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分配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明细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明细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明细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

2. 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对机械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能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力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分工与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高年级机械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和创新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数学和机械原理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

1. 熟练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完成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

2. 独立使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和工程图纸绘制。

3. 在团队项目中发挥个人优势,与他人协作完成复杂机械设计任务。

4.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关注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5. 养成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为未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步骤,分析机械结构的功能和组成,以课本第二章内容为基础,深入讲解设计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机械零件设计:以第三章为参考,详细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步骤,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零件的设计。

3. 受力分析与计算:运用力学知识,对机械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以第四章内容为依据,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受力计算。

4. CAD软件应用:结合第五章内容,教授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和工程图纸绘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题目机械类

课程设计题目机械类

课程设计题目机械类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类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特点,包括机械运动、力学、机械结构等;了解机械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和职业道德。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类相关的问题,如计算机械运动的速度、力量等,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制作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类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了解机械类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运动、力学、机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机械运动:介绍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以及相关的速度、力量等计算。

2.力学:讲解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等,以及力学在机械类中的应用,如受力分析、力矩计算等。

3.机械结构:介绍机械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包括杠杆、滑轮、齿轮等,以及机械结构在机械类中的应用,如传动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等。

4.机械类应用:介绍机械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机器设备等,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械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机械类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械类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机械类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机械类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要点: 1. 布图
尽量用1:1的比例在两(或三)个视图上画出。 必要时画断面、剖视和局部视图。
2. 画图过程
用细线勾出装配图中各个零件——画零件 工作图——一起加深。(要求各视图一起画)
3. 装配图上应标明的尺寸
① 特性尺寸:表明机器性能、规格 和特性的尺寸。 中心距及偏差:160±0.0315 中心高:190(最好以0结尾)
(3#图纸,手工绘图)
3. 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6000~8000)字
六、课程设计要求
1. 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2.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3. 正确处理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4. 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
七、课程设计计划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第1周
2.装配草图设计
3.工作图设计
第2周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第1章 绪论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训练)
1.巩固、加深和扩大在本课程和先修课程
学到的知识
2.培养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
滚筒
减速器
联轴器
电动机
三、设计题目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电动机 V带传动 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联轴器 卷筒 运输带
(2)尺寸紧凑、便于润滑
三、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计算各轴的功率P、转速n和转矩T(p16)
各轴转速计算
各轴输入功率
各轴输入转矩
注意:
① 按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Pd计算,而不按 电动机额定功率Pe计算。
① 设计轴时应按其输入功率计算、设计传动
零件时应按主动轴的输出功率计算。
四、减速器内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1.题目:自动打印机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对于包装好的纸盒上,为了商品某种需要而打印一种记号。

它的动作主要有三个:送料到达打印工位;然后打印记号;最后将产品输出。

3.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纸盒尺寸: 长100~150mm、宽70~100mm、高30~50mm;2)自动打印机的生产率: 80次/min;3)驱动电机:Y90S-4,功率N=1.1Kw ,转速n=1400r/min。

4. 设计任务a)执行机构选型与设计:构思出至少3种运动方案,并在说明书中画出运动方案草图,经对所有运动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后,选择其中你认为比较好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该机构最好具有急回运动特性。

b)对选择的方案画出机构运动循环图c)传动系统的设计d)对选择的方案进行尺寸设计e)用ADAMS或SOLIDWORKS软件对机构进行运动仿真f)用ADAMS或SOLIDWORKS软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在2号图纸上画出最终方案的机构运动简图。

1、设计题目:自动链条编结机2、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自动链条编结机是用来制造自行车链条式车锁。

链条由一串链节编结而成,每个链节又被加工成扭曲立体形,使外形美观。

它的主要工艺动作:1)自动送料。

将成盘的直径为2.3-2.5mm的钢丝先进行校直,然后形成螺旋形状。

2)切断并压平。

每次送料停止后,剪下一圈螺旋状的钢丝,并将其平整为平的环形;3)链节扭曲。

在环形钢丝两头夹住,使一夹头旋转45o,将链节扭曲成立体环形,完成一个链节的成型。

4)自动联结。

将螺旋料送进,使穿入成形链节,即既实现送料、又完成联结。

如此循环下去就形成车锁链条。

3、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每分钟能生产34~45个链节。

2)钢丝材料为低碳钢,直径为2.3-2.5mm,每个链节所用的钢丝长度为35mm,扭曲角度为45o。

3)链条可以承受1200~1800N的拉力。

4、设计方案提示1)校直后钢丝自动间歇送料并绕成螺旋形状,采用间歇运动机构另加绕螺旋钢丝机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款性能优越、功能完备的小型农机,用于田地的日常管理和作物的种植、收割等操作。

