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使会做的题都作对的策略
如何做到“题目全会做,会的全做对”
![如何做到“题目全会做,会的全做对”](https://img.taocdn.com/s3/m/5553f82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0.png)
如何做到“题⽬全会做,会的全做对”如何做到“题⽬全会做,会的全做对”⽅法⼀、如何⾛对临场做题的第⼀步——真正理解题⽬。
注意,这⾥的“理解题⽬”,是尽可能客观的知道问题⽅向,也就是必须知道题⽬想让你⼲什么。
⽽要找到正确的第⼀步,需要换位思考,将终点当作起点,问⾃⼰下⾯⼏个问题:A. “题⽬问我什么?”B. “为了做到这⼀点,必须知道的前提是什么?”C. “这个必要前提,题⽬中已知的条件是否已经提供?”D. 如果已知条件没有提供这个必要的前提,那么能得到这个前提的“前提”是什么?E. 这个前提的“前提”,在已知条件⾥能找到相关信息么?⽅法⼆、借鉴类似考题⽆法解决临场问题时,采⽤的对策考场上遇到的⼀部分考题,都会因为平时⼤量的练习⽽有所思路,可以模拟以前的印象做出来,⽽相当⼀部分的考题经过了精⼼的伪装和变型,使得考⽣⽆法在第⼀时间就在头脑中搜索出最适当的知识点和解题⽅法。
在这种情况下,下⾯三个思维原则可以帮你打开思路:(1)必要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由于考⽣平时接受的是完美主义的“充分性”训练,做题时往往只从已知条件出发,由已知信息加上⾃⼰的知识来推导答案。
⽽这⾥,我们提醒⼀个换位思考的“必要性思维⽅法”:从“题⽬要求我必须做什么”来出发。
举个实⽤的例⼦:数学考试部分的最后两道⼤题,有些考⽣觉得做不完就轻易放弃了。
但是,如果你能冷静地把解决问题最必要的前提或者公式列出来,根据数学考试的评分点,也能拿到相应的分数。
这个思考⽅法我们会在后⽂做详细说明。
(2)客观性原则其实,太多的所谓“难题”,是出题者在表述题⽬已知信息的时候,有意考验考⽣对知识掌握的灵活程度。
已知条件经过伪装,离考⽣头脑中能⽤上的知识点往往很远,考⽣往往因为陌⽣⽽产⽣慌乱,因慌乱产⽣各种相关知识和题型的联想,不知不觉中就错读或漏读了重要信息。
⽽客观性就是读题⽬原⽂已知信息的时候,完全客观的来接受所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边读题边在头脑中加⼯已知条件,和“我知道类似的什么考题”为准。
答题技巧大揭秘:做对题的七个方法
![答题技巧大揭秘:做对题的七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a262b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e.png)
程中,正确回答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有时即使我们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可能因为一些细节或思维方式的困扰而做错题目。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下面将分享七个方法,希望能为广大学习者带来启示。
首先,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做对题的前提。
在答题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
通过标记关键词和句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将目光聚焦于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疏忽或误读而导致错误答案的产生。
其次,掌握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不同类型的题目可能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
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学会灵活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有助于提高答题准确性。
例如,在选择题中,排除干扰项和利用关键词进行定位是解题的关键步骤。
第三,在复杂题目中,拆解问题是解答的关键。
有时候,一道题目可能涉及多个知识点或步骤,看起来很复杂。
这时,将问题细化为小部分,逐个解决,再将结果组合起来,会使问题变得更易于处理。
接下来,积极运用逻辑推理和常识判断。
有时候,答案可能并没有明确给出,但通过逻辑推理和常识判断,我们可以找到可行的答案。
在进行推理时,需要善于发现因果关系,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推断,并对各项选择进行评估。
此外,背诵相关知识点和公式是提高答题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熟记所学的知识点和公式,可以极大地加快解题速度,并减少因记忆差错而导致的错误。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在答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合理利用辅助工具也是提高答题准确性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计算题中,可以使用计算器或数学软件,以减少计算错误的出现。
在语言类题目中,可以借助词典或互联网等工具,查找相关资料和释义。
当然,在使用辅助工具时仍需谨慎,确保正确使用,并避免依赖过度。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时间管理对于做对题目同样重要。
在答题时,不要过分焦虑或急躁,保持冷静专注的状态,有助于提高答题效果。
同时,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根据题目的案的准确性。
如何做到“题目全会做,会的全做对”
![如何做到“题目全会做,会的全做对”](https://img.taocdn.com/s3/m/18baa510b7360b4c2e3f645b.png)
如何做到“题目全会做,会的全做对”方法一、如何走对临场做题的第一步——真正理解题目。
注意,这里的“理解题目”,是尽可能客观的知道问题方向,也就是必须知道题目想让你干什么。
