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小说语言类题的2种考法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真题精做小说系列——2018年全国卷II《有声电影》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真题精做小说系列——2018年全国卷II《有声电影》

高考真题精做小说系列——2018全国卷Ⅱ·《有声电影》【作者简介】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作品题材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

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

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

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

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

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从不同侧面描写它们的经济、文化、宗教渗透和种族歧视所给予中国人民种种伤害。

他表现民族觉醒、表彰民族气节,同时抨击在这些侵略和渗透面前卑躬屈节、为虎作伥的洋奴汉。

写于60年代初的话剧《神拳》,再现了北京居民抗击八国联军的壮烈情景。

2、语言风格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作品中人物语言是加提炼过的北京白话。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II卷)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

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被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主观简答题答题模板(环境类+情节类+人物类+语言类)

高中语文高考小说阅读主观简答题答题模板(环境类+情节类+人物类+语言类)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主观简答题答题模板一、环境类【常考题型】1.赏析环境描写的手法、概括环境的特点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景物描写的手法。

【常用术语、(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故事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深化作品主题;6.暗示社会环境。

(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在小说的开头,一般有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烘托心情(往往用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描写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

故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是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

)(三)描写手法知识点梳理:①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声,色)。

绘形、绘声、绘色、视听结合、声色结合;②手法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白描、细描点面结合、对比映衬、简笔勾勒、精笔细描③视角: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二、情节类【常考题型】常见题型概括梳理情节、分析情节作用、分析线索作用,分析情节特点、探究情节合理性;新式题型探究情节合理性,分析情节如何起波澜,情节如何紧凑,分析线索作用如何体现。

1.小说第一段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 第3板块 专题3 小说阅读 考点4 小说的语言与文体特征

高考语文复习 第3板块 专题3 小说阅读 考点4 小说的语言与文体特征

考点四小说的语言与文体特征《考试说明》对于“小说语言”的考查有两大方面的规定:一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二是“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

小说的特征主要指小说的虚构性、选材组材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样。

对小说文体特征的考查近两年是热点。

设题角度一理解词语含义和句子含意|相关知识|理解重要词义、句意,首先要理解其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其语境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的临时意义;此外,还要注意有无“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方法思路|1.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这类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意思,而是特定语境中容易发生偏差的含义。

注意比喻义、象征义、语境义,即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便消失的含义。

2.理解句子含意的方法(1)抓句子的关键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

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

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子的手法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

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3.答案要点构成的方式对词语和句子含意的理解,一要解释其表层义,即字典上的意义;二要解释其深层含意,即在语境中的含意,结合上下文的具体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8-2022高考小说真题表格化汇编

2018-2022高考小说真题表格化汇编
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情节作用
【2021·全国1卷】
8.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①借唱《秦琼卖马》抒发胸中郁闷之情。因为王超杰和秦琼都是迫于生计,走投无路而出卖自己心爱之物,同为沦落,遭遇相似;
②借唱《秦琼卖马》,委婉暗示杨成岳,能像单雄信买下秦琼的马那样买下自己的瓷器;
2018-2022高考小说真题表格化汇编
题型突破(一)小说情节类3大题型
考点
真题
答案
情节梳理(心理变化)
【2022·新高考Ⅰ卷】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
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能够再次一起滑雪有强烈的愿望;
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
③但又感觉到这一愿望可能无法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2021·浙江卷】
4.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是全文的主线,结构上串联全文。
②象征守护边疆的这对夫妇旺盛、顽强的生命力。
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2018·全国2卷】
8.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
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
③唱得壮气不足,更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身处困境、生计所迫、英雄气短的心理感受。

小说专题六 小说语言类题

小说专题六 小说语言类题

小说专题六小说语言类题(教案+课件)四、理解或赏析重要语句含意“3步走”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辨明考查类型如果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要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真正意图;如果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要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

第二步:结合主题,分析重要语句内涵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又要挖掘其深层含意。

在挖掘其深层含意时,需要“三抓”:1.抓句子的关键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

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

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子的手法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

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如何判定语句所用的描写方法呢?最基本的是要从它描写的特征上判断。

一般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大类上判定。

第三步:规范答题,采用“手法+内容+效果”的方式即能够分析语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在文本架构、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例1] (2016·高考山东卷)阅读文本(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一[例3]),完成后面题目。

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小说考试的命题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情节”题型:简明概括故事情节,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析人物”题型: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客观公平地评价人物。

3.“看环境”题型: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分析作品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并指出某个物品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5.“讲方法”题型: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及其塑造形象的作用,分析特有的表达方式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鉴赏画线句子,以及分析人物语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及其社会意义,检查文章前后是否有矛盾。

