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物质的量浓度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B的量,也称为物质B的浓度符号:cb单位:mol/l(moll-1)计算公式:物质浓度(c)b)=物质量(n)/溶液体积(V)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质量分数、密度的关系:c=1000ρω/m稀释定理: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ρ(浓溶液)V(浓溶液)w%(浓溶液)=ρ(稀溶液)V(稀溶液)w%(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比较:浓度计算注意事项:物质的量浓度(cB)=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1) 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2)取出任意体积的1mol/l溶液,其浓度都是1mol/l。
但所含溶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不同;(3)“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气体的特定组合,尤其是NH3、cl2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后的成分很复杂,但在计算浓度时,它仍然基于溶解前的NH3、cl2是一种溶质,如氨。
当计算中使用摩尔质量时,使用17g/mo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m(溶质)=ρ(gcm-3)v(l)w%(1厘米)3=1m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可以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m(溶质)=c(mol/l)v(l)m(gmol-1)由于同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溶液的体积也相等,但注意:1L=1000ml,因此可以将上述两个公式连接起来:ρ(gcm-3)1000v(ml)w%=c(mol/l)v(l)m(gmol-1)化简得:1000ρw%=cm。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含解析)

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聚焦与凝萃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把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分析方法。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 6.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公式:c (B)=n (B)V (B)隐性考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肯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依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6)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c =1 000ρw M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ρ为溶液密度(gcm -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1),按此公式换算即可。
(7)溶液稀释或混合计算①可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公式c 1V 1=c 2V 2,或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公式V 1ρ1ω1= V 2ρ2ω2=V 1c 1M = V 2c 2M 计算有关的量。
②同种溶质(或含同种离子)的溶液混合,可依据混合前后该溶质(或该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列式计算。
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与水(或另一种浓度的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
但是,体积一般不行以相加,而应运用V (后)=m (后)/ρ(后)算出最终溶液的总体积。
只有稀溶液稀释(或相互混合)且题中未给出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时,才可以忽视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将二者体积直接相加得到最终溶液的总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c、S 之间的计算关系 c = (1000 ρS )/ [(S+100)M ]
ρ:g / cm3
4、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关系 (1)稀释定律:c1V1 = c2V2 (2)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 c1V1 + c2V2 = c(混)(V1 + V2) (3)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 c1V1 + c2V2 = c(混)V(混)
(1)被吸收的水蒸气的质量。 设被吸收的水蒸气为x mol,吸收后气体的体积为(224-22.4x)L.
则224×6%-(224-22.4x)×1% = 22.4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 50/99
m(H2O)= 9.09g (2)至少需要18.4mol·L-1的浓硫酸的质量。
设至少需要18.4mol·L-1的浓硫酸 x g
6.将2.80g铁与100ml稀硝酸混合后充分反应,产生气体为NO, 反应后铁、硝酸均无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 2mol/L的碘化钾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求原硝 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电子守恒:n[Fe(NO3)3]=n(I-)=0.020mol 原子守恒:n[Fe(NO3)2]=n(Fe)-n[Fe(NO3)3]=0.30mol 电子转移守恒 n[Fe(NO3)3]×3+n[Fe(NO3)2]×2=n(NO)×3 n(NO)=0.040mol 氮元素守恒 N(HNO3)=n(NO)+n[Fe(NO3)3]×3+[Fe(NO3)2]×2=0.16mol c(HNO3)= 1.6mol .L-1
25.2g焦性没食子酸[邻三苯酚C6H3(OH)3 ],再注入 160 mL 21%KOH溶液(密度为1.44g/cm3),用塞子塞好后并振荡至固体完全溶解。 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吸氧后生成(KO)3C6H2C6H2(OK)3 。 (1) 156.04mmLo氢l/L氧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_物质的量浓度_基础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物质的量浓度【学习目标】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诠释:对于溶液,我们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而取用溶液时,一般是量取体积,并不是称量其质量。
如果知道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那就方便多了。
要点一、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辨析从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C(B),单位有mol/L (或mol ∙LT)等。
