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杨宇;冯德辉;王俊贤;陈恺【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2(007)013【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24h动态血压检测仪检测123例年龄≥8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根据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非杓型组,杓型组和反勺型组;分别测量3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24h 动态血压结果表明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杓型血压类型占5%(6例),非杓型血压类型占58% (71例),反杓型血压类型占37% (46例).②心脏功能和结构指标观察,杓型组、非构型组与反杓型组间比较:主动脉根部内径(mm)(22.4±2.45,26.5±4.49,31.3±5.16)、室间隔厚度(m)(9.4±1.10,10.6±1.13,11.2±2.50,)、左室后壁厚(mm)(9.0±0.91,9.3±1.02,9.7±1.41)、每搏量(ml)(61.1±16.24,55.2±13.21,45.1±17.36)射血分数(%)(58.21±10.13,52.33±9.81,46.26±12.66)、左室质量(g)(182.7±61.02,202.1±44.51,224.5 ±43.32,)、左室质量指数(g/m2)(101.3±32.62,110.4±25.71,124.1±22.54)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反杓型血压较杓型及非杓型血压使心脏功能和结构受损更为显著;而非杓型血压较杓型血压使心脏功能和结构受损明显.【总页数】3页(P18-20)【作者】杨宇;冯德辉;王俊贤;陈恺【作者单位】524001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524001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524001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524001 湛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高龄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与心左室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J], 吕晶;陈绍稀;柴栖晨;陈旭娇2.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J], 刘平;王砚青;赵艳芳;李小卫;徐建新;陈群3.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异常与脉搏波传导速度、脑钠肽及左室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张艳玲;左希宏;徐金兰4.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脉压与左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J], 陈国英5.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和左室充盈型受损的关系 [J], 陈述;朱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陈卫文;林靖宇;李景霞【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urnal rhythms of blood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group of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 had 48 patients,the group of miscellaneou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MDH) had 34 patients,and the group of 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 had 30 patients. Meanwhile,30 cases of normal blood pressure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data of 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24 hSBP),24-hour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DBP),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SBP),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DBP) 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nSBP),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nSBP/dSBP,nDBP/dDBP,systolic load and diastolic load were collected in all groups. Results; (1) Diurnal rhythms of mean blood pressure values were found in both control group and ISH group,but formalities are somehow different; whereas no obvious diurnal rhythms were found in LVH group. (2) Mean values of 24 hSBP,dSBP and nSBP in groups of ISH,MDH and LV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with grea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groups of ISH and LVH (P<0. 001). (3) nDBP/dDBP ratio was found higher in MDH group and LVH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4) nSBP/dSBP ratio and nDBP/dDBP ratio were higher in LVH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5) Systolic bloodpressure (SBP) load values were greater in LVH group than in MDH group and value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load were less in LVH group than in MDH group. Conclusions: Proactive follow-up i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of hypertensions for tracking blood pressures and its diurnal rhythmic fluctuations in particular,has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incidences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al diseases through timely medical interventions.