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词语古今异义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āng) 通“僵”僵硬《童趣》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 愉快《〈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ǔ) 同“汝” 你《〈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 通“智”聪明《〈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 通“现” 出现《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没有《山市》7、裁如星点“裁”(cái) 同“才”刚刚《山市》8、尊君在不“不”(fǒu) 通“否”吗《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 通“攀”牵着《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cái) 通“才” 才能《伤仲永》11、对镜帖花环“帖”(tiē) 通“贴” 粘贴《木兰诗》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é) 通“耶” 语气词,吗《孙权劝学》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ì) 通“智” 聪明《两小儿辩日》14、满坐寂然“坐”(zuò) 通“座” 座位《口技》15、止有剩骨“止”(zhǐ) 通“只” 只有《狼》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要”(yāo) 通“邀” 邀请《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 同“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诎”(qū) 通“屈” 弯曲《核舟记》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ǔ) 通“父”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后《核舟记》20、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 同“横” 横着《核舟记》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ǎn) 通“拣” 挑选《核舟记》22、选贤与能“与”(jǔ)通“举” 推举《大道之行也》23、矜、寡、孤、独“矜”(guāng)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24、荡胸生曾云“曾”(céng) 通“层”《望岳》25、略无阙处“阙”(quē) 通“缺” 缺少《三峡》八年级(下册)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ǎn) 通“啭” 鸟叫声《与朱元思书》27、窥谷忘反“反”(fǎn) 通“返” 返回《与朱元思书》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ì) 通“饲” 喂《马说》29、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 外现《马说》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ái) 通“才” 才能《马说》31、其真无马邪“邪”(yé) 通“耶” 表示惊叹,唉《马说》3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ī) 通“肢” 四肢《送东阳马生序》3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 通“披” 穿着《送东阳马生序》34、百废具兴“具”(jù) 通“俱” 全,皆《岳阳楼记》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 通“嘱” 嘱咐《岳阳楼记》3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 同“馐” 美味的食物《行路难》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í) 同“值” 价值《行路难》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é) 通“谪” 谪戍,强迫去守边《陈涉世家》39、为天下唱“唱”(chàng) 通“倡” 首发《陈涉世家》40、固以怪之矣“以”(yǐ) 通“已” 已经《陈涉世家》4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ī) 通“披” 穿着《陈涉世家》42、故不错意也“错”(cuò) 通“措” 置《唐睢不辱使命》43、仓鹰击于地上“仓”(chāng) 通“苍” 青色《唐睢不辱使命》4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 通“伸” 伸张《隆中对》45、自董卓已来“已”(yǐ) 通“以” 以来《隆中对》46、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ǎn) 通“拣” 挑选《出师表》47、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 通“缺” 缺点《出师表》九年级(下册)48、公输盘不说“说”(yuè) 通“悦” 《公输》49、子墨子九距之“距”(jù) 通“拒” 《公输》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ù) 通“御” 《公输》51、公输盘诎“诎”(qū) 通“屈” 《公输》52、亲戚畔之“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3、曾益其所不能“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困于心,衡于虑“衡”(héng) 通“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 通“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6、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é) 通“德” 《鱼我所欲也》5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60、小惠未徧“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61、始一反焉“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62、汝之不惠“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6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64、一厝朔东“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23% Option 1
第二册
稍稍宾客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双兔傍地走。几欲先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义:只,仅仅。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良多趣味。
古义:实在,的确。 今义:良好。
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也许。
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四时俱备。
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
小雾将歇。
古义:消散。 今义:歇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不汲汲于名利的人。 今义:无事可做的人。
古义:写文章。 今义:学生练习时所写的文章。
第五册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怜悯。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开会,相会。
三老、豪杰皆曰
今义:讽刺。
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 今义:表形状,方形。
不习渡水故耳。
古义:罢了。 今义:耳朵。
故使人问之。
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山河表里潼关路。
古义: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何苦而不平。
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
古义:跑。 今义:行走。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古今异义词。
这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差异对于深入理解文言文和避免误解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及其解释:●居●古义:停留、处在。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今义:居住、住所。
走●古义:跑。
o例如:走马观花。
●今义:行走。
去●古义:离开。
o例如:一狼径去。
●今义:前往、到……去。
妻子●古义:妻子和子女。
o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单指妻子。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o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交通运输。
绝●古义:极、最。
o例如:佛印绝类弥勒。
●今义:断绝、没有。
无论●古义:不用说、更不必说。