考点一:小说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可以从修辞角度、写景角度、多种感官描绘、表现手法、选取代表性事物等方面进行。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关于环境的题目,例如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或者分析一些特殊环境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例子1:对于小说《乌米》中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衬托和分层写景的手法,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了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例子2:在小说《二十年以后》中,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则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例子3:在小说《墙》中,墙被拆后,两家合为一院,春意融融,会餐洽洽,这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表达和谐、团结的主题。

②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情节的发展过程;③在概括情节的同时,要注意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影响,尽可能多地揭示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产生波澜;2)折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3)深化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技巧语文是高考的第一科,所以我们在答高考语文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让我们在语文上有不错的发挥,这样有利于考试时的发挥。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方法及技巧1.环境(景物)题小说中的环境既指自然环境又指社会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于整个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题展现都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通常有如下方面:(1)背景: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包括社会背景)。

(2)形象:暗示或交代人物心情、身份、处境、命运;(3)情节: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或人物出场做铺垫;(4)主题:帮助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5)气氛、基调:渲染或烘托某种气氛。

定下全文的基调(悲伤、愉悦、明快、暗淡、平和)。

(6)照应:如果开头与结尾都有景物描写,思考是否照应开头(结尾)2.情节题情节是小说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备考时要关注与情节有关的小说的结构、线索、情节的叙述角度(人称)、叙述方式等等。

(1)结构:短篇小说的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故事情节完整,表现人物性格命运,卒章显志。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中间来说,可以插叙;可以过渡,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⑤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2)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穿全篇的中心事物或事件,整理小说情节脉络时,要以小说的线索为关键词去寻找。

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 小说的语言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 小说的语言

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小说的语言高考《考试说明》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性格化(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即作者的叙述语言,指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包括词语锤炼、修辞、句式、地方(时代、生活)色彩、语言风格、语体色彩。

做题前先辨明题目要求鉴赏的是文本的语言还是文本中人物的语言。

一、高考真题类别篇名题目2021·浙江卷红柯《麦子》11.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12. 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2020·浙江卷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雪》10.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2019·浙江卷萧红《呼兰河传》10.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分)2018·全国II卷老舍《有声电影》6.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016·新课标Ⅰ卷李锐《锄》(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8分)二、小说语言的鉴赏角度(一)用词之美1.叠字叠词作用:①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②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2.动词、形容词、量词、副词作用:凝练、细腻、形象、逼真,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

3.贬义词、褒义词作用:态度鲜明,更能表达感情倾向。

4.文言词作用:用语考究,古朴典雅。

(二)句式之美1.长句、短句作用:①长句,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②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归纳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小说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命题规律,把握小说阅读的答题技巧。

2、高考真题实战演练,能够运用所学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直击高考:2018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层级要求如下: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⑴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⑴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⑵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⑵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⑶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4.探究F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⑵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高分口诀:读懂文章审准题眼规范作答现代文(各类文本)阅读与答题基本知识(一)答题基本知识:1.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散文和小说,新闻和传记的文体特征概述见后);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注意:要在通读时用圈点批注法阅读,勾画关键词语和重要语句。

2.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如问:“为什么对作者来说这是一次短暂而愉快的旅行?”则:(1)题眼(答题重点)是:短暂而愉快;(2)要点(回答的内容)应包括:“短暂”和“愉快”两点;(3)设问的角度:以“这”作陈述对象,而不是“作者”;(4)句式应为:两个句子,且构成并列关系。

2018高考全国2卷语文及答案

2018高考全国2卷语文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预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

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有声电影》2018年高考全国2卷小说阅读详解

《有声电影》2018年高考全国2卷小说阅读详解

不独二姐如此,此之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
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互相巨吻的时候,台
下鼓掌特别发狂,以成其“有声”。她确信这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嬴了钱,于是大请客。
■ 着二姥姥,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 四狗子。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 找座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 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 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 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 声的“吃——”,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挥口令。 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外 场”人呢。
■ 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 想起问:“有声电影到底怎么说来着?”三舅 妈想了想:“管它呢,反正我没听见。”还是 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 里冒烟呢。“鼻子冒烟,和真的一样,你就 说!”大家都赞叹不已。(有删改)
文本综述
■ 这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一群人去看“有 声电影”的过程。主要人物二姐对“有声电影”有一种自己的 理论, “根本不想去看”,但据说有声电影竟然和她想的不一 样,她才想“开开眼”。看电影之前,一干人找物件找人,一 番折腾。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一干人又是吵闹、让座、 咳嗽,甚至讨论起了二姥姥的后事。大家说到热闹的地方,电 影结束,大家这才发现并没有注意到“有声电影”到底是怎么 回事。
■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还没咳嗽呢。二姥 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起二姥姥 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 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别的都是小事, 我就是要个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这一说起 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在戏馆电影场里,家事越 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 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子的;说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 派儿。看座的过来了,“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高考语文散文小说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散文小说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散文小说答题模板分类题型答题格式形象小说一、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设问方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概括。

