对一二噁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哺,缩写为PCDD/Fs。

来源:目前,由于木材防腐和防止血吸虫使用氯酚类造成的蒸发、焚烧工业的排放、落叶剂的使用、杀虫剂的制备、纸张的漂白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是环境中二噁英的主要来源。

一、焚烧炉中二恶英废气的产生原因垃圾焚烧炉中二恶英有两种成因:一是二恶英类物质混入垃圾,二是焚烧炉在燃烧垃圾过程中产生二恶英,其机理相当复杂。

有关研究认为,焚烧垃圾时,二恶英的形成机理如下:高温合成即高温气相生成PCDD。

在垃圾进入焚烧炉内初期干燥阶段,除水分外含碳氢成份的低沸点有机物挥发后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形成暂时缺氧状况,使部分有机物同氯化氢(HC1)反应,生成PCDD。

从头合成在低温(250℃~350℃)条件下大分子碳(残碳)与飞灰基质中的有机或无机氯生成PCDD。

残碳氧化时,有65%~75%转变为一氧化碳,约1%转变为氯苯再转变为PCDD,飞灰中碳的气化率越高,PCDD的生成量也越大。

前驱物合成不完全燃烧及飞灰表面的不均匀催化反应可形成多种有机气相前驱物,如多氯苯酚和二苯醚,再由这些前驱物生成PCDD。

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剩余部分前驱物及未燃烬的环烃物质在烟气所含金属(尤其是Cu)的催化作用下与氯化物和02反应,生成二恶英类物质,反应温度在300℃左右。

如果采用静电除尘,当烟气在流过静电除尘器时,由于静电干燥器含有较多的Cu、Ni、Fe等金属微粒,且烟气入口温度为300℃左右,因而很容易生成二恶英类物质,所以近年来优先采用袋式除尘器。

二恶英在焚烧炉中产生,致于哪一种机理起主导作用则取决于炉型、工作状态和燃烧条件。

二、焚烧炉中二恶英废气的控制方法二恶英类物质是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能仅用单一的洗气、除尘、净化装置就可以除去,必须在焚烧固体废物时进行全过程控制。

二恶英的产生机理及控制技术ppt课件

二恶英的产生机理及控制技术ppt课件

8
二噁英的来源
二噁英的来源
工业生产过程
自然界存在的酚
类物质(如木浆 中的酚)可通过 氯化形成二噁英。
化工生产过程
一些化工产品, 如氯,氯化物 (五氯酚、多氯 联苯、苯氧基除 草剂等)在生产
燃烧焚烧过程
当存在含氯原料时, 各种燃烧过程均可 产生和释放二噁英, 如生活垃圾、污水 污泥,医疗废物和 危险废物焚烧,高 温炼钢,熔铁,废 旧金属回炉,煤、 木材、石油产品的 燃烧

我国在2000年颁布了《生活垃圾焚烧污 染控制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炉的
3
二噁英的理化性质 化学结构
二噁英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包括多氯联苯并二噁英 (PCDDs)、多氯联苯并呋喃(PCDFs)和多氯联苯(PCBs),其结 构如图。
n≤4 m≤4 n+m≥1
一般情况下,把前两类物质简称为二噁英(PCDD/Fs),根据 氯原子取代数目及取代位置的不同,它们分别含有75种和 135种同系物。
有试验表明,炉内温度在800℃时,99.95%的PCDDs得以 分解,温度越高,二噁英的分解速率越快。
目前, 为控制二噁英的排放 , 垃圾焚烧炉在设计时都采用 3T原则,即燃烧温度保持在800℃以上(Temperature);在 高温区送入二次空气,充分搅拌混合增强湍流度 (Turbulence);延长气体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Time>2s)。 故在实际垃圾焚烧炉运行时 , 由第一种生成机理产生 PCDD/Fs的可能性很小。 同时,这是二噁英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前驱物合 成 从头合成 高温气相 生成
垃圾中 已经存在 的
垃圾在燃烧时 原有PCDD/Fs 未完全破坏或 分解,继续在固 体残渣和烟气 中存在;

二恶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二恶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二噁英的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
二噁英(Dioxins)是一类有毒的有机化学物质,对人类和环境都具
有极高的毒性。

它们是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例如焚烧、焙烧、氯化物制造、冶炼等。

为了控制和减少二噁英的排放,有几项措施可以采取:
1.技术控制:采用高效的燃烧设备和过程来减少二噁英的产生。

例如,在焚烧垃圾时,应使用高温燃烧炉和充分的氧气供应,以确保完全燃烧,
减少二噁英的形成。

2.污染物处理:通过采用先进的废物处理技术,如氯化物离子交换、
吸附和过滤等,以将含有氯的废物中的氯化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从
而避免二噁英的生成。

3.精确监测:建立严格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及时发现二噁英的排放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监测可以包括空气、水和土壤中的二噁
英浓度检测,以及食品和饮用水的采样检测等。

4.废物管理和回收:实施有效的废物管理措施,包括减少废物产生、
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废物。