o例如:无论魏晋。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o例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亲戚畔之,则尤可恶也。
●今义:专指有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
所以●古义:“所”与“以”的结合,表示用来……的方法或依据等。
o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地区。
o例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义:某一区域或场所等空间概念或行政区域等地位概念,比如苏州地方等(例句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原版及修订版)。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总结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顾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动词2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动词3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访动词度⑴衡量〈动词〉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⑵估计表推测〈动词〉度已失期(《陈涉世家》)⑶过〈动词〉关山度若飞(《木兰诗》)伐⑴讨伐〈动词〉①齐师伐我(《曹刿论战》)②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⑵砍伐〈动词〉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小石潭记》)方⑴面积,方圆〈名词〉①荆之地方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公书》)②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⑵当…的时候方其远门出海,仅如银线。
(《观潮》)⑶刚刚〈副词〉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狼》)⑷正在〈副词〉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童趣》)⑸指方位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出师表》)发⑴起,指被任用 <动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⑵发出 <动词> ①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一时齐发(《口技》)⑶出发 <动词> ①夫鹓发于南海(《惠子相梁》)②有时朝发白帝(《三峡》)⑷拥 <动词> 众军汉一发上(《智取生辰纲》)⑸开花 <动词>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⑹长寿的特征 <名词> 黄发垂髫(《桃花源记》)⑺头发 <名词> 皆披发文身(《观潮》)复⑴又,再〈副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⑵复兴〈动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⑶回复〈动词〉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对⑴回答〈动词〉①对曰:“小惠未遍…”(《曹刿论战》)②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⑵面对,向着〈介词〉①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湖心亭看雪》)②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固1 吾义固不杀人(《公输》)[副]本来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章)[动]巩固3 固不知子矣(《庄子》故事两则)[副]固然4子固非鱼也(《庄子》故事两则)[副]固然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形]顽固6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副]本来7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副]本来8固众人(《伤仲永》)[副]本来国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名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京城名词〈惠子相梁〉 2则有去国怀乡国都名词〈岳阳楼记〉3夫大国难测也国家名词〈曹刿论战〉4死国可呼国事名词〈陈涉世家〉5国险而民附地势名词隆中对〉6此用武之国地方名词〈隆中对〉7属国过居延典属国简称名词〈使至塞上〉恨1 悲名词商女不知亡国恨《秦泊淮》2.怨恨名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3.叹恨动词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痛恨动词至今遗恨迷烟树《山坡羊骊山怀古》然1、…的样子例句:怡然称快《童趣》尘气莽莽然《山市》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公欣然曰《咏雪》若听茶声然《舟核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2、副词词尾例句:果然鹤也《童趣》连亘六气七里,居然城郭矣《山市》3、这样例句:然则北同巫峡。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字七年级上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戏:古义玩耍,戏弄;今义戏剧,杂技。
七年级下册1、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古义逐渐地,慢慢地;今义稍微。
2、泯然众人矣。
众人:古义普通而平常的人;今义为许多人,大家的意思。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为文章的条理。
4、卷卷有爷名。
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5、双兔傍地走。
几欲先走。
老翁逾墙走。
走送之。
走:古义指跑;今义为行走。
6、出郭相扶将。
郭:古义指外城;今义指物体周围的边或框。
7、孤岂欲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是官名;今义是学位的最高一级。
8、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古义是距离;今义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9、及其日中如探汤。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指热水、开水;今义指煮东西的汁水。
八年级上册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人的配偶,单指妻子,不包括子女。
绝境:古义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指无出路的境地。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八年级下册10、鸢飞戾天者。
戾古义为至、到达;今义为罪过、乖张。
11、经纶世务者。
经纶古义为筹划、治理;今义为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12、一百许里。
许古义为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今义为应允、可能。
1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古义往、到;今义为制造、创造等义。
1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古义是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今义赞美、夸赞。
1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趋古义为快步走;今义常用作表趋向。
16、主人日再食。
再古义指两次;今义为又一次的意思。
17、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小生古义指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18、越明年。
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19、属于作文以记之。
作文古义为写文章;今义为文章。
20、恶能无纪。
纪通记,记录;恶古义为怎么;今义为讨厌、憎恶。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语总汇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总汇第一册1、相委而去。
去:(古)义:离开。
(今)从所在地到别处去。
2、元芳入门不顾。
顾:(古)回头看。
(今)照顾。
3、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古)子侄辈。
(今)儿子和女儿。
4、是非木杮也。
是:(古)这。
(今)表示肯定判断。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书:(古)信。
(今)书籍。
6、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7、饭疏食饮水。
疏:(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8、饭疏食饮水。
水:(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9、吾日三省吾身。
三:(古)多次。
