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与视觉导学案

合集下载

眼和视觉学案

眼和视觉学案

学 习 过 程
眼皮跳是眼周肌肉受刺激而引起的。我们的眼睛受强光或药物的(刺激),会引起眼皮 跳;看书(时间太长),眼睛疲劳也会引起眼皮跳;睡觉(太少),眼皮也会跳。由此 可见,眼跳是因为眼受到刺激或过度疲劳所致。当眼皮跳时,我们可以用热毛巾敷眼睛, 或是闭眼睛休息一会儿、做做眼保健操都可使这种状况消失。 课堂 小结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学法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觉学案
主备人备课地点Fra bibliotek办公室时间
2013.5.20
1. 描述眼球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关注日常生活中眼的卫生保健。 视觉的形成过程 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的成因 自主、合作、展示、交流 教具 一、预习新知 利用课前时间,将学案要求学习掌握的要点进行初步的学习、了解和分析,梳理知 识结构,并收集一些关于器官捐献的资料。 二、新知初探 要求: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细读课文 P78-82 内容,解决下列问题。边读、边划、边记。 重点内容要用“_____”划下来,用“( )”标出关键词,遇到不明白的划“?”。首 先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讨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交给在 后教环节中帮助解决。 1.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 获取的。 2.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 比如皮肤里的 , 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 通常称它们为 ,如眼是 ,耳是 。 3.在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 。 4.人的眼球近似球体,由 和 构成。 5.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依次经过 、 、 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 等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 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 ,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 的 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6. 人的眼球中 调节负担过重, 过度变 且不能恢复原状, 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 落在视网膜的 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 的眼叫做 。 7.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近视镜--加以矫正。 8.人的瞳孔 调节。 三、我有疑问(把自学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一同探讨) 四、自学交流展示 (一)、组内交流展示: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分析探讨不懂的问题。 2、收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探讨。 (二)、班级交流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以“新知初探”的内容为线索,选派代表向全班做汇报发言。 五、合作交流、主题探究 六、拓展延伸 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为什么眼皮会跳? 有时我们的眼皮会跳个不停。为什么眼皮会跳呢?很早以前人们就有了这个疑问。 那时人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就产生了一种迷信的说法: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其实

眼和视觉学案

眼和视觉学案

《眼和视觉》学案本节学习扫描学习目标:[1]知道眼的结构,知道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2]知道透镜及其分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能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象的规律,并了解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4]知道人类视觉上的限制,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

从而知道如何爱护眼睛和保护视力。

[重、难点]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凸透镜成象规律、透镜的应用。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透镜及其分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学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特殊的光线及光路图。

学习重、难点: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

二、预习初探1. 叫做透镜。

2.常见的透镜有: 和 ;这两种透镜的特征分别是: 和 ;举出生活中两个例子 。

3.焦距是指: 。

4.观察教材中的图1-53,左图说明该种透镜具有 作用,右图说明该透镜具有 作用。

三、我的发现寻找一个老花镜或破啤酒瓶底,放在太阳底下,上下移动,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一根火柴,只借助老花镜,你能使它燃起来吗?如果能,请你说说你的做法。

四、小试牛刀1.右图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 ; 属于凹透镜 。

2.下图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折射光路图,根据光路的特性,你能完成下面的的光路图吗?A B C D E F 仙华外国语学校 吴建华3.在如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五、深海拾贝我国历史上的冰透镜关于冰透镜,早在我国西汉(公元前206~23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记载:“削冰令国,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其后,普朝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类似记载。

冰遇阳光会熔化,冰透镜对着太阳确能聚光使艾绒着火,令人怀疑。

清代科学家郑复光(1780~?)根据“淮南万毕术”的记载,亲自动手做过一些实验,完全证实冰透镜可以取火。

眼和视觉教案2

眼和视觉教案2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6眼和视觉》教案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说出视觉形成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人眼球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明确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视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视觉形成的过程。

【学习方法】观察法、启发教学法、分析讨论归纳【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眼球结构模型,眼镜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师:眼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

