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商品价值(W )商品价值(W )= 不变资本价值(C )+ 可变资本价值(V )+ 剩余价值(m ) = 生产成本(K )+ 剩余价值(m )全部劳动耗费(实际耗费)=物化劳动耗费+活劳动耗费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商品的全部价值•商品的价值由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二、生产成本(K )1、含义(生产成本即资本的消耗)生产商品所耗费的预付资本价值就是生产成本(生产费用),即c+v ,用K 来表示。

2、假象生产成本这一范畴,掩盖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本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在生产成本这一范畴下,剩余价值被看作商品价值在生产成本以上的余额,即资本家所耗费资本的产物3、意义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生产成本有着以下实际意义: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a.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b.生产成本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

若销售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则盈利;反之,则亏损。

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c.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的只是资本的耗费C+V ,剩余价值m 是无偿获得的,是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增殖,因此不计入生产成本。

➢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 )1、如何转化事实上,剩余价值由生产中所耗费的可变资本带来•由于资本家关心的只是资本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C )的产物是,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此时剩余价值来源表达式由C+(V+m )变成(C+V )+m•若P 代表利润,商品价值的公式W=K+P•2、二者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都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二者数量上相同。

第七章:剩余价值的分配2022年5月21日20:35(2)区别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利润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在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形态下,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都被掩➢盖了3、利润率(P')(1)定义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

政治经济学第7章复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第7章复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单个资本单个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是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

每一单个资本只是社会总资本中一个独立的、可以说赋有个体生命的部分。

社会资本的运动,由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的总和,即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构成。

单个资本的形态变化和周转,是社会资本循环中的一个环节。

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亦称社会总资本。

两大部类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时候,运用理论上高度抽象的方法,用社会总产品概念反映社会生产的总成果。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I)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II)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两大部类划分是从产品最终用途出发所作的高度抽象,这种分类使生产与消费、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等社会生产的基本比例关系变得简洁明了。

三次产业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产业可以分为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商贸、旅游、金融保险、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文化娱乐、科技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其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能覆盖包括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的服务生产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状况有全面和综合的反映,并有助于我们通过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各自的比重的变化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阶段。

卖方市场从构成交换关系的供求矛盾考察市场,可知供求的经常性的不一致无非就是两种状态: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

政经总结ppt

政经总结ppt

目的:将预付资本作为自 追求价值增殖 行增殖的价值进行再生产 根本目的: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 需要 m,v和全部资本价值都是 工人劳动创造的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 的价值通过按劳分配形成 个人收入;在剩余劳动时 间创造的m上缴国家,形 成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由 所有劳动者共同使用
生产关系再生产
19
一般规律
源 泉 源 泉
简单再生产
物质资料 资本价值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必 然 结 果
扩大再生产
生产关系
资本扩大 资本积聚 资本
资本
生产

资本
规律
资本
规律
资本构成 物质形态 价值形态
基础决定 技术构成 反映 价值构成
密切联系 决定 反映 有机结合 表现
资本有机构成
第五章 资本循环和周转
资本的流通时间(广义) 资本的流通时间(广义)
划分标准: 价值增殖中的 作用 划分意义: 揭露剩余价值 的真正源泉
可变资本V: 购买劳动力 的那部分资 本。在生产 过程中通过 对劳动力的 使用能够创 造出比劳动 力自身价值 更大的价值, 发生了价值 量的增殖。
13
单业主制、 单业主制、合伙制与股份制
资本来源 风险承担 企业续存 管理能力 时间短 短 受业主能力 所限 较业主制高, 但存在协调 问题 管理职能专 业化,但存 在经理人道 德风险问题
工资的表 现与本质
前提:劳动 力成为商品 数量界限
目的: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 为资本 分类: 性质 资本 资本
劳动
价值
剩 余
剩余劳动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剩余价值
劳动
价 值 规 律

07第七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07第七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07第七章--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D金融市场首先是货币资金的转让市场。