%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均值波动的节律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 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检查结果分成3组,其中UCG显示左室肥大30例,均伴单纯收缩压升高(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miscellaneou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MDH),平均年龄(58±12.1)岁,为LVH组;UCG正常的ISH患者48例为ISH组,平均年龄(62±15.2)岁;UCG正常的MDH患者34例为MDH组,平均年龄(51±12.0)岁.另选健康体检者中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正常的3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4±10.3)岁.获取4组研究对象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SBP)和舒张压(24-hour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和舒张压(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和舒张压(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夜间/白昼平均收缩压比值(nSBP/dSBP)和舒张压比值(nDBP/dDBP)、收缩压负荷值与舒张压负荷值.结果:(1)正常组和ISH组血压均值波动都具有昼夜规律性,但其曲线有所不同;MDH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LVH组昼夜规律不明显;(2)ISH组、MDH组与LVH组24 hSBP、dSBP、nSBP均高于对照组,而以ISH组及LVH组更为显著(P<0.001);(3)MDH组与LVH组nDBP/d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LVH组nSBP/dSBP比值及nDBP/dDBP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5)SBP负荷值LVH组大于MDH组,DBP 负荷值LVH组小于MDH组.结论:高血病患者应积极随访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血压升高的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这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2(019)003【总页数】3页(P293-295)【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血压负荷【作者】陈卫文;林靖宇;李景霞【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bt c】 b cv T vsg e iai l d r srpol ad ti uni c rie ey yee- A s at O j t e onei t ccd n o e u r e n sn ec g a o dr pr n r ei i ta r a b o p s e f i f i l n f tsn l lh t
L, H NGL. eat etfGr tcC rioya dDp r n o Cii l d i , eC i s G nrl o il P A, iZ A iDp r n ear ad l n ea m t f l c in t hn e e a s t L m o i i og t e n a Mec e h e e H pa o f
压 节律者 占2 .7 (5 / 3 ) 异常血压节律者 占7 . 3 ( 8/ 3 ) 其 中非杓 型 占4 . 3 , 3 5 % 1 16 8 , 64% 4768 ; 84 % 反杓 型 占2. 9 , 64 %
超杓 型 占 14 % 。非条件 L g t .1 oi i sc回归结果提 示 , 年龄 t8 > 0岁是异常血压节律的危险 因素 , 而服 用利尿 剂则降低 血
l scrges naa s a sdt eaut tecr l i e enc cda l dpesr rfeadi unig o t erso nl i w sue v a or a o bt e i a i bo rs epol n s n ecn i g i i ys o l eh e tn w r n o u i ti l f f tr. R sl I ltec e,1 12 . 7 )hw dnr a crai l dpesr r l,ad4 7 7 .3 ) ao c s eut na a s 5 ( 35 % so e ol i da bo rsuepo e n 8 ( 64 % s l h s n l c n i f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和心率昼夜节律分析的临床意义
g r o u p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me a n c i r c a d i a n r h y t h m: c o n i f g u r a t i o n h e a t r r a t e g r o u p( n=5 5 ) nd a n o n c o n fg u r a t i o n h e a r t r a t e g r o u p( n=5 8 ) . Al l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r e s t i n g h e a r t r a t e a n d h e a r t r a t e c i r c a d i a n r h y t h m c h a n g e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患 者均 进 行 2 4 h不 间 断 的动 态血 压 和 心 电监 测 。统 计 两 组 患者 A HR、NHR、RHR ,以 及 昼 夜 间的 L F和 HF ,分 析 静 息心 率和 心 率昼 夜 节律 对 于 不 同高血 压 患 者 的 临床 意 义 。结 果 非 构 型 心 率 组 的 A HR、NHR 和 RHR 分 别 为 7 6± 1 0 、7 3± 9 、7 3± 1 2 ,
【 摘要 】 目的 探讨静 息心率和心率昼夜节律 变化对不 同高血压 患者 的临床 意义。方法 选择 我院 2 0 1 0年 7月至 2 0 1 2年 1 0
月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1 1 3例 ,根据昼夜 间的心率均值情况 ,划分为构型心率组和非构型心率组 ,分别为 5 5例和 5 8 例 。所有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原因探讨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 于高血压 患者 在采取相应 的措施对血
压进行控制 的同时 ,对于患者是否存 在血压节律异常也要提 高 重 视程度 , 高龄 、 肥胖 、 酐水平能够在 一定程度 上预测患者 的 肌
血压节律是否存在异常。
[ 考 文 献】 参
23 非 勺型 、 勺 型 节 律 . 反 『 李洪波. 1 ] 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研究概况l. 广西医学 , 0 ,4 J 1 2 22 0
4 中国现代医生 CH N 2 I AMODE N D T R OC OR
见表 2 。
2 1 年 1 月第 4 卷第 3 期 01 2 9 6
・
临床研究 ・
表 1 三组一般临床资料 比较
表 3 以 反 勺 型 为 因 变 量 的 L gsi 步 回 归 分 析 结 果 o it c逐
1%~2 % ; 0 0 C组非勺 型组 ,下降率为 0~1 % ; 为反勺型 0 D组 组, 下降率在 0以下。
12实 验 方 法 .
2结 果
21 临 床 资 料 .