据统计,大脑中约有90%的信息来自于眼。

你知道眼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先让我们学习眼的有关知识。

相关以往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内容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课教学]一.眼睛1.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解剖眼球模型:分析眼的各结构的名称。

(角膜、瞳孔、晶状体、虹膜、玻璃体、巩膜、视网膜、房水等) 结合下列实践,组织讨论分析各部分的作用。

眼和视觉教案

眼和视觉教案

《眼和视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中的第六节第二课时。

在上一节学生了解了透镜的光学性质,探索了透镜的成相规律,以及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延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透镜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另外还有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这四个板块之间相互衔接,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学习者分析:教学对象是七下的学生。

课堂气氛活跃,对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点兴趣大。

学生通过学习,已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

在设计眼球结构的教学时,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边看图边学习。

学生对成像原理的物理知识知之甚少,而视觉的形成却需要光学成像的知识作基础,而且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只需了解光线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射、汇集一处形成物象。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被近视困扰,他们对近视的成因、预防和纠正的兴趣较大。

之前学生掌握了透镜的成像原理,这为下来学习近视远视成因打下了基础。

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从饮食到习惯的形成有所进步。

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眼睛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

四、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知道近视远视的矫正。

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文字描述制作模型,培养自学能力;(2)通过观察眼球模型、观察同桌的眼睛等小实验,观察能力增强,学会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描述(3)可以将生活中的照相机成像原理和眼睛成像原理进行联系记忆,类比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识和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学生通过自学眼球的结构,增强了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加强学习的兴趣。

眼和视觉教案

眼和视觉教案

《眼和视觉》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3.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4.了解近视的成因,了解用眼卫生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讨论视觉的形成。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保护视力。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个主要部分的功能
【难点】:视觉的形成
这两幅图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图,当光线通过透镜时,
生折射,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人们从中得到了启发,于是发明了照相机。

根据这个原理,大家思考一下照相机的结构是怎
晶状体处于凸形不能恢复,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前某点汇聚,而不是在视网膜上成像,所以就看不清物体,人就成了近视患者。

那大家带的近
作业处理
完成习题册上本课内容
板书设计 1.眼的结构和功能
2.视觉形成过程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光敏感细胞兴奋→视觉神经→大脑
眼球
眼球壁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脉络膜 虹膜:有色素,中间有小孔叫瞳孔,是光线的通道 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内容物
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镜可以折射光线
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

眼和视觉 教案

眼和视觉 教案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制作简易相机和投影仪,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用实践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学习时充满乐趣,发挥了很好的创造力。在课堂中,围绕眼球成像的奥秘,使枯燥的识记任务转变为学生的解密之旅,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思考,在实验现象中探寻视觉形成的奥秘,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为本节课学生活动较多,教师的指导显得薄弱。学生如果课前预习不扎实,容易导致碎片化学习。这点值得我重视和反思。
学生回答:看近处物体清晰,看远处物体不清晰。
教师:本来我们的眼睛既可以看近,也可以看远。那是因为我们的晶状体曲度受睫状体的调节,曲度既可以变小,又可以变大。如果长期看近处物体,睫状体调节能力减弱,晶状体在看远处物体时,曲度不能变小,就会导致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说了这么多,大家想不想通过实验来做一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我们用
实验时间为5分钟,展示时间为2分钟。
(六)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外界物体发射的光线,依次通过角膜、,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物像,所以说视网膜是一个视觉感受器,而要想形成视觉,还要通过视觉神经的传导,在大脑皮层上形成视觉,我们才能看得见。
通过大家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近视的状况是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应该佩戴一个近视镜(凹透镜)加以矫正。当然,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也会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同样会导致近视。
曲度更大的凸透镜来模拟近视的情形。大家注意看实验要求:
1,点燃蜡烛,移动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或光屏,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2,将凸透镜换成曲度更大的凸透镜,观察光屏上的像还清晰吗?3,将本组同学的近视镜放置在凸透镜前,感受一下像是否比之前更清晰?思考为什么4,去掉近视镜,移动光屏,能否找到一个清晰的物像?这个位置在原来的前方还是后方?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教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1新设计本节课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识别和解读眼球的基本结构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