该农机应包括以下功能和特点:1. 除草和翻地功能:能够通过旋转刀片或锹头等装置,将田地中的杂草除去,并有效地翻起土地,为作物的种植做好准备。

2. 播种和施肥功能:具备储存和释放种子的装置,能够根据农作物的需求进行适量的播种,并在播种时自动施肥。

3. 喷洒功能:配置能够均匀喷洒农药、杀虫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喷洒系统,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

4. 收割和割草功能:具备切割、收集和储存庄稼的能力,能够高效地收割农作物,并清除田地中的禾草和杂草。

5. 驾驶系统和智能控制:为了方便农民的使用,农机应当具备一套舒适的驾驶座椅和方向盘等控制装置,并且集成智能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执行任务,并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地形条件进行适应性调节。

6. 安全性和可靠性:农机应具备安全性保护装置,如撞击保护装置、紧急停止装置等,以及可靠的结构和材料,保障农机的长时间工作以及在恶劣条件下的可靠性。

课程设计要求:1. 依据机械设计原理和农田管理需求,合理确定农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方案,并进行系统化设计和优化。

2. 综合考虑农机的使用环境和适应性,采用合适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确保农机的稳定和耐用性。

3. 进行力学分析和动力学仿真,验证农机的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4. 给出农机的图纸和模型,并进行可行性验证,确保农机的设计可以进行实际制造和使用。

5. 最后,根据设计结果和考虑农机的实际使用情况,给出农机的性能指标和使用说明,以及后续改进的建议。

6. 必要时,可以进行部分模块的实际制造和装配,以验证农机设计的可操作性和性能可靠性。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题目

第1题加热炉推料机的执行机构综合与传动装置设计一、设计题目图1-1为加热炉推料机结构总图与机构运动示意图。

该机器用于向热处理加热炉内送料。

推料机由电动机驱动,通过传动装置使推料机的执行构件(滑块)5做往复移动,将物料7送入加热炉内。

设计该推料机的执行机构和传动装置。

图1-1 加热炉推料机结构总图与机构运动示意图二、设计参数与要求加热炉推料机设计参数如表1-1所示。

该机器在室内工作,要求冲击振动小。

原动机为三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单向转动,载荷较平稳,转速误差<4%;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16小时。

表1-1 加热炉推料机设计参数分组参数滑块工作行程最大压力角三、设计任务1.针对图1-1所示的加热炉推料机传动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假设曲柄AB等速转动,画出滑块F的位移和速度的变化规律曲线;3.在工作行程中,滑块F所受的阻力为常数F r1,在空回行程中,滑块F所受的阻力为常数F r2;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4.确定电动机的功率与转速;5.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于曲柄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6.设计减速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结构尺寸;7.绘制减速传动系统的装配图和齿轮、轴的零件图;8.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2题块状物品推送机的机构综合与结构设计一、设计题目在自动包裹机的包装作业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物品从前一工序转送到下一工序。

现要求设计一用于糖果、香皂等包裹机中的物品推送机,将块状物品从一位置向上推送到所需的另一位置,如图2-1所示。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1.向上推送距离H=120mm,生产率为每分钟推送物品120件;2.推送机的原动机为同步转速为3000转/分的三相交流电动机,通过减速装置带动执行机构主动件等速转动;3.由物品处于最低位置时开始,当执行机构主动件转过1500时,推杆从最低位置运动到最高位置;当主动件再转过1200时,推杆从最高位置又回到最低位置;最后当主动件再转过900时,推杆在最低位置停留不动;4.设推杆在上升运动过程中,推杆所受的物品重力和摩擦力为常数,其值为500N;设推杆在下降运动过程中,推杆所受的摩擦力为常数,其值为100N;图2-1 推送机工作要求5.使用寿命10年,每年300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6.在满足行程的条件下,要求推送机的效率高(推程最大压力角小于350),结构紧凑,振动噪声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点[修改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点[修改版]

