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病变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家族史、病 程等。
症状表现
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
诊断过程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诊断等。
案例分析
治疗方案
患者反馈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对治疗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改善等。
治疗过程
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
经验教训与启示
早期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不明显, 易漏诊,需提高医生对该病的认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腰背痛、晨僵、外周关节炎等,晚期 可出现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诊断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常用的诊 断标准包括纽约标准、ASAS/EULAR标准等。
02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
如热疗、水疗、超声波 等,有助于缓解疼痛和
特点
本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病程长 ,常导致关节强直和畸形,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 楚,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多种 因素有关。
病因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可能与HLA-B27 基因、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生殖泌 尿系统感染等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僵硬。
运动疗法
如瑜伽、太极、拉伸等 ,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改善姿势和增加灵活性

按摩和按摩疗法
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 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戒烟、保持适当的体 重、规律作息等,有助
于控制病情。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
风险评估
通过骨密度检测、骨折风险评估工具等手段,对患者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以制 定个性化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
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等,以降低骨 折风险、提高骨质量。
心理康复辅导和健康教育
心理康复辅导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进行心理康复辅导,如认知 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以改善患者 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平衡与协调训练
03
推荐患者进行平衡与协调训练,如瑜伽、太极等,以提高身体
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营养膳食调整建议
均衡饮食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控制炎症饮食
推荐患者采用控制炎症的饮食,如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增加鱼类、坚果和水果的摄入。
避免过敏食物
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相 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认识、 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等,以提高患 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风险。
05 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途径
疼痛管理技巧教授
疼痛评估
教授患者如何自我评估疼痛程度, 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时
间。
药物治疗
介绍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药 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 等,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
免疫细胞治疗探索
临床试验与最新成果展示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个性化治疗策略的制定 与实施
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与应用
跨学科合作推动诊疗水 平提升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 系的完善
THANKS FOR WATCHING

2024版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图文版

2024版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图文版

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介绍
红细胞沉降率(ESR) 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强直性脊 柱炎患者通常会出现ESR升高。
C反应蛋白(CRP)
另一种反映炎症活动的指标,强直性 脊柱炎患者CRP水平也会升高。
血常规
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可 用于评估患者的全身炎症状况。
肝功能检查
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伴随肝功 能异常,因此需要进行肝功能监测。
相应治疗。
神经系统受累
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 现,如头痛、眩晕、瘫痪等,需 及时诊断和治疗。
肾脏受累
部分患者可出现肾脏受累表现, 如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 需积极治疗并保护肾功能。
骨质疏松和骨折
长期慢性炎症和药物治疗可能导 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需
加强骨密度监测和预防措施。
06
康复锻炼与生活质量提升途径探 讨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 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
心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作用
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AS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
高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的效果
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功 能、提高生活质量,对AS患者的康复
具有积极意义。
心理干预的方法
个性化康复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指导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情、功能受限程度、 疼痛程度等,为制定个性化康
复计划提供依据。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 康复计划,包括运动类型、强
度、频率等。
实施康复计划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运动训练, 注意运动安全,避免过度劳累