通过蜡烛凸透镜成像实验的观察以及观看图片和思考问题,理解视觉形成的原理。

运用教师设计的演示教具理解近视形成的原因,从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及概述近视的成因,使学生明确了预防近视背后的科学道理,从而重视并逐步形成用眼卫生的良好习惯。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概述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

说出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仔细观察眼球的结构示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拼图游戏,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通过观看实验现象推测视觉形成过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认同视觉卫生,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关爱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3重点难点重点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概述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

难点概述近视的成因。

重视并逐步养成用眼卫生的习惯。

4教学过程1【导入】眼和视觉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孩子们,老师最喜欢的一位诗人顾城曾经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是的,眼睛不仅可以寻找光明,还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大多来自视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眼和视觉。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眼球结构的好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活动】一、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师:让我们先来看看眼睛的结构。

眼睛包括睫毛、上下眼皮、泪腺、眼球等几部分结构,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眼球,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79页,并完成导学案上的学习任务一(板书眼和视觉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请一位同学来讲讲你的答案。

1、拼图游戏师:看来大家的自学能力很强,想必接下来的这个小游戏对你们也是小菜一碟了。

游戏分三个环节:第一,我能合作,小组合作完成这幅拼图,你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拼图,就需要分工,请小组长安排5个人每人贴一块,另一人负责写名称。

3.1《眼与视觉》教案1

3.1《眼与视觉》教案1

《眼与视觉》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

2、掌握并能描述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3、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远视和矫正方法。

4、在实验观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分析和讨论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引领介绍……课件展示……讨论交流”方式完成。

2、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结合引探法、实验法、自学法和讨论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保护视力、预防近视,自觉维护身心健康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2.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三、教学难点1、眼的自适应调节及视觉的形成。

2、体会眼睛的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眼球模型。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同游览一下桂林的山水(课件展示,有情景介绍),同学们感觉桂林的山水美不美?(美)那么你是通过身体的哪些部位感觉到桂林的山水美?(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介绍)。

人体有很多的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眼睛和耳朵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

尤其是眼睛,它是人体的视觉器官。

据统计,人体从外界获取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眼睛。

因此,眼睛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是什么样的吗?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眼与视觉)。

新课讲解:一、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师: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平时我们经常照照镜子。

但是,当你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你发现镜子中的眼睛具有什么特点吗?生:外面有眼睑、睫毛,里面有眼球,还有肌肉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以上同学们所提到的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我们从外部观察到的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

而它的内部是一个球体,称为眼球,它是眼睛的最主要部分。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 导学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 导学案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方面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二)能力方面1.练习观察的技能。

2.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认同视觉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关爱与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教学重点:1. 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 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认识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在预习和看书的基础上小组完成眼球拼图,并标注基本结构。

2、师生共同梳理下面知识结构图学习任务二:视觉的形成过程1.请大家结合小视频和课本P79最后一段分析: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各组呈现分析结果,进行展示解说,其他组进行补充。

光线→→→→→视网膜→→教师强调: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晶状体和玻璃体,成像的部位是视网膜,成的像是倒像,视觉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类比教室摄像头,加深理解)(点拨: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

)学习任务三:视觉形成过程中瞳孔的调节功能1.瞳孔对进光量的调节:强光下瞳孔,减少进入眼球内的进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光线的刺激;弱光下瞳孔,增加进入眼球内的进光量,使视网膜能够得到足够的刺激。

2.科学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进出影院时瞳孔有何变化?(2)地震救援中,刚救出的伤员需用黑布遮住眼睛的原因?学习任务四:近视及其预防1.近视原因:眼球的过长或者的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方,这样看到的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

2、近视矫正:佩戴近视镜-- 。

3、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三要是①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厘米左右②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小时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③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四不要是①不在直射的下看书,②不在光线的地方看书,不看书,不看书。