第一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040 课程类型:必修课设计学时:2周大纲主撰写人:孟俊焕编写日期:2006年6月一、课程设计意义、目的和任务课程名称:机械设计适应专业:交通运输(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学分:2学分大纲审核人:王卫东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综合性突出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机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进行的较长时间、较系统、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育学生的设计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同学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本教学环节的实施目的是: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

4)有条件的话,可熟悉计算机和流行CAD 软件的使用操作,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3.任务(学生应提交的设计成果)机器或部件正式装配图1 张,A0 或A1 图纸。

零件工作图2 张,A3 或A4 图纸。

通常为轴、齿轮(或蜗轮)零件工作图。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说明书应包括:确定传动装置总体方案,选定电动机,传动装置运动学、动力学计算,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轴、轴承、键联接的校核计算,联轴器选择等内容。

二、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是:1. 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传动机构和零件。

2. 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 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对机器和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班级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20日目录第一章传动装置的设计1、电动机的选择2、电动机转速的确定3、传动比的分配4、动力运动参数计算第二章传动零件的设计1、V带设计2、链的设计3、齿轮的设计计算4、轴的设计计算第三章减速器的润滑、密封及箱体尺寸的设计计算1、润滑的选择确定2、密封的选择确定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4、确定轴承座孔的宽度L5、确定轴伸出箱体外的位置6、确定轴的轴向尺寸7、键联接的选择8、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第四章 总结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某车间用带式运输机,运输机由电动机驱动圆柱齿轮减速器,经链传至运输带。

传动简图:1. 电动机2. V 带传动3. 减速器4. 传动链5. 鼓轮6. 运输带vF 5641 2 3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工作轻微冲击,单向运转,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双班制工作。

已 知 参 数 单 位 设 计 方 案1 2 3 4 5 6 7 8 运输带曳引力 F KN 2.9 4.1 3.6 3.2 3.8 4.0 运输带速度 v m/s 1.1 0.8 0.9 1.0 0.85 0.8 鼓轮直径 D mm 500 500 500 600 600 600 使用年限 y第一章 传动装置的设计1、电动机的选择工作机所需功率:KW FV Pw 2.30.12.3=⨯== 电动机输出功率:KW PwPd 9.382.02.3===η传动装置总效率:轴承轴承鼓轮链齿轮带ηηηηηηη⨯⨯⨯⨯⨯==0.82 96.0=带η 96.0=链η 96.0=鼓轮η 98.0=轴承η 97.0=齿轮η所以,电动机额定功率为4KW2、电动机转速的确定查得:齿轮传动比范围为2—4 链轮传动范围2—5 V 带传动比范围2—4则电动机转速可选取为min 25444.254r i i i nw n -=⨯⨯⨯=链带齿其中min 8.31100060r Dv nw =⨯=π型号 额定功率满载转速 Y112M —4 4 1440 Y112M —6 4 960 Y110M —84720故选Y112M —6型号电动机。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计算系别机械系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班级 17机制17701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8年6月27日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2.1 课题题目2.2 主要技术参数说明2.3 传动系统工作条件2.4 传动系统方案的选择第三章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3.1 减速器结构3.2 电动机选择3.3 传动比分配3.4 动力运动参数计算第四章齿轮的设计计算(包括小齿轮和大齿轮)4.1 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4.2 齿轮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4.2.1 按照接触强度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4.2.2 齿轮弯曲强度校核4.2.3 齿轮几何尺寸的确定4.3 齿轮的结构设计第五章轴的设计计算(从动轴)5.1 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5.2 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5.2.1 按照扭转强度初步设计轴的最小直径5.2.2 轴的结构设计5.2.3 轴的强度校核第六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6.1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6.2 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6.3 联轴器的选择第七章减速器润滑、密封及附件的选择确定以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7.1 润滑的选择确定7.2 密封的选择确定7.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7.4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第八章总结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本论文主要内容是进行一级圆柱直齿轮的设计计算,在设计计算中运用到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与互换性》等多门课程知识,并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实践训练。

通过这次训练,使我们在众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了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3
三、课程设计内容
4
设计内容
• 减速器中各传动部分的方案设计 与计算,零件的寿命、电机型号 及基本动力参数的选择。
5
四、设计工作量 (5设计任务)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图1张;(附在说明 书中)
2.传动装置装配草图1张 (0号坐标纸、手绘, 可选择画或者不画);
3.工作图: 0号装配图1张、零件图2~3张 M1:1; 4.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6000~8000字)。
2.低速级齿轮传动 已知:P n T i 设计步骤:见书例题
11
3.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1)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 Pd
Pd
工作机的功率 Pw
Pw

