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流体有无相变: 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中的热量交换是由于流体显热的变化
而实现的;在有相变的换热过程中(沸腾或凝结),流体相变热 (潜热)的释放或者吸收常常起主要作用。
3) 流体的流动状态 层流:流速缓慢,流体分层地平行于壁面方向流动,垂直于流 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靠分子扩散(即导热)。
紊流:流体内存在强烈的脉动和旋涡,使各部分流体之间迅速 混合,因此紊流对流换热要比层流对流换热强烈,表面传热大。
对于局部对流换热, qx =hx(tw-tf)x
3
Φ = ∫A q xdA= ∫A hx(tw-tf)x= (tw-tf)x ∫A hxdA 等壁温: (tw-tf)x = (tw-tf)
对照式Φ= Ah(tw-tf) 可得
1
h A
A hxdA
如何确定表面传热系数的大小是对流换热计算的核心问题,也
14
mass flow entering left face
udy
1
u dy
u u dx x
u
y
x
dy dx
dx
mass flow leaving right face
u u dx dy
x
15
mass flow leaving top face
1
v
v y
dy
dx
dy
v v dy y
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4
(1)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
对流换热是流体的导热和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 的结果,因此,凡是影响流体导热和对流的因素都将对对流换 热产生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
1) 流体流动的起因:影响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 一般情况下,自然对流的流速较低,因此自然对流换热通常
比强制对流换热弱,表面传热系数要小。 强制对流换热:由于水泵、风机或其它外部动力造成。 自然对流换热:由于流体内部的密度差引起。
②对流换热的特点: (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 温差。
2
4.1 对流传热概述
牛顿冷却公式:
Φ= Ah(tw-tf)=AhΔtm q =h(tw-tf)=hΔtm h—整个固体表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tw—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 tf—流体温度,对于外部绕流,tf取远离壁面的 主流温度;对于内部流动,tf取流体的平均温度。
18
单位时间: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 微元体内
流体质量的变化
(u) dxdy
x
(v) dxdy
y
dxdy
连续性方程:
u v 0 x y
u
y
x
dy dx
dx v
mass flow entering bottom face
vdx
16
单位时间内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 微元体内流
体质量的变化。
mass balance
v v dy
y
mass
in
mass
out
mass changed
单位时间内、沿x轴方 u 向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dy
u u dx x
M
x
M
xdx
udy
u
u x
dx dy
dx v
(u) dxdy
x
17
单位时间内、沿y轴方向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M
y
M
ydy
vdx
v
v
y
dy
dx
(v) dxdy
y
u
v v dy y u u dx x
单位时间内微元体内流 体质量的变化:
(dxdy) dxdy
dy
dx v
其数值愈大,通过对流所转移的热量愈多,对流换热愈强烈; 动力粘度η,Pa⋅s;运动粘度ν=η/ρ,m2/s。 流体的粘度影响速度分布与流态,因此影响对流换热。
体胀系数α,K-1,体胀系数影响重力场中的流体因密度差 而产生的浮升力的大小,因此影响自然对流换热。
8
(2)对流传热现象的分类
9
(3)对流传热的研究方法
12
4.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1.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假设:
(1) 流体为连续性介质。当流体的分子平均自由行程与换热壁
面的特征长度l相比非常小,流体可近似为连续性介质;
(2) 流体的物性参数为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3) 流体为不可压缩性流体。通常流速低于四分之一声速的流
体可以近似为不可压缩性流体;
6
4)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几
何因素将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因此影响流体的速度分布和温 度分布,对对流换热产生影响。
7
5) 流体的物理性质 热导率λ,W/(m⋅K), λ愈大,流体导热热阻愈小,对流换 热愈强烈; 密度ρ,kg/m3
比热容c,J/(kg⋅K)。ρc反映单位体积流体热容量的大小,
(4) 流体为牛顿流体,即切向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为线性,
遵循牛顿公式: t
y
(5) 流体无内热源,忽略粘性耗散产生的耗散热;
(6) 二维对流换热。
13
需要4个方程: 连续性方程(1); 动量方程(2);能量方程(1)
(1) 连续性方程
流体的连续流动遵循质量守恒规律。 从流场中 (x, y) 处取出边长为 dx、dy 的微元体,并设定x方向的 流体流速为u,而y方向上的流体流速为v 。 M 为质量流量 [kg/s]
第四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4.1 对流传热概说 4.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4.3 边界层型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4.4 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
1
4.1 对流传热概述
①对流换热定义:流体和与之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 递过程,是宏观的热对流与微观的热传导的综合传热过程。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是基本 传热方式。 对流换热实例:1) 暖气管道; 2) 电子器件冷却
qw
t y
y0
tw
qw
x
通过壁面流体层传导的热流量最终是以对流换热的方式传
递到流体中 。
11
qw qc
qcFra Baidu bibliotek
htw
t
t y
y0
或 h=- t
t y
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 程式
y0
➢h 取决于流体热导率、温度差和贴壁流体的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或温度场与流速、流态、流动起因、换热面的几 何因素、流体物性均有关。
分析法 数值法 实验法 比拟法 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是目前被广泛采 用的解决复杂对流换热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式。
10
(4)温度场与表面传热系数的关系