勺型组 、 非勺型组 、 反勺型及超勺型患者分别为 14 13 16 1 、8 、1 、 1 例 , 占比例分别为 2 . %、3 6 2 . %、. %。由于超勺 0 所 6 5 4 . %、7 2 2 6 9 2 4 3 型所 占比例过小 , 不纳入统计。其他三组一般资料具体见表 1 。
3 讨 论
本研 究结果发现 , 与节律正常 的高血压 患者进行 比较 , 心脑 靶器 官的损害在昼夜节律 出现异 常的高血压患者 中具有较 高的 发生率 , 其发生率最高的是反勺型节律 高血压患者组 。在正常的 机体 生理功能 中, 勺型血压起着重要 的维持 作用日 。推测其原 因 可能是 因为 , 血压患者本身具有较低 的血 压调节能力 , 高 导致患 者在 2 h均具有较高 的血压水平 ,夜间血压 降低 不明显或者是 4
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高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老龄化的今天,随着年龄的增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年年居高不下,并且血压波动大,血压呈长期升高状态,使心、脑、肾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血管的驰张作用减弱,造成心脑血管风险发生增多,容易导致和加重靶器官损害。
可见,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那如何从高血压的监控来降低患者病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当前社会倍受关注的一个共同问题。
高血压的监控,自然离不开血压的检测和评估。
近年研究发现,A BPM 是评价血压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它能更真实地反映人体血压水平及其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对于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预测、指导药物的使用均有较好的作用,以减少或延缓靶器官的损害。
24小时动态血压,在正常人和轻度的高血压患者中,呈现一种双峰一谷的长杓型生理节律性波动,血压是在清晨4:00~6:00点开始上升,8:00~10:00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点再次出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达低谷并维到4:00~6:00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 [1] ,是人体对适应机体的活动,也是保护心脑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机制。
血压昼夜节律:以夜间血压下降的百分率来判断,即(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100%,当此值≥10%时,表示昼夜节律正常,为杓型血压;当此值<10%时,即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为非杓型血压。
一旦心脑眼肾等靶器官受损,血压的这种波动发生改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夜间血压水平下降幅度变小,甚至出现升高的状态,呈现非杓型血压变化。
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总结如下:1.心血管风险评估Fan 等[2]对 8 711 例高血压患者访 10年以上后发现,相比诊室血压和动态日间血压,单纯性夜间高血压( INH) 能更早地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方法:选取120名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早晨、中午和晚上服药组。
对患者在服药前后24小时内的血压进行监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组患者在服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降低,但是服药时间的不同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有不同的影响。
晚上服药组的患者血压降低效果最好,并且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最为明显。
早晨服药组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最小,中午服药组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次之。
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在晚上服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并且有利于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服药时间、血压昼夜节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高血压病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
然而,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物钟发生变化,血压昼夜节律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来控制血压昼夜节律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服药时间对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影响,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纳入50例初诊为高血压的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57.6岁。
所有患者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
这些患者是通过门诊筛选并进行初步评估而被纳入研究的。
在纳入研究之前,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了详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说明。
研究旨在评估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1.2 选取标准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符合WHO/ISH 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器官疾病,未接受过任何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这些标准为确保纳入患者符合研究目的和疾病特征,以减少对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与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与影响因素。
方法:以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24h动态监测血压,观察影响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因素。
结果:杓型血压组患者的吸烟概率高于非杓型血压组,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均低于非杓型血压组,24h-SBP BPV与24h-DBP BPV均高于非杓型血压组,P<0.05。
杓型血压组患者的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肾病及糖尿病发病率低于非杓型血压组,ACEI与ARB类药物服用率高于非杓型血压组,P<0.05。
影响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糖尿病,同时也是非杓型血压的主要表现,ARB类药物实保持杓型血压的主要因素。
结论:高血压患者体内的激素分泌及调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高血压;治疗;血压昼夜节律;影响因素;分析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fter treatmentLiu Yue and Li Xue(Heilongjiang Changjiang nephropathy hospital, Harbin 150090,Heilongjiang)[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after treatment.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our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March 2021 were observed. 