KW
F v Pw 1000

T nw P W 9550
12
传动装置总效率 按照书上为0.79
1 4 5
22
• 卷筒轴转矩为 T4=2750*0.98*0.99=2668.41Nm
• 各轴的输出转矩分别为各轴的输 入转矩乘以轴承效率0.98。 • 最后,把各轴的输入、输出效率 及转矩列表。
23
(二) 齿轮计算步骤
• 求各轴之间中心距,并且圆整。
• 若齿轮直径和轴相差不大,(2.5 倍模数左右)做成齿轮轴;大于 400mm,为轮辐式齿轮,200至 300mm直径的,做成腹板式、孔 板式,300-400mm的,做成孔板 式。
Δ2 l2
a2
油润滑 3-5
L2
L3
L1 Δ1 41
用垫片调整锥齿轮轴向位置 轴用弹性挡圈 δ2 套杯
密封件
D
套杯结构与轴向位置的调整
42
l
小锥齿轮组合(正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机械传动机构(如齿轮、滑轮、凸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知识,对简单机械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基本的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形成规范的工程图纸。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进行模拟分析。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团队协作和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树立工程伦理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机械设计的学习,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针对高中二年级学生,旨在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以应用实践为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特点上,考虑他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物理力学基础,但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因此,教学要求侧重于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技能。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不仅学会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 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2. 常见机械传动机构- 齿轮传动原理及其设计计算- 滑轮与绳索传动原理及其设计应用- 凸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3. 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简单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与校核4. 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 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机械零件的绘制规范与技巧5. 机械设计实践项目- 项目主题:简易机械装置设计- 小组合作完成设计、分析与绘图- 模拟分析与优化改进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学习第二周:常见机械传动机构学习第三周: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第四周: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技巧训练第五周:实践项目启动,分组进行设计与分析第六周:完成实践项目,进行成果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教材第一章- 常见机械传动机构:教材第二章- 力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教材第三章- 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图:教材第四章- 机械设计实践项目:综合应用前四章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设计规范等;2. 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结合实际需求,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3. 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基本的工程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设计的技能;2. 提高学生进行机械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责任感;3. 培养学生面对工程问题时的客观、理性的分析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旨在通过实际项目设计,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设计题目的过程中,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原理:包括力学分析、材料力学性质、设计规范等;b. 机械零件设计:涵盖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c. 机械系统设计:介绍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联接件设计等;d. CAD软件应用:运用CAD软件进行零件绘制、装配图设计。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1-2周:回顾机械设计原理,学习材料力学性质,明确设计规范;b. 第3-4周:学习轴、齿轮、轴承等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c. 第5-6周:学习机械系统设计,包括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d. 第7-8周:实践环节,运用CAD软件进行零件绘制和装配图设计;e. 第9-10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机械设计项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及说明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及说明

一.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二.传动系统图三.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10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

5四.要求1)按第______ 组数据进行设计2)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 1 份减速器装配图(A0) 1零件图(A2) 2一.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二.传动系统图三.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空载起动,使用期10年,小批量生产,单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

5四.要求1)按第______ 组数据进行设计2)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 1 份减速器装配图(A0) 1零件图(A2) 2一.题目:设计电动卷扬机传动装置二.传动系统图三.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四.要求1)按第______ 组数据进行设计2)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 1 份减速器装配图(A0) 1零件图(A2)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5)一.题目:设计螺旋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二.传动系统图三.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工作时有轻微振动,使用期8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输送机工作轴转速允许误差为%5。

四.要求1)按第______ 组数据进行设计2)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 1 份减速器装配图(A0) 1零件图(A2)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6)一.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二.传动系统图三.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使用期8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四.要求1)按第______ 组数据进行设计2)设计工作量:设计说明书 1 份减速器装配图(A0) 1零件图(A2) 2一.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二.传动系统图1—电动机2—带传动3—联轴器4—皮带式输送机5—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三.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皮带式输送机单向运转,有轻微的震动,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5年,输送机带轮轴转速的允许误差为±5%。

机械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

机械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

机械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熟悉机械设计的流程和规范。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和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增强学生对机械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等。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机械设计的流程和规范:机械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规范的选择和应用。

3.机械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设计中的力学问题、结构问题、材料问题等,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技巧。