《眼与视觉》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眼与视觉》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眼与视觉》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引言:人类的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视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视觉是如何在我们的大脑中被处理的。

二、目标1. 了解人眼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视觉的基本原理;3. 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三、导学1. 人眼的结构和功能- 眼睛主要由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着特定的功能;- 角膜是眼睛最外层的透明膜,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 虹膜是眼睛中的色素层,它决定了眼睛的颜色,并能调节眼睛的光圈大小;- 晶状体是眼睛中的一个透明凸透镜,负责对光线进行聚焦;- 视网膜是眼睛最内层的结构,包含了像素状的感光细胞,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

2. 视觉的基本原理- 视觉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涉及到眼睛、视神经和大脑之间的协同作用;- 光线进入眼睛后,会经过角膜、晶状体和虹膜的折射作用,最终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会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信息处理;- 大脑会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对图像进行解码和分析,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视觉。

3. 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但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会发生改变;- 光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四、讨论与思考1. 为什么在黑暗中我们看不见东西?2. 为什么在水中看到的东西会产生“错位”现象?3. 人眼与相机的原理有何区别?五、拓展延伸1. 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2. 研究眼睛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3. 实验:用红色滤光片、蓝色滤光片和绿色滤光片分别过滤光线,观察效果并解释原理。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视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光的传播和折射规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加珍惜我们的视觉感知能力,了解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眼与视觉导学案》

《眼与视觉导学案》

《眼与视觉》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视觉的过程和原理;
3. 掌握珍爱眼睛的方法。

导学内容:
一、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1. 眼球的结构: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
2. 视觉的过程:光线进入眼睛后,经过角膜、晶状体等组织层层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
3. 视网膜的功能:包含感光细胞,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二、视觉的原理
1. 视觉的适应性:眼睛能够适应不同光线强度和距离的环境;
2. 视觉的准确性:眼睛能够准确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3. 视觉的感知:眼睛能够感知外界的信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三、珍爱眼睛的方法
1.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守时休息眼睛;
2. 饮食调理:多摄入含有维生素A、C、E等的食物,有助于珍爱眼睛健康;
3. 眼保健操:定期进行眼部按摩操,增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

导学活动:
1. 观看视频《眼睛的奥秘》,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阅读《眼睛与视觉》相关文章,探讨视觉的原理;
3. 分组讨论珍爱眼睛的方法,并制定个人眼保健计划;
4. 制作海报宣传眼部保健知识,提高同砚们的眼保健认识。

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对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珍爱眼睛的方法。

希望同砚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平时生活中,珍爱好自己的眼睛,保持良好的视力。

眼和视觉导学案终稿

眼和视觉导学案终稿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合作探究探究1 视觉的形成1.阅读课文及图片,完成下面题目:2.结合课件动画演示,学生相互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探究2 瞳孔的大小调节观察讨论:1.猫眼在亮处和暗处有什么不同?说说这是为什么?2.思考:人的眼睛也是这样吗?在正常情况下,在强光环境中或时间段,瞳孔会,在弱光环境和时间段,瞳孔会。

相互合作,进行描述,加深印象。

合作解疑任务一: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呢?1.质疑:(1)为什么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像呢?(2)戴眼镜的同学摘了眼镜还能看清屏幕上的文字吗?2.带着问题自学教材: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料,理解近视的形成原因,完成以下题目:物象只有落到视网膜上,看到的物体才最清晰,如果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使其过度变(填“凹”或“凸”)甚至眼球前后径过,远处物体光线就落在视网膜方,(填“前”或“后”)就形成眼。

学习任务二:近视眼的矫正——配载凹透镜。

学习任务三:如何预防近视?近视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近视是怎样形成的?结合教材中提供的预防近视的措施,(“三要”和“四不看”)反思自己的用眼习惯,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用眼卫生。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找出重点,并解决相应问题知识拓展1.远视眼:有的人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角膜与晶状体的凸度过小,致使光线到达视网膜时,没有聚成焦点,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叫做远视。