注意:1、区别性格特点和形象的特点(形象特点>性格特点)。

;2、筛选好人物正面(言行、举止、所思所想)与侧面信息(如别人反应、环境)3、在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以求全面概括。

4、留心角色定位,认识人物性格多样性。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包括物象)设问方式:1、小说采用什么方法来写×××人物,有何作用?2、运用×××方法写×××人有什么用意?3、××人或物在文中有何作用?三、“次要形象”作用设问方式:1、文章即写A又写B,有什么作用(好处、用意)?2、文章即写A又写B,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3、文章即写A又写B,这样安排好不好,请谈谈理由。

4、文章主要写A,删除写B的部分可以吗,为什么?一、总分:(推荐)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

分总: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的总括。

二、这一人物形象(或××物)的作用。

思考:1、从人物形象本身的作用思考(社会意义、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以及对其他人物或正衬或反衬的作用)(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从揭示或暗示主题方面思考,思考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带来的各种启示。

3、从文章的线索方面思考,若是线索人物,那么这个人物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三、答题角度和答题思路1、概括形象特点(内在、外在);2、点明关系(相似性、相反性);3、明确手法(衬托、烘托、映衬、对比、反衬、自比、象征、托物言志等);4、对情感、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主要或次要形象的感情,凸显/深化了主旨);5、结构上作用(承上启下、铺垫、线索等)。

小说常考(情节概括、情节手法、情节作用)题型答题模板(二)

小说常考(情节概括、情节手法、情节作用)题型答题模板(二)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部分,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欣赏小说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情节为出发点,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高考考查情节的题型有3种:情节概括梳理题、情节手法题、情节作用题。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梳理概括情节题一、【常见题型】“情节梳理概括”就是要求考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情节,并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述。

高考考查这一考点的试题往往立足全文设题,考查全文的故事情节的梳理。

这种试题分为明考型(题干直接明确概括情节或梳理情节、脉络)和暗考型(题干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两种。

考试题型明考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概括”、“梳理”等作答动词和“情节”“脉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比如说“请围绕主人公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4)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5)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小说的脉络。

二.思考角度:(1)一句话概括情节式主要用概括性的语句表述小说的主要情节答题模式: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

如有必要,可再加上该事情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

(2)分点概括情节式情节发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或一个情节内部的细节)答题模式:按故事发展,分点归纳概述暗考型:题干不是明确要求概括或梳理情节、脉络,而是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详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详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一、小说阅读“四步法”: 第一步:切分层次,厘清情节;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作用(意义);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二、小说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模式:小说情节类 (一)概括情节脉络和情节线索 1.梳理、概括情节题 (1)常见提问方式: 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②用简洁的文字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情感脉络); ③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2)答题模式: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 人”“做何事”更不能少。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2.分析概括线索题 (1)常见提问方式: ①小说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情节简要分析。

②小说的明暗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③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答题方法: ①如何找出线索:可以作为小说线索的事物很多,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物象线索、人 物线索、感情线索、事件线索等,有时线索不止一条,还有双线(明暗两条)。

一般而言, 反复出现的词语(人、物)就是线索,有的标题就是线索,有时线索在开头或结尾交代出来。

②线索有哪些作用:a.从情节的角度回答,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b.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回 答,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

c.从主题的角度回答,使主题更加丰富。

3.分析概括情节结构特点 (1)常见提问方式: ①小说的构思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②小说在情节设计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③ 请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2)答题的四个角度: ①线索。

这是小说情节整体分析首要的思考角度。

要看它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特 别要注意小说的双线特点,如有的使用明暗双线;有的使用多重线索,如时空线、感情线 等。