4.机械设计的创新和实践: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实践中的设计案例分析。

5.相关设计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介绍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和工具,如SolidWorks、AutoCAD等,并进行实操教学。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法。

4.实验法:进行机械设计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及指导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及指导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题目1.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工作条件:二班制,单向连续运转,有轻微振动,室外工作,有粉尘。

使用寿命:6年,大修期2年。

生产批量:小批。

2.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工作条件:二班制,单向连续运转,有轻微振动,室外工作,有粉尘。

使用寿命:6年,大修期2年。

生产批量:小批。

3.绞车的传动装置设计工作条件:二班制,间歇性工作,有中等程度冲击,室外工作,有粉尘。

使用寿命:6年,大修期2年。

生产批量:小批。

4.提升机蜗杆传动装置设计工作条件:二班制,间歇性工作,有中等程度冲击,室内工作,有粉尘。

使用寿命:6年,大修期2年。

生产批量:小批。

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时要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以及如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材料及热处理、极限与配合等课程的知识,独立地进行设计。

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比较全面的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

因而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

1.课程设计的目的①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了解简单机械装置、通用零件的设计过程和一般步骤。

②进行基本的工程训练。

例如,设计计算、验算、估算及数据处理,绘图表达,使用参考资料、设计手册、标准和规范,编制设计计算书等技术文件。

这些都是培养一个工程师所必需的基本训练。

③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设计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为今后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从事其他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④巩固和加深各先修课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融会贯通各门课程的知识于设计中。

2.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包括分析方案、设计计算、查找资料、手册、标准、规范、绘图、编写设计计算书等。

设计过程是一个分析、初步计算、结构设计、绘图、再计算、修改、再绘图的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返工。

不要把返工看作是无效劳动和浪费时间,应该通过返工不断感悟如何正确处理设计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设计目的: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2、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过程、一般方法和设计思路,能够初步根据要求进行传动装置的方案设计和主要传动零件的设计,并绘制总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熟悉设计标准和规范等。

5、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设计三、设计内容:1已知条件:1)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示意图:万案一2)工作条件:运输机工作平稳,单向运转,单班制工作,使用年限度误差为土5%。

3数据f学号809运输带拉力F(N)458600运输带速度V(m/s)0.700.90 1.05 1.55 1.85 2.05 2.40卷筒直径D(mm)36406807502、设计内容:完成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绘制传动系统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任务及工作量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设计,答辩并上交以下资料: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图纸),采用手工绘图。

2、零件工作图两张(齿轮、轴各一张),采用计算机绘图,图号自选。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封面及内容书写格式要规范)。

8年,每年250天,允许运输带速注:所有资料装入一个档案袋,并在档案袋封面填写相关内容。

四、设计计划及进度参考:本次课程设计大体可按以下几个步骤及进度进行:1、设计准备(约占总设计时间的5%)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工作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参观或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设计对象;阅读有关资料,明确进行课程设计的方法,并初步拟定设计计划。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约占总设计时间的10%)分析和选定传动装置的方案(已给定);选择电动机;确定总传动比分配和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画传动装置方案简图。

3、各级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及装配工作图的结构设计(约占总设计时间的45%)(1)传动零件的设计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2)轴的设计及强度计算(包括联轴器的选择和键的选择)。

(3)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4)箱体的设计及减速器附件设计(窥视孔盖和窥视孔、放油螺塞、油标、通气器、启盖螺钉、定位销、吊环或吊钩等)。

(5)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4、装配图的绘制。

(约占总设计时间的15%)5、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约占总设计时间的5%)6、编写设计说明书。

(约占总设计时间的15% )7、整理、检查、修改设计资料,答辩、上交设计资料。

(约占总设计时间的5%)五、主要参考文献:1、龙振宇主编•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汝元功,唐照民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周元康,林昌华等编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4、濮良贵主编• 1997.《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唐增宝;何永然;刘安俊主编・1998・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6、龚溎义,罗圣国,李平林,张立乃,黄少颜编,龚溎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7、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Q注:所有资料装入一个档案袋,并在档案袋封面填写相关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设计目的: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使所学知 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2、 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过程、一般方法和设计思路,能够初步根据要求进行传动装置的方案设 计和主要传动零件的设计,并绘制总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熟悉设计标准和规范等。

5、 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设计 三、设计内容:1已知条件:1)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示意图:2)工作条件:运输机工作时有轻微冲击,单向运转,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 运输带速度误差为土 5%。