24 hour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and the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smoking probability of dipper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 dipper group, and the nighttime mea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dex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non dipper group. The 24-hour SBP BPV and 24-hour DBP BPV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 dipper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hypertensive nephropathy and diabetes in dipper type blood pressur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non dipper type blood pressure group. The rate of taking ACEI and ARB drug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n dipper type blood pressure group, P<0.05.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include smoking, diabetes, and it is also the main manifestation of non dipper blood pressure. ARB drug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maintain dipper blood pressure. Conclusion: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rmone secretion and re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Key words] hypertension; treatment; circadian rhythm of blood pressure;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机体肾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1]。
6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观察
拇 指损 伤 是一 种很 常 见 的 刨 伤 类 型 , 指皮 肤 缺 损 约 占 9 % , 拇 拇 o 而 指 占 手 5 % 的功 能 , 出现 指 端 缺 损 或 伤后 出 现疤 痕 可 导 致 其 功 能 丧 0 若 失 , 以其 伤 后 的 皮 肤 覆 盖 情 况 和 术 后 感 觉 以 及 功 能 恢 复 极 为 重 要 。 所
尺 侧指 背 动脉 蒂皮 瓣适 应 于拇 指桡 、 尺侧 侧 方 及 指 端 、 指腹 、 背 皮肤 软 指 组 织缺 损 , 瓣切 取来 自同一伤 指 , 度 、 泽 、 皮 厚 色 质地 近 似 , 皮瓣 蒂 长 , 管 血 恒 定 , 取面 积较 大 , 切 同时皮 瓣携 带 桡神 经 浅 支 或 掌 背神 经 , 受 区神 经 与 吻 合后 皮瓣 感觉 恢 复快 , 操作 方便 , 活 率 高 ; 区取 自侧 方对 拇 指 屈 伸 成 供 功 能及 外观 无 明显 影响 , 患者 易接受 , 是修 复拇 指远 端 软组 织缺 损 较佳 手 术 方式 。手 术注 意 事项 : 术前 对创 伤评 估要 充分 : ① 充分 掌 握拇 指 皮肤 软 组 织缺 损情 况 、 瓣 选 择 和术 者 手 术 熟 练程 度 是取 得 手术 成 功 的关 键 。 皮 ② 了解 血管 走形 : 应用 超声 探测 充分 了解 血管 走形 , 注意 指 固有 动 脉有 无 损 伤 , 术者 提供 参 考 。③ 皮 瓣 面 积设 计 : 瓣 面 积 要 比缺 损 面 积 大 约 为 皮 2%, 0 过小 影 响手 指屈伸 及 皮瓣 血 运 。④ 术 中分 离 血 管 和 神经 束 必 须 精
3 讨 论
杂志 ,0 22 ( )16—17 20 ,5 2 :0 0. [ ] 庞水发 , 国 中, 均樨 , 皮瓣 移植 修 复组 织 损伤 临床分 析 [ ] 3 于 刘 等. J.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临床意义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
结果 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
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8.00%、89.78%和92.04%。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并且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目前已认识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靶器官损害。
我们对346例住院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入选对象为我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 ABPM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
入选标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贫血等疾病。
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组:老年1组77例,年龄60~69岁,男34例,女43例;老年2组109例,年龄70~79岁,男32例,女77例;老年3组160例,年龄80~99岁,男54例,女106例。
1.2 方法采用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袖带缚于受试者左上臂,间断自动充气并以振荡法进行24hABPM,日间(6: 00~22: 00)和夜间(22: 00 ~次日6: 00)每30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
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研究概况
B it w rs o M R , Ab a a W T. Yo h k wa r h m s i a T, e a . t 【 S c n - n t id g n r t n b t - l c ig e o dr d h r - e e a o e a b o k n d u s i a i rg n
维普资讯
广 西 医学
2 0 年 4月 02
第2 4卷
第4 期
5 3 1
c r e [ lo r i i n r a i n c r n c h a t a v d 1 n mo bd t a d mo t l y i h o i e r o y t
c r n c h a tf i r .C r i r s u sTh r 1 9 ;1 h o i e r al e a d o a c Dr g e 9 7 1 u ( u p ) s p l 1 :2 1 9 1 Gi r EM , r h m W T , s n S, t L C mp r tv 9 l t e b Ab a a OI e e o a a aie e b mo y a c d n mi , lf et v n r ua e ti l r c f n to a u c in l ad n
H E ) Lan e l 99 35 . et 9 3: 2 01 0
l 戴 闺桂 . 性 心 力 衰竭 治疗 的 现 代 概念 .中 华心 血 臂 病 7 慢 杂志
l 8Leabharlann 2 0 ;2 ( ) 5 0 1 8 1 :7
2 C h t 1 o n JN Re trT . Pr g o i o o g si e r co S o n ss fc n e tr h at e fi r n rdco so raiy al e a dp e it r f u mo tl Am r il 1 9 ; t JCado 9 8
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CHEN Xi a o — — d o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l e c t r o c a r d i o g r a m, T h e F o u r t h P e o p l e H o s p i t a l f o S i c h u a n , C h e n g d u 6 1 0 0 1  ̄C h i n a )
年 高血压 患者进 行动 态血压 、 动态心 电 图检 测 , 心 率 变异性 分析 。结果
对老年高血压和非老
老年 高血压 组昼夜 节律 减弱或 消失 ,
心 率变异性 下 降 , 组 间对比有 统计 学差异 , 心律 失 常检 出增 多。结 论
血压监 测 。
老年 高血压 患者 自主神 经功能 受损 , 表
v a ia r b i l i t y , a n d a r r h y t h mi a i n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 Me t h o ds Amb u l a t o r y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mo n i t o i r n g a n d a mb u l a t o r y e l e c t r o c a r d i o g r a p h y ,a s w e l l a s h e a r t r a t e v a r i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w e r e p e r f o r me d i n t h e e l d e l r y wi t h a n d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分析
4 2 . 4 %.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m i d d l e — a g e d( 4 0~ 6 4 y e a r s o l d ) , o l d( 6 5~ 7 9 y e a r s o l d )a n d a g e d( 8 0~ 9 1 y e a r s )t h r e e Mi d d l e