而要找到正确的第一步,需要换位思考,将终点当作起点,问自己下面几个问题:A. “题目问我什么?”B.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知道的前提是什么?”C. “这个必要前提,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是否已经提供?”D. 如果已知条件没有提供这个必要的前提,那么能得到这个前提的“前提”是什么?E. 这个前提的“前提”,在已知条件里能找到相关信息么?方法二、借鉴类似考题无法解决临场问题时,采用的对策考场上遇到的一部分考题,都会因为平时大量的练习而有所思路,可以模拟以前的印象做出来,而相当一部分的考题经过了精心的伪装和变型,使得考生无法在第一时间就在头脑中搜索出最适当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下面三个思维原则可以帮你打开思路:(1)必要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由于考生平时接受的是完美主义的“充分性”训练,做题时往往只从已知条件出发,由已知信息加上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答案。
而这里,我们提醒一个换位思考的“必要性思维方法”:从“题目要求我必须做什么”来出发。
举个实用的例子:数学考试部分的最后两道大题,有些考生觉得做不完就轻易放弃了。
但是,如果你能冷静地把解决问题最必要的前提或者公式列出来,根据数学考试的评分点,也能拿到相应的分数。
这个思考方法我们会在后文做详细说明。
(2)客观性原则其实,太多的所谓“难题”,是出题者在表述题目已知信息的时候,有意考验考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程度。
已知条件经过伪装,离考生头脑中能用上的知识点往往很远,考生往往因为陌生而产生慌乱,因慌乱产生各种相关知识和题型的联想,不知不觉中就错读或漏读了重要信息。
而客观性就是读题目原文已知信息的时候,完全客观的来接受所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边读题边在头脑中加工已知条件,和“我知道类似的什么考题”为准。
举一反三反三答题技巧
![举一反三反三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3d6ec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5.png)
举一反三反三答题技巧
举一反三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以下是一些举一反三的答题技巧:
1. 深入理解概念:在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深入理解问题的概念和背景。
通过查阅资料、做笔记等方式,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
2. 寻找相似例子:当你遇到一个问题时,可以尝试寻找与该问题相似的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答。
这些例子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历史事件、数学题目等。
3. 尝试逆向思考:有时候,从问题的反面或对立面去思考,会让你更容易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当一个问题涉及到某个概念的优点时,你可以尝试思考该概念的缺点或不足之处。
4. 总结规律:当你遇到多个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尝试总结其中的规律和共性,以便能够更快地解答新问题。
这些规律可以是数学公式、逻辑推理规则、历史发展规律等。
5. 不断练习:要想真正掌握举一反三的技巧,需要不断地练习和运用。
通过做题、参加竞赛、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之,举一反三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实践。
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数学解题的五种策略
![数学解题的五种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0d917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3.png)
数学解题的五种策略
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
为了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五种常见的解题策略:
1. 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首先,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将其逐一列出,并根据其定义和关系归纳整理。
2. 画图或图表:有些问题需要用图表来表示,例如线段、角度等。
绘制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从中发现规律,进而推导出解题方法。
3. 利用类比:有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类似问题的解法来解决新问题。
这种方法需要我们发现问题之间的相似之处,借鉴之前学习过的方法和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4. 分解步骤:如果问题较为复杂,我们可以将其分解成多个步骤逐一解决。
每个步骤都需要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各步骤的结果相互联系起来得出最终的结论。
5. 反证法:有些问题难以直接得到答案,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反证法来解决问题。
我们假设答案不正确,然后通过推导和证明来证明假设不成立,进而得到正确答案。
以上是五种常见的解题策略。
当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耐心、细心和一定的数学知识储备。
谨慎思考和细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解决问题,并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如何把会做对的题做对2013.3.27
![如何把会做对的题做对2013.3.27](https://img.taocdn.com/s3/m/9caf247a7fd5360cba1adb1f.png)
九年级数学复习中 如何把“会做的题做对”的策略
• 每次考试结束,有些同学有不少题目会做 而做不对,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全而不美”的现象,留下许多遗憾。 • 如何使学生把会做的题都做对,更有效训 练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做法, 仅供参考。
?
会做的题做对
一、在选题上下功夫
?