3数据学号116运输带拉力 F(N) 465800运输带速度 V(m/s) 0.85 1.870.81.50.8 1.2 1.3 卷筒直径D (mm )46504005002、设计内容:完成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绘制传动系统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任务及工作量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设计,答辩并上交以下资料: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图纸),采用手工绘图。

2、 零件工作图两张(齿轮、轴各一张),采用计算机绘图,图号自选。

3、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封面及内容书写格式要规范 )。

四、设计计划及进度参考: 本次课程设计大体可按以下几个步骤及进度进行:1、 设计准备5年,每年250天,允许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工作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参观或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设计对象;阅读有关资料,明确进行课程设计的方法,并初步拟定设计计划。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分析和选定传动装置的方案(已给定);选择电动机;确定总传动比分配和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画传动装置方案简图。

3、各级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及装配工作图的结构设计(1)传动零件的设计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2)轴的设计及强度计算(包括联轴器的选择和键的选择)。

(3)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4)箱体的设计及减速器附件设计(窥视孔盖和窥视孔、放油螺塞、油标、通气器、启盖螺钉、定位销、吊环或吊钩等)。

(5)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4、装配图的绘制。

5、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6、编写设计说明书。

7、整理、检查、修改设计资料,答辩、上交设计资料。

五、主要参考文献:1、龙振宇主编•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汝元功,唐照民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周元康,林昌华等编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4、濮良贵主编• 1997.《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唐增宝;何永然;刘安俊主编・1998・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6、龚溎义,罗圣国,李平林,张立乃,黄少颜编,龚溎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7、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Q注:所有资料装入一个档案袋,并在档案袋封面填写相关内容。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设计目的: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使所学知 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2、 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过程、一般方法和设计思路,能够初步根据要求进行传动装置的方案设 计和主要传动零件的设计,并绘制总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熟悉设计标准和规范等。

5、 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设计三、设计内容:1已知条件:1)带式运输机传动系统示意图:2)工作条件:运输机工作平稳,单向运转,单班制工作,使用年限 度误差为土 5%。

3)原始数据:数据学号17 18 19 20 21 22 23 23 运输带拉力 F(N) 4633004800 运输带速度 V(m/s) 0.851.870.81.51.00.81.21.3卷筒直径D (mm )462、设计内容:完成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绘制传动系统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任务及工作量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设计,答辩并上交以下资料: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图纸),采用手工绘图。

2、 零件工作图两张(齿轮、轴各一张),采用计算机绘图,图号自选。

3、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封面及内容书写格式要规范)。

8年,每年250天。

允许运输带速万案二四、设计计划及进度参考:本次课程设计大体可按以下几个步骤及进度进行:1、设计准备阅读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工作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参观或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设计对象;阅读有关资料,明确进行课程设计的方法,并初步拟定设计计划。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分析和选定传动装置的方案(已给定);选择电动机;确定总传动比分配和各级传动比;计算各轴的转速,转矩和功率;画传动装置方案简图。

3、各级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及装配工作图的结构设计(1)传动零件的设计及几何尺寸的计算。

(2)轴的设计及强度计算(包括联轴器的选择和键的选择)。

(3)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4)箱体的设计及减速器附件设计(窥视孔盖和窥视孔、放油螺塞、油标、通气器、启盖螺钉、定位销、吊环或吊钩等)。

(5)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4、装配图的绘制。

5、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6、编写设计说明书。

7、整理、检查、修改设计资料,答辩、上交设计资料。

五、主要参考文献:1、龙振宇主编•机械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汝元功,唐照民主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周元康,林昌华等编著,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4、濮良贵主编• 1997.《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唐增宝;何永然;刘安俊主编・1998・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6、龚溎义,罗圣国,李平林,张立乃,黄少颜编,龚溎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7、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R2Q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题目一、设计目的: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2、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过程、一般方法和设计思路,能够初步根据要求进行传动装置的方案设计和主要传动零件的设计,并绘制总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与手册,熟悉设计标准和规范等。

5、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题目:链式运输机传动系统设计三、设计内容:1已知条件:1)链式运输机传动系统示意图:II'2)工作条件:运输机工作平稳,单向运转,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5年,每年300天,允许曳引链速度误差为土5%。

3)原2、设计内容:完成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绘制传动系统的装配图和主要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任务及工作量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设计,答辩并上交以下资料: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图纸),采用手工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