货币资金的转让是指货币所有者在保留资金所有权条件下,暂时或者永久放弃资金占有权和支配权,将货币资金转让给他人使用的行为。

从资金所有者的角度,资金转让过程被称为金融投资,而从资金使用者角度,则被称为外部融资,即使用外部资金来追加资本,以别于使用企业利润来追加资本的活动。

如前所述,这些被当作商品来买卖的货币资金被称为生息资本,其特点是在这些资本上所有权与支配权已经分离。

资本从所有者向使用者的转移,有两个途径。

资本不经过任何作为中介的中间债权债务关系,直接从所有者向使用者的转移,称为直接金融。

例如,政府和企业通过向公众发行债券融资的活动即为直接金融活动。

在债券上,建立的是政府和企业与公众间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即使证券通过证券公司发行也是如此。

证券公司只是把证券作为买卖的商品,而不是把它们作为生息资产投资手段。

在证券公司把证券推销给货币所有者后,货币所有者立即成为政府和企业等货币资金使用者的债权人,而资金使用者则成为投资者的债务人。

在它们之间不存在作为中介的债权-债务人。

直接金融可用图8.1表示。

其中虚线表示债务买卖,实线表示实际的债权债务关系。

图8.1 直接金融 证券(1)证券公司债权(3) 证券(2) 货币所有者 (债权人)货币(1) 货币(2) 货币使用者(债务人) 本金和利息偿付(3)资本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中介的中间债权债务关系实现的从所有者向使用者的转移,称为间接金融。

金融中介是指向货币所有者借入货币,又将其转借给货币使用者的专业机构或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等。

间接金融的特征是,在货币的所有者与最终使用者之间,存在银行等中间债权债务人,即在同一资本的借贷活动中,存在双重债权债务关系,以及三个当事人。

货币所有者是第一债权人,金融中介是第一债务人和第二债权人,货币使用者是第二债务人,如图8.2。

图8.2 间接金融货币所有者(债权人)货币使用者(债务人)银行等金融中介(债务人/债权人)货币货币金融市场还是各种债权和股权证书转让的市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62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加快生产力发展开辟了 宽广的大道。20多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 增长9.5%,是建国5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大大高于同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年均增长2.5%、 世界年均增长3%和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5%的速 度。可以形象地说,其他发展中国家每走一步,我 国就走两步;世界每走一步,我国就走三步;发达 国家每走一步,我国就走四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 展,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序稳步上升。 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人民 币,排名世界第六。
23
四、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框架
24
● 市场主体 ●
市场体系 ● 国 的 场 社
家宏观调控 ● 收 框 经 会
入分配制度 会保障制度
●社
架济主 体义
制市
25
五、建立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个基本要素)
2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 (一) 合格的市场主体
●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
支柱和命脉。

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率低
下,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
发展的“瓶颈”。
2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培养合格的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现代企业制 度
28
第一、产权明晰
产权归属 关系清楚
征度现 的代 基企 本业 特制
29
第二, 权责明确
所有者与经营 者有各自明确 的权利和责任。
征度现 的代 基企 本业 特制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坚 持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利于缓解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 有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政治经济学第七章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政治经济学第七章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 1。投资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
币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 从物质构成角度,社会总投资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投
资(厂房、住宅、机器、公共建筑、码头等)和对 流动资产的投资(增加各种库存品和国家物资储备 等)。
2020/9/26
• 从资金来源角度,社会总投资分为: • 重置投资是指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主要用于重新购
• 3。收入政策 • 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有意识地调节工资、利润和其
他收入的政策,是国家对分配领域的政策干预。 • 具体政策措施有: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特定情 况下);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等。 • 4。产业政策 •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各产业 部门均衡发展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手段的总和。 • 产业政策主要有: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等。
等。 • G(财政支出):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G可以分为: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 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直接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活动的支
出。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等。 • 转移性支出是指财政支出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转 移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补贴、国债利息、失业救济 金、养老保险等方面支出。
置、替换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 建。也被称为更新改造投资。 • 新增投资又称净投资,是指用社会积累资金进行的投 资。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用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基本 建设投资(如新建企业、重点工程建设、企业新增加 固定资产投资、物质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进行非经营 性固定资产投资等); • 二是用于新增流动资产投资,主要用于增加企业库存 品和国家物资储备等。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难点】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开展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考核知识点】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存在于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3〕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

所以说,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开展的?〔1〕阶级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开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2〕文化背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3〕开展: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