会做的题做对
三、把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平台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思考如何通 过改进教学方法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来提高 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题。 初三课堂往往讲的多,练的少,为更好在课堂 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好两个明确: 一是明确讲的方式和原则,教师能不讲的就不讲, 能让学生讲的教师不讲,做好“兵教兵、兵练兵、 兵强兵”的策略。 二是明确讲的内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通过 讨论学会的也不讲,讲学生也不会的也不讲,讲 学生易混、易错的,讲规律性的知识。
?
会做的题做对
五、强化规范性训练
• 2、书写要规范。要求考生在作图和书写时, 要分别用铅笔与0.5厘米的黑色签字笔。书 写规范不规范、会不会书写直接影响中考 的评分。同时要处理好规范书写与速度、 规范书写和得满分的关系,规范即不能影 响解题速度,能看得清、不扣分、得满分 为原则,平时要强化适应训练。
?
会做的题做对
二、让学生学会审题
• 如函数 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 个数是 .对m=0或m≠0进行讨 论,分别求解,但许多同学不讨论,而求 错。 这种例子很多,犯错误不应该。题目 不难,也并非不会做。究其原因很明显, 是审题不慎造成的。针对这种现象,教师 要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题目中有关名词、 数学术语和有关语句的意思,弄清那些是 已知条件,那些是未知条件,也就是正确 理解题目的意思,即通常所说的审题。
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策略
![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1edab2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3.png)
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策略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深化,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面对数学题、思考问题还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合理地运用解题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答案并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介绍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策略。
一、数学解题中的灵活运用策略数学作为一门精确的学科,解题过程需要细致入微的思考与计算。
以下是数学解题中可使用的一些灵活运用策略:1. 利用逆向思维:有时候,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试着从反面出发思考。
比如需要找出一个数的特点,可以先假设这个数不符合条件,再从中找出规律,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2. 摒弃传统思维定势:传统的数学解题过程中,某些步骤被视为必然存在的,但合理运用解题技巧则可以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公式,可能会得到更简单、更优雅的解法。
3. 引入辅助构思:解题过程中,通过引入辅助图形、变量或假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找到更便捷的解题路径。
4. 分情况讨论: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将其分解成几个独立的情况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推导和解决。
二、科学研究中的灵活运用策略在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和取得突破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以下是科学研究中可使用的一些灵活运用策略:1. 改变实验条件:在研究实验中,如果无法得到预期结果,可以尝试改变实验条件,可能会发现新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2. 多角度思考:科学问题往往具有很多个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更多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3. 合理利用工具和技术:科学研究中,合理运用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日常生活中的灵活运用策略除了学习和研究,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也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的一些灵活运用策略:1. 合理分析问题: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找出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以便采取合理的解决策略。
高效解题掌握解题技巧与策略
![高效解题掌握解题技巧与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dbd50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6.png)
高效解题掌握解题技巧与策略高效解题:掌握解题技巧与策略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问题和解题是不可避免的。
而如何高效地解决问题,成为了我们亟需掌握的技能。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解题技巧和策略,帮助您提高解题效率。
一、确定问题解题的第一步是准确地确定问题。
只有充分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策略。
对于文字类问题,我们可以先读懂问题描述,理解其中的核心信息。
对于数学或逻辑类问题,我们要先梳理问题的逻辑关系,确保自己理解清楚。
二、分析问题在确定问题之后,我们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规律。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列出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逐一考察。
例如,对于一道数学题,我们可以将给定条件和需要求解的结果进行整理,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寻找解题思路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思路。
不同类型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例如数学中的代入法、逆向思维、模型建立等。
对于复杂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将其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问题,分步解决。
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方法,参考类似问题的解题思路。
四、实施解决方案找到解题思路之后,我们需要将其付诸实践。
具体操作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来确定。
在这一阶段,我们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计算的精确度,确保解题过程的可靠性。
五、反思与总结解题的最后一步是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
我们可以回顾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思考自己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
这有助于我们在下次解题时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解题是一项常见的任务。
只有掌握了高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希望本文的分享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您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解题经验,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如何把会做的数学题做对保证不粗心