安 徽 医 药
A n h u i Me d i c a l a n d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J o u r n a l 2 0 1 3 D e c ; 1 7 ( 1 2 )
・ 2 0 8 9.
中老年高为 6 5 . 1 %、 7 5 . 0 %和9 3 . 5 %, 随着年龄组增高非杓 型高血压检 出率 呈增高趋势 ( 趋势 x = 7 . 7 5 9 , P< 0 . 0 1 ) 。结论 高血压病人昼夜节律异常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 , 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昼夜节律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关键词 : 原 发性 高血压 ; 动态血 压 ; 昼夜节律
d i f f e r e n c e, t h e s y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g r o u p s h a v e n o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 Mi d d l e a g e d g r o u p,o l d ro g u p a n d e l d e r g r o u p p a t i e n t s wi t h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e l e v a t e d s y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i n c r e a s e d w i t h ge a g r o u p, d i a s t o l i c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s h o w e d a d o w n wa r d t r e n d .Mi d d l e a g e d g r o u p,o l d a g e d g r o u p a n d e l d e r g r o u p o f n o n d i p p e r t y p e h y p e te r n s i o n d e t e c t i o n r a t e s we r e 6 5 . 1 % ,7 5 % a n d 9 3 . 5 % ,W i t h t h e i n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体质及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演示课件
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揭示不同中医体质和证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特征,本研究为临床医生针对不 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不足与展望
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原发性高血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一 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无明确的病 因。
分类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可分为1级、2级 和3级高血压;根据合并的心血管危险 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程度,可分为低危 、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四个层次。
0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 医体质及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记录其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
研究方法
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收集患者的血压数据,并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和证型分类方法进行分析 。
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特点
要点三
深入研究中医体质和 证型的生理机制
尽管本研究揭示了中医体质和证型与 血压昼夜节律变异的关联,但具体生 理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未来可通过 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等手段深入研究 中医体质和证型的生理机制,为中西 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VS
结果讨论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对研究结 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 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与中医体质及证 型相关性的可能机制和临床意义。同时, 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建议,为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浅谈老年人不同类型血压的临床意义
浅谈老年人不同类型血压的临床意义随着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社会的医疗资源也渐趋紧张,做好社会健康保障、探索老龄化社会健康模式显得极为重要。
老年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衰、肾衰竭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动态血压的节律变化与老年各个系统器官病变密切相关,老年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血压节律均为异常,因此应大力推广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不仅可以发现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而且还能指导临床用药。
目前,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即夜间交感神经活性异常激活,副交感神经活性不良抑制有关。
有人认为,在靶器官损害与异常血压昼夜节律之间存在恶性循环。
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晨峰现象11近年来,多项国内外临床研究显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动态血压结果显示:人从睡眠到清醒并开始活动以后,血压从较低水平迅速上升,是昼夜血压变异程度较大的阶段。
据观察,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6:00一10:00点时收缩压平均升高14mmHg,甚至可上升-80mmHg,国内外把这种凌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血.压晨峰。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晨峰高反应使得全天血压保持高负荷水平,带来潜在的严重靶器宫损害。
高血压晨峰现象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在清晨发生频率最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清晨血压升高与心、脑、肾靶器官事件的发生率显著相关,与一天中其他时间相比,心脏碎死危险度高29%,脑卒中危险度高49%。
血压晨峰是独立于24h平均血压水平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12高血压晨峰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21自主神经活性失调:老年高血压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以及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干扰了血压和心率的控制和变异调节,诱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幅度降低,而白昼血压变异性增加。
122内分泌体液因素:清晨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氢化可的松水平升高,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血容量增加,使得冠状动脉紧张度增加而血流明显减少,血流剪切力增加等都参与清晨动脉血压急剧升高,从而使清晨血压变异增大,成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增加,老年人的数量明显增加,但老年性疾病也增多,其中高血压发病非常普遍,其并发症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危及生命,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
因此,控制好血压非常重要,而老年人因其器官功能的减退,血压增高也有其特点:1.患病率高;60岁以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达40%(2004年)2.收缩压增高为主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的特殊类型,占老年高血压病人的46%—48%。