【医学PPT课件】脊柱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医学PPT课件】脊柱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 原发性骨恶性淋巴瘤约占所有结外淋巴瘤 病例中的3-5%,占所有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的5%,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主要见于20-40 岁,男女之比为2:1。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较常见。
脊柱恶性淋巴瘤影像特点
•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好发于胸椎,多先侵犯椎体,呈浸润 性生长,可先累及单个椎体,然后侵犯相邻椎体。
• 肿瘤未钙化部分 T1WI呈低-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
• 肿瘤钙化部分在 T1WI及T2WI上均呈 低信号。
• 增强后强化明显
骨样骨瘤
骨母细胞瘤
• 1.该肿瘤不太多见,约占骨肿瘤总数的1%,男 女之比为2:1,患者年龄80%小于30岁,25岁左 右为发病高峰。
• 2.脊柱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半数发生于腰椎, 其次是胸椎、颈椎和骶椎,椎骨上的病变多位 于脊柱的后方,尤以椎弓根易先受累。
多发性骨髓瘤
• T2WI上呈高信号 。脂肪抑制T2WI 或STIR序列上,由 于脂肪信号被抑 制,病灶的高信 号较T2WI更明显 。
多发性骨髓瘤
• MR骨质破坏或骨髓 浸润区在T1WI呈边 界清楚的低信号。 多发散在点状低信 号,分布于高信号 骨髓背景内,呈特 征性的“椒盐状” 改变。
恶性淋巴瘤
•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 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发病年龄10-40岁,高峰位于20岁左右。 • 男女比例为5:1。 • 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90%血清组织
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阳性。RF阴性。 (血清阴性脊椎关节炎) • 病理基础:关节滑膜非特异性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
• 中央型突出:为 髓核物质通过纤 维环后部中央突 出,到达后纵韧 带下。
椎间盘突出(后外侧型)

《强制性脊柱炎》PPT课件教学资料

《强制性脊柱炎》PPT课件教学资料
《强制性脊柱炎》PPT课 件
概述
强制性脊柱炎是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其特 点是病变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 柱,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或畸形。
病因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16到30岁的青、壮年,男性占90%,有明显的家族遗 传史。
症状:
早期患者感到双侧骶髂关节及下腰部疼痛,腰部僵硬不能久坐, 骶髂关节处有深压痛,晨僵,活动后略有好转。患者为缓解疼痛, 弯腰屈胸。病变向上累及胸椎和肋椎关节,此时胸部扩张受限, 肺活量减少,出现束带状胸痛。累及颈椎时,颈部活动受限。 疼痛特点:静止痛、休息痛,活动后反而可以减轻。
x线片
骶髂关节X线分级
目前,国际上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X现分级多采 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确定的分级标准.共分为5级:
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 Ⅰ级为可疑骶髂关节炎; Ⅱ级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 侵蚀病变, 关节腔轻度变窄; Ⅲ级为骶髂关节两侧硬化,关节边缘模糊不清,有侵蚀 病变伴关节腔消失; Ⅳ级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残存的硬化。
治疗
2、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晨僵的一线药。注 意胃肠道和心血管不良反应。
2)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沙 利度 胺、柳氮磺砒啶等。主要减轻疼痛、降低血沉等炎性指标。
3)糖皮质激素:重症、顽固 全身或局部应用。 4)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有效药。可以减轻炎症,
控制疾病进展,早期使用更佳。 3、手术治疗:对于髋关节僵直和严重脊柱后凸畸形晚期患者,
可以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或畸形矫正术。
X线片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4
(+)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上发现骶髂关节炎是诊断的关键。

脊柱MRI与腰痛诊断PPT课件

脊柱MRI与腰痛诊断PPT课件
29
第29页,共44页。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
腰椎关节突关节骨性关节炎(LFJOA) 是一 种常见的腰椎退变疾病,影像学可表现为关 节突关节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质改 变等征象。
30
第30页,共44页。
影像学诊断分级
Weishaup在1999 年提出的根据CT MRI将腰椎 小关节退变程度分为4 级是目前公认的小关节 退变影像学分级法。
3
第3页,共44页。
概述
MRI信号来源:椎间盘 椎间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T1WI呈较 低信号, T2WI除周边纤维环外,均呈高 信号,反映其含水量。后纵韧带T1WI 、 T2WI均为低信号,椎间盘上下缘在T1WI 和T2WI均为低信号,代表脊椎终板,主要 为透明软骨不能显示。 。
4
第4页,共44页。
经根引起相关的神经压迫综合症。
临床上椎管狭窄多见于颈、腰段
椎管狭窄标准:
颈椎:小于10mm 绝对狭窄
腰椎:小于12mm 比较狭窄, 小于15mm应考虑狭窄 侧隐窝:5-7mm,小于3mm为肯定狭窄 椎间孔(神经管):小于4mm
21
第21页,共44页。