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根底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根底,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开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开展。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总体来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开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揭示着生产关系产生、开展、变化的规律性,即各种客观经济规律。

第7章社会资本的运动

第7章社会资本的运动
接下页
案例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构成 图式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2000c+ 500v + 500m =3000 (6000c +1500v+1500m=9000) 为了实现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两大部类 的产品必须进行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社会 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 交换关系。
( 6000C+ 1900V+ 1900M=9800 )
以后各年的扩大再生产依次类推。这就是扩 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接下页
接下页
第I部类实际运动过程
I 4000c+1000v+1000m=6000
500(m-m/x)+ 500m/x 400 Δc+ 100Δv
Ⅰ4400C+1100V+500M/X=6000
接下页
这三个方面的交换过程,用图式表示如下: ①
Ⅰ 4000c + 1000v+1000m = 6000 ③
Ⅱ 2000c + 500v+500m =3000 ②
经过上述三方面的变化,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 分,价值上得到了补偿,实物上得到了替换, 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了实现,下年度的社会 资本简单再生产就能正常进行了。
II 1500c+100Δc+750v+50Δv+600m/x=3000
接下页
I ( 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m/x)=6000 II (1500c+100Δc)+(750v+50Δv+600m/x)=3000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所有制形 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始氏族、部落社 会,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人们依靠原始的采集、打猎、捕 鱼为生,生产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最基本的生存资料, 物质产品很少出现剩余,经济增长更是微乎其微。在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以家庭 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商品交换不 发达。奴隶主和封建主对奴隶和农奴的榨取是为了满足其 自身的寄生性消费,取得使用价值是统治阶级奴役被统治 阶级的主要目的。只有在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交 换。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范围狭小,商品经 济不发达,经济增长也比较缓慢。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 造的价值,是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 部分。从价值形态角度来看,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从实物形态来看,国民收入=社 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的定义: 从产出能力的角度来定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提 高。
• 经济增长的度量: 通常对经济增长的度量主要有货币值度量与非货币值 度量两类方法。货币值度量的常用指标主要包括社会 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两种。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二是,产品种类或生产结构变化。用各种产品的劳动生产 率的高低来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以产品结构不变为前 提的,如果产品种类或生产结构是变化的,则生产力的发 展体现为产品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革命,都是以产品 创新、生产结构变革为内容的。例如,工业革命开辟了纺 织、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电信等一大批新的生产领 域;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开拓出计 算机软件和硬件、卫星通信、信息网络、新材料、新能源、 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一大批新的生产领域。生产结构多 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的结果,是人类的需要在更多方面 和更高层次上得到满足。