这样可以减少废物的焚烧和垃圾填埋,从而减
少二噁英的产生。

5.法律法规:制定和强制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
行监管和惩罚,以确保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促使企业合理使用氯化
物和化学品,并降低二噁英的排放。

6.公众教育:加强关于二噁英和有机氯化物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
的环保意识,促使人们采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有机氯化物的使用
和废物的产生。

综上所述,控制二噁英的产生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包括技术控制、污染物处理、精确监测、废物管理和回收以及法律法规和公众教育。

只有
通过各方的努力,才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二噁英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目录1.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 (3)1.1 二恶英物性分析 (3)名称 (3)结构 (3)物性 (3)1.2 二恶英的污染源 (4)1.3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4)1.3.1二恶英的“de novo”反应机理及模型 (5)1.3.2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催化反应机理(200~500℃) (5)1.3.3二恶英的高温气相反应机理(500~800℃) (7)1.3.4影响二恶英生成的因素 (8)1.3 PCDD /Fs控制措施 (9)1. 二恶英的物性、来源、机理及解决方法1.1 二恶英物性分析名称二恶英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这两类化合物的统称。

狭义的二恶英是指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TCDD),因其在二恶英类物质中毒性最强,所以有时国内学术界所指的二恶英特指该物质。

结构二恶英为含有2个或1个氧键连结2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

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PCDFs。

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

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物性1、分子量321.96。

2、白色结晶体。

3、熔点为302~305℃,705℃开始分解,800℃时21s完全分解。

4、极难溶于水,可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有极强脂溶性。

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2×10-6 mg/ L,在二氯苯的溶解度为1400mg/ L。

5、性质稳定。

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2a,气态二恶英在空气中光化学分解的半衰期为8.3d,体内的半衰期估计为7至11年。

1.2 二恶英的污染源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范围大气中二恶英的来源(kg TEQ /a)Sources ofPCDD /Fs in air in the world1.3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目前几种被接受的PCDD /Fs生成机理主要有:1、从头合成(De nove)反应机理2、前驱物合成机理3、高温气相反应机理4、直接释放机理从头合成反应机理被广大学者认为是PCDD /Fs的主要生成途径,其次为前驱物合成机理,而直接释放则是最为次要的生成途径。

1.3.1二恶英的“de novo”反应机理及模型二恶英可以由化学结构不相近的化合物如聚氯乙稀(PVC)或不含氯的有机物如聚苯乙烯、纤维素、木质素、煤和颗粒碳与氯源反应生成。

更重要的是碳、氢、氧和氯等元素通过基元反应生成二恶英,在从头合成反应所需的氯主要由Deacon Process反应生成,即在催化剂(Cu2+)的作用下,从HCl转化而来。

“de novo”反应生成二恶英时(最佳反应温度300℃),飞灰可以被看作碳源、催化剂和氯源。

颗粒上碳的氧化反应可以形成PCDDs和PCDFs。

二恶英“de novo”合成反应的理论模型及反应速率表达式表中:D表示二恶英;Ar表示其它的含碳产物;s表示固相;g表示气相;[C]-焚烧炉飞灰的含碳量(g/g);[O2]-氧气的分压力;[PCDD/F]-二恶英的含量(μg/g);t-反应时间(min)。

1.3.2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催化反应机理(200~500℃)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催化反应包括气相前驱物的生成、气相前驱物与飞灰表面吸附前驱物的异相催化生成及固相前驱物的生成,如下图所示。

低温催化反应的前驱物可以是氯酚、氯苯等化学结构与二恶英相似的前驱物,也可以是分子结构不相似的不含氯有机物,如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乙炔和丙烯等。

氯苯和氯酚为代表性的前驱物。

由于烟气温度相对较低,气相反应生成的二恶英很少,在该温度段生成的二恶英主要为飞灰表面催化作用生成的。

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催化生成模型1)二恶英的低温异相催化机理与Eley-Rideal模型二恶英异相催化反应指烟气中的气态二恶英前驱物与被飞灰吸附的二恶英前驱物在催化作用下生成二恶英的过程,包括二恶英的生成、解吸、脱氯与分解。

有研究者提出了四步反应机理,但不同的研究者提出的模型中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略有不同,而且这些变化对结果的影响很小。

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异相催化Eley-Rideal模型2)二恶英低温前驱物同相催化机理与Angmuir-Hinshelwood模型二恶英的低温前驱物同相生成指飞灰表面吸附的前驱物反应生成二恶英的过程,与异相反应一样也存在着二恶英的解吸、分解等过程,因此也可看作为四步反应模型。

其反应动力学参数通过Michael S Milligan的实验结果计算得到,反应活化能为175.8 kJ/mol。

二恶英的解吸、分解等反应式与二恶英低温前驱物异相催化机理相同1.3.3二恶英的高温气相反应机理(500~800℃)有研究认为,二恶英的高温气相生成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并不重要,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部分二恶英不可忽略。