![如何把会做的数学题做对保证不粗心](https://img.taocdn.com/s3/m/4cde770e6c175f0e7cd13776.png)
如何把会做的数学题做对,保证不粗心?【薛卫东的回答(153票)】:请题主及其他被粗心困扰的聪明孩子忽略“天赋”之类的悲观看法。
我就是一个高中数学经常粗心,但是经过自己的训练、总结、改进,最后在两次高考(含复读)数学考试中都基本没有犯粗心错误的人。
说“基本没有”是因为无法查卷,不能完全确定,但靠估分可知。
08年全国卷一127分,09年全国卷一137分。
我解决“粗心”的核心思想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犯过足够多数学粗心错误后,就能感觉到“粗心”并不是一种本质原因。
它至少还可被细分为这几中:1、看错题目粗心2、简单经验性计算粗心,如3+7=11之类3、考虑不周全粗心,未考虑到题目的多种可能4、做题习惯不够好,如三角函数应该先平移后伸缩(反之则要乘以w)5、简单做法未想到,导致未做出等等,聪明的孩子应该会自己总结的更好,哥毕业5年了,很多记不太清楚了。
我们需要对每种粗心都对症下药。
1、看错或未看全题目粗心:一般都是因为①注意力不集中②情不自禁看太快(可能对题目表述太熟悉,似曾相识,所以一目十行)解决办法就是:①爬得离试卷更近一点(相对于舒服地坐端正),以求更集中注意力②将每个要点都画线,并且标上①②③,一来减慢读速确保每字都能看准,二来方便检查时回顾2、简单计算性粗心:一般是为数不多的习惯性粗心,这种粗心是有限的。
比如3+8就不会算错,但3+7就会,或者是潜意识中认为y=sinx曲线是半圆形的弧度(其实是很扁平的),都可能是源于错误的深刻印象解决办法:①多做题,多汇总类似错误(汇总到一个本子上,可以集中看),尽量高考前可以把这类粗心都遇到②每次考试前都要认真看,用心读,以图纠正印象3、考虑不周全粗心:比如未考虑到k=0情况,△≥0,判断q是否为1等情况。
一般都是经验不丰富,印象不够深刻。
往深了讲①学习初期习惯不好,对特定题型未形成考虑周全的习惯②记性差,并放纵自己记性差③不常反思,在考试前不整体巩固以加深印象解决办法:①多做题,汇总自己考虑不周全的情况,按模块汇总分析。
数学题海战术
![数学题海战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0a32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c.png)
数学题海战术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掌握技巧的学科,而数学题海战术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提高数学水平。
本文将介绍数学题海战术的具体过程和实施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
一、数学题海战术的定义和原则数学题海战术是指通过反复练习大量的数学题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解题和运算能力的学习方法。
该方法的核心原则在于持之以恒,持续不断地进行大量的练习。
二、数学题海战术的步骤和实施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例如,每天划定出固定时间段进行数学题海战术的练习。
2. 选择题目类型: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类型。
可以从基础题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较高的题目。
3. 找到题目资源:可以通过教材、练习册、在线平台等途径找到大量的数学题目。
选择数量充足、难度适宜的题目。
4. 分组练习:将找到的题目按照不同的题型或难度进行分类分组。
例如,代数题、几何题、概率题等,然后分组练习。
5. 做题和复习:按照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控制时间并注意准确性。
完成后及时检查答案,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同时,定期复习已做过的题目,加深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理解。
6. 记录和总结:将每做完一组题目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所用的时间、所犯的错误等。
通过总结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7. 持之以恒:坚持每天进行数学题海战术的练习,不断积累并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三、数学题海战术的优势和注意事项1. 优势:a. 培养解题思维和逻辑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提高解题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基础,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c. 提高应试能力:数学题海战术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各类题目的形式和解题思路,提高应试能力,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
成功应对答题技巧的方法
![成功应对答题技巧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0f99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4.png)
成功应对答题技巧的方法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答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理解问题,准确地回答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成功应对答题技巧的方法,希望对大家在学习和考试中有所帮助。
一、阅读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问题,确保对问题的理解是准确的。
在阅读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先快速浏览一遍问题,了解问题的整体内容,然后再仔细阅读每个具体的问题。
在阅读问题时,我们可以将问题中的关键词圈出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含义。
二、分析问题在理解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审题,确定问题要求的答案形式。
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我们给出具体的数字或事实,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我们给出自己的观点或解释,而有些问题则需要我们进行比较和选择。
明确问题要求的答案形式,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答题。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问题中的关键词。
问题中的关键词往往是问题的核心,我们需要理解并准确回答与关键词相关的内容。
同时,关键词还可以给我们提示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整理思路在分析问题后,我们需要整理我们的思路。
可以通过列出要点、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制定答题纲要的方式,对要回答的问题进行整理。
整理思路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结构和要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答题。
四、提供准确的答案在回答问题时,我们需要提供准确的答案。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思考自己的回答是否完整、准确。
在答题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有据可依、言简意赅、条理清晰”的原则,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同时提供相关的例子或证据支持我们的观点。
在提供答案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引用、比较、分类等方式,使答案更有说服力和可读性。
五、训练和总结除了上述的答题技巧,我们还需要进行实践和总结。
通过更多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答题技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步骤。
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习题,不断挑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在每次练习或考试之后,我们也需要总结和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问题,以更好地为下一次的学习和考试做准备。
高三家长,让孩子做题不犯错的6个锦囊妙计,快为孩子收好!