《政治经济学》第七章:资本社会化和垄断形成

《政治经济学》第七章:资本社会化和垄断形成
第七章 资本社会化和垄断形成
第一节 资本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节 例证分析
第一节 资本社会化和垄断的形成
一、生产与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二、垄断的组织形式 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五、垄断统治下的竞争
一、生产与资本集中和垄断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1、自由竞争的含义 所谓自由竞争, 所谓自由竞争,就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为了争夺有利的生 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2、自由竞争的特征 第一,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 第一,竞争的主体是以分散的、生产经营规模不大的、单个 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制为主; 资本构成的个人业主制为主; 第二,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 第二,各个竞争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即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 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生产部门之间自由转移,除了土 地私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 地私有权外,没有人为的或自然的垄断障碍; 第三,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 第三,竞争的主要手段是改进技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 增大利润; 增大利润; 第四,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 第四,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 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政府奉行“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政府奉行“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的原则,一般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的原则,一般不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1、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形式 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1)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3)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当然, 当然,也还存在着非垄断企业之间 的自由竞争。 的自由竞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在不同部门间转移, 会导致商品供求关系变化, 原来利润率 高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大量涌入, 商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利润随 之下降;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 会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个过程一直 持续下去, 直到各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 即形成平均利润率为 止。
可见,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瓜分剩 余价值的过程。
三、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土地归私人所有者占有,农业由资本家经营。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形成: •资本原始积累,即通过暴力手段掠夺土地,强制农业小生产者与土地 分离。在英国较为典型。 •封建地主经济通过改良方式,采用雇佣劳动,按照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改造地主庄园,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 •在自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生产成本对资本主义生产重要影响 •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 •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 •生产成本的高低, 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利润概念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但资本家只关心资本的投入 和产出, 剩余价值在资本家眼中被看作是由生产过程中所耗费 的全部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不被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 而是被看做全部预付 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 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
平均化过程, 商业资本家要获得与产业资本家一样的平均利 润。
商业流通费用 商业流通费用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如商品
的保管费、运输费、包装费等, 这些费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 内的继续而产生的相关费用。 •纯粹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 即在商品变 为货币、货币变为商品的单纯的商品买卖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 如商店的簿记费、广告费、办公费、商业店员的工资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3、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m与p的 关系
联系: m是本质和内容, p是转 化形式;二者源泉相同,数量相 等。
区别:m是v的产物,p被看作 (c+v)的产物; m反映资本对雇 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而p利掩盖 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4、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形式的客观原因
一极采用工资形式好像资本家支付了全 部的劳动报酬,另一极上剩余价值好像 是预付总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 利润后,对剩余劳动的占有就转化成资 本的自动增殖 掩盖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生产迅速扩大
生产规模缩减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供 不 应 求 价 格 上 升
利 润 率 下 降
利润率提高
平均利润率 (1) 含义 平均利润率就是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 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 和社会资本的比率。 (2)计算公式
平均利润率 =
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 全社会资本总量
P′=
∑m ∑(c+v)
食品 70c+30v 100 工业 纺织 80c+20v 100 工业 机械 90c+10v 100 工业
合 计
240c+60 100 v
价值规律 市场价格
商品价值
市场价格
生产价格
商品按生产价格出售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①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平均p 价值= c+v+m 成本在c、v的基础上形成,平均p在m的 基础上形成。 ②从整个社会或全部商品看,平均利润总量= 剩余价值总量、生产价格总额=价值总量。 因此,从全部商品看,商品仍是按价值出售 的; 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 动。

[财务管控资本管控]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财务管控资本管控]社会总资本的运行

{财务管理资本管理}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运行在分析单个资本流通过程基础上,本章考察个别资本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从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条件中,来描述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过程,从而揭示资本主义运行的内在矛盾和这些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构成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一)个别资本的涵义及其影响1、个别资本是以一定产权形式存在并分属于不同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的资本,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2、存在方式:以一定产权形式独资或联合形成完整的企业资产。

3、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及其影响:(1)个别资本的投资、生产、运行及管理在市场上是由其经营者独立决策,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动和行为。

(2)任何个别资本的运行都会与其他个别资本发生联系,因为整个生产和交易的市场都是在分工条件下由千百万个个别资本相互的联系构成的有机体。

个别资本的行为方式是理性的、自主地、自觉的。

(二)社会资本的涵义1、社会资本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所组成的总和。

或者叫社会总资本。

2、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的不同:虽然个别资本运行行为是理性的、自主的、有计划;但由此构成社会资本的运行则是自发的、自然的、无计划的。

3、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比较: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中心问题(一)社会总产品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关系: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关键环节;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出发点。

3、社会总产品作为研究社会总资本的核心问题的理由:(1)它既包括各种能够作为不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进入资本流通的生产资料;(2)又包括各种能够进入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

(二)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实现问题。

1、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式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用于补偿再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取得剩余价值,即实现价值补偿。