可以佩戴适合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2.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为什么眼皮会跳?眼跳是因为眼受到刺激或过度疲劳所致。

当眼皮跳时,可以用热毛巾敷眼睛,或是闭眼睛休息一会儿、做做眼保健操都可使这种状况消失。

一起来盘点本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师生共同回忆,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梳理。

试试身手1.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是()A.角膜B.巩膜C.脉络膜D.视网膜2.上课时,我们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

这主要是因为()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3.视网膜上的物像信息是通过什么传给大脑的()A.脉络膜B.巩膜C.视神经D.玻璃体4.下列不属于近视眼特点的是()(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导学案眼和视觉

导学案眼和视觉

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眼和视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3.了解瞳孔在调节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弱时的大小变化。

4.关爱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重点: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过程难点:视觉的形成二、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1、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失明了。

有一天,他问他的妈妈太阳是什么样的。

妈妈说,太阳有一个金色的圆盘,圆盘外是红色的火焰。

男孩问道:红色是什么样的呢?妈妈无语凝噎。

是啊,红色是什么样的呢?不亲眼所见,靠别人的描述能清楚知道吗?请问这个小男孩可能是因为哪些原因才这样的?2、拓展反思:如果你的双眼失明了,你将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

(二)学习任务1、掌握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自学教材P2,结合眼球的结构的彩图,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完成下面的问题。

明确:照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物理学中的原理。

拍照时,镜头起的作物体反射的光线(1)___ _ (2)__ _(3)______(4)_____ (5)_____ (6)______(7)_________ 形成视觉。

(2)展示自学成果,小组代表复述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

(3)拓展反思:①眼的哪些部位不正常会导致失明?②视网膜上成像后人就一定能看到物体吗?③我们在电视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故事情节:两个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其中一个人摔倒,撞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

这个人的眼球一点都没有受伤,为什么丧失了视觉呢?3、探究人的瞳孔的变化。

(1)学生分组完成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人的瞳孔大小能改变吗?)作出假设:根据提供的以下情景作出假设:从明处到暗处,和从暗处到明处的生活情景,以及猫的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制定实验方案(提示:可利用手电筒);讨论和完善方案;(小组间相互评价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反思实验得失。

(2)拓展反思:瞳孔的大小是由眼球的什么结构控制的?4、近视及预防(1)近视的成因: 眼球的前后径,晶状体变,致使物象落在视网膜.(2)矫正: 配戴(3)预防: 作到和(4)拓展反思:依据近视的成因,尝试解释远视眼的成因三、学习检测(一)选择题1、人的眼晴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与人眼色有关的结构是()A.角膜B.虹膜C.结膜D.巩膜2、外界光线要到达视网膜,可以不经过的结构是( )A.角膜B.脉络膜C.晶状体D.玻璃体。

第一节眼和视觉导学案

第一节眼和视觉导学案
C.晶状体、玻璃体、睫状体D.房水、晶状体、睫状体
3、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4、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的方法。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作出解释。
情感目标:培养视觉的卫生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四、学习程序
1、独学(8分)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_______%
2、对学(5分)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______%
一、课前测评
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___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___的重吸收两个连续的过程。
2、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________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二、情景导入:(5分)
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和主要功能。
3、组学(5分)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______%
4、展示(15分)教师点评学习效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预设展示问题:
【自主探究】中的1—4小题。
六、小结(2分)
学习导图
外膜:角膜、巩膜
眼球壁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眼球的结构内膜:视网膜
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和视觉
2.如果把人的眼球看成装有胶卷的照相机,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__,照相机的光圈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____,眼球的视网膜的功能和照相机的功能是一样的。
3.人的瞳孔的大小能改变,看强光时瞳孔会_________。
学习目标二:近视及其预防
4.如果眼球的前后经过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曲度过大,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___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做近视眼。可以佩戴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眼与视觉详细教案