②叙述视角和方式。

叙述视角有两种,一种是有限视角,指用第一人称叙述;一种是无限 视角,指用第三人称叙述。

小说语言特色题 理论+例题

小说语言特色题  理论+例题
3)动作描写。文中多次写鹿与狼的动作,如“咬
住”“蹬”“跑在后面”“弓着腰”等动作描写突出了鹿的 勇敢与狼的凶残;
2019全国卷1 理水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 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 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析。(《七岔犄角的公鹿》)
“分析”“赏析”等作
(2)(2016·山东高考)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 答动词和“表现手法”
表达效果。(《琴声何来》)
“表达效字叠词 作用: ①.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 ②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 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 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 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 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 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 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 ②语言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 ③对比手法。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而凸显塑造禹及其随员,突 出“中国的脊梁”形象。
2019全国卷2 小步舞 [法]莫泊桑 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 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 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 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 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1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 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 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 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 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理解考点分析及答题方法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理解考点分析及答题方法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理解考点分析及答题方法考点分析考点一:把握小说情节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

在情节方面设置的题型通常有:1.概述情节;2.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题型一:概述情节常见提问方式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答思路1.理清小说的结构可以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章结构。

2.寻找小说中的线索小说中的线索有事物线索,有对比冲突线索,还有人物线索、情感变化线索等。

3.抓住小说中的场面常用答题模式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文中没有涉及的除外,但‘何人’‘做何事’不能省)”的格式加以概括,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概括为一件事。

题型二:对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分析小说对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

顺叙,也称正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很讲究“先来后到”的原则。

用这种方法进行叙述,好处是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序故事情节。

《祝福》是采用倒叙方法的一个范例:在序幕之后,首先交代了已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新旧交替的年关寂然死去的消息,这是本文主人公的悲惨结局,接着引起“我”对祥林嫂“半生事迹的片断”的追忆,展开对悲剧主体部分的描述。

本文使用倒叙有以下作用:①从情节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剧的结局放在前面,巧妙地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吸引力。

②从小说的矛盾关系看,小说开头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而且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突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高考语文专题一:小说七大类型试题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专题一:小说七大类型试题答题技巧

2018高考语文专题一:小说七大类型试题答题技巧一、情节(一)一般情节的作用对于小说情节的作用进行分析,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结构上,有无“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另外,还要注意有时从表达效果上进行分析,即从给读者的感受分析,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等。

(二)情节的具体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三)“情节题”的答题模式(1)问句、段(或某种情景)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四)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

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 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考点探究+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考点探究+强化训练+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语言特点与风格(考点探究+强化训练+答案解析)【考点探究】一、“语言特点”典型角度1.用词——叠词、文言词(文白相间)、拟声词、动词、形容词2.句式——整散结合(反复句、排比句、对偶句),长短结合,肯定与否定(不是……而是)3.标点(句类)——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4.修辞手法——引用、双关、反语、比喻、拟人、夸张5.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记叙、说明6.语言风格——豪放、柔婉、质朴、华丽、诙谐、简洁、细腻7.语体角度——书面语与口语结合,褒贬色彩8.音韵角度——抑扬顿挫,节奏感,旋律美,音韵和谐,一唱三叹9.地方色彩——方言(京味京韵……)10.表现手法——想象与联想11.艺术效果——暗示性,形象性(诗化,诗情画意)……12.语气——口气,态度,节奏13.文体角度——小说(对话描写,个性化语言)14.文字排列的特殊形式二、语言与小说三要素1.以语言(对话)描写为主,叙述很少——作用:通过对话反映生括,揭示人物性格。

2.个性化语言——作用:三言两语,凸现人物个性、身份喝地位。

3.对话,推动情节发展。

——语言与情节(场景)三、小说语言特点的高频考点1.小说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描写性的语言为主。

2.小说长短句兼有,但以长句为主;语言生动、细腻、富有感情。

影视剧本既用叙述性的语言,也用描写性的语言,但以叙述性的语言为主;长短句兼用,但短句为主。

3.小说语言简洁、朴素;语言表述能转换成动作、画面或场景。

4.小说的语言风格,诸如平实、雅丽、幽默、含蓄、活泼、冷竣等。

四、语言表达艺术(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基础语文手册》P409)“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

考试要求能够分析这类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的表情达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多角度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方法如下。