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政治经济学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 问题
一、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三、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 品的实现。
一、社会资本及其运动
1、 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 个别资本——独立地进行循环周转运动的资本。 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 的总和。
“社会资本〞以外还有别的资本吗? 个别资本是怎样运动的?
社会总产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是社会总 商品。
因此,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
分类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在价值形态上又称为社会总产值,可分 为三个组成局部:〔1〕生产资料旧价值的 转移C,〔2〕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新价值V, 〔3〕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新价值M。
在使用价值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 可分为两局部〔1〕生产资料,〔2〕消费 资料〔生活资料〕。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根本实现条件: Ⅰ〔V+M〕=Ⅱ C
2、由根本实现条件引申出的另两个实现条件: Ⅰ〔C+V+M〕=ⅠC+ⅡC Ⅰ〔C+V+M〕=Ⅰ〔V+M〕+Ⅱ〔V+M〕
第三节、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 条件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 〉Ⅱ C Ⅱ〔C+M-M/X〕 〉Ⅰ〔V+M/X〕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一、供求平衡与不平衡 1 、供求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在货币和信用的条件下强化了供求
不一的可能性。 3、供求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
的。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第四节、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实现
本章分析社会总资本运动,以社会总产品 为出发点,以其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为核心问 题,说明社会总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的实现条件。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资本的运动 社会资本与个别资本
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 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 ) A、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的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c+v+m)=Ic+Ⅱc C、Ⅱ(c+v+m)=I(v+m)+Ⅱ(v+m) D、I(v+△v+m/x)=Ⅱ(c+△c)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绝对过剩 B、生产对于人们的需求相对不足 C、生产对于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过剩 D、生产对于人们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 5、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 ( ) A、固定资本的更新 B、流动资本的更新 C、不变资本的更新 D、可变资本的更新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实现条件
Ⅰ(v+ △ v+m/x)=Ⅱ(c+ △c) 表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 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