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低压)在60岁后则缓慢下降。
这是因为老年人动脉硬化严重,当大动脉硬化严重时,其弹性降低、顺应性减退,则收缩压明显升高。
以往认为高血压的心脑肾并发症是由舒张压水平决定的,现在经大量的研究证实,脑卒中、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的发生与收缩压有更强的相关性。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同时心血管及脑卒中的发生率急剧升高。
因此,高血压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
3..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患者的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顺应性降低,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血压易出现较明显的波动。
因此,对老年人不能仅凭1次偶然测得的血压值超出正常即诊断为高血压病。
老年人血压范围波动大,不仅影响血压总体水平和治疗效果的评价,在选择药物时亦需特别谨慎。
此外,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左心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颅内动脉硬化等疾患,血压急剧波动时,可显著增加发生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
4.常与多种疾病共存,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患,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增加。
老年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肾病及间歇性破性等;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总死亡率显著高于同龄正常人。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功能减弱,更易发生脑卒中。
简述血压昼夜节律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简述血压昼夜节律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血压昼夜节律是指人体血压在一天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变化。
根据这种规律性变化,血压昼夜节律可以分为正常昼夜变化、昼夜节律消失和昼夜节律逆转三种类型。
这些分类对于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预测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昼夜变化是指人体血压在一天中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即白天血压相对较高,夜间相对较低。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清醒状态时,血压通常较高,而进入睡眠时则会下降。
这种昼夜节律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早晨起床时血压升高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警觉性和活动能力,而夜间血压下降则有利于休息和恢复。
昼夜节律消失是指人体血压在一天中的昼夜变化不明显或消失。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些疾病状态下,如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
昼夜节律消失可能是疾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也可能是疾病本身对血压调节机制的影响。
昼夜节律消失的出现常常意味着身体的正常调节功能受到了损害,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昼夜节律逆转是指人体血压在一天中的昼夜变化与正常相反。
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在某些疾病或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
例如,一些患有失眠症的人可能在夜间血压显著升高,白天则下降。
昼夜节律逆转也常见于一些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
昼夜节律逆转的出现提示着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和治疗。
血压昼夜节律的分类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正常昼夜变化的维持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可以作为一个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指标。
其次,昼夜节律消失的出现提示着身体的自主神经功能出现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最后,昼夜节律逆转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除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外,血压昼夜节律的分类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例如,夜间血压升高可能与失眠或睡眠质量不佳有关,提示患者需要改善睡眠环境和睡眠习惯。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
27
·综述·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
俞衍宏
(广西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
摘要: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加快,高血压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动态血压监测可客观、 准确地反映高血压患者实际血压水平及变化特性,可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进行更好的预测,为高血压临床提供合 理指导依据;目前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患者高血压变化,发现部分高血压人群血压昼夜节律多伴有明显的异常特征,且随着患者年龄增 长,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老年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研究,提高认知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老年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40.014 本文引用格式 :俞衍宏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压为老年人常见疾病,现阶段在高血压临床中并无 有 效 的 根 治 方 式,多 需 通 过 降 压 药 物 长 期 干 预,以 控 制 患 者 血压水平 [1]。据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随着高血压病程增 长,血压水平不断提升,将对其靶器官造成一定损害,极易诱 发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冠心病、脑梗死、周围血管 疾病等高危病症,为老年人群主要致死、致残因素之一 [2],严 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如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 行准确、有效干预,为老年高血压临床重要研究课题 [3]。随着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进 行 24h 持续监测,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认识, 对提高患者临床诊治水平、安全降压、改善预后、优化个体干 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
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8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血压节律是否正常平均分为两组,即正常组和异常组41例患者,观察其临床资料,进而比较两组患者全天及昼夜平均舒张压与收缩压、心脏、脑、肾脏等靶器官损害程度。
结果异常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昼舒张压、夜收缩压与舒张压、血压负荷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患者脑梗塞发病率、心肌缺血发病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左室重量较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异常组患者出现蛋白尿几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患者存在更为明显的靶器官损害。