(今)数词,三。
10、问渠那得清如许。
渠:(古)它。
(今)渠道。
11、一狼径去。
去:(古)离开。
(今)往。
如:出去。
1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几何:(古)多少。
(今)数学的一种,几何学。
1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国破山河在。
去国怀乡。
国:(古)国都、都城。
(今)国家。
第二册14、及鲁肃过浔阳。
及:(古)到了……的时候。
(今)以及。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古时王侯自称。
(今)孤独。
博士:(古)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名。
16、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往事:(古)历史。
(今)过去的事。
见:(古)知道、了解。
(今)看见、看到。
1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重新。
(今)更加。
1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只,仅仅。
(今)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19、策勋十二转。
转:(古)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转过。
20、赏赐百千强。
强:(古)多,有余。
(今)与“差”相对。
21、双兔傍地走。
走:(古)跑。
(今)行走。
22、无案牍之劳形。
形:(古)形体,身体。
(今)样子,形状。
23、陶后鲜有闻。
鲜:(古)少。
(今)新鲜、鲜美。
24、惟吾德馨。
馨:(古)品德高尚。
(今)芳香。
2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干:(古)岸。
(今)不潮湿。
26、二石兽并沉焉。
并:(古)一起。
初中文言文复习:古今异义

初中文言文复习:古今异义第一组1.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古义:,今义:儿子和女儿2.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3. 饭疏.食,饮水.(《〈论语〉十二章》)“疏”古义:,今义: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水”古义:,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4. 国人..道之(《穿井得一人》)古义:,今义:指一个国家的人民5. 亦不能有所中伤..(《杞人忧天》)古义:,今义:诬蔑别人使受损害6.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古义:,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7. 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古义:,今义:过去的事情8. 牺牲..玉帛(《曹刿论战》)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9. 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古义:,今义:物理学10. 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古义:,今义:休息第二组1. 夕日欲颓.(《答谢中书书》)古义:,今义:消沉,萎靡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古义:,今义:没有事情要做的人;与事无关的人3.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古义:,今义:监狱4.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义:,今义:军人5.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古义:,今义:方向;地方;方法6. 指.通豫南(《愚公移山》)古义:,今义:手指7.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古义:,今义:毛发8.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古义:,今义:能,行9. 再.而衰(《曹刿论战》)古义:,今义:又一次10.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修理;整治第三组1. 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古义:,今义:道谢2.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有鱼》)古义:,今义:即海洋运输,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3. 野马..也,尘埃也(《北冥有鱼》)古义:,今义:一种动物,马的一种4. 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古义:,今义:指“教书”或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5. 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儿子6. 女有归.(《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返回,归还7. 货.恶其弃于地也(《大道之行也》)古义:,今义:货物或商品8. 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暗中察看9. 越明年..(《岳阳楼记》)古义:,今义:今年的下一年10. 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古义:,今义:制度第四组1.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古义:,今义:国家2.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古义:,今义:心愿、意向;语言文字等的意义;意料、料想;思想、想法3. 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古义:,今义:散发4. 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古义:,今义:清秀,聪明5. 射.者中,弈者胜(《醉翁亭记》)古义:,今义:射击6. 一箪食,一豆.羹(《鱼我所欲也》)古义:,今义:豆类植物7.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古义:,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8.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古义:,今义:增加9.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自私10.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布做的衣服第五组1.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本地;当地2.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古义:,今义:感谢3.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4.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不真实的5.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趋向6.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7.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表示再一次8.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古义:,今义:气味9.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10.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古义:,今义:粗俗;低下参考答案第一组:1.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 离开3. 粗;冷水4.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5. 伤害6.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7. 指历史8. 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9. 事物的道理、规律10. 消散第二组:1. 坠落 2. 清闲的人 3. 指诉讼事件 4. 狱官 5.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6. 直7. 指草木8. 可凭借9. 第二次10. 长,这里指身高第三组:1.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2. 海水运动 3.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4. 教与学 5. 子女 6. 女子出嫁7. 财物8. 照9. 第二年10. 规模第四组:1. 指国都 2. 意趣,情趣 3. 开放 4. 茂盛 5.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70例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70例1.鄙:肉食者鄙。