眼与视觉详细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眼与视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眼球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知道眼球的结构及其功能;了解视觉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体验模型与实物的对应关系;体验物体分类的几种方式;体会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各结构之间相互协调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正常的眼睛与看清物体的关系的学习,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明白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体会事物归类整理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准备:眼球模型,饮料,杯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给同学们倒一杯饮料,请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液体?为什么?学生:根据看、闻等感觉猜测。

教师:人们经常利用眼、耳、鼻、皮肤感觉器官接受刺激,获得信息,这其中95%以上是视觉信息,经由眼睛获得。

那今天这节课就来认识下眼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教师:先请同学说说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眼部结构(展示)。

学生:眼睑,睫毛,瞳孔,虹膜,巩膜。

教师:眼睛的结构比我们看到的复杂的多,有很多结构,其中感受光刺激的主要结构是眼球,所以我们把眼的结构分为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

现在我们来认识下眼的附属结构,(展示)眼的主要附属结构是眼睑(包括上睑和下睑),睫毛,结膜(包括球结膜和睑结膜),泪腺,眼外肌。

请看图(展示),这些图说明眼睛的附属结构有什么功能?学生:眼睑,泪腺,睫毛,结膜有保护眼球,保持眼睛湿润和清洁的作用,眼外肌收缩、舒张能使眼球灵活转动。

教师:是的,这些附属结构实际上都在为眼球服务,接下来我们看看眼球又是怎么样的呢?(展示)图3.1.3当中可以看到眼球的许多结构,现在请大家找一找图示的眼球的结构(展示),然后我们来说一说它们的特点与功能。

学生:寻找数字所示的结构教师:请各组组长代表你们组出示老师所指示的眼球结构。

教师:1是什么?依据什么特点找到的?学生:角膜,透明,圆孤形,眼球最前部。

教师:对,它有聚光的作用,我们换角膜就是这样换的(展示)。

眼和视觉(一)导学案

眼和视觉(一)导学案

昌安实验学校七年级(下)科学学案课题:第二章第六节眼和视觉(第一课时)
3、透镜的作图:
1)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凹透镜后的光线;
2)经过焦点后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
3)在虚线处填上适当的透镜。

拓展:
1、讨论:能不能用冰和阳光来取火?
2、在如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它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
F F F F 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章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眼与视觉)(学案)
中卫市第六中学詹晓伟
一、学习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描述视觉形成的过程并说出近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

3、关爱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重点: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难点:视觉形成的过程。

二、学习过程:
(一)引入: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结合课本P42眼球的结构彩图,阅读记忆,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眼睑:保护作用
1、眼球的附属结构结膜:分泌黏液,润滑眼球。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保护作用)泪腺:分泌泪液含溶菌本酶,杀菌和润滑眼球
眼肌:使眼球灵活转动
角膜:________,光线易通过,“可移植”恢复光明
外膜巩膜:白色坚固,具有,俗称“白眼球”眼眼球壁 ______内有色素,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黄种人“黑眼珠”
中膜中间有,瞳孔大小可以改变2眼球的结构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含丰富的血管,营养眼球
内膜:___________:有_________,能感受光的刺激
内容物晶状体: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作用
玻璃体: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通过
2、拓展:
(1)、我们平时所说的“白眼球”部分是_______,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黑眼珠”指的是__ ___,它决定着眼睛的颜色。

(2)猫能通过调节瞳孔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人的瞳孔也是这样。

在不同强度的光线下,人的瞳孔会发生变化:光强时,瞳孔变_____;光弱时,瞳孔变_______。

任务二:视觉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P44,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复习)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光线,依次经过______、由______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________等的折射,最终落在_______上形成物像。

视网膜上有
______________,产生视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__________传给大脑的____________,人就产生了视觉。

2.(强调)成像的部位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3.拓展: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或
发生了病变。

任务三:近视及近视眼
阅读课本P46,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近视的成因:晶状体凸度,眼球前后径,致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2)矫正:配戴
(3)预防: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书P46页)
(4)拓展反思:依据近视的成因,尝试解释远视眼的成因
三、学习检测
(一)自编题
1、识图作答:根据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⑦是
(2)人眼能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
[]的曲度可以调节,它有折射光线作
用。