![高三家长,让孩子做题不犯错的6个锦囊妙计,快为孩子收好!](https://img.taocdn.com/s3/m/ed008072d1f34693dbef3ec3.png)
高三家长,让孩子做题不犯错的6个锦囊妙计,快为孩子收好!学习用功是不代表学习好,那么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做题不犯错?今天各位考生奉上6条锦囊妙计,帮助你的孩子度过最后的三个月。
一、慢慢读题拿到试卷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比如,把已知的数据标示在题目的图上。
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也就只需要一遍,有用的信息都正确进入自己的脑海,做题就能正确运用所有的已知条件啦!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二、演算工整解答数学题时很多计算都会在草稿纸上进行。
草稿纸嘛,又不用给别人看,所以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就乱成一团糟。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遇到复杂题目,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很多方程、计算式。
然后费劲仔细观察这些方程,找出隐藏的关键信息,才能解出题目。
这时候,如果自己的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比较整齐,干净醒目,那么发现已知条件中暗含的关键信息就比较容易,更不会发生挪错数字,弄错符号等情况。
解题过程自然一帆风顺!三、回头检查做完一道题目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本题的结果,判断一下结果的合理性。
比如:解出来发现结果的数很难看;或者解出来要求的时间竟然是负值。
这时候就需要回头仔细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过程。
那么,干净整齐的草稿纸就发挥了它的另一项重要作用方便检查!四、深挖根源有些题目老师稍稍一点拨,学生就知道正确的解题方法啦。
这些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其实是概念不清晰。
那么,这时候不能一改了之。
应该抓住小问题不放手,深入挖掘根源,运用类比,对比等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统统过一遍,彻底理清楚。
五、专心做题平时练习题目、作业要重视,把它们当作考试题目看待。
做题的时候先把电脑,MP3关掉,然后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
之后再去听音乐,休息。
慢慢养成专心做题,专注做事的习惯,粗心自然就会远离你。
六、信心、决心、耐心粗心是一种坏习惯,每一个人经过努力,都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会做”的题目如何做对
![“会做”的题目如何做对](https://img.taocdn.com/s3/m/ea58aba8b84ae45c3a358c13.png)
“会做”的题目如何做对每次考试结束后,有些同学很后悔,因为自己有很多不应该错的题做错了,其实,产生这样感叹的同学很多,做错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如何使学生把会做的题都做对,更有效训练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做法,一、学会审题1,未认真阅读选择题的选项.数学作业中的选择题一般安排在最前面,题目较简单,学生往往不重视,所花时间少,反而在选择题上错误较多,如:例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直径不是弦B.半圆是直径和直径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C.圆中最大的弦是直径D.一条弦所对的两条弧,不是优弧就是劣弧分析很多学生选B,粗看B选项,好像是对的,如果学生能把题目读完,就能发现C选项是正确的.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做选择题,尤其是命题类的选项,应该每个选项都认真地的读一遍,进而选择最确定的选项.2.未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作业和考试过程中,学生为了节约时间往往读题较快,有时会因为感觉题目很简单而快速扫过题目,从而忽视一些关键词.如;例2:方程(x-1)2=3在负数范围内的解是。
分析:很多同学的答案是。
但题干是要求在负数范围内。
学生做题较快,容易犯这样的错误。
题干是题目的一部分,读题时不能忽略。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一些方法,比如将“负数”两个字划出来,让学生做题时目标明确。
在教学过程强化审题意识与技巧,加强指导。
指导学生审题要规范,读题要慢,要逐字逐句读,容易题读题要细心;“长题”读题要有耐心,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并将一些关键词圈出来,建立数学模型;解题陷入困境时要重新读题看看有没有漏掉条件,想想有没有隐含条件等。
把认真审题形成自觉的习惯,通过反复读题、对问题重新表述、对数学语言加以表征等加工策略,寻找解题突破口。
审题时要注意熟题与生题的关系,“熟题找差异,生题找联系”,同时区分好“形似质异”和“形异质同”问题,克服思维定势。