先天性(发育性)腰椎管狭窄 1. 特发性 2. 软骨发育不全
第一节 概 述
MRI信号来源:脊髓 矢状位:T1WI与CSF相比呈软组织样较高 信号, T2WI呈较低信号。 轴位:脊髓呈椭圆形,前方略凹,蛛网膜 下腔前方较宽,后方较窄, T2WI中央灰 质呈“H”形高信号,周围为低信号白质束 环绕(灰白质含水量不一)。
5
第5页,共44页。
正常的脊柱MR表现
形态
腰椎间盘膨出
轻度膨出时表现为椎间盘后缘正常肾形凹 陷消失,圆隆饱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硬膜外疤痕:有手术史,疤痕位于硬膜囊与手术部位之间, 其CT值往往低于椎间盘,疤痕组织增强比椎间盘明显。MRI 上疤痕呈长T:中长T: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
➢椎管内硬膜外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等,可形成类似椎间盘突 出样的肿块。其密度低于椎间盘,强化较为明显。且合并有 椎体及椎小关节骨质破坏,椎间孔扩大。
影像表现(MR检查)
椎间隙变窄。 椎间盘变性显示为T2WI等低信号,正常的层样结构消失。 膨出的椎间盘纤维环呈低信号,对硬膜囊及椎间孔内的脂肪产生压迫。 髓核变性在T2WI上呈低信号。 椎体终板破裂,肉芽组织侵入,椎体内出现长Tl和长T2信号。 椎体终板骨增生硬化,呈长T1和短T2信号。 椎体终板下骨髓内脂肪沉积增多呈短T1和中等T2信号。
Schmor结节,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
影像表现(MR表现)
➢椎间盘突出时,髓核突出于纤维环之外,呈半球状、舌状向后方及侧后方突出。 ➢信号强度依髓核变性程度而异,一般呈等T1中长T2信号, ➢突出的髓核与未突出部分间有一“窄颈”相连。 ➢髓核突出部分与髓核未突出部分分离,突出髓核游离于椎体后方。 ➢硬膜囊、脊髓或神经根受压,与突出的髓核相对应, ➢受压节段脊髓水肿或缺血表现为等或长T长T2异常信号。 ➢硬膜外静脉丛受压迂曲,在椎间盘后缘与硬膜囊之间可见条状或弧形高信号影。 ➢对椎间盘钙化显示不敏感。
脊柱和椎管内常见疾病影像诊断
影像检查方法
★ X线平片 ★ CT ★ MRI ★ 脊髓造影
正常X线表现(脊柱平片)
★ 正位 ★ 侧位 ★ 斜位
异常X线表现 (脊椎)
★ 曲度变化 ★ 破坏
◆ 边缘增生硬化 良性病变,脊柱结核 ◆ 边缘无硬化 恶性病变,转移瘤 ★ 骨质增生 ★ 形态变化:侧弯或后突畸形、骨性强直、 椎管和椎间孔扩大、椎体楔变 ★ 椎间隙变化:增宽、狭窄
➢椎间盘炎:表现为相邻椎体骨质破坏、增生硬化,椎旁软组 织肿胀。MRI显示T1WI低信号及T2WI高信号影。
三、椎管狭窄症(spinalstenosis)
椎管狭窄症是指构成椎管的脊椎、软 骨和软组织的异常导致椎管的有效容积减 少或椎间孔狭窄而表现出的脊髓、神经根 或血管受压迫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正常颈椎MRI T1WI、T2WI矢状面表现
正常腰椎横断位MR T1WI、T2WI表现
异常MRI (脊椎)
★ 部位
◆ 脊椎 ◆ 椎管内病变 ◆ 椎间盘病变
❖病变性质 • 炎症 • 肿瘤 • 外伤 • 退变 • 血管性病变
椎管X线造影正、侧位示正常胸段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形态
一、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degeneradve steoanhropathy of spine)
病理与临床
椎管狭窄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类
先天性者见于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病及特发性因素引起的骨性椎管狭窄。 后天性椎管狭窄可因退行性病变、外伤、椎体滑脱、手术后、炎症、肿瘤、韧带骨化
➢MRI检查在矢状面观察椎间盘及椎体终板变性非常敏感。可以直观 地了解椎管内硬膜囊和椎间孔脂肪受压的程度及范围。