(3)图中的⑧是,当光线由弱变强时它会
由。

(4)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

(二)历年中考题
(中考2014)7.右图是人眼球结构模式图。

据图
回答。

(1)就目前医学水平的发展,如果损伤的是眼球
结构中,外层透明的[ ] , 还可通过捐献
移植,使部分患者重见光明。

(2)眼球结构中[ ] 上具有感光细胞,能
将图像信息通过[ ] 传导到大脑的一定区
域,使人产生视觉。

青少年时期,如果长时间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眼球结构中[ ] 的曲度过大,易造成近视眼。

近视眼不属于传染病,因为该病不具有和等特点。

(中考2015)8.(2)同学们看到了水饺,是因为光线经过的折射,成像在了上,并最终产生了视觉。

(中考2016)4.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

眼中常被称作“黑眼珠”和“白眼球”的部分分别是眼球结构中的()
A.虹膜和巩膜
B.虹膜和玻璃体
C. 角膜和虹膜
D.角膜和视网膜
(中考2017)8(3)学校组织班级之间足球比赛,男生正在场上奋勇拼搏。

突然,守门员看到足球向球门飞来,奋力抱住了它。

在此过程中,他眼球的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使物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

1、人的眼晴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与人眼色有关的结构是()
A.角膜
B.虹膜
C.结膜
D.巩膜
2、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3、眼球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
B、房水
C、玻璃体
D、瞳孔
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学案二)
学习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2、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3、学习听觉卫生
二、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耳的结构(阅读P84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_______
外耳
耳的结构
中耳
内耳
耳蜗(作用)
思考:咽与哪些腔相通?为什么得了咽喉炎会引起中耳炎
学习任务二听觉的形成(阅读P84)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_______传到_____,_____的振动通过______传到_____,刺激了_____内_______________,这些细胞就将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传给
____________,人就产生了______.
学习任务三听觉卫生(阅读P85)
1、什么是噪声?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的人,_____会受到影响,并易患_______、_____等疾病。

如果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_____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

2、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___________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不要用_____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或;二是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______,使______张开;或_________,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鼻咽部有炎症时,要
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四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感染。

3、遇到巨大声响时有两种做法可避免鼓膜受损:一是迅速,使张开;二是 ________,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保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

4、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各有什么作用?
三、学习检测
1、组成中耳的结构是()
A、耳廓和外耳道
B、前庭、耳蜗、半规管
C、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D耳廓和耳蜗
2、两学生用尖锐的器物挖耳屎,以至戳伤导致耳聋的结构是()
A、外耳道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
3、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A、减缓紧张情绪
B、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到损伤
C、避免呕吐
D、进行深呼吸
4、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到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A、
5、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鼓膜C、中耳D、内耳
某人的眼结构上无异常,但看物视而不见,下列不符合其原因的一项是()A.视神经传导中断B.视网膜脱落C.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损伤D.鼓膜损伤
6、旅客闭眼乘车、乘船时,会准确辩析车船行驶速度的变化及上下坡行驶,你知道这与哪一结构有关吗 A鼓膜 B耳蜗 C前庭与半规管 D听小骨与鼓室
7、放爆竹时要注意张口()
A这样有助减小惊吓 B这样可以减弱声音
C保持鼓膜内外压强平衡 D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
8、得了咽喉炎经常会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
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 C外耳道与咽鼓管相通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
9、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

①鼓膜②半规管③前庭④耳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0听觉感受器位于()
A.半规管B.前庭C.耳蜗D.咽鼓管
11、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声波→①→②→③→④→⑤B.声波→④→②→①→③→⑤
C.声波→④→①→②→③→⑤D.声波→④→③→①→②→⑤
12、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A.外耳道进入中耳B.咽喉进入中耳C.半规管进入中耳D.耳蜗进入中耳
13、识图题,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内耳由()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构成。

(2)()______内有对声
波敏感的细胞
(3)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
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是()_______
(4)1是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10叫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