1.看词语的运用注意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文言词等的使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可以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叠词、拟声词富有韵律美,起强调作用;恰当使用文言词语,使语言典雅、端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一轮总复习
1.抓句子的关键词语 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 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 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 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 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高三一轮总复习
2.抓句子的位置 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 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 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 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 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高三一轮总复习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 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 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 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 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 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
高三一轮总复习
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了营,铁良有些不太愿意, 在一个公家人面前说了几句。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 劝了铁良几句。几年以后,铁良知道害怕了,心里感激着那个公家人。 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苫块湿布醒着。 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愿意怎么揉 掐捏拉,随您便。
高三一轮总复习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 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 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 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 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 慢饮。
高三一轮总复习
☞熟技巧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的答题需要思考“2 角度” 1.用语特点角度
高三一轮总复习
高三一轮总复习
2.语言风格角度
高三一轮总复习
高三一轮总复习
高三一轮总复习
(2016· 全国乙卷)阅读《锄》 ,完成后面的问题。 锄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
高三一轮总复习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 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 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 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 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高三一轮总复习 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
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解题思维】 第一步:明确夸张的作用。夸张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强调作者想表达的 某种内容。本文中用“几万”修饰人们流的汗水, “几百万”修饰百亩园产的粮 食,突出百亩园的历史之悠久和重要性,多次重复强调了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 身立命的物质基础。
高三一轮总复习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 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 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高三一轮总复习
☞熟技巧 理解重要语句含意“3 步走”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辨明考查类型 如果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要仔细揣摩作者描绘环境、叙述故事、说明事物、 刻画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的真正意图;如果是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要 认真品味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及个性化语言是如何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的。 第二步:结合主题,分析重要语句内涵 既要阐明语句的表层含意,又要挖掘其深层含意。在挖掘其深层含意时, 需要“三抓”:
高三一轮总复习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 理解句子的语境意, 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 第三要理解句子的 “言 外之意” ,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高三一轮总复习
☞定考向 题干示例 (2016· 山东卷)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 审读判别 (1) 题 干 中 有 “ 语 ”“ 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三一轮总复习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 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 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 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 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 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 (有删改)
高三一轮总复习
第二步:分析百亩园的象征意义。文中的百亩园已经不仅仅指一块土地, 而是农耕生活的一种象征。 第三步:联系下文,分析作用。强调百亩园的重要性,就与后文被卖后将 被毁形成了鲜明尖锐的对比。 第四步:分条陈述,形成答案。
【答案】 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
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每点 2 分)
高三一轮总复习
(2016·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本专题考点 1“考法 3”“真题 示法”),完成后面的问题。 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 分) 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 的,应该是吴秋明。
高三一轮总复习
【解题思维】 第一步: 抓关键词语。 此句的关键词语是 “栏杆”“抬起来”“通过的”。 第二步:联系小说主旨。这篇小说写吴秋明关爱孤儿,充满善心;她在付 出爱的时候,也收获了马骁驭对她的爱。 第三步:分析深层含意。句中的“栏杆”喻指心中的障碍(藩篱);“抬起了 栏杆”指消除了自己心灵上的障碍(冲破自己内心的藩篱);“从栏杆下通过的, 应该是吴秋明”,意思是马骁驭把吴秋明放进了自己的心里。
高三一轮总复习
3.抓句子的手法 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 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如何判定语句所用的描写手法呢?最基本的是要从它描写的特征上判断。 一般从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大类上判定。 第三步:规范答题 把握基本含意,吃透深层意义,联系内容和主旨,指出语句在文本架构、 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主题呈现等方面的作用。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法 1__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明常识 小说的重要语句往往是这样几个方面的句子:从内容上说,指情感复杂、 矛盾、变化较多的句子;从主旨上说,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中心句、 主旨句;从结构上说,指体现文章行文脉络的总起句、过渡句和总结句;从表 述上说,指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的修辞句,象征句。
高三一轮总复习 边练边悟__语言类题的 2 种考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26612089】 抻 阿 面 城
铁良是满族人。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 都是要干活儿吃饭。 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 得煮的,因此,铁良专在一家做。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 法 一 边 练 边 悟
考点 4
考 法 二
语言类题的 2 种考法
高三一轮总复习
高考《考试说明》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 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即作者的 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 体会语句含意, 品味语言艺术。但在实际考查中, “体会语句含意”和“品味语言艺术”经常是 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语句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 味赏析。
高三一轮总复习
(2010· 山东卷)第一段中画线部分突出的 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其他设问方式: 品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 一角度加以分析。 题 干 有 “ 表 现 手 法 ”“ 语 言 特 样 (1)以×××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作 色”“语言表达特色”“赏析”等字
(2016· 全国乙卷)“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 句
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 子 ”“ 画 线 ” 等 行分析。 (2014· 江苏卷)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字样
高三一轮总复习
(2014· 江西卷)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其他设问方式: (1)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言外之意”? (3)文中×××蕴含了几层意思?请赏析。 (2) 题 干 中 有 “ 解 释 ”“ 理 解 ” “蕴含”等字样
高三一轮总复习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
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 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 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 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 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 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 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 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 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