学生做题时应做到“审题要慢,下手要快”,审题、制定解题方针要慢,一旦解题方案确定,就不要一步三回头,稳中求准,准中求快,做到关键的步骤和极易出错的步骤时,要边做边查,做到一次成功。
【考试技巧】如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考试技巧】如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https://img.taocdn.com/s3/m/a7f8550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4f.png)
【考试技巧】如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有些同学在考试时,常常因为紧张而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因此提高分数关键是提高答
题的准确率,杜绝在原来自己会做的题目上出错的现象。
一:为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考生的第一关是考试
首先,审题要“细”。
考试看题要细致,每一个文字、数字、字母、符号、图形都要看。
不只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甚至可以用铅笔将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潜在条件
及要求解决的问题一一标出,有的题目较长,一定要联系前后文关系仔细思考,了解题意。
要仔细观察,咬文嚼字反复推敲,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多读几遍题目,不能匆匆看一眼
题目就开始做题。
其次,我们应该了解这些问题属于哪些知识类别,思考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做过的问
题之间的异同,了解需要测试哪些概念和技能,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特别是对“似曾相识”的题目,要注意是否有“陷阱”。
要避免受以往熟题思
维的影响,解题时思考问题比较片面,易受概念干扰,导致解题出现偏差。
二:注意答案语言或符号的标准化
答题时,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
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
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还要做到层次分明,“要点层次化”,“层次段落化”,
“段落序号化”。
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提示:
审题要仔细、认真,抓住关键词和数据,寻找突破口,可以先阅读一遍题目,再带着
问题阅读一遍题目。
审题工作做好了,答题就能迅速而又准确。
一看就懂一做就错高中必刷题刷题有技巧
![一看就懂一做就错高中必刷题刷题有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dba99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0.png)
一看就懂一做就错高中必刷题刷题有技巧做题技巧如下:
首先,做题时要仔细把每一道题理清思路答案。
根据题目的内容仔细读懂题,在考虑到答案的前提下,理解问题的深层意思,养成认识问题、研究解题思路、列清证明步骤、书写答案、审题正确的解题习惯。
其次,做题时要做到正确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发挥自身能力。
做完一道题第一时间,要给自己批改,不断建立正确的解答方式,提升自身记忆力。
按知识点对称性的解题,要正确评价自己。
在困难的题目时,及时采用联想思维、比较性思维、越限思维等方式理清问题,以便及时有效得解决问题。
最后,要做到在时间安排上有计划性,有效利用空余时间。
例如:要认真做一张卷,完全理解题目的内容,正确依据,把数学公式、文学文献、历史背景等都有效利用,促使自己有效地分析和理解,实现自己自学刷题的目标。
总之做题技巧采用正确分析问题的策略,结合卷面分析,有计划性的利用一定的时间,用到多种方法解决题目,以便彻底搞懂解决难题,提升自身刷题能力。
考场上一遍把题目做对的万能速解方法,让孩子考试多得80分!
![考场上一遍把题目做对的万能速解方法,让孩子考试多得80分!](https://img.taocdn.com/s3/m/9d558d3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c.png)
考场上一遍把题目做对的万能速解方法,让孩子考试多得80分!已经进入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如何顺利做题尤其是在考场中瞬间做题,一遍把题做对始终是考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们先从高效做题说起。
1、学会从题目入手怎样才能高效率做题达到瞬间解题?其实道理很简单,学起来也十分容易,难的是思维的转变和做题模式的改观。
杨老师始终强调用思维做题,以定性的角度去看待题目,定量计算。
什么叫定性理解和定量理解?定性思维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和属性来认识事物,确定和判断事物的思维方法。
我们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的理论,但要求学生形成可观的审题思维。
要学会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去寻求知识点做题,而不是利用大量做题累积“知识点经验”做题,我们知道,任何一道考题题目和条件之间必然有关联性,必定有方法可以做出来,但是很多时候知识点用的多不多?知识点所占的部分在考题出现过程中基本上属于过渡型桥梁阶段。