在580~680℃温度范围内,0.1~0.2s 的时间内可迅速生成二恶英。

小型和大型垃圾焚烧炉研究结果表明,25%的PCDD和90%的PCDF在焚烧炉的高温烟气中(温度范围643~487℃)生成。

二恶英高温气相反应动力学模型如下表所示,共有13个反应式,满足一阶反应动力学模型。

如已知焚烧炉炉膛出口的前驱物浓度,可根据高温气相反应动力学计算得到氯酚、氯酚基团、二恶英等的浓度。

二恶英的高温气相反应动力学模型注:P-氯酚;P0-氯酚基团;Pr-普通化合物含酚基团;D-二恶英;R-一般有机物;R0-一般的有机物基团1.3.4影响二恶英生成的因素飞灰有大比表面积,吸附力强,故为PCDD /Fs的生成提供必要的反应物质和条件。

PCDD/Fs前驱物的多相表面催化合成反应和De novo反应能在飞灰表面容易进行。

氧对PCDD /Fs生成的影响较为复杂:1)氧是PCDD /Fs的组成元素,也是De novo反应的必要条件。

在缺氧的条件下,PCDD /Fs生成量会减少;2)氧浓度的升高会提高燃烧效率,可减少PICs的浓度,进而减少PCDD/Fs的生成。

水分对PCDD /Fs生成的影响较为复杂:1)作为附加氧源、提供氢氧自由基等促进PCDD /Fs的生成;2)通过在飞灰表面与前驱物的吸附竞争和改变Deacon反应平衡来抑制PCDD /Fs的形成。

燃烧时间1)燃烧停留时间越长,燃料燃烧就越充分,PCDD /Fs越不易生成;2)烟气温度为250~450℃时,停留时间越长,PCDD /Fs的生成量反而会大量增加。

1.3 PCDD /Fs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具体措施及对应效果生成前控制焚烧前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加工处理,降低氯含量,会降低PCDD /Fs的生成几率和浓度。

除去炼钢电炉废钢原料通常带有的有机化合物的涂层和油类,会降低PCDD /Fs的生成几率和浓度。

生成过程控制温度条件控制高温过程维持高温燃烧。

温度高于800℃,停留时间超过2s,烟气中二恶英的分解率达到99%以上;温度高于950℃,停留时间大于1s时,能基本控制PCDD/Fs的形成。

低温过程缩短烟气降温过程中于250~500℃温度域的时间;控制排烟温度在250℃以下,可有效防止PCDD/Fs的生成。

供氧条件控制优化过剩空气系数、调整一、二次风的布置和分配,使烟气和空气均匀混和,保证较高的燃烧效率,可降低CO的浓度以及飞灰中的残碳量和不完全燃烧的前驱物的含量,抑制PCDD/Fs的生成。

投加添加剂加入的碱性添加剂可改变飞灰表面的酸性以吸收氯等来阻止PCDD /Fs的生成。

一些添加剂和催化剂反应,通过降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来延缓PCDD /Fs的生成。

添加剂和二恶英的前驱物反应,通过防止前驱物的氯化来抑制PCDD/Fs的生成。

(固体废弃物和高硫煤混燃也是基于此机理)* :1.6%(质量比)以溶液形式注入飞灰生成后控制(烟气净化技术) 常见的PCDD /Fs烟气净化技术工艺组合进气温度(℃) 二恶英去除效率(%)备注EP+WB -147cylone+DSI+BF5.8887.6 活性炭喷入100 kg /d91.3 活性炭喷入115 kg /dACI+EP 155~243 67.6~95.4SDA+BF 97.7~98.9140 98.9 每小时喷入混有3~5kg活性炭的石灰160 98.5 喷入石灰、另以2.5~5kg /h的速度喷入活性炭160 97.7 以40~60 kg /h的速度喷入sorbalit吸收剂WB -24.7~-5730.8-44.3 洗涤液中含有4000 mg/L(重量比)的活性炭67.5 洗涤液中含有14 300mg /L(重量比)的活性炭82.5 洗涤液中含有18 300mg /L(重量比)的活性炭CB /F >94.7注:静电除尘器(EP);湿式洗涤器(WB);旋风除尘器(cylone);喷雾干燥吸收塔(SDA);干式石灰吸收剂喷射系统(DSI);袋式除尘器(BF);活性炭喷射系统(ACI);活性炭(AC);活性炭滤床或滤布(CB /F)。

缺点:其他工艺只有以不同的方式与活性炭联用时PCDD /Fs的去除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但活性炭的加入带来额外碳源和催化剂(活性炭中含有CuCl2和FeCl2等),造成了更多的PCDD /Fs生成,是没有采用活性炭的烟气净化系统的1.8~1.95倍。

解决措施:为了减少PCDD /Fs的排放总量,需要增加其他PCDD /Fs控制手段,如在活性炭后加入碱性物质或对飞灰进行高温溶化处理等。

其它PCD D /Fs 烟气净化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剂(SCR)对PCDD/Fs的催化分解特点:1)SCR系统对PCDF的去除效率(97.1%~99.8%)大于对PCDD 的去除效率(96.5% ~99.3%);2)SCR系统能有效分解气相中的PCDD /Fs,且分解作用大于对颗粒相中PCDD /Fs的分解作用,并且对颗粒相中的PCDD /Fs分解作用则随取代氯数目的增多而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