标签:高血压;节律;靶器官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需长期服药等特点,同时,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时间高于正常值将对身体多器官造成负担,易导致脑出血,脑血栓,心脏病,肾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近些年来,有多位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发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节律变化与患者机体各习惯病变存在一定关系,对患者进行全天动态血压监测可充分反映患者血压变化规律,对患者机体靶器官损害的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其预测效果远高于对患者进行偶测血压。
为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与患者体内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对我院的8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并分析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9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70.2±6.6)岁。
根据患者血压节律是否正常分为两组,即正常组患者41例,男25例,女16例,年龄(68.9±7.1)岁,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均为勺型,即患者血压波动曲线呈长柄勺状;异常组患者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70.8±6.8)岁,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均不呈长勺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临床意义的探讨发表时间:2016-04-28T16:21:25.347Z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作者:周婧徐新献* 姚武位田绿潘怡窦娟韩根根[导读]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重庆 40006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按年龄段分为老年1组(60~69岁,n=77)、老年2组(70~79岁,n=109)和老年3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
结果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
3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8.00%、89.78%和92.04%。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老年3组显著高于老年1组(P<0.05)。
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并且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动态血压监测目前已认识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同样可导致或加重靶器官损害。
我们对346例住院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入选对象为我院老年病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 ABPM老年高血压患者346例。
入选标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重度贫血等疾病。
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组:老年1组77例,年龄60~69岁,男34例,女43例;老年2组109例,年龄70~79岁,男32例,女77例;老年3组160例,年龄80~99岁,男54例,女106例。
1.2 方法采用袖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袖带缚于受试者左上臂,间断自动充气并以振荡法进行24hABPM,日间(6: 00~22: 00)和夜间(22: 00 ~次日6: 00)每30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
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记录时间>22h有效。
获得24h、日间、夜间3个时段的动态血压数据,即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与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 )与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 与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
全部病例监测前1 d停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影响血压的药物。
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建议的正常参考值: 24 h<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根据1990年柏林自动血压监测会议的规定, 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采用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表示, 即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天平均值×100%,10%~20%为杓型,<10%为非杓型。
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征,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10%~20%为杓型;<10%为非杓型,>20%为超杓型,反杓型为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4hABPM参数结果见表1。
24 h DBP老年3组和老年2组均低于老年1组(P<0.05)。
结果表明,从不同年龄段来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
2.2 血压昼夜节律类型及异常情况见表2。
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2.3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比较见表3。
三组间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通过卡方检验:χ2=8.79,P =0.012,表明总体有差异。
各组间比较,老年1组与老年2组(χ2=
3.62,P =0.57)、老年2组与老年3组(χ2=0.76,P =0.38)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但老年3组与老年1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8.50,P =0.004)。
表明随增龄变化,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hDBP呈现降低趋势。
不同年龄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并且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受自主神经功能和各种体液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内皮素等)的调节,受睡眠-觉醒周期、日常活动以及外部事件的影响。
学者们已认识到,增龄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可能影响到血压节律变化[2]。
动态血压的节律变化与人体内各个系统、器官发生病变关系密切,特别是心、脑、肾等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
有研究表明, 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夜间血压增高、血压负荷增高是导致心肌肥厚、肾脏损害、脑卒中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因素。
并且血压昼夜节律特征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危险性有密切关系。
认识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特征,这对有效的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及更好地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39(7):579-616.
[2]王文艳,周晓芳.老年人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5):1547-1549.基金项目:重庆市南岸区卫生局医学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2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