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出处:《曹刿论战》2.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出处:《出师表》3.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出处:《孟子两章》4.如此:诣太守,说如此。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样”的意思。
出处:《桃花源记》5.但:①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出处:《木兰诗》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出处:《口技》6.方:方七百里。
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出处:《愚公移山》7.发:发于声。
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出处:《孟子两章》8.股:两股战战。
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出处:《口技》9.篝火:夜篝火。
篝火:古义,用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在野外架起木材燃烧的火堆。
出处:《陈涉世家》10.裙:出入无完裙。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出处:《石壕吏》11.感激:由是感激。
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出处:《出师表》12.郭:青山国外斜。
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出处:《过故人庄》13.鸿:谈笑有鸿儒。
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出处:《陋室铭》14.山、河: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
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出处:《山坡羊·潼关怀古》1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
出处:《陈涉世家》16.何苦:何苦而不平。
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出处:《愚公移山》17.居:居数月。
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的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指文言文中一些词语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有所不同的词语。
下面举几个例子:
1.居:在古代,“居”是指坐,例如“居心叵测”中的“居”就是坐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居”通常是指居住或住所。
2.行:在古代,“行”是指行走,例如“行尸走肉”中的“行”就是行走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行”通常是指行走或行动。
3.走:在古代,“走”是指跑,例如“走马观花”中的“走”就是跑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走”通常是指行走或走路。
4.汤:在古代,“汤”是指热水或热菜,例如“赴汤蹈火”中的“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汤”通常是指烹饪用的汤或汤汁。
5.涕:在古代,“涕”是指眼泪,例如“涕泗滂沲”中的“涕”就是眼泪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涕”通常是指鼻涕。
统编教材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含常见200个古今异义词

(1) 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
即词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
①范围扩大。
例: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兵(古:士兵、兵器;今:军队-战争)②义项增多。
例: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好(古:女子貌美;今:美好的感受)(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①范围缩小。
例:臭(古:气味;今:坏气味)丈人(古:老人;今:岳父)金就砺则利(古:泛指一切金属;今:专指黄金)瓦(古:泛指一切陶制品;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②义项减少。
例: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③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去了)。
例: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学法指导1.语言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判断。
如: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文:花纹)C.(下之疾其上甚矣(疾:痛恨)D.宗君而处身(宗:尊崇)解析:“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四种用法,“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装饰花纹。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汇总七年级上古今异义唯危楼一座危古义高今义危险;必将有盗盗古义盗贼今义强盗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居十日居古义经过今义居住相委而去委古义舍弃今义委托;去后乃至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死者十九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数词;与儿女讲儿女古义子侄辈今义儿和女儿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七年级下古今异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今义“多数人”。
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今义为“国王的长子”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今义“古人”不闻机杼声今义:用鼻子闻古义:听到旦辞爷娘去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八年级上古今异义八年级下古今异义与朱元思书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五柳先生传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
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①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②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③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①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②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古今异义陈涉世家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古义:到处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聚会商议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4.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今义:会面5. 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6. 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身,亲自今义:身体唐雎不辱使命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古义:德行高尚的人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3.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7、痛恨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无比憎恨。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9、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10、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1、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12、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犯人的地方(监狱)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池非不深也14、居古义:停留。