7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7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为使研究简单化首先作出以下四个假定: 第一.整个社会生产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因此国民收入(v+m)只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之间分配,即只分为v和m两项。 第二.两部类生产周期均为一年,全部预付 不变资本一年中都转移到产品中去。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第三.商品价值不发生变动,商品按价值 出售,也不存在价格与价值的背离。
Ⅰ 4000c +1000 v + 1000 m=6000 Ⅱ 2000c + 500v + 500m=3000 在9000社会总产值中, Ⅰ 4000c 与Ⅱ (500v
+500m)分别在本部类内部各部门之间交换,实现在
物质上和价值上的补偿。 Ⅰ (1000 v + 1000 m)与 Ⅱ 2000c则必须通过与另一部类交换实现资本的补偿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的 再生产及其周期性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本章问题的提出:
对单个资本的研究表明,资本必须正常 地完成整个循环过程才能使自身得到增殖, 其中包括顺利通过流通过程,即能够买到所 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够卖出所生产 的全部商品,实现商品的价值。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在前面的研究中,只是假设每个资本能够顺 利地通过流通过程,但是,每个资本从哪里买 到所需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又卖给谁的 问题,尚未加以说明。
本节就是要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 的比例关系及其规律性。
第七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本章包括三节: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第三节 经济危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 总资本
第一节 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
本节是为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比例关系作 出准备,重点讲述以下问题: 一.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联系与区别 二.研究社会总资本的核心问题与前提条件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第七章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
Page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2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生产剩余 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剩余价值规 律就是剩余价值产生和增殖的规律。它的内容主要 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 价值生产,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 的和决定性动机;另一方面,实现这一直接目的和 决定性动机的手段,就是资本家不断扩大和加重对 雇佣劳动者的剥削。
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个部分。购 买时间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所需要的 时间。销售时间是出售商品实现其价值所需要的 时间。 影响流通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市场的供求状况、 价格波动状况、竞争程度、生产地点距市场的远 近,以及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的好坏、商品本身 的质量和款式等。
Page 21
Page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资本积累有着客观必然性。 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 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 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 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 欲望是无止境的。
表现
所使用的资本 和所消耗的资 本之间差额的 大小。 预付资本量 的大小。
Page 1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减少非劳动时间 的方法
1 尽量减少不 必要的生产 性库存 2 采用新科技、 新工艺,尽 可能缩短劳 动对象受自 然力作用的 时间 3 尽量减少停 工时间,提 高劳动资料 的利用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体现的是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经 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因为:(1)任何经济规律都在 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 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 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 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 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不管人们能否 认识它,它都会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3)人们从 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 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
在寡头市场中,生产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的决策会相互影响。因此, 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通常由寡头之间的博弈决定。
寡头市场可能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因为大型生产者可能通过规模经济、技术优势 或政策支持等手段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大 量有差异产品的生产者,每个生 产者对市场价格有一定影响力的
对生产要素的垄断
对生产要素的垄断是指企业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关键 资源或技能,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 使得企业能够控制产品价格和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能通过专利、版权、品牌等手段 实现对生产要素的垄断。这种垄断地位使得企业能够保持市 场优势,防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因为价格能够快速反映市场需求,促 进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推动成本下降 和效率提升。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提供的产 品同质且无差异,每个生产者都是价 格接受者,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
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生产者,它们对市场价格具有显著影响力的 市场结构。
社会总福利的损失
社会总福利:市场交易中消费 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由于价格 扭曲和产量限制,导致社会总 福利损失。
社会总福利的损失表现为整个 社会经济效率降低,资源分配 不公和总体经济福利下降。
05
政府对完全垄断市场的干预
限制进入市场的干预
限制新企业进入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限 制新企业进入完全垄断市场,以 减少市场上的竞争压力。
03
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价格策略
价格歧视
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和消费者群 体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投机
n 证券投机定成交,并不转移证券,过一定时日 以后,买者再抛出证券,并按照成交时的行 市进行结算。在此期间行市上涨,买者赚钱; 行市下跌,卖者赚钱。或赔或赚,都取决于 投机者的估计是否同证券行市的实际变化相 一致。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股份制的性质
n 股份制虽然“出身”于资本主义,但本身并不反 映资本主义的本质特性。不同财产所有者都可以 以股份制组织起来,它是一个有效的企业组织形 式和产权结合形式。
n 根据股份资本的所有权性质,可以判断不同股份 制企业的性质:完全以私人股份融合的股份公司 仍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公有股份(主要是公 有法人股)组合的股份制企业当然也属于公有经 济;以劳动联合为主,并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股 份合作制,也属于广义的集体所有制范畴;公有 股份和非公有股份参半的股份制属于半公半私的 混合所有制经济;股票全部由个人所有的上市公 司或公众公司,是现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主要形 式,而非公有制。
的一部分。 n 股票价格:指股票在市场上交易时形成的价格。股票本身没
有价值,只是一种纸质凭证,它之所以有价格,买卖股票实 质上是在购买或转让领取股息的权利凭证。 n 股票市场:买卖股票这种特殊商品的场所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股票价格例题
n 公式:股票价格=股息/存款利息率 n 例题:一张票面200元的股票,设股息率为10%,
格的决定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由竞争和供求关系 来调节的。
3、利息作为资本商品的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 一样,反过来又具有调节借贷资本供求的作用。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三 利息率
n 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按年计算)利 息量与借贷的货币资本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 数来表示。计算公式: 公式: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