壁面上的流体分子层由于受到固体壁面的吸附是处于不滑 移的状态,其流速应为零,那么通过它的热流量只能依靠导热 的方式传递。
由傅里叶定律 :
y t∞ u∞
2) 流体有无相变: 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中的热量交换是由于流体显热的变化
而实现的;在有相变的换热过程中(沸腾或凝结),流体相变热 (潜热)的释放或者吸收常常起主要作用。
3) 流体的流动状态 层流:流速缓慢,流体分层地平行于壁面方向流动,垂直于流 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主要靠分子扩散(即导热)。
紊流:流体内存在强烈的脉动和旋涡,使各部分流体之间迅速 混合,因此紊流对流换热要比层流对流换热强烈,表面传热大。
对于局部对流换热, qx =hx(tw-tf)x
3
Φ = ∫A q xdA= ∫A hx(tw-tf)x= (tw-tf)x ∫A hxdA 等壁温: (tw-tf)x = (tw-tf)
对照式Φ= Ah(tw-tf) 可得
1
h A
A hxdA
如何确定表面传热系数的大小是对流换热计算的核心问题,也
14
mass flow entering left face
udy
1
u dy
u u dx x
u
y
x
dy dx
dx
mass flow leaving right face
u u dx dy
x
15
mass flow leaving top face
1
v
v y
dy
dx
dy
v v dy y
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
4
(1)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
对流换热是流体的导热和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 的结果,因此,凡是影响流体导热和对流的因素都将对对流换 热产生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
1) 流体流动的起因:影响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 一般情况下,自然对流的流速较低,因此自然对流换热通常
比强制对流换热弱,表面传热系数要小。 强制对流换热:由于水泵、风机或其它外部动力造成。 自然对流换热:由于流体内部的密度差引起。
②对流换热的特点: (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 温差。
2
4.1 对流传热概述
牛顿冷却公式:
Φ= Ah(tw-tf)=AhΔtm q =h(tw-tf)=hΔtm h—整个固体表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tw—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 tf—流体温度,对于外部绕流,tf取远离壁面的 主流温度;对于内部流动,tf取流体的平均温度。
18
单位时间: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 微元体内
流体质量的变化
(u) dxdy
x
(v) dxdy
y
dxdy
连续性方程:
u v 0 x y
u
y
x
dy dx
dx v
mass flow entering bottom face
vdx
16
单位时间内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 微元体内流
体质量的变化。
mass balance
v v dy
y
mass
in
mass
out
mass changed
单位时间内、沿x轴方 u 向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dy
u u dx x
M
x
M
xdx
udy
u
u x
dx dy
dx v
(u) dxdy
x
17
单位时间内、沿y轴方向流入微元体的净质量:
M
y
M
ydy
vdx
v
v
y
dy
dx
(v) dxdy
y
u
v v dy y u u dx x
单位时间内微元体内流 体质量的变化:
(dxdy) dxdy
dy
dx v
其数值愈大,通过对流所转移的热量愈多,对流换热愈强烈; 动力粘度η,Pa⋅s;运动粘度ν=η/ρ,m2/s。 流体的粘度影响速度分布与流态,因此影响对流换热。
体胀系数α,K-1,体胀系数影响重力场中的流体因密度差 而产生的浮升力的大小,因此影响自然对流换热。
8
(2)对流传热现象的分类
9
(3)对流传热的研究方法
12
4.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1.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假设:
(1) 流体为连续性介质。当流体的分子平均自由行程与换热壁
面的特征长度l相比非常小,流体可近似为连续性介质;
(2) 流体的物性参数为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3) 流体为不可压缩性流体。通常流速低于四分之一声速的流
体可以近似为不可压缩性流体;
6
4)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几
何因素将影响流体的流动状态,因此影响流体的速度分布和温 度分布,对对流换热产生影响。
7
5) 流体的物理性质 热导率λ,W/(m⋅K), λ愈大,流体导热热阻愈小,对流换 热愈强烈; 密度ρ,kg/m3
比热容c,J/(kg⋅K)。ρc反映单位体积流体热容量的大小,
(4) 流体为牛顿流体,即切向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为线性,
遵循牛顿公式: t
y
(5) 流体无内热源,忽略粘性耗散产生的耗散热;
(6) 二维对流换热。
13
需要4个方程: 连续性方程(1); 动量方程(2);能量方程(1)
(1) 连续性方程
流体的连续流动遵循质量守恒规律。 从流场中 (x, y) 处取出边长为 dx、dy 的微元体,并设定x方向的 流体流速为u,而y方向上的流体流速为v 。 M 为质量流量 [kg/s]
第四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4.1 对流传热概说 4.2 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4.3 边界层型对流传热问题的数学描写 4.4 流体外掠平板传热层流分析解及比拟理论
1
4.1 对流传热概述
①对流换热定义:流体和与之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的热量传 递过程,是宏观的热对流与微观的热传导的综合传热过程。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是基本 传热方式。 对流换热实例:1) 暖气管道; 2) 电子器件冷却
qw
t y
y0
tw
qw
x
通过壁面流体层传导的热流量最终是以对流换热的方式传
递到流体中 。
11
qw qc
qcFra Baidu bibliotek
htw
t
t y
y0
或 h=- t
t y
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 程式
y0
➢h 取决于流体热导率、温度差和贴壁流体的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或温度场与流速、流态、流动起因、换热面的几 何因素、流体物性均有关。
分析法 数值法 实验法 比拟法 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是目前被广泛采 用的解决复杂对流换热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式。
10
(4)温度场与表面传热系数的关系
壁面上的流体分子层由于受到固体壁面的吸附是处于不滑 移的状态,其流速应为零,那么通过它的热流量只能依靠导热 的方式传递。
由傅里叶定律 :
y t∞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