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15、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16、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17、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8、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9、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0、其实古义:它的果实,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22、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3、何苦古义:怕什么。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字大全一、引言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言,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淡化。
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文言文中,古今异义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本文将介绍初中文言文中的一些古今异义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二、古今异义字举例1.池(chí)古义:护城河。
例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城非不池也”。
今义:池塘、护城河、游泳池等。
2.走(zǒu)古义:跑。
例句:《曹刿论战》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则其进也,必有车輘。
”今义:步行、行走等。
3.兵(bīng)古义:武器。
例句:《出师表》中的“兵甲已足”。
今义:士兵、军队等。
4.穷(qióng)古义:尽。
例句:《桃花源记》中的“不复出焉,遂穷其林”。
今义:贫穷、贫困等。
5.阳(yáng)古义:山南水北为阳。
例句:《登泰山看日出》中的“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今义:太阳、阳性等。
三、学习方法和建议1.掌握规律:古今异义字的含义和用法往往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因此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规律,掌握常见词义的演变过程。
2.多读多背:多读文言文作品,加强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古今异义字的含义和用法。
3.做好笔记:将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字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笔记资料,方便以后复习和查阅。
4.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学习古今异义字,互相交流、讨论,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5.积极请教: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获得专业的指导。
四、总结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字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规律、多读多背、做好笔记、合作学习、积极请教等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古今异义字。
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于死记硬背,要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用法。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

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多。
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也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文言文学习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学习语文的难题,别慌,料姐有招!料姐为大家整理了初中阶段学习文言文必备的【古今异义词大全】,赶快给孩子收藏吧~A1. 安古义:怎么。
今义:安静;安全。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B1..把古义:握住,拿着,端着。
今义:握住;把吃;介词将;量词①手把文书口称敕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病古义:困苦不堪;侮辱;大病今义:生病;疾病。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早已病矣②寡人反取病焉。
3. 鄙古义:边境;目光短浅今义:品质恶劣;轻蔑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蜀之鄙有二僧。
4. 比古义:等到;挨着。
今义:比较,比方,对比。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②其两膝相比者。
5. 被古义:影响。
今义:介词,表被动①被于来世者何如哉?6. 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品质恶劣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7. 布衣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布做的衣服。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8. 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①木兰不用尚书郎。
9. 不足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博士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老师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11.八百里古义:牛今义:指路程①八百里分麾下炙。
C12. 从古义:跟随;随着。
今义:介词;跟从。
①战则请从。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③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 曾古义:并;尚且;竟;连……都……今义:曾经。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曾不事农桑。
14. 诚古义:果真;确实;实在;的确。
今义:真心;诚恳;诚信。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课外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初中古文常用字注释 学生资料

2021.7.18课外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初中古文常用字注释学生资料常见古今异义词精选1、亲戚今义:旁系亲属;古义:指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2.妻子今义:爱人(女方);古义:妻和子女。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却看妻子愁何在。
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中原地区。
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绝。
4.非常今义:很、大(副词);古义: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例如:余叩所以。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幕君之高义也。
③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6.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7.无论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古义:更不必说。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用心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 (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稍稍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0.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
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11.无日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很久;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12.殷勤今义:热情、周到;古义:关切、问候。
例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13.卿卿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古义:①织布机声。
例如: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⑦叹息声。
例如: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14.豪杰今义:才能出众的人;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②英雄人物。