我们要高效率做题,自然要从题目本身入手,寻求题目和条件中的蛛丝马迹做题。
考试的本质就是考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与出题者之间的博弈,出题者完全明白题目是怎么出的,中间省略了什么过程,要把什么条件补上才能形成完整的答题,但是水平较高的考生会不自觉地根据现有条件可观的推导缺失信息,自然而然的引出知识点,从而把题做出。
大部分考生依赖做题经验首先想到知识点,再由这个知识点多方向推测,最终验证出结果,或者由于方向过多导致明明知识点会,而无从入手,导致花费大量时间或丢分,甚至错误的用类似知识点去思考,这是对考试认识的不足。
2、客观审题,利用题目所给的条件做题首先强调,客观思维是获取高分的第一要素,尤其是英语和理科学科。
当然转变一种思维模式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一旦摸清了这种思想,再看题目,就会发现很容易。
试题中存在许多迷惑信息,往往引起考生主观联想,导致走上歧途,始终记住,你不是出题者,只能凭借题目现有的文字资料做题,没有说的一概不能想象,当且仅当文字提到,或者能够形成这些文字的必要条件的,我们才能认可。
教你一招:使会做的题都作对的策略
![教你一招:使会做的题都作对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e52455fbe1e650e52ea996a.png)
[转载]教你一招:使会做的题都作对的策略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树立做题的时间意识,让学生树立:“在规定时间内做对题目才有效”的意识。
否则,即使做对了,也会影响其他题目的得分。
可采用5分钟、10分钟、40分钟、正规考试时间等不同时间训练。
在课前、下课前或上课过程中可随时进行定时训练。
二、规范训练网上阅卷对规范书写,规范答卷的要求更高了,要加强平日的规范训练。
1、明确规范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学有目标。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出具体规范书写的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易出现不规范的地方,如:试卷空间的利用书写布局、要点序号的分层和使用等要有必要的提示,让正确的信息先入为主,避免形成错误的定势,再去纠正。
2、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高一、高二充分利用作业本,强化规范训练,养成良好的规范答题的习惯。
高三可采取每天一个题目规范书写的做法。
3、在定时练习中训练、在各种考试中训练。
三、满分答卷训练将平时练习、单元过关、大型考试中的典型题目,重新剪贴翻印,让学生建立一个《典型题剪贴本》,告诉学生这是以前做过的题目,要得满分才算过关。
经常训练,能使学生做到做过的题都做对。
四、指导学生做好分析、总结、反思1、指导学生每做一个题,都要进行分析总结。
这个题目是不是会做,通过做这个题得到了哪些收获,是否能达到举一反三,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等。
若做错了,要分析做错的原因,并及时弥补纠正。
2、每次考试后,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填写学科《试卷分析诊断表》(各学科根据试卷进行设计)。
统计失分、分析错因、写出正确解答、制定下段措施。
3、指导学生整理并用好集锦本。
一是积累一些典型的好题和自己出错的典型。
二是在考试前认真看一遍,防止考试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五、应考答卷指导强化训练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的应试技巧:1、进入考场,要有蔑视一切的思想,要充分相信自己。
答题沉着镇静,牢记“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2、不要“抢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教你一招:使会做的题都作对的策略
加强定时训练,使学生树立做题的时间意识,让学生树立:“在规定时间内做对题目才有效”的意识。
否则,即使做对了,也会影响其他题目的得分。
可采用5分钟、10分钟、40分钟、正规考试时间等不同时间训练。
在课前、下课前或上课过程中可随时进行定时训练。
二、规范训练
网上阅卷对规范书写,规范答卷的要求更高了,要加强平日的规范训练。
1、明确规范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学有目标。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出具体规范书写的要求,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易出现不规范的地方,如:试
卷空间的利用书写布局、要点序号的分层和使用等要有必要的提示,让正确的信息先入为主,避免形成错误的定势,再去纠正。
2、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高一、高二充分利用作业本,强化规范训练,养成良好的规范答题的习惯。
高三可采取每天一个题目规范书写的做法。
3、在定时练习中训练、在各种考试中训练。
三、满分答卷训练
将平时练习、单元过关、大型考试中的典型题目,重新剪贴翻印,让学生建立一个《典型题剪贴本》,告诉学生这是以前做过的题目,要得满分才算过关。
经常训练,能使学生做到做过的题都做对。
四、指导学生做好分析、总结、反思
1、指导学生每做一个题,都要进行分析总结。