(1)溶液体积不能等同于溶剂体积,应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的实际体积。
(2)溶质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分子或离子。
(3)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4)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5)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6)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7)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8)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要点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点三、溶质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三者关系V—WoO EU(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 (W 为溶质质量分数)(2)溶液的稀释规律:即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 C 1V 1=c 2V 2【高清课堂:物质的量浓度】N 、m 、V (气体)、C 之间的转换关系 :Brπn mWl nιol∕L)I溶如浓度I要点四、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溶液的稀释与混合① 稀释 溶质的质量不变C 1V 1=C 2V 2[C 1、C 2和V 1、V 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 a. 稀溶液稀释时 V 2=V 水+V 1 b. 浓溶液稀释时 V 2≠V κ+V 1 ② 混合 C 1V 1+C 2V 2=C 混V 混a. 混合后溶液体积 V 混=V1+V2(两溶液浓度相同或差别较小或稀溶液混合I{T mol)× T ⅛α JT - J Z lPI[ + TAp2b.混合物溶液体积改变" '' (两溶液浓度差别较大[C1、C2 , P1、ρ, V1、V2分别表示混合前同一溶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C混、P混、V混表示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密度、体积](2)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换算于=1 (K)OanL∙Lii)p⅛mL=)w)体积,ΛJ r(gmol^l)-1M :溶质B 的摩尔质量 p:溶液密度(g mL ) 推导方法设溶液为1 L ,则JxBJ _PtgmT--Jxl OoomLxM i OoO{mL ∙l∕i)*p(g:IIL -I)订VA∕(g tno]T).V(g mol _:)饰= 用⑧ 1∩∩α 二>⅛产Vf_E(B)(mMLr)XILXM⅛ΠH ⅝Q)◎ W (SS) °^1 000 mL×p(g -mL^1)-P(S mL^)Xl OOOmL LUU"_城g mo 厂:)IOOO(InLT -I)-P (g mL^1)(3)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 (S)的换算_ _1 Ooo(mL*L^1) -PtenIL -1) ■ ÷5⅛) CzB)= (S÷ IoO)(g>JΛ^tnoΓ1)―1― 1P :饱和溶液密度(g mL ) M :溶质B 的摩尔质量(g mol ) 注只适用于饱和溶液中的换算推导方法 设溶剂为100 g ,贝U B 为S g,溶液为(100+ S)g(4) 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标准状况下,V L 气体溶于V(H 2O)L 中,所得溶液密度为—1P (g ∙ m)则:②溶液椅宀話严丸占m ¾ιnL ∙LP■仇 gmLP ■珂 L)眩 g- moΓ ⅞'FtL)+22400( g-moΓ1> 巩 U OXL)用弟)「' 特别提醒 ①溶液体积的单位是 L , P 的单位是g mL -1时,利用算V(溶液)时注意单位换算。
(完整版)2017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物质的量浓度

一、溶液
一)定义 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 合物, 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 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
分散质的粒子直径<1nm的分散系。分散质是分 子或离子, 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二)溶液的性质
均一性: 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稳定性: 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
长期不会分离; 混合物: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三)溶液的分类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 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 质可以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二.溶液相关知识
1.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饱和溶
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 不饱和溶液
液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
A.2w1=w2
B.2w2=w1
C.w2>2w1
D.w1<w2<2w1
有关溶液密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判断是高考中
的一种常见题型,主要弄清楚: 若溶液密度比水大,
则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若密度比水小则浓度越
大密度也越小
跟踪训练2
将100 g 浓度为18 moI/L、密度为p g/cm-3
的浓硫酸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使之稀释成
②C1V1=C2V2 (溶质物质的量守恒)
(2)溶液混合 等体积混合: 1、溶液密度大于1 w(混) >(w1+w2)/2, 2.溶液密度小于1 w(混) <(w1+w2)/2
跟踪训练1
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溶度为a moI/L 和 b moI/L氨水的质量分数, 又知2a=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C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考纲要求】1、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
2、 能用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 ,单位 ,数学表达式:【例题1】在t ℃时,a g 某化合物饱和溶液的体积为b mL ,将其蒸干后得到c g 摩尔质量为d g/mol 的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