n 股份公司是把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股份公 司内部的财产不再是各个相互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 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也就是形 成了企业法人财产,股份公司也成为了社会企业。
n 股份公司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垄断组织。这些组织使生产更 加社会化,用现代化手段组织和管理生产。这为社会主义社 会准备了物质条件,是社会主义经济可以直接利用的形式。
为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过度创造了前提条件。 n 股份制的性质: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股份制形成
n 古罗马时期,便出现了股份制的历史萌芽; n 中世纪的欧洲,出现了相当多的带有股份制特点的公司或组织。 n 15世纪末至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现及其统治地位的确立,股
份制逐步走向成熟,从原始状态过渡到近代股份制。 n 19世纪下半叶,在信用制度发展的基础上,股份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借贷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的关系
共同点:借贷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是生息资本。它们都是为取得利息而
暂时贷给他人使用的货币资本。
区别:
1、高利贷资本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主要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与当时的小生产相适应;借贷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生息资本形式,它从职能资本的运动中独立出来,与资本主 义生产过程密切相关。 2、高利贷资本的主要来源是储藏的货币;而借贷资本是由职能资本运 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转化而来的。 3、高利贷资本的直接剥削对象主要是小生产者,借款的主要目的是弥 补开支,应付意外之需等;借贷资本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工商业资本家, 借款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利润。
三 银行体系和金融结构体系
n 金融机构:银行体系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n 美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两个层次和三 个部分:第一层次和第一部分是中央银行 体系,即联邦储备体系;第二个层次分为 两部分,一是众多的商业银行,二是非银 行金融机构。
n 德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德国的中央银行是
德意志联邦银行,它的最高机构是中央银
n 来源:A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额B 中间业务手续费C对外投资获得的股票 红利和证券交易收益
n 银行利润量:银行资本不参与平均利润 形成,但利润量与平均利润量要相等, 否则会发生银行资本转移。
n 银行利润实现:由银行店员的剩余劳动 实现
n 银行利润的区别:A资本主义银行利润 B社会主义银行利润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
n 质: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又不在再生产过程中实际 发挥资本的作用,只不过是资本所有权与收益权的证书, 是资本的“纸制复本”;而实际资本无论是处于实物形 态还是货币形态,都是职能资本,它本身有价值,能在 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卑作用。
n 量: 第一,两者的总量不一致。 第二,由有价证券价格涨落引起的虚拟资本量的变化,不 反映实际资本量的变化。 第三,虚拟资本增长速度有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 趋势。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二 股票和股息
n 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也是取得一定权利的 所有权证书。
n 股东权利:自益权和公益权 n 股票特征:A要式证券B与公司共存的永久性证券C有价证
券D权利证券。 n 股票分类:优先股和普通股 n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凭票定期从企业获得收入,是企业利润
借贷资本的来源 与高利贷资本的区别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借贷资本的来源
借贷资本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 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它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固定资本折旧费的积累; 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用于积累而未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 4、食利者阶层拥有的货币以及社会各阶层 拥有的货币存款。
例题
银行自有资本10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经营 银行业务费用,100亿元用于贷款;吸收存款650 亿元用于贷款,存款利息为3%,贷款利息为5%。 银行利润:105-5×5%+650 ×(5%-3%)-5=13亿元 银行利润率=13亿元/105亿元 • 通过资本转移和竞争银行也可获得平均利润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n 随着资本主义和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借贷资本的供给 有超过需求的趋势, 从而引起利息率的下 降。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第二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 一、 银行资本和银行职 能
▪ 二、 银行利润及其来源
▪ 三、 银行体系和金融机 构体系
▪ 四、金融工具和金融风 险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一 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n 股份制:是通过发行股票,建立股份公司筹 集资金,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形式,即是指不 同所有者通过认购股票共同出资创建企业的 一种财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是一种 新型的企业制度和财产制度
n 形成: n 形式:A股份无限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C股
份两合公司;D有限责任公司。 n 社会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扬弃,
潮期,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成为重要角色。 n 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在这一过程中,股
份公司成为加速资本集中,促进垄断的有力杠杆。股份制自身也进一步 发展为更完备、更精密,与垄断组织结合的现代股份制。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股份制的社会革命作用
n 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进行集资。把单个资本家的资本集 中起来,把社会上闲散的货币汇集起来,形成统一的社会资 本进行生产,并按资本投入的比例进行管理和利润分配,这 是联合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形式,是法人资产的独立经营形式。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 中的市场
2020/12/6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第九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 利息
▪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 银行利润
▪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 股息
▪ 第四节 信用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 一、 借贷资本及其 特点
▪ 二、 利息与企业利 润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一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例题:创业利润
假定一个股份公司投资 100 万 元 资 本 , 发 行 100 万 元的股票,一年后,这个 公 司 提 供 股 息 10 万 元 , 假 定当时的利息率是5%,则 发 行 100 万 元 的 股 票 可 卖 200万元,其中的差额,即 为创业利润。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n 利息率高低主要取决于:A平均利润率的高低B 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和借贷双方的竞争。
n 利息率下降趋势 n 作用:调节资本供求,进而调节储蓄和投资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利息率长期变动有下降趋势
n 平均利润率是决定 利息率的最高界限, 从长期看,平均利润 率有下降的趋势,因 而利息率也有下降的 趋势。
n 类型: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n 金融风险决定因素:A微观因素B宏观
因素 n 金融风险管理:A建立金融安全体系;
B加强银行业的预防性措施;C加强国 际银行业的监管合作。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股息
▪ 一、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 二、股票和股息 ▪ 三、虚拟资本与创业利润 ▪ 四、现代股份制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利息不是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n 从严格意义上把利息说成是资本商品的价格是不
科学的,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利息实质是货币作为 生息资本增殖的表现。
n
在一般情况下,利息又总是表现为资本价格,并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其理由是:
1、利息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2、在货币市场上,利息或利率的决定与商品价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市场
二 利息与企业利润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 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 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平均利润=企业利润+利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