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预算会计基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预算会计基本理论
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一
1.当年财政收入完成预算的百分比=(198 400/197 000)×100%=100.71%
2.当年财政支出完成预算的百分比=(198 300/197 000)×100%=100.66%
3.当年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主要是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
4.当年财政支出的用途主要是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等。这些用途的共同特点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5.财政收入合计数与财政收入总计数之间的项目是上级财政补助收入。它代表上级政府与本级政府在公共事务方面的合作关系。
练习二
1.本年收入合计中财政拨款收入所占的比例=(2 850/3 000)×100%=95%。该比例一般可以说明行政单位在收入来源上依靠财政拨款的程度。行政单位的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财政拨款。其他收入主要是非独立核算的后勤部门服务性收入等。
2.本年财政拨款支出中基本支出所占的比例=(2 180/2 760)×100%=79%。该比例一般可以说明行政单位为了保障其机构日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使用财政拨款收入的程度。该比例超高,行政单位可以使用在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即项目支出上的财政资金越少。
3.基本支出拨款-基本支出=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拨款-项目支出=项目支出结转结余。
4.年末各项资金结转结余通常应当这样安排使用:对于基本支出的收支差额,应当结转至次年统筹安排使用。对于项目支出的收支差额,如果项目已经完成,即为项目资金结余,应当交还财政,或由财政安排统筹用于次年其他项目支出的资金需要;如果项目尚未完成,即为项目资金结转,应当结转至次年,继续用于原项目支出的资金需要。
练习三
1.本年财政补助收入与事业类收入中事业收入的比例=14 500:7 500=1.9:1。该比例可以说明事业单位从财政以及从事业单位的受益者获得的资金来源比例。对大多数事业单位来说,该比例可以说明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结构。
2.本年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与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的比例=14 240/7 800=1.8:1。该比例可以说明财政与非财政有关方面对事业单位提供的社会准公共物品的投入比例。
3.本年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形成的事业支出总数=14 240+7 800=22 040元。该事业支出总数可以说明事业单位为向社会提供准公共物品而发生的支出数额。
4.本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260+110=370元。
练习四
1.主要相同之处:(1)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都区分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分别列示;(2)财政资金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都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别列示。
主要不同之处:(1)在收入来源中,事业单位有事业收入,行政单位没有类似的收入来源;(2)在支出用途中,事业单位有事业支出,并对事业支出再区分财政补助支出和非财政
补助支出,行政单位没有类似的支出分类方法。
2.内容与数字关系:行政单位收入支出表和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拨款支出和财政补助支出,构成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支出表中的支出内容和数额。其中,绝大多数构成教育支出,例如,教育局的教育管理事务支出、学校的教学活动支出等。也有一部分构成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等。例如,教育局、学校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工资等构成社会保障支出,教育局、学校为教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向教职工发放的购房补贴等构成住房保障支出。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非财政资金支出不构成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支出表中的内容和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