例如: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15.往往今义:常常;古义:①处处。
例如:且日,卒中往往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大全(全面)

古义:即使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
古义:用来……的方法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亲戚
古义:兄弟骨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
九年级下册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
古义:被任用
今义: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
今义:四季中一个季节
臣本布衣 《出师表》
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布的衣服
作奸犯科《出师表》
科
古义:科条法令
今义:学科
临表涕零。《出师表》
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
所以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结果
此臣所以报先帝 《出师表》
所以
古义:用来……的
古义: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二十两为一金
今义:金属,黄金
请献十金《公输》
请
古义:请允许我
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舍其文轩《公输》
文
古义:彩饰
今义:文章
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
方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方形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输》
机变
古义:巧妙的方式
今义:随机应变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
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闲人
最全初中文言文的古今异义

怜
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
楚人怜之《陈涉世家》
爱、爱戴
怜悯
曾经
方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方圆、面积
方形
何苦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哪怕,怕什么;怎怕
不值得做,犯不着
垄断
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山岗高地
把持和独占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身份低微,见识浅薄
言行恶劣,品德败坏
所以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用来…的原因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父亲
爷爷,祖父
户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月色入户《记承天诗夜游》
门
窗户
安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常作“安静”、“安全”等
市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购买
集市
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跑
行走
交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错相通
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老婆、妻子和儿女
老婆
水池、池塘
然后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
这样以后
副词,表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郭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孟子》
外城
作为姓氏
兵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
兵器
士兵
股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大腿
屁股
弛
弛担持刀《狼》
卸下、放下
(word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一、古今异义的单音词汇集1、去今义:从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古义:离开所在的地方。
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传》) 有孙母未去,出人无完裙。
(《石壕吏》)2、汤今义:煮东西的汁水。
古义:热水,开水。
例: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郭今义:多用于姓氏。
古义:外城。
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木兰诗》)4、社今义:常用于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
古义: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
例: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5、乃今义:是、就是、于是;你,你的。
古义: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6、寻今义:找,寻找。
古义:不久例: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7、走今义:行,离开。
古义:跑。
现代汉语中的“走”,在古代汉语中常用“行”“步”“趋”“徙”代替。
例: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石壕吏》) 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8、儿今义:儿子。
古义:泛指儿女。
例:百千儿哭。
(《口技》)9、裙今义:专指裙子。
古义:衣服。
例: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10、致今义: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或悼念的话。
古义:对……说话。
例:听妇前致词。
(《石壕吏》)11、良今义:美好,好。
古义:实在,真。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12、但今义:常用作转折词。
古义:只是、只。
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记承天寺夜游》)13、赞今义:赞美,夸赞。
古义: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在句首,作发语词
夫人,丈夫
九年级上册
每自比于管仲《出师表》
每
常常
每次
此人可就见《出师表》
就
接近
表承接
遂用猖蹶《出师表》
用
因此
用
猖蹶
失败
凶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出师表》
所以
用来……的
表因果关系连词
将军宜枉驾顾之《出师表》
顾
拜访
照顾
凡三往《出师表》
凡
总共
凡是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卑鄙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钟
量器
钟表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鱼我所欲也》
是
这种
判断动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鄙
目光短浅
行为不正直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忠
尽力做本职
忠诚,忠实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狱
案件
监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情
以实情判断
感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虽
即使
连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
第二次
又
子墨子起,再拜曰《公输》
再
两次
又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
可以凭借
能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间
参与
中间
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加
虚报
增加
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肉食
居高位,得厚禄
肉类食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
闲人
清闲的人
与事无关的人
余拿一小船《湖心亭看雪》
拿
撑、划
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或搬动东西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强
痛快
勉强
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