影像表现(X线平片检查)
曲度变直 椎缘硬化 骨赘形成 椎间隙变窄 椎小关节病 椎体不稳
影像表现(CT检查)
➢椎间盘均匀地向四周膨出,其后缘正中仍保持前凹状态 ➢椎间孔内的脂肪及硬膜囊的前缘有受压现象 ➢纤维环及髓核内可见钙化 ➢黄韧带增厚位于椎板内侧,呈高密度影使侧隐窝变窄 ➢后纵韧带的增厚或骨化位于椎体后缘或椎管前壁,呈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 ➢椎小关节面的硬化、囊变、骨赘形成和关节间隙狭窄
二 、椎间盘突出(discherniation)
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 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 和脊髓所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
病理与临床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软骨终板三部分构成 ➢因年龄及慢性损伤等因素,髓核脱水、变性,纤维环及韧带退变 ➢外伤引起椎间盘内压力增加,纤维环易撕裂,髓核向外突出 ➢以向后外方突出最为常见 ➢ 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和周围软组织,产生症状
➢生理性老化 ➢慢性劳损 ➢致脊椎关节及椎间盘的退化和损伤
病理与临床
➢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始于椎间盘、椎小关节软骨及韧带的退化变性 ➢椎间盘纤维环增厚失去弹性并向周围膨出 ➢髓核脱水固缩变性 ➢椎间盘退变引起椎小关节韧带松弛、关节囊充血、滑膜增厚 ➢椎小关节软骨磨损坏死,关节软骨下骨增生硬化或出现关节面下的囊
影像表现(CT表现)
CT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征象,主要包括: ①椎体后缘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边缘光滑,形态各异。 ②突出的髓核碎片多位于硬膜外,呈游离状态,密度高于硬膜囊。 ③突出的椎间盘钙化,钙化程度不等。 ④硬膜外脂肪受压,移位或消失。 ⑤硬脊膜囊前缘受压移位,严重者脊髓受压,局部椎管狭窄。 ⑥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可使侧隐窝前后径变窄,压迫神经根并使之后移位。 ⑦髓核穿过椎体终板突向椎体,在椎体上下缘、边缘清楚的窝状压迹,称为
变及小关节半脱位 ➢韧带长期受力增加,导致韧带纤维增生、钙化或骨化 ➢出现椎管、椎间孔及侧隐窝的狭窄和椎体的假性滑脱
影像检查技术要点
➢X线检查常规选择脊椎正侧位、双斜位,有时加摄功能位(前屈后伸 位)主要了解椎体骨增生、椎间隙改变、椎小关节、钩突关节(颈椎) 及椎间孔的变化。
➢CT检查显示椎间盘的变性、韧带肥厚或骨化、椎管和椎间孔以及 侧隐窝受压的情况。
正常常腰椎骨窗CT表现 ➢重建显示SSD及冠、矢状位骨骼情况
异常CT表现(脊椎)
★ 椎体及附件:骨破坏、骨折、脱位 ★ 椎管
◆ 扩大:占位 ◆ 狭窄:骨性、纤维性
★ 椎间盘:膨出、脱出、髓核游离 ★ 脊髓
正常腰椎矢状面T1WI及T2WIMRI表现
肢体感觉及运动异常,如感觉过敏、迟钝 颈椎或腰部疼痛 四肢无力,举肩不能或间歇性跛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局部压痛
影像检查技术要点
X线平片对椎间盘突出仅有提示作用 CT和MR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影像表现(X线平片表现)
X线平片无特异性。下列征象可提示存在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①椎间隙不均性狭窄,或前窄后宽。 ②椎体后下缘骨增生后翘或出现游离骨块。 ③脊柱生理曲度消失或侧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