求:此化合物在t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2】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体溶于10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例题3】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中溶解700体积NH 3,所得溶液密度为0.9 g/mL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各是多少?【知识巩固】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 的钠和铝一同投入mg 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 ·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 a a +501000ρmol ·L -1B .m a a +46ρmol ·L -1C .m a a +461000ρmol ·L -1D . m a a +451000ρmol ·L -1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互换1. 与质量分数(w%)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ρ为溶液的密度(g/mL ),ω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2. 与溶解度(s)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ρ为溶液的密度(g/mL ),S 为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g )。
【例题4】标准状况下VL 氨气溶解在1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1722400/22.422.4p V V =++ B. ()17/1000W c ρ=C. ()17/1722400W V V =+D.C=1000V ρ/(17V+22400)【例题5】 已知某盐酸溶液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溶液的密度为1.19 g/mL ,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巩固训练】在25℃时,a g 硫酸铜晶体(CuSO 4.5H 2O )溶于bg 水中,恰好形成 v ml 饱和溶液,下列计算结果正确 的是 ( )A .该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640a/v mol/lB .该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w%=16a/25(a+b)%C .25℃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1600a/(9a+25b)gD .该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p=160/(a+b)g/ml考点三:不同浓度的物质的混合计算问题【例题6】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ρ 1 g.cm -3,5%氨水的密度为ρ 2 g·cm -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 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估算【讨论】如果将氨水改成硫酸,答案应该为【结论】【习题巩固】3a%的硫酸与a%的硫酸等体积混合,若混合物的密度为dg/ml ,则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大于20ad/98B 、 20ad/98C 、小于20ad/98D 、 不确定考点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a .仪器 用固体配制需 ; 用液体配制需 ;b .步骤c .误差分析(1)看溶质的量的变化。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物质的量浓度

题型三:溶液的稀释/混合计算
【变 4-1】(2021·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一月考)将 5 mol L1 的 Mg NO 3 2 溶液 a mL 稀释至 b mL,稀释后
溶液中 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5a/b mol L1
B.b/5a mol L1
C.10a/b mol L1
C.0.3 mol/L
D.0.5mol/L
【答案】B
【详解】
2
某溶液中 c(Na+)=0.2mol/L,c(Mg2+)=0.25 mol/L,c(Cl-)=0.4mol/L,如果溶液中还有 SO 4 ,根据溶液呈电中
2
1
性,则 c(SO 4 )= 2 [(0.2mol/L×1)+(0.25mol/L×2)-(0.4mol/L×1)]=0.15mol/L,故答案选 B。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题型二:溶液呈电中性的计算
【例 3】(2021·普宁市大长陇中学高三月考)已知某溶液中 c(Na+)=0.2mol/L,c(Mg2+)=0.25 mol/L,
2
2
c(Cl-)=0.4mol/L,如果溶液中还有 SO 4 ,那么 c(SO 4 )应为
A.0.1 mol/L
B.0.15molL
D.a/b mol L1
【答案】C
【详解】
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Mg(NO3)2)=
根离子,则 c( NO3 )= c(Mg(NO3)2)×2=
5mo1 ‧L-1×amL 5a
=
mol L1 ,Mg(NO3)2 中含有 2 个硝酸
b
bmL
10a
高三化学物质的量浓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六讲物质的量浓度【考纲要求】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
二、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VN NMV m V n c A ===2.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Mc %1000ρω=三、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四、溶液的稀释 (1)溶液的稀释:①V 1p 1×W 1%= V 2p 2×W 2% 或W 液×W 1%=(W 液+W 水)×W 2%(溶质的质量守恒)②C1V1=C2V2(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2)溶液混合:C V=C2V2+C1V1(溶质的质量守恒)。
【例题解析】[例1]某无水易溶盐X,摩尔质量为M g/mol,其溶解度为Sg.取其Wg加入VL蒸馏水,配制成密度为d g/mL,质量百分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澄清溶液.下式表示正确的是A.1000d×A%=C×MB.C.S=100W/1000VD.A%=W/(W+1000V)%]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 ]已知98%的浓H2SO4的浓度为18.4mol·L—l,则49%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A.等于9.2mol·L—1B.大于9.2mol·L—1C.小于9.2mol·L—1D.不能确定解题思路:。
易错点: 。
【考题再现】1.(03年江苏高考题)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 的该物质的溶液ng 混合后,蒸发掉pg 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g ,物质的量浓度为c 。
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A)()(p n m c bn am q -++ B )()(bn am q p n m c +-+C )()(1000p n m c bn am q -++D )(1000)(bn am q p n m c +-+思维方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往生河畔,孟婆盂汤,一饮而尽,望断情殇。愿心生彼岸,永不再轮回。 耳后的那一点,终于疼痛,引发的头脑昏晕,触摸得到的震撼,惊于内心。念:应是不祥,却不愿去探其究竟,亦不愿被咫尺之人知晓。生命,本就不愿再吝惜,且由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