白
酒杯
白色
八年级下册
人物略不相睹《观潮》
略
一点儿
与“详”相对
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许
大约
许可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集
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
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国
国都
国家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空
消散
某处没有某事物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心
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
多指心脏
微斯人《岳阳楼记》
微
没有
小的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
写文章
语文堂上写文章的练习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蔚然
讽
讽谏
讽刺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修
长
进修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服
穿戴
衣服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地方
土地方圆
区域
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闻
使……听到
用鼻子嗅
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惩
苦于
处罚
阳
山之南,水之北
太阳
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已
停止
已经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
用在“不”前,“连……都……”
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
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
聚会商议
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往往
到处
常常
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直
只是
不弯曲
休祲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休
吉祥
休息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谢
道歉
感谢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夫
成年男子
夫人,丈夫
夫起大呼《口技》
夫
丈夫
夫人,丈夫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茂盛的样子
茂盛、盛大
觥筹交错《醉翁亭记》
觥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许多人相聚喝酒的热闹情景。
局促一室之内《满井游记》
局促
拘束,限制
拘谨,不自然
九年级上册
今亡亦死《陈涉世家》
亡
逃跑
死亡
等死《陈涉世家》
等
同样
等待
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大计
起义
大的主意或策略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豪杰
去
离开
跟“来”相对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有期》
委
舍弃
指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有期》
不顾
不回头看
不顾及,不考虑
暮果大亡其财《智子疑邻》
亡
丢失
死亡
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
亡
逃跑
死亡
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十九
十分之九
数词十九
七年级下册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是
此
判断词
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尝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
九年级下册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发
被任用
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
用来……的东西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管夷吾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士
狱官
士兵
一碗饭,一豆羹《鱼我所欲也》
豆
古代盛食品的器皿
一种粮食类作物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屁股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但
只是
但是
出郭相扶将郭《木兰诗》
郭
外城
作姓氏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博士
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
当中夹杂着
当中
虽人有百手《口技》
虽
即使
虽然
八年级上册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
鲜艳美丽
(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
交错相通
或
有的人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或
或者
或许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等
一样
等待
故虽有名马《马说》
虽
即使
虽然
媵人持汤沃灌汤《送东阳马生序》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汤
热水
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假
借
不真实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趋
奔
趋向
八年级下册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初中文言词语古今异义
例句
实词
古义
今义
七年级上册
明察秋毫《童趣》
秋毫
纤细的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明察秋毫
形容眼力极好
比喻为人精明,任何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惟危楼一座《山市》
危
高
危险
直接霄汉《山市》
直接
一直连接到
不经过中间事物
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儿女
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儿子女儿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有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所以
……的原因
表结果
此臣所以报先帝《出师表》
所以
用来……的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先帝知臣谨慎《出师表》
谨慎
认真、慎重
做事小心
晓畅军事《出师表》
晓畅
精通,熟练
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猥自枉屈《出师表》
猥
降低身份
卑鄙,下流
庶竭驽钝《出师表》
庶
希望
众多
九年级下册
请献十金《公输》
金
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二十两为一金
金属,黄金
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
妻子儿女
男子配偶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无论
(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穷
穷尽
贫穷
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间隔
断绝来往
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不足
不值得
不充足
说如此《桃花源记》
如此
像这样
请献十金《公输》
请
请允许我
希望对方做某事
舍其文轩《公输》
文
彩饰
文章
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
方
土地方圆
方形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输》
机变
巧妙的方式
随机应变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
然
即使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所以
用来……的方法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亲戚
兄弟骨肉
曾经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何苦
愁什么
不值得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毛
草木
毛发
深入不毛《愚公移山》
长草
毛发
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