这个题目是不是会做,通过做这个题得到了哪些收获,是否能达到举一反三,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等。
若做错了,要分析做错的原因,并及时弥补纠正。
2、每次考试后,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填写学科《试卷分析诊断表》(各学科根据试卷进行设计)。
统计失分、分析错因、写出正确解答、制定下段措施。
3、指导学生整理并用好集锦本。
一是积累一些典型的好题和自己出错的典型。
二是在考试前认真看一遍,防止考试中再犯同样的错误。
五、应考答卷指导
强化训练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的应试技巧:
1、进入考场,要有蔑视一切的思想,要充分相信自己。
答题沉着镇静,牢记“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2、不要“抢跑”。
考试并不像100米跑,而更像是1500或3000米的中长距离比赛。
“耐力(注意力的持久性)”和“技术(学科基础和应试策略)”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考分的高低绝不决定于“争取”来的1分钟、2分钟。
相反,有时为了“争取时间”而造成长心理紧张反而会起反作用。
统计表明,每份试卷的第一小题往往得分率偏低,可能就是“抢跑”导致的。
在未发试卷前,要填涂好答题卡,做好“两填三涂”填姓名、填准考证号,涂准考证号、涂试卷类型、涂科目。
试卷发到手,在未允许答卷之前,不要急于做题,先按要求写好姓名、准考证号等。
这样,一是防止忘记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二是也为缓和一下紧张的心理。
做好心理和思想上的准备,开考铃声一响,全身心投入答卷。
3、按照试卷的顺序答题。
众所周知,汽车没有起步就是100km/h的,而是逐渐加速的,这样才不至于损坏发动机。
像参加体育比赛前需要进行预备活动一样,答题时,思维也需要有一个“发动期”。
答高考题更要如此。
因为高考题就是本着“先易后难、逐题深入”的原则命题的。
可采用“三轮答题法”:首先将会做的基础题的分数拿到手,对于会做的简单题也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轻视,要谨防“陷阱”。
其次,做稍加思考就能做出的中档题。
第三,在低、中档题分数拿到手后,全力以赴攻克难题,多得一分赚一分。
4、不要“跑”得太快。
同样有6个题目,你是愿意快速地全部答完,结果只对了5个呢?还是只答完5题,结果都正确无误呢?这两种结果看上去一样,其实是有差别的,那些贪图全部答完的,往往做了6个,不能保证一定会答对5个。
实践表明,都是那些认真、规范的同学,在高考中发挥得更好—因为高考题大都比平日的训练题在量上要小一些。
平日里“只练跑得快”的确一种错误决策,害人不浅。
要明白,在当前题目难度不大情况下,答错一个题,就等于丢掉了一个得分的机会!
5、要舍得在审题上花时间。
审明题意,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抓住关键词和导向语,学会“咬文嚼字”,审设问以明确答题的指向性,千万不要还未看完题,就急于作答、下结论。
审题还要注意题目前面的要求,甚至开始的几个字及设问和材料中隐藏的信息。
6、要“慎重下手”。
试卷上留的答题空是一定的,如果写上了错误的,改正时只好划掉重来,这样就会使卷面显得乱,甚至造成没有地方写的局面!要知道,高考试卷是不允许自己附纸写答案的。
因此,一般的题目都要读第二遍时,才能动手写答案。
这里特别强调要“读完全题、进行整体思考”。
选择题不要当作填空来做,往往选项中的内容隐含有重要的解题信息,本来看上去很难的计算型选择题,可能在读完最后一个选项时,答案就一目了然了,根本无须计算!因此,对待选择题,要把四个选项全读完,再从中筛选出最佳答案。
对于一些大题,往往后边的问题本身对解答前边的问题有一定的暗示作作,所以,我们强调一定要读完全题再做解答!填空题在落笔写答案前,还要看一下题目的要求,以免答非所问。
7、向会做的题要分数,因为只有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慢做会,求全对,确保分分不浪费。
’要争取一遍成功,不要指望回头检查。
8、慎防熟题失分。
在熟题中找差异,防止思维定势,将熟题当生题做。
在生题中找熟知点,从而找到得分点。
学会“同中找异,异中求同”。
9、不要害怕“大题”和“难题”.近年来,各科命题都讲究“入题容易”,很多试题采用新情景导入,但新情景的介绍往往只是科普性质的,与题目的要求无关;有些试题固然总体难度较大,但真正难的往往只是最后的一问或几问,前边的问题往往较简单,完全可以得分。
当真正碰到难题(什么叫难题?一般说来,认真地读了两遍,还是毫无头绪的题目,就算是难题了)时,一定不要过多地犹豫,因为人在犹豫中时间过得往往是飞快的。
要拿出“老虎
跳涧”的勇气先跳过去,答下边的题目。
很多人的经验表明,人脑像计算机一样,具有“分时工作”的本领,你做后边题的同时,“后台”其实仍在不断地思考刚才“被别住”的题目;另一方面,有时,后边的题目对解决前边的难题也可能有暗示或启发,因为命题人毕竟只有那么几个。
看似困难的题目,不要轻意放弃,认真分析,也许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若读了3、
4遍仍无思路,要敢于放弃。
10、检查要有重点、要细致。
用100分钟答题,用20分钟全面检查,只能是形式主义的检查,很难产生实效,若干人的经验证明,一个人要检查出自己的错误是很难的。
所以考场上剩余的时间,只能有重点地检查,先检查答题卡有没有涂错位(可用抽检的办法);再检查答题过程中感到“别扭”
的题目、检查选择题中的多题、题中带有“错误的”、“不正确的”等字样的题目是不是选成了正确的选项等等。
检查必须以重新、认真地读完原题为基础,切不可“断章取义”地去改动原来的答案。
在即将收卷时,切记浮躁,要静下心来,争取多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